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江朋_南祁连北缘东段早志留世刚察大寺花岗岩的成因 ——锆石 LA-ICP-MS 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
新疆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对铷成矿的制约

新疆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对铷成矿的制约佘贵民;刘堃;周晋捷;吕正航;张辉【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24(40)3【摘要】新疆阿尔泰盛产稀有金属伟晶岩,但缺乏数量上相当的高分异花岗岩。
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是阿尔泰目前发现的唯一富Rb花岗岩,但其岩石成因、Rb的赋存状态及其与周边伟晶岩的关系尚不清楚,从而制约了对Rb富集机理和成矿潜力的认识。
据此,本文对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了全岩组成、年代学、同位素和矿物学研究。
结果显示,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为高分异的A型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276.9±2.7Ma,表明形成于早二叠世。
独居石Nd同位素组成(ε_(Nd)(t)为+4.15~+6.05,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为548~708Ma)显示亏损的源区特征,表明源自新生地壳或有幔源物质的参与。
天河石花岗岩与周边的天河石伟晶岩具有空间、时间和成分上的联系,表明二者具有分异演化上的成因关系。
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类型以及天河石伟晶岩矿物组合指示伟晶岩属于NYF族(富Nb、Y、F)。
天河石花岗岩与伟晶岩都显示出Rb的矿化,矿石矿物主要为天河石和多硅白云母。
从花岗岩到伟晶岩,天河石和云母中的Rb逐步富集。
岩浆高度分异是天河石花岗岩Rb富集的主要机制,但新生地壳物源或幔源物质的加入从源区上限制了Rb的矿化程度。
除天河石花岗岩以外,阿尔泰未来的Rb资源勘查应同时关注稀有金属伟晶岩中的钾长石和云母类矿物。
【总页数】20页(P907-926)【作者】佘贵民;刘堃;周晋捷;吕正航;张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P618.77【相关文献】1.湘东邓阜仙花岗岩成因及对成矿的制约:锆石/锡石U-Pb年代学、锆石Hf-O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2.新疆阿尔泰成矿带可可塔勒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3.新疆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碱长花岗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与成矿意义4.新疆阿尔泰苏普特H64-8铜矿成因类型研究——来自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硫同位素的约束5.胶西北秦姑庵花岗岩体岩石成因及对金成矿的启示: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制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昆仑造山带北缘早志留世黑云母花岗岩成因

BAIFenfei1,ZHANGHongbing2,3,JUYinjuan2,3,ZHAOJunying4,ZHOUKang1
(1.ReseachInstituteofYanchangPetroleum(Group)Co.,Ltd.,Xi’an710065,China; 2.DepartmentofGeology,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069,China; 3.StateKeyLaboratoryofContinentalDynamic,Xi’an710069,China;
4.Institute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SINOPECShanghaiOffshoreOil& GasCompany,Shanghai200120,China)
Abstract:EarlyPaleozoicgranitesintheEastKunlunorogenicbeltpreserveimportantinformationa boutthetectonicandcrustalevolution,whichalsoretainedthecrustalmagmaresponseduringtheCale donianorogenyinthisarea.AdetailedexaminationhasbeenmadeofzirconUPbage,LuHfisotope
墙[12-13]。该地区岩浆岩出露面积约为 2400km2, 呈现多期 次 不 同 类 型 的 特 点,侵 入 岩 呈 东 西 向 展 布,岩石种 类 包 括 花 岗 闪 长 岩 类、二 长 花 岗 岩 类、 钾长花岗 岩 等;早 古 生 代 花 岗 岩 主 要 位 于 昆 北 断 裂以北地 区 内,分 布 较 为 集 中。 而 中 生 代 花 岗 岩 主要分布于昆北断裂的北西方向和昆南断裂的东 南方向,部 分 地 区 与 早 古 生 代 花 岗 岩 相 互 侵 入 穿 插,其余地区呈零星分布,形成时代为前寒武纪至 中生代(图 1)。
青海南山东段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第37卷第7期2018年7月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Vol.37,No.7Jul.,2018收稿日期:2017-04-20;修订日期:2017-10-09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海省共和县东巴地区三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编号:12120113033020)作者简介:李生虎(1986-),男,学士,工程师,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
E-mail :447284039@青海南山东段花岗岩LA-ICP-MS 锆石U-Pb 定年及其地质意义李生虎,强晓农,田滔,赵立志,徐世来,马强LI Shenghu,QIANG Xiaonong,TIAN Tao,ZHAO Lizhi,XU Shilai,MA Qiang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99No.5Geological and Mineral Survey Institute of Qinghai Province,Xi'ning 810099,Qinghai,China摘要:青海南山东段花岗岩类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英云闪长岩。
通过高精度LA-ICP-MS 锆石U-Pb 同位素测年,获得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241±3Ma 、245±2Ma 和249±3Ma ,可代表其成岩年龄。
花岗岩类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岩石具俯冲型花岗岩类特征,可能代表早三叠世宗务隆洋的北向俯冲过程。
