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未来时间洞察力,阐述了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动机作用,并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动机未来时间洞察力
当前,我国一些在校大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有些研究者提出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评估策略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本文试图以未来时间洞察力为视角探讨大学生的动机问题,并提出提高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点建议。

一、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动机作用
(一)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未来时间洞察力,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许多定义。

总体来说,研究者比较认同的定义是把个体概念化的未来以及现在与未来的关联称为未来时间洞察力,即一个人对长期未来的预测、期望和认知理解,是对将来的可能性进行计划和组织的能力。

研究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洞察未来时间的特点和能力。

例如,Frank和Lewin就发现人们在选择当前行为时考虑将来的程度存在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如人们对行为的长远结果考虑的时间长度上就存在不同。

并且未来时间洞察力会对个体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如健康、冒险行为、人格发展、人际关系等。

(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动机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还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一种影响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他们对未来概念认识的深刻影响。

Raynor发现在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中,与那些没有看到课堂表现的未来有用性的学生相比,把课堂表现看作达成未来目标途径的学生取得了更高水平的学习成绩。

Lens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与那些分数低和自我报告的努力程度低的学生相比,分数高和自我报告的努力程度高的学生把远的未来目标看得更有价值。

Schutz更是认为长期的教育目标既与学生的平均学分积点正相关,也与他们报告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策
略的使用正相关。

由此研究者认为,其实具有高度内部动机的学生会清晰的认识到,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些当前的利益,如不只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名次、得到表扬、通过考试等;学习也是为将来服务的,也是未来定向的,如学习上得高分很可能会在将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更好的工作,更幸福的生活。

学习并获得好的分数可能会得到近期的奖励,但是通过好的分数获得其它长远的方面也同样重要,而且会更有意义和挑战性,这样的认识可能会激发出学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二、提高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时间洞察力是影响人的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改善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视角出发,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动机。

主要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具有积极的未来定向
个体对时间的洞察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应地个体对时间的关注存在三种定向,即过去定向、现存定向和未来定向。

过去定向是个体总是沉浸对过去的思考中,可能是不断的自责懊悔,也可能是对已逝辉煌的反复追忆,并因为这些回忆而忽略了现在和将来;现在定向是一个人所有的行为和思想都仅限于当前的即时状态,可能是悲观失望,也可能是享乐主义。

学生经常思考的应该是未来而不是沉迷于对过去的回忆,并要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抱着一种协调的态度,即我们不仅要接纳过去、正视现在,而且要指向未来。

这与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情况可能存在关系,因为自我同一性也强调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同和接纳。

对未来的情感有消极和积极两种,如果一个人对未来充满恐惧或漠不关心的消极情感,那么就没有引起成就动机的未来目标;如果一个人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憧憬,觉得未来是美好的,觉得未来是值得期待,想到未来时是愉悦的,那么就可能有引起成就动机的未来目标。

所以学生对未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是目标产生成就动机作用的另一个重要的前提。

(二)让学生拥有长远而清晰的未来规划
目标是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具体内容,大学生拥有的未来目标的特性对于未来时间洞察力动机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去实现有意义的教育目标,从教育中获得益处,对朝向目标的过程进行监控,在必要时对努力进行调整,并在完成了旧的目标后建立起新的更需要的目标。

具体而言,首先,要建立长远的目标。

已有研究表明,能够对更远将来(比如3年、5年甚至10年)进行规划的学生比那些只能看到较近未来(比如几周、几个月或一年)的学生取得更高的学习成就。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让学生建立更远的目标。

其次,要建立多维度的未来目标,大学生未来时间范围内的目标要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众多的未来目标如果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也不会发挥太大的积极作用。

再次,要建立可实现的、清晰的目标,并且这些未来规划和目标要与不能实现的空想区别开来。

因为对美好未来的单纯幻想没有对当前现实的反省,这种幻想只是让一个人在此时此地在心理上享受着美好的未来。

因此不会激发行动必要性,也不会激发对成功的期望。

另外,越具有长远规划的个体,其习惯性时间空间之内的目标的心理距离也会更近,相应地更清晰。

(三)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认同
当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未来目标后,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学生主动认识到当前每一步行动与未来目标实现的关系,建立起目标承诺,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当前任务的动机,从而一步步实现未来目标。

首先,避免强制。

如果只是通过教导者外在地给学生一个强制性的模糊命令,如“一定要学好这门课,这对你的将来有帮助、有价值”,那么这种做法非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强烈学习动机,还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提供知识。

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如果把未来时间动机作用的机制的相关知识提供给学生,让其意识到主动认知的重要,也会产生相应的作用。

再次,创设情境,提供疏导。

要在学生对教导者形成认同后,在这种氛围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疏导。

这样才可能转化为学生的主动认知。

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强调学生对当前行为与未来联系的主动参与和认同,不要以一种命令或笼统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万俊,王枫.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发展[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7,2:46-48.
[2]李凤杰,刘文.大学生学习动机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3):26-28.
[3]Husman J,Lens W. The role of the future in student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9,34(2):113-125.
[4]宋其争,黄希庭.对未来思考的思考[J].心理科学,2004,27(3):743-745.
本文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QN07)成果。

吉林大学心理学系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