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4b49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c.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教案复目标:1.回顾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
2.了解文言文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难点: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
教法:1.启发引导法。
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 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中考考查方向和要求。
2016年文言文阅读考试内容及要求:1.参考注释,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含义及用法)。
3.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4.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2016中考题型:1.实词解释。
2.虚词用法。
3.特殊句式。
4.文意理解。
5.句子翻译。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中考题型一:实词解释。
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8题研究方法: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一:___推断法:当试卷上给出某一个加点实词时,应该联想到课文中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
二)中考题型二:虚词用法。
师:___推断法可解答普通实词和特殊词类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词,但对于一词多义词和虚词来说,仅用这一种方法就不够了,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方法: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9题研究方法: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二:语境代入法: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某个词的意思,将词义代入原句,看它是否通顺正确。
实战演练:做《王翦伐楚》第1、2题。
三)中考题型三:特殊句式。
1.知识回顾: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其中判断句翻译时要译出(;省略句有(、(、(、(;倒装句有(、(、(、(;被动句有(和(。
2.判断句式:南阳___,___也。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4406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6.png)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课外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理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语法。
2.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外文言文,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3. 熟练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2.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教学篇目1. 《岳阳楼记》范仲淹2. 《醉翁亭记》欧阳修3. 《出师表》诸葛亮4. 《捕蛇者说》柳宗元5. 《岳阳楼记》范仲淹(修改版)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外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句式、词汇和语法。
2. 难点:理解课外文言文的文章大意和主题,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外文言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篇目分析1. 对每篇篇目进行详细分析,讲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语法。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案例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5.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c46c81ba1aa8114431d99a.png)
探寻金钥匙,打开阅读文言之门——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近两年中考题的探究,归纳中考考点,熟悉常见的中考题型;2、探究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
掌握翻译实词、理解句意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难点:如何寻找出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三、教学方法:归纳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中考是一场战争,则我们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知彼”就是知道考什么?怎么考?“知己”就是掌握有效的方法,从容答题。
本节课我们就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出发点来探讨中考文言文的复习的有效策略。
(二)探究考题,归纳考点老师引导学生阅读下发的材料——我省10、11年的中考题,归纳考点。
金钥匙一:明确考点朗读节奏、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写法、领悟情感、评价人物关键考点:文意把握:朗读节奏、实词理解、句子翻译。
其中朗读节奏定为选择题,答题方法以后再讲,本节课重点讲实词理解,句子翻译。
(三)细读题目,明确要求(熟悉题型)比较两种题干设置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都强调了什么要求?要翻译语境含义(词不离句)比较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
”有什么不同的要求?上一句是要求意译,下一句是直译。
音译与直译也是两种方法:直译:字字句句落实。
意译:基本意思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难以直译则用意译。
(四)认真解题,归纳方法1、学生做题:文言文(一)讨论做题方法。
2、学生做题:文言文(二)讨论做题方法。
3、教师归纳:实词解释的方法:夯实基础(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调用积累、语境推测、利用常识、联系成语、参考注释等翻译句子三个要求:信(准确翻译)达(流畅表达)雅(语言优美)翻译句子六种方法:留:专用名词可保留不译。
如国号、人名、地名、官职等。
补:补充被省略的成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ad807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0.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1 设计背景: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学意义: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3 教学时长:本章节预计用时1课时。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词句翻译等。
2.2 文言文阅读的策略:快速浏览、细读理解、对照注释、揣摩文意等。
2.3 文言文阅读的实践: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篇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感。
三、教学内容3.1 经典文言文篇目:选取中考常见的文言文篇目进行讲解和分析,如《岳阳楼记》、《出师表》等。
3.2 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实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实词推断、虚词辨析等阅读技巧。
3.3 学生自主阅读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文言文篇目,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文言文。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感。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5.2 难点:对经典文言文篇目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对阅读技巧的灵活运用。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供您参考。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文言文阅读材料、黑板、粉笔等。
6.2 学具:学生笔记本、文具、文言文阅读材料、参考书籍等。
6.3 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PPT,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阅读的学习状态。
7.2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31408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7.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1《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概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言文语言的复杂性,学习文言文对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语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此,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增强文化良渊。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熟悉文言文的结构和语言规律。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用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特点及其阅读的技巧: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字义理解、翻译技巧等。
2.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材料:《史记》、《左传》、《论语》等。
3.文言文的鉴赏和思考: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感受文字之美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
三、教学方法:1.针对文言文阅读的复杂性和难度,采用“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等多种方法。
