中国房价问题的研究
房价问题的调研报告
![房价问题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1068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c.png)
房价问题的调研报告房价问题的调研报告引言:近年来,我国房价不断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房价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该报告,以期能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官员等各方进行访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1.需求过剩导致的供需失衡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需求过剩是导致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对住房的需求剧增。
而供应方面,由于政府政策限制、土地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住房供应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使得房价不断攀升。
2.土地供给不足加剧房价上涨土地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资源,土地供给不足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个别访谈和数据调查,我们了解到政府对土地使用的严格限制措施,不仅影响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进一步扩大房屋产量,也促使开发商们热衷于拿地高价,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3.投资需求推动房价上涨房地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不少投资者将房地产作为投资标的,炒房成为了投资的一种趋势。
与此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政策支持房地产投资,使得住房投机现象愈发严重,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三、解决办法1.加大土地供应政府可以在优化土地供应政策上下功夫,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从而减轻房价上涨的压力。
2.调整金融政策政府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采取相关的调控政策,限制住房投机活动,遏制投资需求的过度增加。
3.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投入,提高公共住房的供给,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减轻市场上租金和购房压力。
结论: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和解决办法的建议,我们认为房价上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政府、开发商、投资者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我国高房价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房价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53d49551e79b8968022634.png)
我国高房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022-02摘要本文是从房价构成的角度对我国的高房价的成因进行的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加深对我国目前实行的房产新政效果的认识。
关键词高房价价格指数原因制度一、引言中央从2009年至2010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房产新政,希望以此来调控目前正在“发烧”的高房价。
本文通过房地产相关指数来说明当前高房价的形成背景及具体表现,结合高房价产生的根源对比分析目前房产新政政策的针对性,同时提出遏制高房价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高房价的具体表现(一)房价收入比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房价收入比值越大,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
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通过对全国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来计算的房价收入比,在2003年以前的几年间房价收入比基本保持在6点多,变动也都是小幅度的变动。
从2004年开始,房价收入比提高的幅度较大,为7点多。
很明显,我国的房价收入比高于世界银行所划定的3-6倍的合理区间。
(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比较通过对历年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居民用于日常消费的支出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动;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却在2002年以后一直保持在一个高位的增长水平上,这说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的流向了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中。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数据以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的房价还是处于一个高水平的上涨过程,这对于本身就比较高的房价来说无疑是进一步的扩大了它与居民一般消费的差距。
三、我国高房价的成因分析(一)土地成本1.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比较分析土地交易费用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程度及趋势一般用土地交易价格指数来表示,它也是房地产价格指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从整体看全国的土地交易价值指数基本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基本都保持在6个百分比的上涨速度上,在2004年和2008年,分别冲到了110.1和112.3,这无疑对当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
微观经济学角度的中国房价思考
![微观经济学角度的中国房价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fa035e3f90f76c661371a80.png)
微观经济学角度的中国房价思考一、研究背景1998年开始的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不仅激发了住房供应能力的增加,大大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对国民经济影响深远。
但随着房价的持续走高,房价的上涨速度严重超过了百姓收入的上涨速度,同时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居民的工资收入与房价之间的距离日益拉大,买房已经成为一件望尘莫及的事。
如是,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房价如此之高,本文即试图通过微观的角度对此加以深刻地分析。
二、房价高的原因(一)供需理论1.供给方面根据均衡价格理论,假设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
其一是土地供给。
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基础,土地供给假如是被储备、闲置或者是被蓄意囤积,那么土地供给量只能部分转化为住房市场的供给。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行以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一直得以延续。
但这种行为导致了土地的升值预期,从而引发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囤积效应,结果就出现了有效供给不足。
其二是住房供给。
房地产供给结构的不合理:房地产商为了追求高利润,大都将产品销售集中于较高收入群体,从而更多地开发高档商品房或别墅豪宅。
因此,尽管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普通住房需求很大,但由于开发利润较低而导致供给量相对很小。
仅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住房绝对供给水平不高所造成的。
2.需求方面根据均衡价格理论,假设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增加。
其一是城镇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指出,城镇化是未来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然会对住房产生大量需求。
这批人在城里有稳定的工作,不存在收入的问题,也不存在认同的问题,关键是政策上要对其身份加以承认,即户籍制度改革,这同时就要求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宅市场的发展给予强大支撑。
