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和谐管理的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和谐管理的途径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谐管理已逐步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合理使用激励机制,顺畅沟通减少内耗,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突破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障碍,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标签:企业和谐管理
进入21世纪,“和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进步,只有和谐才能实现终极跨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和谐发展不仅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若想提高整体竞争力,只有实施和谐管理,才能培养出对企业忠诚的员工和客户,才能提高品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突破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障碍,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境界,实现组织的奋斗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管理是企业的竞争之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动力。

不同企业因规模不同,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不同,管理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不管管理者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他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要和谐一致。

管理者要想取得这样的和谐管理就必须找到合理的管理途径。

一、与员工在情感上达成和谐
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任何时候都是和员工分不开的。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企业管理者只有将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合作,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做到人和,企业管理者就必须时时为员工着想,为其排忧解难,把员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实行人性化管理,从而达到和谐管理。

世界上许多优秀企业正是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创造出了许许多多成功管理的神话。

韩国的鞋业大王梁正模的成功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他的意识里,员工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他对自己的员工关心备至,不管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在他这里得到帮助。

凭借着人性化管理模式,梁正模为自己建立了良好的人情资源,这成为他创业初期珍贵的无形资产。

这充分说明,对于企业来说,真正成功的管理既不是封建家长式的权威管理,也不是让管理者和员工“水火不容”,更不是让管理者体味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而是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而使企业的管理达到和谐,使企业的运行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即:管理者令行禁止,又能和下属保持亲密关系;员工工作有条不紊,又能够和上司顺畅沟通。

二、运用管理中的“南风法则”
在企业管理中有一条著名的“南风法则”,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得意洋洋地释放出自己的威力,寒风凛冽,一时间冷风刺骨,行人都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而南风则缓缓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他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暖洋洋的,行人们觉得身上暖和起来,开始解开衣扣,脱下大衣。

南风获得了胜利。

在这个故事中,北风被比作那些以“管人”为管理方式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是强制的,他们往往认为,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管理就是用权力把员工管住,企业才能获利。

其实,这样的管理只能使员工和管理者以及企业的关系越来越远,这样形成的管理也很难使管理达到和谐。

而南风的管理方式则不同,南风采取的是一种柔和的手段,他把自己和员工放在了同一个层面上,而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管理者高高凌驾于员工之上。

在这种和谐的管理方式下,必然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一个和谐整体。

因而,采用柔性手段的管理,不失为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途径。

事实上,在任何时候,管理都要和谐。

管理不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对抗赛,而是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团结赛。

这样看来,表面上好像管理者弱化了自己,而实际上管理者有如企业的主心骨,使员工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充分发挥着每一个人的能力,使企业形成一个和谐的同心圆,不断发展壮大。

三、建立共同的风向标
和谐管理不但要达成管理者和员工在人际关系上的和谐,还要使他们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使管理者和员工向着一个方向跑。

著名的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制定的目标是:生产每一辆汽车,它要很便宜,使那些没有很高收入的人也能买得起,拥有汽车将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为此要让大量的工人在更好的收入下工作。

在这个所有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下,福特公司取得了长远的发展。

而那些只注重短期利益的企业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在这样的企业里,个人的权威和金钱的力量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员工的服从,员工被管理者看作是为了达到目标而使用的工具,“顺我者留,逆我者走”。

这样的企业,没有员工和企业共同认同的理念,自然就没有和谐的发展。

四、合理使用激励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管理最成功之处并不在于“管理”,而在于“激励”。

一个懂得激励员工的管理者,就掌握住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自发性的一把钥匙。

合理的激励,会使员工产生荣誉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实现自我管理。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弗隆的绩效公式表明:激励+能力=工作绩效。

也就
是说,一个人即使有工作能力,但如果不对他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也不会挖掘出最大的潜能,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表扬的,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实现自我价值。

而适当的激励机制就可以满足员工这种愿望。

员工愿望得以满足后,工作绩效就会提高,企业效益就会增加,从而形成一种“激励——努力——绩效提高——满意——再激励”的良性循环。

美国IBM公司,对有创新的科技人员就采取了一项别出心裁的激励制度:对创新成功者,不仅授予“IBM会员资格”,而且对获得这种资格的人还给予五年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支持,从而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创新活动。

可以说,这种管理方式,既满足了创新者追求成功的心理,也留住了人才,同时还为公司创造出了最经济的创新投资手段,可谓是一举多得。

五、顺畅沟通减少内耗
在现代企业里,每个人都有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欲望,这是人们自我实现的一种需要,也是精神方面的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

所以,一个懂得和谐管理艺术的管理者,就应该懂得沟通的重要。

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善于发扬民主,听取更多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责任心、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在沟通顺畅的组织里,管理者会为员工提供许许多多献计献策的机会,这就使得自己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切合实际,更易于被员工接受并执行。

即使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他们也会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决不会形成暗中对抗,造成企业内部消耗和资源浪费。

当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坦诚透明时,就会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架起一座和谐共进的桥梁。

上海中美合资企业富士施乐公司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每年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员工意见,包括对管理层的决策、执行与沟通,管理层对下属的交流和反馈、尊重与信任、公平与合作,以及对员工激励、培训、发展、薪酬、团队合作等方面。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管理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借此实现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和谐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一个内部安定团结的企业,才能够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

作为管理者,只有时时将员工的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在员工个人成长的同时,达到整个企业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