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四肢创伤性长段骨缺损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长骨骨髓炎并骨缺损

a ae f u e u . s t lh a e u vv db e arn o gbo ed fc i e a c lrfb lrta s ln nd5c s so h m r s Re ulsAl tec sss r ie y rp iig ln n e e t t f ev s ua ua n p a — w hr i r
的纵 向弧 形 切 口, 次 切开 皮 肤 、 依 皮下 组 织及 小腿 筋 膜 , 于
很难奏效, 我科 自 20 年 4月~2 1 年 1 09 00 2月采 用 带 血 管 蒂 腓 骨 移 植 治疗 长 骨 骨 髓 炎 并骨 缺 损 l 例 , 1 疗效 显 著 。
l材 料 与方 法
股 二 头 肌 后 缘 解 剖 游 离 出腓 总神 经 予 以保 护 , 自腓 骨长 肌 、 目鱼 肌肌 间隙 进入 , 拇 长 屈肌起 点 内上缘 , 见腓 比 在 可 动 静 脉 向 下进 入 深 面 , 后 向上游 离 至 胫 后 动 脉分 叉 处 , 然
疗 大段骨缺损 并慢 性骨髓 炎 患者 I 例 , 中肱骨 6 , I 英 例 胫骨 5 例 结 果 I 例 患者 术后 6 l 个 月回访功 能恢 复 良 l ~2
好 , 植骨 与受体 愈合 , 感染 , 移 无 骨不愈 合等发 生。 结论 采用 带血 管蒂腓骨 瓣移 植修复 是临床 治疗长骨 骨髓 炎并骨
缺损缺 损的较 好方 法。
【 关键词】} ;移植 ;骨 髓炎 ;骨缺损 用骨 【 中图分类 号1 6 7 8- R 3 【 标识码J 文献 B
Re ii gbo e e ta t o parngl ned fc ndose myeii t r ev s uarfbulrt a s l n a in on l swihf e a c l t i a r n p a t t0
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在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中的应用

次、 气胸 l 5次 , 发症 发生 率 为 4 5 ( 86 5 。因 并 . % 2/ 2 )
胸 膜反应常常使操作无法顺 利完成 , 我们 的体会是 多 点位 、 多角度充 分麻 醉胸膜 是 防止胸 膜 反应 的关 键。 1 5次气胸的发生均与进针时漏气有关 , 肺组织压缩均
有效方法。
【 关键 词】 带血 管蒂; 腓骨 ;移植 ; 复;重建 修
临床上对于严重 骨折并 长段骨缺损 , 肿瘤瘤段 骨 切除术后长段骨缺损 、 节功能重建的治疗 较为棘手 , 关 给临床治疗带来 巨大的挑 战和限制。由于骨 缺损太 多 常造成肢体短缩 、 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 骨关节 功能的
或 可 疑 癌 细 胞 。 由 此 可 见 , 膜 活 检 术 在 胸 腔 积 液 病 胸
因诊断 中具 有无可替代 的作用 , 因而被美 国胸科协会 列 为 常规 诊 断 手 段 。
胸膜 反 应 、 胸 、 血 是 胸 膜 活 检 最 常 见 的 并 发 气 出 症 。本 组 5 8例 、2 6 6 5次 胸 膜 活 检 , 生 胸 膜 反 应 1 发 3
液时抽取气体后肺组 织复张 。无一例 次发生 出血 , 可 能与术前常规行 出凝血检查 , 穿刺时沿肋骨上 缘进 针 , 活检时除外 1 2点位 , 免损伤血 管和神经 , 避 以及操作 者的熟练程度等有关。 综上所述 , 胸膜活检作为一种特异性 的检 查手段 , 具有操作简单 、 伤小 、 损 并发症 少 、 可重复多部位操作 、 费用 低 廉 、 者 易 于接 受 等 优 点 , 胸 腔 积 液 的病 因诊 患 在 断中取材成 功率 、 阳性 诊断 率高 , 有较 高 的应用 价 具 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修复肱骨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

28
实用 临床 医学) o2年 9月 第 l 20 6卷第 3期
表 1 2例烧 烫伤 创面过敏分 类及 百分 比 1
接触 途径进入 体 内 , 导 过敏 体质 发生 局部 和 全身 诱 性 过 敏 反 应 。 主 要 症 状 有 : 部 或 周 身 潮 红 、 血 局 斑 疹、 瘙痒 、 组织或 粘 膜水 肿等 , 少部分 病 人有 全 身发 热症状 。 我 们 认 为 在 对 烧 烫 伤 病 人 治 疗 过 程 中 , 意 创 注 面 处 理 和 治疗 的 同 时 , 应 预 防 过 敏 的 产 生 。 过 敏 还 反应随环境及 情绪 等 条件 的变 化而 变 化 , 烧烫 伤 患 者 因病情焦 虑 、 紧张 、 身体情 况 虚弱 等情 况上 , 都可
【 关键词】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 ; 肱骨瘤段切除 ; 骨缺损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 3 . 783
移植 修复肱 骨上段软骨 肉瘤 瘤段 切除术 后大段 骨缺 损, 等长 重建患 肢功 能 。随访 4年零 3 月 患肢 功 个 能恢 复 良好 , 复发 。现报告如下 : 无
1 临 床 资 料
3 方 培跃 . 伤后 免疫 功 能 变化 的研 究 . 伤 医学 在 中 国 . 南 烧 烧 湖
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9 9 11 7 . 19 .6 —11 4 陈 意生 , 景泉 . 史 烧伤病 理学 . 重庆 出版社 ,97 2 7 18 .4 .
