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期阅读与写作训练一
初一语文阅读训练15篇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①(一)一诺千金①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
路凹凸不平特难走。
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
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②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
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
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
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
”“有连环画没有?”“没有。
”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
”“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
”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③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
”“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
”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
”“好吧。
”④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
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
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
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⑤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
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
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⑥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
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
初一阅读与写作训练

初一阅读与写作训练(一)海中救援①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②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S?O?S的信号。
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
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③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
当他们精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④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
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
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
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⑤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
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
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
”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⑥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
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
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
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问题:1.第①段中“一个年轻男孩教会”的是2.第②段中“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段中的“应声而出”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⑤段中“扮演我们的角色”中的“角色”是指____________5.第⑤段中“汉斯吻了他的母亲”中的“吻”一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⑥段中,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7.对汉斯的行为谈谈你的见解:(二)母爱大于爱母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一)姓名班级(一)父爱昼夜无眠(28分)尤天晨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
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父亲不肯,说他没病。
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 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 4 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
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
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
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 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
我容易吗, 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
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
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 父亲一愣,支吾着说: 没,没干啥。
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
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
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
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
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训练(附答案

写作1.前几个单元,我们学了许多描写秋的诗句,也听史铁生讲述了发生在秋天的故事。
那么,你对家乡的秋天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描写家乡秋天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角度进行描写。
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
2.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