其二是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提高。
中国未来房价趋势探讨
![中国未来房价趋势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6b0609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d.png)
中国未来房价趋势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城市化,房地产市场也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投资领域之一。
然而,房地产泡沫却是一直困扰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波又一波的调控政策,更让这个话题越发引人关注。
那么,中国未来的房价趋势将会如何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这些因素包括政府政策、人民生活水平、城镇人口增长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等。
因此,在未来预测房价趋势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房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连续推出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包括限购、限制贷款和提高房产税等政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7%。
同时,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5%。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抑制过份的投机活动和房价上涨,使得房价逐渐回归到合理水平。
从政策层面上看,未来中国政府仍将会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以保持房价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影响房价的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些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不仅刺激了需求的增长,也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投资活力。
因此,对于房价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益的。
但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度炒作的风险,以免造成市场的过热和泡沫。
再次,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将不断提升。
这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降低社会不平等等都是利好因素。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形势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房价的趋势应该是平稳增长。
房价经济学:为什么房价会涨跌
![房价经济学:为什么房价会涨跌](https://img.taocdn.com/s3/m/99f2de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e.png)
房价经济学:为什么房价会涨跌房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房价的涨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运行。
房价的波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也受到市场供需关系、人口流动、城市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房价涨跌的原因。
一、供需关系房价的涨跌与市场的供需关系密切相关。
当市场上房屋供应过剩,需求不足时,房价往往会出现下跌的趋势;相反,当市场上房屋供应不足,需求旺盛时,房价则会呈现上涨的态势。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房价的波动,因此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合理调控房屋供应,以维护房价的稳定。
二、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例如,货币政策的宽松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而货币政策的收紧则会抑制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导致房价下跌。
此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引导房价的合理波动,避免出现房价过快上涨或暴跌的情况。
三、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一个城市的人口持续增加,而房屋供应不足时,房价往往会上涨;相反,当人口外流或者人口增长放缓时,房价可能会下跌。
人口流动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而影响到房价的波动。
因此,城市规划部门需要密切关注人口流动的情况,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以保持房价的稳定。
四、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的发展规划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当一个城市规划中新增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者规划中出现了新的商业中心、科技园区等,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口涌入,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如果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停滞不前,或者出现了负面消息,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
因此,城市规划部门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保持房价的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房价的涨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供需关系、经济政策、人口流动、城市发展规划等因素都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部门、开发商、投资者等都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策略,以适应房价的波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40f4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e.png)
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繁荣,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问题,比如开发商人为炒房、房地产投机、房价过高、房屋空置率高等,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以及对策。
一、开发商炒房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使得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成为了巨富,但这也使得他们成为炒房的重要手段,利用人为的炒作手段推高房价,割韭菜式的收益模式使得广大百姓难以承受。
对于这种问题,需要采取的对策是:1.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通过处罚让那些故意炒作房价及囤积土地的开发商付出代价,杜绝人为炒作。
2.加强对商品房的监管,通过合理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二、房地产投机问题除了开发商炒房问题外,房地产投机也成为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重要问题,人们利用低成本买入房屋,追逐着房价不断上涨的收益,而这部分人的投机性质,极易引起房价波动带来损失。
因此,需要采取的对策是:1.加强土地供应和市场调控,逐步改变房价只涨不跌的局面,遏制房地产泡沫的发展。
2.建立健全的房地产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缩小资本市场对房地产的投机空间,更好地保护居民合法利益。
三、房价过高问题房价过高问题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难题,作为住房的必需品,房价过高将大大影响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质量和消费水平。
因此,需要采取的对策是:1.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措施加强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加强房地产税的监管,通过高额的房地产税降低房价,减少社会财富向房地产行业的集中,更好的保护公民利益。