(0 0 1-0收 稿 ) 20 -03
的原 因主 要 包括 : 物 类 、 触 类 物类 三 大类 。 食 接 药
( 表 1。这些过敏原 可通 过 呼吸道 、 化 道 、 肤 见 ) 消 皮
带 血 管 蒂 腓 骨 瓣 移 植 修 复 肱 骨 瘤 段 切 除 后 的 骨 缺 损
带血运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骨缺损

4 4 ・论
著 ・
J u n e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 1 6
带血运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除骨缺损
张 耀 赵德 伟 郭 林 安 宁 田丰 德
( 大连大学附 属中山医院 骨科, 辽宁 大连 1 1 6 0 0 1 )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带血 管蒂 骨瓣 移 植修 复 四肢 骨肿 瘤 切 除后 骨 缺损 ,重建 肢 体 功 能 的价 值 。方 法 对 3 1例 四肢 骨肿 瘤 进行 彻 底 切 除后 ,
u n d e r w e n t v a s c u l a r i z e d b o n e g r a t f t r a n s p l a n t i n g f o r r e p a i r b o n e d e f e c t s a n d 5 c a s e s u n d e r we n t v a s c u l a r i z e d c a p i t u l u m i f b u l a e f o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b o n e j o i n t
串联血管的超长双腓骨组合移植治疗瘤段切除后长段骨缺损

1 ̄3 岁 , 4 2 平均 2 岁 发病部位 : 3 右股 骨干 2 , 例 右胫骨 1例, 右肱骨 l 。伴有病理 性骨折 2 , 中 1 例 例 其 例进行 过 3次病灶清除单纯植 骨术 破坏范 围 2  ̄3c 1 0 0m, 例
累 及股 骨 颈 部 。
的溶滑膨胀改变 , 正常骨纹理 消失 , 质变薄 , 皮 向前弯 曲 变形 . 可见骨折 线 。给予 彻底 病灶切 除后 , 缺损 长达 骨 2c , 4r 切取双侧小腿各 2c n 6m超 长腓 骨 , 采取 串联 吻合 血 管的并联超长度腓骨移植治疗 , 个月 后复诊 , 3 移植 骨正 常, 骨断端骨折线模 糊 , 有大量骨痂 生长 , 半年后骨折 愈 合, 下地活动 ( 12 。 图 、)
关 键词 骨 移植 ; 骨 ; 肿瘤 腓 骨 R 8 . 4 673
OF DOUBLE 、吼 : R因 J F R0M D 『 RI D ONG 圈 狐 皿 Ⅵ S OF TI I, LA 珏 L BI A 0 F B0NE TUⅦ ) R TIE 肛 n i 0F
中 国图书 资料 分类 号
tra flo -u fl 2 e r .t eg a t iu t i e o d b n no .a d t el srg ie lm , n t n u c i .Ths¥e i t e o lw p o  ̄ v a s h r f d f l a t n d ag o o y u in n h mb e a d ̄ e ba a i n o a l g hadfn t n le o i e ls o T
.
