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毕加索_立体主义_绘画的思索
论毕加索立体主义与表现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
论毕加索立体主义与表现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项晓乐摘要: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是多重视点交织,表现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是画中人物多为侧面与正面结合的“双面人”。
其差异是,画家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主要追求抽象形式和几何形排列组合所构成的趣味,强调分量与形式的单纯化,表现主义时期作品的画法更加自由,具有感性与亲和性,色彩也更有感染力。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表现主义时期绘画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3-0056-04在全世界前10名拍卖价最高的画作里,毕加索的作品占据四幅。
作为第一个生前便由卢浮宫收藏画作的画家,毕加索勤奋而高寿,他一生创作了三万多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画1885幅。
在毕加索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青少年时期、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变形时期和表现主义时期等,他因创作方法的多变和作品风格的多样而被誉为“永远年轻的画家”。
毕加索曾从后印象派、野兽派和古典主义中汲取营养,并受到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亚人艺术的影响,他不懈地尝试了从塞尚已经开始的对几何形结构美的追求。
塞尚曾指出:“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用球形、圆锥形、圆柱形来塑造,”“必须学习画这些形体。
”[1]295毕加索是博观而约取的:“就我而言,艺术之中无所谓过去或是未来,希腊人、埃及人,以及前代的大画家们的艺术,并不是过去的艺术,也许它在今日远比往昔更有生命。
”[2]13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突破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传统的利用透视明暗表现三维空间的传统,“当一个画家看到他所要画的对象的正面时,难道对象就没有侧面和背面么?这种客观的形态能不能通过某种手段,哪怕是暗示的手法表现出来呢?一个正面很美丽的女郎,她的美丽的侧面也同时客观地存在着。
我们能不能‘同具有连贯性。
他认为研究叙述与戏剧空间问题,首先要区分“戏剧的空间”和“戏剧空间叙事”这两个研究范畴。
毕加索观后感
毕加索观后感激情飞溅的色彩,独特的构图,深深打动了我。
这是我观看毕加索作品的感受,他的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广泛的。
毕加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而闻名,他带领着艺术走向前沿,开辟了新的艺术领域。
毕加索的创作融合了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元素,给人以不同寻常的体验。
他以扭曲和变形的形象展示现实世界,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规则,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毕加索的色彩运用也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
他通常采用鲜艳的色彩,使作品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他用红、蓝、黄等明亮的颜色创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
毕加索的构图也是他作品的一大亮点。
他善于将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他通过扭曲和重组形象的方式,给观众带来新奇和惊喜。
毕加索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象征性的图像,他善于用简洁的线条和形状表达复杂的意义。
他对于人体形象的描绘尤为独特,他通过简化和变形,使形象更具象征性和力量感。
每一幅毕加索的作品都充满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他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抒发。
他通过画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同时也折射出他内心世界的冲突和矛盾。
毕加索的作品对于当代艺术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成为了许多艺术家的启示。
他的作品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观看毕加索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
他通过他独特的方式传递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让观众沉浸在他的世界中。
毕加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他的创作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总的来说,观看毕加索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让人无法忽视,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解读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奥秘
圈 2 ‘ 翦 的 女 人 ' 毕 加 索 。9 2年 ) 镜 ( 13
■
下 面 , 们 来 揭示 一下 毕加索 独特 的表 现手法 。 我
c-
图 3 l 枕 上 的 麓 卧 女 人' 裸 体 画 .9 4年 ) 依 I 11
[ 收稿 日期]0 0 0 一i 21- 1 i [ 作者简介] 孙莉娜 (9 4 , , 18 一) 女 山东泰- A , 中师 范大学关术学院硕 士研 究生, z  ̄ , .华 - 主要从事 中西美术比较 。 YY
毕加 索不 仅 继 承 了西 方 古 典 艺 术 的 法 则 , 而 且 深 刻 地 研 究 了 非 洲 艺 术 、 及 艺 术 和 东 方 艺 术 埃 中所包 含 的空间 观念 和结构 方 式 。他 打破 了传统
的 视 角 为 依 据 , 靠 光 照 的 方 向 和 亮 度 来 解 释 对 依 象 。 这 种 定 点 透 视 在 观 察 者 和 绘 画 对 象 之 间 建 立
了固定不变 的心 理 联 系 , 种 观 察 方 法 我们 称 之 这
为“ 点 透 视 ” 其 基 本 原 理 就 是 将 隔 着 一 块 玻 璃 焦 。
[ 关键词] 毕加 索; 东方文化 ; 原始思维 ; 面律 ; 正 散点透视 [ 中图分类号32 99 JO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8 0 2 2 1 ) 2 o 2 6 1 0  ̄6 7 (O 0 O —0 5一O
西 方 古 典 绘 画 是 以 固定 视 点 观 察 的 视 觉 经 验 为 基 础 , 视 线 所 凭 借 的 中轴 线 、 平 线 和 所 形 成 以 地
21 0 0年校 学报
J u n lo n a gTec esColg r a fYu y n a h r l e o e
探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探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立体主义风格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之一。
立体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几何形状和透视原理来表现物体的三维效果。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期逐渐发展起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了立体主义的技法和风格。
毕加索运用了几何形状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三维效果,使得他的画作充满了立体感和空间感。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常常采用了多个角度的视角,让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理解画作。