请以“收获____________”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根据下列提示和要求,写一篇作文。
莫怀戚从一次和家人的散步中,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菊花中,懂得了母爱的深沉与生命的坚强。
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
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4.对于刘湛秋来说,四季雨中的自然世界,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李白来说,高悬峨眉的家乡月,是一缕芬芳;对于冰心来说,风雨中护卫红莲的荷叶,是一缕芬芳;对泰戈尔来说,真挚守候的金色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也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①说真话,抒真情;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①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5.写作刚刚好,指不多不少,正合适。
刚刚好出现的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个动作;刚刚好遇见的或许是人,或许是物;刚刚好得到的或许是成功,或许是挫折……对我来说,于你而言,每一次的刚刚好,都是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
请以“那一次,刚刚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提示和要求:①交代清楚“那一次”的具体事件;明确“刚刚好”的原因;有真情实感。
①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无错别字。
6.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些人,每当想起他/她,都会感到无比温暖。
七年级语文上阅读与作文训练(十四)

七年级语文上阅读与作文训练(十四)班级姓名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老师的眼泪(16分)初一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齐玉。
”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
“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
”我说。
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
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
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
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
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
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
我只有恨,恨我爸。
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
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
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
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
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
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
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b)杨老师泪水盈盈。
10人教版七语上阅读与写作训练卷一

阅读与写作达标双测卷(一)阅读方法导引:阅读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解是从语文知识的角度出发,弄清“字、词、句、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内容。
这是进行文本阅读的前提,也是进行深层次阅读的基础,2、内容理解是,弄清文章的题材,弄清每个段落的内容,弄清全文的内容,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获取文本信息。
3、技巧理解是指把握一个文本是怎么样组织起来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语言有什么特点,针对不同的文本体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要按不同的文本特点展开。
4、主题理解是对上面三步理解的总结深化,是对全篇整体的理解,是对全文的提升。
5、写作技巧和特点的把握。
写作手法是什么?在表达上有什么技巧?修辞的理解和把握。
以及题材的典型性,技巧的合理性。
阅读演练场训练一(16分)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点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路。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阅读上文概括出文章的六要素。
(2分)时间:暮色苍茫. 地点:在悬崖上, 人物:我和爸爸起因:我在悬崖上不敢下来经过;爸爸鼓励我爬下了悬崖结果:我成功的爬下了悬崖2、请你用十个字概括出选文叙述的事件。
七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中心意思表达最准确的是:A. 文章主要介绍了七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B. 本文主要围绕了七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展开。
C. 文章主要讲述了七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的练习题和答案。
D. 本文主要介绍了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答案:B2. “七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练习题及答案”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A. 分享一些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
B. 提供一些练习题目并解答。
C. 介绍一些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D. 讨论语文阅读与写作的相关话题。
答案:B二、阅读理解人们常说,想要写好作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
阅读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并且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
因此,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七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并附上一些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语文。
首先,阅读时要注重理解。
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再细读每一段落,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对于生词或难句,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请教老师来解决。
