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2. 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及用法。
3.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4.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5.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及用法,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的用法及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阅读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3.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文言文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的用法及意义:通过举例,讲解常用文言文虚词、实词的词义及用法,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3. 分析典型文言文阅读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4. 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翻译中的常见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后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9.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虚词、实词、特殊句式手册。
2. 典型文言文阅读案例。
3. 文言文翻译方法与注意事项PPT。
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具体地说,应当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理解词语和句式:(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二)理解文句:(1)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分析文章:(1)分析文章的内容;(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难点、重点1.怎样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怎样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3.怎样分析文言文的内容?4.怎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Ⅰ.掌握文言词语的特点。
要培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常用词。
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这和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不同。
“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政”是“政事”,“治”是“治理”,在读法上也不能连读。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爷娘走相送”,“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的“妻子”都是“妻”和“子”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
“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
一般都是独用的,如“曾不若孀妻弱子”,“位卑则足羞”,“北蛮夷之鄙人也”中的“妻”、“子”、“卑”、“鄙”都是单独使用的例子。
熟悉掌握单音词应注意的几点:(1)理解文言文单音词的词义,可将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当的双音词进行对照。
如“今齐地方千里”中的“今”是“当今”、“如今”,“地”是“土地”,“方”是“方圆”。
“时操军已有疾疫”,“操”是“曹操”,“军”是“军队”,“疾”是“疾病”,“疫”是“瘟疫”。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基本语言特点;(2)能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3)能够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基本语言特点;(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3)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2)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和翻译;(3)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特点,如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巩固已学知识。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文言文中的典型例子,归纳总结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方法。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阅读,分析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下周课堂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课堂分享:评价学生在课堂分享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与复习策略1.1 理解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1.2 掌握文言文复习的策略和方法1.3 制定个人复习计划和目标第二章: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2.1 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2.2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和实词2.3 熟悉文言文的句式和用法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方法3.1 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3.2 掌握文言文的断句和节奏3.3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心态和习惯第四章:文言文翻译技巧与实践4.1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 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4.3 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实践和练习第五章: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分析5.1 培养对文言文主题和主旨的理解能力5.2 掌握文言文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的分析方法5.3 提高对文言文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了解第六章: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6.1 熟悉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及分值分布6.2 分析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6.3 举例解析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7.1 针对文言文阅读理解进行专项训练7.2 练习题型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段落理解等7.3 分析训练中的错误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第八章:文言文人物描写分析8.1 学习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8.2 掌握人物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8.3 练习分析典型文言文人物描写案例第九章:文言文情节发展与主旨理解9.1 学习如何把握文言文的情节发展9.2 掌握文言文主旨的理解方法9.3 练习分析文言文情节发展与主旨之间的关系第十章: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与提升10.1 进行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提高阅读能力10.2 模拟高考文言文阅读考试,进行全真模拟训练10.3 分析模拟训练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第十一章:文言文阅读答题策略与时间管理11.1 学习有效的文言文阅读答题策略11.2 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合理分配阅读和答题时间11.3 进行模拟练习,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第十二章:文言文阅读理解实战演练12.1 选取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进行实战演练12.2 练习题型包括篇章阅读、人物描写、情节理解等12.3 分析实战演练中的答题思路和技巧,总结经验教训第十三章:文言文阅读错误分析与避免13.1 分析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错误13.2 学习避免错误的方法和技巧13.3 通过专项训练,提高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第十四章:文言文阅读复习总结与反思14.1 总结整个复习过程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14.2 反思文言文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找出改进的空间14.3 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为下一次复习做好准备第十五章: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与推荐15.1 推荐适合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资料和书籍15.2 分享文言文阅读的学习资源和网络平台15.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言文阅读的学习社群,交流经验和心得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1《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概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言文语言的复杂性,学习文言文对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语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此,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增强文化良渊。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熟悉文言文的结构和语言规律。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用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特点及其阅读的技巧: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字义理解、翻译技巧等。
