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
![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94e73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2.png)
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生物化学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有机化学、生物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
1. 生命基础化学生命的原子组成主要是碳、氢、氮、氧、磷和硫六种元素,其中碳是生物分子最常见的元素。
生物分子主要是由碳、氢、氧、氮这四种元素构成的,它们通过共价键形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生物大分子可分为四类: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两种大分子,多糖则是在膳食中进行质量丰富的提供。
2.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结构基质之一,在生物体中发挥着复杂多样的生物功能。
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链构成,每条链是由氨基酸经肽键连接而成的。
氨基酸是由氨基、羧基和侧链组成的,侧链决定了氨基酸的特点和生物活性。
现有的氨基酸约有20种,它们的侧链结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有四级,分别是原生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3. 核酸核酸是构成细胞核的主要成分,在遗传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种,DNA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库,通过复制保障遗传信息的保持,而RNA则是遗传信息的中介分子。
DNA分子由若干个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糖分子、一个碱基和一个磷酸分子组成。
碱基分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通过氢键互相配对形成DNA的双螺旋结构。
4. 多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长链分子,是生物体内最为普遍的高分子化合物之一。
多糖的种类很多,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果胶等等。
多糖的结构单一,是由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每一分子中单糖的数量也不等。
多糖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植物细胞壁的构成要素,在身体内还有为机体提供能量的重要功能。
元素周期表中的生物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生物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d2f42f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a.png)
元素周期表中的生物元素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工具,对于研究和理解元素及其特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元素周期表中的生物元素是指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并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元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元素,探讨它们在生命体内的功能和重要性。
1. 碳(Carbon)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个元素,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构建块。
生命体中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主要由碳构成。
碳的特殊性质使得它能够形成广泛的化合物,包括生命体内的所有重要分子。
碳的四价性使其能够和其他元素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从而构建出无数种不同的有机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基础。
2. 氢(Hydrogen)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是生物体内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
氢在水分子中占据重要地位,水分子是维持生物体稳定环境的重要因素。
此外,氢还参与了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催化酶的反应过程。
3. 氧(Oxygen)氧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八个元素,也是生物体内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
氧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氧气或水的形式存在。
氧在媒介呼吸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生物体进行细胞呼吸的必需元素。
同时,氧还参与了许多氧化代谢过程,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4. 氮(Nitrogen)氮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个元素,是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
氮是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核酸分子DNA和RNA的成分之一。
生物体通过摄取含氮的化合物来满足氮元素需求,并将其转化成蛋白质和核酸,维持生物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5. 磷(Phosphorus)磷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五个元素,是生物体内无机盐和核酸的组成元素。
生物体内的ATP(腺苷三磷酸)是一种储存和转移生命能量的重要物质,而磷就是构成ATP分子的重要元素。
此外,磷还是核酸DNA和RNA的构成成分之一,参与了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过程。
6. 硫(Sulfur)硫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六个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某些辅酶的组成元素。
高级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大总结归纳
![高级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大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3bfad0dfd0a79563d1e7237.png)
高级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大总结归纳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
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
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
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
很多酶的激活剂。
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
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
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
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
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12种常见化学元素
![12种常见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2683f8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5.png)
12种常见化学元素摘要:1.引言:化学元素的定义和重要性2.主体:12 种常见化学元素的分类和介绍2.1 金属元素2.2 非金属元素2.3 稀有气体元素3.结论:化学元素在科学和工业中的应用正文:【引言】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对于了解和研究自然界的规律以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本文将介绍12 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主体】2.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延展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中。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1) 铁(Fe):铁是地球上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用于制造钢铁等合金材料。
2) 铜(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缆、电器等领域。
3) 铝(Al):铝具有轻便、耐腐蚀等特点,常用于航空、交通等领域。
4) 钙(Ca):钙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也用于建筑材料等。