通过对青海南山东段侵入岩体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构造环境等的研究,为青海宗务隆造山带在印支期的构造环境演化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青海南山东段;花岗岩类;早三叠世;LA-ICP-MS 锆石U-Pb 测年;构造环境中图分类号:P588.12;P59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552(2018)07-1236-10Li S H,Qiang X N,Tian T,Zhao L Z,Xu S L,Ma -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anshan,Qinghai Province,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8,37(7):1236-1245Abstract:The granitic plutons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anshan within Qinghai Province consist of monzogranite,granodiorite and tonalite.The zircon U-Pb dating results of monzogranite and granodiorite are 241±3Ma,245±3Ma and 249±3Ma respectively,repre⁃sen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age of those granitoids.In tectonic discrimination diagram for granitic rocks,these samples fall in the subduc⁃tion field,indicating the north subduction of the Zongwulong oceanic crust in Early Triassic.Through the research on petrogenesis,ages and tectonic setting for granitic plutons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anshan within Qinghai Province along Zongwulong belt,this paper provides important evidence for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geo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Zongwulong belt in Early Triassic.Key words:the eastern section of Nanshan within Qinghai Province;granitic plutons;Early Triassic;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tectonic setting研究区地理位置位于青海南山东段,属宗务隆构造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宗务隆山-兴海坳拉槽东段,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北[1-2](图1)。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摘要北祁连山是阿拉善地块和中祁连-柴达木地块之间的古生代造山带,也是我国洋内俯冲增生作用发育最充分、岩石记录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本文选择沿北祁连早古生代缝合带出露的火山岩进行了野外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工作,进而深入探讨了古祁连洋俯冲汇聚地质过程和演化历史。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一带,早古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包括:流纹岩、英安岩、石英斑岩、安山岩、玄武岩和凝灰岩、火山碎屑岩等,中酸性火山岩和中基性火山岩常见互层状产出;火山岩层中还见有硅质岩、碳酸盐岩夹层,玄武岩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蚀变。
通过对研究区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揭示岩石K2O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依据中酸性岩K2O>2 wt%、中基性岩的K2O>1 wt%,可将研究区的火山岩划分出富K火山岩系列,其它(中酸性岩K2O<2 wt%、中基性岩的K2O<1 wt%)归属于低K火山岩系列。
所有火山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Nb、Ta、Zr、Hf 和Ti亏损的岛弧火山岩特征,揭示它们均形成于岛弧环境,但低K火山岩系列中的流纹岩、玄武岩具有基本一致的近平坦型稀土配分型式和近平坦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主要为大洋岩石圈部分熔融形成熔浆的结晶产物;富K火山岩系列中的玄武岩和流纹岩则具有基本一致的右倾稀土配分型式和右倾微量元素蛛网图,其中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显示有大陆岩石圈物质的加入。
通过综合对比研究,祁连洋早古生代俯冲-汇聚-碰撞过程中存在多期次幔源岩浆上侵、喷发作用,由于不同阶段岩石圈结构和组成的差异,母岩浆成分明显不同,形成了高K和低K两套、均含有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的岛弧火山岩系列,两个系列的火山岩沿主缝合带叠加产出。
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富K火山岩系列玄武岩的成岩年龄,为482±2.7Ma。
综合研究认为北祁连地区弧火山岩包括:(1)富K岛弧火山岩系列,其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洋-陆板块俯冲汇聚阶段,有明显的大陆岩石圈边缘物质加入,该期火山喷发年龄~482 Ma,也指示晚寒武末-早奥陶世早期由洋-陆俯冲汇聚引发的岩浆活动达到了峰期;(2)低K岛弧火山岩系列,岩石出露规模相对较小,推测其成岩时代稍晚,在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祁连洋闭合-碰撞造山(445Ma~428Ma)阶段,已俯冲至大陆岩石圈之下的洋壳残片因碰撞挤压作用发生了进一步部分熔融,形成的低K富Na熔浆基本沿原火山弧位置喷发,陆缘地壳增生加厚。
中祁连东段黑龙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2021年3月第41卷第1期四川地质学报Vol.41No.1Mar.,2021中祁连东段黑龙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徐磊,周伟,胡晓宇(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西安710100)摘要:通过对中祁连东段黑龙二长花岗岩开展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和研究工作。
LA-ICP-MS 锆石U-Pb 测年表明,黑龙二长花岗岩206Pb/238U 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81.3±3.7)Ma (MSWD=4.6),属于早奥陶世。