四、房屋空置率高问题近年来,不少大城市房屋空置率高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不仅占据了城市资源,而且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时间长,还会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因此,需要采取的对策是:1.鼓励大型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以租赁为主的住宅,把房产供给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通过提供相应住房品质和租赁价格等措施,吸引更多人入住。
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___论文
![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___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aff827a32d7375a417809a.png)
我国住房价格上涨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房价上涨的原因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导致我国房地产业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需求呈旺盛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总体需求强劲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影响住房总体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正常住房需求、超前住房需求、被动住房需求和投机型住房需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总体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房价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的是由后面三种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的。
(2)人口的高速增长、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人口的阶段性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阶段性积累,使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房价持续上涨。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在促进了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较大的住房压力,基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多房少的”基本国情,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我国整体房价的不断上涨。
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这就形成了美国经济学家定义的“超级明星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房地产市场不再仅仅是本地人的市场,城市住房价格与当地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背离程度不断提高。
但资本和劳动力仍然争相流向这些城市,原因很简单,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时,其追求的不是房价高低,而是城市质量、发展潜力和发展机会。
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是导致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3)住房供应结构的不合理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表明,商品住房投资、供应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适用房的比重不断下降,住房空置不断增加,成为近几年来房价上涨持续加剧的原因之一。
随着商品住房供应量的增加,由于不少地方政府执行住房供应保障政策不力,部分开发商热衷于大户型、高档房的建设,使得经济适用房的竣工面积所占比重下降。
中国与美国房价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美国房价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fe1e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8.png)
中国与美国,作为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房价的比较一直是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分析两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政策措施、影响因素等方面,揭示了两国房价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探讨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未来的趋势。
一、发展历程和政策措施1.1 中国房价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措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末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这次改革使得城市居民能够通过购房获得产权,催生了住房市场的发展。
随后,在1998 年,以供地制约调控为主的住房市场调控政策开始实施。
“沈阳三举措”是中国房地产调控史上的第一次尝试,包括减少土地供应,加大土地出让的金融保证金与拍卖保证金,禁止银行向开发商发放贷款。
此后,中国的房价呈上涨趋势,但在2007 年以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限购、限售、加大土地供应和增设税收等,以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1.2 美国房价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措施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期,但直到二战之后,住房市场才开始快速发展。
直到2000 年代初,美国部分地区的房价开始大幅上涨。
但在2008 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房价激增的泡沫破裂,房价开始大幅下跌。
此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如降低利率、减税、放宽贷款限制等。
二、影响因素分析2.1 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是房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在2007 年以前,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形成了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强力支撑,这也是引导中国和美国房地产市场走向不同的重要因素。
之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2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房价上涨的压力。
美国的城市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人口流动也比中国更为平缓,这也降低了美国房价的波动。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问题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c947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1.png)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问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火热进行中,城市不断扩张,人们也不断迁往城市。
在这个过程中,住房问题愈发凸显。
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一直是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中,住房问题尤为严重,很多人甚至无法负担得起房租,更别提买房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大城市里的房价天价是住房问题的一个显著表现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里,房价高达十几、二十万甚至更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房价高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供需状况和国家政策有很大关系。
由于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和经济环境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房价必然上涨。
此外,一些国家政策,如没有建立有效的房产税制度,没有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进行深入改革,不合理的人口密度规划等也助长了房价上涨。
对于房价高昂的问题,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房产税制度,打击投机行为,调控房价。
然而,有学者担心房产税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有潜在逃税风险。
另外,因为房价高涨,许多人只得暂居租赁房屋,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租房难。
