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接口电路电路
usb共模电感电路

usb共模电感电路
摘要:
B 共模电感电路简介
B 共模电感电路的作用
B 共模电感电路的组成部分
B 共模电感电路的工作原理
B 共模电感电路的应用领域
B 共模电感电路的发展趋势
正文:
USB 共模电感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主要用于过滤USB 接口传输线上的共模干扰。
它具有稳定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USB 共模电感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干扰信号,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它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电磁信号对USB 接口数据传输的干扰,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USB 共模电感电路主要由共模电感、USB 接口、滤波电容等组成。
其中,共模电感是电路的核心部件,负责滤除共模干扰信号;USB 接口负责连接外部设备与电脑;滤波电容则起到滤波、储能的作用。
USB 共模电感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外部电磁信号作用于USB 接口传输线上时,共模电感会产生一个相反的磁场,使得共模干扰信号与原始信号相互抵消,从而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同时,滤波电容能够滤除高频干扰信号,保
证信号的稳定性。
USB 共模电感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
在这些设备中,USB 共模电感电路对于提高数据传输质量和设备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USB 共模电感电路将朝着更小型化、更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因为每个 USB 接口能够向外设提供+ 5V500MA 的电流,当我们在连接板载 USB 接口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主板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绝对不能出错,否则将烧毁主板或者外设。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连接前置 USB 插线时也发生过类似的“ 冒烟事见“ 。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判别前置 USB 线的排列顺序如果我们晓得 USB 接口的基本布线结构,那问题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吗。
USB 接口图解主机端:接线图:VCCData -Data +GND实物图:设备端:接线图:VCCGNDData -Data +三、市面上常见的 USB 接口的布线结构这两年市面上销售的主板,板载的前置 USB 接口,使用的都是标准的九针USB 接口,第九针是空的,比较容易判断。
但是多数品牌电脑使用的都是厂家定制的主板,我们维修的时候根本没有使用说明书;还有像以前的 815 主板,440BX , 440VX 主板等,前置 USB 的接法非常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当我们维修此类机器时,如何判断其接法呢?现在,把市面上的比较常见的主板前置 USB 接法进行汇总,供大家参考。
( 说明:■ 代表有插针,□ 代表有针位但无插针。
)1 、六针双排这种接口不常用,这种类型的 USB 插针排列方式见于精英 P6STP -FL(REV : 1.1) 主板,用于海尔小超人 766 主机。
其电源正和电源负为两个前置 USB 接口共用,因此前置的两个 USB 接口需要 6 根线与主板连接,布线如下表所示。
■DATA1+■DATA1-■DATA2-■DATA2+■ GND2 、八针双排这种接口最常见,实际上占用了十针的位置,只不过有两个针的位置是空着的,如精英的 P4VXMS(REV : 1.0) 主板等。
该主板还提供了标准的九针接法,这种作是为了方便 DIY 在组装电脑时连接容易。
■ VCC■DATA -■DATA +□NUL■ GND■ GND□NUL■DATA +■DATA -■ VCC微星 MS-5156 主板采用的前置 USB 接口是八针互反接法。
常用USB接线图

USB接线图
一、简介
通用串行总线(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是连接外部装置的一个串口汇流排标准,在计算机上使用广泛,但也可以用在机顶盒和游戏机上,补充标准On-The-Go( O TG)使其能够用于在便携装置之间直接交换资料
二、接口定义及电路
