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次联考试卷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联考试题

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第三次联考九年级历史试卷(人教版)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卷Ⅰ(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张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昨天,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它必将极大地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这份报纸出版的年份是( )A .1917年10月B .1917年11月C .1918年10月D .1918年11月2.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这一政策是( )A .新经济政策B .五年计划C .工业化政策D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 .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 .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右图是反映世界现代史某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大合唱”的主题应该是( )A .德国割占苏台德区B .盟国分区占领德国C .处置战败后的德国D .限制各国海军军备5.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的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A .美国和日本B .英国和德国C .德国和法国D .美国和德国6.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
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A .德国B .西班牙C .意大利D .日本7.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说:“(这个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征服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一点交叉。
河北衡水五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河北衡水五校联考第三次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一、积累及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zī)彷.徨(fáng)诘.难(jié) 玄.虚(xuán)A孜孜..不倦(B帝室之胄.(zhòu)狡黠.(xiá) 拮据.( jù) 肇.事(zhào)C吹毛求疵.(.cī) 褴褛.(lǒu)休祲.(jìn )徒跣.(xiǎn)D陟罚臧.否(zāng)颧.骨(quán)诓.骗(kuāng)怫.然(fú)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家喻户晓世外桃园谈笑风生B、专心致志巧夺天工拔山涉水历历在目C、与日俱增载歌载舞忍俊不禁孜孜不倦D、查颜观色媚上欺下万籁俱寂仓皇逃窜3、古诗文默写。
(8分)①,弓如霹雳弦惊。
(1分)②鸡声茅店月,。
(1分)③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为国御敌立功的句子是:。
(2分)④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的悲壮场面。
(2分)⑤“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你写出古诗词句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2分)4、根据提示修改下面的一段文字。
(3分)①人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应该想到帮助别人。
②我们或许不是富人,也不是强者,但我们同样能对他人穷苦的处境给予同情,并力所能即地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
③即使微不足道,也足以温暖曾经寒冷的心。
④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⑴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分)(2)第④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5、根据下面划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4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意义;。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五调考试试卷(含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第五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试卷综析】试卷整体比较平稳,没有偏难怪题,总体难度适中,相对比较平和,但出题的材料和考查角度很灵活。
试题以基础历史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和试题的选择性和导向性,考查角度和观点的新颖,也体现了新课标卷特征。
考生注意:l_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政治:必修①②③,必修④第1~5课。
历史:人教版高考内容。
地理:人教高考内容。
第1卷 (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24.《礼记·王制》中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是A.聚族而居,体现尊卑有序 B.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C.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 D.天人合一,提倡尊天亲民【知识点】A1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C 解读材料信息,材料的意思是“凡安置民众,必须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修建城邑的大小,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安置民众的多少,要使土地广狭、城邑大小、被安置民众的多少这三者互相配合得当。
”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即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
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题文】25.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夫泛驾之马,足斥(tuo)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意在通过制度A.扩大人才的选拔 B.培养个人的修养C.加强对官吏的监察 D.神化治人之“术”【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C “泛驾之马”指的是不受驾驭的马,“斥(tuo)驰之士”指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解读材料嘻嘻,汉武帝认为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用他们罢了。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联考历史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联考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该卡片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C.文明名称D.文明类型2 . 如图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A.欧美国家民主化进程B.拿破仑对外战争C.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D.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3 . 历史悠久的古堡,手持长矛、身着盔甲、骑乘骏马的优雅骑士,是很多人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直观印象。
14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农村,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A.封建庄园B.手工工场C.乡村集市D.租地农场4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但丁的文学作品B.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C.牛顿的运动三定律D.梵高的绘画5 .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下面属于其组成部分的是A.《十二铜表法B.《石柱法》C.《新法典》D.《拿破仑法典》6 . 下列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B.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C.封建专制统治加强D.新议会的召开7 .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A.伯利克里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B.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C.孝德天皇与大臣讨论改革问题D.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8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些歌词引自()A.《宅地法》B.《国际歌》C.《复活》D.《英雄交响曲》9 . 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历史)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 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50分。