二、租房难是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问题之一年轻人想在大城市创业、生活,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却发现租房难以解决。
关键在于租金贵和租房难。
租上一间稍微宽敞的房子,就不仅要承担高昂的租金,还需要支付押金、中介费等费用。
而且,很多房产中介公司非常不法,收取的费用很高,非常不透明,放弃了一切职业道德,甚至建立“水军”跟刷差评,确保自己有活干。
租房也需要一个平台,政府可以建立更透明的平台,提高租赁市场的规范度,减少房产中介公司的不良行为。
同样可以鼓励发展共享型住房,这样可以切实解决年轻人租房困难的问题。
三、棚户区和城中村问题棚户区和城中村里住着大量人口,他们的房屋设施状况比较差,很多人都在生活过程中遇到了起居和生产生活确保的问题。
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不仅是卫生环境、居住条件等硬件设施的改善,更多地是为了让广大居民参与城市健康发展。
房价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房价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8c20b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b.png)
房价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房价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经济中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价也在不断的上涨。
这不仅给普通百姓购房带来了压力,也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房价上涨对房地产行业、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房价上涨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首先,房价上涨使得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逐渐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城市房价大约是户籍城镇居民年收入的三倍,而到了2019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八倍以上。
这表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出泡沫化特征,房价高企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房价上涨会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加强开发速度和销售力度。
随着房价的上涨,开发商利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这种利润来自于快速的开发和销售速度。
因此,开发商会加大开发和销售力度,使得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这种开发方式也会对房地产的后续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次,房价上涨还会加剧房地产行业的竞争。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房地产开发商不断的推出新的楼盘,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这样一来,市场上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房价上涨还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参与到房地产行业中来,这也就迫使企业不断提高开发和营销的投入,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
房价上涨对金融业的影响房价上涨不仅对房地产行业造成了影响,同时也会对金融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房地产行业资产的泡沫化会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带来更高的经营风险。
由于房地产行业在金融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旦资产泡沫破裂,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损失也就会变得难以承受。
其次,房价上涨会给金融市场带来短期利益,但同时也会导致长期的经济风险。
从财务和企业运作的角度来看,不断的房价上涨会导致不平衡的资本流动,从而加剧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
这也将导致金融机构和市场上的资金波动加剧,导致整个经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增加。
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除了对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的影响之外,房价上涨还会对整个实体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177b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b.png)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房价是影响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来预测北京市的房价。
一、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是房价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和人口增长等。
经济增长是房价上涨的基础,经济增长意味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推高了房价。
利率水平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房价,当利率上升时,购买房产的成本也会增加,从而抑制了房价的上涨。
人口增长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当人口持续增长时,对住房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二、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对房价具有重大的影响。
例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会直接影响房价的波动。
当政府采取严格的调控政策时,会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从而稳定房价。
另外,政府还会出台土地供应政策、建筑规划政策等,这些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房价的波动。
三、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供需关系、市场预期和交易成本等。
供需关系是房价波动的基础,当供大于求时,房价会下降;当需大于供时,房价会上涨。
市场预期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市场预期房价上涨时,会促使购房者提前购买,从而推高了房价。
交易成本的变动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例如涉及房地产的税费、手续费等,这些成本的减少会刺激购房需求,从而推高了房价。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预测模型来预测北京市的房价。
首先,我们可以收集并整理相应的数据,包括历史房价数据、宏观经济数据、政策数据和市场数据等。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构建预测模型。
以房价为因变量,宏观经济数据、政策数据和市场数据为自变量,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该回归方程来进行房价的预测。
房价分析实验报告
![房价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3414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e.png)
房价分析实验报告标题:房价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价的变动不仅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和消费者的购房决策,还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房价的分析与预测研究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探究可能影响房价的一些关键因素。
二、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了过去5年内某城市的房价、GDP、人口数量、消费水平等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对于数据处理,进行了缺失值填补、数据标准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特征选择: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选择了可能与房价相关的几个重要因素。
4. 建立模型:选择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回归方程模型。