USB引脚定义:USB接口定义
针脚
名称
说明
接线颜色
1
VCC
+5V电压
红色
2
D-
数据线负极
白色
3
D+
数据线正极
绿色
4
GND
接地
黑色
MiniUSB接口定义:
MiniUSB引脚定义:
针脚
名称
说明
接线颜色
1
VCC
+5V电压
红色
2
D-
数据线负极
白色
3
D+
数据线正极
绿色
4
ID
permits distinction of
Micro-A- and Micro-B-Plug
Type A:connected to Ground
Type B:not connected
none
5
GND
接地
黑色
图中从左往右依次是:MiniUSB公口(A型插头)、MiniUSB公口(B型插头)、USB公口(B型插头)、USB母口(A型插座)、USB公口(A型插头)
下图是主板与USB接口的详细连接方法。
usb供电接口电路工作原理

usb供电接口电路工作原理
USB供电接口电路是指将USB接口作为电源输入端口,通过电路设计和控制实现对外设的供电功能。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USB供电接口电路的基本构成
USB供电接口电路由电源滤波电路、USB电源控制电路和供电输出电路组成。
其中,电源滤波电路用于稳定电源电压和滤除噪声;USB 电源控制电路用于检测电源输入,并控制供电输出的开关;供电输出电路则将稳定的电源输出给外设。
2. 电源输入的检测与控制
当外设插入USB供电接口时,电源控制电路会对电源输入进行检测,并确定是否提供供电。
一般情况下,USB供电接口会输出5V的直流电,但也有一些高功率设备需要更高的电源输出,这时便需要支持更高的电压输出。
在输出电压的选择、调节和保护方面,USB供电接口电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3. 输出电源的保护与控制
输出电源的保护与控制是USB供电接口电路的重要功能之一。
通过对输出电流、电压、功率和温度等参数的检测和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出电源的保护和稳定控制。
同时,还可以对外设进行保护,防止因异常电压、电流等原因导致设备损坏。
4. 稳定电源输出的调节与优化
稳定的电源输出对外设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持输出电源
的稳定性,USB供电接口电路需要采用合适的电源滤波电路和电源稳压模块,并通过软件和硬件控制手段进行调节和优化。
同时,为了保障设备的兼容性,还需要考虑不同操作系统和设备的电量需求,以及电源管理策略的优化和调整。
总之,USB供电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和调整,以实现对外设的供电功能和保护。
硬件设计:接口--USB2.0电路设计

硬件设计:接⼝--USB2.0电路设计参考资料:⼀、USB2.0物理特性 1.1、USB接⼝ USB连接器包含4条线,其中VBUS、GND⽤于提供5V电源,电流可达500mA;⽽D+、D-⽤于USB数据传输。
D+、D-是⼀组差分信号,差分阻抗为90欧,具有极强的抗⼲扰性;若遭受外界强烈⼲扰,两条线路对应的电平会同时出现⼤幅度提升或降低的情况,但⼆者的电平改变⽅向和幅度⼏乎相同,所以两者之间的电压差值可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扩展:USB OTG(即USB On-The-Go)技术在完全兼容USB2.0标准的基础上,增添了电源管理(节省功耗)功能,它允许设备既可作为主机,也可作为外设操作,实现了在没有主机的情况下,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例如数码相机直接连接到打印机上,通过OTG技术,连接两台设备间的USB⼝,将拍出的相⽚⽴即打印出来。
USB OTG接⼝中有5条线: 2条⽤来传送数据D+ 、D-; 2条是电源线VBUS、GND; 1条是ID线,⽤于识别不同的电缆端点,mini-A插头(即A外设)中的ID引脚接地,mini-B插头(即B外设)中的ID引脚浮空。
当OTG设备检测到接地的ID引脚时,表⽰默认的是A设备(主机),⽽检测到ID引脚浮空的设备则认为是B设备(外设)。
1.2、反向不归零编码(NRZI) 反向不归零编码(Non Return Zero Inverted Code)的编码⽅式⾮常简单,即⽤信号电平的翻转代表“0”,信号电平保持代表“1”。
这种编码⽅式既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还不需要传输过程中包含独⽴的时钟信号,从⽽可以减少信号线的数量。
但是当数据流中出现长“1”电平时,就会造成数据流长时间⽆法翻转,从⽽导致接收器丢失同步信号,使得读取的时序发⽣严重的错误;所以在反向不归零编码中需要执⾏位填充的⼯作,当数据流中出现连续6个“1”电平就要进⾏强制翻转(即⾃动添加⼀位“0”电平),这样接收器在反向不归零编码中最多每七位就会出现⼀次数据翻转,从⽽保证了接收器的时钟同步,同时接收器端会扔掉⾃动填充的“0”电平,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即使连续6个“1”电平后为“0”电平,NRZI仍然会填充⼀位“0”电平); USB的数据包就是采⽤反向不归零编码⽅式,所以在总线中不需要时钟信号。