2.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材料:《史记》、《左传》、《论语》等。
3.文言文的鉴赏和思考: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感受文字之美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
三、教学方法:1.针对文言文阅读的复杂性和难度,采用“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等多种方法。
2.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将文言文阅读融入到生活练习中,如阅读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扩展文化视野。
四、教学反馈:1.采用实时问答、小组讨论等多种反馈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想法。
2.针对学生不同成绩水平,量身定制习题,加强练习,提高答题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和思考,提高自学和合作能力。
总结:文言文阅读虽然难度较大,但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同时也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文言文阅读的教学,真正把语文课教好文言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修养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鉴赏和思考能力。
高考复习文言文综合阅读复习教案-通用1

⑥是郭永的话语,是他行事的出发点,因有了这个出发点,才有刚直抗上 学 生 总 结 错 误
的举动,二者有联系,但又有区别。——混同因果
类型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分) .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
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
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
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
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答案: 。 分析:
项依据是“则缪为好言荐之朝”,而之代郭永,应为守说郭永的好话。—
下都督的奉承拍马十分反感,不但没有奖赏,反而痛责一百枚,开除官职。这 师 生 互 动 进 行
探讨 无疑也符合题干的要求。只是由于编制选项的需要,我们未把它放在正确选项
中,这并不意味着这句话不符合要求。我们在题干中间的是“全都说明‘其父
子清镇如此’的一组”,只要该项答案中的句子全都符合题意即可,并不一定
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
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
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 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 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 并免去他的官职。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文言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

文言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技巧,能够熟练阅读、理解和分析文言文,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成绩。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文言文基础知识1.概述文言文的简介及其发展史2.文言文介绍3.文言文的基础句子第二课:文言文的阅读技巧1.句子理解2.词语翻译3.文言文阅读技巧第三课:古诗文阅读1.唐诗宋词的特点2.古文的阅读技巧3.鉴赏古诗文第四课:答题技巧1.答题技巧2.答题的基本方法3.高考文言文的答题要点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老师详细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让学生了解并记忆。
2.课堂讨论法——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和鉴赏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互动问答法——老师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平时测试、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教材2.课外阅读3.网络资源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文言文的阅读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对自身的考试和将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课:文言文基础知识1.概述文言文的简介及其发展史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堂课程中,我们将从概述文言文及其发展史开始。
文言文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和语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则已是其中的主流语言形式。
文言文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长河,对中国文化和汉字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言文介绍文言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有其特殊性。
其表达方式采用的是古代汉语的风格和语言形式,这意味着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理解这种古老的语言。
文言文非常注重细节,它具有一定的固定格式和结构,让人们很难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技巧,能够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材料。
3. 加强学生对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断句、词义推测、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4. 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等。
5. 文言文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古代文化常识、历史事件、人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文言文阅读技巧和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示例。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行断句、词义推测等练习。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教师进行即时指导和反馈。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布置的文言文阅读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3.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期末考试:进行全面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第二周:特殊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3. 第三周:实词和虚词的使用的讲解和练习。
4. 第四周: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
5. 第五周: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提供系统的文言文阅读知识和练习题。
2. 文言文阅读素材: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传记等,用于学生阅读和练习。
3. 多媒体教学资源:视频、音频、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文言文材料。
4.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网络资源和互动学习工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2周):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认识,理解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对文言文经典篇目的学习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5.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文言文的历史背景,解释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授如何抓住文言文的主题和大意,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语境理解能力。
3. 文言文分析方法:学习如何分析文言文的结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经典文言文篇目学习:选取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篇目,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
5. 文言文翻译技巧:教授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的概念、特点、阅读技巧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经典文言文篇目的学习,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练习法: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 翻译练习法: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
