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杨腐烂病发生原因调查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作者:仝国彦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03期摘要阐述了杨树腐烂病的发病症状,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树腐烂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763.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28-01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诊子,主要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是杨树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腐烂病在汤阴县杨树上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

尤其在平原地区,杨树为汤阴县的主栽树种之一,为了有效防治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和蔓延,现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1发病症状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杨树干部和枝条部位。

表现为干腐和(枯梢)枯枝2种类型。

1.1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

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皮下有酒糟味,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溃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时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

在适宜条件下,纵向扩展较横向快。

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以上部分即行枯死,皮层腐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自木质部边材变色。

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大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潮湿天气时,自分生孢子器孔口挤出黄色、橙色或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

1.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

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一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2发病原因由于汤阴县树种多为杨树,纯林较多,栽植密度也较大,一旦出现该病害,迅速蔓延扩散。

该病害主要是由子囊菌亚门的污黑皮壳菌从伤口或皮孔进入树体引起,主要借风雨传播,在春季气温达10~15℃,相对湿度在60%~85%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24~28℃时最适宜萌发病菌。

从发病到形成分生孢子需要2~3个月,翌年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是病害盛发期,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缓和,9月以后停止发展。

杨树的腐烂病及病虫害防治

杨树的腐烂病及病虫害防治
杨树病虫害发生情况:该地区杨树遭 受虫害、病害等多种病虫害,部分树 木出现叶片枯黄、脱落和枝干损伤等 现象
03
防治措施:采用生物防治、化学农药 、修剪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生 物防治方面,引入天敌昆虫和微生物 菌种等;化学农药方面,选用低毒高 效的农药,如吡虫啶等;修剪方面, 及时修剪病枝和清理病叶,保持树木 健康
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
行喷雾或涂干防治。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对杨树腐烂病进行生物防治。其中 ,应用较广泛的是木霉菌,其具有寄生、抗药、促进植物生长等多重作用, 能够有效地控制杨树腐烂病的危害。
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结合
经济影响
造成木材产量下降、经济损失严重,增加防治成本,影响林业产业发展。
02
杨树腐烂病的诊断与识别
诊断方法
1 2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树皮和枝条是否有变色、凹陷、流胶 等症状,以及树皮是否腐烂剥落等来判断是否 患有腐烂病。
触摸质地
患有腐烂病的树皮表面通常比较光滑,有粘质 感,而健康树皮表面则相对粗糙。
杨树白粉病也是叶部病害,但与腐烂病不同。白粉病的症状是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 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变形、枯萎脱落。
03
杨树腐烂病的流行与防治策略
病害的流行规律
病原菌
杨树腐烂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如黑腐皮壳属和球壳孢属等, 这些真菌在病树皮和土壤中存活,借助气流和昆虫传播。
流行规律
杨树腐烂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立地环境、树种抗性和林分 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 发生和流行。
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为树皮变色、水渍状,逐渐扩大并出现白色菌 丝,严重时树皮腐烂、枝干枯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防治失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的杨树林,由于防治措施不及时,腐烂病大规模爆发,尽管后期采取了防治措施, 但仍有大量树木死亡。
案例二
在另一地区,采用的杀菌剂对腐烂病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不佳,腐烂病 蔓延严重。
防治效果的评估与改进
对防治效果的评估
需要定期对防治措施进行评估,检查腐 烂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等指标,以及 树木的生长状况。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杨树腐烂病概述 • 杨树腐烂病发生的原因 •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方法 • 杨树腐烂病的预防措施 •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案例
01
杨树腐烂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杨树腐烂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 树木病害,主要侵害杨树的树皮 和枝条,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或死 亡。抗性较强的 杨树品种进行种植,提高 树体的抗病能力。
加强抚育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和 间伐,保持树体健康生长 ,提高树体自身的抵抗力 。
清理病死株
及时发现并清理病死株, 防止病害扩散。
化学防治方法
药剂涂干
在发病初期,用化学药剂 如石硫合剂、多菌灵等涂 刷树干,以杀死病菌。
可以采取定期喷洒杀菌剂、设置隔离带等方法来控制病原菌 的传播,同时对于已经感染腐烂病的树木需要及时进行隔离 和处理,以防止病原菌的扩散。
05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案例
成功防治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杨树林,通过定期喷洒杀菌剂和加强树木养护,成功控制了腐烂病的蔓延,树木生长恢复健康 。
案例二
在另一地区,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腐烂病病原菌的拮抗菌,有效地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防 治效果显著。
特点

探析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探析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园艺揺祈#耐%皮瞒的)生及防治技市李天军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虽然将生态 环境建设及保护纳人到了重点范畴中,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杨树烂皮病等 树木干部病害的发生频率仍旧居高不 下,一旦不能在保证时效性的基础上对 病害进行精准控制,树木就会大量死 亡。