USB插入检测电路

3. usb core 在内核初始化时注册了一个名为 khubd 的内核线程,由 khubd 监控 port event。(实际过程我理解是从设别由 VUBS 供电后,会在 DP 或 DM 上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 ehci 在接收到脉冲信号后识别到设备插入,仅仅是理解,这一点未验证) 3. khubd 获取 port,speed 后交给 ehci,接下来就是 usb 的 SETUP,GET DISCRIPTOR 过程
2. 通知 usb gadget 使能 vbus,按照 device 模式使能 PHY。gadget 在 probe 时注册了一个 SPI 软中断 IRQ_USB_HSOTG,用于响应数据接收 3. 开启 usb clk,使能 PHY,此时外部 5V 电源供给系统 XuotgVBUS, gadget 收到 IRQ_USB_HSOTG 中断要求重启 OTG core 4. USB DP(高速设备为 DP,低速设备为 DM)上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 此时 PC 识别到一个 USB 设备插入,windows 会提示用户 5. 后续就是 SETUP,GET DISCRIPTOR 的过程 作为主设备发现设备插入时: 1. 系统检测到 ID 脚上 XEINT29 下降沿触发中断(实际是插入的 usb 公 口第四脚直接连接到第五脚地上面),进入中断处理,切换到主设备模式 2. 关中断,使能 DC5V 给 VBUS 上电,唤醒 ehci 与 ohci
USB 插入检测电路
一 USB 引脚一般四根线,定义如下: 为支持 OTG 功能,mini/micro usb 接口扩展了一个 ID 引脚(第 4 脚) A 设备端 ID 脚接地,则初始状态为 Host,例如 PC 和支持 OTG 设备做主 设备时 B 设备端 ID 脚悬空,默认上拉为高电平,则初始状态为 Device,例如 U 盘和支持 OTG 设备做从设备时 1. 移动设备如需支持 OTG,内部 ID 引脚需要默认上拉为高 2. VBUS supply 输入脚;对 于 Host 需要串一个 5V 电源输出给 device。 二 USB 插入检测过程,看下面一个简单电路,Samsung Exynos4412 平
USB接线图

一、简介 通用串行总线(英文:UniversalSerialBus,简称 USB)是连接外部装
置的一个串口汇流排标准,在计算机上使用广泛,但也可以用在机顶盒和游戏机上,补充标 准 On-The-Go( OTG)使其能够用于在便携装置之间直接交换资料 二、接口定义及电路
USB引脚定义:USB接口定义 针脚 名称 说明 接线颜色 1 VCC +5V电压 红色 2 D数据线负极 白色 3 D+ 数据线正极 绿色
4 GND 接地 黑色 MiniUSB接口定义:
MiniUSB引脚定义: 针脚 名称 说明 接线颜色 1 VCC +5V电压 红色 2 D数据线负极 白色 3 D+ 数据线正极 绿色 4 ID
permits distinction of Micro-A- and Micro-B-Plug Type A:connected to Ground Type B:not connected none 5 GND 接地 黑色
usb共模电感电路

usb共模电感电路摘要:B 共模电感电路的概述B 共模电感电路的工作原理B 共模电感电路的优点与应用B 共模电感电路的设计要点B 共模电感电路的发展前景正文:【B 共模电感电路的概述】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共模电感电路是一种应用于USB 数据线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
共模电感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保证USB 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当前电子设备中,USB 接口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因此USB 共模电感电路在各类电子产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B 共模电感电路的工作原理】USB 共模电感电路主要由共模电感器、接地线和滤波电容器组成。
共模电感器是一种具有两个绕组的电感器件,分别连接到数据线的D+和D-信号线上。
当数据线正常传输数据时,共模电感器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两个绕组之间的互感作用使共模电感器产生较小的电感值。
而当外部电磁干扰作用于数据线时,D+和D-信号线上的电压出现差分,导致共模电感器产生较大的电感值,从而抑制电磁干扰电流通过数据线。
同时,滤波电容器连接到共模电感器的接地端,用于滤除共模电感器产生的高频噪声。
【B 共模电感电路的优点与应用】USB 共模电感电路具有以下优点:1.抑制电磁干扰,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占用空间小,易于布局和安装;3.适应性强,可应用于各种USB 接口设备。