2. 阅读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文言文阅读练习的情况,评估其阅读能力。
3. 翻译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来综合评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学内容,每课时进行相应的讲解和练习。
3. 作业安排:布置相应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翻译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3)学会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言文篇目,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2)运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和口语表达,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沟通和表达的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语法和词汇的回顾;2. 经典文言文篇目的阅读和分析;3.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和评估;4. 文言文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练习;5. 复习和总结文言文学习的内容和成果。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阅读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篇目,进行内容理解和词汇解析;3. 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4. 阅读理解训练: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进行练习和解答;5. 写作与口语表达: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和口语表达,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6. 复习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文言文学习的内容,总结成果和不足,进行改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2.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练习中的表现;3. 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表现;4. 学习态度与进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经典文言文篇目及其注释;2. 阅读理解练习题;3. 文言文写作和口语表达的参考资料;4. 教学PPT和多媒体课件;5. 学生学习记录和评价表格。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3.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的文言文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差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5. 激励教学: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

一、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断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4. 加深学生对文言文文化背景的了解,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与实践。
2. 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知识点的系统复习。
3. 分析、概括、推断文言文内容的能力训练。
4.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介绍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与实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快速阅读、关键词寻找、句子结构分析等。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技巧。
2. 第二阶段: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知识点的系统复习。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分别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语法进行系统复习,结合高考真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的运用方法。
3. 第三阶段:分析、概括、推断文言文内容的能力训练。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言文,训练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推断的能力。
结合高考真题进行讲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4. 第四阶段:文言文文化背景的介绍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文学流派等。
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文学素养的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评估学生在文言文文化背景了解和文学素养方面的提升。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顾1.1 文言文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文言文的定义分析文言文的特点:简洁、典雅、古朴1.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学习如何抓住文言文的主题思想1.3 文言文的词汇与语法复习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与短语掌握文言文的句式与语法结构第二章:文言文阅读技巧训练2.1 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与虚词学习识别文言文中的实词与虚词掌握实词与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2.2 把握文言文中的句式与句型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倒装、被动、判断等掌握句型转换的方法与技巧2.3 推断文言文中的隐含意义学习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与句意培养对文言文隐含意义的敏感度第三章:文言文阅读实践3.1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分析与解读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练习解题技巧与策略3.2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选取适合高考水平的文言文篇目进行阅读练习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题目3.3 阅读理解题型训练分析与解读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型练习解题步骤与答题技巧第四章:文言文翻译技巧4.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准确传达文言文的原意与风格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4.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学习直译与意译的方法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常见技巧与策略4.3 文言文翻译实践练习将文言文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提高文言文翻译的速度与准确性第五章:文言文阅读模拟测试5.1 模拟测试的目的与作用通过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信心与能力5.2 完成模拟测试题目的步骤掌握模拟测试题目的解题步骤与策略培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文言文阅读的能力5.3 分析与反思模拟测试的结果分析模拟测试中的错误与不足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与策略第六章: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6.1 题型分类与特点分析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的分类理解不同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6.2 题目解析与答题策略学习如何解析不同题型的问题掌握文言文阅读题目的答题策略6.3 历年高考题型回顾回顾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题型趋势和应对方法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7.1 理解文章大意培养快速把握文言文文章大意的技巧练习通过阅读抓住文章核心思想7.2 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分析文言文文章结构的方法掌握从文章结构中获取信息的技巧7.3 评价文章观点与表达培养评价文言文文章观点的能力练习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第八章: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提升8.1 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了解文言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理解深度8.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文言文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提高在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能力8.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培养对文言文文学价值的鉴赏能力学习从文学角度分析和欣赏文言文第九章: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9.1 制定复习计划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文言文阅读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任务9.2 强化薄弱环节分析自己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和复习9.3 定期自我检测定期进行自我检测,检验复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和方法第十章:文言文阅读考前冲刺10.1 模拟考试训练进行全真模拟考试训练适应考试环境和时间压力10.2 考前心理调节学习考前心理调节技巧10.3 考前复习要点梳理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关注考试大纲的变化和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6.1 题型分类与特点6.2 题目解析与答题策略6.3 历年高考题型回顾重点和难点解析:历年高考题型的回顾和分析,以及对题型趋势的把握,这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理解并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解析文言文的能力。
