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丝降血糖的作用
玉米皮须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皮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皮须,又称玉米须、玉米药,是指玉米的花丝,一种常见而广泛使用的中药材。
玉米皮须被赋予了多种功效与作用,是人们常用的补肾健脾、利尿消肿、解毒祛湿的药材之一。
在传统中医药中,玉米皮须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首先,玉米皮须具有补肾健脾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米皮须味甘性微寒,具有养血补肾的功效。
玉米皮须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刺激肾脏功能,增加尿液排出,促进废物的排出。
同时,玉米皮须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可以增加体力和抵抗力,改善脾胃功能,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其次,玉米皮须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中医认为,玉米皮须具有渗湿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调节体液平衡,清除体内湿气。
研究发现,玉米皮含有一种叫玉米纤维素的成分,这种纤维素对结石、水肿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同时,玉米皮须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细胞的损伤,有助于减少肿胀和炎症反应。
此外,玉米皮须还具有解毒祛湿的功效。
其中含有一种叫做抗菌素-6的物质,这是一种天然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玉米皮须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垃圾物质顺利排出体外,减少毒素在体内的积聚。
此外,玉米皮须中还含有一种叫做黄酮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能够减少毒素对细胞的伤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玉米皮须在民间草药中还有一些专门的用途。
例如,玉米须可以用来治疗尿频和尿急症状,以及肾炎、水肿等疾病。
另外,玉米皮须还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状,因为其含有一种被称为“谷胱甘肽”的物质,可以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脂和血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充分利用玉米皮须的功效。
例如,在煮玉米的时候,可以将玉米皮须洗净后一同煮熟,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增加玉米的风味。
此外,还可以将玉米皮须晒干后研磨成粉末,用来泡茶,具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效果。
降血糖最快的土方子,6个偏方轻松降血糖

降血糖最快的土方子,6个偏方轻松降血糖怎样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血糖升高提示危险性升高,在坚持规范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安全的偏方来帮助降低血糖,今天就介绍一下降血糖最快的土方子。
降血糖最快的土方子1、玉米须水取新鲜的玉米须30克,或者晒干的玉米须10克,用一碗多的清水煮开,代茶饮用,也可直接用玉米须煮粥食用,每天1次。
玉米须具有平肝利胆、清热利水的功效,可以改善糖尿病人的湿热体质,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食疗饮品。
经常喝玉米须水可以取得降血糖和降血压的作用,玉米须中含有苹果酸、苦味糖苷等多种活性物质,是一味良好的药材。
2、醋泡洋葱取洋葱一个,食醋适量,将洋葱剥去外皮,切成薄片,然后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再加入食醋没过洋葱的平面,密封一天一夜后就可以直接食用,每天早晚各吃一次,每次吃几汤匙。
洋葱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含有类似降糖物质的甲苯磺丁脲,是一种非常好的降糖蔬菜,另外经常吃洋葱还可降低血脂和血压。
3、芹菜苦瓜汁取新鲜的芹菜1颗,苦瓜半根,芹菜和苦瓜洗净之后切成小块,一起放入榨汁机中,加入一杯凉开水,榨成蔬菜汁饮用,每天1次。
芹菜可以降低糖分、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有效清洁血液环境,苦瓜含有苦瓜皂甙和苦瓜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降糖和降脂作用。
经常喝芹菜苦瓜汁,可以有效改善三高问题,4、山药生地汤取干山药、生地黄各15克,用1碗多的清水煎成汤汁饮用,每天1次。
生地黄可以调理肝肾,具有滋阴生津、清热润燥的功效;山药对于肺、脾、肝、肾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具有益气补虚的功效。
山药生地汤可以改善肝肾阴虚以及脾虚痰湿等病理变化,从而恢复糖尿病人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消除高血糖症状的效果。
5、凉拌木耳马齿笕取新鲜的马齿笕100克,泡发的黑木耳30克左右,一起过沸水焯一下,然后用亚麻籽油(或橄榄油)和少许食盐凉拌,即可食用,每天1次。
马齿笕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并保护血管;黑木耳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两者搭配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是很适合三高患者的食疗佳品。
玉米须化学成份及其降血糖活性综述

取物进行 了短期单次 灌 胃实 验和长期 灌 胃实验 , 玉米须 醇提 物使糖尿病小 鼠血糖 显著下 降 , 并且对 小 鼠体重 下降 有缓解 作用 , 但对内源胰岛素分泌没有影 响。
3 . 玉米须多糖对血糖代谢 的影响 : 研究表 明, 具有降血糖
活性 的多糖类可 以显 著提 高肝脏 中 己糖激 酶 、 葡萄糖 激酶 和 6 . 磷 酸葡萄糖 脱氢酶 的活性 , 以及降 低血浆 甘油 三酯 和胆 固
、
酸、 木糖 和 甘露 糖 ( 物质 的量 比为 0 . 8 9: 0 . 4 8 : 0 . 3 9 : 0 . 2 6 : 0 . 3 4 ) , 后 经近红外光 谱发 现 , 木糖 的构型 为 — D 一 吡喃环 , 阿
拉伯糖 的构型 为 . L . 呋 喃环 , 甘 露糖 的构 型 为 B — D - 吡 喃环 , 葡萄糖 的构型 为 . D . 吡喃环 。王 磊等 用微 波辅 助 提取 玉
醇水平 , 但不会 增加 机体 胰 岛素 的分 泌 。Z h a o等 采用 水提醇沉 的提取 方法 制备 了玉米须 多糖 , 以链 脲佐菌 素诱导 的成年 I C R小 鼠为实验 动物模型 进行治疗 , 不 仅血糖 值显著
木一 己4. 羰基) - 3 . 甲氧基木 樨草 素 ( 分 子结 构式 见 图 1 - 3 ) 以及 6 . 乙酰基 . 木樨 草 素 J 。王英 平 等 分 离 出木 樨 草 素
抑郁 、 抗疲 劳、 抗高血脂 以及抗 炎等作 用 , 本文对 玉米须 的化 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展开综述 。
玉 米 须 的化 学 成 份 1 . 多糖类 : 李波 等… 用 H P L C法测 定水 提法 提取 的玉米 须多糖 , 其 中主要 含有 葡萄 糖 、 半 乳糖 、 阿拉 伯糖 、 半 乳 糖醛
玉米的籽粒与花丝功能成分含量的研究

3 结语 结合全文,想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同时发展
