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的探讨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作者:侯菲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03期摘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过度活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
患多动症的成人反社会人格和行为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有必要在儿童时期进行干预和治疗。
本文就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做一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1 儿童多动症定义多动症,简称ADHD,全称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它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冲动和多动等。
引起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很多,如剖腹产的孩子患病比例占到85%,孕妇在怀孕期间患病、服用药物,难产等,还有小孩子外伤、环境污染、饮食问题、教育问题等都有可能导致多动症。
2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到目前为止,关于儿童多动症的诊断问题,仍然是以病史(家长和教师提供的情况)和对患儿在不同场合的行为观察为主要依据,神经系统检测和心理测验以及脑电图对诊断只能起辅助作用。
在多动症的诊断过程中,除了直接的观察外,还可利用量表来为诊断提供依据,如国外的康纳氏量表便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评定多动症的量表。
另外,心理测验也可为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如注意划削试验、WISC-R智力测验等,DSM-Ⅲ注意缺陷障碍伴有多动症诊断标准量表也是我们判断多动症的有效辅助量表。
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标准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Ⅳ)、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等。
3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的概念出现于60年代末,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以脑电生物反馈仪为手段,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波来达到预期目的。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要点

proctoc01)、theta/beta脑电比方案
cortical potentials protocol,SCP
protoc01)和皮层慢电位方案(slow
protoc01)三类标准化方案是临床有效的治疗ADHD的手段,而未来脑电生物反馈的研究要专注于成 熟的治疗方案进行特异化的研究,研究的设计要遵循学习理论的原则。
of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中文检索主题式为“(脑电生物
反馈or神经反馈)AND(多动症or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
or
ADHD)”。
二、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首先都为中、英文文献,研究内容与脑电生物 反馈治疗ADHD相关,儿童文献和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优先 采用。排除非中、英文文献中,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 无关;存在研究设计缺陷;质量差;实验数据不完整;统计方 法错误且无法修正的文献。 三、研究筛选和资料提取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本次综述共纳入32篇文献 (7篇发表于2011年,5篇发表于2012年,6篇发表于2013
【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97)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neurofeedback in ADHD Department search
Ding
ofPsychology,Children’S Hospital ofFndan Centerfor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Liaoning
生堡堡盘医堂皇膻型堂苤查!Q!!生!旦筮垄鲞筮!翅垦堕!』堡!!型堕鲤鱼旦翌i!!尘:』!!Y;!!!:!!!:箜:盟!:!
神经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综述

第32卷第2期2013年2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Vol.32No.2Feb.,2013收稿日期:2012-12-30作者简介:陈桂芳(1965-),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生理学.*通讯作者:钟昆(1963-),男,四川成都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司法心理测验及脑电生物反馈诊断及治疗工作.神经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综述陈桂芳1,谢维爵2,钟昆2*(1.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2.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医学心理科,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研究方法角度分析探讨近年来神经反馈(Neurofeedback ,NF )在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上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状况.结果表明:NF 治疗ADHD 的疗效得到普遍认同,它将有望成为药物治疗ADHD 的辅助或者替代治疗手段之一;随机双盲法的安慰组的对照试验有待加强,它有助于克服目前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与限制;对NF 治疗ADHD 的神经作用机制了解甚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个性化的NF 治疗与有效的综合治疗模式相结合是该研究和应用的主流方向.关键词:神经反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个性化治疗;随机对照试验中图分类号:R729;R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3)02-0076-050引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是学龄早期以多动、冲动、注意缺陷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程度减轻,但多数有持续到成年多动一冲动症状的缓解较快,注意缺陷的缓解比较困难,而达到功能缓解的则非常有限[1].儿童时期的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特征常导致其学习困难,甚至发展为品行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家庭、社交以及学业水平.以美国精神障碍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 -IV )为诊断标准,美国学龄儿童ADHD 现患率为3% 5%,我国为3%10%[2].目前,药物疗法已经成为ADHD 的一线治疗手段.例如,哌甲酯(methylphenidate ,MPH ,利他林)是第一个由美国FDA 推荐用于治疗ADHD 的药,已有5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哌甲酯改善ADHD 核心症状及功能障碍的有效性,迄今仍是临床治疗ADHD 的经典药物.但是药物治疗带来了食欲下降、恶心、易激惹、头痛、睡眠障碍等副作用,且疗效短暂,用药依从性较差等负面效应[3].以及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无反应[4].因此发现一种安全有效、疗效持久可以辅助或者替代药物治疗的新型治疗方法成为趋势.神经反馈(Neurofeedback ,NF ),也称脑电生物反馈(EEG biofeedback ),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ADHD 的非药物治疗新方法.从Lubar 等人[5](1976)采取强化感觉运动节律(SensorimotorRhythm ,SMR ,12-15HZ )的方式,最早将NF 治疗方法应用于ADHD 个案患者的治疗时间起,其在临床中的研究和运用已经有30多年历史.1ADHD 脑电特征与神经反馈(Neurofeedback ,NF )治疗原理对ADHD 的研究普遍认为[6],与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相比,ADHD 患儿θ波(4-8HZ )活动增多(主要发生在额区),脑后部δ波增多,α波(8-12HZ )和β波(15-20HZ )减少,θ/α值和θ/β值在ADHD 患儿中也有所增高.多数学者认为慢波增多可能与神经细胞代谢减低或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或大脑发育成熟延迟有关.θ/β比值可以作为辅助诊断ADHD 及疗效评估的客观工具.例如A620脑电生物反馈仪(美国瑞菲尔德公司生产)提供的辅助诊断ADHD 的标准为θ/β波段的比值分>2.00.钟昆[7]等对47例临床诊断为单纯ADHD 且CON -NERS 父母问卷多动指数高于常模标准者的儿童,再用脑电生物神经电生理进行检测,真阳性符合率为87.23%.证明了θ/β比值作为辅助诊断ADHD 的可行性.但伏洁[8]等报道θ/β比值随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ADHD 患儿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国际通用标准及神经心理测试量表综合诊断为主,在脑电波辅助诊断上,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制定不同年龄段脑电波θ/β比值的诊断标准,以减少漏诊.SCP (slow cortical potentials )是与事件相关的诱发性皮层慢电位,持续时间由几百毫秒到几秒.是由认知任务诱发的皮层能量资源的动用过程.其中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 )是在完成某种认知任务时由期待、意动、动机、指向、注意和觉醒等多种心理因素综合构成的、心理负荷加重所产生的皮层负电位(negative SCPs ),反映了皮层的兴奋过程.而皮层正电位(positive SCPs )反映了皮层兴奋性的降低和行为抑制过程.SCP 调控能力与CNV 幅度变化之间具有相关性,CNV 幅度增加意味着SCP 调控能力提高[9].ADHD 患儿的CNV 波幅降低,甚至缺失[10].提示他们对主要刺激和注意指向存在缺陷,使他们调控自身SCP 的能力降低.NF 治疗ADHD 是基于此种理论假设:脑电活动可以通过直接的反馈学习来控制和调节.它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原理,以脑电生物反馈仪为工具,训练内容类似于计算机游戏项目,训练中通过选择性强化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波,在训练者的引导下,受试者脑电活动模式通常转化为视听觉信号持续不断地实时反馈给受试者,对出现的期望达到的脑电波成分以人工或者电脑自动化调整方式给予受试者即时奖励(正性强化).这种多媒体形式(声音或运动画面)的反馈方式使ADHD 儿童易于接受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脑电活动,以配合多媒体信息变化,使他们的脑电波成分按着预定的方向发生改变,最终学会自主控制大脑,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NF 治疗ADHD 的标准化治疗工具主要有θ/β,θ/SMR and SCP.θ/β训练目标是提高皮层兴奋性,降低θ活动同时增加β活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当动物被诱发出SMR (12-15HZ )后,其静止行为就会出现.