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7版课本勘误表
供参考 简明物理化学勘误表

《简明物理化学》勘误表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P5,'.......)(W W dA EdQ fdl dV p W δδσδ+=+++−−=体外 (1.2.1)应为 '(.......)W p dV fdl EdQ dA W W δδγδ=−++++=+外体(此处括号中的表面张力应为 γ )(2)P6,第三行,.......)('+++−=dA EdQ fdl W γδ应为 .......)('++++=dA EdQ fdl W γδ (3)P6,表1.2.1,pdV 应为 —pdV(4)P9,倒数第2行,hear 应为heat(5)P10,倒数第5行,则Q V ≠ΔU 应为 则Q ≠ ΔU(6)P11,正数第5行,则Q p ≠ΔH 应为 则Q ≠ ΔH(7)P16,倒数第4行,2P P dpdV 应为 ∫21V V dpdV(8)P22,倒数第5 中 下标”i” 改为”B”(9)P23,倒数第5、7156.375)15.298(−⋅−=Δmol kJ K H m r θ应为 166.571)15.298(−⋅−=Δmol kJ K H m r θ131.136)15.298(−⋅−=Δmol kJ K H m r θ应为182.241)15.298(−⋅−=Δmol kJK H m r θ178.187)15.298(−⋅−=Δmol kJ K H m r θ 应为183.285)15.298(−⋅−=Δmol kJ K H m r θ(10)P29,正数第9、10行的单位 kJ·mol -1·K -1 应为 J·mol -1·K -1(11)P29,倒数第12行,“还用于”应去掉(12)P32,倒数第1行,的m p C ,=R 23 应为 m p C ,=R 25 2、热力学第二定律(P40 倒数第8行公式(2.3.3)的第二个等于(ln i i iR n x =−∑)应该去掉,这样写似乎有问题,不然例2的第2问就不好算了,请过目。
《结构化学》教材勘误表

P206 第1行三并戊烯更改为三戊并烯P213 图.23更改为P216 倒数第5行“双环[2.2.1]-2-辛烯”更改为“双环[2.2.1]-2-庚烯”P235 图7.9 面心立方(cF)更改为P247 图7.25 “C2v(单斜)”改为“C2v(正交)”P249 表7.6 D6h点群对称元素“6, 62, 7m”更改为“6, 62, 7m, i”P326 参考文献[11] “量子有机化学”更改为“量子有机化学导论”P330 2.1更改为2.3P332 3.24答案删除(前面没有这道题)P333 6.2答案更改为“存在垂直于主轴的镜面 h:C2h C3h C4h C5h C6h D2h D3h D4h D5h D6h S3 S5”P334 6.5 (3) 答案更改为D2P335 7.14答案(11)C s单斜更改为C i三斜P336 9.10答案更改为“(1) r = 128pm;(2) 仅有(200)和(400)的衍射峰;(3) (200)与(400)衍射峰对应的2L值分别为50.4mm和116.8mm”P5 图1.4 λ/m 更改为 λ/nmP32 第二行 1/2(/)km β= 更改为1/2()km β=P41这是一个常系数二阶线性齐次方程,其解的形式为i ()e k A φΦφ=更改为()e k A φΦφ= P82 倒数第2行 “氧原子基态2p 4是半充满”更改为“氧原子基态2p 4是半充满后” P83 第15行 “在外磁场中,∆M J = 0, ±1(对J = 0,M J = 0到M J ' = 0除外)” 更改为“在外磁场中,∆M J = 0, ±1(对∆J = 0,M J = 0到M J ' = 0除外)” P83 表2.10 光谱支项 2P 3/2 更改为 2D 3/2P84 ④基系 n F →3D (n 2D 5/2→32P 3/2,n 2D 3/2→32P 3/2,n 2D 3/2→32P 1/2) 更改为基系 n F →3D (n 2F 5/2→32D 3/2,n 2F 7/2→32D 5/2,n 2F 5/2→32D 5/2) P85 习题2.3 10e d !an ax n x x n a -+=⎰ 更改为 10e d !n ax n x x n ∞-+=⎰P98 2H 1J K E E S -=--(3.2.29)更改为2H 1J KE E S-=+- P116甲烷的自然键轨道更改如下φ1(C -H a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a φ2(C -H b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b φ3(C -H c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ψ2p z ) + 0.6885ψH c φ4(C -H d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dP121 表3.5 sp 与sp 3轨道轮廓图交换 P121 表3.53s p p x y ψ+=-更改为3s p p x y ψ= P122 表3.6 dsp 2波函数s p d 12ψψ=更改为s p d 1122ψψψ=+ P132 第11行 21 1.618c c -=更改为 21 1.618c c = 第12行;31 1.618c -=更改为31 1.618c =; P134 图4.5φ更改为 φP138 第19行 c 2= -c 3= -c 5= -c 6更改为c 2= -c 3= -c 5= c 6 P155 第3行 烯丙基(CH 2=CH–CH 2–)更改为(CH 2=CH–CH 2·) P200 表6.3表6.3 C 3v 群的乘法表C 3v23ˆC 更改为表6.3 C 3v 群的乘法表C 3v3ˆCˆE 3ˆC 23ˆC 1ˆσ2ˆσ3ˆσˆE ˆE23ˆC 1ˆσ2ˆσ3ˆσ3ˆC3ˆC23ˆC ˆE3ˆσ1ˆσ2ˆσ23ˆC 23ˆC ˆE 3ˆC2ˆσ3ˆσ1ˆσ1ˆσ1ˆσ2ˆσ3ˆσˆE3ˆC 23ˆC 2ˆσ2ˆσ3ˆσ1ˆσ23ˆCˆE3ˆC3ˆσ3ˆσ1ˆσ2ˆσ3ˆC 23ˆCˆEˆE 3ˆC 23ˆC 1ˆσ2ˆσ3ˆσˆEˆE 23ˆC 1ˆσ2ˆσ3ˆσ3ˆC3ˆC23ˆC ˆE 3ˆσ1ˆσ2ˆσ23ˆC 23ˆC ˆE 3ˆC 2ˆσ3ˆσ1ˆσ1ˆσ1ˆσ2ˆσ3ˆσˆE3ˆC 23ˆC 2ˆσ2ˆσ3ˆσ1ˆσ23ˆCˆE3ˆC3ˆσ3ˆσ1ˆσ2ˆσ3ˆC 23ˆCˆE。
2012.01印刷教材的勘误表

