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阶段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配套体系研究
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摘要]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
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说明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化经营有着很大的差距;其次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我国企业不仅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存在很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机遇;风险;对策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现状我国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状况也是参差不齐的,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也不尽一致,根据中国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自身实力,以及国际化的程度,可以把中国企业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一)还未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但由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再加上我国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用等级较低,甚至许多企业还没有取得进出口权,更不用说自主的经营进出口业务,所以,中国绝大多数企目前还没有进入国际市场,还属停留在国内发展阶段。
(二)逐渐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使得外资企业进入的同时,也导致了国内部分企业在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的前提下开始逐渐探索国际市场,有的已经开始出口产品,并一步步走入了国际市场,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去。
(三)开始进行国际市场扩张的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的扩张阶段是目前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高阶段,我国有部分企业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国际市场竞争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吸收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也开始着手扩大国际市场,但是这种扩张是低层次的,并未达到全球合理化经营的程度,同时竞争优势仍停留在加工生产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地方。
总之,我国国际化经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企业总体上处于资本层面的国际化阶段,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基本特征、基本动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跨国并购行为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企业;跨国并购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在低谷徘徊,但新兴产业却发展迅速,这就使得部分行业的企业在发展中积极扩张,而部分行业内企业则陷入了发展困境。
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大量的跨国并购行为出现,我国企业同样积极的利用跨国并购的机遇,实施“走出去”策略,并获得了相当的成果。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基本特征总体来看,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跨国并购出现了诸多新的趋势和特征,如并购总金额和单笔金额不断扩大,并购领域分布广但仍然主要集中在能源及矿产行业等,这些特征表明未来我国跨国并购将更趋活跃。
1.总并购金额和平均单笔并购不断扩大。
首先,从并购总金额来看,清科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下同,不再单独说明),2011年,我国企业共完成110起海外并购交易,其中公开披露并购金额的为82起,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2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12.9%;2012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为28起,占并购市场的比重为13.7%,公开披露交易金额的24项并购活动涉及交易金额为116.13亿美元,占全部并购金额的71.8%。
其次,从平均并购金额来看,2011年,海外并购平均金额为342.67百万美元,而2012年一季度达到483.86百万美元。
2.并购行业较广但主要分布在能源及矿产方面。
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分布的行业较广,如金融、清洁技术、化工原料及加工等,此外,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海外并购行为不断增多,这与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经营要求密不可分,尤其在当前极其复杂的产业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内光伏行业巨头规避风险、取得融资、优化布局、掌控核心技术的优先选择,例如国内尚德集团、天威集团都已经提前在国外布局,天威集团旗下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曾收购美国hoku scientific公司。
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如何_走出去_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与现状二十一世纪初期,“十五”计划开始,我国启动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打造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短短的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历经政策导向不断向好的发展过程,中国“走出去”企业已经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规模快速增长,地区格局逐渐清晰。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不断壮大,与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对话的能力不断增强。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经济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采取积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立足点,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不仅较快扭转经济增速和下滑态势,也为下一步经济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为“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大发展积极做准备,我国经济也步入了平稳回升的关键阶段。
2009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7%、37.3%。
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009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7.8万人,较2008年同期增加3.8万人。
二、当前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领域形势严峻,尚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的中国企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许多方面限制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金融危机及由其引发的经济危机,减缓了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速度。
企业的破产、劳动者的失业、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所造成的储蓄意愿增加,大大减少了欧美国家对各种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的需求。
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机遇、风险与对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机遇、风险与对策李一文内容提要: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海外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但跨国投资也蕴藏着许多风险。
为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中国政府与企业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抓住危机中的机遇,重点投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和监管体系;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建立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