农村经济,就需要认识和意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 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力 度,重视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与整体素养,改革创新 现代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构建管理监督体系,保障 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样的方式可பைடு நூலகம்有效提升农民学习 的积极性。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运用多种政策奖励 来吸引技术型管理人员,构建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队伍,为职业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农民可 以掌握多种先进的生产技能。
试验研究
新农民 NEW FARMERS
力时间很长,秃尖即空秕就很少,雌穗各部位授粉发 育的成籽粒概率就很大[7]。玉米籽粒和花丝是有着重 要作用的器官在玉米生命活动中,其中蛋白质,花青 素苷,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与玉米品质优劣有密 不可分关系。籽粒的数量受玉米花丝能否正常受精的 直接影响,而籽粒数量的多少又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因 素[8]。
本研究采用玉米籽粒和花丝,测定其中可溶性蛋 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花青素苷。并对玉米籽粒 和花丝中的功能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以此判断玉米品 质的优劣,辅助玉米育种,为获得高营养品质的玉米 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选用市场购买的3个玉米品种:西星赤糯, KM2013 48-1,草莓玉米。采用大田对比法对不同 玉米品种,划分小区,双行种植(行距40 cm,株距 20 cm),3个重复。雄花吐出花丝后采用人工套袋 授粉自交的方式获取实验材料。选同一棵植株分别取 其花丝和完熟期籽粒,用来进行氨基酸,可溶性蛋白 质,可溶性糖,花青素苷含量的测定。 2.2 实验方法
玉米(Zea mays L.)又叫玉蜀黍、棒子、苞谷, 其属禾本科(Gramineae)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是 一种粮食作物,也是一种丰富的食品资源[1]。玉米也 是重要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已成为我国种植和总产 量最高的经济作物。玉米果穗的籽粒产量与结实能力 有紧密的关系,而花丝的营养状况可能会对花丝活力 和感受力产生一定影响[2]。玉米籽粒中富含淀粉、脂 肪、蛋白质、溶性多糖和糖醇类物质,以及可降低血 液胆固醇的谷胱甘肽、亚油酸等物质,同时富含人体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须,又称玉米柱须或玉米丝,是指玉米植物的顶部柱部分的须状物。
在中医药学中,玉米须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康复效果。
以下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1.利尿作用:玉米须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如玉米须素、玉米鬼针草素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肾脏排尿功能,增加尿量,清除体内废弃物和毒素,有助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肾炎等疾病。
2.抗炎作用:研究表明,玉米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等炎症疾病。
3.抗菌作用:玉米须提取物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须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4.降血糖作用:玉米须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
研究显示,玉米须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调节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降血压作用:玉米须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舒张血管、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因此,玉米须常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6.抗衰老作用:玉米须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保护肌肤和器官的健康。
因此,玉米须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和延寿保健领域。
7.保护肝脏作用:玉米须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多项研究证实,玉米须对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8.抗癌作用:玉米须中的抗氧化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免疫力,减少癌症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玉米须对乳腺癌、大肠癌、肺癌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玉米须有哪些作用玉米须的21种作用

玉米须有哪些作用玉米须的21种作用玉米须是指玉米植物的花序部分,常见于成熟的玉米果穗上。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下面是玉米须的21种主要作用:1.利尿特性:玉米须含有丰富的天然利尿剂,可以促进体内尿液的排泄,有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
2.利湿消肿:玉米须可去湿作用,能够改善湿气引起的水肿问题,如面部浮肿、腿部浮肿等。
3.降血压:玉米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莽草酸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问题。
4.治疗尿路感染:玉米须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对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抗氧化作用:玉米须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和衰老过程。
6.预防痛风:玉米须中的一些成分能够抑制尿酸合成,减少尿酸在体内的沉积,预防和缓解痛风发作。
7.降血糖:玉米须中的一些成分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8.改善贫血:玉米须富含铁和维生素C,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贫血状况。
9.防治肝炎:玉米须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功能,对肝炎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10.改善消化功能:玉米须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酶的活性,改善消化功能。