他将不同的角度和视角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图像,使得观众能够深入体验画作中的空间和形态。
除了几何形状和线条,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还采用了多种色彩和色调来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
他运用了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得画作充满了活力和表现力。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对20世纪的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绘画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还对雕塑、建筑和设计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代表了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风格,它对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激情的斗牛士——从立体主义看毕加索探索绘画的道路
1 蓝 色 时 期 的 忧 郁 风 格
1 9 0 O 一1 9 0 4年 是 毕 加 索 蓝 色 风 格 的 形 成 时
期, 画面 主要倾 向于凄 凉 、 悲 哀 和孤寂 的 蓝色忧 郁
光线 主要集 中在 人 物 的脸 部 , 重 点 刻 画脸 部 的体
风格 到 突破 传统 的立 体 主 义和 综 合 立 体 主 义 , 成 为现 代 派美术 的标 杆 .
积、 结 构和五官, 看 出人 物 有 一种 沉 思 的精 神 状 态. 《 蓝色 自 像》 消瘦 的脸 庞 , 深 陷的 眼 窝 , 胡 子 拉碴 , 看 出毕 加 索 当时的 生活 困苦. 画面背 景的群 青色 和人物 衣服 的蓝黑 色 充分 体现 出毕加 索颓废 的精神 面貌 .
正 面都表现 出来 , 在一个 平 面上表 现全 方位 的 空 间, 解放 了人被 动 的作 画限 制 , 随 心所 欲地 组 合新 的 画面
图形 .
[ 关键词] 毕加 索 ; 立体主义 ; 格 尔尼 卡 [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O 0 8 —6 0 7 2 . 2 0 1 3 . 0 6 . 0 3 0 [ 中图分类号] J 2 0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6 0 7 2 ( 2 0 1 3 l 0 6 -0 1 0 9  ̄0 5
2 0 1 3年 1 2月 第3 3卷 第 6期
郧 阳 师 范 高 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u n y a n g T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运用美术鉴赏四要素原理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运用美术鉴赏四要素原理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创作的一幅油画,也是他对纳粹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事件的响应和抗议。
运用美术鉴赏四要素原理来鉴赏这幅作品,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艺术创作。
第一个要素是形式。
《格尔尼卡》的画面整体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立体感。
画面采用了立体几何形状来表现人物和物体,给人一种强烈的空间感受。
毕加索运用了大胆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对比,使得人物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突出。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被严重扭曲和变形,这种形式化的表达方式让观者感受到剧烈的痛苦和混乱。
第二个要素是内容。
《格尔尼卡》以格尔尼卡事件为主题,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画面中心是被直接炸中的市民和士兵的尸体,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怒和对人类悲剧的揭示。
画面上方的女人手持武器,象征着对反抗和正义的呼喊。
整幅画通过鲜明的图像和象征性的元素来反映了毕加索对战争的态度。
第三个要素是风格。
《格尔尼卡》展现出毕加索独特的风格,即立体主义和仔细分析的特点。
毕加索运用了扭曲的几何形状和破碎的线条来呈现人物和物体,使得画面充满了紧张和不稳定的感觉。
他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对比和纯平面的处理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这种风格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和技巧的束缚,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个要素是艺术史背景和艺术家个人经历。
《格尔尼卡》创作于1937年,正值西班牙内战时期。
这个时期对毕加索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家乡马拉加遭受了战争的破坏,他自己也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场面。
这些经历使得他对战争和人类悲剧产生了深刻的感慨,也激发了他对《格尔尼卡》这幅作品的创作动机。
通过运用美术鉴赏四要素原理来鉴赏《格尔尼卡》,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毕加索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这幅作品展现了他对战争的愤怒和对人类悲剧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和突破传统的艺术观念。
《格尔尼卡》通过其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为观者提供了深思和思考的空间。
毕加索读后感
毕加索读后感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以
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而闻名。
阅读毕加索的传记和艺术作品后,我对他的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人生和艺术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多样性和变化。
他的创作涵盖了绘画、雕塑、版画、陶瓷等多个领域,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的作品风格也多变,从蓝色时期到粉红色时期,再到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毕加索的作品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这种多样性和变化展现了毕加索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不断追求的精神,也让我深受启发。
与此同时,毕加索的人生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
世界大战,也经历了家庭和情感上的挣扎和痛苦。
然而,毕加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创作,相反,他的艺术创作在这些困难中变得更加坚韧和深刻。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并不仅仅是技术和才华,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执着和对艺术的热爱。
毕加索的艺术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艺术应该是自由的,不受任
何限制和束缚。
他在创作中大胆地突破传统,挑战权威,从而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传统的颠覆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让我深受感动。
通过阅读毕加索的传记和艺术作品,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毕加索
这位伟大艺术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多样性和变化、坚韧和执着、对艺术的独特见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受益匪浅。