)1. 西周的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实际上A.打破了原有的部族组织B.完全以血缘关系为分封依据C.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D.加强了中央集权2. 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3.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传媒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军人在满洲、北平、上海、浙江、海南等地的活动照片,你认为最不可能报道的是A.“欢呼胜利” B.占领海口C.骑骡子(日本兵骑在中国人身上) D.救民于水火4. 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5. 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
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大概始于A. 两次鸦片战争中B. 土地革命时期C. 太平天国运动后D. 解放战争时期6.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7. 新中国的成立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完成C.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D.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8.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9. 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导演欲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考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2-2013学年度???学校1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B .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C .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D .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答案】C 【解析】略2.1898年12月美国国会发表咨文:“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情,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得到友好的待遇。
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这反映了A .美国积极关注义和团运动的动态B .美国打箅凭借其经济优势在中国谋求利益C .美国决定在中国占领租借地D .美国决定用占领菲律宾的手段获取在中国的利益 【答案】B【解析】略3.宋教仁在1907和1908年的笔记中说“同盟会自成立以来,会员多疑心疑德,余久厌之。
”“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怀坦诚以待人,做事近乎专横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
”“孙逸仙那样的野心家做领导人,中国革命要达目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
”这段史料最能说明A .宋教仁与孙中山的矛盾不可调和B .同盟会内部分歧,组织涣散严重C .孙中山的专断作风为革命带来隐患D .同盟会内部对孙中山的领导地位不认可试卷第2页,总19页【答案】B 【解析】略4.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
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真题

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陈文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代印度文明④古代希腊文明A . ①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②④D . ②③④2. 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 . 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C . 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D .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3. 假如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下面那些是不可能发生的()A . 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 .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 . 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D . 屋大维执政4. 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②创立了伊斯兰教③创立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③④5.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A . 亚历山大东征B . 希波战争C . 罗马帝国的扩张D . 马可•波罗来华6. 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所呈现的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 .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B . 封建庄园遍布西欧C . 罗马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D . 城市的繁荣贯穿始终7.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
诗中的“寺”指()A . 佛教建筑B . 道教建筑C . 基督教建筑D . 伊斯兰教建筑8. 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这里的“开端”是指()A . 文艺复兴B . 新航路的开辟C . 工业革命D . 巴黎公社9.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左右,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再次连任美国总统。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化学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3届九年级化学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联考九年级化学试卷(人教版)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参考答案:
一、
1-5 ADCA D 6-10 ACBAC 11-15 DCACC 16-20 BAABC
二、
21.(1)低(2)抗腐蚀性好
22.(1)4Al+3O2=2Al2O3(2)Ag
23. 溶液小液滴
24.(1)吸热放热(2)等于
25.(1)丙>乙>甲(2)不饱和(3)降低温度
26.(1)①(2)深
三、
27.(1)无明显变化生锈
(2)除去水中的氧气
(3)铜锈中含有碳元素
(4)二氧化碳
28.(1)B
(2)A 快
(3)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 L相同温度的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块状冰糖(颗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内的水,观察溶解的速度。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四、
29.120g 325g
30.27%
附加题
(1)Ag Cu Fe(NO3)2和Zn(NO3)2
(2)①Cu+2AgNO3=Cu(NO3)2+2Ag
②Fe+Cu(NO3)2=Fe(NO3)2+Cu。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2届九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2 届九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试
题
2011-2012 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第三次联考九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一二三四得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 分)
(1),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以天下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4),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4 分)
坐在竹伐上,顺流而下,脚下是一条清澈的缓缓溪流,两岸是一片浓密的脉脉翠绿,瞬间心情便被染绿了。
偶尔一两声鸟啼虫鸣在峡谷间回荡,在耳旁茔绕,仿佛突然间回到了原始的生活状态,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世俗的。
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第三次联考九年级物理试卷