2.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将文言文阅读融入到生活练习中,如阅读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扩展文化视野。
四、教学反馈:1.采用实时问答、小组讨论等多种反馈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想法。
2.针对学生不同成绩水平,量身定制习题,加强练习,提高答题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和思考,提高自学和合作能力。
总结:文言文阅读虽然难度较大,但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同时也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文言文阅读的教学,真正把语文课教好文言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修养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鉴赏和思考能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504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9.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与练习。
3. 选取适合初中生程度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划分句子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等。
3. 示范:选取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示范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给定的文言文,划分行句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3. 利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用于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文言文实例和教学PPT。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057d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e.png)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
案
前言
在中考考试中,语文科的满分十分重要,而古代文言文占据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平时进行系统的复。
本教案旨在帮助同学们在课外研究中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
重点内容
1. 词语研究: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优美的词语,提高古代文言文阅读水平。
2. 句子分析:重点复句子结构,尤其是关联词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章。
3. 阅读实战:通过课外文言文练,模拟中考试题,加深学生的文言文理解和应试能力。
教学安排
1. 第一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庄子》、《孟子》等名著,积累
其中妙语佳句,制作单词卡片,以便日后的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常见的句子结构和关联词的使用。
- 阅读实战:快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找出其中的关键句
和生僻字,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第二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诗经》、《论语》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中的各种长难句。
- 阅读实战:认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针对其中的难点句
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3. 第三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史记》、《汉书》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使用教材中的例句进行练。
- 阅读实战:模拟中考试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为中考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ee2ab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0.png)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中考必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必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1d44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6.png)
中考必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
1. 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分析近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题型及解题策略。
3. 精选课外文言文篇目进行实战演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回顾之前学习的文言文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2. 讲解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15分钟)
1. 注重词汇积累:讲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
2. 理解句式结构:分析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等。
3. 把握文章大意: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主旨和关键词。
4. 深入解读细节:细致分析文章中的难点、重点句子。
3. 分析近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题型及解题策略(10分钟)
1. 题型分析:概括题、细节题、翻译题等。
2. 解题策略: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答题。
4. 实战演练(10分钟)
选取一篇中考课外文言文真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为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行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理解和解读。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以及实战演练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ad415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4.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直观的认识。
2. 教授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3. 教授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转换等,并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加以实践。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和中考真题。
2.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参考资料。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题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组织文言文阅读角,提供丰富的文言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3. 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文言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八、教学实践1. 安排定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文言文阅读,如家庭作业、阅读笔记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
3. 组织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教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5f7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c.png)
当之字作助词时时情况有些复杂,它可以是结构助词也可以是音节助词也可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作为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
4.之字如果被放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比如“何陋之有”,何陋是宾语被提到了动词有的前面,就成了倒装句,那么这里的之字就起到宾语前置的作用了。
5.之字还能标志定语后置呢,比如“马之千里者”,本来正确顺序其实是千里马,千里是定语移到后面则为定语后置。
三、课后小结
好啦,之字最常用的方法已经讲解完毕,屏幕面前的同学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做个课后小测试吧!请同学自行暂停,完成习题,并在页面下载答案自行对照哦!今天周老师的课就上到这里啦,同学再见。
(三)助词
1.之做结构助词时,译为的。比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翻译为一做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实欲界之仙都,译为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2.之做音节助词需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的意义。比如称善者久之,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这里的之都是为了补足音节使句子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3.如果之放在主谓之间的话会取消该句子的独立性,使其变成一个短语,才能更好的镶嵌在句子中间,使其更紧凑,重点更突出。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要分成两个部分看。“予”和“爱”字已经是句子的主干了,那就必须把原本完整的主谓“莲”与“出”之间加上之子,取消它原本的独立性才能融入到这个句式中来。同样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也是这个道理。
(二)代词
