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岳阳楼记》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课件(共24张PPT)

二、翻译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第五段
曾经
古时品德 高尚的人
或许不同 于(以上) 两种心情。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思想(感情心思)
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
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
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楼,名胜古迹
岳阳楼的前世今生
始建于三国
多次重新修建
唐
代
明代
宋 代
至今保存完整
清代
一人,万世师表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 正。北宋诗人,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有《范 文正公集》传世。
内
选入教材的作品有:
容
《渔家傲。秋思》
《苏幕遮》
《岳阳楼记》
一文,千古名篇
学习目标: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一、检查预习: 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内
3)后天下之乐而乐 容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多:大多。会:聚集。 得无异乎?
看到自然景物而引 发的情感,怎能不 有所不同呢?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 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 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 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 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 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 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 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 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 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 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 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 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岳阳楼记》PPT课件

表推测,大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如果没有
同道、归依
疏通文意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理,或许不同于以 上两种表现,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 悲,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 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担 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 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扩大 规模
在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托
代词,代这件事。
疏通文意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 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 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 它原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 诗赋,(滕子京)嘱托(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 这件事。
背景介绍
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 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 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了解滕子京被贬岳州后一直很有感 伤情绪,所以趁作记之机,借题发挥,一方面 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劝慰滕子京与 自己共勉。
岳 阳 楼范 记仲
淹
-.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武汉)
滕王阁
(南昌)
岳阳楼
(岳阳)
范仲淹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初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小勤奋好学,而且 怀有远大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他为人忠直,极言敢 谏因常常遭贬。提出“庆历新政”,触动保守派利益, 遭到排挤,贬官,出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 死在赴颍州的途中,谥号文正。
《岳阳楼记》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形迹 迫近
昏暗的样子
薄暮冥冥,虎啸猿精品啼课件 。
这
就 离开 怀念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京城
谗言 讥讽
萧条、冷落的样子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担心
惧怕
者矣。
到极点
精品课件
译文
❖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 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 月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了、船桨折断; 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怒吼和猿 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 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 惧怕人家的讥疯的心情,再抬眼望去满眼尽 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概万千而十分 悲伤了。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能与谁一道呢?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 快乐。
精品课件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 段)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段) 写“迁客骚人”或悲
精品课件
第3自然段: 写洞庭湖风雨天的景
象 以及登楼观景之“悲”情。
精品课件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至于 日光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鸟停息在树上 美丽的鱼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香草的一种
形容香气很浓
水边平地,小洲。 精品课件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有时
全 消散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和 政通人和 和乐
春和景明 精品课和件煦
一词多义:
《岳阳楼记》ppt课件

{
翻译下列语句:
课堂练习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迁客骚人)观赏景物时所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 所不同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能与谁一道呢?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 快乐。
第二段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 象有哪些?
(1)气势非凡: 衔远山,吞长江 (2气象万千
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 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 “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 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 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 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 “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 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 这样好。
解 释 加 线 的 词
翻译句子: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洋洋者矣
阅读全文,疏通文意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五段。 如果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可以向同
天空
消散
来
因为
旷
一
开阔,明朗
广大,宽广
一片 全
古今异义词
前人之述 备矣 去国怀乡 沙鸥翔集
{ {
古义 今义
详尽 准备
予尝求
{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曾经 品尝 写文章 文章 没有 微小
古义
离开
前往 鸟停在树上 泛指聚集 规模 制度
《岳阳楼记》课件(共42张ppt)

若夫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发语词,至于 连绵不断的雨 指天气放晴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冲向天空
光芒 隐没了形体
樯倾 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桅杆 折断 迫近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离开 国都
说坏话
极点
悲者矣。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山 西
湖北 湖南 江
西
岳阳楼
鹳雀楼 黄鹤楼
滕王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感叹词,唉
探求
思想 或许,也许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表现
因为
朝廷
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
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啊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
如果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贬谪、降职 做太守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
到了 第二年 顺利 和乐 同“俱”,全、皆
越 明年, 政通 人和, 百废 具兴,
《岳阳楼记》课件(共49张PPT)精选全文