11.降低血脂:玉米须中的莽草酸和黄酮类物质能够调节血脂代谢,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12.预防心血管疾病:玉米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和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13.抑制肿瘤生长:玉米须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14.增强免疫力:玉米须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病原体和外界侵袭的能力。
15.缓解焦虑和失眠:玉米须具有镇静和安神作用,可缓解焦虑、紧张和失眠等问题。
16.促进伤口愈合:玉米须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加快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
17.保护眼睛健康:玉米须中的维生素A和黄酮类化合物对眼睛健康有益,可以预防眼疾和改善视力。
粟子壳的功效与作用

粟子壳的功效与作用粟子壳,又称玉米须,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它是指玉米的花药和花丝,在玉米果穗成熟后收集而成。
粟子壳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药饮片、保健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
粟子壳性凉、味甘微苦,归入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水、利尿、消炎、解毒的功效。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粟子壳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粟子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粟子壳可清热解毒,具有清热泻火、清暑解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粟子壳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玉米黄酮和玉米素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热毒病、炎症性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次,粟子壳具有利水利尿的作用。
粟子壳中含有一种称为玉米胡萝卜素的物质,它是维生素A的一种前体物质,具有利尿的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胡萝卜素可以刺激肾脏的血流量,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从而起到利尿的效果。
此外,粟子壳中还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具有保持体内水平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还有,粟子壳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研究发现,粟子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DNA、RNA合成,破坏细菌细胞壁,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等方式,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一些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对于一些感染和炎症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粟子壳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粟子壳中含有一种称为玉米蜡黄素的物质,它能够降低血糖和血脂的水平。
研究发现,玉米蜡黄素能够通过不同途径调节胰岛素的释放和作用,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的水平。
同时,它还可以抑制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降低血脂的含量,对于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粟子壳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表明,粟子壳中的玉米黄酮和黄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
玉米须如何降血糖

玉米须如何降血糖用玉米须降糖的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身就说明玉米须有一定的降糖效果,但目前对于玉米须降血糖的科学研究并不多。
部分研究指出,可能是玉米须中的皂甙类物质发挥了降糖作用。
尽管如此,也绝不可用玉米须替代降糖药物,如果在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饮用玉米须水进行辅助治疗,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
1.高血压:玉米须和香蕉皮40克,黄栀子15克,用水煎煮,冷却后服用。
你也可以使用30克玉米须、15克决明子和10克洋甘菊花。
用沸水冲泡,经常饮用,不要喝茶。
2、糖尿病:玉米须60克,南瓜花30克,水煎代茶饮。
1.宜人玉米须粥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鲜玉米须15克,白茅根15克。
先煮白茅根、玉米须,20分钟后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煮成粥食用。
可清热除湿,利尿退肿。
用于湿热壅聚型结节性红斑患者。
2.玉米须荠菜汤鲜玉米须30克,荠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
上三味,水煎服。
可以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利水。
尤适宜用于治疗阴虚的尿血兼有水肿患者。
3.玉米须煮鸡蛋玉米须100克,鸡蛋2个。
将玉米须和鸡蛋分别洗净,加水同煮,蛋熟后去皮,复煮片刻,吃蛋喝汤。
具有平肝清热、利尿祛湿之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前列腺增生患者。
4.石斛玉米芯茶石斛10克,芦根15克,玉米须20克。
上药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
可养阴清热利尿。
适宜少尿无尿伴口干欲饮,皮肤干皱,目眶塌陷症状的癃闭患者。
一、检查补苗,防止缺苗、割垄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查苗补苗,用早熟品种催芽后补种或在幼苗4-5片叶龄前,于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补苗。
玉米3-4叶时及时间苗,5-6叶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圆秆苗,选留大小一致的健苗。
二、及时中耕,防止草地短缺苗期应中耕除草2-3次,定苗前,中耕宜浅,深5厘米为宜。
拔节前中耕灭草1-2次,促次生根深扎,深度10厘米,行间深,苗旁浅。
提倡化学除草。
三、病虫害防治及时清除田边、畦埂、地头杂草,消灭蚜虫、飞虱。
玉米蓟马6月中下旬危害玉米心叶,使心叶扭曲,被害叶片呈银白色条斑,严重的心叶变黄枯死,要及时防治。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玉米须,又称玉米花须、红须、玉髓,是玉米植株上的花雄穗之细枝,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药材。