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他的艺术精神也将永远闪耀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
美术鉴赏论文:毕加索的艺术特色
美术鉴赏论文:毕加索的艺术特色引言本文旨在探讨著名艺术家毕加索的艺术特色。
毕加索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造力而闻名于世。
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他的艺术特色。
立体主义的突破毕加索以其在立体主义领域的突破而成为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在他的作品中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描绘了人物和物体,将现实世界分解为几何形状的构成要素。
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他呈现了多个角度和视角的同时存在,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局限性。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展示了他对形式与结构的深刻理解,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颜色与情绪的表达除了立体主义外,毕加索在色彩运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
他善于运用大胆鲜明的颜色来表达情绪和情感。
他通过色块的巧妙组合和对比,创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力。
毕加索的作品不仅仅是静态的图像,它们还通过色彩的运用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绪,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
主题与符号的多样性毕加索的作品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符号。
他对人物、动物、静物等多种对象进行了艺术上的诠释。
毕加索的作品承载了他对社会、政治、战争等议题的思考和关注。
他通过使用符号和隐喻,对现实世界进行了寓言式的揭示。
这种多样性的主题和符号使得毕加索的作品具备了丰富的内涵与深层次的意义。
结论毕加索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造力在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的立体主义突破、颜色与情绪的表达以及多样性的主题与符号,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引人入胜。
毕加索的艺术特色激发了观众的思考与想象,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注意:以上所述只是对毕加索的艺术特色的简要探讨,无法穷尽其全部内涵。
要对毕加索的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的鉴赏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阅读相关资料和作品分析。
毕加索评鉴和赏析
毕加索评鉴和赏析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横跨了绘画、雕塑、版画等多个艺术领域,对整个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充满了创新和革命性的精神,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毕加索的艺术进行评鉴和赏析,探讨他的作品对艺术史的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毕加索的绘画作品。
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蓝色时期到后来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同风格的转变,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他的独特天赋和创造力。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蓝色时期的作品以其深沉的色调和充满悲伤和孤独感的主题而闻名。
例如《阿维尼翁的少年》和《拿破仑的悲剧》等作品,都表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无尽哀伤。
而在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的作品则展现了他对形式和结构的独特理解,通过将物体分解、重组和重新构造,他创造出了一系列充满力量和动态感的作品,如《亚维农的少女》和《吉他手》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更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重新解读和创造性的想象。
在超现实主义时期,毕加索的作品则呈现出了更加离奇和超现实的特点,他将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系列充满幻想和神秘感的作品,如《盛宴》和《吉他与水果碗》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在精神内涵上展现了他对人类心灵和梦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除了绘画作品,毕加索的雕塑作品也具有重要的艺术意义。
他的雕塑作品以其简洁的线条和丰富的表现力而著称,如《玩耍的孩子》和《头像》等作品,都展现了他对形态和结构的独特理解和表现。
这些作品不仅在雕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在艺术创作上展现了他的多重天赋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毕加索的作品具有多重的艺术价值和意义,他不仅在形式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更在精神内涵上展现了他对人类生活和文明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后世的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学习毕加索绘画艺术心得体会
学习毕加索绘画艺术心得体会
毕加索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艺术风格独特,深受全球艺术界的喜爱。
在研究毕加索绘画艺术过程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1. 多样的表现手法
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极具多样性,他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
通过研究这些手法,我发现可以将绘画从传统的写实形式中解放出来,创造出更富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2. 简化与几何化
毕加索常常将事物简化为几何形状,这种几何化的风格使作品更具有现代感和简洁性。
研究他的绘画风格让我明白到,通过简化和几何化的手法,可以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图和情感。
3. 色彩的运用
毕加索的绘画作品色彩丰富,他善于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色彩表达情感。
研究他的色彩运用方式,我发现色彩对于传达作品的情感和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多元的主题与思想
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思想,他通过艺术表达了对社会、人类和政治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研究他的作品,我明白到艺术不仅仅是美的展示,更可以成为表达和思考的媒介。
通过研究毕加索的绘画艺术,我增加了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他的作品启示了我在创作中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尝试多样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他对于社会和人类问题的关注也激励着我在艺术中思考人生和世界的意义。
总之,学习毕加索的绘画艺术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体验,我将继续在绘画创作中运用所学,不断探索和突破自我。
