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生物试题评析

合集下载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评析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评析

工程 、 细胞 工程 及植 物 的代谢 、 经 调节 、 传 和 变异 神 遗
等方面的知识 , 没有 出现实验设计题 。五个选择题 的
题干 各 自嗣绕 个 中心展 开 。选 项 和题 干 一致 , 干扰 项有效 , 能反 映考生 的典 型错 误 , 各选 项 的结 构 、 度 长
A 先注射胰 岛素溶液 , . 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 注射 葡萄 糖 溶液 , 注射 胰 岛素 溶液 再
关性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 的作用 , 实 验组应 当先注射胰岛素 , 待血糖浓度 降低后 , 再注射 葡 萄糖 溶 液 使 血 糖 浓度 升高 , 复 到正 常 水 平 , 恢 即可
的 概 念 、 点 特
l 遗 传 和 变异 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杂 交和 变异 难 度 系数 8
的 相 关 知 识 06 .2
从试卷整体特点来看 , 稳中有变 、 整体难度不大 , 紧扣 大纲 教材 、 查主 干知 识 , 考 试题 科 学规 范 、 试 目 测 标 明确 。 从 试题 知识 覆 盖 面看 , 知识 考查 较 为 全面 。试 题
20 8年 高考理综( 国卷 I 生物试题评析 0 全 )
肖安庆 ( 江西省龙 南市龙 南 中学 3 10 ) 4 7 0
20 0 8年 全 国 高考 理科 综 合 能 力测 试 卷 ( 国卷 全 高 中生 物教 学有 很好 的导 向作用 。
表 1 20 0 8年 高 考 理 综 卷 I生 物 试 题 考 查 的 内容 及 分 值 分 配 表 题 型 题 号 分 值 命题 考 查 点 1
实 则不 易 。在理 解相 关概 念原 理 的情 况 下 , 真 仔 细 认 审题 、 辑严 密 的思维 、 学 的语 言表 达 、 范 的书 写 逻 科 规 是得 分 的关键 。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Ⅰ)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Ⅰ)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与建议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卷Ⅰ],试题的风格与07年大体相同,继续保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生物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原则。

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

1 2008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1.1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考点分布1.2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的特点试卷稳中有变、整体难度不大,紧扣大纲教材、考查主干知识,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五个选择题的题干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选项和题干一致,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同时涉及到实验设计、信息识别转换与判断能力。

非选择题已知条件明确,答案条理清晰。

重点考查生物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与原理的同时,注重识图、读题能力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非选择题易切入主题,看似不难,实则不易。

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情况下,认真仔细审题、逻辑严密的思维、科学的语言表达、规范的书写是得分的关键。

1.3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解析1.2.1选择题第1题:考查胰岛素的功能及实验设计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自身对照的运用。

给正常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会使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而出现休克等症状,而此症状可通过补充血糖来恢复。

注射胰岛素出现症状只能说明胰岛素与症状的相关性;用注射葡萄糖溶液使症状消失说明了此症状与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组应当先注射胰岛素,待血糖浓度降低后,再注射葡萄糖溶液使血糖浓度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即可证明胰岛素的功能。

答案:A第2题:考查生物间的关系及种群数量变化。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甲乙是捕食关系,甲种群的起始密度大于乙,根据能量流动的知识,数量金字塔一般也符合能量金字塔,则甲是被捕食者(藻类),乙是捕食者(浮游动物)。

而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后,丙和乙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的话应该是:藻类(甲)→浮游动物(乙)→鱼(丙)。

压题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试题解析与建议

压题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试题解析与建议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 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与建议一、试题分析: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考查的内容及分值分配表:全卷重点突出,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比例合理,全卷无偏题和超纲题,五个选择题的题干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选项和题干一致,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同时涉及到实验考察、信息识别转换与判断能力。

非选择题已知条件明确,答案条理清晰。

重点考查生物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与原理的同时,注重识图、读题能力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非选择题易切入主题,看似不难,实则不易。

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情况下,认真仔细审题、逻辑严密的思维、科学的语言表达、规范的书写是得分的关键。

总体上看,今年试卷有以下5个特点:1、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的考查与2007年相比,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相对多一些,更突出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如:3题是关于细菌的有关知识;4题关于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5题关于细胞工程的知识;30题Ⅰ矿质代谢的有关知识;31题考查遗传的有关知识。

有些试题更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这对于中学生物教学也是很有利的,多数试题需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

如:1题,是关于激素调节的实验题,需要考生联系实验及有关的知识认真思考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2题有关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的知识,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分析图示及图文转换能力;30题两个题都考查了利用图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生物学术语表达能力。