页码所在位置原来的内容修改后的内容1倒数第1行在具有储存电场能的同时,在储存电场能的同时,15倒数第7行电流I S2从其两端电压(20V)的正极流入,电流I S2从其两端电压(10V正极流入,18图1.5.3上方第1行使所求电流源的使所求电流源的20例1.5.3下方第1行将电路对R3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并求其中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和R3吸收的功率。
将电路对R3等效成一个电源,并求其中理20例1.5.3下方第3行将电路对R3等效成一个电流源,并求其中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和R3吸收的功率。
将电路对R3等效成一个电源,并求其中理想电压的功率和R3吸收的功率。
36正数第5行62正数第1行…相量乘上后,即顺时针(向前)旋转了90º,乘上后,即逆时针(向后)……相量乘上后,即逆时针(向前)旋转了90º,乘上顺时针(向后)…68图3.3.572倒数第1行82正数第5行R2=10,R2=20,83倒数第6行相差120º的三个电压,相差120º的三个正弦电压,83图4.1.1上方第2行图4.1.1是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4.1.1是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勘误表83图4.1.1图4.1.1 三相交流发电机原理图4.1.1 三相交流发电机理图118正数第2行118倒数第12行……和转子间的相对转速为,……和转子间的相对转速为120倒数第8行在图6.4.2(b)机械特性曲线上对应于b点在图6.4.1(b)机械特性曲线上对应于b点122正数7行T st=K(R2U12)/(R22+X202)T st=K(R2U12)/(R2+页码所在位置原来的内容修改后的内容125正数第11行变比为U2/U1=k(k<0),变比为U2/U1=k(k<1),125正数第11行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U2=k U1(k<0)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U(k<1)189图9.3.3249表12.2.1下方4行【例12.2.1】将二进制数1001.01转换成十进制数。
昭昭老师2014习题集勘误表一

习题集勘误表一针对习题集中部分错误, 给大家带来的不便, 请予以谅解.如有问题,可以在群里讨论. 部分内容更正如下.生理学勘误P773 01题解析错误:维生素K依赖性维生素为凝血因子2,7,9,10。
P776 17题选项错误:A 心室充盈期缩短P781 04题解析错误:“脉压=收缩压-舒张压”。
P785 04题解析错误: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部位是细胞内液。
P796-797 03-07题解析错误:“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P801 25题答案正确选D 解析错误:激活后能促进糖酵解代谢的主要受体是β2受体。
8、P801 26题答案选E 解析:激活后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的主要受体是β3受体。
妇产科勘误:P252 04题解析错误:黄体酮实验(+)为退药后6-7天出血,提示未妊娠。
并非用来诊断Ⅰ度闭经。
P256 07题答案错误:选C。
P254 11题题干错误:应为月经规则,本次月经P258 26题答案错误:选CP258 31-32题答案D C33-34题答案A E35-36题答案A EP300 19题选项错误:D选项应为“Ⅱb期”。
P320 31题答案错误:应为C化疗。
解析:葡萄胎行清宫术8周后HCG持续阳性,拟诊断为侵袭性葡萄胎,下一步的处理为:化学治疗。
P320 37题答案错误:应为C抗癌药物治疗。
侵袭性葡萄胎治疗为:化学治疗。
P325 26题答案应为C子宫肌瘤。
并不选C/E。
解析: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但周期基本正常。
只可能为子宫肌瘤。
而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分两类:一类是黄体功能不全因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不足10天。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量过多;另一类是黄体萎缩不全患者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淋漓不净。
因此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不符合题干表现。
应该选择C。
P325 28题答案错误:应为B 氯米芬。
分析化学(第7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1) 0.3 -0.2 -0.4 0.2 0.10.40.0-0.3 0.2 -0.3 (2)0.10.1-0.60.2 -0.1 -0.2 0.5-0.2 0.30.1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 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 12.0080、12.0095、 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 及 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 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 x xi 12.0104n2② s (x i x)0.0012n1解:d 1 d 2 d 3d nd 1 0.24 d 2 0.24s 1 0.28s 2 0.31ds③s0.00038④ 置信限=t sn 查表2-2,f 9时,t 0.01 3.25s3.25 0.00038 0.0012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 存在。
分析化学人卫第七版名词解释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准确度(accuracy):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
精密度(precision):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偏差(deviation):单个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只差。
重复性(repeatability):指在同样操作条件下,在较短时间间隔内,由同一分析人员对统一试样测定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
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指在同一实验室内,由于某些实验条件改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指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
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在某一t值时,样本平均值落在置信区间内的概率。
P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t level):在某一t值时,样本平均值落在置信区间外的概率。
α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在一定置信水平时,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滴定(titration):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被测物质溶液中进行测定的过程。
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当加入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之间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时,称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indicator):能指示化学计量点的试剂。
滴定终点(titrationend point):滴定至指示剂改变颜色即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误差(titration error)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往往不一致,由这种不一致造成的误差称为滴定终点误差。
滴定曲线(titration curve):以溶液中组分的浓度对加入的滴定剂体积作图,即得滴定曲线。
高考生物:生物学中几大常见的错误,千万不要犯!