1.当之做代词时,一般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之一般作第三人称代词,翻译为他、她、它(们)。比如狼一文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指屠夫从后面将他的大腿砍断,也将它杀死了。这里的之代指前文出现的狼。第二句邻居京城氏有一个寡妇,他有一个男孩儿才刚刚换牙的年纪跳跳蹦蹦的前去帮助他们。这里的之代指愚公一家。
中考课外学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学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644f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3.png)
中考课外学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3.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
4.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文言文素养。
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
2.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技巧。
3. 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的复习。
4. 文言文阅读练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1. 导入: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
2. 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规律,进行讲解和补充,强调一些易错点。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实词、虚词是否正确使用。
第二课时: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技巧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文句子翻译经验,总结出一些翻译技巧。
2. 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翻译技巧,进行讲解和补充,强调一些易错点。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
第三课时: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的复习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总结出一些特点。
2. 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特点,进行讲解和补充,强调一些易错点。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其中的语法结构是否正确。
第四课时:文言文阅读练习1. 导入:给学生发放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
2. 讲解: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和语法结构的理解程度。
同时,通过课后收集的学生练习反馈,了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教学资源:1. 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资料。
2. 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的讲解资料。
3. 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的复习资料。
4. 文言文阅读材料。
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116c9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9.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初中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543465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b.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熟悉中考文言文考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2.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词汇运用能力。
3. 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与程序,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4. 能够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1. 总结归纳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考点、虚词的用法和翻译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 实战演练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考点的复习:介绍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见考点,如虚词的用法、句子结构、词义理解等。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讲解“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翻译思路。
4. 文章内容与观点的分析:通过阅读实例,教授学生如何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阅读考点:介绍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见考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讲解“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4. 翻译方法的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翻译思路。
5. 文章内容与观点的分析:通过阅读实例,教授学生如何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7.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通过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虚词用法的掌握程度。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9764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b.png)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重点复和掌握文言文知识。
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语法规则- 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诗词的韵律和格律2.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文短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技巧3. 文言文作文文言文作文- 研究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练写作文言文短文和古文诗词教学步骤1. 复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教师简要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语法规则,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 教师解释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写作特点。
2. 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 教师提供多篇文言文短文,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 教师分享一些文言文阅读技巧,如寻找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3. 进行文言文作文训练进行文言文作文训练- 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写作题目,让学生练写作文言文短文和古文诗词。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文言文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 文言文教材和题册- 文言文阅读材料- 文言文作文题目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课堂表现评估- 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质量等方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2. 作业评估作业评估- 教师布置文言文相关的作业,如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考试评估考试评估- 定期进行文言文考试,测试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评估和反馈。
教学计划本教案为一个完整的文言文专项复教案,建议安排12个课时进行教学。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012bc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1.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通用9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2、复习重点篇目,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3、赏析精彩片断,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回归教材,复习重点篇目。
教学难点:认识文言文的价值功能,提高认识中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对于学习孔子曾有诸多论述,有两句话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让我这个远方来的朋友和大家一起,通过复习文言文单元快乐一回吧!(课堂调查)你喜欢文言文吗?为什么?(略)二、文言文具有认识功能——文化价值(饱含深情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地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
这座由“文言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
有人说掌握了祖国语言就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了解了哪些文化知识呢?(提问,引导学生复习回顾)⒈作家作品:贾谊、杜牧——取同一段历史,各有侧重,借古讽今之中显示真知灼见。
司马迁——如椽巨笔,写下“史家之绝唱,不韵之离骚”,其高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辉映千古。
魏征——于殷殷规劝中寄寓深刻的忧患意识。
还有“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运用互文、铺陈的手法、酣畅淋漓之中抒发人生感慨。
⒉文体:赋体、说、序文、《史记》的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⒊文化常识:《鸿门宴》中的座次排列——东向至尊,南向次尊,西向侍座,北向陪座。