2008年生命科学高考试卷评价

2008年生命科学高考试卷评价

2008年生命科学高考试卷评价徐亚平一、突显学科核心,注重基础能力。

2008年的生物高考试卷的特点可以用“平实”两字来概括。

所谓平,指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常态和经典,关注课堂教学实际,没有偏题和怪题;所谓实,指试卷十分注重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如生命的结构基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体内三大有机物的转化与代谢、遗传规律、生物与环境等重点知识内容,均在第二卷的简答题中以“大题”形式出现。

同时,试卷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3、5、16、21、31、33、35、37、39、40题,均十分关注基本事实的识记,基础概念的理解,常规解题方法运用的考核。

二、平实中见内力,温和中藏峥嵘。

试卷虽然平实,突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同时兼顾能力的考核,着力打造了一些颇具亮点的试题。

亮点一以数学语言表达问题信息,简洁中提升能力考查要求b、a溶液浓度质量变化增大或减小。

如第20题,以萝卜条在蔗糖溶液中质量变化为问题背景,以萝卜条质量变化与溶液浓度大小的函数线性关系图为解题所需信息,要求学生判断萝卜条在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

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目标:理解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原理的程度。

本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图表信息与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运用水分代谢的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试题命制上的优点:首先,试题命制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理解水分的吸收原理”。