岩石地球化学的特征表明,黑龙二长花岗岩属于高碱钙碱性的I 型花岗岩,岩石为准铝质-过铝质类型(A/CNK=0.91~1.22)。
该二长花岗岩相对富集Rb、Th、U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Nb、Ta、Ti 等高场强元素,并且明显亏损P,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信息。
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认为黑龙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的构造环境,同时,也佐证了北祁连洋盆双向俯冲的地质事实。
关键词:黑龙二长花岗岩;锆石U-Pb 测年;构造环境;中祁连东;祁连造山带中图分类号:P5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21)01-0027-06DOI:10.3969/j.issn.1006-0995.2021.01.005祁连造山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秦祁昆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理想野外实验室。
长期以来,祁连造山带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区域地质还是矿产地质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在造山带形成与演化方面成果颇丰(李春昱等,1978;冯益民,1997;许志琴等,1997)。
另外,对北祁连洋盆的形成、高压变质带、蛇绿岩套等方面也已有详细研究,对南祁连裂谷带以及发育的构造热事件亦有系统的认识。
然而,对中祁连地块的构造-岩浆作用研究还相对不完善,不同学者对发育在中祁连东段和西段的花岗岩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和认识,但是缺少详细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雍拥等,2008;侯荣娜等,2015;黄增保等,2015)。
北祁连牛心山似斑状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第37卷第4期2018年4月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Vol.37,No.4Apr.,2018收稿日期:2017-07-07;修订日期:2018-03-13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祁连成矿带肃南—大柴旦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DD20160012)作者简介:张越(1985-),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E-mail :413027602@北祁连牛心山似斑状正长花岗岩LA-ICP-MS 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张越,李向民,潘峰,宋忠宝ZHANG Yue,LI Xiangmin,PAN Feng,SONG Zhongbao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China Geological Survey,Xi'an 710054,Shaanxi,China摘要:青海省祁连县西出露一个似斑状正长花岗岩体,运用LA-ICP-MS 方法,对似斑状正长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U-Pb 同位素分析。
测年结果显示,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66.6±2.4Ma ,表明其形成于燕山期中侏罗世,继承锆石显示前寒武纪源区的时代信息。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特点,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具弱负Eu 异常,富集Rb 、Th 、K ,亏损Ba 、Nb 、P 、Ti ,Rb/Sr 值平均为1.86,反映出壳源特点,为S 型花岗岩。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 锆石U-Pb 测年中图分类号:P588.12+1;P59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552(2018)04-0724-10Zhang Y,Li X M,Pan F,Song Z -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porphyaceous syenogranite in Niuxinshan along the central segment of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8,37(4):724-733Abstract:The porphyaceous syenogranite pluton is exposed in the west of Qilian Country,Qinghai Province.The authors conduct⁃ed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porphyaceous syenogranite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ge is 166.6±2.4Ma,suggesting the Middle Jurassic of Yanshanian period.Several inheritable magmatic zircons yielded the age information of the Precambrian peri⁃od.Geochemical data show that the porphyaceous syenogranite is silica-enriched in composition with high content of alkali,and hence it is a peraluminous granite and belongs to the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It is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of Rb,Th,K,de⁃pletion of Ba,Nb,P,Ti,and weak negative anomaly of Eu,with the average Rb/Sr ratio being 1.86,which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st source and indicates S type granite.Key words: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granite;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北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中祁连地块与华北板块西部之间典型的碰撞造山带,与秦岭、昆仑一起构成中国大陆内部巨型的中央造山带,是中国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摇篮[1]。
中祁连东段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侵位 于 其 中.
f
:
! !