高考生物:生物学中几大常见的错误,千万不要犯!告别几个生物学中常见的低级错误。
1. 错误标注的肽键正确的肽键是下图:注:新教材已修改:解读丨新教材有哪些知识内容的更新2.错误标注的磷酸二酯键注:选修三基因工程P4就是这种标注法,新教材已找不到相关图注。
正确的磷酸二酯键是下图:磷酸二酯键是指O和P之间的共价键,(上图)。
3.维生素PP是维生素B5维生素PP是维生素B3,不是维生素B5,泛酸才是维生素B5!4.二羟丙酮没有还原性二羟丙酮跟其他单糖一样,也有还原性!注:相关阅读:还原糖有哪些?5.15N是放射性同位素15N和18O一样都是稳定同位素,没有放射性!6.酶的化学本质包括DNA还没有在任何生物体内发现有DNA具有催化作用,所以酶的化学本质不包括DNA!注:还记得课本P82的这个问题吗?教师用书给的答案是:目前已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DNA的报道。
然而实际上尽管科学家早已经在体外获得了具有一定催化活性的DNA,但是请注意:这些都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真正起催化作用的一般是与其结合的金属离子,单链DNA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它像RNA一样能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而不像双链DNA只能折叠成双螺旋结构(参看杨教授的《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的框11-1)。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在任何生物体内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DNA,而核酶就不一样了。
7.蛋白质合成有水的形成蛋白质合成的时候,没有水的形成,只有水的消耗!注:这个问题已讨论多年,不过新教材依然没有改,可能是出于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高中生理解吧。
▐来源:本文综合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标签:高考生物高中生物。
Stein实分析勘误表

• (p.166) In the middle of the page, the quantity SN (f ) − SM (f ) should be replaced by SN (f ) − SM (f ) 2.
• (p.169)
∞ k=1
ak ek
should
read
g
=
∞ k=1
ak
ek
• (p.302) Hm should be replaced by Am(H), thus reading µ(Eα) ≤ µ(Eα) ≤ µ({x : 2 sup |Am(H)(x)| > α}).
m
• (p.302) One should read ”we know by Theorem 5.1 that Am(f ) converges”.
• (p.303) In the proof of Corollary 5.6, the quantity |P (f ) − X f dµ| should be replaced by P (f ) − X f dµ L1 .
• (p.312) In Exercise 1, make the additional assumption that M is closed under finite intersections.
• (p.188) The definition of a compact set should read: “a set X ⊂ H is compact if for every sequence {fn} in X, there exists a subsequence {fnk } that converges in the norm to an element in X”. In other words, the sequence {fn} need not be bounded.
生化分析仪方法学因素所致结果偏差及处理1

