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海外并购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跨国公司并购战略决策模型及实证研究
![跨国公司并购战略决策模型及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8d4e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a.png)
跨国公司并购战略决策模型及实证研究跨国公司并购是多国企业之间进行合并与收购,旨在迅速拓展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和获得其他企业的资源与技术。
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并购决策涉及诸多复杂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深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决策模型来指导并购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跨国公司并购决策模型的构建跨国公司并购决策模型的构建是基于对并购过程中关键因素的全面分析和评估,包括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目标企业评估、风险管理等。
下面对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简要说明。
1. 战略目标:一个成功的并购策略需要明确的战略目标。
企业需要确定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新市场份额、获得核心技术、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等。
对于不同的战略目标,需要采取不同的并购策略和方法。
2. 市场环境:了解并购市场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对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情况、政策法规、文化差异等因素的评估。
微观环境则需详细分析目标企业的竞争力、行业地位、技术实力等。
3. 目标企业评估:对目标企业的全面评估是决策模型中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财务状况、商业模式、管理层素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和潜在风险。
4. 风险管理:并购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风险,包括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等。
在决策模型中,需要明确并购风险的类型及相应的管理方式,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跨国公司并购决策实证研究跨国公司并购决策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来验证并购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提供实践指导。
这方面的研究常常通过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来进行。
1. 统计分析:研究者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通过收集并整理大量的并购数据,寻找影响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
比如,收购前的经营状况、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2. 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成功与失败的并购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者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并购经验与教训,为决策提供实用建议。
并购理论国外研究报告
![并购理论国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87a6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6.png)
并购理论国外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企业扩张和转型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成功率并不高,许多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
为了提高并购成功率,国内外学者对并购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以国外并购理论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国外并购理论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外并购理论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并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其次,通过对国外并购理论的梳理,有助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最后,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并购理论的发展,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理论支持。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国外并购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这些理论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如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假设国外并购理论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研究范围与限制方面,本报告主要关注国外并购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不涉及国内并购理论的探讨。
报告将从并购动机、并购估值、并购整合等方面对国外并购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本报告的简要概述如下:首先,介绍国外并购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其次,分析国外并购理论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针对我国企业并购实践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并购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二、文献综述国外并购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形成多个理论框架。
M&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理论主要包括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管理主义理论和战略匹配理论等。
效率理论认为并购可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协同效应;市场势力理论强调并购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的手段;管理主义理论关注管理层利益在并购中的作用;战略匹配理论则强调并购双方在战略上的互补性。
前人研究成果显示,并购动机、估值方法、整合策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669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669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和挑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7aaad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e.png)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引子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海外并购的路线。
这背后,有着国内经济增速的下降,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海外并购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1.扩大经营范围海外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资源,扩大企业经营范围。
通过并购外国企业的资产和市场份额,可以使企业在新的市场中得到更多的机会,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优势。
2.获取新技术和创新海外并购不仅仅关乎企业资源和市场份额的扩大,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新技术和创新。
这些技术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更好地拓展业务。