h d a yt e arh ge[ ̄ e'cs e n ielwa o rp i u xned t t e
rs l o x iin ofb t m o fe t ̄ te. e ut fe cso or u r o x rmiis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摘要】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带蒂腓骨移植(西医组)和带蒂腓骨移植结合中药(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术后随访5~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
16例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X线片示移植骨与胫骨骨性愈合。
西医组8例:其中1例于术后第二天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清除血栓而转愈,手术修复次数>1者为1例,占12.5%,该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7周,平均住院时间为6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3.4万元,平均病程为91天。
中西医结合组8例无血管危象发生,手术修复次数为1,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4周,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2.8万元,平均病程为73天。
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能更有效地防止血管危象、皮瓣坏死等手术并发症,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带蒂腓骨移植;中药;胫骨骨缺损;治疗2004~2007年我们对1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带蒂腓骨移植(位)(西医组)和带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并随访5~36个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2~57岁,平均为35岁,骨缺损原因有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骨髓炎、骨肿瘤、先天性疾病等,骨缺损长度5~16 cm,平均11 cm。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
西医组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辨证论治。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缺损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术前准备:除行全身情况术前检查外,还需行供受区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检查,以详细了解供受区的血管分布,有无可供接驳的血管,是否需要桥接。
探讨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效果

2020年1月上临床研究探讨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冯冬,鲁晓燕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100【摘要】目的:探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3例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12个月的下肢功能项目中,肢体疼痛、功能活动、自我感受、支具使用、步态、行走能力、总分,均得到明显提高,与术后6个月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
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下肢功能评分,是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关键词】带血管腓骨移植;创伤后下肢骨折;骨缺损[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1-0060-02前言:骨缺损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含义为骨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
骨缺损的发病原因包括创伤、肿瘤手术清创、感染等,通常<8mm 的骨缺损人体可自行愈合,而>8mm 的骨缺损则较难愈合,因此需对其进行修复和重建[1]。
骨移植是目前治疗骨缺损的常用方法,通常取患者自身的髂骨或腓骨进行带血管或不带血管的骨移植[2]。
自体骨移植具有较多优点,如无污染、易吸收融合、成本低等。
本次研究通过对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患者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探讨其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3例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1~57岁,平均(39.06±1.49)岁;治疗后随访时间1.3~3年,平均(2.15±0.17)年;致伤原因:21例交通伤,14例机械致伤,8例其他原因;骨缺损部位:31例胫骨,12例股骨;骨缺损范围8.1cm ~19.4cm,平均(13.75±1.74)cm。
《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组织的回顾性分析》

《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组织的回顾性分析》一、引言在骨科手术中,由于疾病、外伤等因素导致的下肢骨缺损是临床常见且较为复杂的问题。
针对这类骨缺损问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重建骨组织的连续性和功能,以及实现创口的愈合。
近年来,带血管的腓骨移植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组织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疗效、适应症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近五年内收治的50例下肢骨缺损患者,其中采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的患者共计30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确诊为下肢骨缺损。
2. 手术方法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手术采用显微镜下操作,确保血管吻合良好。
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3. 评价指标术后随访时间至少为一年,评价指标包括骨缺损愈合情况、患者疼痛程度、肢体功能恢复等。
三、结果1. 骨缺损愈合情况经过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后,30例患者的骨缺损均得到了有效的修复。
其中,28例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内实现了骨缺损愈合,愈合率为93.3%。
2. 患者疼痛程度与肢体功能恢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大多数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内疼痛基本消失。
同时,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了显著恢复,其中25例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四、讨论带血管的腓骨移植作为一种治疗下肢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提供足够的骨量来填充缺损,同时通过吻合血管,保证了移植骨的血液供应,从而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此外,带血管的腓骨移植还可以避免因长期卧床、感染等并发症导致的肢体功能减退。
然而,带血管的腓骨移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手术操作复杂,需要显微镜下操作,对医生的技能要求较高。
其次,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此外,对于某些严重感染、血管病变的患者,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可能并不适用。