杨树烂皮病的本质人手进行研究不 难发现,病害在发生后会呈现出一定的 特点,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强化控制,病 害就会迅速扩散并大范围蔓延,营林绿 化工作的开展也将失去积极有效的助 推力,绿化效果必然受其影响严重下 降。

因此,针对杨树烂皮病发生及防治 项目进行细化研究刻不容缓。

一、杨树烂皮病的症状特点1.干腐型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 分叉处在杨树烂皮病发生的早期阶段,杨 树皮的生长状态会发生较大改变,并逐 渐产生暗褐色的病斑,其紧致状态也会 发生改变,并出现肿胀现象,相对的皮 层组织也会受其影响出现腐烂问题,而 皮质本身硬度也会随之下降,当腐烂程 度逐渐加深时,皮层就会被压迫,当达 到一定极限时,皮层中存在的液体就会 流到皮层外,其颜色也为褐色,并以液 体形式存在,挥发气味与酒糟味相似。

在后期阶段,肿胀病斑由于受到缺水影 响会呈现下陷趋势,尤其是在边缘位 置,其下陷问题更加明显,颜色也会逐 渐加深,当缺水程度达到相应节点时,就会出现裂缝。

尤其是病害发展到最后阶段时,病 斑上就会出现较多黑色针头状突起,出现这种表象的直接原因就是病原菌分 生出孢子座,因此也可以说,出现这种 现象就说明病害进人到了后期阶段,在 这一阶段中如果病害受到降水影响或 者是空气湿度较大,黑色顶端就会逐渐 排挤出橘黄色物体,在这一过程中其形 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卷须状分生孢子 角,这时的分生孢子座在某一节点上会 以同心状为基准进行排列,在环境温度 适宜的情况下,病害会迅速扩散,病斑 也会呈扩大趋势发展,当病斑能够围绕 树干达成周体状态时,上部枝干就会干 枯死亡,皮层也会被腐烂,纤维状态也 会出现混乱问题,剥离问题也会相对发 生。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其发病症状是什么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其发病症状是什么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其发病症状是什么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危害杨树干枝,导致林木大量枯死,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槐树等。

本文介绍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以及其发病症状是什么等问题。

一、杨树腐烂病发病症状与类型(1)枯梢型腐烂病主要发生于苗木、幼树、大树的枝条上,发病初期病部呈暗灰色,而且会快速扩展,环绕一周后上部的枝条会枯死。

(2)干腐型腐烂病发病部位主要为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出现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时会渗出水分,之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的树皮会出现龟裂现象,甚至变成丝状。

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的小突起,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条件适宜时,病斑会快速扩展,且纵向扩展的速度快于横向扩展,有时腐烂程度会达到木质部。

二、杨树腐烂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研究表明,引起杨树腐烂病的病原初步鉴定为镰刀菌的某个种(fusarium sp.),病菌以子囊壳、菌丝、分生孢子器等形式在植物的病部越冬。

平均气温为10-15℃时,对病害的发展比较有利。

当温度超过20℃之后,病害的发展会得到抑制。

气温为6-10℃时利于病菌侵染,气温为10-15℃时利于病菌在寄主的组织内扩散,条件适宜时若进行人工接种,则病害的潜育期通常为6-10天。

三、杨树腐烂病的发病规律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树龄、树势、树皮含水量、栽培管理措施等有密切的关系。

病菌只能危害生长衰弱的树木或频临死亡的树皮组织。

如果立地条件不良、栽培管理措施不善等因素削弱了树势,可促进病害大发生。

冬季受冻害或春季干旱、夏季发生日灼伤,也易诱发此病。

杨树苗木移栽前假植时间太长、移栽时伤根过多、移栽后灌水不及时或灌水不足、行道树修剪过度等均易造成病害严重发生。

另有研究,病菌有潜伏侵染现象,苗木中带菌率很高,一旦条件适宜,病害突然大发生。

四、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措施(1)起苗、运苗时,要尽可能做到让根部、茎部少受损伤。