其次,问题信息的呈现方式是数学解析法,用数学语言十分简洁地表达了萝卜条的质量变化与环境溶液的关系,精简了考生的阅读量,却并未降低能力要求。

第三,将质壁分离与复原原理的考查一网打进。

第四,试题中潜藏一些“杀机”,用以鉴别考生对概念理解的深浅和数学图表解析能力上的差异。

亮点二形成常考常新的传统,促成“教评”相长的态势连续多年,上海生物高考试卷中的生物与环境部分的试题,灵活多变,在关注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考查稳定性的同时,更关注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及问题的能力考查,关注学生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意识的考查,关注知识的迁移与重新建构能力的考查。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二卷及解析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二卷及解析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2.(6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3.(6分)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4.(6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5.(6分)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6.(25分)回答下列(I)、(Ⅱ)小题:(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1)在a、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 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2)在b、d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人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和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组,理由是.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于乙组的,理由是.(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人.7.(17分)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2008•全国卷Ⅱ)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分析】判断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2.(6分)(200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分析】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食物消化后,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解答】解:A、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A 错误;B、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B正确;C、认识恒温动物,人的体温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D错误.3.(6分)(2008•全国卷Ⅱ)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分析】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与之共生.根瘤菌与宿主的共生关系是宿主为根瘤菌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碳源和能源以及其他必需营养,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如氨.根瘤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解答】解:A、根瘤菌是共生固氮菌,可独立生活在含化合态氮的环境中,但不能进行固氮,因为固氮过程所需要的[H]须由寄主细胞提供,A错误;B、根瘤菌只有与豆科植物共生才能完成固氮过程,但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仍能存活,B错误;C、根瘤菌是好氧性细菌,当土壤淹水时使豆科植物根系缺氧,豆科植物生长不良且不利于根瘤菌的生长繁殖,固氮量会减少,C正确;D、大豆所需要的氮素有的高达80%以上可由根瘤菌来提供,还有一部分氮素来自于土壤溶液或其他固氮微生物等,D错误.故选:C.4.(6分)(200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分析】本题是对于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和艾滋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考查,回忆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构成,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烟草花叶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A错误;B、流感病毒结构自外而内可分为囊膜、基质蛋白以及核心三部分,核酸位于核心,不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B错误;C、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不能在培养基上增殖,C错误;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正确.故选:D.5.(6分)(2008•全国卷Ⅱ)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分析】二次免疫发生具有迅速、强烈的特点.由于细胞周期缩短导致B细胞分裂及生长周期更短,细胞增长及分裂更快.更利于抵抗感染.由于B细胞的数量增多,抗体分泌增多.【解答】解: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二次应答.二次应答的特点是又快又强;“快”体现在记忆细胞细胞周期短,快速产生抗体.“强”体现在产生的抗体数量多,持续时间强.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6.(25分)(2008•全国卷Ⅱ)回答下列(I)、(Ⅱ)小题:(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1)在a、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 管的颜色更浅,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淀粉,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Ⅰ.(2)在b、d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深,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还原糖,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Ⅱ.(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加快(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加快(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人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无机盐.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光和氧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乙组,理由是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最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大于乙组的,理由是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O2含量上升.(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蓝藻→浮游动物→鱼→人.【分析】(1)从本题中所给的信息来看,香蕉成熟过程中,香蕉逐渐变甜,说明成熟时间长,淀粉转变成的可溶性还原性糖较多.而鉴别用的试剂是碘液和斐林试剂,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光合作用的产物一般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的,当果实成熟以后,淀粉逐渐分解为具有甜味的还原糖.(2)“水华”是淡水中一种氮、磷等无机营养含量过多所引起的富营养化的水质污染现象,主要是由于蓝藻等大量快速繁殖引起.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解答】解:Ⅰ、(1)光合作用的产物一般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的,当果实成熟以后,淀粉逐渐分解为具有甜味的还原糖.a试管中是成熟X天的提取液,成熟时间较短,物质转化较少;b试管中是成熟Y 天的提取液,成熟时间较长,物质转化较多.由此可判定I代表的是淀粉的变化,Ⅱ代表的是还原糖的变化.所以加入碘液以后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浅.(2)b试管中含的还原糖比d试管中少,所以用斐林试剂检测以后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深.(3)乙烯利能增加细胞中乙烯的含量,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即可以促进物质的转化,所以在X天喷施乙烯利,物质转化将加快,曲线I下降和曲线Ⅱ的上升都将加快.Ⅱ、(1)大量污水进入湖泊,使水体中的矿质元素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中的蓝藻会爆发性增殖,增加耗氧量、争夺水体空间,使其他水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或停止,进而导致氧气缺乏,生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死亡.(2)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大于氧气的消耗,水体中含氧量增加;夜晚则只进行呼吸作用,使水中的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水的pH下降.(3)在该生态系统中,蓝藻处于生产者的地位,浮游动物、鱼和人属于消费者.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毒素在食物链(蓝藻→浮游动物→鱼→人)中传递.故答案为:(I)(1)浅淀粉Ⅰ(2)深还原糖Ⅱ(3)加快加快(Ⅱ)(1)无机盐光氧(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最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 下降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O2含量上升(3)蓝藻浮游动物鱼7.(17分)(2008•全国卷Ⅱ)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①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到种子;②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③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乙);④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不一定为什么?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基因型为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mm的二倍体植株.【分析】(1)用到的是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方式(2)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来解题.【解答】解:(1)由题中信息可知只要有R存在块根就表现为红色,即基因型为R﹣﹣﹣均为红色;有Y存在而无R则表现为黄色,即基因型为rrY﹣均为黄色;既无Y也无R存在表现为白色,即rryy为白色.单果型(m)相对复果型(M)为隐性.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rrryyymmm).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目标种子(甲)(rryymm),在形成目标种子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rrryyymmm).其流程是:先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自交获得二倍体的白色块根、单果型种子(rryymm),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四倍体的白色块根、单果型种子(乙)(rrrryyyymmmm),将甲乙种子二者进行杂交即可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rrryyymmm)即:目标种子.解法二:用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来获得,即用植株配子(rym)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二倍体(rryymm).用秋水仙素处理白色块根、单果型二倍体(rryymm)来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四倍体(rrrryyyymmmm).白色块根、单果型二倍体(rryymm)与白色块根、单果型的四倍体(rrrryyyymmmm)杂交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rrryyymmm).(2)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基因型有:RRYYMM、RrYYMM、RRYyMM、RRYyMm…多种基因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该种类型的植株都能通过自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只有基因型为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表现出基因型为rryymm的红色块根、复果型二倍体植株.再将所获得的二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的植株,然后再与二倍体的植株杂交才可获得所需种子.故答案为:(1)步骤:①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到种子;②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③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乙);④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2)不一定.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基因型为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mm 的二倍体植株.(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008山东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2008山东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2008年高考山东理科综合能力生物试题评析与展望山东省肥城市龙山中学赵明东山东省肥城市第一中学邸静2008年高考山东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以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为着眼点,倾力关注素质新政下的考生自主学习,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生物试题知识考查比较全面,重点突出。

2008年生物题目的难度较2007年有所下降,整套试题的必做部分覆盖了《考试说明》划分的17个知识内容中的15个知识内容,并且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合理,重点突出,全卷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难度与区分度的梯度层次平稳,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能力与要求,从进一步推进中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导向上看,凸显出以下几大特色。

1 生物部分题型和知识点章节分布2 生物部分各题知识点考查详解2.1 Ⅰ卷必做题第1题:主要考查必修一第二章三大物质鉴定,较易。

“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糖选出糖蛋白第2题:主要考查必修一第三章细胞器的中的生物膜系统,中等难度题目。

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该题题干未涉及核糖体功能,故对于肽链合成没有影响,A选项错误;因其引导序列功能缺失,使该肽链无法进入内质网,也就更无法通过内质网的囊泡进入高尔基体,判定B错误;因无法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该肽链也就无法被加工成熟,C选项错误;正因从进入内质网处发生阻断,该蛋白也就无法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了。

第3题:考查必修三人体内环境稳态中体温的调节过程,较易。

①科考队员通过特殊的衣物及自身系统的调节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也会保持相对稳定,这句话不适合;②因外界温度低,热量散失快,为维持体温恒定,机体增加产热,新陈代谢速率升高,耗氧量升高。