异体骨重建带血管腓骨移植后供区骨缺损的效果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 年12 月第 35 卷第12 期ChiftJ Bone Joint Injury, Dec. 2020, Vol. 35, NO. 12.论•1257•著异体骨重建带血管腓骨移植后供区骨缺损的效果分析黄孟全,鲁亚杰,龙作尧,姬传磊,李明辉,肖鑫,陈国景,李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陕两西安710032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大段异体骨重建带血管腓骨移植后供区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重建腓骨缺损后能否减少供区并发症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02012-10—2018-12因肽骨、股骨病变部位切除后骨缺损需切取带血管腓骨移植重建的18例患者,按是否对腓骨供区骨缺损进行重建分为重建组(11例)与未重建组(7例)。
比较2组术后PES评分、外踝 上移程度、距骨倾斜角变化程度、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3.7(9〜78)个月。
重建组 术后PES评分低于未重建组,外踝上移程度、距骨倾斜角变化程度小于未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O.CW)。
重建组 踝关节内翻活动度占健侧比值大于未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而2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活动度占健侧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大段异体骨对带血管腓骨移植后供区骨缺损进行重建可以减少远端腓骨上移与距骨倾斜角改变,减少供区并发症发生,改善踝关节内翻活动度,同时不增加感染风险。
关键词:带血管腓骨移植术;腓骨缺损;大段异体骨;骨重建;供区并发症中图分类号:K68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935(2020) 12-1257-04Clinical evaluation of allograft for reconstruction of donor-site bone defect aftervascularized fibula harvestHUANG Meng-quan, LU Ya-jie, LONG Zuo-yao, JI Chuan-lei, LI Ming-hui, XIAO Xin,CHEN Guo-jing, LI JingDepartment o f Orthoped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71003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lograft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donor-site bone defect after vascularized fibula harvest and to explore whether reconstruction of donor-site hone defect can reduce donor complication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18 patients with bone defects of humerus and femur after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vascularized fibul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October 2012 and December 2018.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fibular donor-site hone defect was reconstru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construction group (11 cases) and the non-reconstruction group (7 cases). PES score, lateral malleolus displacement, talar tilt angle and ankle joint mo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33.7 (range 9-78) months. Postoperative PES score of the reconstm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reconstruction group (P < 0.05). The lateral malleolus displacement and the change of talar tilt angle in the reconstruc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non-reconstruction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 <0.05). The mobility of ankle varus ratio of the occupied side in reconstruc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non-reconstruction group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kle dorsiflexion, plantar flexion and valgus ratio of the occupied sid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reconstmction of donor-site bone defect with allograft after vascularized fibula harvest can 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 ations such as distal fibula displacement and talus inclination, improve the of ankle varus mobility without increase of the risk of infection.Key words:Vascularized fibula transplantation; Fibula defect; Massive allograft; Bone reconstruction; Donor-site complications带血管腓骨移植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1,尤其是因创伤或肿瘤切除后的 四肢长段骨缺损24]。
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修复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修复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摘要】目的:研究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应用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进行修复的效果。
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在我院接受长骨恶性骨肿瘤治疗保肢手术的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肱骨6例、股骨4例、胫骨8例,对肿瘤切除后出现的节段性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修复。
通过骨扫描评估腓骨移植后的成活情况,采用X片观察和评估移植后骨结合部的愈合情况,针对肿瘤结果和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评估,应用保肢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使用的93评分标准对于保肢后的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28个月,最少22个月,最长为34个月,扫描结果显示移植患者异体骨与宿主骨的愈合时间为胫骨部位为(14.2±3.2)个月,股骨部位为(11.5±2.7)个月,肱骨部位为(6.7±1.3)个月。
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分且结果显示,上肢功能评分结果为94.9%,下肢功能评分结果为91.7%。
13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11例患者无复发转移,2例患者带瘤生存。
结果:长骨出现恶性肿瘤切除后出现的骨缺损在重建的过程中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异体骨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通过带血管腓骨有效地促进了异体骨与宿主骨的愈合,表现了良好的重建效果。