3.降低市场竞争压力在国内市场,企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而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市场,企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通过并购外国企业,可以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实现高速增长。
挑战1.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是不可避免的。
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下,企业需要面对不同的商业惯例和行业规范,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适应。
2.法律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海外投资的最大痛点在于法律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外资的政策和立场各不相同。
同时,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企业还要面临各种威胁和风险,例如政治动荡、金融危机等。
3.管理风险和绩效管理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企业要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管理风险和绩效管理。
在海外市场中,企业需要管理更多的员工和公司资产,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保持与总部的联系和协调,确保整个企业始终保持高效运转。
我的看法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认为,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企业需要认真地考虑自己的战略和目标。
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制定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并购计划。
同时,企业还需要在法律和政治环境、文化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确保自己可以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和挑战。
海外媒体并购的战略研究
![海外媒体并购的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8e063387c24028915fc310.png)
海外媒体并购的战略研究一、绪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由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中心。
较之从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或有助力或有遏制作用;反之,中国的事情往往也为世界所瞩目。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即不同于欧美的资本主义道路,又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尚需时日。
加之冷战残余意识形态的隔阂,影响了西方政治力量和媒体对中国的正确观察,以致在国际舆论场域中国的形象与中国的实际严重不符。
这些背景赋予开拓中国对外传播事业以强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中国文化走出去势在必行!可是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向哪里?如何让自己的声音客观、真实的呈现在世人面前,本文将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就目前对外传播状况,传播规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论证。
二、中国对外传播现状分析(一)中国对外传播现状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比硬实力,“软实力”更容易赢得其他国家“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注重提高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了我国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以信息全球化、高度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当代世界,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虽然不是软实力本身,但因其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功能,使它成为体现增强国家“软实力”,担当“软实力传播”任务的重要工具。
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闻电视频道自然是国际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有效手段,是一个国家提升文化影响力和竟争力的重要平台。
海外并购战略研究
![海外并购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20ba5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f.png)
海外并购战略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并购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跨越国界、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海外并购涉及的风险比国内并购更为复杂和多样化,涉及多国法律、文化以及市场情况等方面,因此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减少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海外并购的必要性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海外并购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海外并购是拓展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有效手段。
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快速扩张,进入新的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其次,海外并购可以对公司的科技创新进行支持。
通过并购可获得一些具备新技术的公司,获得新的技术成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并且,海外并购还可以获得优秀的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
二、海外并购的风险然而,海外并购同时面临着一些风险,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首先,海外并购涉及的投资风险较高。
由于文化、制度、法规等方面的差异,海外并购涉及的投资风险比较大。
其次,海外并购的业务风险也比较大。
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监管障碍、市场冷淡等。
第三,文化差异也是海外并购的一大风险。
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可能会遇到与本土文化和个人习惯不同的场景。
此外还有语言障碍、企业文化差异、人事管理难度等种种风险。
三、海外并购的策略研究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和策略研究,避免各类风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1、寻找合适的并购目标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是制定海外并购策略的关键。
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目标市场研究,甄别出与企业经营方向和目标市场相匹配的目标并购企业。
除了经营方向和目标市场相匹配外,还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目标企业的竞争地位、盈利情况、人才和技术等资源情况,以此来保证并购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2、适当控制并购资金海外并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要确保资金投入与企业预期目标相符。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1a6e62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a.png)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企业加强了对跨国企业的投资和并购活动。
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国外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以获取市场份额、技术、品牌等资源,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一种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快速扩张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跨国并购的研究较为活跃,主要集中在跨国并购的动因、实施方式、风险管理、经验学习等方面。