关键词:金融危机 风险 保护机制 海外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很多国内企业具备了良好的海外投资条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海外投资的成功案例。
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之时,中国的央企,以雄厚的资本、超级的能量,纷纷出海,迅速地站在了全球各大经济体的门口,或买入资产,或增持股权。
但某些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如中国平安投资富通的亏损,28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到现在市值仅剩下10亿左右。
很显然,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
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和风险,并提出及时的应对良策,对指导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机遇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面对这次国际市场动荡带给中国企业的裨益,对于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的优势在哪?面临的机遇在哪?1.国际金融风暴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
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
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延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大、经济恢复越慢,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会越多。
2.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冰岛、巴基斯坦、希腊等国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几乎面临国家破产的境地,而我国凭借充裕的外汇储备,至少到目前为止各方面情况运行良好。
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发展与管理

我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与管理探究摘要: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很多国家均可看到中国制造的字样,原来依靠模仿生产、代理及自主研发制造进行市场地位竞争的民营企业,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其原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运营风险越来越大,我国的制造企业被卷入了全面竞争之中,尤其是我国各代工制造企业受到首当其冲的影响,本文就我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及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制造企业;国际化;发展;管理中图分类号:s77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制造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有些企业因产业环境恶化,难以继续维持而倒闭,有些企业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也有些企业的行业市场地位在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并且越走越远。
我国制造企业在模仿再生阶段起步,并进入了国际化发展当中,随着原有模仿再生优势的减弱,我国制造企业的利润获得空间越来越小,运营风险在不断增加,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全面竞争,尽管有些企业选择了退出及死亡,但也有很多企业收益市场、品牌及技术沉淀,可以在国际市场中一展身手,并且占据着局部领先优势,我国制造企业要想加快国际化发展及管理,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一、我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1.我国制造企业的思维国际化发展思维国际化所指的是运用全球眼光、全新观念及战略性思考进行企业发展中面对问题的审视,尤其是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大舞台中走得较远,就需要从思维观念上进行改变,用全球眼光来看待企业发展问题,将原有局限地域思维进行打破,将全球资源归入视野之中,尽量以最快速度及最低成本来推动企业自身发展,企业应该把自己融入到世界之中,并成为世界资源一部分,民营企业自身灵活性更高些,应该在国际范围内,市场潜力最大地方进行销售,在制造成本最低地方来生生产,技术资源最为丰富之地进行研发,并且在人力资源最为优秀之地进行人才引进,以及最为贴近用户之地来组织服务,在全球范围里进行有效资源搜索及配置,特别是比较大型的民营企业更应该用全球眼光来看待问题,从而找到企业发展的最佳方式。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经营的战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经营的战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立足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模式进行了探讨。
从对外直接投资(FDI)、贴牌生产(OEM)、“走出去”自建销售网络、境外自建生产及研发基地、参与跨国公司的生产链、企业联盟规模效益等方面谋求新型战略模式。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模式导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更是推动全球化的进一步演进。
随着经营战略时代的来临,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也开始有所调整,逐渐变得更为清晰和有攻击力。
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制定和选择正确有效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明确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实现途径,方可实现健康的国际化成长。
中国经济受着世界经济的左右,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中国经济要快速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全球的范围内或者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考虑企业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已势在必行。
那么,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应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模式?不同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模式不尽相同,一家企业在不同阶段会采取不同模式,亦可能同时采取多种模式。
不管模式如何变化,成功的企业国际化都是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独特的资源条件相适应的企业国际化模式。
一、目前,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主要有以下模式可供选择。
(一)对外直接投资(FDI)模式FDI 模式,就是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和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FDI 模式所体现出的就是“走出去”战略,这类投资是中国对外投资中,最接近于跨国投资基本理论本意的投资行为,其形式可以是并购,但更多的是绿地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一些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技术、规模、品牌、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
近几年,中国一些大型企业如中石油、中铝的对外投资,涉及金额越来越大,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国际业界的关注。
据一些数据统计,中国海外投资开支逐年成几倍的增加,其主要方式为购并。
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湖 北 经济 学 院学 报 ( 人 文 社 会科 学 版 )
D e c . 2 0 1 3
第 1 O卷 第 1 2期
o u m a l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W o f E c 0 n o m i c s 世
会的国家 . 往 往 是 在 大 变 革 大 发 展 中率 先 复 苏 并 在 下 一 轮 经
济 发 展 中 占据 制 高 点 的 国 家 。2 0 1 2年 的 国务 院《 政 府 工 作 报
六个 月 出现 负 增 长 。 根据 最新 数 据 显 示 , 今 年 1至 4月 , 我 国 外 商投 资 新 设 立 企 业 7 0 1 6家 , 同 比下 降 1 3 . 9 4 %; 实 际 使 用外
关键词 : 战略性新兴产业; 营销渠道 ; 贸 易壁 垒 ; 绿 地投 资
后金融危机时期 . 国 际 经 济 环 境 变 幻 莫 测 和 国际 市 场 竞 争越 来 越 激 烈 . 那些 在 经 济 危 机 后 善 于 抓 住 产 业 技 术 革 新 机
到很 大 影 响 。 随 着 国 内要 素 成 本 上 升 , 我 国吸 引 外资 的低经 营 成本 优 势 有 所 减 弱 , 至2 0 1 1 年 1 1月 以来 , 我国 F D I 已经 连续