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第三次联考九年级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注释)1、图甲是边长为a、用均匀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物块,它漂浮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液体密度为,把它从液体中拿出并擦干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组成物块材料的密度为B.物块所受的重力为C.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D.在图乙中为了能使物块绕CC′边转动,在AA′边上施加的力F至少是2、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当两容器盛液体的高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如果这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3、三个定值电阻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电源电压恒定。
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1∶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4W;当开关S、S1都闭合,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6W。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1∶2B.R1和R2的电功率之比为2∶1C.S、S1都闭合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9∶5D.S、S1都闭合时,R2和R3的电功率之比为3∶24、如图所示,把一个反射面向上的凹面镜放在容器内,在凹面镜的焦点F处,放一点光源S,然后在容器内注入水,使水面处于焦点F和凹面镜之间,要使点光源S射到凹面镜的光线仍平行射到空气中,则光源S的位置应 ( )A.保持不变B.适当提高C.适当降低D.无法确定5、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0 20 40 60 80 100R/欧500 380 300 250 220 200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与电压表等元件连成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量程为0~3V,R0阻值为500.若把电压表的刻度盘改为指示水温的刻度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温刻度均匀,环境温度越高,对应电压表读数越小B.水温刻度不均匀,环境温度越高,对应电压表读数越大C.水温刻度盘上的100℃与电压表1V对应D.水温刻度盘的0℃与电压表3V对应分卷II分卷II 注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注释)6、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历史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3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联考九年级历史试卷(人教版)答案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参考答案:一、1-5 CDCAC 6-10 CACCD 11-15 CCBDA 16-20 DCCDB二、21.(1)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
(2)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22.(1)绥靖政策。
(2)不是。
原因:英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全自己,让祸水东引。
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受到攻击,尝尽苦果。
(3)丘吉尔要与法西斯血战到底的决心。
原因:1940年英法遭到法西斯进攻,已无路可走,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采取坚决抵抗的方针。
23.(1)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进行了武装干涉;俄国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也掀起了叛乱。
苏维埃俄国处于极端困难境地。
(2)苏维埃政权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一方面实行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到1920年底,苏俄人民取得了反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胜利。
(3)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营及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4.(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德国突袭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
(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柏林战役彻底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使法西斯德国投降,二战欧洲战事结束。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平。
(符合题意即可)附加题:(1)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挑起世界大战。
(2)发动突然袭击,德国突袭波兰,日本偷袭珍珠港。
(3)美国的扶植,采用最新科技成就,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2届九年级政治第三次联考试题

2011-2012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五校第三次联考九年级政治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 二 三 四 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卷Ⅰ(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人大代表向会议提出了 许多涉及民生问题的议案,这反映出( )①人大代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具有高度责任感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惟一合法途径④人民代表来自人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事件能直接体现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是( )①2011年8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②《中华人民某某国人民调解法》已正式施行③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隆重召开④某地方政府为逃避法律责任瞒报矿难事故A .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011年9月15日,某某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某某市依法行政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某某”目标,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之所以要依法行政,是因为( )①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③只 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到宪法总分核分人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修改后的《中华人民某某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关于宪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宪法是个人所得税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②宪法是“母法”,个人所得税法是“子法”③个人所得税法是宪法的具体化④个人所得税法不得与宪法相抵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2011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的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上)第三次联考数学试卷_0

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上)第三次联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分)若△ABC∽△DEF,它们的面积比为4:1,则△ABC与△DEF的相似比为()A.2:1B.1:2C.4:1D.1:42.(2分)若二次函数y=x2﹣6x+c的图象过A(﹣1,y1),B(2,y2),C(5,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1>y3>y2C.y2>y1>y3D.y3>y1>y2 3.(2分)已知,AB是⊙O的直径,且C是圆上一点,小聪透过平举的放大镜从正上方看到水平桌面上的三角形图案的∠B(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关于∠A 与放大镜中的∠B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A+∠B=90°B.∠A=∠BC.∠A+∠B>90°D.∠A+∠B的值无法确定4.(2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和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可能为()A.B.C.D.5.(2分)如图,西安路与南京路平行,并且与八一街垂直,曙光路与环城路垂直.如果小明站在南京路与八一街的交叉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约为()A.600m B.500m C.400m D.300m6.(2分)由函数y=﹣x2的图象平移得到函数y=﹣(x﹣4)2+5的图象,则这个平移是()A.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B.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7.