早在古代,玉米须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并且在近代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玉米须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主治范围,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玉米须的营养成分玉米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K、多种矿物质(如钙、镁、铁、锌、钠等)、多种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为玉米须赋予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二、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1. 利尿作用玉米须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缓解水肿症状,减轻肾脏负担。
因此,玉米须常被用于治疗水肿、高血压、肾炎等疾病。
2. 抗糖尿病作用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一种名为玉米胚芽抗糖尿病肽的物质,具有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因此,玉米须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天然药物。
3. 抗氧化作用玉米须中的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进程,增强免疫力。
4. 抗菌作用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对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5. 镇静安神作用玉米须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失眠、焦虑等情绪问题,促进睡眠。
三、玉米须的主治范围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以及现代研究的成果,玉米须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主治疾病:1. 高血压、水肿玉米须具有利尿作用,能够帮助排除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有效缓解高血压和水肿症状。
2. 糖尿病玉米须中所含物质能够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对于辅助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3. 肾病、肾炎玉米须具有抗炎、利尿的作用,能够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治疗肾病和肾炎。
4. 高血脂、动脉硬化玉米须中的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于改善血脂异常和预防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降血糖偏方 这物是降血糖法宝你肯定不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降血糖偏方这物是降血糖法宝你肯定不造
导语:血糖高,已经成了一种普通现象了,血糖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
那么如何降血糖呢?降血糖的食物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
血糖高,已经成了一种普通现象了,血糖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
那么如何降血糖呢?降血糖的食物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降血糖偏方。
玉米须如何降血糖
玉米须竟然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哦,这可不是小编瞎说的,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专家们的认同。
很多糖尿病患者平时都会喝些玉米须煮水。
其实只要我们利用的好,想要控制血糖不是件难事,那么玉米须是如何降血糖的呢?
玉米须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如酒石酸、苹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谷甾醇、豆甾醇等。
自古以来,玉米须在我国就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滇南本草》等中也记载,玉米须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
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玉米须的认识,仅限于它的利尿消肿作用,殊不知它还是一味治疗糖尿病的良药。
我国南方就常用玉米须加瘦猪肉煮汤治疗糖尿病,在《岭南采药录》中有此记录。
此外,我国民间很多偏方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或用玉米须泡水饮用,或将玉米须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用玉米须降糖的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身就说明玉米须有一定的降糖效果,但目前对于玉米须降血糖的科学研究并不多。
部分研究指出,可能是玉米须中的皂甙类物质发挥了降糖作用。
就算是这样,但是也不能用玉米须来代替别的降糖药物的,你可以在服用降糖药物的时候,再配合饮用玉米须水,这样的话,效果肯定会更加的好的。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玉米花丝多糖的分离与抑菌研究

花 丝 多糖 的抑 茵 活性 存 在 板 显 著 差异 ,0 L花 丝 多糖 溶 液 具 有 明 显 的抑 菌作 用 。 玉 米 花 丝 多糖 对 不 同 的 细 茵和 3 .g 0/ 真 菌 的抑 制 活性 上 存 在 显 著 性 差异 , 对绿 脓 假 单 孢 茵 、 草 芽孢 杆 菌 、 枯 大肠 杆 菌 和 变 形杆 菌具 有 较 强 的抑 制作 用。 玉 米 花 丝 多糖 对 真 菌 的抑 制 活性 弱 于对 细 菌 的 抑 制 活性 , 革 兰 氏 阴性 茵的 抑 制作 用稍 微 优 于革 兰氏 阳性 菌 。玉米 花 对 丝 多糖 可作 为免 疫 增 效 剂 , 有 广 阔 的研 究与 开发 前 景 。 具
关键 词 : 米 花 丝 多糖 ; 离 ; 茵 玉 分 抑
St diso e a a i na tm i r biI fe t fM a z l ls c ha i e u e n S p r to nd An i c o a Ef cso ieSi POy a c rd k
i hb t n a tvte fsl o y a c rd n f n iwe eif ro ot a fsl oy a c ai e o a tra Th n iii c ii so ik p ls c hai eo u g r n e rt h t i p l s c h rd n b cei . e o i i o k a tmir b a fe t fmaz ikp ls c h rd n Gr m - e aie b ce awe es p ro h to iesl ni co ilefcso iesl oy a c a ie o a n g tv a t r r u e rt t a fmaz i i i o k
玉米棒成分

玉米棒是玉米的果实,主要由玉米粒组成,除此之外,还含有许多其他成分。
玉米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玉米粒,它由淀粉、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等组成。
此外,玉米粒还含有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B、钾、铁、锌等。
除了玉米粒,玉米棒还含有许多其他成分。
玉米的表皮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叶黄素,这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眼睛不受光线和自由基的伤害。