首先,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探讨了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行为的原因和驱动力。
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资源,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对外投资的权益,进而实现对外扩张。
另一方面,跨国企业秉持国际化市场战略,认为并购可以加速产品、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其次,跨国并购的实施方式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跨国并购的实施方式包括直接投资、收购股份、合资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并购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并购目标和市场条件。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跨国并购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跨国并购往往涉及到跨国文化、法律、政策、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风险控制成为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重要一环。
在并购实施过程中,必须良好地处理交流、协调和文化差异等问题,特别是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以避免潜在风险导致的损失。
最后,跨国并购的经验学习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增加,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不断扩展。
在强化企业国际化探索的过程中,跨国并购的经验学习成为企业进一步推动其国际化建设的成功关键。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将继续加强对跨国企业的投资和并购,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需要对跨国并购的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完善并购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其国际化目标。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06b12a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f.png)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成为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方式。
面对外部竞争和行业变革,企业常常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资源。
然而,海外并购涉及到复杂的战略、财务、法律和文化等问题,企业在加速海外扩张的同时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展开阐述。
1. 策略风险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需要明确并贯彻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和目标确定。
如果企业过于激进,忽略了眼前的现实,没有考虑好运营风险、市场需求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并购失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财务和声誉。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
2. 财务风险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在考虑资产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时,企业必须考虑资本结构、债务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企业需要做到财务规划和审慎的风险评估,并了解其资本市场法规和税收政策,避免因资金短缺或财务风险未能得到控制而导致失败。
3. 法律风险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各有差异,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全面评估法律风险,并且与当地政府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充分沟通。
如果企业无法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或没有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将会面临罚款、处罚等严重后果,并对之后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 人文风险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不仅仅是资产的交易,也面临着文化差异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存在的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和不同企业有着各自的管理方式和文化背景,企业在进行合作时需要考虑文化融合、团队建设等多个问题。
企业需要了解当地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交流不畅或合作效果不佳。
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在开拓市场以及寻求资源时,海外并购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选择。
然而,海外并购涉及到复杂的战略、财务、法律和文化等问题,企业在进行海外扩张的同时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2024年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1045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b.png)
《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运作模式以及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1. 理论概述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购买东道国企业股权或资产,以实现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或完全合并的行为。
这一行为涉及的理论包括企业成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
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快速获取东道国的资源、技术或市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扩张。
2. 跨国并购的动因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追求规模经济、实现协同效应、获取战略资源等。
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获得东道国的技术、品牌等战略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跨国并购的运作模式1. 运作流程跨国并购的运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尽职调查、谈判签约、交割整合等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需明确并购目标,制定并购计划。
尽职调查阶段需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法律、技术等方面的调查。
谈判签约阶段需确定交易价格、支付方式等条款,并签订并购协议。
交割整合阶段需完成股权交割,并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
2. 支付方式跨国并购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支付等。
企业需根据自身财务状况、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四、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1. 面临的问题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国际化经验、对东道国法律法规不熟悉、文化差异大等。
此外,还可能面临估值风险、整合风险等。
2. 解决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其次,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惯;再次,采取分阶段整合的策略,逐步实现目标企业的融合;最后,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降低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fc9c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8.png)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近年来,中国国内企业在海外的跨国并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种趋势是由于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放和加快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结果。