(2)出圃前要做好分级和检疫工作,并用50%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

杨树腐烂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杨树腐烂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严重时,病斑相互连 接成片,引起树皮大 面积腐烂。
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 ,为病菌的有性阶段 子囊壳。
症状的变化过程
杨树腐烂病的发病过程通常 由树干基部开始,逐渐向上 蔓延。
在适宜的条件下,病斑周围 可出现愈伤组织,但整体病 情呈恶化趋势。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 扩大并深入树皮内部,导致 树皮坏死。
控制树木的密度和通风
总结词
保持合理的树木密度和通风条件可以有效降低杨树腐烂病的发病率。
详细描述
树木过于密集会导致通风不良,湿度增加,有利于腐烂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因此,在种植杨树时,应 合理规划树木间距,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定期清理林地,去除杂草和枯枝落叶,降低病害的 传播风险。
06
杨树腐烂病的研究进展
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杨 树最终可能因树皮大面积腐 烂而死亡。
03
杨树腐烂病的病因
病原菌种类
腐皮镰孢菌
这是引起杨树腐烂病的主要病原 菌之一,属于半知菌亚门。
玉蜀黍赤霉
另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同样属于 半知菌亚门。
病原菌的传播方式
风雨传播
病原菌的孢子可以通过风雨传播,从一个寄主转移到另一个寄主上。
昆虫传播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抗性诱导
利用对腐烂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或其 代谢产物进行防治,如筛选拮抗菌、研发 微生物农药等。
通过诱导杨树产生抗性反应来抵御腐烂病 菌的侵染,如研发抗性诱导剂、利用植物 免疫信号传导等途径。
基因工程
综合防治策略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杨树 中,培育出具有持久抗性的新品种。
结合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 种方法,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有效控制杨 树腐烂病的危害。

速生杨成片干枯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速生杨成片干枯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林业园艺Linyeyuanyi速生杨树如果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之中,是非常容易栽培且生长迅速的树种,速生杨树的经济效益也很显著。

但是近几年来有不少地方屡屡发生速生杨树成片干枯死亡的现象,成片的干枯死亡不仅对当地环境和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损害,还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此我们深入分析速生杨成片干枯死亡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有的速生杨树尖干枯或者直接“秃顶”,有的虽然没有出现干枯的状况,但是却停止生长成为了“小老树”,而有的则是整棵树彻底死亡。

我们对部分速生杨的生长水肥条件、管理方式、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合理进行速生杨栽培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速生杨成片干枯死亡的原因1.1管理粗放有的速生杨林地常年无人进行管理,或者有少数的管理人员,但是却不具备速生杨栽培专业知识。

许多人认为林地管理员就是一份闲职,不需要过多的知识,林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林地管理粗放。

林地管理人员工作懈怠,不注意防旱排涝,要么土壤水分不足要么水分过量。

如果林地不定期安排人员清理杂草,那么杂草会抢夺速生杨的营养,并且在冬季来临时杂草容易引发林地火灾。

1.2肥水条件差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普遍集中于六月到八月,年降水量变化较大,在降水少的春秋季节常常出现干旱问题,再加上近几年来工业发展导致地下水开采过量,地表水资源极其缺乏。

在旱季浇水不充分就会影响速生杨的生长,而在降水较多的雨季里,排涝不畅通也影响了速生杨的根系发展。

许多人不重视速生杨施肥的周期和用量,在土层浅薄、土壤水分不足的地方,速生杨容易出现老叶发黄。

1.3林地火灾林地火灾是导致速生杨成片干枯死亡最快速、影响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灾害。

在冬季,速生杨树叶干枯落地,加上林地中的杂草没有及时清理,干枯的落叶和杂草遇到火源便会燃烧起来,冬季干燥的树枝也很容易被燃烧,随着大风便会将火势迅速蔓延。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技术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技术