玉米的胚芽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可以用来制作肥皂和油漆等产品。
玉米棒的玉米须也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利尿、止血、降压等功效。
此外,玉米棒的果皮、花丝等部位也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
玉米果皮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玉米的花丝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谷氨酸盐,可以用来制作化妆品和甜食。
总的来说,玉米棒是一种营养丰富、成分多样的食物。
它不仅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氨基酸;还含有许多其他有益的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能够保护人体健康。
在食用玉米棒时,可以将其作为主食或副食,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以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热量。
此外,玉米棒的口感和味道也备受人们喜爱。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甜味和香气,能够让人食欲大增。
玉米粒的口感脆嫩,可以用来制作沙拉、炒菜、烤串等美食;玉米棒的口感酥软,可以用来煲汤、煮粥、烤制等。
无论是哪种食用方式,玉米棒都能让人享受到一种美味的食物体验。
总之,玉米棒是一种营养丰富、成分多样、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备受人们喜爱的食物。
在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热量,以保持健康。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果实堪称下饭美味,常见于我们的餐桌上,但是在我们品尝玉米的同时,有一部分宝贵的资源常常被我们浪费掉。
这就是玉米须,也被称为玉米花丝,它是连接玉米果粒与玉米芯的部分,通常被人们剥去并丢弃。
然而,我们却不知道玉米须具有许多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玉米须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各种与玉米须相关的保健功效,以期对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玉米须有所助益。
一、玉米须的营养成分玉米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各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的活性物质。
玉米须中主要包括豆固醇、植物神经酸、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挥发油、蛋白质、维生素等。
1. 豆固醇:玉米须中富含豆固醇,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的作用。
这对预防和控制高胆固醇和高血脂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植物神经酸:玉米须中的植物神经酸是一种天然的神经酸类物质,具有抗炎、镇痛、杀菌和抑制胆固醇合成等作用。
它对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抗癌有着显著的效果。
3. 黄酮类化合物:玉米须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如山奈酚、槲皮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和改善糖代谢等功效,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多糖:玉米须中的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
它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5. 挥发油:玉米须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消炎、抗菌、止咳平喘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二、玉米须的药理作用1. 利尿作用:玉米须中的天然植物神经酸可以增强肾小管对水和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液形成,从而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这对于调理肾脏功能、预防和治疗水肿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降血糖作用:玉米须中的植物神经酸能够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酶的活性,减少肝糖原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玉米须中的豆固醇和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玉米须泡水喝能降血糖吗

玉米须泡水喝能降血糖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关于玉米须泡水喝能降血糖的说法。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玉米须泡水喝真的能对血糖起到降低的作用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血糖是怎么回事。
血糖,简单来说,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我们的身体需要一定量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但如果血糖水平过高,就可能引发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那玉米须又是什么呢?玉米须其实就是玉米雌花的柱头和花柱,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在中医理论中,玉米须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玉米须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比如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等物质,这些成分可能对血糖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可以帮助减轻自由基对胰岛细胞的损伤,从而有助于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多糖类成分可能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细胞能够更好地利用葡萄糖,进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虽然有这些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玉米须泡水喝就一定能显著降低血糖。
首先,玉米须中这些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对较低,单纯依靠泡水喝所摄取的量可能非常有限,难以达到治疗糖尿病或显著降低血糖的效果。
其次,对于血糖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它不仅仅取决于某一种食物或饮品,还与饮食的整体结构、运动量、身体的代谢能力、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人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仅仅依靠喝玉米须水来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