5. 模型评价: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squared)等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
三、实验结果1. 特征选择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DP、人口数量以及消费水平与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三个因素分别占据了总变异的60%、25%和15%。
2. 模型建立与评价结果:将GDP、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作为自变量,房价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最佳回归方程为:房价= 0.5 * GDP + 0.3 * 人口数量+ 0.2 * 消费水平。
模型评价结果显示,RMSE为0.05,R-squared 为0.9。
说明模型对于解释房价变异的能力较强。
四、讨论与分析1. 影响因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DP、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对于房价的变动起着关键作用。
GDP作为国民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供需情况。
人口数量作为一个市场的基本变量,对于房价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
消费水平则反映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房意愿,直接影响着房价的波动。
2. 模型可信度分析:通过模型评价指标可知,模型的预测误差较小,解释方差较高,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房价变动的规律。
从房价构成角度论我国房价高涨的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从房价构成角度论我国房价高涨的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5b8d56e1ed9ad51f01df292.png)
2 0年 的 2 . 08 11 %。二 是 由于房 地 产开 发 的建 筑部 分 F 开 发 商 h
外 包 给 建筑 企 业 ,而建 筑 企 业 竞争 度 和 市场 化程 度 较 岛, 原 材 料 涨价 和 工 人 工资 提 高 首 先减 少 建 筑 企业 利 润 ,然后 才影 响房地 产企 业 。
容 易发 生 转 嫁 。税 负转 嫁 方 向根 据 买 者 的 需求 弹 性 而 定 。 目前我 国 正 处 由小康 向全 面 小康 的发 展 期 ,百姓 购 买 房 屋 属 于 刚性 需 求 ,需 求弹 性 较 小 ,因 此税 负 就通 过 房 价 转 移 到购 房者 的身 上 。
实 际 上 世 界上 很 多 发达 国家 也都 依 靠 “ 土地 财 政 ” ,但 国 外 主 要 通 过对 存 量 土地 征 收 物 业税 、房 产税 等 方 式 创造 财
不 会左 右 房 价 的 升 降 。 同时 利 润是 房 屋 销 售 收入 扣 除 成本 费 用 后 的剩 余 ,也不 会 对 房 价 产 生影 响 。所 以 下面 分 别从 土 地成 本 、建 安 成本 和 政 府 税 费三 个 方 面对 房 价 的 影 响进
行实证 分 析 。
S m l: 2 0Q 0 9 3 a p e 0 31 2 0Q
( 地价 上涨不 是房 价上 涨的原 因 一) 自国 家 实施 宏 观 调 控政 策 以来 , “ 价 、地 价谁 决 定 房 谁 ”就 成 为全 社 会 广泛 关 注 的 一个 焦 点 问题 ,对 这 一 问题 的两 种 典型 观点 主 要来 自于 房 地产 开 发 商群 体和 国 家土 地 管 理 部 门。地 价 和 房价 作 为 房 地产 业 的 两个 主 要 的 指标 , 两 者 的关 系 备受关 注 ,也 引起 了极 大 的争 议 。 本文 用E E S VIW 软件 对房 价 和地 价进 行格 兰杰 因果 关 系 检验 ( a gr uat) Grn e ’s Ca si ,以判断二 者 的因果关 系 。 lr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61f942360cba1aa811daad.png)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第1篇: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自1998年实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更是高达100847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提升至78%。
这些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推动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然而,房地产市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高昂房价超出居民消费水平,“房奴”成为一大社会现象;房地产空置率迅速增长;房地产投资过度;一些城市房地产结构矛盾突出;高价房产易加大贫富差距等。
房价的过快上涨既波及社会的稳定又危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公众关注的焦点。
因此,研究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于稳定我国房地产价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模型由于传统的结构性模型不能明确给出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而且当变量为非平稳时,会带来严重的伪回归问题。
因此,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VAR模型是1980年由西姆斯最先提出,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把系统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作为一种非结构性的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对系统的动态冲击,冲击的大小、正负及持续的时间。
VAR理论模型如下:Yt=A1Yt|1+…+ApYt|p+BXt+εt其中,Yt为k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矩阵A1,…,Ap为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t为样本个数,P为滞后阶数,ε为k维冲击向量。
在VAR模型中,将房地产价格(P)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2)、存款基准利率(BDR)、贷款基准利率(LOAN)、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IN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房销售面积(SA)作为解释变量。
简要分析我国房价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西方经济学论文)
![简要分析我国房价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西方经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220d3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8.png)
简要分析我国房价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房价也一路上涨,购房成为普通居民沉重的负担。
于是对我国高房价的产生原因展开了研究,得出诸如国家土地供应量不足、物价水平的上升、投机、投资性购房比重的加大、房地产市场供需不平衡等原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些应对我国高房价的措施,如加大土地供应量、稳定物价、打击房地产市场投机炒房行为,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等,对稳定我国房价,限制房价过快增长,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城市商品住房市场现状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处于极高水平,但是由于限购令的出台以及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降低,使北京、上海的房价有了小幅度的下降。
银行利率的上调,增加了开发商的贷款难度和成本,从而使房地产市场开发量有所减低,限购令的出台,使人们购房数量受到限制,从而减少了市场需求量,国家对二手房营业税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二手房交易成本,有利于打击投机、炒房行为,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
国家为应对高房价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诸如上调银行利率、限购令的出台、调整二手房交易营业税等,有效的降低了市场需求,规范了二手房交易市场,打击了投机、投资性购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现阶段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房价仍然较高,普通民众还是买不起房子,以及房地产市场不规范等。
二、导致房价问题的原因及分析尽管今年许多城市的房价出现近年来的异常不景,但依然高位运行。