杨树的腐烂防治 1 、 防 治 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段

发病初期或病菌休眠期 。 该病发生受气温影响 , 这种病 害通常只在 7 摄 氏度到 2 8 摄 氏度这个区间内生长。 2 、 在第 三季度需要采取的农 业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 , 抗旱排涝 , 及时 间伐 , 使郁 闭度保 持在 0 . 7 左右。通 过科学办法进行对枝 丫的整理 , 保证枝 丫的健康 , 定时修剪。剪 口要平滑 ,修下的枝条要及 时运走并进行处 理, 剪 口处要涂 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农用凡士林进行保护 。 育苗用的插条要藏 于 2 . 7 ℃以下 的阴冷处 , 严防贮藏期间被 感染 。 3 、 第 i季度进行防治的办法 6月份一9月上旬的病 菌休 眠期 , 在这个时期可 以将病 斑挑破 , 刮除病部皮层组织 , 一直刮 到与健 康组织交界处 , 涂抹药物。 对严重感染的杨树植株和杨树林 , 要彻底清除病 枝和病株 , 然后进行喷药( 杀毒 ) 或涂药( 治疗 ) 处理。 注意 : 以下 四 个 环 节缺 一 不 可 。 1 、 刮皮 : 用小刀将病斑刺破 , 刮 除病 部皮 层组织 , 一直 刮到与健康组织交 界处 。 2 、 刮后涂抹药物 : 特效药剂有 嘧菌酯 、 喷克菌 、 苯醚 甲 环唑等。使用该类药剂按照推荐 浓度 的 3 — 5 倍使用排刷涂 抹效果卓越。 般药剂有 1 0 %蒽油 、 蒽油肥皂液 ( 】 公 斤蒽油+ 0 . 6公 斤肥皂+ 6公斤水 ) 、 1 0 0 p p m赤霉素 、 1 0倍 的食用碱水( 碳酸 钠) , 或2 0 %农抗 1 2 0水剂 l 0倍液 、 5 0 %退菌特 1 0 0倍等 。 3 、 刮皮后及 时喷施杀菌剂对树体进行全面消毒 。使用 常规保护性杀菌剂 即可 。 4 、 涂抹用药后 5 — 7天 , 再在病斑周 围涂浓度 为 5 0 — 1 0 0 毫克/ 升 的萘 乙酸液 , 促进病部组织组织愈合 , 防止复发。 二、 杨树腐烂病( 烂皮病 ) 这种病状 的体现方式是各种 杨树 , 以及旱柳 、 榆、 板栗 、 械、 樱、 桑、 接骨木 、 木槿 、 花楸等 , 表现为干腐和枯梢 。干腐 型主要发生在 主干 、 大枝及树干分又处 。 初期 为暗褐色水肿 状斑 , 皮层腐烂变软 , 后失水干缩下陷 , 有时龟裂 , 病斑有 明 显的黑褐色边缘 。当病斑绕树于一周 时 ,病斑 以上部分死 亡。 皮层腐烂后 , 纤维分离如麻状 , 易剥离 , 木质部边材亦变 色。 以后病斑 上生 出针头状小黑点 , 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 潮湿或雨后 , 自小黑点内挤出桔黄色 、 黄色或橙黄色胶质卷 丝状物或胶质堆状物 , 即为病原 的分生孢子角。 在前 1 年死 枝的病部常形 成 一些小黑点 , 为病原菌 的子囊壳。 枯梢型是 小枝发病 , 迅速枯死 , 无 明显溃疡症状。该病发 生受气温影 响, 气温低于 7摄氏度或高于 2 8摄氏度 时病斑停止发展 。 i、 治疗腐烂病的 8种物理方法 腐烂病被 人们视 为杨树“ 绝症 ” , 是一种气传性病害。 防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摘要:杨树腐烂病是杨、柳、榆等树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树木危害极大,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树腐烂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杨树腐烂病是杨树枝干最严重的病害,尤其是幼树受害更重。

该病在我国分布较广,辽宁、河南、河北、山东、新疆、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生。

该病除了危害杨树外,还可危害柳、槭、樱桃、接骨木、木槿等多种花木。

染病树木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干腐、梢枯现象,树势衰弱,直至死亡。

1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主干、枝条及枝杈处,主要表现为干腐和枯梢。

干腐主要出现在主干和大枝上,发病初期,树干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颜色由淡黄褐色变黄褐色,并出现失水干裂、缢缩、下陷;后期病斑不断扩大,并在病斑上密集出现针头状黑色小突起,遇阴雨天时,自黑点顶端挤出胶质物(即分生孢子角),先为乳白色,后逐渐变为桔红色,干燥时呈琥珀色;胶质物边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状。

受害树木的韧皮部呈深黄褐色至黑褐色,患部皮面长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孢子角。

由于病斑切断了根部和树干中上部的输导组织,根际萌生1至多个萌生条,树冠展叶晚或不展叶,展开的叶片色淡而瘦小,趋于凋萎死亡状态。

枯梢主要出现在幼树或大树枝条上。

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灰色,后迅速扩展,绕枝一周,其上枯死。

后期在病皮上散生大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

2发生规律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真菌,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部越冬,可在病部连年存活生长。

翌春3~4月开始发生,5~6月为盛发期,尤其在雨后或天气潮湿的情况下,分生孢子角会产生的更多,借雨水溶开分生孢子角后,孢子借风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危害。

7月后病势渐趋缓和,至9月基本停止。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病菌适宜温度为10℃~15℃,若温度过高(20℃以上),病害不易发生。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林木生长状况有很大的关系,生长不良、长势衰弱的树木更易染病;反之,则不易受到侵染。

在气候干旱、土壤瘠薄等立地条件差的地区,林木生长不良、抗病力差,有利于该病发生。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1、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

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

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

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

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

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二、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

来年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枝、干伤口侵入,半月后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同样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

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份后病势渐缓,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

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不易被侵染。

三、防治措施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

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2、培育健壮苗木。

苗木质量的好坏与腐烂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培养大苗、壮苗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

出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对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木要及时销毁,不能进入造林地。