r {
2 分析 方法 概述
样 品在铸铁材料 的压机上压碎, 出 2~0目的 筛选 04 颗粒 , 再用玛瑙研 钵 磨至 2 0 目. 0 用常规 的 电磁分 离和
维普资讯
第2卷 6
第l 期
新
疆
地
质
中 图 分 类 号 :6 1 P3 . 6
20 0 8年 3月
M a. 0 8 r 0 2
、 1 6 Nol , . 0 2
XI I NJANG GE0L0GY
文 童 绪 号 l10 .8 52 0 ]10 20 0 08 4 (0 80 .6 .9
插 , 状 极 乱. 野 外 观 察 , 体 主 要 为 片麻 状 黑 云 产 据 该岩
1 区域地质 背景及岩石学特征
中祁 连地 块 位 于北 祁连 早 古生 代 造 山带 以南 , 南
母花 岗岩, 片麻 状 含石榴 子 石 白 岗岩 岩脉侵 入 . 另有 日月 亭 岩体 出露 于青 海 湖 东 部 日月 山上 日月亭 附近 . 局部 遭 受韧 性剪 切变 质 、变 形 , 较 新 的 岩体 并有
伟 晶岩 脉 侵 入 . 个 岩 体 由西 向 东颗 粒 逐 渐 变 粗 . 整 岩
部边 界西起 哈 尔腾 河, 阳康 、青 海湖 , 化 隆尖 中经 东至
扎一 带, 西边 以阿 尔金 断裂 为 界. 笔者 所研 究 的 4个 岩 体位 于 中祁连 东段 ( 2. 图 )
阿拉善宗乃山岩体东南缘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

2015年5月May2015岩 矿 测 试ROCKANDMINERALANALYSISVol.34,No.3375~382收稿日期:2014-03-16;修回日期:2015-05-10;接受日期:2015-05-25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局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项目(内蒙阿拉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备选场址预选及评价研究“内蒙阿拉善地区主要构造岩浆系统特征及地球动力学背景”课题)作者简介:谢奋全,助理工程师,沉积地质学与环境分析、岩浆深部作用与找矿方向。
E mail:xfqyongyuan@126.com。
文章编号:02545357(2015)03037508DOI:10.15898/j.cnki.11-2131/td.2015.03.019阿拉善宗乃山岩体东南缘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谢奋全1,2,王黎栋1,李 琦3,石朝霞4,陈学兵1,韦 岸3(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2.河北省地矿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秦皇岛06600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083;4.燕山大学教务处,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阿拉善宗乃山岩体东南缘分布多种类型的花岗岩,本文主要采用岩相学、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等技术手段,对宗乃山岩体东南缘岩石类型、年代学、源岩特征以及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主要为碱性-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和闪长岩;单颗粒锆石分析获得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年龄为236.8±1.9Ma~249.7±2.6Ma,片麻状花岗岩年龄为268.1±1.1Ma,岩体成岩时期主要为华力西晚期和印支期早期,具有多期侵入的特征。
该岩体岩石源岩为I型花岗岩,源于地壳火山弧区和同碰撞区,表明由于洋壳俯冲作用,在宗乃山东南缘形成了岛弧花岗岩侵入体。
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北祁连龙王山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座山的地质特征和历史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其中,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晚志留世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及其成因。
研究表明,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的形成时间为406.5±1.5 Ma。
此外,该花岗岩中显示出一定的斜长石晶形和部分摩擦纹,说明其为深部结晶岩浆在地壳上升过程中形成的花岗岩。
由于构造作用和热液作用的影响,该花岗岩中还包含有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等矿物。
此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
其发生在造山带的背景下,与地球板块的俯冲碰撞有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富集LILE、Pb、U等元素的异常。
研究成果表明,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是一个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演化复杂的岩体。
通过对其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为矿产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成果也为研究早古生代的地球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者获得了如下数据:- 花岗岩的形成时间为406.5±1.5 Ma。
- 花岗岩中大量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
- 花岗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LILE、Pb、U等元素。
- 花岗岩中包含有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等矿物。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测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晚志留世,揭示了这座山的地质历史。
其次,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以得知该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与挤压古地壳的变质作用有关。
同时,其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说明该花岗岩是来源于同一性质的岩浆的混合产物。
中祁连东段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中祁连东段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雍拥;肖文交;袁超;淳继亮;闫臻;毛启贵【期刊名称】《新疆地质》【年(卷),期】2008(26)1【摘要】中祁连东段出露很多花岗质岩体,对其中4个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分别得到(853±2.3)Ma、(888±2.5)Ma、(846±2)Ma和(756±2.2)Ma的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新元古代早中期曾经历了两次岩浆作用,同时从这些岩体中的继承锆石中得到1.7 Ga、2.1 Ga和2.6 Ga的年龄.【总页数】9页(P62-70)【作者】雍拥;肖文交;袁超;淳继亮;闫臻;毛启贵【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院,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6【相关文献】1.粤东秀才堂铝质A型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邓中林;杨晓聪2.南祁连东段阳康地区辉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马文;贾建团;李五福;马延景;雷晓青;任二峰;徐博3.秦岭-祁连造山带接合部位基性岩墙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陈隽璐;何世平;王洪亮;徐学义;曾佐勋;王宗起;闫全人4.南祁连东段巴汉岩体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朱小龙;任二峰;康伟浩;关晟;杨启鹏;杜梅5.