因此,USB 共模电感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移动硬盘等。
【B 共模电感电路的设计要点】在设计USB 共模电感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共模电感器,其电感值应满足抑制电磁干扰的要求;2.共模电感器的绕组应紧密排列,以减小互感作用;3.滤波电容器的容值应根据共模电感器的电感值选择,以保证滤波效果;4.共模电感器和滤波电容器的接地端应连接到设备的接地系统,以实现有效接地;5.考虑电路的兼容性,确保在不同USB 接口设备间正常传输数据。
USB接口电路分析

USB接口电路分析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
USB接口的特点是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拔等。
目前USB接口有两种标准,分别为USB1.1和USB2.0.其中USB1.1标准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2Mbps,USB2.0标准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为480Mbps。
主板通常集成4-8个USB接口,并且在主板上还有USB扩展接口,通常USB接口使用一个4针插头作为标准插头,通过USB 插头,采用菊花链的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设连接起来,并且不会损失带宽。
USB接口电路主要由USB接口插座、电感、滤波电容、电阻排、保险电阻、南桥芯片等组成。
USB 接口电路的VCC0和VCC1供电针脚通过保险电阻和电感连接到电源插座的第4针脚,有的主板在供电电路中还设置有一个供电跳线,通过跳线可以选择待机供电或VCC5供电。
如果选择待机供电,则在关机的状态下,USB接口也有工作电压。
USB接口电路中的保险电阻用来防止USB 设备发生短路时烧坏ATX电源,目前的主板一般使用贴片电阻或高分子PTC热敏电阻作为保险电阻。
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可以在出现短路情况时,自动升高内部电阻,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在故障排除后,又会自动恢复到低电阻状态继续工作。
USB接口电路数据线路中的贴片电感和电阻排的作用是:在数据传输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抗干扰)。
这个电阻排通常采用阻值为22欧或33欧的电阻。
而数据线路中连接的电容排和电阻排起滤波的作用,可改善数据传输质量,电容排的容量一般为47PF,有的为100PF。
USB接口的工作原理是:当电脑主机的USB接口接入USB设备时,通过USB接口的5V供电为UDB设备供电,设备得到供电后,内部电路开始工作,并向+DATA针输出高电平信号(—DATA为低电平)。
同时主板南桥芯片中的USB模块会不停的检测USB接口的+—DATE的电压。
当南桥芯片中的USB模块检测到信号后,就认为USB设备准备好,并向USB设备发送准备好信号。
主板USB接口电路检修方法

主板USB接口电路检修方法一、滤波电容损坏检测滤波电容之前应进行目测,观察电容是否鼓包、漏液或是烧坏等,若目测没有发现明显问题再用万用表测量。
首先将万用表调至欧姆档的20K档位上,然后用黑色表笔接触电容负极,用红色表笔接触电容正极,正常时屏幕显示值应从“000”始逐渐增加,最后显示为“ 1。
二、贴片电感损坏贴片电感损坏会导致USB接口电路数据传输异常,最终便USB接口无法使用。
检测时将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档,然后两只表笔分别接触电感两端,若显示“ 0”说明电感内部断路,若数字一直跳动则说明电感内部接触不良。
三、保险电感损坏保险电感损坏会无法给USB接口供电,至使其无法使用。
保险电感测量方法与贴片电感相同。
某品牌超人4500电脑,故障现象是前置USB接口不能使用,检查发现:在我的电脑属性里设备管理器中的USB驱动安装正常,但是把U盘等移动设备插入前置USB接口时,系统没有任何反应,和没有插入设备时一样;不过把U盘插入后置USB接口时,却能够发现新硬件,提示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由此可以判断USB驱动和主板的驱动安装没有问题,故障是出在USB接口的硬件方面,如跳线插针错误,连线断开,USB接口内的簧片变形等。
拆开机箱,仔细检查前置USB跳线的跳线插接位置,没有发现问题;并用万用表测试USB接口的供电极性,电压为5.06V,也是正确的,看来前置USB接口的极性正确,供电电压正常。
难道会是连接线的问题?我把连接线仔细检查一遍,全部导通。
无奈之余,只好拆下前面板。
前面板上有一个Microphone接口,一个Line Out,一个USB接口,还有一个S-Video 接口和一个Audio In接口,不过在这个机型上没有使用,都焊接在一小块电路板上。