美术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美术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在艺术界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以颠覆传统的二维平面绘画,试图以多角度和多面的方式来描绘物体。
而毕加索(Pablo Picasso)则是立体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
本文将对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艺术进行欣赏和解析。
第一部分:立体主义的介绍立体主义起源于法国,最初由乔治·勒穆(Georges Braque)和毕加索共同创立。
这一时期的立体主义作品将视觉现实与多维空间的表现相结合,追求在平面上呈现物体的多个角度和面貌,使观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作品。
第二部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毕加索将立体主义推向了极致,他创作了许多具有突破性和革命性的立体主义作品。
例如,“争斗之牛”(Fighting Bulls)和“吉他手”(The Guitarist)等作品都展示了毕加索对立体表现的独特理解。
他用大胆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创造多面的效果,使作品更立体、更丰富。
第三部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表现手法毕加索在创作立体主义作品时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表现手法。
他利用立方体、棱柱和多面体等几何形状,将物体分解成多个面,再将其重新组合在画布上。
这种拼贴式的创作手法为观者呈现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使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作品。
第四部分:毕加索立体主义的艺术意义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意义。
他通过颠覆传统绘画的方式,创造了一种多维空间的视觉效果。
这不仅使观者能够独立思考和感知作品,还扩展了绘画的表现能力。
他的作品同时也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整个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结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艺术作品以其突破性的创新、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多面效果,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多重角度和面貌,还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于空间和形式的独特理解。
这些作品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领悟艺术的机会。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引言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场毕加索画展,此次展览展示了毕加索的一些经典作品以及他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这次观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毕加索的艺术之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我在毕加索画展观后的个人感受和体会。
艺术的多样性在展览中,我能够看到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日益变化的艺术风貌和多样性。
从他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到后来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毕加索在不同阶段都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他早期的作品以写实和传统的绘画技法为主,例如《阿维尼翁的小吃店》和《亨利·莱尔来到画家杜尚的工作室》等作品,展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而当他逐渐接触到立体主义时,他开始将物体从多个角度呈现在画布上,这种折衷的方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立体感和动态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毕加索的艺术风格逐渐转向更具象征性和抽象表现的方向,例如《吉尔·费恩女士的肖像》和《盒子与琴》等作品。
他通过不同的线条、颜色和形状的组合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带有隐喻的风格让观者有更多的联想空间和不同的解读方式。
艺术与社会除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展览还通过解说和背景资料向观者介绍了毕加索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毕加索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时代,他的作品也受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例如,在他与达利、马蒂斯等著名艺术家互动的巴黎年代中,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诸多因素,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崛起以及人类对工业化的质疑。
他的作品《格尔尼卡》尤为著名,表现了对西班牙内战中的暴力和破坏的审视和批判。
展览中还展示了一些毕加索在政治上不屈服于压力和压迫的作品,例如《自画像》和《上帝之舟》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压迫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也成为了艺术和政治的有力结合。
艺术的影响力毕加索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和艺术理念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毕加索的画作风格理解风格即人
通过毕加索的画作风格理解“风格即人”毕加索是20世纪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大师,他的绘画成就,成为世界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
毕加索用他的绘画艺术,指引了我们对绘画的思维。
他的艺术风格丰富多样,艺术思想的活跃程度被我们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
他的创作领域涉及油画、版画、雕塑、陶器、书籍装帧等各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后移居法国,是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绘画的开创者。
其作品《亚威农的少女》,是立体主义起点的标志,是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他怪异、自由、混乱风格的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毕加索的一生风格迭变,画法多样,其艺术作品充满了激情和象征意味,这些绘画理念造就了他迥于常人的生命奇迹。
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内心情感、人生态度及笔法个性,这些理念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得以完美体现。
毕加索一生的艺术风格包括五个发展阶段,即传统写实主义时期、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及超现实主义时期。
每一种风格都创造出了出色的绘画作品,尤其是立体主义作品,更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它开拓了现代人的艺术思维方式。
(一)传统的写实主义时期。
毕加索早期的作品多表现为写实,1896年,他创作的油画《赤脚的姑娘》展于拉科鲁尼亚,画风写实天真。
1897年,创作了油画《科学与慈善》,描写的是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母亲,一边让医生看病,一边看着旁边一位抱着孩子的修女,该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好评,也在全国美展上获得了金奖。