结果偏差(错误)原因归纳:
1.主观原因-人为因素 2.客观原因-系统方法学因素
系统方法学因素导致的结果偏差
①脂浊因素 ②光源问题 ③底物耗尽 ④药物干扰
知识回顾
(一)样品盘或样品架---(待测样品和试管架) (二)试剂室和试剂瓶---(试剂架和试剂瓶) (三)反应杯和反应盘---(试管和试管架) (四)取样和加试剂装置--(加样器和刻度吸管) (五)混匀与搅拌装置--(手工混匀和漩涡振荡器) (六)温控和定时系统---(恒温水浴和定时钟) (七)光路和检测系统---(比色计) (八)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器或电脑) (九)清洗系统------(试管清洗)
检测方法
2.两点平衡法 (two point end assay)
➢ 双试剂法: 第一试剂通常只含缓冲液等; 第二试剂与待测物起反应 经一定时间反应到达平衡点
➢ 通常第16点Am为第一读数 点,第33点An为第二读数点。
检测方法
两点平衡法的作用
➢ ΔA=An-Am即可有效消除样品造成 的光吸收干扰(溶血、黄疸和脂浊 等)
光路
➢由光源、单色器和信号检测系统组 成 ➢单色器:常采用光栅,选择12种固 定的单色光 ➢(340、405、450、470、505、 545、570、600、650、700、750、 800nm) 分光方式: ➢ 前分光:光源→分光元件→单色 光→反应液→检测器 ➢ 后分光:光源→反应液→分光元 件→单色光→检测器
③底物耗尽曲线分析及处理
ALT、淀粉酶等检测时,如果酶活性大大超过线性范围时, 底物瞬间耗尽,零级反应期极短,速率法设定的线性期读 数点完全不在线性期内,测定点A的变化率几乎为0,所以 检测值为0或很小的负值。 ➢ 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曲线,进行适当稀释后,进行检测。
《生物化学》人卫第七版 查锡良 总结

九、 鞘磷脂的代谢特点 ....................................................................................................................... 31
一、 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 21
二、 糖无氧氧化的基本反应过程、能量生成、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21
三、 糖有氧氧化的基本反应过程、能量生成、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22
四、 磷酸戊糖途径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 ........................................................................................... 24
五、 酮体生成过程的特点 ................................................................................................................... 28
六、 脂酸的合成代谢 ........................................................................................................................... 29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失误排除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失误排除实验室中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失误,这些失误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或无效。
因此,排除实验中的失误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生物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失误及其排除方法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实验过程中的困难。
一、实验设备失误的排除作为实验的基础,实验设备的准备和使用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
但有时候设备本身可能存在问题,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导。
以下是几种常见设备失误和排除方法:1. 仪器校准:在实验之前要确保所使用的仪器已经进行了校准,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校验。
2. 质量检查:在使用实验设备之前,进行质量检查非常重要。
检查设备是否完整、清洁,并检查相关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3. 实验器皿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器皿。
确保器皿的干净、整洁,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或清洗。
二、试剂选择与储存的失误排除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正确储存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试剂选择与储存失误及其排除方法:1. 试剂品质:确保所使用的试剂质量良好并未过期。
在开封使用之前,仔细按照说明书阅读说明,并注意保存试剂的条件。
2. 储存条件:根据试剂的特性,合理选择储存方式,在正确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试剂。
如果试剂需要储存在低温或避光条件下,则应严格遵循相关要求。
3. 配制试剂:在配制试剂时,应按照实验方法中的说明进行精确操作,遵循所需浓度和体积,避免测量和混合过程中的误差。
三、实验步骤和操作失误的排除实验步骤和操作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步骤和操作失误及其排除方法:1. 操作流程: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仔细阅读实验步骤,理解实验的目标和操作流程。
按照步骤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顺利进行。
2. 注意力和耐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耐心,细心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大学基础化学补充教材勘误表

倒10
C(g,石)
C(g)
47
19
平衡发生常数不变
平衡常数不变
52
2
HOP42-
HPO42-
53
表4-1中倒2
11.67
12.67
53
表4-1中倒1
1.2 ×10-15, 14.92
1.1 × 10-12, 11.96
57
12
1.76 × 10-3
1.76 × 10-5
61
9(式中)
[NH4-]
387
7
(1)
(1)
404
题9-8表中5
4 Co2+3d71 d2sp3
4 Co2+3d73 sp3d2
405
题9-10解(1)
∆0< P(三个未成对电子)
∆0> P(一个未成对电子,见附图)
405
题9-10(2)
Cu(NH4)42+
[Cu(NH4)4(H2O)2]2+
412
倒15
Kap,CuI
Ksp,CuI
= 3 CO2(g) + 4NO(g)或
4HNO3(浓)+C=CO2(g)+4NO2(g) +2H2O
(完)
208
图9-5中上部轨道
226
倒8
(2)[Cr(H2O)4Br2]Br.H2O
(2)[Cr(H2O)4Br2]Br.2H2O
227
15
CuCl2-
CuCl32-
232
16
有效核电荷比8电子构型的,
有效核电荷比8电子构型的多,
235
倒14
235
《化学反应工程学基础》勘误表