【关键词】带血管腓骨,异体骨,长骨肿瘤,骨缺损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保肢手术已经成为了治疗的可能。
在保肢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常规肿瘤患者切除后造成的节段性骨缺损进行修复,成为了现阶段骨肿瘤外科所研究的主要问题。
对于骨缺损在进行修复时可采用异体骨移植治疗,但是异体骨在移植的过程中会出现骨难吸收、与宿主骨难愈合、再次骨折以及不愈合的相关并发症,影响了骨移植的治疗效果。
再进行异体骨修复长骨肿瘤缺损国的过程中采用带血管腓骨,可以是移植后的异体骨与宿主骨快速愈合,充分发挥出了带血管腓骨的活化和断端愈合快的优点。
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郑立峰【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Ilizarov 技术骨节段传送延长术(简称骨延长术)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结合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术(简称腓骨移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1例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患者按照骨缺损程度、软组织情况及实施带蒂组织瓣改善软组织条件,采用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进行治疗。
结果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结合对患者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安全有效,有着可随时纠正畸形的优点,是避免骨缺损并发骨感染的较为有效方法。
结论21例患者随访时间12~51个月,平均38个月。
随访结果显示:全部病例按骨缺损的长度进行等量延长手术后,骨折端和延长段骨性均已愈合,且延长段完全骨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8.4个月。
结论骨延长术和腓骨移植术结合对患者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安全有效,有着可随时纠正畸形的优点,是避免骨缺损并发骨感染的较为有效方法。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Ilizarov technique joints for transmitting YanChangShu YanChangShu)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one with vascular pedicle fibular graft combined with Ilizarov circular external fixation frame fix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ibula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umatic tibial long bone defect. Methods Our hospital’s 21 cases of traumatic patients wi th long bone defect in tibia, according to the defects of bone, soft tissu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dicle flap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soft tissue, were treated by bone YanChangShu and fibula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21 patients were fol owed up 12 ~ 51 months, 38 months on average. Fol ow-up results showed thatal patients amount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bone defect after surgery, and to extend the period of osseous have healing fracture end, and to extend the period of ful y bone healing time 6 ~ 9 months, average osseous healing time was 8.4 months. Conclusion The bone YanChangShu combinat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tibial and fibula transplantation long bone defect with good repair effect, safe and effective, may at any time to correct the deformity of the advantages, is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to avoid concurrent bone defect bone infection.【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4(000)023【总页数】2页(P143-144)【关键词】骨延长术;腓骨移植术;胫骨长段骨缺损【作者】郑立峰【作者单位】解放军二二二医院,吉林吉林 13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小腿严重开放性创伤大块骨缺损或外伤后继发慢性骨髓炎骨坏死未控制感染行死骨清除等均可造成胫骨缺损,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因骨缺损较大、软组织条件较差、多伴有骨畸形或是骨缺损并发骨感染的危险。
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

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摘要】背景:研究表明,带血管腓骨移植是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目的:分析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病例中选择非恶性肿瘤、随访20个月以上病例28例,清除病灶后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对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同时用腓骨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覆盖。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20个月至6年,移植腓骨后3-8个月与受区骨达到骨愈合,术后10-22个月移植腓骨直径增粗致接近受区骨直径。
Enneking系统评价肢体功能:胫骨大段骨缺损平均24.2分,肢体功能恢复81%,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达94%;股骨骨缺损平均26.3分,肢体功能恢复88%,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桡尺骨远端骨缺损平均21.75分,肢体功能恢复72%,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
结果表明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缺损愈合,降低致残、感染及截肢率,治疗后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BACKGROUND:Vascularuzed fibular graf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repair of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 in the extremities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vascularized fibular graft for repairing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 in the extremities. METHODS:Twenty-eight non-malignant patients who received vascularized fibular graft for repairing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 in the extremities and were folowed up for more than 20 months