本文将分析中国企业在海外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原因1.获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市场份额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海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快速提升自身实力,加速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加产能和市场份额。
2.扩大企业国际化程度跨国并购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有效手段。
如今,许多中国企业正在寻找国外市场,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国际化程度,打破国界限制,开拓全球市场。
3.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消失。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企业开始进行转型升级。
跨国并购成为了这些企业一种重要的转型选择。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二、优势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快速获取海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提升实力。
这些方面的提升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2.加速产能建设跨国并购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收购现成的经营资产和人员来加速产能建设。
这些资产和人员有可能是创立多年的,并且已经在当地拥有很好的声誉和客户群。
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削减建设风险,而且可以快速进入当地市场。
3.增加市场份额通过并购其他企业,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泛的客户基础。
这对于业务扩展和市场拓展非常重要。
三、面临的挑战1.政策限制目前,许多国家都对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设置了政策限制,或是提出了更为苛刻的反垄断审查。
这给企业带来了压力,需要更加谨慎的执行商业计划、选择海外合作方。
2.文化差异企业跨国并购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操作,如果不能成功克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在企业合并后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
合理化管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及优劣势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问题。
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意义
![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74463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a.png)
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意义一、引言海外并购是指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海外公司或者透过其他形式取得境外企业的资产、股权或并入其管理,以达到企业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目的。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海外并购的机会,因此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战略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二、海外并购的优势1.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可以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海外市场的拓展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更多的客户群体,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2.获取技术和知识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知识,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尤其是在制造业、科技等高技术领域,海外并购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3.降低成本海外并购可以通过整合企业资源,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尤其是在物流、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成本,通过海外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意义1.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海外并购是实现企业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收购海外企业,中国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化程度。
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外并购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得技术、知识和经验。
这些资源的获取可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
3.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海外并购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和经济风险。
海外并购涉及金融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多种风险,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使企业更加理性地应对这些风险,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4.促进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海外并购可以促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通过收购海外企业,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并获得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会。
这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快地进入全球市场,推动中国经济的全球化。
四、海外并购面临的挑战1.面临国际市场的法律和政治环境问题海外并购往往涉及到国际市场的法律和政治问题。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0728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7.png)
目录
01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 购的背景和意义
02 二、文献综述
03 三、研究方法
04 四、结果与讨论
05 五、结论
06济的崛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国际 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意义、现状、 挑战、成功因素及前景,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二、文献综述
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国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来获得其控制权或 经营权的行为。已有研究表明,跨国并购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拓展、技术获取、 品牌提升等。例如,通过跨国并购获得了西方企业的技术和市场渠道,从而提升 了其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跨国并购的成功因素,如企 业文化差异、整合能力、管理经验等。
1、股权并购
股权并购是指中国企业通过购买或以其他方式获得国外企业的股权,从而成 为目标企业的股东,实现跨国并购。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股权获得对目 标企业的控制权,同时可以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加快全球化进程。 但是,股权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并后整合困难、文化差异等。