(二)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当时20岁,经常往来于西班牙和巴黎之间。
当时,由于环境的影响,他经常接触到社会底层的人物,生活也阴郁、破落,同时受朋友劳特累克风格影响,这一时期毕加索的作品偏爱于蓝色,用忧郁来创造艺术。
在蓝色时期毕加索经常关注贫困者、乞丐、孤独者,用低沉的情调表现了画面的压抑、痛苦的情感。
1902年,创作了《蓝色自画像》,1903年创作了《被遗弃的人》等作品,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他心灵的纯朴与善良。
怎么赏析毕加索的画
怎么赏析毕加索的画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版画、陶瓷等多个领域。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技巧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先驱者。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毕加索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其中一些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要赏析毕加索的画作,首先要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蓝色时期到玫瑰时期,再到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阶段。
他的作品通常以几何图形和多重视角来表现形象,同时运用了大胆的色彩和线条。
毕加索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物、静物和风景的独特诠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
在赏析毕加索的画作时,观众应该注意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毕加索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物和事物的重新诠释,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构图来呈现出对现实的重新理解。
例如,他的《亚维农的少女》以几何图形和鲜艳的色彩来表现出对少女形象的重新演绎,同时也展现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理解。
观众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来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情感。
此外,观众还应该关注毕加索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
毕加索在绘画中常常运用大胆的色彩和线条,同时也善于运用光影和立体效果来表现形象。
他的作品常常呈现出对形式和空间的独特理解,观众可以通过对作品细节的观察来欣赏他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手法。
在赏析毕加索的画作时,观众也可以从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来理解其意义。
毕加索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他通过艺术来表达对战争、贫困和不公正的关注。
观众可以通过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对时代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赏析毕加索的画作需要观众对其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通过对作品细节的观察和对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思考,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作品,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艺术和人生的启发和感悟。
毕加索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诠释,通过赏析他的作品,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浅谈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
浅谈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在西方艺术的长河中,每一位艺术家都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手法去展现每一时期的特点或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大胆的构想为现代绘画艺术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现代绘画中,仍有很多人最看不懂和不能够直接接受的是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他们用大胆的线条和颜色创作出一幅幅珍品,在我看来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体会到里面真正地想法,但是通过赏析这一幅幅现代艺术绘画,我们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现代绘画艺术中,我欣赏文森特·威廉·梵高大胆的表现主义;赞赏克劳德.莫奈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光与影的表现技法;也喜爱保罗·塞尚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和对自然色彩的独特观察。
但是有那么一个人,他的艺术人生堪称传奇,不得不令我折服,他对于立体主义的探索在现代绘画中又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就是—毕加索。
一、关于毕加索(一)毕加索个人简介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力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他的一生都在艺术领域得到价值的实现,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毕加索一生可分为八个艺术分期,在童年时期以写实画风为主,色彩柔和,如《斗牛士》;毕加索的蓝色时期是他人生的低潮期,含有浓重的悲剧成分和民族特色,如《蓝色自画像》;玫瑰时期,毕加索遇见了自己的爱情,色彩清晰明快,笔法细腻,人物和风景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如《拿烟斗的男孩》;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用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如《亚威农少女》;古典时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宏伟的气势,画面注重写实风格,如《三角帽》;在超现实主义时期,毕加索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毕加索在蜕变时期以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表现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格尔尼卡》;在他最后的田园时期,仍然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为主,手法运用得更加灵活,画面和谐统一,如《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等。
毕加索艺术的力量观后感
毕加索艺术的力量观后感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艺术作品横跨了绘画、雕塑、版画、陶瓷等多个领域,他的艺术风格独特,革新了传统的审美观念。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次毕加索的艺术展览,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毕加索艺术的力量。
首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反思。
无论是他以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形式表现的人物形象,还是他对战争、痛苦和失落等主题的描绘,都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的敏锐观察。