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够更好地进行写作。
其次,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还能积累写作素材。
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注意收集一些经典的句子或者有趣的故事,这些都可以用在写作中,让文章更加丰富有趣。
最后,要多加练习。
写作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提升写作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兴趣相关的题目进行写作,然后请老师或同学给出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
练习题: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B. 阅读能够提高写作能力。
C.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关联的。
D. 阅读比写作更重要。
答案:C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为什么要积累素材?A. 积累素材可以帮助积累知识。
B. 积累素材可以写作更加丰富。
C. 积累素材可以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第1课为你翻开一扇门【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答复以下问题。
⑴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⑵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⑶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⑷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妙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⑸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理解历史,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⑹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⑺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⑻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⑼假如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⑽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进步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诠释〔〕憧憬( ) 裨益( ) 潜移默化( )2、本段共有13句,请你理清其关系,并划分出层次,写出大概意思。
3、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4、如何理解“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一句的?5、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所读的文学作品,就“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理解历史,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这句话中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课外延读一】与书为友[英]塞缪尔·斯迈尔斯①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
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正确最善者常相伴依。
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专项训练检测试题1

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专项训练检测试题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1.阅读《未接来电》,完成下面小题。
未接来电水竹①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20,然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噔一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未接来电是二十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②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③医生说这是一过性的脑梗,有的自己能恢复过来,像我爸这种,持续二十分钟就自己好了,有的恢复不过来,就比较麻烦……④记不清我爸这是第几次因为类似的情况住院,说真的,每次都把我吓个半死。
医生说,也不要过于紧张,现在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也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只说清淡饮食,适度运动,这次发现血糖也有点高,让尽量少吃米面。
⑤住院一周后出院休养了段时间,我爸说在城里住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坚持回老家了。
⑥在电话拨通等待的期间,我非常懊恼睡前没有检查手机,可能是白天开会把手机设成静音忘记调回来。
我不停地祈祷老爸赶紧接电话,每滴一声,一分一秒都是无比漫长和煎熬,心想别晕过去了,不然老年手机的声音响起来,震耳欲聋的,他不可能听不到啊。
越想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电话还是没人接。
⑦紧接着又打了一遍,很快就接通了,听到我爸熟悉的声音,心里顿时轻松了一些,我哽咽着问,爸,你没事吧?!⑧爸说,怎么了,没啥大事呀,不是医生说不让喝米粥嘛,你给买的豆浆机收到了,但我按照说明书使用,为啥响了一会儿,又停了,然后再响一会儿又停了,是不是寄的路上被摔坏了!?⑨我听后彻底松了口气说,没事儿,停下来的时候是在加热,反复几次,等滴滴的声音响了以后就完全熟了,也打好了,倒出来冷一下就可以喝了。
⑩他说“那我挂了,我得赶紧盯着去。
”⑪“不用盯。
”我说。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推荐习题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推荐习题初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和作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两个方面,下面推荐一些习题,以供练习。
阅读理解部分:1. 阅读《背影》这篇文章,思考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对父亲的深情。
请从文中找出至少三个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些细节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
2. 阅读《春》这篇文章,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传达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请从文中找出至少两个修辞手法,并解释它们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 阅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探讨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感官描写来营造宁静的夜晚氛围。