4. 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内容:- 文言文常用实词与虚词的归纳总结。
- 典型句式的识别与应用。
- 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与分析。
-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训练。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 组织模拟练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 讲解重点:系统讲解文言文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强调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逐句进行解读,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中的文化内涵。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就文中的某些观点或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翻译练习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 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探索更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一、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二、教案目标: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主旨、理解上下文、分析句子结构等。
3. 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词序调整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阅读和翻译任务。
2. 课后作业:给学生发放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回家完成阅读和翻译任务。
3. 考试评估:在考试中设置文言文阅读和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可以选择一些适合高考水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如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
2. 教学参考书: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教学参考书,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技巧。
七、教学时间:1. 每节课时:45分钟。
2. 课程总课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议至少10课时。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实践法:学生通过阅读和翻译实践,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阅读理解:教师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内容。
3. 翻译练习: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4.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十、教学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完成教师发放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翻译练习。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和翻译练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2)能够流畅地朗读和翻译文言文;(3)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翻译和演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的复习;2. 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的技巧;3. 文言文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的分析;4. 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文言文阅读活动;5. 翻译和演绎的文言文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理解与运用;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的技巧;文言文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式结构的辨析;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示范朗读和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 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文言文,讨论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翻译和演绎: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和演绎练习,提高文言文表达和创造能力。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翻译文言文;3. 学生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5. 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演绎练习能够体现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师生互动。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文言文案例,分析其词汇、句式及修辞特点。
3. 小组合作: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通用9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2、复习重点篇目,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3、赏析精彩片断,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回归教材,复习重点篇目。
教学难点:认识文言文的价值功能,提高认识中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对于学习孔子曾有诸多论述,有两句话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让我这个远方来的朋友和大家一起,通过复习文言文单元快乐一回吧!(课堂调查)你喜欢文言文吗?为什么?(略)二、文言文具有认识功能——文化价值(饱含深情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地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
这座由“文言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
有人说掌握了祖国语言就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了解了哪些文化知识呢?(提问,引导学生复习回顾)⒈作家作品:贾谊、杜牧——取同一段历史,各有侧重,借古讽今之中显示真知灼见。
司马迁——如椽巨笔,写下“史家之绝唱,不韵之离骚”,其高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辉映千古。
魏征——于殷殷规劝中寄寓深刻的忧患意识。
还有“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运用互文、铺陈的手法、酣畅淋漓之中抒发人生感慨。
⒉文体:赋体、说、序文、《史记》的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⒊文化常识:《鸿门宴》中的座次排列——东向至尊,南向次尊,西向侍座,北向陪座。
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中的隐士文化——清高自守、厌弃官场、随遇而安、诗酒消忧、躬耕自养、乐天知命。
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艺术⒋重点字词句(以后专题复习)小结:学习文言文就如同在同学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大道,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汲取。
语文高中教案:文言文阅读

语文高中教案:文言文阅读一、背景介绍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引入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5.1.1 自主阅读与导读结合5.1.2 牢牢把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5.1.3 掌握平衡理解与整体意识的方法5.1.4 需要拓展的文章类型(古注,佚名文章等)六、巩固与拓展应用七、课堂小结一、背景介绍: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言文来提高语文素养,并理解历史上重要文献作品,因此编写这份《语文高中教案:文言文阅读》。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汉字表意体系的认知能力,以及提升对于宏观视角下对形式逻辑之间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讲授,希望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章的特点和魅力,并能够运用正确方法积累优秀的文言文阅读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文言文的由来、特点和重要作品。
2.学会分析句子结构,领会古汉语中词汇用法和规律。