北淮阳东段变花岗岩中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延边和龙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延边和龙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李研;聂逢君;孙德有;苟军【摘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广泛出露,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95.2±1.3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3.83%~75.55%)、富碱(Na2 O+K2 O=7.63%~8.37%)、富铝(Al2O3=13.15%~14.25%)、贫镁、贫钙(MgO=0.22%~0.43%,CaO=0.87%~1.41%)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不高(ΣREE=106.60×10-6~127.8×10-6),轻稀土分馏系数(La/Sm)N=5.71~11.25,重稀土分馏系数(Gd/Yb)N=1.48~2.37,Eu为中等负异常(δEu=0.42~0.76),微量元素以富集LREE、Rb、Th、U、K,强烈亏损Sr、P、Ti为特征,指示为壳源岩浆,在构造图解几乎全部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显示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延边太平岭地区出现的早侏罗世花岗岩组合到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所报道早侏罗世花岗岩及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共同构成了平行洋壳的俯冲方向的成分极性,表明了俯冲方向,反映了在早侏罗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对我国东北地区北北西方向俯冲的渐进过程.【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19(065)004【总页数】14页(P1007-1020)【关键词】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吉林延边和龙地区【作者】李研;聂逢君;孙德有;苟军【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南昌, 330013;核工业二四〇研究所,沈阳, 110032;东华理工大学,南昌, 33001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正文语种】中文和龙地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东南部与朝鲜接壤,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部位,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
云南保山东缘早古生代高Si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云南保山东缘早古生代高Si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康欢;李大鹏;陈岳龙;鲁震【摘要】对保山地块东缘高Si花岗岩开展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Hf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高Si花岗岩为具钙碱性、强过铝质特征的S型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分析表明,高Si花岗岩侵位于454 Ma,并含有800~1 100Ma的继承锆石.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岩浆锆石具有与青藏高原及东南缘同时代长英质侵入体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其相似的岩浆起源.矿物化学、同位素组成及Melts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保山东缘高Si花岗岩为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高硅花岗岩母岩浆起源于该区沉积岩部分熔融;熔体形成后经高度分异演化,在侵位过程中同化混染围岩;岩浆冷凝至固相线下部分矿物再平衡.保山东缘高Si花岗岩体与平河花岗岩体具相似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类似的成因机制.【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6(030)005【总页数】13页(P1026-1037,1060)【关键词】高Si花岗岩;保山地块;青藏高原;三江地区;原特提斯洋【作者】康欢;李大鹏;陈岳龙;鲁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是裂解自东冈瓦纳陆缘不同块体,经400 Ma在不同特提斯洋域系统控制下俯冲增生造山改造的产物[1-3]。
因此,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是研究俯冲作用、板块拼贴和造山带演化等诸多动力学过程的最佳场所[2, 4-7]。
在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广泛散布的前寒武纪末期—早古生代岩浆岩[8-9],为不同块体裂解前,东冈瓦纳陆缘在原特提斯洋俯冲阶段的岩石学记录,是理解青藏高原不同块体性质及原特提斯洋域动力学演化机制的重要窗口。
北祁连黑石山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北祁连黑石山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赵国斌;杨合群;任华宁;贾健;王永和;李金超;周宏【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13(32)10【摘要】北祁连黑石山地区的基性—酸性火山岩中,从南向北依次产出郝泉沟、白马洼、黑石山沟、放符崖等花岗岩体,其中在郝泉沟斜长花岗岩体中发现了郝泉沟金矿床.采用LA-ICP-MS同位素测定技术,获得白马洼英云闪长岩和郝泉沟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40.2±2.4)Ma和(431.8±2.4)Ma,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同时测定白马洼花岗岩体的全岩Rb-Sr和Sm-Nd同位素组成,计算的87Sr/86Sr)i值为0.70535,εNd(t)值为1.11,推断其源于增厚的下地壳.本次研究表明,在早古生代晚期,随着祁连洋盆闭合,中祁连地块与北祁连奥陶纪岛弧发生碰撞,导致地壳加厚,引起下地壳玄武质岩石部分重熔,黑石山地区的花岗岩体形成于这一背景下.【总页数】9页(P1575-1583)【作者】赵国斌;杨合群;任华宁;贾健;王永和;李金超;周宏【作者单位】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甘肃有色地质调查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相关文献】1.北祁连造山带嘉峪关北大草滩地区早志留世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孟勇;唐淑兰;李向民;李艳广;卜涛2.北祁连牛心山似斑状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越;李向民;潘峰;宋忠宝3.江南造山带石耳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的构造变形、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阳阳;李振强;宋传中;李加好;李振伟;袁芳;任升莲;林寿发;王微;葛延鹏4.北祁连西段玉石沟辉长岩岩石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吴少锋;何存发;张海青;袁桂林;陈礼标;钱玉山5.北祁连柏木峡地区辉长岩、玄武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宋泰忠;刘建栋;李杰;张小永;梁坤先;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祁连化隆地区鲁满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作 者】郭周平;李文渊;张照伟;高永宝;张江伟;李侃;孔会磊;钱兵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3.西藏措勤麦嘎岩基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对中部拉萨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的约束 [J], 张晓倩;朱弟成;赵志丹;隋清霖;王青;袁四化;胡兆初;莫宣学
4.内蒙古高尔旗银铅锌矿区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J], 王继春;王银宏;张梅;刘家军;彭润民;王建平;宋崇宇;周路路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P597+.3;P619.22+2