杨树死亡主要原因及对策

杨树死亡主要原因及对策

杨树死亡主要原因及对策近年来腐烂病(也叫烂皮病)是北方杨树死亡的主要原因。

该病害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大部分杨树尤其是速生品种都可能受到侵染。

杨树干部和枝条是烂皮病发生部位。

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

病害发生初期,树皮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皮下有酒糟味,随后失水干缩下陷,皮层腐烂,木质部开始出现褐变。

病斑有明显黑褐色边缘。

适宜条件下(春秋季为主),病斑不断扩大,皮层纤维分离呈纵向麻状,易剥离。

后期,病斑上出现小黑丘疹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空气湿度增大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此为分生孢子角。

病斑发展到绕干一周,则病斑以上的枝干全部枯死。

该病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5-6月是病害盛发期,7月病势缓和,9月停止发展。

一般来说,银白杨、胡杨抗病,近年来推广的大部分速生杨易感病。

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树木抵抗力是防治这种病的根本途径。

防治方法:(1)栽植时选择好适宜的土壤和品种,做到适地适树。

(2)培育壮苗。

插条应存于2.7℃以下大阴冷处,以免降低插条生命力,避免苗木长途运输,认真假植,造林前浸根24小时以上或蘸泥浆。

(3)栽植后抚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虫,合理整枝并不留残桩。

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

(4)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以免形成新的侵染源,感染更大面积的林分。

(5)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分,在加强管理、提高树林生长势的同时,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然后进行喷干或涂干处理。

可选化学药剂有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50倍40%福美砷、50%退菌特100倍、5%托布津、多菌灵等,连涂2至3次即可。

最近有人怀疑死树的原因是因为使用促进生长的注干剂引起的。

根据山东林科院的调查,死树树皮和皮下的病状鉴定死亡的真正原因是腐烂病,由于该病是传染病害,建议在病毒传播地区使用注干剂时用1%高锰酸钾在注射前后对注射口处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感染。

杨树的腐烂病及病虫害防治

杨树的腐烂病及病虫害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磷钾肥等,有 助于杨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浇水管理
浇水要适量,过多或过少的浇水都会影响杨树的生长和抗病能力。在干旱季节要 及时浇水,同时注意排水,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杨树根部病害。
清除病原菌
及时清理病枝、病皮
及时发现并清理掉病变的枝条和树皮,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 剂和施药方式,确保防治效果。
注意安全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避免对人体和环 境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技术
天敌控制
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昆虫、寄生性真菌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繁 殖。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杀菌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等,替代化学 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5
杨树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 对策
存在的问题
病虫害监测不足
杨树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不够完善,难以及 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足
杨树病虫害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平衡被 破坏,导致病虫害频发。
农药使用不当
在防治杨树病虫害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不规范, 存在过量、滥用等问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潜在威胁。
症状
患病树木的枝条和主干会出现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并伴有流 胶现象,病斑后期会出现腐烂、溃疡和树皮脱落等症状。
腐烂病的危害
1 2
树木死亡
杨树腐烂病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影响林木 的生长和发育。
木材质量下降
患病树木的材质变差,影响木材的品质和价值 。
3
观赏价值降低
杨树腐烂病会破坏树木的美观度,降低其观赏 价值。

杨树的腐烂病及其防治

杨树的腐烂病及其防治

杨树的腐烂病及其防治
杨树是我国常见的树种,其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生长快速,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宝贵资产。

然而,杨树也容易患上腐烂病,给树木的生长和健康带来威胁。

杨树腐烂病的病因
杨树腐烂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木材腐烂。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杨树长在湿地、河岸、路边和公园等地,容易受到阴雨天气和湿度大的影响。

同时,杨树的生长速度也是造成腐烂病的因素之一,其树干组织生长因素有时快于木材硬化过程,也会导致腐烂病的发生。

杨树腐烂病的症状
杨树腐烂病的症状通常表现在杨树树干和树桩上。

受到感染的部位通常会出现褐色或黑色的坑洞,同时木材也会出现软化、变形、龟裂等现象。

当发现杨树出现这些异常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树木的长远生长和枯死。

杨树腐烂病的预防和治疗
杨树腐烂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定期修剪杨树的枝条,以防止杨树的生长过于密集,促进气流通,以减少湿度对杨树的侵害。

2. 注重杨树所处的环境卫生,保持树冠内的落叶地面的清洁。

减少树冠内的湿度和微生物的繁殖。

3. 经常检查杨树的树干和树桩,及时发现杨树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4. 可通过施肥措施来保持杨树的健康状态,以提高其抵
御腐烂病的能力。