推高房价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下面几种原因:1、高地价催生高房价房地产本就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因此在商品房房地产价格中,地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土地属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地价也是涨船高,房价高也就在理之中了。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哪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dbd70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a.png)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哪些问题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水涨船高,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重因素,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从房地产市场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房价高企2019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4%。
其中,一线城市房价更是高达3万左右每平米。
房价高企使得普通百姓的购房计划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人面临着购房难、买房贵的情况。
二、房地产泡沫问题过去十多年来,房价飞涨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财富效应,也让不少人看到了房地产市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
然而,炒房热潮的背后,也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
曾经在房价飙升时,不少人抱着“猪八戒蹦出西天”的想法,进入了房地产市场,而随着市场的不稳定,这些“蒙眼狂奔”的炒房者很容易面临巨大的风险。
三、房地产市场租赁市场存在问题除了房价高企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中国市场的房地产租赁市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尽管最近几年近期,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垂移纵深谋求更多的增长空间,但大多数房地产公司仍然倾向于依靠出售房产而获取利润,而非发展房地产租赁市场。
四、住房困境住房不仅仅是一个生存问题,更是一个人居环境问题。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无数挑战。
近年来,住房困境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一大烦恼。
很多适龄青年,由于房价高企,难以承担每个月的房租和贷款,只能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四处搬家,甚至出现因为无法承担房租而选择外来务工的情况。
五、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由于房地产市场融资主要以暴利承接为主,在市场繁荣时,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强,但同时其还承担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在市场低迷时,这些企业的负债迅速上升,也让市场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而目前,房地产市场除了开发贷之外,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
综上所述,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中国的房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的房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6424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b.png)
中国的房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和繁荣。
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房价的持续上涨和波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房价问题不仅与普通百姓的居住需求息息相关,也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中国房价进行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房价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探究其上涨和波动的原因和规律,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1. 房价理论分析:通过对房价形成机制、供需关系和价格弹性等理论模型的分析,探讨中国房价的基本特征和原因。
2. 房价实证分析: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经验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国房价的历史走势、影响因素以及市场波动的规律。
3. 房价政策分析:从宏观调控、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出发,分析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并对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文预期可以:1. 分析中国房价上涨和波动的原因和规律,揭示其基本特征和市场运作机制。
2. 对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3. 指导相关部门和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房价变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创新点在于本文将通过多维度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为中国房价的上涨和波动问题提供全面、客观的研究视角。
同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评估,有助于促进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和实施。
用供求定理分析中国房价-微观
![用供求定理分析中国房价-微观](https://img.taocdn.com/s3/m/43a55a9d680203d8ce2f2453.png)
用供求定理分析中国房价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有两点原因:第一,住房是民生的重大需求,每一个人都需要住房,因此房地产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
第二,房地产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相当大的。
房地产的发展不仅能拉动生产资料的需求,还能拉动消费资料和服务业的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新就业人口和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想改善住房条件的家庭日益增多,对住房的需求一直会保持比较旺盛的态势。
学习了微观经济学,我们了解到,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决定的。
目前中国各城市房价较高,主要是由消费者对住房需求过大从而导致供给不足造成的。
经济学中讲到,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下面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说起。
一、从需求方面分析(1)人们消费水平的增加。
随着现在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日益增长,大家对买房已经形成一种热潮,大家纷纷把收入用来买房。
(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推动了房地产的发展,大家对买房的热情只增不减。
(3)随着降低首付、贷款利率优惠等措施相继出台,大大刺激了老百姓的买房欲望。
(4)婚房需求的大量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婚前买房已成为大多家庭结婚的首要条件,使买房成为了有子女家庭的必要。
(5)外来人口的增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线二线城市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市内人口急剧增长,从而形成了住房的大量需求,导致需求加大。
二、从供给方面(1)随着物价的增长,以及各种政府政策的限制,现在房产的开发也遇到瓶颈。
地方政府出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自利性目的,率先开始行动,即提高土地价格,因为地方政府是土地市场上唯一的卖家,在市场上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通过提高土地价格,地方政府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增加。
但这种行为导致了土地的升值预期,从而引发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囤积效应,结果就出现了有效供给不足。