【相关文献】
1.南迦巴瓦构造结墨脱地区高Sr/Y花岗岩的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J], 董汉文;许志琴;李源;刘钊;李忠海
2.滇西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J], 孔会磊;董国臣;莫宣学;赵志丹;朱弟成;王硕;李荣;王乔林
东昆仑东段早泥盆世花岗岩成因:r来自龙漠卡岩体的证据

东昆仑东段早泥盆世花岗岩成因:r来自龙漠卡岩体的证据王鑫;董国臣;董亮琼【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8(040)004【摘要】龙漠卡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北构造带都兰—沟里一带.通过龙漠卡岩体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对岩体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龙漠卡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其锆石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409±2)Ma,属于早泥盆世早期侵入体;全岩SiO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6.25%~69.61%,具有较高的Al2 O3、Na2 O含量和较低的K2 O、MgO、CaO含量,相对富Na,铝饱和指数(A/CNK)为1.04~1.19,属于过铝质,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花岗闪长岩稀土元素总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相对富集Rb、Ba、P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较高的w(Sr)/w(Y)值(56.9~80.8)和Eu正异常,显示出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εHf(t)为5.6~11.7,地壳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659~867 Ma,表明其可能为幔源物质上隆诱发新生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东昆仑造山带在早泥盆世可能处于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总页数】14页(P414-427)【作者】王鑫;董国臣;董亮琼【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相关文献】1.中天山与吐哈地块的碰撞时限:来自早泥盆世后碰撞花岗岩类的证据∗ [J], 尼加提·阿布都逊;木合塔尔·扎日;吴兆宁;郭瑞清2.东昆仑夏日哈木矿区早泥盆世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意义 [J], 王冠;孙丰月;李碧乐;李世金;赵俊伟;杨启安;奥琮3.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早泥盆世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指示 [J], 刘彬;马昌前;张金阳;熊富浩;黄坚;蒋红安4.东昆仑祁漫塔格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形成环境 [J], 郝娜娜;袁万明;张爱奎;曹建辉;陈小宁;冯云磊;李希5.甘肃北山中带早泥盆世的构造-岩浆作用:来自公婆泉花岗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J], 郑荣国;吴泰然;张文;徐操;孟庆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 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 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王国良;叶占福;祁生胜;李杰;刘建栋【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通过对龙王山灰白色细粒石英闪长岩和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 U-Pb测年结果属于晚志留世侵入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高钾过铝质-准铝质碱钙性岩;稀土元素 Eu具有弱负异常特征;微量元素中Ta、Nb、Zr、Sr、Ti、P 相对贫化,Rb、Th、Hf、Ba、Sc、K、Ce、Nd、Sm含量相对富集。
Rb/Sr平均值为0.30,介于上地幔值与地壳值之间,反映出壳幔源的特点,为S型花岗岩。
综合分析该期花岗岩是弧陆碰撞向陆陆碰撞转化阶段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
%According to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n samples of linen fine-grain quartz diorite and linen fine-grain monzonitic granite in Longwang Mountain,they are late Silurian intrusive rocks.Lith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they are high potassic peraluminous-metaluminous alkalic calcic rocks;REE ele-ment Eu has characteristics of weak negative anomaly;trace elements of Ta,Nb,Zr,Sr,Ti and P are rela-tively depleted,and contents of Rb,Th,Hf,Ba,Sc,K,Ce,Nd and Sm are relatively enriched.The aver-age value of Rb/Sr is 0.30,which is between upper mantle value and crustal value.I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mantle source and it is S type granite.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ranites in this phase are syn-collisional granites under thetectonic settings of transferring phase from arc-continent col-lision to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总页数】10页(P462-470,508)【作者】王国良;叶占福;祁生胜;李杰;刘建栋【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相关文献】1.祁连玉龙滩晚志留世龙王山系列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夏楚林;彭润民;任二峰;宋芊2.北祁连造山带嘉峪关北大草滩地区早志留世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孟勇;唐淑兰;李向民;李艳广;卜涛3.北祁连山扎麻什地区东沟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武鹏;李向民;徐学义;余吉远;孙吉明;唐卓;王国强4.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山西缘中志留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构造意义 [J], 孙勇;李永军;杨高学;易善鑫;张胜龙;孙羽;王军年5.新疆库地南苏盖提力克晚志留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J], 专少鹏;白春东;毛志芳;李典;张新征;陈圆圆;连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祁连下古城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北祁连下古城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化学特征秦海鹏;吴才来;王次松;雷敏;刘春花;李名则【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88)10【摘要】下古城花岗岩体分布于北祁连造山带南缘,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SiO2质量分数在58.78%~69.53%之间,Al2O3含量为14.30%~15.30%之间,A/CNK为0.86~1.08,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的Ⅰ型花岗岩.