战 略 性新 兴 企 业 的 国 际化 发 展 虽 然 进入 空 前 的 发展 机 遇
期, 取得 了很 大 的 成 绩 , 但 同全 球 著 名 跨 国公 司的 国际化 经 营 水 平 相 比还 存在 较大 的差 距 , 国 际 化程 度 还 不 高 , 发 展还 不 成 熟 。影 响 战 略 性新 兴 企 业 国际 化 水 平 提 高 的 主要 问 题包 括 以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际贸易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苏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整体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展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
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提供一定的助力,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挑战;对策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9)34-0023-0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化程度持续提高。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之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参与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拓展国际市场,在国家层面,则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因此探讨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化经营相关概述1.国际化经营的相关概念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的经营范围突破本国,国际化经营不限于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各种行为。
在探讨国际化经营时我们需要弄清楚几个关键的概念:其一,国际化企业,其内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企业试图发展国际业务,二是企业发展国际业务成功。
企业在一个国家内部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试图开展跨国经营,其结果有二,成功则成为国际化企业,失败则退回国内。
其二,跨国公司,关于这一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定论,现如今几个比较主流的观点如下:英国学者邓宁将在一个以上国家绝对拥有或是控制生产设施的企业称为跨国公司;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提出跨国公司应具备的三项要素分别为,在两个及其以上国家拥有实体、各实体通过股权或是其他方式相互联系形成整体、能够通过一个或是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或是共同战略。
2.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定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方式和范畴不断扩大,许多企业已经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在当今全球经济的互相依存和紧密联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速了其国际化的步伐。
从过去的单一的出口贸易到现在的全球化投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力量之一。
本文将在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进程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和意义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使得国际市场变得更加竞争激烈,但是同时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各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和支持国际化战略,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化经营,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中寻求新商机。
国家的开放政策,在吸收国外的技术和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中国企业向海外拓展,节省企业运营成本。
进入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意味着增加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和更深入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实践和创新的经验也将使中国企业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全球市场和各国文化习俗,提高企业的企业文化含量,增强企业的国际化形象。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趋势在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了去海外、投资兴业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9年,中国跨国企业向20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累计投资超过2.2万亿美元。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合作和收购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加速了其国际化的步伐,实现了全球化经营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进入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国内企业走向全球的重要渠道之一。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耕耘,如今已经有大批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并且还有一些企业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战略选择

跨国经营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研究探讨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一般而言,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事国际化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一)外部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
加入WTO 后,形势将更加严峻。
这表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会拒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而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比如,我国的汽车工业仅整车厂就有100多家,但全年的总产量之和只相当于外国一家中型企业的产量。
全国企业500强的销售额之总和只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企业的年销售额。
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一批跨国大企业正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公布的数据,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 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
这些企业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 —70%,产品研究与开发的80%—9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
其中,由世界权威性财经杂志美国《财富》每年评出的全球500强,虽然在数量上只占跨国公司总数的1 %左右,但其销售额却占全部跨国公司总销售额的90%。
并且从行业集中度和其生产经营与其他跨国企业的相关性等经济指标看,全球500强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二)内部原因通过国外研究论证,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原因是: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比较成本和交易费用等因素促进了跨国经营的出现或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产生。
根据海墨和金达莱伯杰(Hymert and Kindleberger)的观点,跨国公司拥有某些垄断优势,诸如:(1)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2)对某些原材料来源的垄断;(3)经济规模优势;(4)对销售渠道的控制;(5)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促成了跨国经营或外国直接投资。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动因及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动因及竞争优势分析[摘要]企业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特许经营或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和并购等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