10
(2.24)
=bj
=0
10/17
k个线性关系式——独立的化学反应式
14/1
3900
3980
14
(3.10)
+k-
-k-
17/倒3
分子中
-k1/k2)
-k2/k1)
17/倒6
-dcQ/dt=
dcQ/dt=
17/倒6
-k2)cQ-
-k2)-
17/倒5
分母中–k2)cQ-
分母中–k2)-
2处
74/
5.3
0.551 0.547 0.549
0.5505 0.5469 0.5509
74/倒5
是低于M-P模型。
是高于M-P模型。
82
5.45
将图5.45前移2行
87/16
①各吸附位
①各吸附位点
88/4
作pA/V–pA图
作pA/V~pA图
96/倒7
。外扩散
。以单位体积的催化剂为基准,外扩散
92/6
《化学反应工程学基础》勘误表
2008.10
页/行
公式
表
图
习题
误
1/2
3.2
过程工业能进行大规模
过程工业才能进行大规模
1/倒7
和设计放大,
和设计放大。
4/倒5
组分Aj
组分Ai
5/例2.1
在“[解]”下面增加一行:CO H2O CO2H2
6/15
Zi修正,
Zi修正为pV=ZinRT,
6/16
成为pi=pZiyi
无号
92
6.26
分子中:
各类生化仪器的读点

量(uL)
(uL)
100<R1< 0.1 345,20<
R2<300
样本步进 试剂量
量(uL)
(uL)
0.1
20-345
样本步进 试剂量
量(uL)
(uL)
R1:1251 327,R2:6
-75
迈瑞BS300
BS200 BS380 BS-300
R3(加入2 试剂位置)
0
23-24
根据孵育 时间变化
秒/点 15
CS300
16
CS400
16
CS600
17
CS800
15
CS1600
14
CS6400
14
T200/T24 0/T300
21
11
秒/点 14 14
17.5
秒/点 10
秒/点
54
10分钟共 计 42 42 33
反应量 (uL)
10分钟共 反应量
计
(uL)
51
10分钟共 计 31 31 31 41 31 31 31
处理能力 (test/h)
波长
处理能力 (test/h)
波长
800 340-804,共16个波长
处理能力 (test/h)
波长
处理能力 (test/h)
波长
800
处理能力 (test/h)
300 400
波长
对于酶法始反应减去终点反应要大于7点
12-13加样本s,注:终点法,两框最大差读点≤5, 动力学,两框最小差读点<3
日立系列
7020 7060 7080 7170 7180 7600D 7600P
无机化学勘误表

习题9(5)
F2化学性质
F化学性质
147
13
应为8 H2SO4
应× 8
150
1
移向CuSO4溶液
移向CuSO4
167
例6.13
【例6.13】试由上述溴元素在碱性溶液的
【例6.13】试由上述溴元素在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的
179
6
配体的相互位置相同而空间取向不同,可形成旋光异构体。
配体的相互位置不一致,除可形成几何异构外还能形成旋光异构。
73
7
= -2.02×103K×R
= -2.02×103K×8.31
J•mol-1•K-1
=-1.68×104J•mol-1
= -2.02×103×R
= -2.02×103K×8.31
J•mol-1•K-1
=-16.8×103J•mol-1
75
12
式(4.14)
式(4.13)
80
倒6
Ceq(H+)· Ceq(OH-)= 1.0×10-7mol•dm-3
2 H3PO3(l)
209
13
2 H3PO3(aq)
2 H3PO3(l)
217
倒7
和过氧化物含量。
和过氧化物含量:
标点符号
181
倒5
小1
小于1
184
4
用电子对与中心原子配位
用电子对向中心原子配位
184
倒9
在同是八面体几何构型的
在同一几何构型的
186
3
t2g
t2g
t正体
186
表7.3
d6~ d9数据有修正。
(用修正后的表7.3取代)
七个步骤教你通过反应曲线排查生化仪系统误差

七个步骤教你通过反应曲线排查生化仪系统误差目前生化检验工作中自动化分析仪的应用十分普遍,自动化分析取代了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便于生化检验标准化,大大推动了生化检测的发展。
生化反应曲线分析是每一个使用全自动生化仪的检验人员都应该必备的技能,通过反应曲线可快速有效地查找分析生化检测中误差、失控产生的原因,可帮助发现隐匿型失控如超出线性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有效。
下图是一个动力学零级反应双试剂的正常反应曲线(以GGT的一个正常曲线为例),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个例子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曲线:图1. 动力学法零级反应(动态监测法)双试剂的反应曲线反应曲线概述反应曲线的纵坐标为吸光度,注意这里的数值是真正的吸光度乘以10000,上图中吸光度为100的实际吸光度应该是0.01A。
反应曲线的纵坐标间隔,不同厂家的试剂和生化项目上都是不固定的,所以仅仅从反应曲线我们无法确认吸光度的波动是否超限,必须配合上相应的反应数据才能进行确认。
反应曲线的横坐标为测量周期,根据参数有不同测量周期一般为8-12秒。
不同反应阶段我们把一个正常的双试剂反应曲线可以认为地分为6个部分,如图中所示:A点加入试剂1(Rl);B段Rl升温;C点加入样本(S);D段S+Rl孵育时间;E点加入R2(试剂2);F段反应开始直到结束。
单试剂的测试与双试剂相比只是少了D、E两步。
1. A点加人试剂1反应曲线测试周期为0的一点为杯空白,在A点即第1个测试周期,试剂l加入反应杯中,这一点的吸光度应该为试剂1的试剂空白。
这一点和杯空白不同,所以第一点是杯空白,第二点是试剂空白。
针对不同的试剂,A点的吸光度会有不同,我们要认真阅读试剂说明书。
例如ALT的第一试剂中含有主要的吸光物质NADH,而试剂说明书中对试剂空白的要求是必须大于1.0,这就决定了A点的吸光度在图中的纵轴应该在10000以上,常见的应该在17000到20000之间;而γ一GT的第一试剂中并不含任何主要的吸光物质,试剂说明书当中对试剂空白的要求是小于1.3。
药物分析第七版-勘误-ok