5) 钾(K):钾在农业上用作肥料,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2.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1) 氧(O):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生物体离不开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 碳(C):碳是有机物的基础元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中。
3) 氢(H):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具有高能、清洁等特点,是未来能源的重要选择。
4) 氮(N):氮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广泛应用于化工、肥料等领域。
5) 硫(S):硫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2.3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具有稳定的原子结构,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常见的稀有气体元素有:1) 氦(He):氦是一种惰性气体,在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2) 氖(Ne):氖在荧光灯、激光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3) 氩(Ar):氩是一种惰性气体,在焊接、氩氙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干货高中生物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干货高中生物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dc4e64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b.png)
干货高中生物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高中生物中常见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有机物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而无机物则是除了碳之外的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中生物中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元素组成。
一、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有机物主要由碳、氢和氧三个元素构成,其中碳是有机物中最重要的元素,被称为有机化学的基础。
即使在很少的情况下,有机物也会含有其他元素如氮、磷、硫和卤素等。
1.碳(C):碳是有机物的构成元素,每个有机物的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碳原子。
在有机化学中,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与其他碳原子形成链状结构,构建出不同长度和复杂度的有机分子。
2.氢(H):氢是有机物中第二重要的元素,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会含有氢原子。
氢原子通常与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C-H键。
3.氧(O):氧在有机物中通常以羟基(-OH)的形式存在,这些羟基被称为醇基。
有机物中的氧原子通常通过共价键与碳原子相连,形成C-O 键。
在脂肪酸、糖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氧原子的含量较高。
4.氮(N):有机物中的氮通常以氨基(-NH2)或氨基酸(-NH3+)的形式存在。
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蛋白质、核酸和酶等有机物中。
5.磷(P):磷元素主要存在于核酸(如DNA和RNA)和磷脂中。
在核酸中,磷原子构成了核苷酸的骨架结构。
6.硫(S):硫元素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质量及其二硫键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7.卤素(F、Cl、Br、I):卤素元素在有机物中以取代基的形式存在。
例如,氟原子可以替代氢原子形成氟代有机物。
二、无机物的元素组成:无机物的元素组成较为广泛,除了碳、氢和氧之外,还包括氮、磷、硫等元素,以及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等。
1.水(H2O):水是无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一种,由氢和氧两个元素构成。
2.盐(NaCl):盐是由钠和氯两个元素构成的,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3.硝酸(HNO3):硝酸是由氢、氮和氧三个元素构成的,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常见化学元素
![常见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c97ba9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c.png)
常见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自然界和人造物质的基础。
在自然界中,有众多的化学元素存在,其中一些化学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及其应用。
氧(Oxygen)氧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8,化学符号为O。
它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约占地球地壳质量的49.2%。
氧是支持燃烧的必需元素,也是绝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构成部分。
在工业上,氧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学、航天等领域。
此外,氧还是人类和其他动物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
碳(Carbon)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6,化学符号为C。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如石油、天然气、生物质等。
碳是生命的基础,并且是构成生物分子的关键元素。
除此之外,碳还是制造钢铁、制造石墨、生产化学品等的重要原料。
氮(Nitrogen)氮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7,化学符号为N。
它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气体之一,占地球大气中体积的78%。
氮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作为氮肥,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氮还用于制造硝化剂、氮气保护、氮化处理等。
钙(Calcium)钙是一种碱土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0,化学符号为Ca。
它是地壳中第五丰富的元素,并且广泛存在于岩石、骨骼和牙齿中。
钙是构建骨骼和牙齿的关键成分,也是维持神经传递、心脏收缩等生理过程所必需的。
此外,钙还在农业、建筑、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铁(Iron)铁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6,化学符号为Fe。
它是自然界中第四丰富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和地球内部。
铁是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料,也是许多重要工业用途的基础。
此外,铁还在人类身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能够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
总结:常见化学元素包括氧、碳、氮、钙和铁等。
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理解这些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和利用化学世界,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
![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d3326f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d.png)
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元素。
这些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及其性质。
1. 氢(Hydrogen)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的原子编号为1,化学符号为H。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非常高的燃烧能力。
氢气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于气体焊接和气体放电等领域。
2. 氧(Oxygen)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化学符号为O,原子编号为8。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氧气在呼吸过程中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能量。
此外,氧气还能促进物质的燃烧,是火焰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
3. 碳(Carbon)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学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C,原子编号为6。