我国企业走国际化道路通常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转移过剩产能和规避汇率风险等,并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作用下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进行的。
目前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快国际化步伐。
[关键词]企业经营;国际化;动因;竞争优势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界对于“国际化”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论。
就现有的理论文献来看,对于“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认为国际化是一种在外国市场的投资模式,可以用理性的外部化、所有权和区位优势的经济分析来解释(williamson 1975,dunning 1988)。
2.国际化是一个持续的演进过程(melin 1992),公司随着知识和市场投入的增加而提高国际参与度(jollanson&vahlne 1977)。
3.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逐渐认识到国际交易对于公司未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和执行贸易(beamisll 1990)。
除了这几种观点外,多数学者用国际化来描述一个企业或集团的外向型经营活动。
国外对于“国际化动因”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有传统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维农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邓宁(dunning)的经济发展五阶段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切合比较优势理论和贸易投资相互关系理论。
最新的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主要从管理者个人特点、规模效应和资源限制等角度来分析。
从管理者个人特点角度来看,认为管理者的教育经历、接受能力、是否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经历都是推动企业国际化的原因(mcdougall&oviatt 1991)。
从规模效应来分析,认为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达到更低的成本和价格,在更低价格时达到更高的质量,以及面对国内市场不景气时,企业会进行国际化(coviello & mcauley 1999)。
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有效路径

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有效路径探究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企业的世界价值观创造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在这一国际化背景下的分工与再造,直接对我国企业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多角度系统产生影响。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企业国际化;路径前言: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以后,面对激烈的竞争,都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企业国际竞争中。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多为一个动态的变化工程,由最初的简单贸易出口变成直接组建跨国公司,并在实际经营中,建立跨国的生产、销售等等网络。
1.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自80年代初,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以后,跨国企业的发展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标准,迄今为止经历了不同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致在1979年以后,到80年代中期,此阶段,我国的国际化企业较少,而且多是以三资企业为形式进入市场的。
第二个阶段是在80年代中期到2000之前的这段时间。
在此期间,我国政府逐渐出台了投资审批个案,对于政策框架基本明晰,也很透明,这些都对于日后的对外投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也可以看作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期铺垫。
第三个阶段便是2001年以后,到现在的这个时期的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我国的企业国际化发展形式,出现了根本的改变,有原先的“小心引进来”变为了“大胆走出去”的策略,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的全球经济整体战略的成功延伸和发展。
这个时期里,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个相关都对于国际化的发展做了积极态度的支持。
我国的跨国企业经营分成了以: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中小型企业等四大类为主的支柱企业。
当然,不管怎么样,我们国家的发展起步还是比较晚,这就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形成了一个瓶颈制约,不论在国家化的程度、经济总量还是贸易地位上,我们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互看齐。
2.我国企业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国际化途径的局限性大第一,我国的企业国家化发展途径主要是通过新建来完成的,而并购的案例比较少。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研究报告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研究报告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经营机遇与挑战。
本报告将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管理挑战,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国际化经营的背景和意义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通过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的局限,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国际化经营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管理挑战概述1.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引发沟通障碍和团队冲突,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
2. 法律法规: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可能给企业的合规经营带来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3. 人力资源:国际化经营需要大量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当地市场和法律法规的高素质人才。
4. 品牌建设: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5. 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上的供应链比国内更为复杂,管理难度更大,如何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是一大挑战。
四、应对策略与措施1. 跨文化培训:加强员工的跨文化培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法律咨询: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确保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遵守各国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
3. 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引进具备国际视野和经验的高端人才,同时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打造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管理团队。
4. 品牌战略: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5. 供应链优化:对供应链进行全面优化,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五、案例分析此处将选取若干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典型管理挑战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解读来进一步阐述管理挑战的具体表现、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发展研究

近几 年来 , 中资 银行 国际化 发展 的步伐 不断加 快 。从 现 阶段 中资银 行 国际化经 营发展 的趋势 来看 ,可大 体概述 为三 个方 面 :
一
国开拓 市场 。面对大举 进入 的外 资银行挑 战 . 以及 在金 融危机 后
全球 金 融 格 局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的 背 景 下 . 为 全 面 提 升 国 际 竞 争 力 .