(3分)阳光通过窗口AB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米的亮区DE(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角的距离EC=8.7米,窗口高AB=1.8米,则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为()A.4米B.3.8米C.3.6米D.3.4米8.(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b2﹣4ac<0,③a﹣b+c>0,④4a﹣2b+c<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9.(3分)如图,P为线段AB上一点,AD与BC交于E,∠CPD=∠A=∠B,BC 交PD于F,AD交PC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A.1对B.2对C.3对D.4对10.(3分)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3分)如图所示,一般书本的纸张是在原纸张多次对开得到.矩形ABCD 沿EF对开后,再把矩形EFCD沿MN对开,依此类推.若各种开本的矩形都相似,那么等于()A.0.618B.C.D.212.(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菱形,点C的坐标为(4,0),∠AOC=60°,垂直于x轴的直线l从y轴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设直线l与菱形OABC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N(点M在点N的上方),若△OMN的面积为S,直线l的运动时间为t 秒(0≤t≤4),则能大致反映S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3分)已知抛物线y=(m﹣1)x2,且直线y=3x+3﹣m经过一、二、三象限,则m的范围是.14.(3分)在比例尺为1:2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4.5cm,则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m.15.(3分)若y=(m+1)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16.(3分)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其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则树高为米.17.(3分)如图是抛物线y=ax2+bx+c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其与x轴一交点为B(3,0),则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18.(3分)已知一个面积为S的等边三角形,现将其各边n(n为大于2的整数)等分,并以相邻等分点为顶点向外作小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当n=8时,共向外作出了个小等边三角形;当n=k时,共向外作出了个小等边三角形,这些小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和是(用含k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9.(6分)已知二次函数y=﹣x2+x+.(1)画出图象,指出对称轴,顶点,求出何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写出不等式﹣x2+x+≥0的解集.20.(6分)如图,在△ABC和△ADE中,∠BAD=∠CAE,∠ABC=∠ADE.(1)写出图中两对相似三角形(不得添加字母和线);(2)请分别说明两对三角形相似的理由.21.(8分)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C(0,3),过点C作直线交x轴于点D,使得以D,O,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求点D的坐标.22.(9分)某宾馆有若干间住房,住宿记录提供了如下信息:①4月2日全部住满,一天住宿费收入为3600元;②4月3日有10间房空着,一天住宿费收人为2800元;③该宾馆每间房每天收费标准相同.(1)求该宾馆共有多少间住房,每间住房每天收费多少元?(2)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每个住房每天的定价每增加10元,就会有一个房间空闲;已知该宾馆空闲房间每天每间费用10元,有游客居住房间每天每间再增加20元的其他费用,问房价定为多少元时,该宾馆一天的利润最大?23.(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P的坐标分别为(0,1)、(﹣1,0)、(1,0)、(﹣1,﹣1).(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2)以P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使得放大后的△A1B1C1与△OAB对应线段的比为3:1,请在右图网格中画出放大后的△A1B1C1;(所画△A1B1C1与△ABC在点P同侧);(3)经过A1、B1、C1三点的抛物线能否由(1)中的抛物线平移得到?请说明理由.24.(9分)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1,O),B(4,5)两点,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对称轴所在的直线交x轴于点E,连接AD,点F 为AD的中点,求出线段EF的长.注: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25.(12分)某班同学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几种方案,下面介绍两种:(I)如图(1),先在平地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并分别延长AC到D,BC到E,使DC=AC,BC=E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II)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I)是否可行?,理由是;(2)方案(II)是否切实可行?,理由是.(3)方案(II)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若仅满足∠ABD=∠BDE ≠90°,方案(II)是否成立?(4)方案(II)中,若使BC=n•CD,能否测得(或求出)AB的长?理由是,若ED=m,则AB=.26.(12分)如图(1),△ABC与△E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与DE重合,AB=AC=EF=9,∠BAC=∠DEF=90°,固定△ABC,将△DEF绕点A顺时针旋转,当DF边与AB边重合时,旋转中止.现不考虑旋转开始和结束时重合的情况,设DE,DF(或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BC(或它们的延长线)所在的直线于G,H点,如图(2).(1)问:始终与△AGC相似的三角形有及;(2)设CG=x,BH=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只要求根据图(2)的情形说明理由);(3)问:当x为何值时,△AGH是等腰三角形.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上)第三次联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A;2.B;3.A;4.A;5.B;6.D;7.A;8.A;9.C;10.D;11.B;12.C;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m≠1且m<3;14.9;15.7;16.4.2;17.x<﹣1或x>3;18.18;3(k﹣2);S;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9.;20.;21.;22.;23.;24.;25.可行;△ACB≌△DCE;可行;△ABC≌△EDC;作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出;mn;26.△HAB;△HGA;。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政治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3届九年级政治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河北省衡水市五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联考九年级政治试卷(人教版)答案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参考答案:一、1-5 DCCAB 6-10 BCCAA 11-15 DABAB 16-20 CDACD二、21.(1)漫画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思想道德素质偏低。
(意思相近即可)(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告别不文明行为,做道德高尚的公民。
(符合题意即可)22.(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等。
④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对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2)①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②因为:我们中学生年龄还小,的确不可能参加人民代表大会。
但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应该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心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要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