人类脑电活动中SMR 在神经调节中有特殊作用,SMR 与ADHD 密切相关,SMR 增强时出现行为抑制,反之,SMR 减弱时(肌肉紧张不能放松)会加重冲动症状.θ/SMR 训练可以通过降低θ活动同时增加SMR 活动来主要减轻多动冲动行为进行调控.SCP 训练旨在增强感觉运动皮层(sensorimotor cortex )的负皮层电位来调配注意资源的分配,提高皮层的自身调控能力.2NF 治疗ADHD 研究和应用2.1单一NF 治疗组的前后测试验NF 手段治疗ADHD 时起效缓慢,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治疗周期(40次以上)[11].张风华等[12]、丁翠玲等[13]采取抑制θ慢波,同时增强β快波治疗ADHD40次后θ/β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且表现在使患者在治疗后的短时记忆得到改善,注意的稳定性(数字划消试验)和视听注意分配能力得到提高,智力水平提高,注意力、多动、冲动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注意力测试和Conners 多动指数问卷).同样采取抑制θ慢波,同时增强β快波方法,伏洁等[8]、刘光陵等[14]报道用Conners 教师评定量表TRS 、Achenbach 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 、康氏表量表评估ADHD 的平均分值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相邻疗程间的量表分值降低不显著,与治疗10次相比较,治疗4个疗程(40次)量表平均分值下降最显著.翟杰等[15]报道对共患ADHD 和学习障碍患儿进行NF 治疗(40次),结果是治疗后患儿脑电波θ/β、θ/SMR 功率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听视觉持续注意测验(CPT )注意指标中的漏报数、错误数、反应时间较治疗前降低,瑞文推理测验(SPM )中智商较治疗前改善,且对脑电异常改善作用无左右脑半球特异性.徐海青等[16]报道采取抑制θ慢波,同时增强SMR 波的NF 方法来治疗ADHD 患儿40次后,结果是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ADHD 患儿在IVA -CPT 测试中的综合注意控制商数与综合注意控制商数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Xin Chen [17]在改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方面,20次即能获得比较好的疗效,但对视觉与听觉反应控制商和视觉与听觉注意控制商要有显著改善作用需要40次治疗时间,对ADHD 患儿治疗20次的治愈率为73%,40次为93%.黎宁真[18]、吴玲等[19]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在相同的治疗次数(20次和40次)内,θ/SMR 训练对改善ADHD 多动-冲动症状比改善其注意力缺陷快,效果也更明显.这无疑为NF 分型治疗ADHD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以上无控制组设计的NF 治疗组的前后疗效的效果量评估中,实际包含了患者复杂心理因素(动机、自信心、家长支持管理等),NF 训练中的注意力练习效应,治疗师的引导作用等多种混合变量因素作用.所以这种研究方法要甄别出NF 训练的特异性干预效果是最困难的,也最容易引发对NF 治疗效果的争议.2.2随机控制组试验2.1.1单纯药物控制组Rossiter [20]首次进行了NF 治疗ADHD 与甲醇苯或右旋安非他命治疗ADHD 相比较的对照研究,两组通过3个月20个疗程的治疗,发现治疗后一系列评估(儿童行为评估量表BASC 、持续性操作测试CPT 、注意变化测试TOVA )均显示两组之间不存在差异.NF 组和药物组对ADHD 症状改善有同样积极的效果.很多研究都选取利他林治疗作为NF 治疗的标准对照组,并比较了两者治疗ADHD 患儿的不同疗效特点.陈佩丽[21]在NF 组采取抑制θ波,强化SMR 波的方法治疗ADHD 患儿(40次),发现利他林组患儿注意力、听广度、编码均优于NF 组,Conners 行为问卷减分较NF 组明显,但停药后分值上升,高于随访时的NF 组.孔·77·陈桂芳等:神经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综述第2期德荣[22]在NF 组采取抑制θ波,强化β波的方法治疗ADHD 患儿后发现在改善(减低)患儿Conner 行为方面(品行、学习、心身、冲动-多动问题),利他林组用药1个月后疗效超过NF (20次),但连续用药3个月与NF (60次)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提高韦氏C 因子(记忆/注意力)分方面效果相当,在减低四项TOVA (遗漏、错认、反应时、反应时变化)操作评分方面,利他林效果更明显,但治疗后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研究发现:NF 组在Conner 行为评估、C 因子分、TOVA 操作评分方面较利他林组的疗效更稳定持久,利他林组的TOVA 操作评分几乎退回到治疗前的水平.张风华[23]报道,短期内NF (抑制θ波,强化β波)对患儿注意品质(注意稳定性、分配和转移性)的改善不如利他林,而长期随访疗效稳定并优于利他林.因此,NF 对ADHD 的治疗虽不如利他林起效快,但两者的近期疗效相当,而且NF 长期疗效优于利他林,其疗效比较持久、稳定.张风华[24]还发现NF 治疗具有利他林治疗所达不到的效果,即NF 治疗可显著减轻ADHD 患儿的心身问题和焦虑症状;并且NF 对曾经接受过系统利他林治疗3个月以上而无明显效果的20例ADHD 患儿进行治疗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因而认为NF 可作为对部分利他林治疗无效的ADHD 患儿的替代疗法.王荣等[25]研究比较了NF 联合哌甲酯(哌醋甲酯)治疗ADHD 与单纯采用哌甲酯(哌醋甲酯)治疗ADHD 的效果,两组使用药物方法及疗程(3 4个月)相同,结果是两组在IVA -CPT 测试中的FRCQ 、FAQ 和Conners 量表中6个因子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单纯药物组6个月后随访时下降,联合组6个月后随访仍保持较高水平,而且FIQ 、VIQ 、PIQ 及C 因子均上升;药物组服用药物最大量大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NF 联合药物治疗可减少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有效改善ADHD 患儿核心症状,长期提高其认知功能.李晶莹[26]比较了实验观察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ADHD 患儿的远期疗效的干预作用,前者采取NF 训练(抑制θ波,提高β波和SMR 波,共20次)与药物(哌醋甲酯)和感觉统合训练相结合的联合治疗方式,两组的用药剂量、方法相同,都在多动症状控制后停止治疗,半年后评估,发现在药物组重现多动症状患儿的比例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学习成绩、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瑞文智商(IQ )、记忆商(WMS )、知觉组织因子商(PoIQ )、记忆/注意力因子商(M /CIQ )的改善都好于单纯药物组,并且有显著性差异.证明了综合干预对ADHD 的远期疗效比单纯药物治疗ADHD 效果好.2.1.2其他随机组试验和盲法(安慰)控制组试验实际上,目前对NF 治疗ADHD 的效果评价多数都不能甄别出NF 训练的特异性效果.因为受试者神经调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受试者非特异变量(动机、信念、父母管理、自我效能等).NF 的治疗效果往往包含了神经生物调控、个体心理、社会强化等方面的综合作用结果.心理干预措施研究中,是很难把特异和非特异两种试验因素区分开来的,因此,为了克服研究方法中的缺陷和限制,目前已有些学者在NF 训练研究中通过设置控制系列非特异性因素的随机对照和盲法(安慰)试验来区分显示NF 特殊干预的效果.由于考虑到NF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游戏任务训练,包含有注意力任务要求的训练内容,能够提高训练者警觉、反应注意力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因此Gevensleben [27-28][30]和Wangler [29]等在试验中以大样本ADHD 患儿(102人)为受试者,将对照组设为计算机化的注意力训练(attention skills training AST ).NF 组包括θ/β和SCP 先后两块训练模式(各包含18个单元),受试者被随机分配但非盲法,人数比例为NF :AST =3:2,两组训练环境和各方面要求尽量保持一致性,以显示NF 干预的特有效果.文[27-28]结果是NF 组在训练后父母和教师FBB -HKS 评估总分降低明显,注意缺陷和冲动多动核心症状改善优于AST 组(中等效果量).社会适应能力提高(FBB -SSV ,SDQ ,HSQ ,HPC ).治疗有效率也高于AST 组.两组父母对治疗的期望和满意度评估没有差异,说明涉及父母方面的这些非特异因素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由于是非盲设计,两组患儿的动机和努力程度可能会不同,评估中没有涉及.在文[29]中对NF 和AST 两组训练前、中、后CNV 测试,训练后在提示性任务操作中CNV 幅度增加,而且训练前有比较高的CNV 患者在训练后获得的治疗效果更好,其症状降低更明显.文[30]在进一步比较θ/β和SCP 两种训练工具产生的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时,发现θ/β训练效果与训练前测到患者在颅顶中线的θ波活动相关,训练前θ波成分越多,训练后降低也越明显,症状改善效果也越好.SCP 训练后测得患儿的α波在顶叶区有少量的增加,在中央区有大量的增加,并且与患儿的行为问题改善密切相关,对多动和冲动的改善比注意改善更明显.这些试验研究不仅证明了NF 特殊干预效果,而且有助于人们对NF 训练的神经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今后针对不同的ADHD 亚型及对治疗无反应的患儿制定个体化的优化治疗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李荔等[31]将40例ADHD 患儿按双盲区组随机方法,设试验组为联合组(哌甲酯+NF 训练),对照组为哌甲酯+无反馈注意力训练.与对照组相比较,联合组患儿教师DSM 量表总分、注意缺陷分值和多动冲动都有降低的趋势(治疗40次),半年随访时注意缺陷改善作用更明显.Conners 教师量表总分随访时明显降低.学校汇报卡总分和各项目得分在20次、40次和半年随访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Rezai [32]在治疗ADHD 患儿时,NF 训练工具为θ/β(18人),设肌电生物反馈(EMG biofeedback ,BF )为单盲随机对照组(安·87·第32卷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慰组17人),除电极安放位置不同,两组的治疗条件和过程尽量保持一致(例如,提供相似的即时反馈等).结果是两组EMG 和θ/β都降低;FBB -HK 评估患儿行为问题时,NF 组的注意、多动症状(父母问卷)和冲动症状(教师问卷)改善优于BF 组;CPT 评估患儿注意选择、注意持久性和冲动行为时,NF 组患儿的反应时和错误反应率成绩明显好于BF 组;纸笔注意力测试患儿反应速度、错误率和总分时,NF 组成绩超过BF 组.总体上,NF 组患儿的核心症状和注意力改善明显优于BF 组.由于BF 训练本身具有精神放松效果[33],可能对脑电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之伦理准则限制,因此,BF 作为NF 训练的对照组条件是否理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Leins [34]将ADHD 患儿随机分为SCP 训练和θ/β训练组,分组过程对受试者和评估者实施双盲.目的是考察两种治疗方法对患儿认知、行为、电生理变化的影响及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并评估父母对治疗的期望和治疗师的满意程度以及父母管理方式等混合变量.结果是两组治疗显示了显著的效果,使患儿在治疗后的行为问题(父母和教师评估Eyberg -Questionnaire 和Conners -Questionnaire )、注意缺陷(TAP )和IQ (HAWIK -III )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两组随访效果稳定与治疗结束时相同.父母管理方式上两组无差异,但由于参与SCP 组和θ/β组的训练师分别是执业医师和实习生,父母的期望和满意度在两组存在差异(SCP 组超过θ/β),非特异性因素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直接比较SCP 和θ/β训练两者的特异性干预效果存在困难.随机对照盲法试验是优选试验设计,但随机对照试验要求就比较严格,例如,样本取样是否随机,是否执行随机分配隐藏、样本大小估计(test strength /power )、非特异因素的控制等.