是参 与 国际化发展 的银行 趋于多样 。 是对 于 目标市 场的选择 二
中资银行 有 必要 通过推 动 国际化 经营和 发展 . 来加 快银行 组 织架
构 、 务 结 构 和 公 司 治 理 的 转 型 与 完 善 。 期 实 现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业 以 寻 求 更 长远 增 长 与 盈 利 的 机 会 。 文 通 过 对 中 资银 行 国 际 化 发 展 本 现 状 及 所 遇 到 的 问题 进 行 研 究 分 析 . 求 其 发 展 优 势 . 而 为 中 探 进
20 。6 . 0 9 ()
持风 险防范 与业务推进 并 重。在 向农村地 区延伸 支付 服务 的过程 中. 通过 组 织支付
系统 岗位 资格 考 试和 银 行 结算 账 户 专 管
员 考 试 , 办 支 付 系 统 、 行 账 户 专 题 培 举 银
训等 措施来 规 范银行机 构 支付 清算 行 为, 降低 支付清 算风 险。在扩 大小 额取现 的试
参 考文献 : 『] 阳卫 民. 1欧 以支付结 算为平 台, 全面提 升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水 平 『.中 国信 用 卡 , J ]
2 o ,6 . 0 9 ()
( 坚持 常抓不懈 , 三) 稳步推 进
农 村 支 付 服 务 环 境 的 改 善 是 一 项 长
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国际金融体系指各国之间的外汇、资本、货物以及服务等交流和协作机制。
在这个体系里,金融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关系、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关系国际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与中国的金融市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互动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的需求日益增加。
通过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中国金融市场可以实现更好的国际化,并且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其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影响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发展。
例如,中国债务问题的爆发可能会引发国际市场的恐慌情绪。
二、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步伐加快。
自贸区的设立和QFII、RQFII制度的改革使得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门槛降低,而且允许了更多的证券品种在人民币市场上交易。
金融自由化也使得中国本土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形成更加健康的市场竞争。
而在国际化方面,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也在逐渐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多币种汇率系统,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
此外,中国经济体系对外的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长,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三、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金融行业稳健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目前金融市场波动频繁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尤为重要。
中国近年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政策。
如2016年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将个人外汇年度购汇限额从50万美元降至1万美元,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另外,多个部门也联合出台了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监管措施,加强了在侵权违规、民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监管。
后金融危机时期炼化企业海外项目发展的原则及策略

的 主要 供 应 来 源 于南 美 、西 欧 和 东 欧 。 随着 经 济
下 滑 ,西 欧 地 区 汽 油 的进 出 口贸 易 将达 到 平 衡 。
非 洲 将 继 续 向北 美 、西 欧 地 区供应 汽油 。亚 洲 和
中欧将 继续 在汽 油 贸易 中保持 平衡 。
收 稿 日期 :2 1-30 。 0 10 .9
万吨 。开工率 在2 1 年上升至高点 ( 8 05 8 %左右 ),
未来 全球新 增产 能集 中在 中东 和亚太 地 区。
2)丙 烯 。未 来 全 球 新 增 产 能 主 要 集 中在 亚 太 地 区 ,其 次是 中东 地 区 。未 来需 求 年均 增 长 速 度 约39 .%,从 2 0 年 的70 0 09 0 万吨 增长  ̄2 2 年 的 00 1 5 吨 。开工率 与 乙烯 相似 ,在2 1 年上升 至高 .亿 0 05
技 术 能 力 ,采 取 资 源 市场 并 重 的策 略 扩 张 海外
炼 化 业 务 。一 方 面 ,在石 油 资源 国建 设 大 型 的炼
要 出 口欧 美 地 区 ,石 化产 品运 回 国 内消 费 。在 资 源落 实 、配 套 基 础设 施 较 好 的地 区 ,也 可 单 独 参
投 资 大 型 乙烯项 目 ,如 沙 特 的 延 布 和朱 拜 勒 地
化 生 产装 置 ,实 现 其 稳定 占有 资 源 的 目的 ;另 一 方 面 也在 石 油 消 费 国或地 区建 设 大 型 炼 化 装置 , 以实 现其 市场 战略 然 而 ,也 应 该 看 到 ,2 世 纪 以 来 的 高 油 价 1 背 景 ,在 提 升 了 上 游业 务 回报 的 同时 ,也 使 得 下
最 大 的 油 品及 石 化 产 品 出 口地 区 , 因此 在 中 东地 区 建设 千万 吨级 大 型 炼 化 企业 ,其 油 品 可考 虑主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单纯的出口贸易向境外投资、并购和合作拓展。
这种趋势对于中国企业的经济发展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意义。
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口贸易,这个阶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了。
