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赖氨酸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赖氨酸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唐蕾;解楚;赵龙山;毕开顺;李清
【摘要】目的考察并比较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呋辛赖氨酸与5种输液在不同温度(4℃、25℃)、不同光照(光照强度2500 Lx、避光)下6h内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法,通过外观、不溶性微粒、pH检查和含量测定,考察6h内两种药物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结果两种药物与5种输液配伍后溶液pH变化有差别.头孢呋辛钠与碳酸氢钠溶液配伍后产生白色浑浊;光照影响头孢呋辛钠与5%葡萄糖、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头孢呋辛赖氨酸与5种输液配伍6h内含量稳定(P >0.05),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呋辛钠与注射用碳酸氢钠溶液存在配伍禁忌,与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时应避光使用.头孢呋辛赖氨酸与5种输液6h内配伍稳定性良好,弥补了头孢呋辛钠配伍使用的不足.
【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年(卷),期】2014(039)004
【总页数】5页(P272-275,281)
【关键词】头孢呋辛赖氨酸;头孢呋辛钠;输液;配伍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唐蕾;解楚;赵龙山;毕开顺;李清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头孢呋辛赖氨酸是一种新型的头孢呋辛盐[1],现已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91440.1)。
研究结果表明[2-4],头孢呋辛赖氨酸与头孢呋辛钠具有相同
的药动学特征,与市售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相同剂量下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产生的反应及作用强度相同,此化合物能够弥补头孢呋辛钠在水中溶解速度小、稳定性差,有注射疼痛等缺点,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价值、临床应用前景和市场效益。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呋辛赖氨酸水溶液酸碱值在4.5~6.5之间,而头孢呋辛
钠为6.0~8.0之间,两者稳定性试验结果也有所不同,推测两者可能在pH不同
输液中配伍稳定性也有差别。
目前,关于头孢呋辛钠配伍的文献在国内已有报道[5-8],但大多考察项目不一,关于头孢呋辛赖氨酸与不同输液配伍未见研究。
果
糖注射液(pH3.0~5.5)、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pH4.5~7.0)作为药物溶媒,可有效降低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8-10]。
目前,尚未有就头孢呋辛类产品与临床使用广泛的葡萄糖、果糖、木糖醇三种糖类输液进行综合比较的文献报道。
本研究根据临床使用情况,首次考察并比较了注射用头孢呋辛钠(cefuroxime sodium for injection, CS)、注射用头孢呋辛赖氨酸(cefuroxime lysine for injection, CL)与5种临床常用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5% glucose injection, GI),果糖注射液(fructose injection, FI),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xylitol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XSCI),0.9%氯化钠注射液(0.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SCI),碳酸氢钠注射液(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 SBI)在不同条件下6h内
的配伍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PHS-25雷磁数显pH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光阻法粒子计数器(美国 HIAC Royco 8000A)。
头孢呋辛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30493-201105,纯度92.1%);注射用头孢呋辛赖氨酸(山东罗欣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0911;规格:0.75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葛兰素史克集团;批号:H022;规格:0.75g);5%葡萄糖注射液(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批号:A120316J1);果糖注射液(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2031);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B12011403);0.9%氯化钠注射液(沈阳志鹰制药厂;批号:1209140J1);碳酸氢钠注射液(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8141);乙腈(色谱纯;Fisher Scientif c公司)。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8色谱柱(中汇达,250nm×4.6mm,5μm);流动相:乙腈-pH3.4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15:85,V/V) ;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3nm;柱温:35℃;进样量:20μL。
2.2 溶液的配制
头孢呋辛对照品溶液:取头孢呋辛对照品约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取供试品约0.7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分别用5种输液为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稀释溶液:取适量供试品溶液以水为溶剂稀释1000倍,并用微孔滤膜(0.45μm)过滤后,取续滤液作为进样溶液。
空白溶液:分别取5种输液为空白样品溶液。
2.3 专属性考察
取头孢呋辛对照品溶液、供试品稀释溶液和5种空白输液适量,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头孢呋辛保留时间为9.2min,且头孢呋辛峰与其它色谱峰的分
离度良好(结果见图1)。
2.4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精密吸取头孢呋辛对照品溶液0.5、1.0、1.5、2.0、2.5和5.0mL,分别置于
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头孢呋辛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依次为4、8、12、16、20、40μg/mL。
分别取该系列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
行测定,以头孢呋辛峰面积A对浓度C (μg/mL)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
Y=45.46X-3.928(R=0.9999,n=6) ,头孢呋辛在4~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取供试品各6份,每份约0.75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0.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CS、CL中头孢呋辛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分别为0.4%、0.5%,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6 回收率试验