另外,在有标准药物治疗ADHD 的情况下,采用盲法治疗就需要考虑伦理学方面的限制,首先要征得受试者家长和儿童的同意,让他们有知情权,治疗中可以不明确告诉受试者接受的是哪种具体治疗类型,但应该告诉他们有可能接受到的治疗类型(如NF 和安慰试验).Lansbergen[35]考察了严格实施盲法(组的分配对受试者及家长、训练者和评估者都是盲法)试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NF 训练和安慰对照组不同的方面是:给予NF 组受试者的是实时真实的脑电反馈信号,而给予安慰效应组的是模拟的脑电信号,为了解决伦理限制,训练中还允许两组患儿继续服用药物治疗.结果是实施严格的盲法试验时可行的,也没有出现睡眠负作用的影响,两组患儿的注意缺陷、冲动和多动症状都得到有效改善,但是这种改善程度无组的差异,该严格的盲法试验(双盲或三盲)并未显示出NF 的干预效果.总之,盲法试验特别是双盲试验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了此类试验的广泛研究.但如果不施盲法,诸多的混合变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如果由受试者自行选择治疗方式,更会夸大治疗效果.随机对照组盲法试验虽然要求比较高,但对甄别出NF 训练的特异性干预效果和认识NF 训练作用机制是必要的,而且也有利于个性化训练.单盲试验相对实施难度低些,因此应该得到积极实施.3结论与展望3.1目前NF 治疗ADHD 的疗效得到了多数相关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肯定,与药物治疗相比较,认为NF 治疗ADHD 的疗效比较稳定持久,可以减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但是治疗的周期长,起效慢,治疗费用高.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NF 治疗ADHD 的疗效评定上,但在实际情况中要真正评定其特异性效果是很困难的,而且不同试验中得到的效果量通常不能直接比较.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随机、盲法及安慰控制组的试验研究来显示NF 特殊干预的效果.3.2NF 标准化的治疗工具(θ/β,θ/SMR and SCP )往往对ADHD 个体不具备针对性,而基于个体心理特质和脑电活动特征的个性化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NF 的治疗效果.这有赖于将来对NF 治疗ADHD 神经作用的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揭示.因此,实施个性化的NF 治疗是今后ADHD 治疗研究的主攻方向.3.3儿童ADH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NF 治疗手段主要侧重于神经生物方面,而个体的发展不仅包括生理发展,而且包括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ADHD 患者的治疗应该针对个体采用多元化的有效治疗模式,将NF 治疗与药物治疗、行为-心理治疗、各类教育(家庭和学校环境)相结合等,从而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多元化治疗模式也是目前国际上积极倡导的治疗ADHD 的主要形式.参考文献:[1]Faraone SV ,Biederman J ,Mick E.The age -dependentdecline of attention def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meta -analysis offollow -up studies.Psychol Med ,2006,36(2):159-165.[2]Volkmar FR.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ADHD.Am J Psychiatry ,2003,160(6):1025-1027.·97·陈桂芳等:神经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综述第2期[3]冀永娟,匡桂芳,解金娜,等.脑电生物反馈和哌甲酯治疗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比较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5):573-575.[4]Barkley,R.A.,&Murphy,K.R..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 clinical workbook.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8.[5]Lubar,J.F.,&Shouse,M.N.EEG and behavioral changes in a hyperkinetic child concurrent with training of the sensori-motor rhythm(SMR):A preliminary report.Biofeedback and Self Regulation,1976,(1),293-306.[6]Hobbs MJ,Clarke AR,Barry RJ,et al.EEG abnormalities in adolescentmales with ADHD.Clin Neurophysiol,2007,118(2):363-371.[7]钟昆,文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脑电生物指标变化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377.[8]伏洁,刘光陵,夏正坤,等.脑电生物反馈对诊断和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3):241-243,246.[9]Doehnert M,Brandeis D,Straub M,et al.Slow cortical potential neurofeedback i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is there neu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specific effects?J Neural Transm,2008,(115):1445-1456.[10]Sartory G,Heine A,Müller BW,Elvermann-Hallner A.Event-and motor-related potentials during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 i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 Psychophysiol,2002,(16):97-106.[11]陈桂芳,张开发.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评估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0):5969-5969.[12]张风华,沈晓明,金星明,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多动性障碍患儿脑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2):94-96.[13]丁翠玲,汪萍,周琴.儿童多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2):2790.[14]刘光陵,伏洁,夏正坤,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的疗效及合适疗程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2):1853-1855.[15]翟杰,省金岭,仇新华,等.脑电反馈治疗对共患ADHD和学习障碍患儿注意、智力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4):407-408.[16]徐海青,石淑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207-208.[17]Xin Chen,Gong-Kai Jiao,Chen-Yang Wang,et al.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encephalography biofeedback o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90-3691.[18]黎宁真,谢朝德.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3):188-189.[19]吴玲,范瑜,许琼,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评价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9-30.[20]Rossiter TR,LaVaque TJ.A comparison of EEG biofeedback and psychostimulants in treating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ournal of Neurotherapy,1995,(1):48-59.[21]陈佩丽,张芳蓉,叶妙婷.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17-2519.[22]孔德荣,霍军,付惠鹏,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跟踪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20-22.[23]张风华,张劲松,沈晓明.脑电生物反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注意品质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4):270-273.[24]张风华,张劲松,金星明.脑电生物反馈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问题的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74-76.[25]王荣,孙素真,吴秀芳,等.联合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远期疗效[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7,1(6):15-19.[26]李晶莹.综合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远期疗效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0,23(2):88-90.[27]Gevensleben H,Holl B,Albrecht B,et al.Is neurofeedback an efficacious treatment for ADHD?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9,50(7):780-789.[28]Gevensleben H,Holl B,Albrecht B,et al.Neurofeedback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ADHD:6-month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10,(19):715-724.[29]Wangler S,Gevensleben H,Albrecht B,et al.Neurofeedback in children with ADHD:Specific event-related potential find-ing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11,122(5):942-950.[30]Gevensleben H,Holl B,Albrecht B et al.Distinct EEG effects related to neurofeedback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ADHD: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Int.J.Psychophysiol,2009,74(2):149-157.(下转第98页)。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关键 词 :注意缺 陷 多动 障碍 ; 电生物 反馈 治疗 ; 脑 儿童 中 图分类 号 : 79 R 2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10 55 20 )4— 9 1 0 03— 1X(08 2 13 — 2
2 2 脑 电生物反馈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瑞 文测 验 I . Q值 及 C n es o nr 儿童行为评 定量 表评分 变化 见表 1 。脑 电