5. 若杨树已经受到腐烂病的侵害,最好采用植物源性腐
烂病杀菌剂进行处理。

常用的杀菌剂有亚硝酸盐、高锰酸钾等,定期喷洒可以遏制腐烂病的发生。

总之,杨树作为众多树种中常见的一种,其腐烂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但只要科学种植、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并排除病害,就能让杨树长期健康、美观地生长。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结合农业、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 综合治理杨树腐烂病。
04
杨树腐烂病防治实例
某地区杨树腐烂病防治案例
发病情况
该地区杨树种植密度较大,由于树种单一、林下植被少,导 致杨树腐烂病发病率较高。
防治措施
通过清除病枝、改善树体通风、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改善 了杨树的生长环境,控制了病害的蔓延。
不同树种对杨树腐烂病的抗性差异
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03
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在化学防治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前景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上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杨 树腐烂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抗性较强的树种
例如毛白杨和加杨等树种对杨树腐烂病具有较强的抗性。
抗性较弱的树种
例如北京杨和速生杨等树种对杨树腐烂病的抗性较弱。
杨树腐烂病的抗药性治理
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药剂防治杨树腐烂病,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抗药性治理措施
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药剂交替使用、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减缓抗药性的产 生。同时,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谢谢您的观看
况越差的树木越容易感染杨树腐烂病。
预测预报
监测病情
通过对杨树腐烂病的病情进行监测,可以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
预测模型
利用预测模型可以预测杨树腐烂病的病情变化趋势,为防治提供 科学依据。
防治措施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改善环 境等,以控制杨树腐烂病的扩散和蔓延。
03
杨树腐烂病防治方法

发生大面积杨树腐烂病

发生大面积杨树腐烂病

发生大面积杨树腐烂病
万亩,涉及南阳、洛阳、新乡、许昌、漯河、安阳等市。

据专家鉴定,此次感病的主要杨树品种为107、108、3930、天演杨等速生树种,染病林木大部分为2年至7年生幼林。

杨树腐烂病是寄生主导性病害,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杨树危害极大。

专家分析,此次杨树腐烂病严重发生,主要是因为去年的暖秋及今春严重的倒春寒天气,所栽的杨树品种不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因素直接导致。

林业部门要求林农要对发生病害的林地及时进行清理,把病枝、死树、死皮清除出去,并及时烧掉;对严重染病的林木要因地制宜地进行采伐更新,彻底消灭病害传染源,同时对清理后的林地要适时进行补植。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01
02
03
增强树势
喷洒药剂
物理防治
通过加强水肥管理、修剪等措施 ,提高杨树的树势,增强抗病能 力。
在杨树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洒药 剂,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 预防病害发生。
采用物理方法,如涂白树干、挂 置诱虫板等,防治杨树腐烂病的 虫媒和病害传播。
06 杨树腐烂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杨树腐烂病的发现与防治
衡的维护,保持生物多样性。
案例三:杨树腐烂病的持续控制策略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综合施策、长期规划
针对杨树腐烂病的持续控制,某地区制定并实施了一系 列综合策略。包括选育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强化林间 管理等措施,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 控制病情。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高林农对杨树腐烂病的认识和防治技能。
品种选择
选择对杨树腐烂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如 欧美杨、健杨等。
引种驯化
从外地引进抗病品种,通过驯化、繁殖, 培育适合当地生长的抗病杨树。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
01
合理安排杨树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导致病害易发。
科学施肥
02
定期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保证杨树营养均衡,提高抗病能
力。
清除病株
03
定期检查杨树生长情况,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防止病害扩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接种方式
将微生物菌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接种,可直 接涂抹在病斑或喷洒在发病部位。
注意事项
选择质量好的微生物菌剂,避免使用过期或失效的产品。
农业防治
1 2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增强杨树的抗病能 力。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杨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杨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乔木,但杨树作为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树种,也很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害。

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杨树腐烂病。

这种病害会使得杨树树干、枝干和根部发生腐烂,使得生长受到影响并可能会引起杨树的死亡。

因此,在杨树种植和管理中,对于杨树腐烂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一、杨树腐烂病的病因杨树腐烂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的病原菌有白腐菌、褐腐菌等多种菌类。

这些菌类在杨树的树干、根部和枝干上形成菌核,进而引起腐烂病症。

造成杨树腐烂病的病因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杨树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环境中,比如杨树分布在河岸、湖边、水塘附近等地区,在潮湿的环境中比较容易感染腐烂病。

2. 杨树受季节交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如雨季后温度升高、空气潮湿容易造成树体潮湿、感染病毒。

3. 杨树树体受到了外部损伤或者机械性损伤,比如自然灾害、根部挖掘等外部破坏,会导致杨树极易感染病毒。

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引起杨树腐烂病的发生,所以在杨树的种植和管理中必须注意上述病因所对应的环境和条件。

二、杨树腐烂病的症状当杨树受到腐烂病的侵害后,整个树体会逐渐发生不同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树干会出现灰黑色斑点,逐渐形成黑色的病斑,外观看起来凹凸不平。

