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看
古诗鉴赏四个角度

古诗鉴赏四个角度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
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
”(《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
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角度四:从修辞角度——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起兴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古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古诗
(一)《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春日】四时田园杂兴,如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四时田园杂兴·其五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四时田园杂兴·其六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七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四时田园杂兴·其八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一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二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晚春】四时田园杂兴,如下: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三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高考古诗鉴赏的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七种答题格式,你一定要知道!

高考古诗鉴赏的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七种答题格式,你一定要知道!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一、方法指导:四看一品,概括感情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
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
(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怜)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3.看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4.看关键词(诗眼)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题型分析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2021年整理)四看一品读懂诗歌

四看一品读懂诗歌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看一品读懂诗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看一品读懂诗歌的全部内容。
四看一品,快速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鉴赏中,有两个考点在鉴赏命题中最为常见: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
完全可以说,这两点是必考点。
写作技巧范围很广,对技巧的考查主要还在于识别。
我们读诗,起码做到两点,一是知道它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等等,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容,这是建立在对诗歌语言的基本理解上的。
二是领会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鉴赏的前提,这也就无怪乎命题者对思想情感考查的重视了。
读懂诗歌,才能正确评价思想感情。
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
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
(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怜)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例如: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9年四川卷)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联系陆游的生平和毕生心愿-—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四季的古诗

四季的古诗四季的古诗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季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季的`古诗1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3、《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7、《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四季的古诗21、《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仲夏》唐·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唐·贾龠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6、《闻蝉》唐·耒鹄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诗歌鉴赏“四看”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中不但有优美的词句,而且还蕴含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足以值得我们百读万品。
自1994年以来,古诗词鉴赏成为了高考中的必考试题。
高考对古诗词鉴赏评价水平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不过因为诗词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古诗文鉴赏题成了高考语文失分最多的题目之一。
作者在借鉴前辈们的成果和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古诗词鉴赏解题模式即“四看一泳”。
下面本文将结合局部高考古诗词赏析例题和高中课本中的课文拟对此作粗浅阐述。
四看“四看”指的是,一看古诗词的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文后注释,四看文本。
第一看,看古诗词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能够从标题中得出很多信息。
①从古诗词的标题中能够找出主要事件或主题。
如《丹阳送韦参军》和《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品的主要事件是送别。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天净沙·秋思》,作品的主题为怀古和思秋。
②从古诗词的标题中能够看出托物言志的对象。
如《闻雁》和《白梅》,雁和梅当为其中作者情感的承载物。
③有些题目中会有时令的交代,如《天净沙·秋思》直接交代了时令为秋天;《白梅》的“梅”则暗示了寒冬。
④还有些题目直接道出了写作背景,如《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首诗必定写于白居易被贬之后。
第二看,看作者。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所谓“知人”就是要理解掌握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所谓“论世”就是要理解掌握作家所处的时代风貌,从而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知人论世有助于我们对诗词实行准确全面的把握。
李白的政治理想是功成身退,不过他却未能如愿。
天宝元年,李白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但李白入长安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梦游天姥吟留别》),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飘荡四方,愁苦满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1.《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古诗词鉴赏要“四看”

耻 御侮 、 复失 地 的抱 负 , 对 渴望恢 复 的北 方 人民 的 收 把
无 限 同情统 统 写进 了他 的 诗歌 中 。学生 只要 调 动平 时
的 积 累 , 忆 熟 知 的 陆 游 其 他 诗 歌 , 《 儿 》 《 愤 》、 回 如 示 、书
《 一 月 四 日风 雨 大 作 》 , 可 以 分 析 出 这 首 诗 表 达 十 等 就
的 是 对 祖 国 雄 阔 壮 丽 山 河 的 热 爱 之 情 ,以 及 对 苟 且 偷
安 的 南宋朝 廷 没有 收 复失 地的失 望 与埋 怨 。 三 、 注释 。 古诗 词鉴赏 中 , 供 给学 生 的 注释 量 看 提
题 就会 顺畅 许 多 。
一
、
看标 题 。 鉴赏 诗 词 最
情 境理 趣 ; 的则 简介作 者 , 能 是 在暗 示本 诗 词的 写 有 可 作 风 格 或 艺 术 特 点 。如 : 0 8 高 考 全 国 卷 f 《 日即 20年 春
事 》 其 中 诗 句 “ 尘 不 到 张 罗 地 ” 命 题 者 给 出 “ 罗 , 车 , 张
地 ” 注释 : 门可 罗 雀 、 分冷 落 的地 方 。 生 只要 品 的 指 十 考 昧 “ 花 ”“ 昏 ” “ 落 、黄 、 自掩 门 ” 意 蕴 , 能 揣 摩 出 作 者 的 就
●
l G轴Al 转 A.l 鞋 rO靴
n I4 寺|1 l : l :
践揉
百五 准确地完成诗歌鉴
: 赏题 , 就必须准确理
解 诗歌 的 内容 , 像 读 文 章 要 就
理 解 文 意一 样 。 当然 , 懂 一 读 首 诗 , 要 有 相 应 的 方 法和 步 还 骤 ,考 生 只要 掌 握 了 方 法 , 做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书古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书古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书中包含了一些古诗,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明月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以上是部分古诗,具体内容以实际教材为准。
如何鉴赏诗歌之《诗歌五看》