生物反馈治疗组 患儿 经脑 电生 物反馈 治疗 后 2 9例患儿 多动 、 冲动行为有 不 同程度减 轻 , 上课 注意力 较前 好转 、 小动作减少 、 自控能力增加 。
L U J n—h a, NG D I u u WA a—bn, NG Me g, IWe —xn W NG n i MI n GU i ig, A g
摘 要 :目的 探讨 脑 电生物 反 馈治疗 儿 童注 意缺 陷多动 障碍 ( D D 的临 床效 果 。方 法 AH )
AH D D患 儿 7 2例分 为 2组 治疗 , 其
籼 瞄 州
第2卷 2期28 2 Jp Cne tV N. ,c0 3 第 4 o 年l月 A llPi,L3 o D .0 o p i dro2 2 e28 a 4
・
13 ・ 9 1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蝠床应用研究 ・
脑 电生物反 馈 治疗 儿 童 注意 缺 陷 多动 障碍
刘俊 华 , 大斌 , 萌 , 卫 星 , 王 明 桂 王 勇
( 阳医学院附属 太和 医院 儿科 , 北 十堰 4 20 ) 郧 湖 4 0 0
Elc r e c ph l g a o e d c an ng o id e t t nto fctH y e a tvt s r r e to n e a o r m Bif e ba k Tr ii n Ch l r n wih Ate in De ii p r c iiy Dio de
2.神经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历史和展望

岁),训练组儿童和与之匹配的对照组儿童,经韦 氏儿童智力测验,言语智商增加了】2个百分点, 操作智商增加8个百分点。其中一名13岁男孩子 接受生物反馈训练后,总智商增加了25个百分点。
Metropolitan成就测验得分,训练组也比对照组明显 提高(t=2.21,P<0.05)”“。
Carter等人也训练儿童产生B活动,训练左脑 半球增加口活动,儿童的言语智商比操作智商提高 得多;训练右脑半球增加口活动,操作智商比言语 智商提高得多,此结果说明生物反馈训练作用可能 是半球所特有的。
万方数据
第1期
神经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历史和展望
69·
多动和学习失能、此现象常常与家庭破裂有关”…。 对患儿确定分类诊断非常重要,因为这将涉及
到用什么方法治疗最有效。单纯注意力缺陷儿童对 EEG生物反馈训练非常有效;多动症儿童应用EEG 生物反馈也有效,但在治疗期间最好配合药物(拟 交感药物),以期能较快地控制症状;对特殊性学 习失能儿童不能把生物反馈训练作为主要治疗手 段,但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生物反馈对行为障碍 者所起的作用比其他三种障碍都小,常常需要行为 矫治和家庭配台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和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分析

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和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分析作者:李秀萍, 刘南平, 杨莉, 沙彦妮, LI Xiu-ping, LIU Nan-ping, YANG Li, SHA Yan-ni作者单位:李秀萍,LI Xiu-ping(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银川,750004), 刘南平,杨莉,沙彦妮,LIU Nan-ping,YANG Li,SHA Yan-ni(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电生理科,银川,750004)刊名:宁夏医科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9,31(4)被引用次数:1次1.杨得森行为医学 19982.Lubar JF Discours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EG diagnostics and biofeedback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 1991(03)3.Corkum PV;Siegel IS Is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 a valuable research tool for use with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1993(07)4.Lubar JF;Swartwood MO;Swartwoed J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 of EEG neurofeedbaek t rainingfor ADHD in a clinical setting as measured by changes in T.O.V.A.seores,behavioral ratings,and WISCR perfor mance 19955.姜林;苏渊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与DSM2 Ⅳ诊断ADHD的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05)6.Tinius TP The 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ee test as a neuropsychological measure 20037.罗学荣;李雪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持续性注意测验的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02)8.Fox DJ Neurofeedback:an alternative and efficacious treatment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外文期刊] 2005(4)1.李艳苓.汤艳清.刘冰.隆晟祎.孙刚.沈丽红.孙晶.Li Yan-ling.TANG Yan-qing.Liu Bing.Long Sheng-yi.Sun Gang.SHEN Li-hong.Sun Jing脑电诊断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2005,9(8)2.伏洁.刘光陵.夏正坤.高春林.付元凤.高远赋.樊忠民.张连丰.任献国.黄慧敏.FU Jie.LIU Guang-ling.XIA Zheng-kun.GAO Chun-lin.FU Yuan-feng.GAO Yuan-fu.FAN Zhong-min.ZHANG Lian-feng.REN Xian-guo.HUANGHui-min脑电生物反馈对诊断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探讨[期刊论文]-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3) 3.陈一心.焦公凯.王晨阳.柯晓燕.王民洁.陈怡脑电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4.张芳蓉.程红.陈佩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5)5.李进华.范松丽.尚煜.刘静.闫承生.卢莉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5)6.孔德荣.霍军.付惠鹏.刘俊德.邱松伟.张岩滨.袁海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跟踪研究[期刊论文]-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7.李革新.武斌.常蜀英应用A620脑电生物反馈仪诊断和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期刊论文]-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20(3)8.毛青峰.胡广书.MAO Qingfeng.HU Guangshu脑电生物反馈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27(2)9.李革新.武斌.常蜀英应用脑电生物反馈仪诊断和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10.聂陆一.王改青.王慧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期刊论文]-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4)1.周国岭.周圆月.孙晓花.唐光政.潘顺英.佘玉宇.朱琴芳.方程瑛.黄春娟.孙玉燕.孙锦华.朱晓华ADHD儿童不同干预方案的疗效对比[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生 2012(17)引用本文格式:李秀萍.刘南平.杨莉.沙彦妮.LI Xiu-ping.LIU Nan-ping.YANG Li.SHA Yan-ni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和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4)。
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和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分析

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和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8-04-17T09:25:50.1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3期作者:赵平平赵仙萍袁嫣然[导读] 综合分析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及其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山东济宁 272100;2.济宁市中医院康复科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及其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4月-2017年6月)搜集的111例临床疑似多动症患儿的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方法测定多动症儿童分型(其中有43例确诊为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所有患儿均经过脑电生物反馈加以治疗。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多动症患儿的综合注意力商数、反应控制商数。
结果: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之前,综合注意力商数为(63.05±12.44),治疗2个疗程后,综合注意力商数为(102.93±7.05),治疗4个疗程后,综合注意力商数为(108.86±8.65),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治疗前后的综合注意力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次后,43例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的好转率为65.12%(28/43),治疗40次后,43例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的好转率为88.37%(38/4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能够准确测量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提高多动症患儿的注意力。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效果儿童多动症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儿童多动症具有以下几种临床症状:(1)注意力不够集中;(2)学习过于困难;(3)行为异常;(4)非常好动。
本文将综合分析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及其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5年4月-2017年6月)搜集的111例临床疑似多动症患儿的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电生物反馈仪测试方法测定多动症儿童分型(其中有43例确诊为注意缺陷型多动症患儿),所有患儿均经过脑电生物反馈加以治疗。
小儿多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

31 治疗时 的护理 .