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言,创造出了充满生命力和激情的作品,引发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我在观赏他的作品时,仿佛被带进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维度,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抒发。
其次,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他对多样性和自由的追求。
他的艺术风格多变,不拘一格,不受传统规则的束缚。
从早期的蓝色和粉红色时期,到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阶段,他不断探索和创新,挑战艺术界的观念和做法。
他的作品不仅多样化,而且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正是因为他对多样性和自由的执着追求,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才能如此鲜活生动地展现出他的独特视野和个性。
此外,毕加索的艺术作品也展现了他对人性和情感的关注。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虽然呈现出多样化和畸形化的特点,但也流露出人类的脆弱和无助。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孤独、痛苦、欲望等情感的表达,通过艺术语言传达出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纷繁的内心世界。
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我不禁被深深地触动,感受到了他对人性的洞察和对情感的敏感。
最后,毕加索的艺术作品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力量的信仰。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外界的反映,更是他对艺术的探索和实践。
他通过创造性的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出了对艺术创造力和自由的追求。
他的作品激发了观者的思考和想象力,唤起了人们对艺术力量的认识和理解。
在毕加索的作品面前,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认识到艺术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总的来说,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毕加索_立体主义_绘画的思索
大 众 文 艺大92摘要:毕加索是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绘画的开创者,这种立体派的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追求比现实还要真实的“理念中的真实”。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语言一说到毕加索,一些词汇就会从脑海里浮现:20世纪最杰出、最具有独创性、风格变化最无常、最富有诱惑力、最多产等等。
毕加索一生都在追求新的东西,不断地突破传统。
他那种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特别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
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
在这里,我就这位杰出而又神秘的艺术大师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进行一些思索。
毕加索(PabloPieasso1881一1973)西班牙一法国画家。
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马拉加。
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爱好艺术,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塞罗那,就读于美术学校,见识了新艺术与思想。
后又考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但他对学院派保守的教学方法不满,很快又回到巴塞罗那。
当时的巴塞罗那对西欧各种新文化思潮反应敏感,著名的四猫咖啡店是文化界人士聚会的沙龙,毕加索是这个艺术沙龙中年龄最小的常客。
当时流行的各种艺术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对他都有吸引力。
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
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他曾对友人说:“忧郁创造艺术”。
此时,他的作品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的情绪,画中人物多是贫穷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孤独者。
优美、细长的线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了孤寂和绝望、痛苦和不幸的感觉。
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被称为“粉红时期”或“玫瑰色时期”。
如何学画画,深入学习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
如何学画画,深入学习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我们要高举毕加索特色旗帜,深入学习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不为别的,因为画成这样:还他妈卖11.12亿元,是不是感觉很快就实现了你的一个小目标了!2015年5月11日毕加索油画《阿尔及尔女人(O版)》(上图)在纽约佳士得“展望过去”夜场拍卖中以1.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12亿元)成交,创下了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
即使画成下面这样!你画你也行啊!2010年5月4日,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毕加索画作《裸体、绿叶和半身像》(上图)以大约1.06亿美元价格拍出。
这幅画他连名字都不好好想下,这个名字大概是我们见到的起得最屎、最直白的名字了。
but……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光怪离奇,充满想象力,画面结构错乱,让人难以按正常的逻辑理解。
他是年少成名的写实高手,也曾在巴黎傍徨蹉跎,他老年后自由奔放、返璞归真,毕加索给了我们一种完整的艺术进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
先动下小脑筋,(不影响智商):A图是他16岁时候的作品,这时候他在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这幅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精致写实,古典的构图形式,色调统一,主题明确。
B图是中年时期的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立体主义体系已经成熟,画面中小提琴的解构体现出现代艺术之父赛尚对其的影响,注重画面的构成性,具有设计感。
C图是青年时期混迹巴黎的彷徨和苦闷,蓝色忧郁时期,画面多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年轻时候就开始生老病死的人生终极思考。
D图是毕加索同时期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代表作品《马蒂斯夫人像》。
是不是有点头大!真不是吹的,毕加索9岁就能画到这样了:素描也是杠杠的!号称12岁的作品!据说,有一次毕加索家失窃了,毕加索和他的助手都眼睁睁的看着盗贼跑脱了,他们到警察局报案时候分别画了一张盗贼像,警察按照毕加索所画的盗贼像去捉贼,结果抓了几十个贼眉鼠眼的人,最后还是按照他助手画的画像才锁定了目标破案,问题是……还没完,那抓回来的几十个人一审,发现还真有不少是做贼的。
浅谈毕加索立体主义
浅谈毕加索立体主义摘要:立体主义,就是先将一切物体的形象破坏再肢解了,之后按照作者的主观臆想再把已经解体了小块重新组合,形成了衣服全新的画。