碳具有非常丰富的化学性质和组合能力,是所有有机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碳还能形成多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如金刚石和石墨,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氮(Nitrogen)氮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符号为N,原子编号为7。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占据了大气中78%的体积比例。
氮气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是不可利用的,但对于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和植物来说,它是必要的营养源。
5. 铁(Iron)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Fe,原子编号为26。
铁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的金属。
它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强度,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工具、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等方面。
6. 铜(Copper)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u,原子编号为29。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还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
7. 锌(Zinc)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Zn,原子编号为30。
锌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和导电性,常用于镀锌工艺、电池制造和合金制备等方面。
此外,锌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生物体中的四种大量元素
![生物体中的四种大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401ffe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0.png)
组成生命体的四种主要大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主要有20多种,C、H、O、N四种元素占组成元素总量的90%左右。
扩展资料(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生物体内的常见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主要有20多种,各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差别很大,有些元素含量很多,如C、H、O、N等,有些元素含量很少。
比较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发现元素的组成大致相同,但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由上述图表可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以下规律:(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
(2)C、H、O、N四种元素占组成元素总量的90%左右。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
(4)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2、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其相对含量。
3、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是指含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是需求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如:Fe、Mn、Zn、Cu、B、Mo等。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但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1、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 6种元素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约占97%。
蛋白质主要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
2、由生物体内的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等。
3、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B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均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如C、H、N 3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干物质重量中,质量分数约占73%,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d3bd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b.png)
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通过化学元素的相互作用,生物体得以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主要元素氢、碳、氧、氮、磷和钾的角度,探讨它们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一、氢元素氢元素是生物体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
氢元素与氧元素结合形成水,水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细胞结构稳定、媒介物质运输、参与代谢等重要作用。
此外,氢元素还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
二、碳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中的基本构架元素,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含有碳。
碳元素通过与其他元素的化学键结合,形成复杂的有机分子,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无论是蛋白质、核酸、脂类还是多糖,它们都是由碳元素连接而成的。
碳元素还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三、氧元素氧元素是生物体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普遍存在于有机物中,与碳元素结合形成氧化物。
氧元素通过与其他元素的结合,满足生物体对能量的需求,参与细胞呼吸、代谢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同时,氧元素还参与水的形成,维持生物体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四、氮元素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中。
氮元素参与构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氮元素还参与氮循环,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和植物的生长。
生物体中的氨基酸和尿素等化合物都含有氮元素,是维持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必需物质。
五、磷元素磷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无机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胞的核酸、ATP(三磷酸腺苷)等重要分子中。
磷元素参与构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维持细胞的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并在DNA、RNA等核酸分子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钾元素钾元素是生物体中的一种重要离子元素,具有维持细胞内外部渗透压平衡,调节细胞内外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等作用。
钾元素参与神经传导、细胞分裂和新陈代谢过程,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初中必学的32个元素
![初中必学的32个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68dd4f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3.png)
初中必学的32个元素初中必学的32个元素引言: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而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初中阶段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时期,而其中学习元素是建立化学基础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初中必学的32个元素,这些元素是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
第一部分:前期学习的元素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首先会接触到一些基础的元素。