勘误(基本完整):1、绪论Page10参考文献6中“安等魁”修改为:“安登魁”2、第一章Page37示例1-11 中“(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ⅥE)”修改为:“(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3、第二章Page71第5行中,“但溶解度的不合格提示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相关杂质比较大的影响其表观溶解行为。
”应改为“但溶解度的不合格提示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比较大的相关杂质影响其表观溶解行为。
”4、第三章P114最后一行中“DA T”应改为“DTA”。
5、第三章Page118 表3-3后,“第一段”与“117页最后一段”重复。
修改为:删除118页“第一段”在第二段后,增加一段文字:“如,葡萄糖性状项下的“比旋度”规定: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与氨试液0.2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25℃时,测定旋光度,比旋度为+52.6︒至+53.2︒。
”6、第三章Page121 “第二法 2.方法”中,“除另有规定外,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或取供试品一定量,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1ml,使恰湿润,用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作为甲管;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 2ml与水15 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用水稀释成25ml,作为乙管;7、第三章Page122“五、1、(1)”第3行中“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修改为“判断供试品中砷盐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8、 第三章P125图3-12中的“Ag-DDC 法检砷装置”图中少标了“D”;9、 第三章Page127 第三段中“吸水后含两分子结晶水时转变为淡红色”修改为“随吸收水分量的增加,颜色逐渐由蓝色经蓝紫、紫红转变为粉红色而指示硅胶干燥剂失效,” 10、第三章Page 129 表3-4 倒数第1行“N,N -二甲氧基乙酰胺”修改为“N,N -二甲基乙酰胺”;Page 130 第2行“N,N -二甲氧基甲酰胺”修改为“N,N -二甲基甲酰胺” 11、第三章Page130 表中第二栏末行“二甲苯”修改为“二甲苯﹡”;第一列“末栏中的文字”及“分行线”文字移至下页首栏中,分行线删除。
生化报告审核不常见错误