⑶借助背景,把握用典的含义
•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 格,浪漫主义的手法。
• 读到王维,就应该想到他喜好山水丹青, 修学释道的特点,所以描写田园风光, 恬淡宁静,风格含蓄生动,清新明快淡 远,有“诗中在画,画中有诗”、“诗 佛”等美誉。
常见常考作者
• 李白:志为帝师,布衣卿相,京城 失宠【飘逸清新】
• 杜甫:历经乱世,身世飘零,老病 孤愁,忧国忧民,胸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关心 疾苦【沉郁顿挫】
• 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和刀环。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从标题可以推断为边塞诗,而边塞诗 的表现手法多为写景叙述抒情相结合。
• 又如杨巨源的《城东早春》 •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一看便可以断定为写景诗,其基本表 现手法必定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象这样的还有杜甫的《江村》,张旭 的《桃花溪》等等。
• 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 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 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⒉借助题目,能够明确诗歌的意象,
大体明确诗歌的基本内容。
• 诗歌的诗意美,往往是通过诗歌的意境创造出来 的。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境,就能够很好的鉴赏 诗歌。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 观景物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意” (主观思想)和“象”(客观景物)两个方面, 意境就是由这两方面自然而有机融合而成的。很 多诗歌的标题本身就直接用诗歌的意象命题,有 的诗歌甚至在意象前直接加上表明作者思想感情 的词语,这都有利于我们借助诗歌的标题就能大 体上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看取古诗词

看取古诗词
1.【问题】看取古诗词
【答案】看取古诗词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1.《清平乐·年年雪里》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风蝶令》宋·朱敦儒
试看何时有,元来总是空。
丹砂只在酒杯中。
看取乃公双颊、照人红。
花外庄周蝶,松间御寇风。
古人漫尔说西东。
何似自家识取、卖油翁。
3.《如梦令(舟泊咸池)》宋·陈著
晚泊江湾平处。
楚楚苹花自舞。
风翦雨丝轻,江上潮生船去。
看取。
看取。
湿橹不惊鸥鹭。
4.《如梦令(舟泊咸池)》宋·陈著晚泊江湾平处。
楚楚苹花自舞。
风翦雨丝轻,江上潮生船去。
看取。
看取。
湿橹不惊鸥鹭。
5.《鹧鸪天·惜别》宋·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
津桥捩柂转牙樯。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
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张旭《古诗四帖》单字高清放大,看的就是细节!