2. 杨树的树皮逐渐脱落,露出了白色的软组织,触摸起来会感到湿润。

3. 杨树树干内部开始腐烂,渗出大量液体,有时候还会有腐烂的恶臭味道。

4. 杨树的枝干、叶子开始干枯,植株面临死亡的风险。

当杨树出现上述症状时,说明树体已经受到严重的腐烂病的侵害,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三、杨树腐烂病的防治1. 科学施肥:在杨树的生长过程中,及时对杨树进行适量、均衡的肥料供应,保持其健康生长状态。

2. 适当修剪:针对受到侵害的杨树部位,例如根部、枝干、叶子、树干等把受损的地方剪掉,保重部位健康的部分病菌就不容易在树上存活繁殖。

3. 消毒防治:有时候需要对木材产生感生木酮的杨树进行喷药灭菌处理防止病症传播。

发生大面积杨树腐烂病

发生大面积杨树腐烂病

发生大面积杨树腐烂病近年来,国内发生了一种名为杨树腐烂病的病害,该病害已经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据统计,仅在北京市区,因杨树腐烂病而倒塌的杨树就达到了数千颗之多,给城市绿化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在不仅是北京,全国各地的公园和街道绿化带也都出现了杨树腐烂病,给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影响。

1. 杨树腐烂病的表现和原因杨树腐烂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初由美国引进到中国。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杨树树干内部和根部出现疏松腐烂,长时间以后导致杨树倒塌。

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到杨树的生长,还会对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空气质量等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杨树种植密度过大、经营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当以及遇到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因素导致的。

杨树常被使用于公园、沿街林带、居民区等场所,而这些地方的环境往往都比较潮湿,还有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物质,这些都会助长杨树腐烂病的盛行。

2. 杨树腐烂病的危害杨树腐烂病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致植物死亡:当杨树腐烂病造成杨树纵向开裂或断裂的时候,往往杨树难以复原,很可能会死亡。

(2)影响环境:当杨树腐烂病危及到杨树的根部时,会导致根系不稳定,很可能会掉落在城市的道路和建筑物上,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3)造成经济损失:由于杨树往往被大范围地种植,一旦遭受杨树腐烂病的袭击,就会带来庞大的经济损失,这不仅包括杨树本身的购买费用,还包括清除枯死杨树和重新种植新的杨树的费用。

(4)影响人们的健康:研究表明,杨树腐烂病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可能引起各类不同的疾病和过敏反应,甚至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癌症等恶性疾病。

3. 杨树腐烂病的预防和治疗针对杨树腐烂病的存在,人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管理:合理的栽植密度、定期剪枝和伐木,以及定期施肥、浇水,应对枯叶落花、枝干死芽等现象。

(2)加强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杨树腐烂病的袭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意识不强 , 成树 木养分不足 , 造 生长衰 弱 , 导致腐烂病流 行。 修枝伤 口是病 菌侵入的主要途 径之一 , 发病 率与修剪伤 、 虫
伤 数 量 成 正 比 。 冬 季 修 枝 不 当造 成机 械 损 伤 季 抹 芽 , 值 病 夏 正
4 防治 建 议
41 强 化 抚育 管理 .
加 强 肥 、 管 理 , 强 树 势 , 到 合 理 灌 水 , 洼 地 林基地 栽植 的树种绝 大多数是 以 中林 4 为 主 , 6 对同种地 力条件 下生长 的几种 速生杨 的发病 情况调 查发 现 , 品 种 间发病率存 在很大差异 , 中欧美 1 7 8 K 发病重 , 其 0 、4 杨 感病率 高, 而相同条件下 的辽河杨 、 三倍 体毛 白杨感病率低 。
树发病率高 。
2 发 生 原 因
21 栽植 地 区 立地 条件 差 .
速生林栽植 区大部分属治 沙造林 、开 荒造林 ,主要为风 沙 土、 沙壤土 , 壤贫瘠 , 土 部分地段 盐渍 化程度 高 , 灌溉 条件有 限 , 导致 部分杨树 生长不 良, 势变弱 , 树 感染腐烂病菌而 发病 。
枝条 ,~ 5 6月进入发病高峰期。主要靠风雨和 昆虫传播病菌和分 生孢子 , 降雨 多或相对 湿度高 有利于病菌的产生和传播。
杨 树 腐 烂 病 可 形 成 干 部 腐 烂 和 枯 梢 两 种 类 型 。秋 栽 幼 树 次
年多发生枯梢 , 表现为树体顶梢 干枯死亡 ; 干部腐 烂 多发生在主
21 0 0年 第 3期
宁 夏 农 林 科 技
7 3
速 生 杨 腐 烂 病 发 生 原 因调 查 及 防治 对 策
周维维 , 张发 国 , 小华 , 庆 玲 孙 孟
( 中冶美利林 业开发有限公司 , 宁夏 中卫