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以成本优势为基础,迅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第二阶段是境外投资,这一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首先进行的是资源类投资,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而后增加了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第三阶段是走向对外合作和并购,即通过合作、收购或合资等方式获得对外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从而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向更高水平拓展。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中国企业已经获得了更多自主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资源,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参与能力显著提升。
从目前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态度来看,已经越来越趋于认可和支持,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
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增长中主要依赖世界工厂的定位和品牌的代工生产。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促使中国企业不断改善自身的生产制造、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型经济、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2. 带动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得了更多的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使其在国内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金融天地257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吕 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摘要:国际经济市场形势多变,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性日益加剧,国际金融和经济出现了一定的危机。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给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国际间的关系,这于我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这把“双刃剑”面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需要发展更加贴合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模式,提升我国综合发展水平,使我国探索到有效解决经济危机带来挑战的方法,开拓我国发展机遇。
本文结合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对我国面临的挑战作了简要分析,研究了相应的对策,以保障我国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能够循序增长。
关键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我国;发展;挑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124;F831.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4-0257-01引言从2007年爆发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稳定性极为不佳,政治文化形势受到经济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
国际各大国间关系出现白热化现象,一触即发,整国际形势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大调整、大变革的危机。
这一严峻形势对我综合发展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机遇,而我国想要在此严峻形势下应对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就需要认清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面临的具体挑战和对策。
一、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影响。
就宏观层面而言,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我国角出口外需的需求量,降低了我国出口贸易额,使我国出口减少额大幅度提高,直接滞后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甚至是综合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另外,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让美元面值降低,我国在美元外汇上缩水严重,损失同比增加,这对我国综合发展影响极大。
经济管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索_学位论文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索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逐渐消除各种壁垒和阻碍,使得国家间的经济关联性和依存性不断增强。
宏观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对企业微观意义上的国际化经营已形成了冲击。
外国企业纷纷开始打入中国市场,在今天的世界上,市场已经没有国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企业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冲击。
中国企业已经不能再高枕无忧,安于国内。
必须进入国际市场找寻新的生存空间。
而面对着日渐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只有以全球视角来审视并组织自己的企业时,才能够拥有真正的竞争力。
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崛起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愈深,成绩就愈优。