③④⑤均属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

第4题:主要考查必修一的细胞分化,较易。

干细胞,指的是体内保持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命名为“类胚胎干细胞”,也就是也具有了分裂和分化能力,故A选项正确;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物质不变,故B错误;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功能有差异,其形态也有差异;分化,即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的基因也就不同,D选项错误。

2008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版)

2008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B.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C.光导纤维舆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2.(4分)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是H+n→H+γ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D.γ光子的波长λ=3.(4分)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取6×1023 mol﹣1)()A.10年B.1千年C.10万年D.1千万年4.(4分)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m,则这列波()A.周期是0.2s B.波长是0.5mC.波速是2m/s D.经1.6s传播了8m5.(4分)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km,运动周期127分钟。

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6.(4分)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则()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A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C.经过60s电阻发出的热量是1.2×105J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W7.(4分)在如图所示的空间中,存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存在沿x轴负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子(电荷量为e)在该空间恰沿y 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运动.据此可以判断出()A.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减小;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B.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增大;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C.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D.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8.(4分)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二、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10分)9.(10分)(1)用示波器观察某交流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波形,如图.经下列四组操作之一,使该信号显示出两个完整的波形,且波形幅度增大.此组操作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调整X增益旋钮和竖直位移旋钮B.调整X增益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C.调整扫描微调旋钮和Y增益旋钮D.调整水平位移旋钮和Y增益旋钮(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8.6010.312.1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 A==cm.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代入数据解得△L=cm.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g取9.8m/s2)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8分)10.(18分)均匀导线制成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每边长为L,总电阻为R,总质量为m,将其置于磁感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处,如图所示.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线框平面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cd边始终与水平的磁场边界面平行,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1)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2)若此时线框加速度恰好为零,求线框下落的高度h所应满足的条件.11.(20分)风能将成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的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

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知识抽样调查、 能力全面考查”
策略:各板块合理分配复习 时间。详略得当,重 点出击。
结论2:考查形式
第一层面:既有非选择题的形式,如分 析说明题(简答题)、实验分析题、实 验设计题,也有选择题的形式。
第二、三层面:主要是选择题的形式, 少数与简答题结合出现。
策略:各板块训练的 重点题型应该有所区 别。形式多样,强弱 分明。
(1)只依据B曲线 20~60mm部位对该 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能、不能)确定幼根
理由是 。
(2)一般情况下, 土壤中该矿质元素
的浓度比根细
胞中的浓度 。
…………
(2007上海·39·B)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 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 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 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下图。
②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③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 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 理的判断等。
④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 改。
回顾2008:
一诊:考查实验步骤、实验 结果和结论
结论3:信息呈现形式
全国 全国 四川 四川延 北京 重庆 卷I 卷II 卷 考区卷 卷 卷
坐标
曲线 2
1
5
图形 2 1
1
表格
1
1
11
策略:
重视坐标曲线和图形、表格 的分析处理,尤其重视培养学生 从图表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 学生图—文、图—数、数—图、 数—文间转换的能力,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2008年四川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2008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部分评析与启示

2008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部分评析与启示

2008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部分评析与启示山东省肥城市龙山中学赵明东1 理综试卷生物试题的基本情况2008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试题共7道题,其中选择题4道,共24分,非选择题3道,共48分。

生物部分共占72分,占总分比24从上表可以看出,试题考查的重点仍是教材主干内容,突出了对理论联系实践和对考生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难度基本与2007年持平。

2 理综试卷生物试题特点命题以能力立意,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突出对图表数据、图示的信息转换、推理和判断分析能力、以及从背景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强化了对实验方法、操作技能、过程分析和综合运用。

2.1 着重考查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重点的生物学主干知识从试卷看,无论是Ⅰ卷还是Ⅱ卷,都能看出试题的命制立足于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

2008年的试题命制,并没有因为往年出现过就刻意的回避。

试题的命制立足在基础,立足在课本范围内,不偏不怪。

例如:Ⅰ卷的4个选择题和Ⅱ卷的试题,考查了代谢、免疫、光合作用、遗传的有关知识和有关生物学科的实验思想方法以及操作能力。

这些都是最最基础的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是每年在复习的要点知识。

注重知识的牵连与完整。

要求对某一知识的掌握,必须全面。

如:2题,学生只有把免疫的有关知识(抗原、抗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等)全面了解掌握才能准确选出正确答案。

2.2 紧密联系实际,立足考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题,是基础的遗传题,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虽然是分离定律,但又提示自交多代后总会出现有1/3的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性状。