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中的隐士文化——清高自守、厌弃官场、随遇而安、诗酒消忧、躬耕自养、乐天知命。
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艺术⒋重点字词句(以后专题复习)小结:学习文言文就如同在同学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大道,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汲取。
初中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初中文言文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0d473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5.png)
初中文言文复习课教案【篇一】初中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梳理文言文考点,理解文言语法现象;掌握停顿、短句的方法和规律学会翻译,把握文意。
教学类型:复习课教学时数:两课时开篇词: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南通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外。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本节课,我们就文言文句式、文言文断句、停顿内容做一次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理解一、导入语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二、课前热身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菊,花之隐逸者也B.士卒多为用者C.甚矣,汝之不惠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问:怎么做出来的: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
其中A项是判断句,C项是谓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教师总结做题方法:①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
②积累时,要记例句,不能脱离语境孤立记忆。
三、知识梳理根据已学知识回顾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句式特点,并各找一例子。
(学生交流,归纳)1.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等形式。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④菊,花之隐逸者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 非死,则徙尔。
⑥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2.被动句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三)教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a16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4.png)
三、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强调:
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的。
链接:此诚不可与争锋。
帝感其诚。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强调:注意“安居”“熄”等词的准确翻译。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
强调:古今异义。
4、丈夫之冠也:冠,行加冠礼。
二、纠正翻译中出错语句。
三、指导学生触类旁通,做好课内文言文知识链接。
提示:同学们应根据复习内容独立完成两内容,以备下节课复习展示。
强调:复习过程中,特别注意关键词的词义、读音,以及关键段落的翻译理解。
板书:
反思:
学情分析
(总体学情分析)
每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部分是失分较普遍的板块。需要对课内所学文言文进行系统扎实的复习,并做好必要的归纳总结,以求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所带班级学情分析,主备空,二次备课填写)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课内文言文知识,为课外文言文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重点语句的准确翻译。
辨析:学贵有恒。
6、而后作:作,有所作为。
链接:盗窃乱贼而不作。
7、而后喻:喻,明白。
链接:家喻户晓。
四、知识梳理p155
五、考点精练:p155、156
学生对问题思考回答,并做好必要笔记。
四、五,学生课后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标识自己掌握不熟练的段落,以备后期考前重点复习,查漏补缺。
一、订正错误读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指导(《试题研究》P158~159):
一、熟读背诵课文
二、逐句翻译课文
三、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强调: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92a03d5fbfc77da369b172.png)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把握出题规律、预测出题方向。
2、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学会感悟,促进提高。
复习准备:自主学习,课前完成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
复习过程一、导入复习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一朵璀璨的星。
其中有三峡的凄美;有醉翁亭的秀丽。
有韩愈“其真不知马也”的愤懑之情;也有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一片忠心。
可以说,每一篇文言文的学习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或是带来人生真谛。
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不过,今天我们要从中考的角度来看它。
要攻克文言文阅读这个难关,熟悉考点、题型,明确复习方向就尤为重要了。
二、明确题型1.请同学们根据中考语文试卷,归纳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
2.学生观察思考明确题型:(1)解释词语(2)选择题(3)翻译句子(4)分析文意三、寻找方法1.请同学们五人为一小组,针对每一种题型,合作寻找有效的复习方法或是答题技巧。
2.学生小组展开活动,教师巡回,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寻找的结果。
明确:(1)解释词语多考查课下注释、重点实词。
方法:①熟记课下注释。
近三年词语解释考查多考查课下注释:引喻失义以咨诹善道性行淑均(2014《出师表》)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杂然而前陈者(2015《醉翁亭记》)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崔氏二小生(2016《小石潭记》)②掌握实词的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例如:通假字入则无法家拂士一词多义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古今异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词类活用朝服衣冠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2)选择题多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整理近三年对文言虚词的考察情况:之(3年3考)以(3年3考)于(3年2考)而(3年2考)则(3年1考)为(3年1考)方法:归纳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并为每种用法列举一两个典型例句。
例如:归纳“之”的用法①亲戚畔之②醉翁之意不在酒③夫专诸之刺王僚也④马之千里者⑤何陋之有⑥公将鼓之⑦辍耕之垄上(3)翻译句子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fa0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3.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和特殊句式。
3. 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准确解读文言文材料。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文言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 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3.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4.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5. 文言文写作的要点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特殊句式的翻译。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文言文写作的要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题目,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
2. 教学进度:每课时完成1-2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通过举例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2. 新课内容: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成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文言文句子结构。
七、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2.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特殊句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识别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文言文的知识点。
2•了解文言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 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难点: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
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一一合作一一归纳一一应用”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中考考查方向何陋之有?2016年文言文阅读考试内容及要求:①参考注释,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文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含义及用法。