整体上,具有低SiO2,高CaO、FeOT和MgO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总量(∑REE)为87.22×10-6~150.54×10-6,∑LREE/∑HREE为6.24~11.11,表明轻重稀土弱分异.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Pb、L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说明下古城花岗岩主要由壳源物质部分熔融形成.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的εHf (t)=-5.7~-0.7,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51~1.83Ga,暗示源岩可能主要为中元古代增生的地壳物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下古城石英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505.4±4.1Ma(MSWD=0.78,n=21),与北祁连造山带南缘的柯柯里花岗岩(512Ma~501Ma)、野马咀花岗岩(~508Ma)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相似,均属于北祁连洋向南俯冲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总页数】11页(P1832-1842)【作者】秦海鹏;吴才来;王次松;雷敏;刘春花;李名则【作者单位】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安徽地矿局321地质队,安徽铜陵,244033;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粤西北太保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J], 杨锋;冯佐海;汪钥龙;康志强;白艳萍;张成龙2.滇西梁河龙塘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J], 邹光富;林仕良;李再会;丛峰;谢韬3.南秦岭麻池河乡和沙河湾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 [J], 刘春花;吴才来;郜源红;雷敏;秦海鹏;李名则4.桂北龙胜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J], 缑雪清;冯佐海;肖宇;连信能;唐秀党;赵亚男;秦亚;Watsala INSALY5.大兴安岭南段黄岗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周振华;吕林素;杨永军;李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昆仑北缘奥依塔克-盖孜地区斜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成因及构造环境

西昆仑北缘奥依塔克-盖孜地区斜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成因及构造环境朱泉龙;邱瑞照;陈金勇;祁翼;周肃;王生云;高鹏【期刊名称】《新疆地质》【年(卷),期】2022(40)2【摘要】为进一步明确西昆仑北缘斜长花岗岩成因和构造环境,以奥依塔克-盖孜一带出露的斜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岩石学、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研究。
该区花岗岩侵入于下石炭统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和中元古代赛图拉群中,岩石组合为:中粗粒花岗闪长岩、细粒英云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岩石类型间有明显细粒冷凝边。
通过对区域内斜长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7.7±9)Ma,指示为早石炭世岩浆活动产物。
奥依塔克地区斜长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Pb等,亏损Nb,Ta,Sr,Ti等元素,具岛弧岩浆基本特征。
研究表明,该斜长花岗岩来源于年轻的底侵玄武质岩浆,经部分熔融形成,形成环境为岛弧构造环境。
【总页数】8页(P176-183)【作者】朱泉龙;邱瑞照;陈金勇;祁翼;周肃;王生云;高鹏【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江苏龙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地质勘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222;P597【相关文献】1.东昆仑东段香日德地区察汗陶勒盖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2.新元古代扬子北缘地壳增生事件:来自汉南祖师店奥长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3.西昆仑化石山地区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4.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5.新疆东昆仑木孜塔格地区碎石沟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1月地 球 学 报 Nov. 2015第36卷 第6期: 781-789Acta Geoscientica SinicaVol.36No.6: 781-789 www.地球学报.com本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工作项目(编号: 121201122114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 NCET-12-023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1472052)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 2015-04-21; 改回日期: 2015-07-09。
责任编辑: 闫立娟。
第一作者简介: 师江朋, 男, 1990年生。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火成岩石学研究。
*通讯作者: 杨德彬, 男, 1979年生。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岩石学研究。
通讯地址: 130061, 长春市建设街2199号。
E-mail: yangdb@ 。
南祁连北缘东段早志留世刚察大寺花岗岩的成因——锆石LA-ICP-MS 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师江朋1), 霍腾飞1), 来 强2), 彭祥华2), 杜孙岩2), 杨德彬1)*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130061; 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种技术勘探中心, 北京 100073 摘 要: 南祁连北缘东段刚察大寺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对其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进而约束其岩石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
结果表明, 刚察大寺花岗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 花岗闪长岩中锆石自形程度较好, 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振荡生长环带, 具有较高的Th/U 比值(0.27~0.91), 表明其为岩浆成因; 最小一组岩浆锆石的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435±4) Ma, 即岩体形成于早志留世; 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属性, 主量元素具有高硅、富碱、富铝和贫镁的特征, 其SiO 2=65.52%~74.23%、(K 2O+Na 2O)=6.95%~8.24%、Al 2O 3=12.33%~15.26%、MgO=0.31%~1.32%, A/CNK 介于0.85~1.05之间, 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亚碱性系列岩石; 整体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 、Ba 、K)、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 、Ta), 具有Eu 的负异常(δEu=0.51 ~ 0.80)和Sr 、P 、Ti 的明显亏损。