2 0 — 8 0 收 稿 , 0 80 — 6修 回 080—9 20 - 9 1
3 . 患儿通过 了解生物反馈的原理 ,仪器的使用 .1 1 方法 , 视觉式或听觉式反馈信号的意义 , 坚持学习 , 是治疗主体 。 31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A H .2 . D D应在单独诊室内进 行, 其环境安静, 舒适 , 的治疗环境 , 和谐 保持治疗室 清洁 , 光线柔和 , 以稳定患儿情绪 , 对接受治疗 的患 儿,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交谈 , 以掌握病情及性格 特点, 交谈时做到语言通俗易懂 , 态度诚恳温和消除 患儿的紧张及恐惧心理 , 使患儿充分理解治疗 的必 要性和益处, 取得其主动配合。 31 治疗中, .3 - 发现患儿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应温 和地提醒患儿控制小动作 。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要
~
任务训练; ④短时记忆力训练; ⑤辨别力训练 。 以上 5 个训练结束后该软件会对每个训练分别给出结果 , 通过用户数据处置 中心的界 面 , 查看其成绩记录和 注意力改善情况 ,并可以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对 比。 训练应由易到难 , 训练 3rn次左右。 0i a/ 开始时, 疗 程可短 , 治疗频率为 34 / 2 次为一个疗程。 ~ 次 周,0 1 疗效评价 ①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 - 3 商数评价。每个受试患儿于训练前及每 2 0次训练 后做一次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O A C , V — 计算得 到相应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 , 然 后对干预前后商数的变化进行评价。②症状评定 表 。每个患儿于训练前及每 2 次训练后 由其父母 0 填写症状评定表一次 , 主要反映患儿在家的注意 , 情 绪、 行为、 学业等问题的情况【 3 】 。
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评估及治疗的思考

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评估及治疗的思考摘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相比,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暂、活动过度或者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ADHD 是在儿童期很常见的一种精神失调,14 岁以下患病率 7%-9%,男女比例(4—9):1。
在现代生活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会给儿童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和不利的影响,但通过现代的临床观察及各类评估、测试,以及社会面的宣教,父母对孩子心理及学习方面的重视,现已能较早的发现及诊断。
在确诊后,通过综合的干预,多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表现;评估;测试;综合干预。
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定义1.1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俗称多动症,是指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相比较,患儿出现的注意力问题,以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者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目前认为它的疾病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学因素、轻微脑损伤、神经生化因素、神经解剖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其临床表现及分型主要为:2.1 注意缺陷该障碍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常常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掉,非常容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转移注意力,不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
2.2 活动过度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比,儿童的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
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多动,包括躯体活动、手的活动以及言语活动的明显增多。
2.3 好冲动表现为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易兴奋和冲动、不分场合、不顾后果,难以自控甚至伤害他人,不遵守游戏规则,缺乏忍耐或等待。
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
患儿情绪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易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
2.4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部分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探讨

wa v e s e n l a r g e d v i s i o n a n d a u d i t o r y f e e d b a c k s i g n a l s , w h i l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u n s e l i n g ,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t h e u s e o f WI S E L Y v i s u a l
・临 床 研 究 ・
脑 电 生 物 反 馈 治 疗 注 意 缺 陷 多 动 障 碍 儿 童 的 临 床 探 讨
席 文军 , 王 宝珍 , 杨 宁梅 , 张
[ 摘要 ] 目的
慧, 孙 永静 , 马金 凤 , 哈 丽君
对6 0例符合诊 断 综合 反应 控
探讨 脑电生物反馈对儿童 注意缺 陷多动障碍 ( A D H D) 的临床效果 。方 法
宁夏医堂鍪志 2 O 1 5 年1 0 月第 3 7卷第 1 0 期
N i n g x i a M e d J , O c t . 2 0 1 5 , V o l 3 7 , N o . 1 0
D o i : 1 0 . 1 3 6 2 1 / j . 1 0 0 1 — 5 9 4 9 . 2 0 1 5 . 1 0 . 0 8 8 8
结论 生 物 反 馈 治疗 儿 童 多 动 症 及 行 为 问题 有 效 , 且 干 预 时 间是 影 响效 果 的 重 要 因 素 。
[ 关键词 ] 儿童 多动症 ; 生物反馈治疗 ; 商数
[ 中图分类号 】 R 7 4 9 . 9 4 [ 文献标 识码 ] A
S t u d y o f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e c t o n EEG b i o f c e d b a c k t r e a t me n t f o r a t t e n t i o n d e ic f i t d i s o r d e r i n c h i l d r e n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综合治疗一个案例报告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综合治疗一个案例报告1. 简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的显著存在。
本文将介绍一位8岁男孩的病例,并详细描述了他接受的综合治疗方案及效果。
2. 案例描述小杰是一名8岁的男孩,被学校老师多次反映其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跃的行为。
在详细询问和评估后,小杰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除了常见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外,小杰还表现出学习困难、社交问题和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基于综合评估结果,我们为小杰设计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
3. 药物治疗根据小杰的症状和病情评估结果,我们决定在治疗计划中包括药物治疗。
小杰被开具了一种刺激性药物Ritalin,该药物能够增加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浓度,以改善注意力和控制多动症状。
小杰每天早晨服用1粒Ritalin,经过几周的观察,他的注意力状况有所改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4. 行为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为小杰提供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强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应对策略,帮助患儿管理情绪和控制冲动。
我们与小杰及其家人合作,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行为管理计划,包括规定学习和行为规范、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小杰通过与父母和老师的积极合作,逐渐学会控制冲动和改善自己的行为。
5. 儿童心理咨询针对小杰的学习困难、社交问题和情绪不稳定,我们还为小杰提供了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帮助患儿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困难,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在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中,小杰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与他人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这些咨询对于小杰的整体治疗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父母教育为了让小杰获得更全面的治疗和支持,我们还给他的父母提供了教育指导。
父母教育的目标是帮助父母了解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习如何与患儿有效沟通和管理他们的行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一多动障碍各型疗效分析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一多动障碍各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以及对ADHD各亚型的疗效分析。
方法:随即选取92例ADHD患儿,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5~7次/周,每次20分钟,共40次,治疗前后进行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作为疗效的评定。
结果:经过40次的治疗,92例ADHD患儿IVA-CPT测试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