其中USB 接口,通过四芯排线连接在主板上的插针上。
在前置USB接口的四根连线中接有F1、F2、F3、F4四个保险电阻,并且数据+和数据-两路还各有一个滤波电容C2、C3,用来滤除干扰,和两个起保护作用的二极管D1、D2。
USB接口电路电路

左边这张图,过了保险丝以后,接了一个470uF 的电容C16,右边这张图,经过开关后,接了一个100uF 的电容C19,并且并联了一个0.1uF 的电容C10;其中C16 和C19 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C10 的作用和他们两个不一样,我们先来介绍这2 个大一点的电容;容值比较大的电容,理论上可以理解成水缸或者水池子,同时,大家可以直接把电流理解成水流,其实大自然万物的原理都是类似的;作用一,缓冲作用;当上电的瞬间,电流从电源处流下来的时候,不稳定,容易冲击电子器件,加个电容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就如同我们直接用水龙头的水浇地,容易冲坏花花草草的;我们只需要在水龙头处加个水池,让水经过水池后再缓慢流进草地,就不会冲坏花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作用二,稳定作用;我们一整套电路,后级的电子器件功率大小、电流大小也不一样,器件工作的时候,电流大小不是一直持续不变的;比如后级有个器件还没有工作的时候,电流消耗是100mA,突然它参与工作了,电流猛的增大到150mA 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水缸的话,电路中的电压水位就会直接突然下降,比如我们的5V 电压突然降低到3V 了;而我们系统中有些电子元器件,必须高于一定的电压才能正常工作,电压太低就直接不工作了,这个时候水缸就必不可少了;电容会在这个时候把存储在里边的电流释放一下,稳定电压,当然,随后前级的电流会及时把水缸充满的;有了这个电容,可以说我们的电压和电流就会很稳定了,不会产生大的波动;这种电容常用的有以下三种:图3-这三种电容是我们常用的三种电容,其中第一种个头大,占空间大,单位容量价格最便宜,第二种和第三种个头小,占空间小,性能一般也略好于第一种,但是价格也贵不少;当然,除了价格,还有一些特殊参数,在通信要求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很多,这里暂且不说;我们板子上现在用的是第一种,只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种470uF 的电容不到一毛钱,同样的耐压和容值,第二种和第三种可能得1 块钱左右;电容的选取,第一个参数是耐压值的考虑;我们用的是5V 系统,电容的耐压值要高于5V,一般推荐1.5 倍到2 倍即可,有些场合稍微高于也可以;我们板子上用的是10V 耐压的;第二个参数是电容容值,这个就需要根据经验来选取了,选取的时候,要看这个电容起作用的这块系统的功率消耗情况,如果系统耗电较大,波动可能比较大,那么容值就要选大一些,反之,可以小一些;刚开始同学们设计电路也模仿别人,别人用多大自己也用多大,慢慢积累;比如咱上边讲电容作用二的时候,电流从100mA 突然增大到150mA 的时候,其实即使加上这个电容,电压也会轻微波动,比如从5V 波动到4.9V,但是只要我们板子上的器件在电压4.9V 以上也可以正常工作的话,这点波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不加或者加的很小,电压波动比较大,有些器件就会工作不正常了;但是如果加的太大,占空间并且价格也高,所以这个地方电容的选取多参考经验;第二个电容,容值较小,是0.1uF,也就是100nF,是用来滤除高频信号干扰的;比如ESD,EFT 等;有一点大家要清楚,我们初中学过电容可以通交流隔直流,但是电容的参数对不同频率段的干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个100nF 的电容,是我们的前辈根据干扰的频率段,根据板子的参数,根据电容本身的参数所总结出来的一个值;也就是说,以后大家在设计数字电路的时候,在电源处的去耦高频电容,直接用这个0.1uF 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计算;还有一点,就是大家看我们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来,通常在电路中可能瞬间电流较大的地方,会加一个大电容,比如在1602 液晶左上角的那个,靠近了单片机的VCC 以及1602 液晶背光的VCC,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在左上角电机和蜂鸣器位置有一个,也是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还有在所有的IC 器件的VCC 和GND 之间,都会放一个0.1uF 的高频去耦电容,特别在布板的时候,这个0.1uF 电容要尽可能的靠近IC,尽量很顺利的将这个IC 的VCC 和GND 连到一起,这个大家先了解,细节以后再讨论;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S B接口电路电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左边这张图,过了保险丝以后,接了一个470uF 的电容C16,右边这张图,经过开关后,接了一个100uF 的电容C19,并且并联了一个的电容C10。