这就给考生一个既是正常的分离定律,但又不是1/4。

这就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题目的能力,不能总是对课本知识照搬照抄,要能在对基础知识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的同时理解题干给出的条件,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答案。

29、30、31题都能看出,试题的背景都是能从实验、从生产实际出发,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9题,是一个以课本材料为背景的遗传实验题。

200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09年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200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09年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200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09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一、2008年高考试题分析(一)总体概况2008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很好地体现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以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试题围绕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主干知识展开,题意明确、层次清晰、立意鲜明、设计新颖、表述较严谨、简洁流畅,能力要求与题型有机统一,全卷考查重点突出,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比例合理,密切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体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的一份较成功试卷,总体上看,试题难易适中,由于我们08年复习备考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加上理试卷中的另外两科试题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反映生物试题比较容易。

今年试卷有以下4个特点:1.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凸显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考核。

在全卷有限的题量中,试题仍体现了对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生物工程、生态、实验等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

同时又兼顾到覆盖面。

在一个题目中涉及到不同知识内容,如第1、2、30(Ⅰ)题;在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考核,如第30(Ⅱ)、31题。

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敏捷性及对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的掌握程度。

2.坚定了考查能力的方向试题推陈出新、平和新颖、注重思辨、贴近生活、设问简明,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突出考查考生吸收、整合生物学科信息及用生物学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试题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第2、30(Ⅰ)、31题。

图表题仍是今年考查获取信息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

从今年的试卷看,如第2、4、30(Ⅰ)(Ⅱ)题均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能力。

试题注重创新、关注现实、图文并茂,有利于考出考生的形象思维的能力。

总体上给人以平和新颖的感觉,符合考生实际。

3.突出对双基的考查试卷体现基础、新颖,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非选择题的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每个解答题中的第一个小问题,难度均较低,对全题的求解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此题都能得到一定的分值,有效控制了试题的区分度,使得不同程度的考生都有“跳一跳”便可“摘到桃子”的感觉。

08年全国各地区生物高考试题及解析(18套)

08年全国各地区生物高考试题及解析(18套)

18套)12.2008年高考(全国II卷)-理综生物3.2008年高考(四川卷)-理综生物(6月8日)+(7月4日延考试题)4.2008年高考(重庆卷)-理综生物5.2008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6.20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78.20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生物9-生物10.2008年高考(广东卷)-生物11. 2008年高考(江苏卷)-生物-生物14.2008年高考(广东卷)(理+文)科基础-生物15.2008年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生物2008高考全国I卷---理综(生物)(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广西、辽宁12省区)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2008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试题分析二

2008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试题分析二
植物激素的调节实验设计 12分
31
遗传
16分
2008年高考试题知识点的分布及所占分数如下 (全国1)
题号 1 2 3 4 5 30 31 考查知识点 胰岛素的功能验证
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关系 细菌的作用、鉴别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杂交)
矿质代谢 神经传导 遗传
所占分值 6分 6分 6分 6分 6分 14分 10分 18分
3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第三步: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扩增
通过运载体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随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扩增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转录、翻译(修饰)
基因工程前景广阔:生产基因工程药品、 培育特殊的动植物新品种、 例: 环保
⑴在培养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操作中,所用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的“运输工具”是 。
细胞工程的应用
2、动物细胞工程(细胞培养、融合、单抗 ) 免疫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 细胞。这种细胞可无限增殖、分泌单一抗体。称单克 隆抗体。 细胞融合技术 是指把两个不同的细胞在融合剂的作用下,
融合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如下图)
仙台病毒(聚乙二醇) 等促融剂 融合
细胞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基本步骤

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
①直接分离:(鸟枪法) ②人工合成法:反转录法(信使RNA) 推测法
(蛋白质)
目的基因 获取方法
第二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目的基因、运载体 用DNA连接酶将其连接形成重组DNA 运载体的选择 1能在宿主细胞内友好借居并复制 2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2009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备考方案与思考
姬爱莲

200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评析(4月5日)(4月5日).pdf

200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评析(4月5日)(4月5日).pdf

200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评析考查重点多有考到选拔性题较少今年生物卷比较平稳,不偏、不怪,对基础扎实的考生来说应该不难。

今年生物学科试题体现新课改的内容较少,只有第30题有涉及一部分。

选择题部分,考查的内容也都是近几年高考生物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比如此次考到的有关生命活动调节部分的3、4、5题,就是选自第三册选修课的内容。

同时,试题出现的2个图表信息题,也都是在平常复习的范围内。

非选择题部分,考到了植物的物质代谢内容,有关动、植物的代谢本来就是学习和复习的重点,一般来说考生都比较熟悉。

还有30题的第2小题和选择题的第1小题都考到动物的神经调查,这些所考查到的内容,也都是老师平常强调的生物学科的考查重点。

第31题考遗传内容,涉及到三对性状自由组合,虽然这也是每年高考都考到的,但今年该题选拔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30题中,考对曲线的理解,其中要求学生对判断理由的准确表述也是有点难;同时,该题要求考生对“传递”与“传导”,要理解其不同的含义,也稍有难度。