2、资产并购
参考内容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机遇、挑战 与未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跨国并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商业行为。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开始进行跨国并购,以实现其全球化战略和拓 展国际市场。本次演示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模式、挑战与风险以及成 功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2、跨国并购挑战
尽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但其在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 挑战。首先,企业文化差异是影响跨国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企业与西 方企业在文化、价值观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容易导致沟通障碍和 整合困难。其次,跨国并购还面临着政治、法律、税收等方面的风险。此外,由 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海外并购可行性分析
![海外并购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d2557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1.png)
海外并购可行性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考虑海外并购来拓展业务范围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海外并购的可行性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从市场分析、财务分析和政治风险等角度,对海外并购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市场分析首先,对目标市场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至关重要。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市场规模和潜力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和潜力,确定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以支持并购的盈利能力。
分析目标市场的人口数量、GDP增长率、消费者需求等指标,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评估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市场文化和法律法规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和法律法规对并购的影响。
包括目标市场的商业习惯、消费行为、营商环境等因素,以及相关的法律、税收和监管制度。
确保并购能够顺利进行并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
财务分析进行财务分析是评估海外并购可行性的重要步骤。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资本需求和资金来源评估并购所需的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
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并购,并避免因资金不足导致并购失败。
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包括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和财务稳定性。
确保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够支持并购后的正常运营,并且没有明显的财务风险。
估值和投资回报率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确定合理的并购价格。
同时,评估并购后的投资回报率,包括预期的收益增长、成本节约等因素,以确保并购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
政治风险海外并购过程中的政治风险对可行性影响较大。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法律和政策环境了解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稳定性、法律环境和政策导向,评估并购是否符合当地的法律和政策要求。
同时,考虑政策变革和政治不稳定对并购的潜在影响。
跨国合作和文化差异考虑跨国合作和文化差异对并购的影响。
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合作伙伴和员工,需要建立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合作机制,以确保并购能够成功执行。
市场保护主义和国际贸易纷争考虑目标国家或地区可能存在的市场保护主义和国际贸易纷争,评估并购过程中是否会受到不利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并购整合战略研究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并购整合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21ecdb84254b35eefd343c.png)
企 业 并 购 过程 中 , 业 文化 的协 调 和融 合 是 最 为 不 易 的 。 同 企 不 企 业 在 其 成 长 过 程 中形 成 了 自己 独 特 的企 业 文 化 ,如果 不 能 很好 地 将 不 同企 业 的文 化 差 异 整合 成 共 同价 值 观 ,会 使 并 购 后 的企 业 出现 沟 通 困 难 、 自为 政 等情 况 , 不 利 于 企 业 经 营效 率 的 提 高 和 各 这 资 源 的优 化 配 置 , 有 可 能使 企 业 失 去 原有 的优 势 地 位 。 业 文化 很 企 整 合 的 目的 决非 强 制 式 地 输 出本 企 业 的文 化 ,而是 根 据 企 业新 的 战 略 目标 和企 业 之 间存 在 的差 异 ,通 过 整 合 方 案 的有 效 实 施 来创 立 公 司 共 同 的一 种 新 型 企 业 文化 . 以求 得共 赢 和 可 持 续发 展 。
链。 ( ) 购 要 关 注不 同企 业 文化 的融 合 。 三 并
二、 审慎对待 。 风险不可小视
据 统计 , 中 国企 业 2 0 年 海 外 并 购 造 成 2 0 亿 元 人 民 币 的 08 00 损 失 。造成 如此 重 大损 失 的关 键原 因是 对 海 外 并 购 的风 险估 计 不 足 。 机 带 来 并 购 的 良机 和 政 府政 策 的 支 持 , 带 来 了更 大 的不 确 危 也 定 性 。 业 在 进行 海 外 并 购 时 通常 将 面 临 i 大风 险 : 企 第一 是 战 略 风 险, 包括 收购 对 象 , 产 品 、 场 、 户 是 否 具 有 成 长 性 , 场 前 景 其 市 客 市 如 何 等 。第 二 是 运 营 与整 合 风 险 , 跨 国并 购 中 . 于制 度 和 文 化 在 由 差 异 , 一 风 险也 尤 为 突 出 。第 三 则 是 价格 风 险 , 收购 价 格 是 否 这 即 合算。 纵 观全 球 的 企业 并 购 史 , 购 失 败 的例 子 比 比皆 是 , 儿 所 指 并 这 失 败并 非 并 购 本 身 , 是并 购 后 企 业运 营未 能达 到 期 望 的结 果 . 而 甚
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经济效果研究——基于万华收购宝思德的案例
![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经济效果研究——基于万华收购宝思德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3d7d220066f5335a8121f7.png)
、
前 言
席卷 的并购浪潮给中国企业带来 了更多的机会 , 国家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撑规划和体系 , 在_定程度上实现 了产业整合 和升级 , 为 并购市场注入 了动力 。 据普华永道2 0 1 1 年中国并购报告 , 2 0 1 1 年中国企业海外并 购数量同 比增长1 0 %, 并购金额同比增长1 2 %。 资源能源
一
个能够 自己生产和拥有 M D I 最领先核心技术 的中国型企业 , 而万华 的MD I 产能能够 占亚太的第一位 。 MD I 的重要原料是聚氨酯 , 而其
作用很广泛 , 能够用于汽车 、 航天技术 、 轻工业等各种领域 , 并对促进节能 、 推动 国民经济市场有着很大的作用 。 M D I 生产需要有高端的
生产技术 , 现在全世界仅有4 个国家 的7 家公 司可 以生产。 ( 德 国的B a y e r / z  ̄ 司、 B A S F 公司、 美 国的D o w 和H u n t s ma n , 日本 的三井化学 , 日本
聚氨酯公司 、 日韩合资的锦 湖三井和 中国的烟台万华 ) 。 宝思德 ( B o r s o d C h e m, 简称“ B C ” ) 匈牙利排名第3 6 位的企业 , 在化丁行业名列第
产品平衡能力 , 初步完成 了全球化经营的布局 , 成为 了第 三大聚氨酯的制造商 , 迅速提升 了在所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
三、 烟 台万华海外并购经济后果分析 ( 一) 资本层 面验证 2 0 1 1 年2 月9 日, 烟台万华发布声 明 , 称其控股股东 万华 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匈牙, q B c 公司9 6 %股权 , 万 华实业将委托烟 台万华 对B C 公司管理运营 。 2 月1 0 日, 烟 台万华 的股 价收于2 1 . 6 7 元, 较前 日大涨7 . 4 9 %, 当 日最 高价为2 2 . 1 8 元, 一度