请列举至少两个感官描写,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来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请从文中找出对比的证据,并讨论这种对比如何影响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作文部分:1.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以及你与家乡之间的情感联系。
2. 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你喜欢它的原因,以及这本书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3. 以“一次难忘的旅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叙述旅行的过程,描述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这次旅行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4. 以“假如我是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设想自己成为一名老师,描述你将如何进行教学,以及你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同学们可以加深对阅读理解技巧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作文能力。
希望这些推荐习题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上)现代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上)现代文阅读训练
小红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但是他在学校里却常常被同学笑话,尤其是每次老师要求他
讲演,之前的尴尬情景更是让他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有一次,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
“发言比赛”的作业,给小红的题目是:“笑料如何打动别人”。
小红来到发言台上,当时他心想管什么笑料,他可不擅长做个搞笑的人。
他心里有些
紧张,手足无措,他沉默了许久,最后他终于发言了:“如果你想打动别人,你首先要把
别人想笑的事情给他们。
有时候,你可以使用你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情,这样你能使人
们更容易感到快乐。
另外,如果你想让大家都笑,你可以讲讲有关大家都熟悉的话题,用
幽默的观点去评论,这样大家就能明白你在说什么。
”
说完,小红有点紧张,但他也有自信地回身,发现空军下面竟是一片零星的笑声。
哗!他用心说出了那么多,果然是有奇效!现场使小红振奋了,他坐回位置上,看着大家开怀
大笑,他也终于明白,胆量可以改变一切。
从此以后,小红并不再害怕发言,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有趣地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总会
有人欣赏,而且他发现了自己的一项新的本事:以一种风趣的方式把看似枯燥的话题,添
加趣味性并吸引大家关注!祝贺小红发现了新天地!。
初一阅读作文训练

初一阅读作文训练初一刚开学的时候,我对阅读和作文这两块简直是一头雾水。
那感觉,就像是在漆黑的夜里摸索,找不到一点光亮。
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校园》。
我当时就傻眼了,心里想着:“这校园天天见,有啥好写的呀?” 可作业总归是要完成的,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构思。
我坐在书桌前,咬着笔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空白的作文本,大脑一片空白。
过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我的校园很大。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无奈地抓了抓头发,开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寻找灵感。
我想起每天早上进入校园时,那保安叔叔总是笑呵呵地跟我们打招呼。
对呀,我可以写这个!于是我赶紧回到书桌前,写道:“每天早上,当我迈进校园的大门,保安叔叔那亲切的笑容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
”写完这一句,我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一点感觉,心里稍微有点小得意。
接着,我又想起了校园里的那棵大桂花树。
一到秋天,满树金黄的小花,那香气能飘得老远老远。
我写道:“校园里的那棵桂花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秋天一到,它轻轻挥动魔法棒,满树的小花就像星星一样闪耀,那浓郁的香气,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写着写着,我仿佛进入了校园的世界,那些平时被我忽略的细节一个一个地跳了出来。
我想起了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场景,那欢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我想起了教室里老师认真讲课的样子,那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动;我还想起了图书馆里那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就像知识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为了把这些细节写得更生动,我仔细地回忆着每一个画面。
比如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时,他们的头发是怎样随风飘动的,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兴奋和快乐;老师讲课时,声音是怎样的抑扬顿挫,手势是怎样的有力;图书馆里的书架,木纹是怎样的细腻,书籍的封面又是怎样的丰富多彩。
经过一番努力,我的作文终于完成了。
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从那以后,我渐渐明白了,写作文其实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初中七年级 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①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
③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
④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⑤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设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
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⑥那一刻,都温暖,难忘。
⑦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
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
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