were enroled. After lesion removal, vascularized fibula bone graft was used to repair the bone defects. If cases combined with soft tissue defects, fibula flap or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was adopt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l patients were folowedup for 20 months to 6 years. The grafted bones were healed with the surrounding bone at 3-8 months after fibula bone grafting. The grafted bone was enlarged near to the diameter of recipient bone at 10-22 months after grafting. Based on the Enneking system, the average score of large segmental tibia bone defects was 24.2 points with 81% limb function recovered and 94.1% patient satisfaction; the average score of large segmental femur bone defects was 26.3 points with 87.7% limb function recovered and 100% patient satisfaction; the average score of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 of the distal radius and ulna was 21.75 points with 72.5% limb function recovered and 100% patient satisfaction.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vascularized fibular graft for repairing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 in extremiti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bone healing and reduce disability, infection, amputation rate; moreover, pati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6页(P1641-1646)【关键词】组织构建;骨组织工程;腓骨移植;骨缺损;四肢;显微外科手术【作者】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15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15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文章亮点:文章回顾性分析了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病例,影像学评价随访移植腓骨的转归,肢体功能使用Enneking评分系统综合评定。
带血运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骨缺损

带血运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骨缺损张耀;赵德伟;郭林;安宁;田丰德【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vascularized bone graft transplanting for the defects of limb bone tumors resected. Methods 26 cases underwent vascularized bone graft transplanting for repair bone defects and 5 cases underwent vascularized capitulum fibulae for reconstruction of bone joint after the limb bone tumors were resected thoroughly. 3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underwent the operations combine with the new aid chemo. The observe items including bone union, Enneking evaluate system and recurrence of the bone tumors.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38 months. Bone unions were well for 28 cases. Total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5.7%according to Enneking evaluate system. 27 cases were cured. 1case of ossifying fibromm were cured after underwent the same surgical treatment while relapsed,2 cases were underwent prosthetic replacement because of 1 case of osteosarcoma and the other case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was relapsed. 1 case was died in the follow-up.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vascularized bone graft transplanting for the defects of limb bone tumors resected is satisfied,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limb bones.%目的:观察带血管蒂骨瓣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肢体功能的价值。
单根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长段骨缺损后的形态改变

单根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长段骨缺损后的形态改变洪建军;裘超;赖红燕;余可和;周一飞;余洋;卢晓朗【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12(17)4【摘要】目的观察带血管单根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四肢长段骨缺损后的形态改变规律.方法 1998年1 月至 2008年12月,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长段缺损12例,其中股骨 2例,胫骨 6例,肱骨1 例,尺骨1 例,桡骨 2例.缺损长度 5~12cm,移植长度 6~14cm.观察术后血供情况;术后3、6、9、12、18、24个月测量移植腓骨的增粗情况、髓腔改变情况及与正常骨的匹配程度;骨愈合时间和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12例全部成活,随访10例,2-8年(平均 4.2年).临床骨愈合时间为3~5月,平均 4.2月.发生再骨折1例,经石膏固定1.5月后愈合.下肢移植腓骨段在接受应力刺激后开始增粗,1年半后移植骨中段直径能达受区骨直径的75%以上,CT 扫描显示以皮质骨增厚为主.而在上肢尺桡骨的重建中,腓骨增粗不明显.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后发生形态适应性改变以下肢骨为著,2年内基本完成形态变化,并能承受受区应力.【总页数】3页(P530-532)【作者】洪建军;裘超;赖红燕;余可和;周一飞;余洋;卢晓朗【作者单位】325027,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医院;325027,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医院;325027,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医院;325027,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医院;325027,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医院;325027,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医院;325027,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相关文献】1.