③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④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6中考题型:1、实词解释;2、虚词用法;3、特殊句式;4、文意理解;5、句子翻译。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一中考题型一:实词解释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8题学习方法: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一:联想推断法:当试卷上给出某一个加点实词时,应该联想到课文中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
(二中考题型二:虚词用法师:联想推断法可解答普通实词和特殊词类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词,但对于一词多义词和虚词来说,仅用这一种方法就不够了,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方法: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9题学习方法: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二:语境代入法: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某个词的意思,将词义代入原句,看它是否通顺正确实战演练:做《王翦伐楚》第1、2题(三中考题型三:特殊句式1知识回顾: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其中判断句翻译时要译出(;省略句有(、(、(、(;倒装句有(、(、(、(;被动句有(和(°2•判断句式: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屠惧,投以骨。
蒲松龄《狼》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彭端淑《为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尝贻余核舟一。
魏学伊《核舟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3•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0题,《王翦伐楚》第3题(四中考题型四:文意理解1. 方法指导:如何快速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A. 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如第一题后面的词语解释,有一个是错的,其它三个是对的,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B. 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如第四题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会给出标题。
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如青岛2014年中考题《周寻画龙》、2012年《桓公用管仲》、2011年《任贤》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另外,需要注意: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用原文句子或者关键的词语来检验答项是否正确。
2. 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1题,《王翦伐楚》第4题(五中考题型五:句子翻译1. 文言文翻译三大原则:信:忠于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
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 句子翻译的方法:对:指把原句中的单音节词对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同义连用、偏义复词等、虚词删去。
换:对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
首先要直译”对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3. 翻译下面一篇短文:越人溺鼠鼠好夜窃粟。
越人置粟于盎①,恣鼠啮不顾。
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而鼠不知也。
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注释】①盎(n g:腹大口小的盆子。
4. 结合句子理解掌握对译方法。
5. 翻译歌诀: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原义。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
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6. 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2题,《王翦伐楚》第5题(六总结:1•依据课本,夯实基础注意积累常用实词(现代汉语中还在用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之、其、而、以、于”等重要虚词。
2•多读多背,培养语感3. 调动积累,提高能力课外文言文中见到重现的语言知识,要能联系已掌握的文言知识,比较异同,分析其内在联系,以解决新问题。
遇到疑难词句,要能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把已知代入未知,根据上下文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疑难词句的意思,以训练推断能力。
附实战演练试题:(一2015年中考真题再现: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故事两则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
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 索盘而进之。
及达主所,鱼已枯毙。
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③。
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
”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
”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
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
”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 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⑥皆精。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 冀得称誉。
贵官默然。
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
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
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
③飨(Xi d n用酒食款待。
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
⑤筲斗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
筲(sh aO,小水桶。
⑥铛(ch e n臼:煎茶、碎茶用具。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走送之走:跑B. 自念所赠颇不粗劣念:思念,怀念C. 手自烹进手自:亲自用手D. 贵官执盏一拱曰执:拿着,握着9.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A.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D.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10. 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B.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D.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11.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 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 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 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1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
(2分(2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分(二文言文阅读(满分12分王翦伐楚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
”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②。
李信大破楚军,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③,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④,大败李信。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
将军虽病,独⑤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
”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唯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⑥,王翦请美田宅甚众。
王翦既行,至关⑦,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r王翦曰:不然。
王怚⑧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
楚人数挑战,终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
【注】①荆:即楚国。
②频阳:地名,今陕西富平。
③城父:地名,今安徽涡阳西北。
④顿舍:停宿。
⑤独:难道。
⑥霸上:地名,今西安市东。
⑦关:指武关,今陕西丹风东。
⑧怚:同粗”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至频阳谢王翦曰谢:道歉B. 于是引兵而西西:向西进发C. 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委:托付D. 楚师遂败走走:离开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2分例句: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D.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3. 下列各句中,与王以问王翦”一句句式相同的是((2分A.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B. 宋何罪之有(《公输》C.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李信和蒙恬攻打楚国,一开始取得了胜利,但最后在楚军的反攻中大败而归。
B. 当李信大败而归后,秦王亲自去向王翦道歉,并送王翦至霸上,体现了秦王知错能改的品质。
C. 王翦最后答应了秦王要求他带兵的要求,同时请求秦王赏他很多良田大宅,这说明王翦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