南祁连北缘东段刚察大寺花岗岩为I 型花岗岩, 起源于高温低压条件下中、上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暗示, 刚察大寺早志留世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
关键词: 早志留世; 花岗岩; 锆石U-Pb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刚察大寺; 南祁连 中图分类号: P597.1; P588.12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75/cagsb.2015.06.10Petrogenesis of Early Silurian Gangchadasi Granites in the EasternSegment of the Northern South Qilian Block: Constraints from LA-ICP-MS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SHI Jiang-peng 1), HUO Teng-fei 1), LAI Qiang 2), PENG Xiang-hua 2), DU Sun-yan 2), YANG De-bin 1)*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61;2) Special Techn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China Coal Ge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73Abstract: The formation age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Gangchadasi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South Qilian block remain controversial. New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o constrain the petrogenetic and tectonic process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nites. The Gangchadasi granite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granodiorite and biotite-monzogranite. Zircons from the granodiorite show euhedral shape, oscillatory CL zoning and high Th/U ratios (0.27 ~ 0.91), indicative of a magmatic origin. The weighted mean of the youngest group of concordant 206Pb/238U ages yielded an emplacement age of (435±4) Ma. The granodiorite and biotite-monzogranite share simila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content of SiO 2 (65.52% ~ 74.23%), total alkali ((Na 2O+K 2O)=6.95% ~ 8.24%), and aluminum (Al 2O 3=12.33% ~ 15.26%), and low amounts of magnesium (MgO=0.31% ~ 1.32%). Their A/CNKCA GS782地 球 学 报 第三十六卷ratios range from 0.85 to 1.05, indicating a transitional composition between metaluminous and peraluminous. The granites are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e.g., Rb, Ba, and K)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depleted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e.g., Nb and Ta)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exhibit prominent negative Eu anomaly (δEu=0.51 ~ 0.80) and depletion of Sr, P, and Ti. It is held that the Gangchadasi granites are I-type granite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a middle-upper continental cru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s and low press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Gangchadasi granites probably formed in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during Early Silurian.Key words: Early Silurian; granite; zircon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Gangchadasi; South Qilian block祁连—昆仑造山带具有极为复杂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 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图1a) (王荃和刘雪亚, 1976; 雍拥等, 2008a; Song et al., 2009, 2013)。
南祁连与北祁连、中祁连有着共同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李文渊, 2004), 其构造演化普遍被认为是在北祁连和中祁连发生大陆裂解后, 裂陷逐渐向南迁移, 进而引起南祁连与中祁连的分离, 进一步发育成洋盆, 而后在加里东末期又与中祁连发生俯冲-碰撞完成剪刀式拼合, 总体具有西段晚于东段的特征(王荃和刘雪亚, 1976; 刘志武等, 2006)。
但是, 作为祁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祁连与南祁连俯冲-碰撞的时限和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 从而限制了对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
近年来, 虽然对柴北缘和北祁连中段的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 年代学研究, 表明它们形成于444 ~ 477 Ma 之间, 具有岛弧和活动陆缘的构造属性(吴才来等, 2006, 2008, 2010), 但是, 对南祁连岩浆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弱, 年代学数据比较分散。
刚察大寺花岗岩是南祁连地区出露的典型岩体, 前人基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推测其形成于晚志留世(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1991), 最近对刚察大寺东部岩体的年代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晚奥陶世(458 Ma; Xie et al., 2014)和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55 Ma 、236 Ma; 谢其锋等, 2014)的年龄, 因此, 该花岗岩的时代和岩石成因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此, 本文选择出露于刚察大寺西部的花岗岩(本文称为刚察大寺花岗岩), 进行锆石LA-ICP-MS 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探讨了花岗岩的时代归属、成因类型和形成的构造环境, 为进一步制约南祁连的构造演化提供了依据。
祁连山系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 是阿拉善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的复合造山带。
阿拉善地块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 主要由早前寒武纪基底和早古生代沉积盖层组成, 柴达木地块则主要由中生代沉积岩组成, 而西部的敦煌地块发育太古代的古老结晶基底(Song et al., 2009,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