毕加索创作了许多立体主义的作品,有人物画、静物画和风景画。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亚威农少女二十世纪初,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绘画以颠覆传统的方式踏入了历史的舞台,在艺术道路上毕加索对原始艺术尤为热衷,他将所描绘的对象进行变形、分割、简化或将其变为符号样式,通过精神层面来进行表达。
毕加索通过将原始艺术与自身的艺术特点相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立体主义风格。
一、立体主义(一)定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流派。
1908年,立体主义由居住在法国巴黎的乔治·布拉克和巴勃罗·毕加索所创立。
在“立体主义”画家的画笔下,他们将物体最大程度上的简化,作品中重点将色块、线条轮廓表现出来。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可以分为“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作品画面色彩鲜艳亮丽,绘画的物象打碎了它原本的形态,以独特的几何形式表现出事物的本质。
并且通过拼贴的方式创作出的作品,极其富有创意且赋予了画面新的定义。
(二)特点立体主义是将一切物体的形象破坏和肢解,然后按照作者本人的主管臆想,将那些已经解体了的小块重新组合,形成一幅画。
比如,画人的时候,先将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分解成许多各种不同的几何小块,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他们相互重叠,重新组织起来。
当我们凑近看的时候,画面上是五颜六色的小方块,远看的时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身体各部位就展现出来了。
(三)继承和影响在二十世纪初,立体主义登上了巴黎的艺术舞台,它的出现改变了绘画、雕刻的规则。
我们将这些归功于三位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乔治·布拉克以及胡安·克里斯。
长期以来,很多画家们都对视觉上的“欺骗”视而不见,如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要比近处的物体小一些,平行线随着他们的延伸看似相交。
【读后感】立体,毕加索,就是这样――读《毕加索》引发的思考
【读后感】立体,毕加索,就是这样――读《毕加索》引发的思考无论我在失意或是高兴的时候,我总按照自己的爱好安排一切。
--毕加索巴塞罗那,夜色正浓,夸特·加兹酒馆。
角落里有一个年轻人,他挽着胳膊,看着一群人在愉快地谈论着什么。
他旁边有一个年轻人,他静静地坐着。
突然,那个陌生人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向窗外开枪。
整个酒馆一片狼藉。
“谁再敢说塞尚的坏话,我就让他永远闭上嘴!”说完便又面无表情地扔下所有不知所措的人走了,他那位同伴跟了上去。
他是毕加索。
他的朋友萨巴蒂斯是毕加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说起毕加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反法西斯作品《格尔尼卡》,然后是他夸张的绘画方式:看起来畸形的人体,完全琢磨不透的布局,那些所谓的乐师、吉他、美女似乎都是些胡乱堆砌的砖块,脑子里不禁出现一个又一个大问号:他是什么意思?他想画什么?想表达什么?可毕加索最讨厌别人问他这些。
他只是画自己想画的,没什么意思!事实上,毕加索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怪异”。
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
他的父亲何塞希望他的儿子有前途,所以他把他送到法国的一所学校。
就这样,毕加索在初中时进入了高级班。
起初,他会根据所学知识和父亲作为画家的指导画一些“传统”绘画。
在一次考试中,他用一种非常简单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方式画出了他的模型。
然而,在这个时候,他的绘画风格开始改变。
以前的油画风格逐渐退出了他的画布,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根本无法接受和解读”的油画。
人们试图让他重回正轨,但他坚持走自己的路。
因此,他开始接受人们不必要的批评。
同时,他也结交了很多朋友,他们不仅给毕加索带来了友谊,也对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产生了影响。
毕加索终其一生,名誉满满,可他的生活并不是一路欢歌,膝下子女因各种原因相继自杀,最后只有三个子女尚在人间。
与梵高命运多舛的一生相比,毕加索的艺术生涯正处于巅峰和辉煌时期,他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看到自己的绘画作品活着进入卢浮宫的画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大92摘要:毕加索是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绘画的开创者,这种立体派的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追求比现实还要真实的“理念中的真实”。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语言一说到毕加索,一些词汇就会从脑海里浮现:20世纪最杰出、最具有独创性、风格变化最无常、最富有诱惑力、最多产等等。
毕加索一生都在追求新的东西,不断地突破传统。
他那种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特别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
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
在这里,我就这位杰出而又神秘的艺术大师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进行一些思索。
毕加索(PabloPieasso1881一1973)西班牙一法国画家。
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马拉加。
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爱好艺术,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塞罗那,就读于美术学校,见识了新艺术与思想。
后又考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但他对学院派保守的教学方法不满,很快又回到巴塞罗那。
当时的巴塞罗那对西欧各种新文化思潮反应敏感,著名的四猫咖啡店是文化界人士聚会的沙龙,毕加索是这个艺术沙龙中年龄最小的常客。
当时流行的各种艺术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对他都有吸引力。
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
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他曾对友人说:“忧郁创造艺术”。
此时,他的作品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的情绪,画中人物多是贫穷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孤独者。
优美、细长的线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了孤寂和绝望、痛苦和不幸的感觉。
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被称为“粉红时期”或“玫瑰色时期”。
当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以前愉快,画面当中出现了淡黄褐色和粉红色;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形象虽忧郁,但并不孤寂。
毕加索早期的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范畴,但含有西班牙民族艺术的特征和20世纪的时代特征。
含有较浓厚的悲剧成分和神秘色彩。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
1907年,毕加索和勃拉克首次宣布了一个原则:甚至连人物也可以服从于整个绘画。
这种绘画语言可以变形、割裂、变成一系列平涂色彩的小平面还有重组的立体空间。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
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像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外,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
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
立体派画家自己便曾声称:“谁理解塞尚谁就理解立体主义”。
