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被叶锈菌侵染后ATPase活性及定位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被叶锈菌侵染后ATPase活性及定位分析
韩公社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2(15)4
【摘要】用抗叶锈性不同的三个小麦品种 (洛夫林10、冀麦三号和5389) 分别接种两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 (puccinia rccondita f.sp.tritici) 小种 (366和165)、组成已知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小种组合。
结果表明,不亲和组合接种后
36h,ATPase活性峰值大而高,组织定位显示ATPase活性提高的部位位于侵柴菌丝接触的细胞及相邻细胞的胞壁和质膜附近;亲和组合接种48h以后,ATPase活性下降,并低于对照水平,组织定位未发现侵染细胞ATPase活性的增强;接种72h以后,侵染菌丝有较高的ATPase活性;慢锈组合ATPase活性介于亲和与不亲和组合之间。
【总页数】7页(P10-16)
【作者】韩公社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21.4
【相关文献】
1.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受叶锈菌侵染前后防卫酶活性变化研究 [J], 白春微;蒋选利;李琼朴
2.影响Ca2+代谢和钙通道的药物对小麦受叶锈菌侵染后诱发的HR的作用 [J], 关春蕾;侯春燕;王冬梅
3.已知Lr基因小麦在叶锈菌侵染过程中PO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 [J], 王冬梅;王智Xin
4.小麦在叶锈菌侵染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J], 刘娟;汪宜萱
5.小麦条锈菌、叶锈菌和白粉菌混合侵染对侵染效率和潜育期的影响 [J], 董金琢;曾士迈;马奇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