薄雾冥冥,虎啸猿啼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4.总结第三段所描写的画面,并分析其渲染的气氛。
作者用“淫雨”“阴风”“浊浪”为主 景,描绘了一幅日星无光,“山岳潜形”, 也使商旅不前,并且从暮色沉沉、“虎啸猿 啼”之际的画面,渲染出极“悲”的气氛。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4.总结第四段所描写的画面,并分析其渲染的气氛。
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4.总结第四段所描写的画面,并分析其渲染的气氛。
作者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 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 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 满活力的画面,渲染出“喜”的气氛。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教学课件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古人登楼或抒发人生感慨,或抚 今追昔感怀历史,或表达旷达的人生 胸襟,或思亲友念故乡……那范仲淹 登岳阳楼又所为何事呢?今天我们就 一起学习名篇《岳阳楼记》。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天气放晴。
冲向天空。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光芒
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倾,倒下。摧,折断
优秀课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岳阳楼记》 课件

古今异义
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 今义:准备 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 今义:景物
一词多义
或: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面山而居:居住。
通: 政通人和:顺利。
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北通巫峡:通达。
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 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 ,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感知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 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例如: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始得西山宴 游记》、《醉翁亭记》、《核舟记》等
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 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 范仲淹
介绍作者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 北宋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初期著名 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小勤奋好学,而且 怀有远大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他为人忠直,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 新政”。新政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遭 到排挤,贬官,出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 病死在赴颍州的途中,谥号文正。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尽
穷尽
一: 长烟一空 在洞庭一湖 一碧万顷 全 整个 一片 文章
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 赋税 名词用作动词,征收,敛取
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郡:名词用作动词,做州郡的长官) 百废具兴(废:动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岳阳楼记》ppt优秀课件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 精神愉快,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 起酒杯痛饮, 其喜洋洋者矣。 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的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 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何哉? 这是什么缘故呢?
其必曰 那一定要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 呢?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部分(1):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1.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 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 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分析鉴赏
1.了解作者的基本构思和文章的特色 本文构思精巧。作者不写岳阳楼历史
和重修经过,也不泛泛铺陈周围湖光山 色,而是抓住不同的人对景物所产生的 不同之情,引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 从而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 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 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贬放邓州 (今河南邓县)。第二年六月,重修的 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 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 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2.这段文字前两句写了什么?第三句写 了什么?第四句写了什么?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 桨折断;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 叫和猿猴的悲啼。
《岳阳楼记》ppt课件

胜景,美景。
水势浩大的样子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宽阔无边。
早晚阴晴明暗多变。
详尽,完备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
如此……那么。
至、到达。
泛指文人。
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
表推测。
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到外地的 官员。
曾经 探求
或许,也许
因为。
嗟夫!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这样。
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指朝廷。
语气词,表示猜测语气。
在……之后
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果没有。
文体知识
记
含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 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
义 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 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 另一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
类 发出情理,卒章显志。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核舟记》 《岳阳楼记》
诵其声·入其异境
朗读任务: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本文句子有什么特点?
岳阳楼记
一读全文,读准字音
zhé
谪守
fēi
淫雨霏霏
chán
忧谗畏讥
zhǔ yú
属予
jiē fú
嗟夫
bó mínɡ
薄暮冥冥
xié
偕忘
qiáng jí
樯倾楫摧
《岳阳楼记》ppt课件