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四肢创伤性长段骨缺损 [J], 刘方;宇文培之2.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四肢长段骨缺损应用与体会 [J], 陈劲松;郭宏斌;黄育涛;郭里春;张林3.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长节段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 [J], 张志勇;李东升;冯峰;黄满玉4.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15例分析 [J], 邢长胜5.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四肢长段骨缺损 [J], 靳国强;张海侠;程春生;李春游;明晓峰;赵晓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黄远翘;梁胜根;张敏;陈忠羡;陈元庄【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11)3【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和影响移植骨愈合的因素.方法:对33例因外伤、骨肿瘤、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等引起的四肢大段骨缺损,分为两组,实验组13例,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方法来修复,腓骨血管与受区血管作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对照组20例,使用传统髂骨骨块直接植骨方法.术后复查及随访6个月~4年6个月.结果:实验组13例中,除1例因慢性骨髓炎术后感染而失败外,其余12例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12例,占92%.X线照片显示移植骨增粗变大,病人恢复行走和日常生活劳动功能.对照组20例中,10例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占5%;6~12个月又有7例愈合,该组总愈合率为85%;失败3例.结论:对于5 cm以上的骨质缺损,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是理想的修复方法,良好的内固定和合适的外固定,在两骨端植入松质骨,防止感染等都有利于移植骨的愈合.【总页数】3页(P193-195)【作者】黄远翘;梁胜根;张敏;陈忠羡;陈元庄【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创伤烧伤整形科,江门,52907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创伤烧伤整形科,江门,52907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创伤烧伤整形科,江门,52907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创伤烧伤整形科,江门,52907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创伤烧伤整形科,江门,529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4【相关文献】1.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缺损的临床体会 [J], 陈拓2.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 [J], 甘秀天3.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 [J], 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4.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 [J], 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5.吻合血管腓骨与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 [J], 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侯之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治疗长骨干大段病理性骨缺损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治疗长骨干大段病理性骨缺损赵伟峰;石国华;李祖国;胡跃【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年(卷),期】2006(005)005【摘要】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多种病因所致长骨干大段病理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8例长骨干大段病理性骨缺损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43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桡骨缺损2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眩骨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并大段骨缺损3例.均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结果随访6个月~3年,所有病例移植腓骨全部存活,无吸收、硬化及破坏等征象,骨缺损均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是修复长骨干大段病理性骨缺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好方法.【总页数】3页(P291-292,302)【作者】赵伟峰;石国华;李祖国;胡跃【作者单位】550009,贵阳市,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骨科;550009,贵阳市,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骨科;550009,贵阳市,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骨科;550009,贵阳市,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 [J], 孙良业;吕建军;韩玉升;吕波;谢威;杨良军;江淮;余润泽2.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术后大段骨缺损 [J], 景斗星;孙军锁;陈时高;蔡雅楠;杨森;王铁涛3.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应用体会 [J], 田文平;董乐乐;宋焕英;张文静4.带血管蒂双折叠腓骨移植治疗开放性股骨骨折伴大段骨缺损 [J], 周建明;章银灿;卢焕兴;方伟松;楼才俊5.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伴骨缺损11例 [J], 顾隆森;蒋晖;马柏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体会

带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体会
马华膺;张春;吴恙;朱铭兴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1(003)001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修复四肢骨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新途径,以提高植骨存活率。
方法自1988年来,对31例骨缺损范围6~14cm病例,采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
方法,移植腓骨8~18cm,随访8个月~12年。
结果29例均在2~4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
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是“活骨移植”,骨愈合过程与骨折相似,改变了传统骨移植需经过漫长的“爬行替代”过程,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最佳方法。
【总页数】2页(P4-5)
【作者】马华膺;张春;吴恙;朱铭兴
【作者单位】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骨二科;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骨二科;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骨二科;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骨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 [J], 孙良业;吕建军;韩玉升;吕波;谢威;杨良军;江淮;余润泽