(2)市场中的时滞现象,房地产商所获得的信息有出入,不能很好很全面的了解房价市场。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应对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2b7e97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f.png)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应对高房价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一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仅涉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如何应对高房价成为了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并探讨适应当下形势的解决方案。
一、高房价带来的挑战高房价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高房价严重挤压了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
中国目前的房价普遍偏高,购房成本大幅增加,许多家庭不敢或者无力购买房产,导致消费意愿下降,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高房价使得大量资金被吸附在房地产市场中,造成了资源的重分配不均。
许多企业和个人将大部分财力投入到了房地产领域,而不是用于产业升级和创新,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错位配置。
此外,高房价还带来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由于房价的攀升,人们为了购买房产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
一些债务累积过多的家庭甚至在购房过程中面临风险,从而增加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二、应对高房价的途径要应对高房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政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增加房地产的市场供给,以缓解市场紧张状态。
此外,完善土地市场的流转机制,鼓励土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次,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打击不正当行为和市场乱象,同时加强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减少不实信息对市场的干扰,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此外,应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政府可以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提供稳定可靠的租房选择,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补贴力度,满足他们的基本住房需求,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最后,应大力发展经济的新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领域,从而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需求。
三、必须坚守的原则在应对高房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守以下几个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房价问题的研究【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房价一路攀升,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市民热点关注的问题。
房地产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持房地产的健康有效地发展,合理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
本文首先阐述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并对房价上涨的控制进行研究,使房地产健康,长效的发展。
【关键词】房价;原因;控制。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欣慰。
尤其是在1998年住房改革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在这令人瞩目的成功后面,隐藏着很多问题。
近几年来,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房价都以超过国民收入的速度上涨,居高不下。
如今“买房贵”与“上学贵”“看病贵”一起被称作新民生的三大问题。
持续高涨的房价使得中低收入的人群购房困难越来越大。
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
1.中国房地产的现状。
我国房地产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统一建设和分配的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房地产进入了一个兴旺发达时期,土地成片开发,大量外资的引入,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我国的房地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在进行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最近几年里房价不断攀升。
以北京中关村为例,就在近五年里,北京中关村的房价从7000元/平方米,涨到21000元/平方米,房价是成倍上涨。
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中国在近10年的发展,在整个社会消费品总额中,房屋的销售几乎占到了50%。
这种高度依赖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模式风险是很大的。
花旗集团中国经济研究项目主管沈明高表示,中国2010年住宅地产项目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 1%,与美国2005年的水平相当,而美国在这之后就爆发了次贷危机。
他说这一水平也只比日本上世纪70年代的地产繁荣时期低了两个百分点房价持续上涨,房价-收入比逐步攀升。
中国房价的涨幅远远高于物价和GDP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住房成为很多人的难题。
更加令人头疼的是,在房价飞速上涨的同时,工资水平却很是稳定,房价-收入比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在10:1左右,北京上海等地甚至达到了30:1之高。
根据联合国有关统计,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为1.5~5.5:1,发展中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为4~6.1:1,绝大多数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为3~7:1之间。
而中国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
住房空置率很高。
住房空置主要存在三种情况:第一,是房地产商把房子建好后,捂盘惜售、待价而沽;第二,一个人拥有好几套房;第三,房屋刚刚建成,正在销售当中。
其实,空置的问题是允许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正如第三种情况。
但是出于投资性和投机性目的的购房导致房屋空置率很高,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很多楼盘的空置率已达50%。
空置房的购买者并不是以自住为目的,而是为了等到房产升值是再出售给别人。
国家的信贷政策比较宽松。
主要的表现是申请贷款的标准比较低,并且银行接受贷款申请的比率比较高,贷款所需付的利息低,首付也比较低。
据统计,在我国,购房者80%左右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
中国房屋按揭贷款2009年占了1.8万亿,为2007年的近3倍。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债率远高于世界公认的50%举债的警戒线,多数企业达到75.8%,个别地产甚至超过80%。
2.对房地产中房价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从需求方面。
房地产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房子的数量。
影响我国消费者对住房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居民收入。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也普遍提高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上升,对住宅的支出增加,使得对住宅的需求上升。
(2)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房地产市场的日益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对住房条件和环境的改善的需求,城市拆迁改造带来的被动需求,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3)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
房屋作为一种正常品,连续几年房价的走高,使得消费者对房地产价格的预期越来越高,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价格的上升。
房地产商的惜售,减少了房屋的供给,价格进一步被抬高。
(4)国家的信贷政策。