3.培养整体把握和平衡理解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敏感度,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介绍和分析古代文言文阅读中常见到的文章类型。
2.掌握语法和词汇知识,基本满足阅读需求。
3.培养整体把握和平衡理解的能力。
教学难点:1.了解并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传统文章形式。
2.推敲每个字与流水账一样所带来想象上的冲击。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阅读材料:从不同文章类型中选择合适读物进行示范阅读及指导。
2. 教案课件:包含历史资料及名篇佳作欣赏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5.1 引入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5分钟)在课堂上,在黑板上写下标题,并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作品。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5.1.1 自主阅读与导读结合学生们在课前自主阅读一篇文言文文章,并从中抽取一些关键的短语或者句子。
老师提问并组织小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中重要内容。
5.1.2 牢牢把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老师帮助学生找出关键字、核心词汇等,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文言文阅读与写作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文言文阅读与写作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分析学科:语文年级:高中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目标:通过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理解方法;-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写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能够把握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引导学生从文言文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创作。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文言文写作技巧;-文言文写作示范与指导。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文章,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活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和了解。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包括词汇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篇章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
步骤三:写作技巧讲解-介绍文言文写作的基本特点与技巧,包括句式运用、文气塑造、修辞手法等。
-通过对文言文经典篇章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写作技巧。
步骤四:写作示范与指导-给学生提供一篇文言文作文的范文,分析范文的结构、内容和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从文言文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创作,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文言文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方法1. 教学资源:-文言文课本教材;-文言文写作范例;-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料。
2. 评估方法:-课堂练习与讨论;-作业批改与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对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研究,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更加复杂和独立的写作创作。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作品的详细指导和评价,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丰富文言文写作的表达方式。
六、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旨在通过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考】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复习教案专题讲评教案一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归纳文言文整体阅读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分析错因,反馈矫正。
2.突破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进一步规范题目答案,归纳解题的技巧方法,学会拓展运用。
教学方法1.学生自我纠错,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集中重点突破。
3.基本步骤:对答案、改差错——提问题、找疑难——析问题、找规律——善积累、巧迁移。
第一步:发放答案,对照自查。
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
第二步:引导学生研讨题目,提出文本中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以及答题中所存在的困惑。
第三步:结合文本与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疑难,归纳规律方法。
第四步:进行当堂巩固训练。
积累相关知识点,在运用中巩固,提高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检查完成情况,针对性评析(一)检查文言实词题。
[试题情况分析]1.涉及的内容不止一词多义,同时还有古今异义、文化常识义等。
2.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出现过。
[出现问题分析]1.实词积累得不够。
如对“雅”“负”“夺”理解错误。
2.古文化常识缺乏。
如对“忧”“除”理解错误。
3.不善于利用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
[针对性指导]1.运用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去直接判断。
(1)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如“不当冀州之卒”的“当”。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如“雅敬雍”的“雅”。
2.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相关的文言实词知识加以辨析。
高考文言文选材虽然在课外,但大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依据。
如“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陈情表》中有“除.臣洗马”。
此外还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或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二)检查文言虚词题。
续表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试题情况分析]1.试题涉及的虚词全在高考18个虚词复习范围之内,语句全部出自文段。
2.答案选项的意义和用法都在“常见”的范围。
[出现问题分析]1.对18个虚词的基本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不全面或迁移能力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分类: 作文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创作时间:200 Nhomakorabea-04-03 15:26:03
文言文阅读复习 设计构想:中学生一般都不喜欢阅读文言文,究其原因,除了缺少语言环境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那极度简约的行文,总是那样深奥难懂,佶屈聱牙,有的同学都读不顺畅,有同学把文言文戏称为自己的第二外语。平时学习都迷惑茫然兴趣缺缺,复习时更加无从下手,很多同学都是读读背背,写写生字,不能融会贯通,鉴赏提高。⒈ 从认识文言文的价值入手,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先知之,再乐之,进而好之。⒉ 将知识复习和艺术鉴赏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文言文的魅力。教学目的: ⒈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⒉复习重点篇目,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司马迁如椽巨笔,写下史家之绝唱,不韵之离骚,其高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辉映千古。魏征于殷殷规劝中寄寓深刻的忧患意识。还有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运用互文、铺陈的手法,于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之中抒发人生感慨。⒉文体:赋体、说、序文、《史记》的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⒊文化常识:《鸿门宴》中的座次排列东向至尊,南向次尊,西向侍座,北向陪座。
⒊赏析精彩片断,提高鉴赏水平。教学重点: 回归教材,复习重点篇目。教学难点: 认识文言文的价值功能,提高认识中形成能力。教学过程: 一、 导课:同学们,对于学习孔子曾有诸多论述,有两句话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让我这个远方来的朋友和大家一起,通过复习文言文单元快乐一回吧! (课堂调查)你喜欢文言文吗?为什么?(略) 二、 文言文具有认识功能文化价值 (饱含深情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地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这座由文言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有人说掌握了祖国语言就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在本册教材中,我们了解了哪些文化知识呢?(提问,引导学生复习回顾) ⒈作家作品:贾谊、杜牧取同一段历史,各有侧重,借古讽今之中显示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