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国对外战略的大幅度调整 • 其霸权主义战略并未根本改变, 但已在寻求“多边”合作的路子 • 重视运用“巧实力”修复美国形 象 • 重视金融外交,压人民币升值 • 推行全面兼顾的地缘战略
• 推进地区和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 • 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是美国实力相对 下降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 • 虽然在策略手法上与布什主义分道扬镳, 但其维护和强化美国霸权地位的根本目 标没有改变。 • 通过“外包责任”来减少“霸权成本”
前言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 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 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 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 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 • 这种大动荡、大调整、大 变革是国际力量对比十多 年来积累起来的。
国际新秩序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 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 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 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 家组织等。 家组织等。 • 国际旧秩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 地位的情况下, 地位的情况下,由少数大国按照发达国家 的意愿和利益建立起来的。 的意愿和利益建立起来的。战后一直延续 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 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 • 主要表现为“强权即公理”。 主要表现为“强权即公理”
• 1、美日欧力量相对下降 • 9.11后美霸权心态膨胀,金融危机后内外 交困,软硬实力受挫明显,影响力相对下 降 • 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遭受国际社会普遍质 疑,软实力大受影响
• 新自由主义模式 • 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 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新自由主义的实 质和核心。 • 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 • 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 倡导个人主义 •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 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主张私有化
• 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是: 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是 • 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 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 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 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造成贫富悬殊; 造成贫富悬殊; • 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 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 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 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 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 华盛顿共识:1989年所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 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 理论。当华盛顿共识逐渐走向失败,宏观经济理 论界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北京共识。 • “华盛顿共识”的教条是“主张政府的角色最小 化、快速私有化和自由化”。
• 北京共识:美国《时代》周刊高级 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 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中国通过艰 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 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 • 北京共识具有的特点: • 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 (如设立经济特区) •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如处理 台湾问题) • 循序渐进(如“摸着石头过河”) • 积聚能量、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 (如积累外汇储备)
G7、G8 的没落和 、 的没落和G20的兴起就是这种变化 的兴起就是这种变化 的标记 新兴力量之间的合作渐成机制化 代表性的是3、 、 代表性的是 、4、5
• 3:中俄印 • 4:中俄印+巴西 • 5:展望五国: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 G8+5 • 应对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面前,传统大 国力量日益力不从心,提升了新兴力量的 地位
三、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上升与对 外战略的深刻调整
• 日益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一)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
• 国际上的“中国热”持续升温。 • 国际社会对中国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关注,而是对 一种新的大国崛起方式和新的发展道路的审视和 思考。
• • • • • •
1、中国力量明显上升 进出口 外汇储备: GDP 2、中国声音明显响亮 央行: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超主 权货币储备 • 气候变化大会 • G20峰会胡锦涛提出的安全、政治、气候、经 济改革主张和立场 • 推动建立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新兴力量自身面临的结构 性缺陷 • 利益多元化,立场难以协 调 • 从严格意义上说,除了属 于“非西方”世界,新兴 大国还不是一个集团,也 不是一个整体 • 345三个机制交错并行本 身就说明新兴大国之间存 在不同的利益组合 • 新兴力量还面临着西方大 国的分化和瓦解
国际体系加快了变革进程
• 国际体系加快了变革进程 • 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漏了全球经济治理机 制的种种弊端 • 引发对国际秩序的深刻调整与变革 •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甚至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思 二是对改革世界经济治理结构的深刻探索
• 中国话语权显著提高 • 中国在国际社会用于发出声音、表达立 场观点,在国际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取 得实质性进展 •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投票 份额 • 同意以20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 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
• 中国模式吸引力明显增强 • 国际上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 更大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 • 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的同时,又对中国的崛起抱 有疑虑 • 有意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企图牵制中 国发展