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
对于血糖正常的人来说,喝玉米须水可能不会对血糖产生明显的影响。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大量饮用。
因为任何一种食物或饮品,过量摄入都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玉米须泡水时,要确保其来源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避免使用受到污染或者有农药残留的玉米须。
总的来说,玉米须泡水喝可能对血糖的调节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将其视为降低血糖的特效方法。
玉米花丝饮品对高脂血症鼠的降血脂作用

玉米花丝饮品对高脂血症鼠的降血脂作用王大为;许秀颖;刘婷婷【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33)6【摘要】目的:观察玉米花丝饮品(CFB)对高脂血症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四氧嘧啶模型组、康立舒胶囊0.70 g·kg-1组及CFB 7.00、3.50和1.75 mL·kg-13个剂量组(n=10),每天给药1次,连续21 d;于给药第7、14、21天,测血清总胆固醇(T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取肝脏测丙二醛(MDA)含量.取小鼠60只分组方法同上,每天给药1次,连续14 d;于第14天,测血清TCHO和TG 含量,取肝脏测MDA含量.另取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蛋黄模型组、排毒清脂胶囊0.4 g·kg-1组及CFB10.0、5.0和2.5 mL·kg-13个剂量组(n=12),每天给药1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前16 h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各组小鼠每只均腹腔注射75%蛋黄生理盐水溶液0.5 mL,并且开始饥饿;末次给药后1 h测定血清TCHO及TG含量,取肝脏测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FB 7.00 mL·kg-1组大鼠血清TCHO和TG含量有明显降低趋势(P<0.001),CFB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5),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与四氧嘧啶模型组比较,CFB 10.0 mL·kg-1组小鼠血清TCHO和TG含量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CFB各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MDA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5),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与蛋黄性模型组比较,CFB 10.0 mL·kg-1组小鼠血清TCHO含量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CFB 10.0和5.0 mL·kg-1组小鼠血清TG含量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P<0.05),CFB 10.0和5.0 mL·kg-1组小鼠肝脏组织MDA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1).在降低TCHO和TG含量及小鼠肝脏MDA水平方面CFB 7.0 mL·kg-1组优于康立舒胶囊组,CFB10.0 mL·kg-1组优于排毒清脂胶囊组.结论:CFB对高脂血症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总页数】4页(P1029-1032)【作者】王大为;许秀颖;刘婷婷【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玉米花丝生长发育规律及花丝活力的相关研究 [J], 岳杨;郑永照;王提江;倪玉春;董本春;高玮;康恒;孙世伟2.花丝日龄对普通玉米和雄不育玉米籽粒产量和产量成分的影响 [J], O.Kaeser;S.Chowchong;谢国禄3.玉米花丝饮品对糖尿病鼠的降血糖作用 [J], 张艳荣;许秀颖;刘婷婷;王大为4.给玉米花丝插上科技“翅膀”——写在“天景”牌玉米花丝饮料上市之际 [J], ;5.玉米雌雄穗受精授粉能力和花丝活力在制种实践上的意义——兼谈玉米性器官受精能力研究的实践意义 [J], 陈现平;樊贵义;刘玉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须茶降三高的原理

玉米须茶降三高的原理玉米须茶是由玉米须(也叫玉蜀黍须)制成的茶,玉米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关于玉米须茶降三高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1. 利尿:玉米须有良好的利尿效果,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盐和水分,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2. 降血脂:玉米须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这类物质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吸收,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脂。
3. 降血糖:玉米须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活性,降低血糖。
4. 抗氧化:玉米须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总的来说,玉米须茶通过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和抗氧化等作用,有助于降低三高,对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须茶的降压效果并不显著,如果有高血压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一、降三高玉米须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降三高方面有较明显功效,不管是高血脂高血压还是高血糖,都可以辅助缓解症状。
而且玉米须的降压机制是中枢性的,是通过扩张末梢小血管造成的,因为这种物质可以帮助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可别看玉米须长得不怎么样,其中富含油丰富的维生素K ,因为这种物质缺乏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也有一定效果。
二、保护心脏在玉米须当中含有类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帮助抑制低密度蛋白的产生,因此可以达到保护心脏的效果,而且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也非常高,可以降低胆固醇浓度,可见玉米跟玉米须搭配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
三、利水消肿玉米须可以达到利尿的作用,因此可以将人体内的氯化物排除身体之外,而且玉米须的这种利尿性是宵外性的,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水肿都有改善效果,比如习惯性流产、怀孕肿胀等等,玉米须都能起到作用。