(北京四中生物特级教师)郑春和:!国家考试中心命题的有四套卷,有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还有宁夏卷和海南卷。

今年全国一卷考的主要是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从试卷来看,生物这一部分,基本上是稳定在去年的命题水平上。

如果说从命题的质量上看,今年的命题质量比去年略有下降。

一个就是选择题的题型过于单一。

5个选择题,有4个题都是是非判断。

选择题本身就有五种题型,这五种题型里面仅仅用了两种题型。

五个题里面其中有微生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这些都集中在选修本里面。

属于生物工程热点,这部分的内容。

而作为必修本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就比较少了。

这就过于集中。

另外,还有选择题中的第5题,问学生错误的是什么,这个题里面第一问涉及到电刺激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影响。

电刺激能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起作用,这已经超出了中学学生的能力范围。

这是选择题。

从实验题来看,今年的实验题占18分。

2008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Ⅱ)

2008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Ⅱ)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全国Ⅱ)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答案】选D【解析】判断元素是否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

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 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答案:B【解析】葡萄糖被小肠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

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随环境气温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血浆pH 通常在7.35-7.45 之间,而且相对稳定,这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等)的调节。

3.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答案】选C【解析】根瘤菌是共生固氮菌,可独立生活在含化合态氮的环境中,但不能进行固氮,因为固氮过程所需要的[H]须由寄主细胞提供。

试论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试卷分析(江西卷)

试论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试卷分析(江西卷)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试卷分析(江西卷)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简称生物卷)和往年相比,在试卷结构上呈现了一种稳定连续的态势。

试卷内容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考查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和思维品质,特别是对渗透了学科思想方法的内容有所侧重。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较好的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对中学生物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及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均有覆盖。

考查内容以生命为主线,强化了生物体功能方面的知识,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

试卷内容分布在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的比例适当,师生对试卷的评价普遍良好。

二、试卷考查结果分析生物卷全卷满分值72分,学生平均得分41.29分,难度系数0.573;与07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

生物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值30分,学生平均得分18.40分,难度系数0.613,难度和07年相比有所增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大题,满分值42分,学生平均得分22.89分,难度系数0.545。

白卷的情况,但是在答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生物学现象的表述上,还亟待加强。

三、试卷分析Ⅰ、选择题部分08年高考生物试题整卷难度下降的同时,选择题部分呈现出了难度的上升。

学生在选择题部分的满分率为13.82%,全空白卷1.83%。

选择题部分从07年的0.715的难度系数,上升到08年的难度系数0.613。

试题情况分析如下:(柱状图略)第1题:关于胰岛素的生理功能,题干已经明确。

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设要通过注射胰岛素验证小鼠能否降低血糖,但是没有很好的理解注射生理盐水对验证此实验是无效的步骤,实验后应该通过注射葡萄糖恢复小鼠的正常体症。

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评价

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评价

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评价闫锋(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部710075)摘要:通过对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生物试题的分析,以及近三年生物试题的比较研究,对2009年生物复课做出建议。

关键词:评价复课建议1 2008年生物试题评价1.1 试题总体评价今年理综生物,考试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5道选择题(每题6分),两道大题(30题两小题24分,31题18分),共计72分。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生物学科各种能力的考查,每题都不很难,每题不动脑都不行。

其中,高中选修本内容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仅在选择题考查。

实验能力的考查突现出“新”角度,实验步骤设计改在选择题考,实验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新情景,体现了课改思想。

总体难度较07年略有上升。

1.2试题考查内容及评价1.3.1紧扣考纲,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从前面的试题考查内容来看,本套试卷没有超纲题。

尽管理综试卷生物部分因题量少而致使考查的知识点有限,但试题仍体现了对细胞部分、新陈代谢部分、调节与免疫部分、遗传变异部分、微生物与发酵部分、实验实习和研究性学习等主干知识的考查,紧扣了考纲,体现了命题原则。

1.3.2 强调基础知识,注意了细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能力是高考的主题,考纲所要求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能力以知识为载体。

本套试卷题目从知识点看都是平时强调的,比较基础,如种间关系,微生物营养、限制酶、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吸收方式,传导与传递、自由组合定律等等内容,只是部分试题问的角度侧重变化而已,在变化创新中体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中还注重了细节,第2题考查竞争时涉及易被忽略的空间因素引起的竞争,第31题第II小题第1问考查了“兴奋传导与兴奋传递”两个概念,一字之差,若要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或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形式,同学们肯定回答非常清楚,在神经纤维上是局部电流,在细胞之间是突触结构,但就忽略一个细节问题,到底哪个叫传导?哪个叫传递?概念被忽略了。