国际体系与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 • 由“一超多强”向“多超一强” • 大国关系呈现多面性与复杂性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此消彼长
• 冷战结束第一次洗牌 • 大危机必然推动国际格局大变动 • 以金融危机为动因,国际力量对比和格局 正进行第二次洗牌 • 包括中国在内五大力量之间发生着变化
国际体系与力量对比的变化
• 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深入推进: 东盟、上合组织、朝韩 •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合作得到加强 • 大力加强公共外交,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改革世界经济治理
• 国际体系变革的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G20金融峰会的应运而生, 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 • 金融危机后,G20异军突起, 风头甚至盖过G8峰会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的份额,发展中国家强烈呼吁 进行改革,以真实反映国际经 济金融力量变化的现实
•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 • 大国关系的新一轮调整互动的主线是既竞 争又合作
• 国际金融危机虽暴露了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弱 点和负面影响 • 但美国模式中固有的科技和制度创新、灵活应变 能力和实用主义精神依然未变 • 欧洲模式也不是没落贵族:社会市场经济、社会 福利保障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仍发挥着积极作用
• 欧洲一些国家已提出“新资本主义”发展模 式 • 俄罗斯:继续完善和发展普京主义发展模式 (普京主义发展模式是什么) • 非洲国家:东方为师 • 拉美:社会主义
• 金融危机充分展现美国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的投机性、寄生性和腐朽性,也是对新自 由主义模式的质疑声浪在全球范围内泛起。 •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如果说柏林墙倒 塌标着着“华盛顿共识”的胜利,那么雷 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则“宣告了它的死亡”
• 奥巴马提出的庞大经济复兴计划,于是美国将对 新自由主义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修正 • 法国德国代表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跃跃欲试,呼 吁重建“善良”的资本主义 • 动力不足是根本弱点,欧洲受到的冲击反而大于 美国
(二)中国对外战略的深刻调整
• 大力开展峰会外交,推动 国际体系改革进程 • 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 全力开展经济外交,服务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 走出去战略、能源战略 • 推动中国与其他大国、发 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 系整体迈上新台阶
• 中国与各大国关系 • 中美:怪圈、胡锦涛访美、台湾问题 • 中俄关系:俄语年、汉语年、北方四岛开 发、军事与军售 • 中欧关系:中法、中德、温家宝的信息之 旅、胡锦涛访欧、李克强访欧 • 中日关系:钓鱼岛、无偿援助
• 拉美国家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 路” • 被国际媒体视为左派领导人当政的拉美国家 已达8个:委内瑞拉、阿根廷、玻利维亚、 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和乌拉圭。
“21世纪社会主义”与“中国科学社 会主义”不同在哪里?
• 查韦斯必须为“21世纪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理 论基础,并使更多的民众了解和接受“21世纪社 会主义”。 • 查韦斯多次重申,他不会使“21世纪社会主义” 成为苏联搞的那种社会主义。 • 他还经常说,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来自马克思和耶 稣。 • 但如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作为衡量标准,查韦斯 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一定差 距,多数口号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查韦斯的 “智囊团”和“思想库”也未能给出详尽而具体 的诠释。
对发展模式、发展理念 甚至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思 • 历史上往往大危机带来大变革,促使思想 大创新 •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思 • 新自由主义是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 • 华盛顿共识被认为是唯一最好的发展模式, 在思想界、学术界称为支配性学说,在政 治、经济领域具有压倒性的地位 • 华盛顿共识是什么
• 欧盟:在全球化进程 中日益深化过程中, 受制于社会福利政策 模式,改革受阻,金 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了 内部的经济形势 • 欧盟经济复苏面临的 三个主要威胁: 脆弱的金融体系 大幅上扬的财政赤字 不断攀升的失业率是
• 日本: 多年经济不景气 政局不稳 国际地位相对下降 领土纠纷 夺岛战略
• 2、新兴大国力量相对上升 • 新兴力量普遍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金砖四国——金砖五国 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金砖四国的GDP总量 要超过G7的总量 金砖四国的整体崛起是世界历史上特别是近 现代史以来第一次非西方国家的整体崛起
金融危机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 是冷战以来国际形势变化最大的一年 • 调整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下去 • 有利于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经 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国际体系与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
• 国际体系的含义 • 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 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 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 也 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 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与 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 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 整体性 相互联系性 非对称 1、国际恐怖活动严峻 • 2、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 • 3、核安全问题在国际议程中的位置显著迁移 • 4、全球性问题突出的必然性 国际金融危机的带动效应: 金融安全的本身全球性引发对其他全球问题的关注 转移视线 改善形象 争夺未来发展和国际体系制高点的需要,争夺国际问题 话语权的舞台和契机
• 中国:危机中继续保 持较快增长,发展经 验和发展模式日益引 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 注 • 从以往的怀疑、诋毁 演变为重视、忧心乃 至言不由衷的“捧杀” • 暴露出中国模式自身 的弱点和不足 • 中国模式尚处于探索 之中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转化
•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转化 • 西方社会在反思中探索资本 主义的出路 •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疑问在 欧洲上空不断回荡。 • 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制 《资本论》重新成为西方读 者的宠儿。《资本论》所揭 示的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正 在不断暴露。
• 俄罗斯:全力延续强国 崛起进度 • 日本: • 新兴大国解释拓展势力 范围
• 欧盟:全面反思对外战略,避免被边缘化 • 欧美的中心地位和文明优越感经历了百年来的首次 丧失,金融危机后“中美共治”的呼声震耳欲聋, 都深深刺痛欧洲的自尊心。 • 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最终让欧洲领导人意识 到统一政治意图的重要性。 • 有限度的与美国进行“分割” • 但相信无人会否认欧美之间是最天然的兄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