四、利胆效果经常使用玉米须对身体有很大好处,可以促进胆汁分泌也可以促进胆汁排泄,可以减少胆汁内部的有机物以及渣质,还可以降低胆红素的浓度,因此可以跟利胆药的药效媲美,这些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可以借助玉米须来达到相应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花丝降血糖作用研究概述摘要:文章主要对玉米花丝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总结了糖尿病类型及常用临床研究模型,阐述了玉米花丝中主要的降血糖物质所起作用的形式,并初步的揭示了该功效因子降血糖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开发玉米花丝降血糖功能保健食品或药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花丝;降血糖;多糖;皂苷;黄酮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继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列第3位人类健康杀手,该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卫生问题。
玉米花丝是玉米的花柱和柱头,属于玉米加工过程中副产物。
现代营养学及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米花丝中含有甾醇类、糖类、黄酮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功效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利尿止血,镇静,免疫兴奋,抗肿瘤等功效价值。
玉米花丝单独或与其他的药物配伍临床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应用已经很多,并在民间药膳及食疗中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但有关其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报道较少,据资料显示:目前的玉米花丝中的降血糖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皂苷类和黄酮类。
1 糖尿病概述1.1 糖尿病类型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一些生物学作用导致的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高血糖,并且慢性高血糖常会引起多种器官的功能不全,损伤和衰竭,尤其对眼、肾、神经及心血管有较大的伤害。
临床糖尿病一般分为两个类型: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2 降血糖研究常用动物模型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加,有关降血糖的保健食品及药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天然产物因其毒性小,作用温和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到降血糖药品及保健食品中。
目前,研究中常用的糖尿病临床模型的包括胰腺切除法和化学性糖尿病。
常用的临床化学性糖尿病模型分类如下所示:(1)四氧嘧啶(alx)糖尿病四氧嘧啶是一种β细胞毒剂,选择性的损伤动物的胰岛β细胞,中止胰岛素的合成。
四氧嘧啶能损伤一小部分的胰岛细胞,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动物连续的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会进一步损伤胰脏,进而加速糖尿病的形成。
四氧嘧啶糖尿病发病原因与实际人类发病原因较为接近,故研究中多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作为研究治疗降血糖保健食品及药品的最常用的动物模型。
(2)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链脲佐菌素是一种抗生素,对一定种属(如大鼠和小鼠)有选择性的损伤β细胞,从而使其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导致血糖升高。
对鼠类进行不同的给药方式可形成不同的糖尿病类型模型。
一次性大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可诱发ⅰ型糖尿病模型。
一次性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外加高糖高脂饲料1-2个月,可制成ⅱ型糖尿病模型。
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因其操作简单以及符合动物和人的糖尿病病理要求,而成为目前较正式的造模方法。
(3)肾上腺素高血糖在人体受到外界刺激(兴奋、恐惧、紧张)或低血糖的情况下,由肾上腺髓质分泌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肾上腺素,释放入血液中,主要作用于骨骼肌细胞,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间接的补充了葡萄糖的含量,从而使血糖升高。
1.3 天然产物降血糖作用一般机理面对日益严峻的糖尿病发病趋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总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胰岛素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影响碳水化合物吸收类、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等。
但胰岛素类物质一般会使病人出现依赖和拮抗现象,而合成类的药物除作用慢,活性低外,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血糖症、胃肠道反应等。
天然的植物成分不仅毒副作用小,而且疗效稳定,能有效地防止糖尿病的并发症。
天然的功能因子对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糖类代谢过程,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消化[1,2],作用于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抑制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除此之外,还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2 玉米花丝降血糖作用的应用玉米花丝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早在我国民间药膳及食疗中就有广泛应用(表1),《中药大辞典》记载,民间应用玉米花丝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基于民间配方的应用,目前,我国学者纷纷研究开发以玉米花丝为原料,降血糖为核心作用的保健食品,如易湘茜[3]等研制出以玉米花丝和桑叶为主料的玉米花丝保健饮料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除此之外,市面上已有的治疗糖尿病药品包括降糖宁胶囊和消渴丸等。
降糖宁胶囊含玉米须、人参、麦冬等,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消渴丸含天花粉、玉米须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食,消瘦,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
3 玉米花丝降血糖功效因子研究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花丝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研究玉米花丝中的降血糖功效因子,对进一步开发科学合理的功能食品及保健食品具有重大意义。