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解析

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解析

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Ⅰ生物部分解析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解析:在本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应该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而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发生变化,其一般作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再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

所以本题应该选A。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该水池中原有的两个物种甲与乙之间符合捕食关系的曲线,其中甲先增先减,是被捕食者(藻类),乙后增后减,是捕食者(浮游动物)。

当在水池中加入物种丙后,改变了原来的种间关系,其中丙专食浮游动物,当三个物种仅剩余一个物种时,乙会因为丙对它的捕食而消失,而丙也因为乙的消失而缺乏食物也消失,甲会因为失去天敌乙而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所增加。

所以本题应该选C。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部分内容,硝化细菌是自养细菌,能利用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为自身生命活动合成ATP,故氨可作能源物质,同时也可把氨转化成氨基酸或核酸、ATP等物质,故也可作氮源,A正确;某些细菌如光合作用细菌就能完成利用光能固定二氧化碳来合成有机物,B也正确;生长因子的概念就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需要补充的一部分小分子有机物,C也正确;含伊红和美蓝的培养基是专门用来鉴定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使用时,将带菌材料接种在灭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中,如果材料中含有大肠杆菌,就会在培养基上长出具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所以本题应该选D。

2008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答案及评分

2008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答案及评分

2008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1.D2.B3.C4.D5.A6.C7.D 8.B 9.C 10.D 11.A 12.C13.A二、选择题: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14.BC 15.D 16 .A 17 .AC 18.B 19.C20.AD 21.C22.(18分)(1) 4.593 ( 5分。

4.592 或4.594 也同样给分)(2)(Ⅰ)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6分。

其中,分压电路3分,除分压电路外的测最部分3分)(Ⅱ)R x =012R U U (3分) (Ⅲ)R x =10210212102)(r R U r R r U r r R U -+ (4分) 23. (15分) (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mv 0=m 20v +MV ① 解得 V =02v M m ② 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 ΔE =21m 20v -⎥⎥⎦⎤⎢⎢⎣⎡+⎪⎪⎭⎫ ⎝⎛222021221MV v m ③ 由②③式得 ΔE =20381mv M m ⎪⎭⎫ ⎝⎛- ④ (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 ,落地点距桌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 ,则h =21gt 2 ⑤ s =Vt ⑥ 由②⑤⑥式得 s =gh M mv 20⑦ 评分参考:第(1)问9分。

①③④式各3分。

第(2)问6分,⑤⑥⑦式各2分。

24.(19)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 F =IlB ①该力大小不变,棒做匀减速运动,因此在棒的速度v 0从减小v 1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2110v v v += ② 当棒的速度为v 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E =lvB ③棒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B v l E = ④由②④式得 21=E l (v 0+v 1)B ⑤ 导体棒中消耗的热功率为 P 1=I 2r ⑥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I E P =2-P 1 ⑦由⑤⑥⑦式得 212=P l (v 0+v 1)BI -I 2r ⑧ 评分参考:①式3分(未写出①式,但能正确论述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的也给这3分),②③式各3分,④⑤式各2分,⑥⑦⑧式各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 J a C 。 O N H O 作为缓冲物质 , 主要对维持血浆 p H的 相对 稳定 有 重要 的作 用 ,人 的体 温是 相对 稳 定 的 , 内 环 境 的温度 并不 会 随着 气 温 的变化 而变 化 。 人体 内环
境 的概念 的范畴 与 细胞 外液 相 同 , 包括 血 浆 、 组织 液 、
20 0 8年 高考 理综( 国卷 I 生物试 题评 析 全 I )
赵开 勇 ( 州 省遵义县 第一 中学 ・ 6 10 贵 1 5 30 )
1 试 题评 析
第 1 为 了确 定某 种 矿 质 元 素 是 否是 植 物 的必 题 需元 素 , 采用 的方 法是 ( 应 ) A. 测正 常 叶片 中该 矿质元 素 的含 量 检
菌 , 有 一部 分 氮素 来 自于 土壤 溶液 。答 案 : 。 还 C
第4 题下列关于病毒叙述 , 正确的是 (

第 2题下 列关 于人 体 内环境 及 其稳 态 的叙 述 , 正
确 的是 ( 环境 )