跨国并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跨国并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a77ea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0.png)
一、跨国并购的趋势
近年来,跨国并购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过去,跨国并购主要是由发达国家 的企业进行的,但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这些国家的企业逐渐具备了全球竞争力,并开始利用跨国并购来获取全球资源和 市场。
另一个趋势是,跨国并购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跨国并购主要是为 了获取被收购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或市场份额。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 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新的市场、品牌或客户。
1、市场规模
随着人们对动物健康的重视和畜牧业的发展,兽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 大。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0年全球兽药市场规模达到了约70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900亿美元。
2、市场竞争
在国内外市场上,兽药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国内企业通 过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外企业也通 过资本运作和战略合作等方式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2、技术变化
新药研发、生产技术和包装技术的不断提升,将为兽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 遇。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免疫学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将为兽药研发和生 产提供更多创新手段。
3、政策法规及行业趋势
各国政府对兽药产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以确保兽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政策法规将更加严格,行业标准将更加规范,这将推动兽药产业向高质量、 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国际合作和互认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为 兽药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总之,跨国并购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其研究现状和未来挑战值得。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跨国并购的趋势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这些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领域的活跃度日益提升,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 会议(贸发会议)发布的《2022年全球投资报告》,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 (FDI)流入金额达到1.58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其中中国企业的贡献不 容忽视。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https://img.taocdn.com/s3/m/2a9aea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1.png)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也日益活跃。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
一、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1.1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金额达到XX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金额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
1.2 主要的跨国并购领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涉及能源、制造业、金融、科技和消费品等领域。
能源领域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热点,特别是在能源供应链上的垂直整合。
此外,中国企业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跨国并购也日益增多,以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1.3 跨国并购的地域分布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亚洲地区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首选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企业的重要目标。
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跨国并购也呈现增长态势,尤其在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
二、中国跨国并购的挑战和机遇2.1 挑战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跨国并购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需要处理好国际间的法律和文化冲突。
其次,由于跨国并购金额巨大,涉及资金调配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也较大。
此外,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
2.2 机遇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跨国并购有助于扩大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实现跨国布局和产业链优化。
此外,跨国并购还可以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中国跨国并购的未来趋势3.1 跨国并购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
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需求将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c1a2a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b.png)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的跨国并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就我国跨国并购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1.1 从数量上看,我国的跨国并购已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根据全球跨国并购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并购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金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
1.2 从领域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涉及到多个行业。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金融投资等领域,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频繁,已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也有部分中国企业在高技术领域进行跨国并购的趋势,这些行业的并购活动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1.3 从效果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一方面,跨国并购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并购获得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中国企业得以加速自身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1.4 从问题上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管理层的文化融合、盈利模式的创新、资源整合的难度等问题,都给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增加了企业跨国并购的不确定性。