• 患者尿酸:658μmol/L与患者3.23日在当地医
院检测256μmol/L相差巨大且患者无痛风家族 史不喝酒饮食上也无改变。当天尿酸质控在控。
临床怀疑我的结果复查标本后结果尿酸: 625μmol/L;重抽复查后尿酸:625μmol/L。 后仔细询问患者患者告之来院2天前因感冒挂 过青霉素。我仔细查找尿酸的测定的方法及中
• 本科室CK-MB检测试剂盒为选择抑制动力学法,检测
的是CK-MB活性(CK-MB Activity)。该法检测原理 为:利用人血清中几乎不含CK-BB的特点,采用抗CKM单体的抗体将M亚基完全抑制,然后通过一系列反 应来检测CK-B的活性,再将CK-B的活性结果乘2即得 CK-MB的活性。分析该法检测CK-MB结果与CK不符的 原因最大可能是方法学因素,从抑制法检测CK-MB活 性原理中不难分析出当血清中存在多量可检测CK-BB (如颅脑损伤,脑组织几乎都为CKBB),其CK-BB中 B亚基活性同CK-MB中B亚基一起被检测后乘2,检测 活性结果自然明显高于真实值,甚至出现CK-MB活性 大于CK总活性的可能。或如恶性肿瘤,肝硬化等可能 存在巨CK,巨CK中的M活性不受抗CK-M单体的抗体 抑制,其巨CK-MB中M亚基和B亚基一起被检测后乘2, 检测活性结果自然明显高于. 真实值。溶血因素也会造
• 目前临床生化测定血清肌酐主要以苦味酸法和酶
法为主。而酶法以其特异性好、线性范围广、抗 干扰能力强、对仪器污染小等优点,成为实验室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的常用方法。考 虑到巨球蛋白血症是来自B 细胞具有合成分泌IgM 能力的淋巴样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因此患者 血中的异常蛋白可能和酶法肌酐试剂中的某种成 分发生反应形成沉淀,从而干扰酶反应的检测, 目前报道的干扰酶法测定肌酐的因素较少,其中 肝素钠可造成正干扰,酚磺乙胺可造成负干扰。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只要将患者血清中的大分子蛋 白去除,即可测得肌酐的准确水平。因此,当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42,L5 P242,图 10-7 下 L3 10 2 P242,图 10-7 下 L4 P246,图 10-10 上倒 L3 P249,表 10-4,右列, L2
聚合酶依赖 DNA 的 (dNMP)n+1 (dATMP+……)m+n+y+z 形成反式构型 (dNTP)n+1
- 35 -
聚合酶是依赖 DNA 的 (dNMP)n+1) ( (dAMP+……)(m+n+y+z) 形成顺式构型 (dNMP)n+1
NADH 乙酰乙酸 NAD+ D-β -羟丁酸
2 2
6-磷酸果糖激酶-1 与 P100 倒第 2 段重复,删除 为核酸和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核糖 转移给糖原引物的糖链非还原 (C4)末端 从葡萄糖合成糖原是耗能的。葡 萄糖磷酸化时消耗 1 个 ATP, UDPG 的形成时消耗 1 个 UTP, 共消耗 2 个高能磷酸键。 UDP 必 须利用 ATP 重新生成 UTP, 因此 每个葡萄糖分子加入糖原,也可 认为是共消耗 2 个 ATP。 葡聚糖转移酶 与 R 型磷酸化酶 a 转变为 T 型,暴露出磷酸化的 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加速糖酵解 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 磷蛋白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 复合体激活 丙酮酸激酶 —CH=CH— 1 位 C 对应 ω-1,以此类推 族 △ 烯酰 CoA 水化酶 顺式△3 烯酰水化酶 PPi
- 36 -
1 12 2 1 2 13 3 4
P294,L3 P295,表 12-2 第 4 列 P298,L7 P322,L1 P327,L1 P330,图 13-4 P331, (一)标题 P333,3.倒 L4 P346,第 2 段,倒 L4 P346,第 2 段,倒 L2 P346,第 3 段,L3 P346,图 14-1,有 4 处 P347,图 14-1,有 2 处 P347,图 14-1
r
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ate, I) 大亚基 携带与简并密码子的配对的特异 tRNA 全部碱基序列 反式调节 半乳糖 结合于 mRNA5'端非编码区的特 异序列 产生新的印记 (见 Holliday 模型右边的 (模型左边产物) 在有另一分子 DNA Rec (Uvr C) 见表后附图 2 新 DNA(polⅠ)合成 NdeⅠ 5'…CA▼TATG…3' tetr (见表后附图 12) λ 噬菌体 所有鸟嘌呤环 C2 加-NH2 活化 PKA 右边箭头指向磷酸化 的糖原合酶
(—NH3+) N-H 和第四个肽键的羰基氧 平衡 假链 其病因为基因突变 PrPSC、 PrPC 1 万~100 万 kD 2-氮基,6-氯嘌呤 6-氮基嘌呤 2,4-二氯嘧啶 2-氯,4-氮基嘧啶 脱氧腺嘌呤核苷酸 脱氧腺嘌呤一磷酸 脱氧腺嘌呤二磷酸 脱氧腺嘌呤三磷酸 多聚核苷酸 2.4nm 由鸟苷酸转移酶加到 mRNA 帽子结构 3 个核苷酸为一组定义了 编码了 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前者 L.B.Sumner 是一些化学稳定的小分子物质 左、右列都错行了 第八章 胆碱酶酯 巨成红细胞性贫血 6-磷酸葡萄酸内酯 蛋白质和核酸,以前者为主 包括底物浓度 实现有活性和无活性酶的互变
- 33 -