A .烟草 花 叶病 毒可 以不 依 赖宿 主 细胞 而增殖
A .葡萄 糖 以 自由扩 散方 式从 消化 道腔 中进 入 内
质元 素后 , 物 的生 长 发育 又 恢 复 正 常状 态 , 植 就说 明 这种矿 质元 素是 植物 必需 的矿 质元 素 , 之如 果 除去 反 某一 种矿 质 元 素后 , 物 的生 长 发 育仍 正 常 , 明这 植 说 种矿质 元 素不 是植 物 必需 的矿 质元 素 。此题 将 20 02 年 高考 理 综 ( 国 卷 )为验 证 ‘ 是 植 物 生 活 的必 需 全 “ 镁 元 素 ’l位 同学进 行 了实 验设 计 ,…一。” A、 , 一 ・ 的 B两 组 的对 照 实 验 变 为本 题 D答 案 中 的 自身 对 照 的 实

D .人体 内的 内环 境 即指体 液 命题 立 意 : 本题 通 过 高三 生 物 ( 修 ) 一册 第 6 选 全 页“ 内环境 与 稳 态 ”第 1 “ 的体 温 及 意 义 ” 营 、 4页 人 和 养物 质 的吸收 等知 识 , 考查 了学 生 对基 本概 念 的理 解
能力 。
验 。答 案 : D。
豆科植物的根系仍然可以存活 , 因此在种植豆科植物 的时候可以使用根瘤菌拌种 。 由于根瘤菌的新陈代谢 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 当植物被水淹时 , 土壤 中氧气含 量减少 , 呼吸作用减弱 , 从而导致根瘤菌代谢缓慢 , 固 氮量 减少 。 豆植 株 生 长所需 要 的氮 素 主要来 自根瘤 大
解 题 思路 :葡萄 糖 的吸 收方 式 是 主动 运 输 ,
解题思路 : 病毒都是寄生的 , 其增殖在宿主细胞 内进行 , 如要培养病毒必需要用活体 培养基 , 核酸位
B 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 C .肠 道病 毒 可 在经 高 温灭 菌 的 培养 基 上生 长 增 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 .
陷综合 症
B :O/ a C , 血浆 p .HC  ̄ H O 对 N H相 对稳 定 有重 要 作

C .内环境 的温 度 随气 温变 化而 变化
命题立意 : 本题 以病毒为切人点对高三生物( 选 修 )t i f 一册第 2 4页“ 免疫缺 陷病”第 7 、 6页“ 病毒” 等 知识 点 进 行 了考 查 , 查 了病 毒 的共 性特 征 : 毒 的 考 病
生活 。 考查 学 生 的理解 能力 、 获取 信 息 的能力 。 和
维普资讯
第2 4卷第 9期
20 0 8年
中学 生物 学
Mi d e S h o o o y d l c o l Bi l g
Vo . 4 NO9 I . 2
20 0 8
文件编 号 : 0 3—7 8 (0 8 0 10 5 6 2 0 ) 9—0 4 0 3—0 4
析的能 力 。
D .大豆 植株 生 长所 需 的氮 都来 自根 瘤 菌
命题立 意 :本题 以根瘤菌为切人点对高三生物
( 修 ) 一册第 3 选 全 4页 “ 生 固 氮微 生 物 ”第 3 共 、 6页 “ 循 环示 意 图 ” 氮 的根 瘤菌 的 固氮 、 理及 共 生植 物 大 生
解 题思 路 : 液 培养 法是 指含 有 全部 或部 分 矿 质 溶 元 素 的营养 液培 养植 物 的方法 , 即如果 除 去某 一 种 矿
B .分析 根 系对 该 矿质 元 素 的吸收 过程 C 分 析 环境 条件 对该 矿质 元 素 的吸收 的影 响 . D .观察 含 全部 营养 的培 养 液 中去掉 该 矿 质元 素
前、 后植 株生 长 发育状 况
淋 巴, 而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答案 : 。 B 第 3题 下列 对根 瘤 菌 的叙述 , 确 的是 ( 正 )
A 根 瘤 菌在 植 物根 外也 能 固氮 .
B .根 瘤菌 离开 植 物根 系 不能 存活 C .土 壤淹 水 时 , 瘤 菌 固氮量 减少 根
命 题 立 意 : 题 通 过 高 二 生 物 ( 修 ) 一 册 第 本 必 第 6 2页“ 物 必需 的矿质 元 素 ” 植 的确 定 方法 —— 溶 液 培 养 法 , 查 了学 生 的 实 验 与探 究 能 力 、 证 简 单 生 物 考 验 学 事实 的能力 、 能对 实 验现 象 和结果 进 行解 释和 分 并
质元 素后 , 物 的生 长 发育 不 正 常 了 , 补 充 这 种矿 植 而
豆氮来源等知识进行 了考查 ,考查 了学生 的理解能 力、 推理 能 力 和归 纳能 力 。
解题思路 : 根瘤 菌是 共 生 固氮 微 生 物 , 因此 只有 与 豆科植 物 共 生才 能完 成 固氮 过程 。 是根 瘤 菌离开 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