二、展望2.1 我国跨国并购必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企业必将寻求更多的海外并购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更广泛的全球布局。
2.2 我国跨国并购领域将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跨国并购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业需要在并购领域拓展更为专业化的能力,积极开展战略性的并购活动,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营。
2.3 我国跨国并购必将更加重视持续经营和价值创造。
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研究
![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6697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0.png)
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境外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外国企业的股份或资产来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规模和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境外并购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境外并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如文化差异、法律法规不同、资金风险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境外并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许多企业通过境外并购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扩大、技术实力的提升和资源优势的整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战略价值。
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在境外并购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导致投资失败和资本损失。
对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企业境外并购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企业境外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进入新的市场和领域,拓展经营范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境外并购还可以提高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企业境外并购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境外并购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对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企业境外并购的健康发展,也可以为相关政策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企业境外并购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探讨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求更多发展机遇提供参考;通过研究企业境外并购的动因和形式,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境外并购的核心要素,从而降低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通过分析企业境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企业在进行境外并购时提供借鉴;最终,通过对企业境外并购现状问题的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建议和指导,促进我国企业境外并购的健康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affc6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c.png)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并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期望能够揭示海外并购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风险承担、市场影响力以及国际化进程等方面的影响,进而为中国商业银行未来海外扩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发现虽然海外并购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和国际化经营等多种优势,但也存在风险高、整合难度大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运用财务数据、市场数据和案例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探讨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动机、过程和结果,以及海外并购对银行自身和整个银行业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将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以促进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背景与动因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活动在近年来日益频繁,这一趋势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动因。
国际化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商业银行希望通过跨境并购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通过收购具有国际业务经验和网络的金融机构,中国商业银行能够快速进入新的市场,拓展客户基础,并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资源互补:中国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可以获取新的客户基础、业务范围和网络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化资源配置。
例如,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看中的是永隆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招商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提高品牌影响力:通过并购具有良好口碑和品牌影响力的海外金融机构,中国商业银行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例如,招商银行通过收购永隆银行,得以快速提升其品牌在香港和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运营之海外并购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的案例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自身利益诉求,2005年10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式宣布,通过旗下子公司中油国际,100%收购了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并已完成了交割,耗资41.8亿美元现金,比竞争对手多出3.8亿美元,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换上圆满的句号。
现PK石油公司已更名为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
二、资本运营战略规划的制定:
(一)、资本运营的实施步骤:
1、收购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中石油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最大50家世界石油公司排名中,中国石油集团位居第10位,在《财富》杂志2005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名列第46名,较去年排名上升6位。
中石油注册总资本1149亿元,现有总资产9137亿元,在中国境内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拥有13个大型特大型油气田企业、16个大型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19个石油销售企业和一大批石油石化科研院所和石油施工作业、技术服务、机械制造企业,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拥有近30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