其中C16 和C19 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C10 的作用和他们两个不一样,我们先来介绍这2 个大一点的电容。
容值比较大的电容,理论上可以理解成水缸或者水池子,同时,大家可以直接把电流理解成水流,其实大自然万物的原理都是类似的。
作用一,缓冲作用。
当上电的瞬间,电流从电源处流下来的时候,不稳定,容易冲击电子器件,加个电容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就如同我们直接用水龙头的水浇地,容易冲坏花花草草的。
我们只需要在水龙头处加个水池,让水经过水池后再缓慢流进草地,就不会冲坏花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作用二,稳定作用。
我们一整套电路,后级的电子器件功率大小、电流大小也不一样,器件工作的时候,电流大小不是一直持续不变的。
比如后级有个器件还没有工作的时候,电流消耗是100mA,突然它参与工作了,电流猛的增大到150mA 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水缸的话,电路中的电压(水位)就会直接突然下降,比如我们的5V 电压突然降低到3V 了。
而我们系统中有些电子元器
件,必须高于一定的电压才能正常工作,电压太低就直接不工作了,这个时候
水缸就必不可少了。
电容会在这个时候把存储在里边的电流释放一下,稳定电
压,当然,随后前级的电流会及时把水缸充满的。
有了这个电容,可以说我们
的电压和电流就会很稳定了,不会产生大的波动。
这种电容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图3-这三种电容是我们常用的三种电容,其中第一种个头大,占空间大,单位容量价格最便宜,第二种和第三种个头小,占空间小,性能一般也略好于第一种,但是价格也贵不少。
当然,除了价格,还有一些特殊参数,在通信要求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很多,这里暂且不说。
我们板子上现在用的是第一种,只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种470uF 的电容不到一毛钱,同样的耐压和容值,第二种和第三种可能得1 块钱左右。
电容的选取,第一个参数是耐压值的考虑。
我们用的是5V 系统,电容的耐压值要高于5V,一般推荐倍到2 倍即可,有些场合稍微高于也可以。
我们板子上用的是10V 耐压的。
第二个参数是电容容值,这个就需要根据经验来选取了,选取的时候,要看这个电容起作用的这块系统的功率消耗情况,如果系统耗电较大,波动可能比较大,那么容值就要选大一些,反之,可以小一些。
刚开始同学们设计电路也模仿别人,别人用多大自己也用多大,慢慢积累。
比如咱上边讲电容作用二的时候,电流从100mA 突然增大到150mA 的时候,其实即使加上这个电容,电压也会轻微波动,比如从5V 波动到,但是只要我们板子上的器件在电压以上也可以正常工作的话,这点波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不加或者加的很小,电压波动比较大,有些器件就会工作不正常了。
但是如果加的太大,占空间并且价格也高,所以这个地方电容的选取多参考经验。
第二个电容,容值较小,是,也就是100nF,是用来滤除高频信号干扰的。
比如ESD,EFT 等。
有一点大家要清楚,我们初中学过电容可以通交流隔直流,但是电容的参数对不同频率段的干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这个100nF 的电容,是我们的前辈根据干扰的频率段,根据板子的参数,根据电容本身的参数所总结出来的一个值。
也就是说,以后大家在设计数字电路的时候,在电源处的去耦高频电容,直接用这个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计算。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看我们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来,通常在电路中可能瞬间电流较大的地
方,会加一个大电容,比如在1602 液晶左上角的那个,靠近了单片机的VCC 以及1602 液晶背光的VCC,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在左上角电机和蜂鸣器位置有一个,也是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
还有在所有的IC 器件的VCC 和GND 之间,都会放一个的高频去耦电容,特别在布板的时候,这个电容要尽可能的靠近IC,尽量很顺利的将这个IC 的VCC 和GND 连到一起,这个大家先了解,细节以后再讨论。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