张旭《古诗四帖》单字⾼清放⼤,看的就是细节!通篇笔画丰满,绝⽆纤弱浮滑之笔。
⾏⽂跌宕起伏,动静交错,
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今⼈郭⼦绪云:“《古诗四帖》,
可以说是张旭全部⽣命的结晶,
是天才美和⾃然美的典型,
民族艺术的精华,
永恒美的象征。
”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霤,青鸟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南宫⽣绛云。
龙泥印⽟简(原诗为策),⼤⽕练真⽂。
上元风⾬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
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万⾥闻。
转发分享,截图发⾄后台,幸运读者均可获赠下附精美书法⼩品⼀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衍生注释:1.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2. “紫烟”: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阳光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3.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4.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二、赏析:这首诗写得极为精彩。
诗人一开始就描绘出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生出紫色烟雾的奇妙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感觉。
然后“遥看瀑布挂前川”,一个“挂”字用得绝妙,仿佛瀑布是一条巨大的白色绸缎挂在山川之间。
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简直是神来之笔。
诗人运用极度的夸张,将瀑布的雄伟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把瀑布比作银河从天上倾泻下来,这样的想象真是太惊人了。
就好像诗人站在那里,被眼前的壮观景象震撼得目瞪口呆,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三、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他一生渴望入仕一展抱负,却又历经坎坷。
他游历四方,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山里游玩。
当我们看到一道从山上倾泻而下的瀑布时,我激动地大喊:“哇,这简直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象啊!”小伙伴们也都被这壮观的景色吸引住了。
那瀑布的水就像李白诗里写的一样,奔腾而下,气势磅礴。
如果没有李白的这首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这震撼的画面呢。
这时候我就想啊,李白当时看到庐山瀑布的时候,肯定也像我现在这么兴奋和惊叹吧。
《早发白帝城》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衍生注释:1. “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2.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中秋节古诗四言绝句

关于中秋节的四言绝句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 杨万里《秋夕》:
银汉遥空两地长,千里共婵娟。
家家风光皆有处,席上人间乐未前。
3. 杨万里《秋夜宿湖上寄子由》:
皓月闲窗照清光,共饮天上把寒香。
时看伴月年华尽,器忆约中秋夜长。
4.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刘禹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侵寒辄阻归舟,中夜盗泉惊石猿。
露气举疑天上雨,明星照卓满清辉。
6. 柳宗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明月已举三更后,南涧秋深夜泊船。
欲知建章更远地,丁丁满眼泪沾衫。
这些古代四言绝句表达了古人在中秋节时对明亮的月光、思乡之情和团圆之乐的描绘与赞美。
这些诗句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表达方式,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中秋节传统习俗的热爱,展现了中秋节的浪漫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四言绝句唐诗

四言绝句唐诗古诗四言绝句1、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古诗四言绝句2、
白居易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古诗四言绝句3、
白居易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古诗四言绝句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四言绝句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四言绝句6、
渭城朝雨一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四言绝句7、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林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古诗四言绝句8、
向晚虽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古诗四言绝句9、
古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古诗四言绝句10、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古诗(四言)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八阵图
杜甫
功盖分三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却空房不认鬼。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赠项斯
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
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
到处逢人说项斯。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宫词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赠内人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第一讲---四看
古诗包括哪些内容?
标题、作者、正文、备注。
拿到古诗的第一步:四看---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备注,四看正文。
一看标题
古诗的标题,包括八个类别:
一/咏史怀古诗
1/昔盛今衰/今不如昔
2/借古讽今
3/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二/托物言志诗
通过一个事物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品质
三/边塞征战诗
1/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2/对于家人的思念
3/对于统治者的不满
四/送别友人诗
1/对于友人的不舍
2/对于友人的思念
3/对于友人的安慰或者祝福
4/对于友人的前途的担忧
五/羁旅思乡诗
漂泊之苦,思念家乡
六/山水田园诗
1/对于现实的不满
2/对于山水的喜爱
3/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七/即事感怀诗
1/怀才不遇
2/忧国忧民
3/年华易老
4/离愁,战乱
八/闺愁闺怨诗
1/青春易逝
2/厌恶战争
3/对丈夫的思念
二看作者
目前古诗考查的作者,以唐宋两代为主。
唐代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时间点以唐玄宗李隆基的安史之乱为分界点。
也就是说,在安史之乱之前的作者多偏向安逸,边塞诗、战争诗多以表达个人志向,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为主;而安史之乱之后,更偏向于表现昔盛今衰,今不如昔的感慨,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个人怀才不遇的感叹。
宋代是战争打下的天下,整个宋朝都是战争纷乱。
因此,宋朝的诗人,更多表现的是对于国家动乱的感慨,对于个人命运的抱怨。
整体偏向于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三看备注
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备注等于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备注中除了解释之外,包含了部分作者创作诗歌的背景,而通过背景外面可以了解到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从而分析写诗的情感趋向。
四看正文
最后,我们看到的,才是一首诗的正文。
在正文中,我们需要学会提炼关键字词,通过关键的字词来熟悉一首诗的内容,判断这首诗的写作动机。
例: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练习: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
②书:信。
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