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描写写作指导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花归来马蹄香
——侧面描写写作指导导学案
导入: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副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
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
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即使非要从正面描绘,也往往会显得直白、平淡,而以蜜蜂衬花香,则使作品从虚无中见出丰盈,从而取得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绘画艺术是这样,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什么是侧面描写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的描绘,而从其他、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法。
二、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
1.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1)如《口技》中描写观众“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从侧面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以观众衬口技表演者)
(2)如《社戏》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是侧面描写,突出了小伙伴们划船技术的高超。
(以老渔父衬托小伙伴)
2.以人衬物: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物。
如《社戏》中看社戏时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则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以小孩的表情衬托戏不好看。
)
3.以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
(1)如《口技》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强调道具的简单,侧面烘托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以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
(2)如《七根火柴》,歌颂了一位无名战士,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自然环境:“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
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
”环境是多么的险恶啊!而无名战士呢,是“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一汪浑浊的污水”,身体是多么的虚弱啊!这一切表明无名战士自己是最需要火柴的,可他却把仅有的七根火柴无私地奉献了出来。
作者通过对“物”的描写,从侧面突出无名战士忘我革命的精神。
(以物衬人)
4.以物衬物:如在写作中要写水很清,不直接写水清,我们可以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水中游动的鱼,清晰可见的水底里的鹅卵石。
以水中的鱼和鹅卵石来衬出水的清澈,文章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水中鱼儿和鹅卵石看出水清如镜,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以鱼和鹅卵石衬水清)
三、侧面描写实例印证
(实例印证一)
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西施浣纱--沉鱼: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
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别号,在附近流传开来。
昭君出塞--落雁: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
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贵妃醉酒--羞花: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到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
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
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
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羞花”称号由此得来。
貂蝉拜月--闭月: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以、、、衬托出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昭君、贵妃、貂蝉的美貌。
)
(实例印证二)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
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
“啊……对呀。
”
“要付你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得了。
”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
”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着大步走了。
1、主要人物是?他有什么品质?作者怎样把他这种品质很好地描写出来?
四、侧面描写练习链接
用横线划出下面各段中的侧面描写。
1、《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小英雄雨来》: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真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3、魔术使人眼花缭乱,“双枪刺咽喉”则令人胆颤心惊。
你看,两位少年阔步上场,向观众行了个礼,然后同时抓起一杆两头带枪尖的铁枪,将枪尖分别对准自己的咽喉,一起用力顶,枪杆成了弧形,一
秒、两秒……场内静极了,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
“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
两位少年并不在乎,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忽然,俩人同时“嗨”了一声,枪杆竟然被折成了“U”字形。
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五、侧面描写范文展示
(范文一)
1、看图,理解画意。
描写要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力车夫劳作的艰辛和内心的酸楚。
描写对象:外面的大雨和车上的肥胖乘客。
面描写:三轮车夫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
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
面描写:夏日,一场滂沱大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雨雾模糊了三轮车夫的视线。
(以衬人)只见他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
脚下生锈的踏板,发出刺耳的嘎吱声。
(以衬人)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
车上的女乘客紧紧缩在一旁,肥胖的身体竟让那车微微向右倾斜,(以衬人)车夫用尽全力保持车身的平衡,奋力前行。
(范文二)
2、描写要求:“一个雨夜,母亲去参加我校举办的家长会了,墙上的时钟已走过八点,母亲快回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塑造在这一特定情境下的“我”的形象,要求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并划出侧面描写的语句,字数150字左右。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般,暗得令人窒息。
一阵骤雨鞭打着玻璃窗,时而间隔着一段死寂的宁静。
我蜷缩在沙发上,双手抱膝,轻轻合上眼,朦胧间仿佛看到了妈妈那责备的眼神,听到了妈妈那声声的叹息。
伴随着墙上的老式钟摆发出沉重的“嘀嗒声”,我的手心渐渐沁出冷汗。
我不安得打开窗户,深吸一口略带雨水湿香的微凉空气,不由打了一个寒噤。
六、侧面描写的原则
①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运用侧面描写。
②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作用或产生效果的事物。
③介入其他写作,如修辞、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等。
七、侧面描写实践操练
从下面提供的题目中,选一个你认为最能写得好的题目,写一个片断。
要求:
①使用多种描写手法(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③不少于500字。
④写好后,在文中用红笔划出侧面描写的文字。
1、考试过后
2、篮球比赛
3、公园一角
4、语文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