其中68.5%的患儿的IVA-CPT参数转为正常,且多动冲动型的疗效优于其他两型。
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对ADHD患儿疗效显著。
摘要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以及对ADHD各亚型的疗效分析。
方法:随即选取92例ADHD患儿,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5~7次/周,每次20分钟,共40次,治疗前后进行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作为疗效的评定。
结果:经过40次的治疗,92例ADHD患儿IVA-CPT测试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
其中68.5%的患儿的IVA-CPT参数转为正常,且多动冲动型的疗效优于其他两型。
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对ADHD患儿疗效显著。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亚型脑电生物反馈治疗⒁馊毕荻喽�习�亚型脑电生物反馈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71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7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心理门诊常见的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为主要特征。
儿童智力正常,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并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
近年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ADHD非药物干预方法[1],它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仪器训练选择性强化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波来达到预期目的。
脑电生物反馈和利他林治疗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效果比较_杜文冉

[2] Raed S, Zohar N, Roland M, et al. Continuous compared with intermittent epidural infusion on progress of labor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5,106 (2): 301-306.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亚型; 脑电生物反馈; 利他林; 疗效
doi:10.3969 / j.issn.1006-5725.2014.16.039 基金项目:唐山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12140210A-10) 作者单位:063000 唐山市,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杜文 冉,王平,齐浩,张洁,董静怡);063000 唐山市,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 生学院(崔立华) 通信作者:崔立华 E-mail:lihua-cui0525@163.com
2646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14 年 第 30 卷 第 16 期
ADHD 常 用 的 药 物 和 方 法 ,近 期 疗 效 明 显 , 但 其 远 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证实,而且对不同亚型 ADHD 患儿的疗效差别仍无定论。 因此,本研究将脑电生 物反馈和利他林治疗进行比较, 分析两种方法治 疗不同亚型 ADHD 的近 期 和 远 期 疗 效 , 为 临 床 治 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2012 年 3 月 至 2013 年 2 月 在 唐 山 市 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心理门诊就诊的 120 例 6~14 岁 ADHD 患 儿 。 入 选 标 准 : (1) 符 合 DSM-Ⅳ 中 ADHD 诊 断 标 准 ,排 除 神 经 系 统 器 质 性 疾 病 、精 神 发育迟滞、癫痫 及 其 他 躯 体 疾 病 等 ;(2)瑞 文 标 准 推理测试智商 > 85 分;(3) 所有患儿为初次就诊, 近 3 个月未服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物。 患儿家属 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就诊次序编号,奇数者 给 予 利 他 林 治 疗 ( 利 他 林 组 ), 偶 数 者 给 予 脑 电 生 物反馈治疗(反馈组)。 每组各 60 例。 反馈组治疗 过程中有 6 例脱落 (1 例失访、5 例由于治疗时间 长或家离医院远等原因中断治疗),余 54 例。 2 组 儿童性别、年龄、智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使用美国 BFB2000 脑 电生物反馈仪, 不同的脑电干预方法治疗不同亚 型 ADHD 患儿:注意缺陷型 抑 制 4 ~ 8 Hz 的 θ 波 , 强 化 16 ~ 20 Hz 的 β 波 ;多 动 / 冲 动 型 在 抑 制 θ 波 的 同 时 强 化 12 ~ 16 Hz 的 感 觉 运 动 节 律 波 (SMR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首次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度商数 较前无 显著变 化 。结 论 对于首 次接受治 疗 的 A H D D患 儿 , 运用 脑电生 物反馈治 疗, 效确切 , 临床治疗 具有一 定 疗 对
的指 导意义 。
【 关键词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电生物反馈;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
【 中图分类号】 41 432 【 R7; 7. 文献标识码】 【 R 7 A 文章编号】0896( 1)1一070 1 —992 11 06—3 0 0 A
Ef c fEE Bif e b c e t e ti i e t t n in De ii Hy e a t i s r e f to G oe d a k Tr am r Chl nwi A t t f t p r ci t Dio d r e i n dr h e o c vy
TA NG i y n L n r n , I Ha— u , Z — i g. U Xi — o g L U i r n GONG Me— n ie
(eto y hl y teS cn f l tdH sil u nzo d a C lg, u nzo 1 20 C ia D p.fP co g,h eo dA ie opt G aghuMe w o ee G aghu5 0 6 , hn) s o i a ao f l l
efc eoea datrt ame t Re ut A e rame t teeweesg i cn iee c ewen c mbn d c nrlq oin n f tb fr n f e t n. e e r sl s f rtet n , h r r inf a t f rn eb t e o ie o to u t ta d t i df e
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注意力改变

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注意力改变目的:研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注意力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ADHD 儿童2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南京伟思VBFB3000脑电生物反馈诊疗系统,每周治疗4次,每次30 min,治疗60次。
治疗前后行持续性注意力操作测试。
结果:注意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测试中错误数、漏报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ADHD儿童注意力改善疗效显著。
标签:ADHD;脑电生物;反馈;持续性注意力测试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期的行为问题,患儿可有学习困难、认知障碍、情绪冲动、过度活动、注意广度缩小、注意力易分散等临床表现。
现今针对此疾病已经形成了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措施[1]。
对患儿实施锻炼治疗可改善患儿的情况,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4月-2012年10月治疗的217例患儿实施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以探讨实施前后持续注意力测试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4月-2012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ADHD儿童为研究对象,共217例,年龄6~14岁,平均(8.16±2.70)岁,男163例,女54例,男:女≈3:1,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评估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
1.2 方法采用VBFB3000脑电生物反馈诊疗系统(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连接电极,设置抑制4~8 Hz的慢波,强化12~15 Hz感觉运动节律波为治疗目标。
每次训练包括5级游戏。
每周治疗4次,每次30 min,2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训练前后进行持续性操作测试,观察训练效果。
持续性操作测试采用罗学荣编制的CPT测试软件,包括视觉持续性注意测试(VCPT)、听觉持续性注意测试(ACPT)和视听觉持续性注意测试。
多功能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对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多功能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对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目的:闡明多功能腦电生物反馈系统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干预治疗效果及对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方法:选取ADHD患儿和非ADHD儿童各60例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记录两组某一时段脑电波,观察θ波/β波比值或者α波/β波比值,用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对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诊断及治疗,通过对受试者进行反复的声音和视觉刺激,观察认知变量情况,最终得到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运用IV A-CPT评估系统进行评估以了解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α波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θ波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β波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脑电相对功率θ/α、θ/β显著高于对照组,β波、SMR 波脑电相对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θ波相对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6个IV A-CPT综合尺度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关性分析:脑电相对功率、α波幅与听觉注意力商数、综合注意商数呈正相关,θ波频率、波幅与听觉注意力商数显著负相关,θ/α比值与综合注意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显著负相关,θ/β比值与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商数显著负相关(P<0.05)。