这些元素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1. 氢 (H):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是构成水和氢气的基本成分。
2. 氧 (O):氧是使火燃烧的必需气体,并且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许多物质中。
3. 碳 (C):碳是有机物的基础,构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并且是化学反应中的关键元素。
4. 氮 (N):氮是构成蛋白质和DNA等重要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5. 金属铁 (Fe):铁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被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和许多其他应用中。
第二部分:中期学习的元素在初中阶段,我们深入了解更多元素,这些元素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 铜 (Cu):铜是良导电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建筑工程中。
7. 锌 (Zn):锌被用作腐蚀防护和电池中,同时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8. 铝 (Al):铝是轻、强和抗腐蚀的金属,被广泛用于制造车辆、建筑和包装材料。
9. 硫 (S):硫作为一种非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制药、化肥和橡胶工业。
10. 氯 (Cl):氯是一种具有强大消毒能力的物质,也是盐的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后期学习的元素在初中的末期,学生开始接触到更多复杂的元素,并学习它们的属性和用途。
11. 氩 (Ar):氩是稳定的气体,被广泛用于电灯、激光和电子设备中。
12. 硅 (Si):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构成部分。
13. 钙 (Ca):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许多生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14. 磷 (P):磷是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元素,广泛应用于化肥、清洁剂和生化实验中。
化学中的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化学中的常见元素与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c6b79d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b.png)
化学中的常见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的学科。
在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和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一、常见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在化学周期表中,有许多常见元素,下面是其中一些常见元素的简要介绍:1. 氢(H):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成分。
氢气可用于氢能源的生产和储存。
2. 氧(O):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氧气是人类和动物呼吸所必需的。
3. 碳(C):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元素。
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含有碳。
4. 氮(N):是大气中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
氮气在植物生长和氮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5. 铁(Fe):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
铁是许多金属的主要成分,如钢铁。
二、常见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下面是几种常见化合物的简要介绍:1. 水(H2O):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
水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溶剂和反应介质。
2. 盐(NaCl):是由钠和氯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盐在食物的调味和保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3. 二氧化碳(CO2):是由碳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
4. 硫酸(H2SO4):是由氢、硫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硫酸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肥料和化学制品的制造。
5. 甲烷(CH4):是由碳和氢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燃料。
三、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元素和化合物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简要介绍:1. 氧气具有良好的氧化性,在许多燃烧和呼吸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氧气还可用于医疗和工业。
2. 水在许多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持细胞结构和调节体温。
水还是化学反应和溶解的重要介质。
3. 盐具有调味和食品保存的作用,同时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重要物质。
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释
![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5d958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e.png)
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释化学元素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广泛应用的一类物质,它们以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生产、工业、医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解释。
一、氢(H)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H。
氢的特性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的密度很低,但它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例如氢化物和水等。
氢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氢气球和火箭燃料,以及用于氢燃料电池。
二、氧(O)氧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八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O。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日常饮用的水中就含有氧。
氧的化学性质稳定,易于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氧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呼吸和营养代谢,同时也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
三、氮(N)氮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N。
氮气是一种没有味道、颜色和毒性的气体。
氮的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但能形成很多有用的化合物,例如氮肥和硝化菌等。
氮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保护食品和淹没电子器材,同时也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
四、碳(C)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六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C。
碳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元素,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
碳的性质稳定,可以形成很多有用的化合物,例如石油和生物质燃料等。
碳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化学、能源和生物领域,例如石墨烯和钻石等产品。
五、钠(Na)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十一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Na。
钠的物理性质是白色金属,易被氧化。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水、酸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钠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制取晶体玻璃和合成化学品等。
六、氯(Cl)氯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十七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Cl。