2.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 [J], 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
3.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 [J], 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
4.吻合血管腓骨皮瓣组合异体骨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 [J], 陈灼彬;李桂英
5.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修复肱骨大段骨缺损一例 [J], 袁军;李世和;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蒂腓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

带蒂腓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
赵光勋;方健;王海峰;甘正祥;邢动;夏添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10(031)005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或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方法切取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19例,其中14例伴有皮肤缺损,腓骨移植长度为4~10 cm,皮瓣面积为3 cm×5 cm~7 cm×18 cm.结果 5例腓骨瓣及14例腓骨骨皮瓣全部成活.15例患者获得6个月~2年(平均9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带血管瓣的腓骨瓣是修复下肢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2页(P422-423)
【作者】赵光勋;方健;王海峰;甘正祥;邢动;夏添
【作者单位】230022,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230022,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230022,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230022,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230022,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230022,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J], 邵丽红;林艳芳;罗江华;周春飞
2.浅析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护理体会 [J], 武素萍
3.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9例围术期护理 [J], 周桂玲;马健
4.血管化腓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 [J], 李爱凤
5.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8例 [J], 石若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用显 微 外 科 技 术 进 行 修 复 。 临床 效 果 良好 。 该科 f l 2 o o 5 年6 月一 合 。 设 计 需要切 取 的腓 骨长 度 , 通 常要 比测量 的骨 质缺 损 长度
1 . 2 . 2 腓骨瓣、 腓骨皮瓣 的切取及注意事项 ① 在气囊 止血带控
制 下进 行手 术 , 取 健 侧 小 腿 外 侧 切 口, 从 腓骨长、 短 肌 和 比 目鱼 肌
方法 ; 如行游离移 植同时合并有血管 缺损, 则根据腓 动静脉与受
区血管 吻合时缺 损 长度 , 在 健 侧 小 腿 内侧 切 取 足 够 长 度 的 大 隐
择 期手术术 前准备 : 术 前伤 口全 部控 制感 染 , 患肢 行动脉造
伤1 9 例, 重物砸5 例, 机器致伤l 例。 骨 缺 损长 度 6 ~ 1 8 . 5 c m, 合 并长 段 血管 损 伤2 例, 合并 软组 织 缺 损1 0 例, 软组 织 缺 损面
积2 e m ×4 . 5 c m-6 . 3 c m ×1 0 c m, 修 复方 法 选 择 , 带 血 管 蒂
4 7 1 0 0 2 ; 2 .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 1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观 察 带 血管 蒂腓 骨 移 植 治 疗 四 肢创 伤性 长段 骨 缺 损 的疗 效 及 临床 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采 用带 血 管 蒂腓 骨 移 植 治 疗 四肢 创 伤 性 长 段 骨 缺 损 患 者 2 5 例。 男2 O 例, 女5 例, 骨 缺 损 长度 平 均 1 0 . 5 c m, 切 取 腓 骨 长 度 平均 1 5 . 6 c m。 结 果 所 有患 者 切 口
本 组2 5 例, 男2 0 例, 女5 例。 年龄 l 6 — 5 5 岁。 创伤 原 因: 车 祸
肌 间隙之间暴露腓骨, 游离腓骨表面腓骨长、 短肌起点, 保 留少许
骨 膜 外 肌 肉组 织 , 从 腓 骨小 头下5 c m处 向下 切 取 腓 骨; 游 离切 断 所 需 长度 的腓 骨, 切 开 骨 间膜 及 周 围肌 肉组 织 , 暴 露腓 动 静 脉 , 切 断 同 时 结 扎 远端 血 管 蒂, 仔 细 解 剖 显 露近 端 血 管 蒂, 沿 腓 动静 脉 走 形 向
的 止 血 带 的控 制 下进 行 , 按 照 设 计 的皮 瓣 从 后 缘 切 开, 在 深 筋 膜
1 . 2 . 1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急诊常规行伤口清创 , 彻底清 除严重污 下从 后 向前 掀 起 皮 瓣 , 寻 找 并 保 护 皮动 脉 穿 支 , 解剖至腓骨长 、 短
肌 和 比 目鱼 肌 肌 间 隙 处 , 显 露 在 皮 动 脉 的深 层 的腓 动 静 脉 , 多 保
【 中 图分 类号 】R 6 8 7 . 3 【 文 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 0 7( b ) 一 0 1 1 1 一 O 2
创 伤造 成的四肢长段骨 缺损 , 由于 创伤能量 大 , 通 常伴 有严 重 软组织损伤 , 是骨科治疗 的一大难 题。 随着显微 外科 的发展 。 2 0 1 0 年1 2 , q , 对四肢创 伤性 大段骨缺 损施行带血管 蒂的腓骨移植
治疗2 5 例, 取 得 满 意疗 效 , 报 道 如下。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 料
前血管 , 股骨 缺 损时 常选 择股 前外 侧血 管, 尺 桡 骨 缺 损 时 选 用
桡 血管 或尺血管, 肱 骨缺 损时选 用肱 深血管或 与肱 动脉 端侧吻
长4 - 6 c m; 如 同时 合 并 皮 肤 缺 损 时, 设 计小 腿 外 侧 皮 瓣 大 小为 测 量 皮肤 缺 损 的长 宽 各 ̄ J I ] l ~ 2 c m。
均l 期愈合, 移 植骨全部愈合。 平均随访3 年1 个月, 在患肢 活动、 负重 后无移植骨骨折, 供 区踝关节无畸形。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
游离 移 植 是 治 疗 四肢 创 伤 性 长 段 缺 损 的有 效 方 法之 一。 【 关 键 词 】创伤 ; 四肢 ; 腓骨; 长骨缺损 ; 移植 ; 显微 外 科
染及坏死 组织 , 并 行 外 固 定 支 架 固定 以 维 持 肢 体 长 度 , 视 软 组 织 吸 引装 置覆 盖 创 面 ; 可急 诊 手 术 修 复 骨 缺 损 的 将 损 伤血 管 修 整 后 备 用。
损伤情况行I 期或 Ⅱ 期创面修复, 如需Ⅱ期修复创 面可行 封闭负压 留 腓 骨 与皮 瓣 的 连 系 , 将皮 瓣周缘完 全切开, 其 它 同腓 骨 瓣 切 取
b , , l  ̄ Z O - r CA L L A目 口 A T Og :  ̄ Y B 巴工 E N c E B 医学检验
H工NA Hp : - A LTH 工N口U BT Y
带血 管蒂腓骨移植治疗 四肢刨伤性长段骨缺损
刘 方’ 宇文 培 之 。
1 1 7 例, 带 血管 蒂游离腓骨皮瓣移 植8 例, 带血管
蒂腓骨骨皮瓣 交腿移植 2 例, 带 血管 蒂 腓 骨 瓣 同侧 转 位 移 植 2 例,
近端解剖至可见胫后血管分支处 , 暂不断蒂; ②腓骨皮瓣切取时, 以
腓骨头至外踝连线为轴, 在该 线偏 后 侧 使 用 超 声多 普 勒 血 流 探 测
骨 缺损位 置 : 胫骨2 O 例, 股骨 2 例, 肱骨l 例, 尺桡 骨 2 例。 手术时 机: 急诊手术2 例, 择期手术2 3 例, 切取腓骨长度9 — 2 3 c m。
1 . 2手术 方 法
仪探查 , 并标记响声大、 靠近腓骨后缘的皮动脉穿支的位置 , 以此 点为轴心设计超 出皮 肤缺损大d x l ~ 2 e m的皮瓣, 切取时在不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