经过治疗后ADHD患儿脑电功率指标θ%、θ/β比值出现显著下降,各商数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
结论:多功能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可作为诊断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检查方法,且该方法可作为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引起学习困难的主要治疗手段。
注意力缺陷伴多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其中50%的患儿症状可以持续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1]。
近年来随着该研究的不断深入,从遗传学、认识神经学、环境因素等多角度对该病进行了研究,但是其确切的病因仍未明确,尤其是缺乏可观意义的病因学及病理学依据[2-3],对于ADHD的认知缺损本质的解释未成定论,还处于探索阶段[4]。
【VBFB300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年 3 月第 12 卷第 3 期 C hin J R ehab il Theory Pract ice, M arch 2006, V ol 12, N o. 3
专题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红辉 , 黎宁真, 谢朝德, 莫少玲 , 常静
18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响应( 快速点击鼠标左键 1 次 ) , 对 于干扰目标 2 ( 听到或看到) 不做出响应。观察并记录儿童对刺激的 反应情况, 包括反应时间、 遗漏情况、 持久力、 重复相应 次数等 , 以此评定儿童的听觉和视觉注意, 并自动生成 听觉反应控制商 ( audit ory respo nse cont rol quot ient , ARCQ ) 和听觉注意力商 ( audito ry at tentio n quot ient , AAQ) ; 视觉反应控制商( visual response cont rol quo t ient , VRCQ) 和视觉注 意力商 ( visual at t ent ion quo t ient , VAQ ) ; 综 合 反 应 控 制 商 ( f ull scale r esponse cont rol quot ient, F RCQ ) 和 综合 注 意力 商 ( f ull scale at t ent ion quot ient , F AQ) 。该系统自美国引进, 自带 6 岁以上各年龄段的常模 , 所有商数正常参考值 ( 100 15) 。 每例 患 儿于 训练 前 及训 练 每 20 次 后做 1 次 IVA- CPT 测试。 1. 3 统计学方法 验。 2 结果 注意缺陷为主型 : FRCQ 正常 , 训练前后比较 无
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的探讨

息患儿 由低速高阻 向高 速低阻 的转变提示 重度 患儿早期 以
低灌 注为主 ,向过度 灌注转 变。脑水 肿时脑 血流 并非 总是 低灌 注状态 的 。 综 上所 述 ,新生儿缺氧缺 血性脑 病二维 超声其 诊断 敏 感性与二维 图像 的质量 有关 ,多探 头 的联 合使 用 ,充分 发 挥各种探头 的长处 ,最大 限度地提 高 图像 质量 ,增 J -维 m- 超声对颅 内结构显示 的信 息量 ;同时 ,新生 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二维超声 的诊断较敏感期 在出生一周 内 ,特别 是轻度 、 中度的患儿 ,但彩色多普勒血流指标异常可持续 1 0天左右
至出生 第 5周 复查。因此 ,多 超声探 头 的联 合使 用并结 合 彩 色多普 勒超声 检测 ,对 新生 儿脑 灌注的动态观察 、评估 , 可 以较 客观地评 价脑 损伤的程度及脑血管阻力的调节状态 , 同时,颅脑 超声 简便 易行 ,其 可重 复性 、无创 伤性 ,为 临
常。中至重度时 ,双侧 大脑半 数可 呈弥漫 性增 强 回声 ,脑
维普资讯
广
州
医
药
20 0 7年第 3 8卷第 5期
・
4l ・
各层结构的清晰显示 ,为硬 膜下血 肿 、产瘤 等疾病 的 明确
性酸 中毒脑血管扩 张 ,形成被 动性脑 血流 ,彩 色超声 诊断 仪 ,可动态观察 脑血流 动力 学变化 ,本组轻 度 HE组 V 、 I s V d均低 于正常组 ,重度 H E组 V 、V I s d降低更 明显 ,提示 轻度 H E患者早期脑部 呈低灌 注 ,无过度 灌注 ,而重 度窒 I
血管因血管活性物质的刺激过度收缩 ;R 降低 可能 因代 谢 I
静宁颗粒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

静宁颗粒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丁一芸;王雅璇;周义山;王俊宏【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中药及中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生物反馈组,每组各25例,最终完成临床观察37例.治疗前后进行数字划消、SNAP-Ⅳ量表评分、脑电生理检测以及多动指数测试.结果:治疗后,2组在SNAP-Ⅳ量表评分、数字划消测试、脑电波频率变化方面均有改善(P<0.05);多动指数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药+脑电生物反馈、中药治疗2种方案对ADHD治疗均是有效的,其中综合疗法在疾病总体症状较中药单一疗效更佳.【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8(013)003【总页数】5页(P640-643,647)【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静宁颗粒;兴奋剂;脑电生物反馈;疗效机制;认知功能;大脑功能;综合疗法【作者】丁一芸;王雅璇;周义山;王俊宏【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北京,100700;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10003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5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儿童高发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以及情绪冲动。
神经认知功能受损被认为是该病的核心功能障碍[1]。
主要反映在各种神经认知功能的缺陷中,包括注意力、抑制和工作记忆等方面[2]。
神经兴奋剂是目前普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可减少患儿的行为症状,同时改善其认知功能[3]。
然而,兴奋剂的应用也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睡眠问题、食欲下降、头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p ,cnet〔 eo e oi 反应控制商数 全量表) <8,支持 。 tn 5 A l 诊断多动一 nl n 冲动型,饰1兔 lAei uit 注 1 a t tnQo n ( e t o t n e
意商数 全量表 ) < ,支持 划〕 〕 距 l H 诊断注意力缺 陷型。选 同时符合该测试 诊断标准 的病人 6 例。其 中男 5 例,女 1 0 1例 年龄在最小 6岁 ,最 大 1 5岁,将 其随 机分为 两 3 组 ,观察组 3 例 ,对照组 3 例,两组 性别 、年龄 、症 状 1 0 轻 度、主征类 型等方 面尤显著差异 12 仪器 :美 国 P,m / o p . r p+ B g h生 物反 馈仪,戴尔 电 ir a 脑 1 英寸彩色显小器 ,惠普彩色打印机 5 软 件:美国 断 阳m / g p p+ 肠。r 卜生 物反 馈和心理数 据 a 采 集系统 13 方法 :观察组 3 例由专科医生指 导应用 目服利 他林 ; 1 对 照组 3 例进行牛物反 馈治疗及 配合药 物治疗 方 法为 : 0 患儿取 座位,接上生 物反馈信 号,脑电 :P 显尔屏幕 调 z 节 到— 注意力训练 画面,根据患 儿情况调 节好训练 的阑 值 ,S MR: S : ht:8一1H 、E :5一1H ‘ 3一 H 、Te a 5 : MG 0z 、选 择适合儿童 的治疗动 画画面 ,鼓励 患儿尽量 注意力集 中两 眼平视 观察 的动 画画,并告诉患 儿说你 注意力越集 中,动 画将演进 的越快 ,井有 相应 的奖励 分值 和动听 的音乐 声 每 次治疗时 间2  ̄3 分 钟,每周 2一 0 0 3次。治疗时要观 察 脑 电、肌 电、S MR波 的水平 ,根据各 患儿情况 调节生物 反 馈治疗 的阑值 和显示 画面及增 加难度 ,让患 儿学会控制 自 身的不 良行 为及注 意力不 集中 的习惯 。可逐步 延长时 I . ] n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O24 49 2 .1 1. 8
( 收稿 日期:2 7一 7 2 ) 0 0一0
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的探讨
朱丽莎 广州市妇 婴医院 (11 ) 505 0
t 摘 要】 目的 探讨 生物反馈 治疗儿童注意力缺 陷、 多动综合征在 临床 上的应用价值 。方 法 将 6 例 注意 1
力缺 陷、多动综合征 儿童 ,随机 分成 两组 ,观察组 3 例 ,对 照组 3 例 1 0
观察组 3 例由专科 医生指导应 用 口服利他 1
林 ,对照组 3 例进行生物反债 治疗及 配合 药物 治疗。结果 观察 组和对 照组的有效 率都较高 ,P均 <00 ‘结论 0 . 1 对 于注意力缺 陷、多动综合征 儿童 药物 治疗不良反应过 大,有 条件 的儿童应尽可能采 用生物反馈 治疗 〕 【 关键词」 儿童注意力缺 陷 多动综合征 生物反馈 越来越引起医学界 、教育界 的重视 ,儿 童多动综 合征患儿 除了有多动 、学习困难 、行 为异常等症 状外 ,注意力不集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 ) ,二 1 对照组( 3 ) 。二 0
3 讨 论
8. 53 8 32
8. 42 吕 ] 0
1. 89 1_ 95
9 2 8 3
11 对象: 哪3 1 . 2 年 月一2巧年 1 月来我院门诊的病 。 2
人,其 临床诊 断符合美 国精神疾病 诊断标准 统 计手 册第 4
近年来 ,儿童注意力 缺陷 、多动 综合征 又称注意 缺陷 多 动障 碍 ( et, l L lp ti ire,A H t ‘ f l yr vyd d a ni e i l e it 叨 r D D)已 n《i c a
万方数据
42
中是主要的症状 .这类患儿 如处理不 当,常会影响其 学习 及性格的发展,这类患儿在成 人期有人 格障碍 ,易 冲动及 反社会行为 ,在学习和事业上 的成就 明显低于 同龄人 ,对 入 ! l D D患儿 的治疗是十分重要 的 生物反馈治疗原理主要是 调整脑 电波的平衡 ,使 患儿 通过识别游戏信 号,来协 调身体机 能,使患儿在具 体 、客 观 、富有趣味的游戏训练 中。增加 自控 能力 ,延 长注 意力 集中时间,调动儿童的主 动性 ‘形成 良好的行 为模 式,改 善和消除症状。现就 对来 我院门诊 的 6 例 患儿 .年龄为 6 1 一1 5岁儿童,经生物反馈治疗和药物 治疗后疗效报 告如 3 1 对象与方法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 .8一9 9 18 8. 7 9 1
「 2]曹海英 ,孟 繁妩 .窒息新生儿多器官血流动力学和心 脏 功能的研 究 J L〕 中国超 声医 学杂 志,2 随,1 X ()6 ():8 1 3一9 「 31邵 「 4 民,李 娟 .窒息新生儿脑多 普勒超声动态 改变 围产期超声多 普勒诊 断学 「 M].