分层赏析
■ 朗读课文第三、四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三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创作了 一幅“洞庭风雨图”,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四段 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创作了一幅“洞庭 春晴图”,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大
游景点。黄鹤楼的得名的种种说法中,最著名的是崔颢诗中所讲的情景:
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中
国
四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它始建于唐朝,在漫长的历史
雀楼名扬海内外。它也因此有了“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远意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知识链接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
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
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
长河中,滕王阁几经重建,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著名
大
景点。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佳句,让人领略到滕
名
王阁之美。作为千年名楼,它的历史古韵与文化的魅力值得我们专程拜访。
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中
国
四
鹳雀楼,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南的黄河岸畔。
朗读课文
若夫/淫雨霏(fēi)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 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 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ppt课件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shānɡ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
huī
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
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yín
yào
q潜ián形,若商夫旅淫不雨行霏,霏qi樯á,n倾ɡ连楫月摧不,开薄b,ó暮阴冥风m冥ín怒ɡ,号虎,啸浊猿浪j啼í排。空登,斯日楼星也隐,曜则,有山去岳
滕子京不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 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其旷达胸襟不同于一般。
研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怀
3.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找出文中总写岳阳楼景观的句子, 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巴陵胜状图”。
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 (眺望远景,气势非凡)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空间上描写广阔无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时间上描写阴晴变化)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贬谪、降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
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 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极,至、到达。
情,得无异乎?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 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 “骚人”。后泛指文人。
译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 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
译 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
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
文 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
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从时间角度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总写:巴陵胜状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用“然则” 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像那 fú 连绵的雨 雨繁密的样子 接连
岳 阳 楼 记
范 仲 淹
复习“记”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 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 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 托物言志。 例如: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始得西山 宴游记》、《醉翁亭记》、《核舟记》等。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 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 自幼苦学,《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 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 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 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 不顾身。”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 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 泰州修捍海堰。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 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 (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 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 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 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 内容。
在 同“嘱”,嘱托
扩大 岳阳楼 规模
同“俱”,全,都
兴办xīng
于是
予
写文章
之。
我y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越明年,政通人和,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百废具兴。
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感极而悲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其喜洋洋
以己悲
以物喜 阔大情怀
古 仁 人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回顾: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 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 字,分别指什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 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 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 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 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 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身处 朝廷 定语后置的标志
居 庙堂
之
高则
就
忧虑
忧
他的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 进 亦忧,退亦忧。
也
定语后置的标志
这样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这样,“进亦忧,退亦忧”
然
那么,就 连词,相当于“才” 呢
则何时 而乐
耶?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 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 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 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 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 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 《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北通巫峡,南极
骚人,多
大 诗人
湘,迁客
聚会 在
会于
这里
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 景物
得无„乎:推测语气,可能„吧
巫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之一。 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
然则北通巫峡,
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
衔远山,吞长江,
洞庭湖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 北面
然则
2.这段文字前两句写了什么?第三句 写了什么?第四句写了什么?
前两句写重修的背景;第三句概括了重 修时的盛况;第四句交待了写作缘由。
3.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 词句) 领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 的背景,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 “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 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 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 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若夫 霪雨 霏霏,
冲
连月不开;阴
隐藏 光辉
放晴
阴冷的风
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 潜 形;商旅不行,樯 倾 楫摧; 冥冥, 虎啸猿啼;
通行 桅杆 倒下 船桨折断
潜藏,隐没 形迹
迫近 míng 昏暗的样子
薄暮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
嗟夫!予
尝 求古 仁人之 二者
思想感情 或许 不同 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心, 或 异
之 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
以为
的 心理活动 为什么呢
因为
以己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
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何哉?
这是什么缘故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互文】
归依
吧
啊 如果没有
其必曰
那一定要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三部分(5): 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嗟夫”一声长叹,转入议论,用一个设问 句“予尝求……何哉?”领起分析。“异”是 与前面“或喜或悲”的心情不同,实际上是对 那两种思想的否定。那么,“古仁人”的思想 感情是怎样的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反面回答,说明古 仁人胸襟的阔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从正面回答,强调应以国事为重。
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空间 角度 形容湖面上 的广阔浩渺
思考: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 不好?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 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 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 “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 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
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 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 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许多文人 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自范 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 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 誉为“江南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
担心 谗言 惧怕 讥讽
这
就
离开 国都,京城 怀念
国
怀乡,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岸上的小草 ,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而或 长烟 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闪耀
有时
大片烟雾 完全
皎洁的月光
浮动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
开阔
月影 圆形的玉
应和
哪有穷尽。极:穷尽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持,执 对着 那
愉快 荣耀 屈辱 一起 高兴得意的样子
宠 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回顾: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 “迁客骚人”的 “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 “迁客骚人”的 “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 “迁客骚人”的 “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 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 突出全文的主旨。
迁客骚人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在朝廷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然则何时而乐耶?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其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之后 这种
那 一定 在„„之前
表顺承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斯人,吾谁与归?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把唐代和当今贤人名士的诗赋刻在上面,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一部分(1):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思考: 1.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 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 夺参知政事,贬放邓州(今河南邓县)。第二 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 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 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