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ABSTRACT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times. The so-calle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eans flowing freely and disposing rationally in the world of factor of production, dispel various barriers and hinder gradually , is making the economy across boundaries related and strengthening dependently constantl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ide of macroscopical meaning manage and already transform to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icro meaning into and strike. Foreign enterprises begin to squeeze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one after another , in today's world, there are no national boundaries on the market, after China joins WTO, Chinese enterprises will face assaulting in fiercer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eseenterprises can't sleep without any anxiety any more already, are content with our country. Must enter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look for the new living space . And is facing opening day by day , fier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ay by day of competition , Chinese enterprise come , scrutinize with global visual angle and organize own enterprises , only, there can be real competitiveness . New developing market practice that national enterprise emerge prove , participate in to dark intensity have international economy fully already, the more excellent the achievement is.Keywords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ized management strateg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绪论 (3)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概况 (4)(一)企业分布较广,多元化初现趋势 (4)(二)投资领域广泛 ,但仍以贸易类为主 (4)(三)跨国经营企业的构成 (4)(四)入世推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5)(五)本土化程度迅速提高 (5)二、引发和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6)(一)引发和驱动因素之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 (6)(二)引发和驱动因素之二:中国加入世贸 (7)(三)引发和驱动因素之三:政府的发展战略导向 (8)三、全球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和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 (9)(一)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也在不断发展 (9)1、单项优势论 (9)2、综合优势论 (9)3、赢得优势论 (10)(二)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11)1、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新趋势 (12)2、R&D国际化成为跨国公司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2)3、组织网络化成为跨国公司结构调整的新趋势 (12)(三)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及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 (13)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16)(一)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对三对关系做出选择 (16)(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19)1、国际化战略之一:发展以跨国公司外包为主的加工贸易 (19)2、国际化战略之二:发展以收购兼并国外资源为主的国际化 (20)(三)政府的扶持战略 (20)1、积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双边协议 (21)2、制定中国海外企业本土化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指导 (21)3、建立负责海外投资协调的职权机构和制度,避免企业的恶性竞争 (22)4、完善跨国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22)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绪论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企 瓶 颈 制约 。通过 积 极开 展 国际 化经 营 , 自然 资源 比较丰 富 的国 家 新 应 用 . 业 服 务 。这 一 方面 摩托 罗 拉公 司 的做 法 值 得借 鉴 。其 到 投 资 ,可 以直 接利 用 国外 的各 种 资源 , 补 国内 资源短 缺 ,实现 经 为 每一 个新进 员工 提供 为期 两天 的入职 教 育培 训 ;为 了适应 业 务发 弥 济 的可持 续 发展 。再次 。可 以有 效地 绕过 贸易保 护 主义 壁垒 ,扩 大 展 的需 要 ,经 常对 员 工进行 重新 培训 以保证 他们 的生 产能 力和 工作
来分析我 国企 业在 当前形 势 下进 行 国际化 经 营的相 关配套 体 系的构 建和 完善 ,以便更 好地 参与 国际竞 争。 [ 关键 词 ] 国际化 经营 配套体 系 核 心竞 争 力 t 第一 ,设 立 自己的技 术研 发基 地 ,与高 等院 校和科 研机 构等 进
国 际化经 营是企 业 生产 社会 化 、经营现 代化 的 必然趋 势 ,也是
( wn rhp海外 资产 ,管理 风 格 、战 略 、组织 结 构等 是否 具 有 国 O es i)
际化 导 向( i tt n。本 文认 为 所谓 国际 化 经营 即企 业 的生 产经 Or nai ) e o 资源 和两 个市场 ,实现 资源 的优化 配置 和产 业效 益 的提高 ,把 企业 做大 做强 。 2国际 化经营 的必 要性 .
往 首 先 ,国际 化 可 以实 现 产 业 结 构升 级 和 品牌 战略 。 没 有 技术 和创 新 结 果 的这 种模 糊 性 , 往造 成 对企 业 管理 创 新 的重 视不 够 ,
含量 、缺 乏 自主 品牌 的劳动 密集 型企 业在 国际环 境 恶化 的大背 景下 进而 势必 影响 企业 的管理 创新 的进 程 。因此 ,要 搞好 管理创 新必 须
2组 织 管理创新 体 系 . 金融风 暴; 刷 了原有 的企 业 国际化组 织 管理体 系 ,必须 构建抗 中
第一 ,重视 企业 管理 创新 成果 。企 业管理 创 新是一 个纷 繁复 杂
营活 动跨 越 国界 在 国际 范围 内进 行 ,以便充 分利 用 国际 、国 内两种 风险 能力强 、 国际适应 性强 的企 业国际 化管理 创新 体系 。 的长 期 系 统工 程 , 就会 使 得 管理 创 新成 果 没有 技 术创 新 那样 清 晰 这 和 明确 ,而且 其成 果所体 现 的价值 也是 间接 的。企 业管 理创 新过 程
1国际化 经营 的定 义 .