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
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
虽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
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
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中显露无遗,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这幅油画也成为20世纪头15年中视觉艺术上的三个伟大复兴运动之一的标志。
为创作此画,毕加索用炭笔、铅笔、水彩和油画,画了30多幅草图、小稿和人物速写。
他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大胆地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面从左至右,靠内两个裸女接近正面,一个右臂上举,曲肘于脑后,左臂下伸手持衣巾,居画面中央的裸女,双臂上举,曲肘相交于脑后,腹下围着衣巾;画面右侧两女,一个蹲坐在右下角,一个站立在坐者身后,呈四分之三侧面。
正下方地面的一块三角形布面上放置水果。
画面左右两边似为红褐色和蓝色的“背景布”。
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
具体而言,这幅画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平面的。
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
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
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
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
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但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
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
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
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一般说来,《亚维农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而立体主义运动则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
1908至1909年是分解的立体主义阶段;1911年至1914年则是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
分解的立体主义就是在不破坏画面平面性、不模仿客观物象表面的情况下,同时描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就像我们从不同的视点去看一个物象一样,从而能创造出一种能界定量感与其间关系的绘画语言。
分解的立体主义排斥装饰性的阿拉伯图案和明亮的色彩。
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
毕加索1910年创作的《小女和曼多林》、《卡恩韦勒像》就是例证;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色彩被重新重视,出现灰色,黄绿色和淡黄色之间的色调,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于装饰性。
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
如19n与1912年创作的《静物与藤椅》。
毕加索1912的作品《斗牛士或斗牛迷》,像画谜一样既看不到斗牛场面,也看不到斗牛迷的活动,画面上是大大小小的几何形体拼接,与画名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它却是暗示观者借助画名的指引,去看画面几何形体的垂直构图和艺术技巧,并且把画面当作“纯粹和单纯”的艺术作品来观察其结构。
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加索1908—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
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
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
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
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
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
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
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对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思索常凤霞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730070)艺术与人文大 众 文 艺9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的环境艺术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室内装饰艺术品也有了新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商业利润空间。
纤维艺术大系中的挂毯艺术作为特殊材料的装饰艺术品,有着艺术和精神上的独特内涵。
在现代室内环境中,挂毯作品有着其他艺术品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除了起到隔音、吸音、恒温功能等物理性作用之外,还会给人以温馨的视觉感受和愉悦的心理满足,给室内空间增加亮点,调和室内环境的色彩关系。
挂毯艺术在我国作为一种新潮、高贵的软装饰品已经在现代家庭、公共建筑内环境中广为运用,它色泽柔美、做工精细、典雅大方,让现代都市人感觉到了家的温馨与亲切。
本人在进行室内设计中有幸接触到了挂毯作品,有了切身的艺术体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美学意义。
一、环境协调美现代装饰壁挂都是从属于建筑环境的,应该是环境的产物。
要求作品得当地“展示”于环境之中,就必须在设计时使它服从于环境。
挂毯艺术也是如此,它要求设计者具有整体设计的观念,不应追求作品孤立的材质美、工艺美、结构美,而应立足于空间环境,进行与环境相对应的软装饰设计,使现代装饰挂毯获得良好的展示效果。
图(1)为一别墅客厅的效果,设计师设计了一幅布满了整个客厅主墙面的大型挂毯,挂毯上的图案为古埃及图形,与客厅和过道间的圆柱上的装饰纹样协调统一,再有壁炉相配,使得整个室内充满着神秘的欧洲古典主义色彩。
从整体来看,这幅挂毯艺术作品达到了其所要表现的审美情趣、格调、空间体量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图一) (图二)二、外形色彩美无论什么装饰艺术品,外形与色彩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色彩是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的,不论是具象图形还是抽象图形,色彩总是以它独特的魅力来美化世界,妆点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空间。
外部形态包括作品的外在结构也包括观者可视的图案、纹理。
挂毯艺术的外形结构必须适合于其所在的环境,大小尺寸适宜,给观者的体量感必须适度。
色彩与图案也必须和环境相和谐,起到烘托、美化环境的作用。
挂毯本身的色彩如果与环境色彩对比过强会让人感觉刺眼,以至“喧宾夺主”;如与环境色彩过于雷同,隐蔽于环境中,人们又会视而不见。
图(2)为一休闲茶楼的一角,环境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式风格,用挂毯艺术作为区域间的隔断是一种创新。
挂毯的外形如垂帘又似屏风,典雅大方,正适合于做隔断之用,大小得当;图案色调为咖啡色,与室内环境色相配,美化了环境,增强了古典美,体现了茶楼的品味。
三、材料质地美在挂毯艺术品的审美中,我们往往对表面的图案、色彩等视觉要素予以很大的关注,而对毯面纤维的材质肌理在无意中忽视,其实材料本身的粗糙、柔细、板硬、松软、艳丽、吸光、反光等质感影响着作品情趣的表现。
如麻与丝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前者是粗糙厚重,后者则有轻柔细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