氯的物理性质是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氢和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氯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处理水和制取各种有机化合物等。
七、铁(Fe)铁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十六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Fe。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磁性。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与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6cc5c23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66.png)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与用途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包含了118种不同的元素。
每个元素由其原子基本构成单元构成,包括原子核,电子和中性粒子。
元素周期表的布局是基于元素的原子序数来确定的,该序数定义为元素原子中核中质子的数量。
这篇文章将讨论周期表中的一些元素,它们的属性和用途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篇元素是氢。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种元素,具有原子序数1。
它是最几乎存在于地球物质中的元素(只有极少量的氢气存在于地球大气中),但是在宇宙中却异常丰富。
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燃料,用于制造燃料电池。
此外,氢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第二个元素是碳,其原子序数为6。
碳是生命体中的最常见元素,因为它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从而在构建复杂分子时提供相当的灵活性。
碳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许多重要化合物的构成部分。
它的天然形式包括碳石墨、金刚石和富勒烯。
采用碳的化合物,比如石油、天然气和煤,被用来生产热和电。
此外,碳纤维和碳纳米管是由碳构成的新型材料的优秀代表,具有轻量化和高度耐久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行业。
第三个元素是氮,其原子序数为7。
氮是我们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植物的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被用于合成农业化肥,可以帮助植物生长,还用于制作硝酸。
在生命科学领域,氮被用作生物担体,用于合成极具生物活性的分子。
第四种元素是氧,其原子序数为8。
氧是地球大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使植物和动物能够进行呼吸,并在燃烧时释放能量。
它在制铁中是必要的,也被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氧还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用于生产医疗氧气和氧气气体。
第五种元素是氟,其原子序数为9。
氟是一种极其活泼的元素,常常出现在组成地球中含有天然氟化物的水域中。
氟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领域,因为它可以用于牙齿保健。
氟还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气体,容易在生产过程中泄漏并对人体造成毒害。
第六种元素是钠,其原子序数为11。
化学教学四年级常见的化学元素
![化学教学四年级常见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9359dc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0.png)
化学教学四年级常见的化学元素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四年级的化学教学中,学生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学生常见的几个化学元素及其特性。
一、氧气(O)氧气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O。
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我们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它可以被我们的身体吸收。
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支持燃烧并使火焰变亮。
二、水(H2O)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无色液体,化学式为H2O。
水是生命的基础之一,它在许多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水的凝固点为0摄氏度,沸点为100摄氏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0度时水会凝固,100度时水会沸腾。
三、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化学式CO2表示。
我们每一次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则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在大气中的增加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四、氢气(H)氢气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化学符号为H。
它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水、石油等物质中。
氢气非常轻,是最轻的元素,它可以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分子。
五、氮气(N2)氮气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化学式为N2,呈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氮气在大气中的含量很高,约占空气的四分之三。
氮气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之一。
六、碳(C)碳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化学符号为C。
它存在于许多天然物质中,如木炭、煤炭和石墨。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大量的化合物。
七、铁(Fe)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Fe。
铁是一种有弹性的金属,广泛用于制造各种物品,如建筑材料、汽车零件等。
铁还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运作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四年级的化学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这些常见化学元素的特性和应用。
常见元素用途
![常见元素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0de640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2.png)
常见元素用途常见元素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用途,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1. 氢(H):氢是最轻的元素,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能源领域和核能领域。
在化学反应中,氢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被广泛用于制取氨、氢氧化钠等。
氢还是燃料电池中的燃料,通过与氧气反应产生水和电能。
在核能领域,氢用于核聚变反应中用来提供能量。
2. 氧(O):氧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疗行业和生物领域。
氧气可以作为氧化剂参与各种化学反应,例如氧化金属、燃烧等。
在医疗行业中,氧气用于给予呼吸困难的患者供氧。
在生物体内,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参与细胞呼吸反应。
3. 碳(C):碳是生命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和能源领域。
碳可以构建无数种有机物,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在材料科学中,碳可以形成纳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导电性。
在能源领域,碳还用于燃料,例如煤炭和木材。
4. 氮(N):氮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学工业和医药领域。
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合成肥料等方式提供给植物。
在化学工业中,氮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硝酸等化工产品。
在医药领域中,氮气用于制冷、灭菌和保护药物。
5. 硫(S):硫主要应用于化学工业、冶金行业和农业领域。
硫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用于制取硫酸、硫化物等化工产品。
在冶金行业中,硫可以与金属反应形成硫化物,用于提取金属或改善金属性能。
在农业领域中,硫可以作为农药、杀菌剂使用,用于防治病虫害。
6. 铁(Fe):铁是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和医药领域。
铁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制作钢材用于建筑结构、桥梁等。