中国宽松的信贷标准,增加了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直接拉动了对房屋的需求,提高了房屋的价格。
2.2从供给方面。
房地产的供给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特定的价格所愿意且能够出售的房屋的数量。
开发商的供给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成本因素。
成本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内在原因。
成本主要包括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
土地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要素,它的总量是一定的,即土地的总供给是一定的。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行,能用来建房子的土地数量在逐年减少,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始终是开发商争夺的目标。
这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卖方的垄断。
因此土地的价格不断上涨。
地价的上涨,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房价的上升,又使得一部分人被房地产的利润驱动,进入房地产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面前,进一步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升。
因此,地价与房价是相互影响,相互推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力的价格也逐年上升。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劳动力成本的大增,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房价必然会提升。
2.3从法律方面。
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相关条例上。
不少人都认为中国的法律在支持中国房价的暴涨。
国务院第55号令第四条赋予“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的权利,《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
”处分权是所有权四项基本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核心,处分权包括了转让、出租、抵押、赠与、继承、销售、封存、丢弃等权利。
国务院第55号令和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使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具备了处分权,使用权就成了事实上的“有期限的所有权”。
我国的土地出让制度就成了允许和鼓励土地炒卖、允许和鼓励不动产炒卖的制度——“炒卖”皆因“处分权”而来——如果没有转租权、转让权、抵押权等“处分权”,土地就不可能通过土地使用权利的交易而增值,土地使用权也就不过是实物意义上的对土地的“使用”而已。
2.4从政府在建立保障性住房的动力方面。
政府在建立保障性住房的动力不足。
全国人大报告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2009年8月底仅完成投资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
当然,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试想:如果地方政府建设足够多的保障性住房,会拉低当地的房价,进而拉低地价,这不仅会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更会直接拉低当地的GDP指标。
因此,在GDP而不是民生指标来考核干部政绩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员这种牺牲民生来实现GDP指标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保障性住房进度的缓慢和商品住房的大面积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2.5从房地产的主要利益主体方面。
房地产中的主要利益主体是:政府官员,开发商,银行和一些投机者。
大量的普通的购房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很难真正的影响到房地产事业。
房地产业是很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之一。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土地的来源。
众所周知,土地是国家所有的,在土地的交易环节很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现象。
土地资源的紧缺性决定了政府会把它出让给能给自身带来最大利益的开发商。
寻租行为在房地产业也越来越盛行。
管理土地资源的部门和官员很容易成为寻租的对象,在暴利的诱导下,房地产商和政府官员会相互勾结。
这些寻租费用,也被房地产商列入成固定成本中。
3.控制房价上涨的措施。
(1)在房地产供应房屋的结构方面,政府应增加中低档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完善廉租房制度。
廉租房制度在法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按照法国HLM制度规定,人口超过5万的城镇中,廉租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不能低于20%,否则将受到处罚。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要由政府部门严格的监督完成,在各地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建立一个完善的廉租房制度。
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普通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
减少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房住房的土地供应,构建起多元化的市场供应主体。
(2)实现一个全透明交易平台。
搭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楼盘交易平台,以地方分类,全国所有地市的所有楼盘都收列其中。
从房产商拿到土地、楼盘规划开始,都在网上显示出来,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样可以减少腐败寻租行为。
当楼盘完工后,所有套型户数等相关信息,都公示在该平台,彻底杜绝开发商捂盘惜售行为。
同时,对每一套住房的交易也都公布出来,不仅房屋所在位置,连购房者本人的姓名等信息也都公开。
这种做法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比较理想化,但其实这并不难实行。
因为在美国,已经实行了高度透明化的房产交易,所有交易记录都可以在美国法院查到的。
(3)调整考核政绩的制度。
不再把GDP作为衡量政府官员的唯一标准,应该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正如上述原因分析中提到,房价上涨的一个原因是政府官员希望通过房地产业来拉动他的政绩,来保证GDP指标的实现。
这无疑进一步抬高房价,并且政府也没有降低房价的动力。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同时又需要一些脚踏实地的人,踏踏实实地去做苦功夫。
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考核干部业绩的GDP至上,彻底改为民生第一。
应该真正实行民选官的制度,高度透明化,让民众的选举权,监督权和问责权真正落到实处。
(4)对地方政府的职能的重新界定。
在每次房价上涨过快的时候,中央政府都会出台一些相关房地产政策来稳定房价。
但殊不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这些政策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房价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之间有共同的利益,这是导致房地产政策执行不利的关键原因。
因此对地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的定位显得很必要,可以打破政府官员与房地产商勾结的利益集团,有利于房地产政策的实施。
4.结论。
相对于其他市场来说,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极其复杂的,有着众多不同参与者和多种利益冲突相连的复杂领域,同时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业的现状,房价上升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的探讨中得出,抑制房价上涨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现今,我国房地产业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房地产利益主体的相互勾结,政府建立保障性住房的动力不足等问题,经过对以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实现全透明交易平台,调整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制度等建议,使房价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慢慢的“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邱收。
房地产价格控制对策探析[J].苏州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