诊断 标准也同样。采用WAcn 1 咋而ra ’ t ot 0 n 5 ] 1 mn l 价- 肥 e s
pr ( o 美国生产 、/) 测试仪 ) t l \ 川〕 。其 诊断标准 :肠ns 卜 a c
p ( t r o 美国生产、 D D测试仪)进行治疗前后评估, AH 能较
客观反映儿童多动症及注 意力不集 中这方面 的记录,并帮 助评价生物反馈治疗后的效果 AH D D是一种复杂的 、可 以引起多种 问题的精神障碍 , 认为单一的治疗往往难 以达到显著 而持久的效 果,需要综 合的 、多方面的治疗 ,并根据儿 童的具 体情况制定 不同的 治疗方案:对于学龄前的儿童 ,主要实 施生物反馈 治疗及 教育 、行为治疗 ,很少选用药 物治疗 〕因为在较小 的儿童 药物治疗副作用较明显 ,还可 能出现分 离性焦 虑、依附行 为 、烦躁不安等不 良反应 而学 龄儿童 由于需要尽 快帮助 他们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因此 ,除生 物反馈治疗 、行为矫 正外 ,常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 有精神兴 奋剂如 呱醋甲脂 ( 利他林 )和苯丙氨 AH D D的治疗应着 重于采用 表扬 、鼓励 等支持性 心理 治疗 、行为矫正及生物反 馈,必要时辅 以药物 治疗,多数 可获得 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1]吕路线,胡宪章 ,主编 精神 与心理 障碍康 复指南
各层结构的清晰显示 ,为硬 膜下血肿 、产瘤等疾 病的 明确 诊断提供 了可能 、②超声检查 因其声束 方向及深 度等 的原 因 ,对脑边缘及颅底病变诊 断欠佳 ,本 人体会用 阴超腔 内 探头检杳 ,探头与头颅表 面的部位接 触 面较 大,探头频率 较合适 (  ̄ H ) o r SM z .可增 大脑边 缘结 构的 超声显 示信 息 ,清晰显尔颅脑中央区结构 ,特别是 常规头颅 超声 的弱 巧— 小脑 、脑十的结构 ,以及 =脑室 四脑室 的相应解剖 { 部位,在适当调节深度并合理 使用局 部放大 功能后 ,亦可 清晰显示 ,多探头的联合使 用,充分发 挥各种超 声探头 的 长处 ,声像图质量及探扫 的信息量 可有明显 改善。由本组 病例可见 ,可以清晰地显示脑 水肿时不 同程度及 不同范 围 的脑实质的增强回声 ,并与 川E的临床分 度基本平行 ,轻 度者 ,增强回声范围较局 限,回声强 度较脉 络膜丛低 ,其 它脑部解剖结构清晰 ,血管搏 动显小 清晰 ,数天 可恢复 正 常。中至重度时 ,双侧大脑半 数 可呈 弥漫性 增强 回声 ,脑 结构可模糊 ,沟回 可显小 不清 ,脑室 可受压 变形 ,多数一 周左右可恢复正常 ,部份数周后可成囊性无 回声。 超声检查颅内出血亦 较敏感 ,本 组病例 提示 ,用 阴超 探头适当调节深度并应 用局部放大 功能 ,可清 晰地显示 除 脑 、尾状核区域结构 ,室管膜 出血 可在 此区域探 及边缘不 规则的强回声 团块 ,脉络 膜丛 出血 的强回 声多在 其体部 、 尾部探及 ,追踪观察可观 察其动态发 生及转 归过程 ,一般 出 血静止后 1 周左右 ,强 回声 局限 ,回声强度 由再增高 至 渐减弱至消 失,出血较多时完全吸收时间 可至 3周或 以上 , 或出现囊性变 ,显示为室 管膜下或 脉络膜丛 的小囊肿 ,或 有明 显的脑室扩张 ,需要数月的恢复 从 血流动力学解释 ,窒息缺氧将导致脑血流灌注不 足, 血流速度减慢 ,以舒张期 为明显 ,进 而导致脑损 伤和功 能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注意力转为正常,多动及冲动 . 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 ,注意力由重度异常转为轻度异常 , 多动及冲动等症状有 所改善。无 效,注意障 碍、多动及 冲 动等症状无改善
2 结 果
观察组 和对 照组 的有效 率 都较 高 ‘分别 为 肪 3 %和 幻% ,尸均 ( .1 0O 。差异有极显著 意义见表 1 。 表1 两组疗 效比较 %
「 . ] J 新生儿科杂志, 以 , (): . 2j 1 3 1 4 9 9 0
陈常佩,陆兆龄
障碍 , 脑血流量的调节主要以血管阻力的改变为基础, ] 。
m 正常,说 明机体出现血 流再分 配以保证 脑组 织的血 供, 脑血流处十代偿状态 ;R 增高,提示脑水肿 压迫血管及 脑 l 血管因血管活性物质的刺激过 度收缩 ;I 降低可能 因代 谢 U
「 M{ 郑 州:河南 医科大学 出版社 ,19. 0 叨 5 9 4 6 .
L 」 Z 姜静文, 跃, 郑 编译. 儿童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的 诊断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99 2 2 J 1 , 6(): 9
9 一9 7 .
几 3]郑延平 .生物反馈的临床实践 「 M〕.北新 生儿缺 氧缺血性 脑病二维 超声其诊 断敏 所述 感性 与二维 图像 的质量有关 ,多探 头 的联合使用 充分发 挥各种探头 的长处,最大限度地 提高 图像质量 ,增 加二维 超声对颅 内结构 显示的信息 量;同时 ,新 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二维超声 的诊 断较敏 感期 在出牛一周内 ,特别是轻度 、 中度 的患儿 ,但 彩色多普勒血 流指标异 常可持续 1 天左右 0 甚 至更 长,本组有 5例重度 HE患儿二维超声声像 图第 4 I 8 h复查已明 显异 常,大脑 中动 脉频谱 呈低速 高阻 一直持续 至出生 第 5 复查。因此 ,多超声 探头 的联 合使用 并结合 周 彩色多普 勒超声 检侧 ,对新 生儿脑灌 注的动态观察 、评估 , 可 以较客观地评价脑 损伤 的程度及脑 血管阻力的调节状态 , 同时,颅脑 超声 简便易行 ,其可 重复性 、无创伤 性,为临 床 早期诊 断、指 导治疗 、评估 预后 提供 r有价值的依据〔 参 考文献: 「1]万国兰,方佳远,吴 丽 .实用小儿神经病学红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