750) 50 0
要: 分析 了速 生 杨 林 区腐 烂 病 的 发 生原 因 , 出 了增 强 树 势 、 化 管 理 、 干 涂 白、 治病 斑 等 防 治措 施 。 提 强 树 刮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 2 4 2 1 )3 0 7 — 1 10 — 0X(0 0 0 — 0 3 0
I 发 病 规 律
杨树腐烂 病病菌是一种 弱寄生茵 ,只危害幼树 和生长 衰弱 的林木。病菌 先在死枝 、 冻伤 、 皮及 各种衰弱部位潜伏侵染 , 死 之
后 , 菌 丝 及 分 生 孢 子 器 或 子 囊 壳 在 病 斑 内 越 冬 , 二 年 3月 下 以 第 旬 开 始 活 动 , 过 冻 伤 、 灼 伤 、 伤 及 修 剪 口侵 入 杨 树 主 干 和 通 曰 虫
选 择立地 条件 、 树龄 、 管理水平 相 同 , 品系不 同的杨 树调 但 查其发病率 , 表明 : 欧美 l 78 K 、 0 、 4 杨 中林 4 6杨 、 三倍体毛 白杨 、 合作 杨的发病率依 次为 1 名 l . 名 72名、 . 、 , 9 、 1 、 . 54 0 因此杨树 无 7 性 系之间对腐 烂病抗性差异显著。
晒; 合理 修剪 , 口要平滑 ; 剪 改善立地条件 , 提高 树势和林分抵抗 力 , 时伐 除病株 , 及 剪除病枝 并清理 出林外 , 死树 皮剥下就 地 病 烧 毁或深埋 , 消灭病菌 的侵染来 源。 杨树腐 烂病 主要 以分 生孢子从 伤 口侵入 ,N 5 6月份 为发病 高 峰期 , 因此 , 期不宜砍 除病枝。此外 , 该 在修 剪处 涂抹 杀菌 剂可 起 到预 防腐 烂病的作 用。
3 1 生长 势 .
通过 调查发现 ,杨树腐 烂病的发病 率与树木 长势优劣有重 要 关系 , 生长 势越好 , 发病率越 低 ; 相反 , 势弱 的林 木 , 长 发病率 高 。因此 , 造林 要适地适树 , 加强抚育管理 , 以提 高林木 生长 势 , 控制腐烂病的发生 。
32 杨树 无 性 系抗 腐烂 病差 异 显著 .
关 键 词 : 生杨 ;腐 烂 病 ;发 生 原 因 ; 防 治 对 策 速
中 图 分 类 号 :7 3 2 . ¥6. 1 7 1
自 20 0 1年 以 来 , 着 林 纸 一 体 化 项 目的 大 力 实 施 , 速 生 随 以
杨为主的林业基地建 设在宁夏 中卫 市及 周边 地 区迅速 发展。 然 而 , 着造 林 面 积 的 迅 速 增 加 , 生 杨 腐 烂 病 的 发 生 程 度 趋 于 严 随 速 重, 并在速 生林 区传播十分迅 速 , 重的可造成 大量树木 整株死 严
亡 , 公 司 造 成 了极 大 的经 济 损 失 。 给
3 影响杨树腐烂病 流行 的因素
杨 树 腐 烂 病 的 发 生 与 树 龄 、 种 、 木 质 量 、 培 管 理 、 带 树 苗 栽 林
结构等有密切关 系。~般幼树发病 重 , 别是 当年栽植 的杨树 , 特
由于 移 栽 时 根 系 受 伤 , 之栽 后遇 干旱 , 发 病 严 重 。 加 故
干 , 病初 期病部 呈现暗褐 色水 渍斑 , 发 略肿 胀 , 病部 皮层腐 烂变 软, 用手压有褐 色液体 渗 出 , 病后期 病斑 失水下 陷 , 发 潮湿 时挤 出桔红色卷丝 , 后期长 出小黑点。
33 地 理 位置 .
选 择不同方位进行 随机 抽样调查表 明 , 西南方 向发病 率高 , 北方 发病率低 ; 迎风位发病率高 , 背风位 发病率低 ; 防护林 、 行道
23 管 理不 精 细 .
自速 生林 实 行 承 包 以来 , 多数 承 包 户 来 自普 通 农 民 , 林 木 对
42 树 干涂 白 .
树 干涂 白可在很大程度 上反射太 阳辐 射 , 皮温差小 , 树 降低
了树 皮 的冻 融 交 替现 象 , 预 防 冻 伤 和 减 轻 病 害 发 生 。这 项 措 施 可 还 可 以有 效 防 日灼 、 病 、 防 防虫 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