天然植物降血糖功效因子有很多种,主要有多糖类、皂甙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不饱和脂肪酸类、多肽和氨基酸类、鞣质类和萜类化合物等。
玉米花丝中已被试验证实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功效因子主要为玉米花丝多糖(smps)和玉米花丝皂苷,推测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为黄酮类物质。
除此之外,玉米花丝中的一些矿物质也与玉米花丝降血糖作用有关,如cr在玉米须中含有0.641μg/g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
3.1 玉米花丝多糖(smps)的降血糖作用研究状况玉米花丝多糖是花柱和柱头所含有的多聚糖,占花丝的4%左右,大部分由已糖和戊糖聚合而成。
玉米花丝多糖是玉米花丝中最主要的降血糖物质,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降血糖功效因子。
玉米花丝多糖(smps)的降血糖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玉米须多糖对正常小鼠有轻微的降糖作用。
(2)玉米须多糖对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血糖能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3)玉米花丝多糖对四氧嘧啶所导致的糖尿病小鼠模型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另外研究也表明玉米花丝多糖在饲喂四氧嘧啶所导致的糖尿病小鼠时,小鼠具有较好的毛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生存质量。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表明,多糖类物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调节血糖水平:(1)清除体内因高浓度葡萄糖而产生的过多的氧自由基;(2)降低胃的倒空速度,从而减少葡萄糖的吸收速度;(3)通过调节糖代谢酶的活性,改变糖代谢过程,从而调节血糖的水平。
在对玉米须的降糖作用的机制的初步研究中发现玉米须多糖具有促进糖尿病小鼠糖异生的作用,使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从而达到降血糖的功效。
玉米花丝多糖还具有修复胰腺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作用。
杜鹃等利用玉米须多糖对试验动物胃肠运动作用研究表明,玉米花丝多糖可延长小鼠胃排空时间,延长胃消化期间的运动周期,减少饥饿感,使亢进的食欲下降,同时缩短了肠内容物在肠里的停留的时间,减少了物质的吸收。
3.2 玉米花丝皂苷的降血糖作用皂苷类物质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多样,目前已发现约80个科近千种植物中含有皂苷类化合物。
玉米花丝皂苷是玉米花丝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之一,含量达到3.18%。
研究表明,玉米花丝对多种病因导致的糖尿病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具体作用如下:(1)对正常的小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2)玉米花丝皂苷对肾上腺素导致的糖尿病具有降血糖作用;(3)玉米花丝皂苷对链脲佐菌素加蔗糖导致的糖尿病模型的小鼠有较好的作用,可使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恢复基本功能,明显降低血糖值、肾指数值和bun、mau值,也有降低血肌酐值的趋势;(4)玉米花丝皂苷对四氧嘧啶(alx)加葡萄糖所导致的糖尿病模型的小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且能改善胰岛的损伤。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皂苷类物质抗高血糖的作用的靶点和途径比较广泛,除了能直接修复坏损的胰岛细胞,增加胰岛素水平,维持正常血糖外,在调节血脂、改善糖耐量、增加肝糖原含量、抗氧化等多个方面也都具有良好的活性。
有关玉米花丝皂苷类物质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玉米花丝皂苷可以对抗β细胞萎缩,丰富大部分的细胞胞浆,增大胰岛的体积,从而提高玉米花丝胰岛素水平。
3.3 玉米花丝黄酮类物质的降血糖作用黄酮类物质是指通过中央三碳原子连接具有酚羟基的苯环而形成的一系列的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功能因子。
目前研究最多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黄酮类物质包括辣木叶总黄酮、毛竹叶柄类黄酮等。
黄酮类物质主要通过影响β细胞的功能起作用,作用比较缓慢、持久。
高浓度的葡萄糖会产生一定量的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黄酮在玉米花丝中的含量多达1.91%,目前为止,玉米花丝黄酮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分离及纯化方面,未有其降低血糖方面具体文献资料。
4 小结综上所述,玉米花丝中的多糖和皂苷类物质是玉米花丝中的主要降血糖物质,能有效的降低多种病因导致的糖尿病。
除此之外,玉米花丝中也含有1.91%多的黄酮类物质,玉米花丝黄酮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故推测有降血糖的作用,但目前玉米花丝黄酮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离纯化方面,未见其降血糖作用相关报道。
虽然有玉米花丝多糖和皂苷降血糖方面的研究报道,但是不够系统化。
玉米花丝皂苷类物质的提取和分离工作对玉米花丝皂苷的降血糖作用的进一步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玉米花丝皂苷待进一步的研究。
所以,研究、开发及应用玉米须作为降血糖的药用资源或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功能食品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1] 徐庆,膝俊英.植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与机理[j].营养保健,2004,8.[2] 苗明三,苗艳艳,宰炎冰.玉米须总皂苷对病因性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39).[3] 易湘茜,韦文俊,曾世祥,等.桑叶玉米花丝茶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8,9(9):7-9.[4] 匡轩,匡芮,朱海涛.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保健功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4),46-48.[5] 李静,邱卓钢,詹莉.玉米须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j].医药新知杂志,2001,11(4):206-208.[6] 刘娟,韩晓强,姜博.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1,17(8):1441-1442.[7] 孔庆胜,袁慧,吴福国.玉米穗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防治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6,6,19(2):4-5.[8] 刘娟,韩晓强,姜博.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7,17(4):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