关于 国际化 经营 概念 的 界定 ,在 国际经 济史 上早 已有 各种 不 同
第三 ,政府 政策 的支 持。 发达 国际政 府 大多重 视对 核心 技术 的
的论 述 。较 早 对其 定 义 的是V mo 1 6 e n( 6),他 认 为 国 际化 是连 R D,并制定 相 关优 惠 政策 加 以贯彻落 实 。如美 国和 加拿大 都 以法 9 & 续 性阶段 的概念 ,即厂 商会 随着产 品 生命周 期 的演 变而逐 渐增 加 国 律 的形式 都 明确 规定 不论 政府 的还 是 民间的科 研机 构均 属于 非营 利 际 化 的程度 ;A n v r l B lo a2 O ) 国 际化 的范 畴 或者 性 的 ,不 承担纳 税义 务 。而企 业 的R D 用也被 视为 一种特 殊 的投 n a aj a& ed n (0 0将 u & 费 说 标准 确定 为 “ 0”: 否 从事 海 外运 作 ( eain ) 3 是 Op rt s ,是 否 拥有 资 ,享受税 费减 免的 双重优 惠。 o
国 际 经 贸
后金融 危机 阶段 中国企业 国际化经营 的配套体系研究
一 何 斌 四川师范大经济 与管理学院
[ 摘 要 ] 全球 经济 一体化 的今 天 ,跨 国经 营 已成 为企 业不 可或缺 的策略 之 一 . 于国际 市场 的竞争 比 国 内市场 更加 激烈 , 面临的 在 .由
不确定性 比 国 内更 多 ,尤其是在 当前金 融危机 下开展 国际化经 营 ,企业必 须要 建立起 相应 比较 完善的跨 国经营配 套体 系。本 文正是 基 于此
一
方 面 ,他 们 急需外 部 资本 的注入 以摆 脱金 融海 啸 的阴影 ,必 然会 心 技术 ,提 高企 业的核心 竞 争能 力。 第 二 。要清 楚地 了解 自己的核心 技术 ,即对现 有技 术进 行分 类 和重 新整合 ,将 一般 技术 、通 用技术 和专 有技 术 、关键 技术 区分 开
、
降低 谈判 的 门槛 ,从 而我 国企 业从 事 国际化 经营 的谈 判成 本大 大减
少。
一
国 际化 经 营 的 内涵 和 意 义
来 。 然后 集中人 力 、物力 、财 力对 专有技 术 和关键 技术 进行 进一步 的研 究 、开 发 、改造 ,以便 形成具 有 自有知识 产权 的核心 技术 。
所 面临 的不单 纯是 生产 危机 ,而 是生 存危机 。 为此 需要 进行产 业升 重视 创新 成果 。 级 、企 业 创新 ,将 “ 中国 制造 ” 变成 “ 中国创 造 ” , 国 际化 经 营 而 第 二 ,营 造 企 业 管理 创 新 文 化氛 围。 企 业应 该 成 为 学 习型 组
全球 分工 与合 作 、国际 技术 和资 本流 动 的客 观需 要 。受 美国次 贷危 行技 术研 发合 作 ,提 高R D & 费用 在企 业成本 中所 占的 比重 ,用全 球 机 引发 的全球 金融风 暴 的影 响 ,欧美 发达 国家经 济 增长放 缓 ,部分 技术 服务 全球 经济 ,形成 面 向世界 的科研 中心 ;充分 引入竞 争激 励 产业 出现 空 当 ,企业 资产 迅速 贬值 ,一 方面 他们 由于忙 于 自保 而无 机 制 ,加 大对于 企业 核心 技术 开发起 关键 作 用的人 才 的奖励 ,激发 暇顾 及他 国企业 的竞 争 ,这 为我 国企业 的海 外扩 展减 轻 了障碍 ;另 潜 力 ,调动 积极 性 ,稳住 人才 、吸 引人 才 ,培 育 自主知 识产权 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