23.(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因此,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24.(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四调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共50小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所给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B.淞沪会战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4.毛泽东在1949年致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B.建立新民主政权,保障民主权利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6.右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漫画作品《留得残枝叶自生》(注:图中的×线是后人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河北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次联考试卷一、单选题1.小张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昨天,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它必将极大地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这份报纸出版的年份是[ ] A.1917年10月B.1917年11月C.1918年10月D.1918年11月2.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这一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B.五年计划C.工业化政策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 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下图是反映世界现代史某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大合唱”的主题应该是[ ] A.德国割占苏台德区B.盟国分区占领德国C.处置战败后的德国D.限制各国海军军备5.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的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美国和日本B.英国和德国C.德国和法国D.美国和德国6.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
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 A.德国B.西班牙C.意大利D.日本7.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说:“(这个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征服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一点交叉。
”该协定的签订,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这一协定的签订地点是[ ] A.柏林B.科隆C.慕尼黑D.汉堡8.下图反映二战时期的漫画,它的寓意是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 ] A.灭绝人性的行径B.招摇撞骗的花招C.多彩世界的改换D.血口喷人的伎俩9.下面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A.珍珠港战役B.诺曼底登陆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10.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迫使希特勒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战役D.柏林战役11.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其登陆地点可在哪一图中标注出来ABCD[ ]A .AB .BC .CD .D12.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日本历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核”爆炸,它出现在[ ]A .1942年B .1943年C .1944年D .1945年13.同学们,我们如果要撰写有关“二战”历史的小论文,应该选择的内容是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集团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4.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强调:“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
”基于这一认识,欧洲国家在60年代建立了[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 .轴心国集团C .欧洲共同体D .统一的欧洲国家15.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图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B .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局面C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D .西欧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二、读图题16.大国间的会议对世界局势往往产生重大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签署《凡赛尔合约》图二 华盛顿会议图三 慕尼黑会议图四 雅尔塔会议(1)图一是哪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和图二所示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三所示慕尼黑会议反映出英法对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问题上作何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四所示会议发生在哪次战争中?会议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据此可知,战后主导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是哪两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断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大军事集团形势示意图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 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都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 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1)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请分别写出A、B所代表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年2月,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一次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三告诉我们,二战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答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材料题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如下图: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储备材料二: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适应世界新形势,调整经济政策。
其主要措施是: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进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要真正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飞跃,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请问克林顿时期调整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19.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
事件发生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图一:1853年佩里舰队到达日本港口图二:日军轰击重庆图三:广岛原子弹爆炸(1)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______;图二中飞机是第_____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论从史出】(2)同学们通过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对日本的影响”,分别得出“耻辱与振兴”、“疯狂与罪恶”、“伤痛与崛起”的结论。
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①“耻辱与振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疯狂与罪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伤痛与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史明智】(3)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说明观点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见下页1、B2、A3、D4、C5、A6、A7、C8、A9、C10、C11、B12、D13、C14、C15、A16、(1)巴黎和会,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绥靖政策(或妥协退让)。
(3)第二次世界大战。
分区占领德国,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美国和苏联。
17、(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3)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珍珠港);雅尔塔会议。
(4)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