(—NH3+) 羰基氧和第四个肽键的 N-H 平行 侧链 其病因可为基因突变 PrPsc、PrPc 1 万~100 万 D 2-氨基,6-氧嘌呤 6-氨基嘌呤 2,4-二氧嘧啶 2-氧,4-氨基嘧啶 脱氧腺嘌呤核苷 脱氧腺嘌呤核苷一磷酸 脱氧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脱氧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多聚脱氧核苷酸 2.37nm 由鸟苷酸转移酶催化使鸟苷酸加 到 嘌呤环 C2 上加-NH2 3 个核苷酸为一组定义为 编码 蛋白质, J.B.Sumner 是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小分子有 机物质 左列从醛基开始下移一行,右列 从第 1 个维生素 B2 开始上移一行 第七章 胆碱酯酶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蛋白质 后者包括底物浓度 实现有活性和无活性或高活性和 低活性酶的互变
次黄嘌呤核苷(inosine, I) 大亚基核 携带简并密码子的数种 tRNA 全部基因 反式激活 别乳糖 结合于启动序列或启动序列周围 产生新的印迹 (见 Holliday 模型左边的 (模型右边产物) 在有重复 DNA rec (ruv C) 见表后附图 1 新 DNA(polyⅠ)合成 NdeⅠ 5'…GA▼TATG…3' ter
P163,2. L1 P163,2. L4 P165,第 2 段,倒 L1 P168,图 6-11 左下角 P168,倒 L1 P171, (三) ,L2 P172,四、第 2 段 L1 P172,四、第 2 段 L4 P172,表 6-3 倒 L2 P173,图 6-16 上段,倒 L2 P173,五、L1 P176,倒 L5 2 P177,图 6-20 内上虚线
+ + NADH+HNAD
P105,倒第 1 段 5 4
P106,图 4-12 P107, (一) ,第 3 段, L2 P107, (一) ,第 3 段, L2 6 7 P111,图 4-14 P114,第 2 段,L3 P116, (一) ,L5 ③ P116, (二)1.倒 L3 P121,图 5-1,L1 有 3 处 1 P121,图 5-1,倒 L1ω 编号 P122, 2.续表及上下文中 P127,3.(2) P128, (四) ,1.L3 P128,图 5-5 5 3 P129,图 5-6 P129,图 5-6 图注 P129,图 5-6 图注 P130,L4 P131,图 5-8 P135,(一)题目 6 6 1 P150,图 5-14 P161,图 6-1
3' →5'磷酸二酯键 形成一段 8bp 的 起始过程需核心酶 (α2ββ' σ) 长约 12bp 的 启动子清除 Hognest AMP→ADP→聚 ADP polyA 尾及 5'-帽子结构。 首、尾修饰和剪接 7-甲基鸟嘌呤核苷 (见表后附图 7) 小分子核糖核蛋白 核小 RNA 见表后附图 9 4.剪接 Tφloop 假尿嘧啶核苷(φ)
P250,图 10-15 下 L2 P252, (二) ,第 1 段, 倒 L1 P252, (二) ,第 2 段, L1 P252, (二) ,第 3 段, L4 3 P252,图 10-19 P253,L2 P254,图 10-21 P255,图 10-22,倒数第 3 个 DNA 分子 P255, (三)第 2 段 L5 P256,图 10-23(c)右 末端 P256,一、L1 P257,图 10-24(b)第 3 步 P258,图 10-26 箭头下 11 1 P267,倒 L6 P268,L1 P267,倒 L5 P269,L5 P271,一、L2 2 P271,一、L5 P272,倒 L6 P272,图 11-8 P276,倒 L7 3 4 P279,倒 L6 P280,四、第 2 段,L1 P281,一、标题 P281, (一) ,L4 P281,图 11-17 P285,L4 P285,L6 P288,图 11-26 P288,图 11-26 图注 P288,图 11-27 P289,L2
7
3
4
4 5 1
沿糖降解途径
Ppi 甲酰基(左侧) 甲酰基(右侧) 别嘌呤与 PRPP 胸苷酸合成
dUMP dTMP
PPi 甲酰基(N10-甲酰 FH4) 甲炔基(N5,N10-甲炔 FH4) 别嘌呤醇与 PRPP 胸苷酸合酶
dUMP 5-FU dTMP
8 2
P217,L1 P218,反应式
氮杂丝酸
2eATP 合酶利用顺梯度 与营养价值较低的 各种肽酶的箭头未指到肽键处 蛋白水解酶的激活过程 各结构式中的基团未连接 属黄酶类 释放铵离子, NH
+
2eATP 合酶利用质子顺梯度 营养价值较低的 将各种肽酶的箭头左移指到肽键 处 蛋白水解酶原的激活过程 用竖线连接 属黄素酶类 释放氨, NH3 沿糖酵解途径
8
2
乙酰乙酸
D-β -羟丁酸
Ⅴ:β-羟丁酸脱氢酶 Ⅴ:乙酰乙酰脱羧酶 乙酰乙酰硫激酶 丙酮酸脱氢酶与丙酮酸羧化酶位 置错误 血栓烷 FFA/AIb 复合体Ⅱ画在内膜外,胞浆侧
- 34 -
Ⅳ:β-羟丁酸脱氢酶 Ⅴ:乙酰乙酸脱羧酶 乙酰乙酸硫激酶 将 2 种酶的位置互换 血栓噁烷 FFA/ALb 复合体Ⅱ应画在内膜上,基质侧
DnaA 蛋白辨认并结合于串联重 复序列(AT 区)上 领头链的子链沿着 随从链的子链延长方向 由于随从链作 360o RNA 酶 RNA 酶 模板链未绕在组蛋白上(见表后 附图 5)
DnaA 蛋白辨认并结合于串联重 复序列(识别区)上 领头链沿着 随从链的延长方向 由于随从链的模板作 360o DNA-pol Ⅰ DNA-pol Ⅰ 模板链应绕在组蛋白上(见表后 附图 6)
(图 10-22)
TTTTGG TTTTCC
删除
TTTTGG TTTTGG
其复制方式
T T T T DNA 聚合酶Ⅰ
某些复制方式
4
DNA 聚合酶Ⅰ
NTP 原料为三磷酸核糖核苷酸 Mg 和 Zn
2+ 2+
dNTP 原料为三磷酸核糖核苷 Mg2+和 Mn2+ 3' ,5'-磷酸二酯键 形成一段 8bp ~ 12bp 的 起始过程需全酶 (α2ββ' σ) 长约 8bp ~ 12bp 的 σ 因子脱落 Hogness dAMP→dADP→聚 dADP polyA 尾。 首、尾修饰、剪接和编辑 7-甲基鸟嘌呤核苷酸 (见表后附图 8) 小分子核内核糖核蛋白 核内小 RNA 见表后附图 10 4.剪切 T-ψ loop 假尿嘧啶核苷(ψ)
《生物化学》第 7 版勘误表
(査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1 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