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待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⑧“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戚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
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⑨“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一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⑩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可是,没有。
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
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⑪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
初一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试卷

期中试卷一、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望天树的境界亚洲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擎天巨树。
它姿态秀美,树干挺拔,昂首屹立于万木之上,使人无法仰视它的树冠。
站在树下,听鸟儿在树顶上的鸣叫,小得像蚊子的嗡嗡声一样。
植物学家在对这种巨树进行测量后,发现树高有60多米,个别的高达80米,这些罕见的巨树,株株耸立于沟谷雨林的上层,一般要高出第二层乔木20多米,是热带丛林中最高的树木,根据巨树这种直通九霄、刺破青天的气势,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望天树。
望天树材质沉重,结构均匀,纹理通直而不易变形,是一种难得的优良木材。
根据经验,材质好的树木生长速度都是非常慢的,而望天树却是个例外,一棵70岁的望天树,竟长到了50多米,胸径达到1.3米,这种生长速度,在树木中是罕见的。
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望天树快速生长,并超越身边所有的其他树木,成为热带雨林中最伟岸挺拔的大树呢?在热带丛林中,为了生存,树木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生存空间、阳光和水分的争夺。
为了占地盘,有的树木们尽可能地让自己枝繁叶茂,而有的树木则盘根错节。
这种为利益的争夺和排挤现象随处可见,让人看了心惊。
在从林中,藤萝等寄生植物占了很大一部分,它们不能直立生长,为了生存,就要攀附缠绕在其他树木上,而那些枝繁叶茂的树木往往会便于寄生植物的攀附,最终,它们会被寄生者牵绊、层层遮蔽。
这样一来,枝杈众多已不再是它们的优势,而会成为影响它们向上生长的负担。
只有望天树是个例外,因为它的树干是通直的,绝无一个分叉,这根唯一的主干,使得望天树在丛林的纠缠与争斗中独善其身,它不为外界因素所扰,仰视苍穹,专心致志地向上生长,生长,直到有一天,自己高耸入云,达到一览众树小的境界。
不妨试一下,在自己内心树立一个远大目标,然后忽略身边那些利欲得失,并心无旁骛地向着目标不懈努力。
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你也许便是人群中的一棵“望天树”。
(选自《美文读写周刊·初中版》)1.请在文章中找两个成语,并将它们正确地写在下面。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1)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一只野猫不是孤独的马思源①我对身边的家禽家畜从来不怎么注意,习惯了它们的自由存在,任它们在身边窜来窜去,撒泼打滚,不撞到眼睛上我是看不到的。
天天存在的事物我们未必上眼上心。
②那天它确实慌里慌张撞到了我小腿上,油面骨被狠狠击打了一下,冷汗从后脊梁冒起。
我下意识抬起脚踢它,它被扬起到半空,支撑不住从我的脚面滑出摔落到地上,翻了一个滚,喵呜一声飞也似的逃,我才发现那是一只刚到我家不久的野猫。
③它是一只雌猫,看起来三四个月龄大小。
白色的腹,黄白相间的脊背,猫瘦毛也长,喵呜叫一声,背弓起来,整个身子看起来像条放大的细瘦毛虫。
④那时正是冬天,它萧索着身子,身上粘了不少苍耳,像一个携了剑戟的落魄侠女,在院子大门外伸头探脑,似乎想寻找吃的。
⑤婆慈悲良善,同情弱小,野猫因为体格上的柔弱获得我家门的入场券。
婆沿袭对猫的传统称呼,唤它“花花”。
她从火锅里舀出鲫鱼,专挑了条大个完整的,自然出自对来客的尊重。
⑥仪式感是婆对外物的仁慈。
她拿来一只碗,洗刷干净,把鱼放在碗里,舀点汤汁。
随后把碗小心地放在客厅门外的走廊上,唤声“花花”,轻轻掩门,怕惊了它。
婆端碗出来时,它还是受到小惊吓,离弦的箭镞一样窜向院子的大门,站在大门外沿小心翼翼往里看。
许是感受到了婆的善意,或者鲫鱼的鲜香诱惑了它,它慢慢靠近,轻轻地嗅,确定了可以吃之后,伸出舌头去舔汤。
一下,两下,小巧甜美的嘴巴终于忍不住,一口衔下鱼头,爪子抱着呜呜地饕餮。
⑦它安静了下来,不再避让、逃窜。
它食烟火的样子很是可爱。
此时我才能看到一只在旷野里疯跑、在自然天地里独行的猫,面对食物时展现出来的贪婪和爱恋。
但它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敌意。
我蹲下身,用温柔的语调低低唤它,花花、花花、咪咪。
它还是警惕,抬眼睛偷看我,匆忙逃离我的势力范围。
它更多时候表现出高冷姿态,我悄悄瞄它,它发现了就会飞快窜走;有时它跟我对视,眼睛瞪得溜圆,黄黄的眼珠里面似乎有一团火——它在发怒,想用怒让我害怕,用怒来降服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上期阅读与写作训练(一)
策划:初一语文备课组命题人:杨道辉龚斌审题人:杨道辉
一、阅读下面两篇例文,然后完成“思考与练习”:
(一)例文1
山顶上的哑叔叔
①星期天早晨,我和妈妈去登山。
登上山顶,我看见不远处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其中一个人正比比画画地好像在说什么。
我好奇地跑过去,原来是位哑叔叔正在用哑语和别人交流。
他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薄毛衫。
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他的脸庞干净清爽,在大汗淋漓的人群中特别显眼。
②我不觉(走/凑/来)到了他的身旁。
只见他在地上写了“书法”两个字,然后站起来(拿/摆)出一副写字的姿势,最后又从兜里(掏/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招习字学生20人”。
纸不大,但上面的字刚劲有力,非常漂亮,令围观者(赞叹/惊叹)不已。
他看出了大家对字的关注,便兴致勃勃地在地上写下了“鸡年吉祥”4个大字。
那字,字体饱满,章法自然,一看就知道,这里面蕴涵着深厚的功底。
这样的字竟出自一位失语者之手,实在让人佩服。
我不禁暗暗为这位叔叔叫起好来。
③写完字,他又用哑语给大家表演了他的生活习惯:他每天都要写很多字,有时太疲乏,就用凉水洗洗脸,清醒后接着写。
他还告诉我们,写字的时候,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虽然他的手已磨出了趼子,但还是坚持不懈地练习。
大家被他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感动了,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哑叔叔有些不好意思,用手挠了挠头,羞涩地笑了。
④就在我快要离开的时候,我看见他又在地上写了一句话:“天山镇只有一个。
我爱天山镇的人。
”
我的心一动,就好像那行刚劲有力的字没有写在地上,而是深深刻进了我的心里。
思考练习
1.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哑叔叔的穿着打扮,这就是描写。
2选出第②段中括号内用得最准确的词语、、、。
3.②段第二句话写哑叔叔写字、掏纸过程,是分三个层次写的,指出分层次的词是、、。
在这句话中,运用了动词“写、站、掏”,这就叫描写。
4.哑叔叔之所以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主要是小作者选了( )( )( )这几条生动的材料。
A.穿着打扮特别显眼 B.书法有深厚功底 C.练书法手上磨出了趼子D.有爱家乡的情怀 E.在大家赞扬声中笑了