2、公司的发展战略分析:
对石油越来越饥渴的中国,“走出去”战略是必然的选项,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需要,中石油通过“走出去”把在海外市场上获得的份额油运回国内,才能从实质上为国家未来石油短缺减压。
从目前看,中石油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取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
由于能源工业的极端重要性,地缘政治的影响也应当引起重视。
中国企业海外油气田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所以在制定战略的需要考虑资本运营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下图为中石油近5年业绩:
3、公司资本运营方式选择:兼并——购买兼并,即兼并方通过对被兼并方所有债权债务的清理和清产核资,协商作价,支付产权转让费,取得被兼并方的产权。
4、目标企业简介:
PK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一大石油生产商,与1999年被破产保护,2003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重新注册,改为现名,总资产12.69亿美元,是当地第二大外国石油生产商,也是最大的石油商成品油供货商,日产油量约15万桶,已证实和可能的原油储存量共有5.5亿桶。
PK公司在加拿大、美国、德国、和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油气田、炼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年原油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
5、兼并的实施:
(1)、公关活动的开展:
为了收购活动是顺利进行,有一个国际中介在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游刃有余地开展公关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中石油聘请了伟达公关。
由于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的媒体报道非常密集,在中石油出价前,PK公司的股价有明显上升,这对于中石油而言是不利的。
伟达公关通过引导媒体,使这种关注度下降,平抑了股价离谱攀升的势头。
并且搜集民间、政界的反馈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识破对手意图,并先于事情发生时研究对策,这些为中石油灵活应对可能遇到的情况争取了胜算。
(2)、收购前的准备和铺垫:
1997年6月,中石油购买了阿克纠宾油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现已拥有该公司70.4%的权益,原油和天然气的净份额探明储量也增至3.76亿桶和4475.05亿立方英尺,总储量占该公司的51.17%之后,中石油又入股北布扎奇油田50%的股份。
并且,在过去几年中,中
石油还在当地的公益事业中投入了数千万的美元,在当地口碑明显好于竞争对手,有“中哈经贸合作的典范”之称。
这表明中石油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份子,与阿拉伯兄弟有着感情的渊源。
此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石油对于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的历史人文、国际关系、外交策略、地缘政策、法律条款等都做过积累性的准备工作。
(3)、收购资金:
中石油将其收购所得的资产中的一部分出售给哈萨克斯坦当地公司,交易设计注意平衡了当地政府、PK公司管理层等各方利益,中石油通过转售股份提高了胜算。
(4)、政治与社会风险的防范:
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收购曾经受到哈国政府的阻挠。
哈国政府曾经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哈国国有石油公司拥有收购任何大型油气合资公司的优先权。
中石油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对哈萨克斯坦的长期了解和事前准备工作。
长期以来,中石油通过一系列合作项目,与哈国石油公司和哈国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收购时机得当,很好地利用了此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哈时所促成的两国良好的政治氛围。
6、兼并后期的战略整合:
(1)、组织结构整合:
并购方单独建立一个整合领导小组十分必要。
从成员构成上看,整合领导小组由收购方选派的主持工作的管理人员、部分被并购企业员工以及从社会上聘请的人力资源管理方的专家组成。
(2)、管理制度整合:
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业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以及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的整合力求做到收购方和被并购企业双方协调,优势互补。
(3)、人力资源整合:
在哈萨克斯坦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员工本地化原则,有十多个民族的员工在公司和睦相处,共同工作,主要油气投资业务中员工本地化程度已经超过97%。
人力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员工的自我保护,不信任、抵制收购方等不良影响。
下图为2008年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本地化程度:
(4)、企业文化整合:
中国石油有着开放、兼容并蓄的企业文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在饮食、婚庆、丧葬、节日等方面遵循哈国的习俗。
每逢哈萨克斯坦重要的民族节日和国家节日,公司都要组织隆重的庆祝典礼和联欢晚会,和当地员工一起欢度。
公司还通过创建各种交流平台,消除员工之间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促进中、哈、俄、西多种文化背景员工的和谐共融。
哈国传统的纳吾热孜节已经成为公司所有员工共同的节日。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邀请外籍员工共度节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
①、沟通交流:
在PK公司中积极推动建立和谐互信的工作关系和沟通机制。
多次召开员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利用公司网站、布告栏及时报道公司重大问题和决议、解答员工提问,以坦诚的态度挽回员工的信心。
②、相互欣赏:
中国石油在并购后并未强制推行自己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而是在学习欣赏PK公司原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中、哈、西三种不同文化的融合。
在实践中,公司总结出了“相互欣赏,享受工作”的理念。
相互欣赏,就是提倡上下级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化解矛盾,增进友谊;享受工作,就是要迎难而上,乐观面对,把工作的磨砺变成经验和财富。
工作中,管理层充分欣赏和肯定员工的价值和贡献,员工取得了成绩,公司上下都要表示祝贺。
公司还把员工非常熟悉的英文缩写CNPCI (中国石油国际公司) 和PKI (Petro Kazakhstan Inc.) 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C ——致力于公司与员工的共同成长(Commitment to corporate and individual personal growth);
N ——创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Nature friendly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P ——业绩导向(Performance driven);
C ——规范运营与诚信(Compliance and integrity);
I ——创新与追求卓越(Innovative and best practice);
PKI ——Provide energy(奉献能源),Keep high performance(追求绩效),Internationalized team(国际化团队)。
三、海外并购政府扮演的角色:
(一)、政府监管作用: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
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监督水平有助于推动内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为海外并购储备实力。
(二)、政府扶持作用:
1、对海外并购企业给予行动上配合,积极的利用外交资源为其开山引路。
2、及时做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顾问,帮助企业在当地树立形象,以便为当地政府接受。
3、利用外交手段,建立一种协助机制,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通道和较为公平的商业环境。
四、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网站
新浪财经网
《2008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并购论》,中国书籍出版社
《并购论坛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
《资本运营》,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