采用标准加入法,精密吸取已知浓度的各供试品稀释溶液5.0mL于10mL量瓶中,各9份,按低、中、高浓度分别精密加入头孢呋辛对照品溶液,每一浓度3份,
用水稀释至刻度,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测得平均回收率和RSD(n=9)均符合要求,其中,CS的回收率RSD在0.2%~1.4%之间,CL的回收率RSD在0.3%~1.2%之间,均符合要求。
2.7 样品稳定性试验
2.7.1 供试品溶液的处理
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置于25℃光照、25℃避光、4℃光照、4℃避光下保存,于0、0.5、1、2、4、6h进行检查。
2.7.2 样品溶液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测定
在各时间点取适量供试品溶液,对其进行色泽、澄清度、不溶性微粒及pH检查。
CS与SBI配伍产生白色浑浊物,在各个检查时间点前若振摇4min或者超声
1min,浑浊现象明显减弱,但颜色加深;CS与GI、FI配伍后呈黄色澄清溶液,
颜色深于其余3种配伍液,且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CS与XSCI、SCI及SBI配伍后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
CL与5种输液配伍后均呈淡黄色澄清液,外观及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
5种输液及配伍后溶液pH检查结果见表1。
2.7.3 头孢呋辛含量测定
在各时间点下按“2.4”项下回归方程测定头孢呋辛的含量。
以0h待测物含量为100.0%计算各时间点的头孢呋辛的含量,结果见表2~5。
结果显示,两种药物配伍溶液在相同光照条件下,25℃时头孢呋辛的含量与4℃时无明显差异(P>0.05);配伍溶液中头孢呋辛的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CS与GI、FI的配伍溶液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其中在25℃光照条件下配伍溶液6h内含量
的下降达到6.0%;CL与5种输液配伍后含量稳定(P>0.05)。
外观是判断配伍溶液是否可用的最为简捷的方法,在对各配伍溶液进行考察时,发现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时有白色浑浊现象,虽振摇4min或超声1min后现象消失,但静置后浑浊现象再次出现,根据相关文献[10],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与碱性较强药物配伍时易出现浑浊,存在配伍禁忌。
而注射用头孢呋辛赖氨酸则与其配伍稳定性良好,因此,建议临床上宜头孢呋辛赖氨酸与碳酸氢钠注射液合用。
pH对输液的稳定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β-内酰胺环的不稳定,该结构在近中性的溶液中较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11]。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较低的pH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中,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较低,
6h含量下降最高达6%,且其pH发生明显变化(25℃、光照条件下,pH由5.85
增至7.21),而头孢呋辛赖氨酸在光照条件下配伍稳定性良好。
推测头孢呋辛钠在配伍溶液中逐渐水解,随时间碱性增强,由水分子攻击β-内酰胺环中的羧基羰形
成开环物,并进一步发生脱羧等反应而降解[12];另有文献报道[13-14],光降解
是头孢呋辛产生异构化杂质的原因之一,碱性条件下亲核试剂的进攻亦可导致头孢呋辛C-7位侧链甲氧亚胺键的双键反式异构化产生E-异构体,且具有pH依赖性。
因此,可以解释两种头孢呋辛盐在配伍液中所产生的稳定性差异。
综上,建议临床上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果糖注射液配伍液时,应注意保持避光,本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15],而头孢呋辛赖氨酸在各考察条件下均配伍稳定。
对3种糖类配伍液稳定性进行比较,由于两种药物与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
溶液的pH均高于与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的配伍液,接近中性,且木糖醇没有酮基和醛基,化学性质比葡萄糖稳定[9],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患者,
临床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时应优先选择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赖氨酸时选择果糖,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均可。
[7] 王斐. 头孢呋辛钠在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 药学建设, 2000, 9(12): 35.
[8] 王玉鹏. 丰海能果糖注射液与4种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考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12): 85.
[9] 王关斌, 王成福. 功能性甜味剂-木糖醇[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10: 28-29.
[10] 刘彦生, 乞永超, 王海鹏, 等.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静脉滴注液与十二种药物配
伍实验观察[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18): 2419-2420.
[11]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9.
[12] 胡敏, 胡昌勤, 刘文英. LC/MS鉴定头孢菌素降解物结构[J]. 药物分析杂志, 2005, 25(3): 369-373.
[13] 陈兆坤, 胡昌勤.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降解机制[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4,
25(6): 249-265.
[14] 胡昌勤, 蒋煜, 张靖溥, 等. 对β-内酰胺抗生素中微量不稳定杂质研究策略与方法的思考[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 22(1): 4-12.
[15] King J C. King and guide to parenteral admixtures[M]. USA: Elizabeth Hudnell, 2001: 318.
【相关文献】
[1] 杨铁耀. 头孢呋辛赖氨酸结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201010191440.1[P]. 2010-09-15.
[2] Zhao L S, Li Q, Cui Y,et al. Thermal kinetic studies on the decompositions of cefuroxime lysine in different atmospheres and heating rates[J].J Therm Anal Calorim,2012, 108(1): 269-273.
[3] Zhao L S, Zhao Y L, Li Q,et al. A fast, sensitive, and high throughput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efuroxime lysine in dog plasma by UPLC-MS/MS[J].Talanta, 2012, 89: 84-90.
[4] Havard C W, Fernando A, Bannister B,et al. Clin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comparison of sodium and cefuroxime lys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81, 8: 401-408.
[5] 郑少杰. 头孢呋辛钠在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及配伍探讨[J]. 医学信息, 2010, 23(6): 292.
[6] 晨华.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查[J]. 天津药学, 2007, 19(6):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