5.④段画线句子,升华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本文通过一件事来写哑叔叔给“我”印象深刻。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事件是。
(二)例文2
“侠女”小红
①每当我孤单一人时,就会想起一年前搬走的曾经和我朝夕相处的好伙伴小红。
小红体质特别好。
又喜欢运动,于是当了我们班的体育委员。
你别看她平时是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可她却像男孩子一样爱打抱不平,我私下里叫她“侠女”。
②说起她爱打抱不平,我还真得感谢她呢!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天气十分闷热。
我和小红一起去河里游泳。
我当时还没有学会游泳,就拿着救生圈在浅水里学“狗跑”。
小红则一个鱼跃,在河里游来游去。
正在这时,村里的几个“捣蛋鬼”也来了。
他们虽然也不会游泳,却一个劲儿地朝我泼水。
那么多水扑面而来,弄得我睁不开眼,喘不过气。
我只得拼命大叫,可是那几个该死的男孩却仍然幸灾乐祸地一边泼水,一边大笑。
③“住手!”突然传来一声喝叫。
我睁开眼一看,见小红游了过来。
只见她怒目圆睁,小拳头握得紧紧的。
我知道她的“侠女”性子又上来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一下子(拉住/抓住)了其中两人的胳膊,厉声问道:“为什么欺负我们女同学?好,今天我也让你们尝尝水的滋味!”说着她使劲儿用手(按/压)着两个人的脑袋拼命往水中(按/压)。
那两个“捣蛋鬼”又叫爹又叫娘地直向她讨饶。
他们的几个伙伴也吓得目瞪口呆,刚才的神气劲儿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了。
小红见他们这个样子,才松手说:“你们下次还敢欺负我们女同学吗?”那几个“捣蛋鬼”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小红这才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我紧紧握住她的手,感激地说:“今天多亏你啦!”小红却毫不在乎地摇了摇头。
④唉,可惜我这位“侠女”朋友已经转学一年多了,我真想念她呀!
思考练习
1.描写人物的外貌有两种方法:
一是对人物的长相、穿着打扮,从头到脚进行细致描写;二是用极简练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形特点或精神状态。
本文中对小红的外貌描写采用了第种方法。
2.小红的外貌描写,平时是,发怒时是,制服了男生是。
3.写小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选的主要材料是。
4.为表现小红爱打抱不平的性格特点,作者选取了这件事。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有。
5.③段具体地描写了小红制伏几个“捣蛋鬼”的过程和结果,写得有声有色。
选出③段中括号里用得最准确的动词,依次是、、,运用动词描写人物的动作,就叫动作描写。
6.④段是全文的结尾段,既在结构上照应了和,又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二、写作训练
妙笔生花——写人的记叙文写作指导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同呼吸共患难,如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们的邻居、亲戚和同学等等,要想写出真实的他,除了平常的了解还不行,还需要我们在写作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他们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的面前。
(一)首先,要有一个明确、新颖、深刻的中心。
有人说,写人要写“魂”,这里所说的“魂”是指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写人的记叙文就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你在写作前就要先给你要写作的人的思想定位:他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一个有着高瞻远瞩的伟人,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凡人等等,只有你确定了这个中心,你才能更有目的的根据这个“魂”去恰当的选择材料。
(二)运用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既摹其“形”,又状其“神”。
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要想逼真的刻划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就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
丁玲曾说过:“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
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
”我们在写作中可以用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特征去绘形传神,显示其灵魂;可以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身分、地位、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等;可以用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的动作来彰显人物个性;可以对人物作入木三分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精细描摹和刻画;可以采用有多种用途又带动全局的细节来为文章增添光彩,使读者如观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这样既“摹形”又“传神”,形神兼备,人物性格尽显字里行间。
(三)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塑造典型的人物。
写人离不开事,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但要清醒的认识到,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即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
对中心思想而言的,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就是典型事件。
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这种典型事件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正所谓“小中见大”。
当然,这些事例不要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
在具体安排详略时,可以围绕中心,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之较详,再次之较略。
要注意的是一般至少有一件事应当详写。
(四)最后还要注意合理安排记叙的顺序,做到线索分明。
初中学生可以先从顺叙练起,注意材料的取舍,防止平铺直叙,让人感到乏味。
运用倒叙时要注意把倒叙部分的起讫交代清楚,从倒叙到顺叙要有明确的界限,注意衔接自然。
(五)还要注意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这是记叙文能否生动的关键。
在一篇记叙文中,记叙为主,描写为辅,杂以抒情和议论。
记叙和描写能让文章的血肉丰满,抒情和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进行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只要能够把握住以上这些关键步骤,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就完美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