在机械和电子领域,铁是制作机器、电器设备以及电磁材料的重要原料。
在医药领域中,铁被用于合成药物或作为营养补充剂。
7. 锌(Zn):锌是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和化工领域。
锌被用于制作电池、电子元件等电子产品。
元素的功能主治
![元素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b56732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7.png)
元素的功能主治引言元素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元素及其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功能主治。
氧气1.作为呼吸气体,供给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促进新陈代谢。
2.氧气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休克、创伤等。
氮气1.用于气体保护焊,作为焊接过程中的惰性气体,防止焊接区域氧化。
2.氮气还可被用于冷冻保藏食品、电子元件等,延长物品的保鲜期。
碳1.碳在生命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有机物的主要构成元素。
2.碳化物的特殊性质使其可用于制造钢、石墨、黄金等物质。
铁1.铁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参与氧气运输。
2.在工业中,铁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汽车、机械等重要构件。
钙1.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参与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调节。
2.在农业领域,钙被用作土壤改良剂,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pH值。
锌1.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酶的活性和免疫功能。
2.锌还广泛用于电池、镀锌、合金制造等领域。
铝1.铝是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用于电力、汽车等领域。
2.铝也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硅1.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
2.硅酸盐材料在建筑、陶瓷、玻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硫1.硫被用于制药业、农药业和化学工业,是很多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2.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道,广泛应用于气味标记和检测等领域。
总结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功能主治,通过对元素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元素,发挥它们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了解元素的功能主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关于元素的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对各种元素的应用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有进一步的疑问或者需要深入了解某个元素,请咨询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作者:————————————————————————————————日期:ﻩ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
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
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
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
很多酶的激活剂。
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
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
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
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
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
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8、75%的酒精溶液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
(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
遇淀粉变蓝。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16、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7、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18、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9、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20、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凝血21、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
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
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22、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
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于。
23、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
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缍体的形成。
24、氯化钙:三、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砷、苯、煤焦油病毒因子: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2、基因诱变:物理因素: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脂3、细胞融合: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方法:PEG(聚乙二醇)生物方法: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四、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1.DNA、RNA: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遗传物质2.AIDS:艾滋病3.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4.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酶ADP+Pi+能量5.ATP:三磷酸腺苷,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6.NADP+:辅酶Ⅱ。
NADPH:还原型辅酶Ⅱ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把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能,NADPH具有强的还原性和活跃的化学能两个特性。
反应式如下:−酶NADPHNADP++2e+H+−→−C47.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PEP−→8.C3植物:小麦、水稻、大麦、大豆、马铃薯、菜豆和菠菜C4植物:玉米、甘蔗、高粱、苋菜9.PEG:聚乙二醇,用于原生质体融合五、人体正常生理指标:1、血液PH值:7.35~7.452、血糖含量:80~120mg/dl。
高血糖:130mg/dl,肾糖阈:160~180mg/dl,早期低血糖:50~60mg/dl,晚期低血糖:<45mg/dl。
3、体温:370C左右。
直肠(36.90C~37.90C,平均37.50C);口腔(36.70C~37.70C,平均37.20C);腋窝(36.00C~37.40C,平均36.80C)4、总胆固醇:110~230mg/dl血清5、胆固醇脂:90~130 mg/dl血清(占总胆固醇量的60%~80%)6、甘油三脂:20~110 mg/dl血清六、高中生物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1、ATP合成反应方程式:ATP −→←酶A DP +Pi +能量 2、 光合反应:总反应方程式:6C O2+12H 2O −−−→−光、叶绿体C 6H 12O 6+6H2O+6O 2 分步反应:①光反应:2H 2O−→−4[H]+O 2A DP+Pi+能量−→−酶ATP NA DP ++2e+H +−→−酶N ADPH ②暗反应:CO 2+C 5−→−酶2C 3 C 3−−−−→−、酶、ATP H][C 6H 12O 6+C 5 3、 呼吸反应:(1)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C 6H12O 6+6H 2O+6O2 −→−酶6CO 2+12H2O+能量 分步反应:①C 6H 12O 6−→−酶2 C3H 4O 3+4[H]+2ATP(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2 C 3H 4O 3+6H 2O −→−酶6CO 2+20[H ]+2ATP(场所:线粒体) ③24[H]+6 O 2−→−酶12H 2O +34A TP (场所:线粒体) (2)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场所:细胞质基质)①C 6H 12O 6−→−酶2 C 2H 5OH +2CO 2+2ATP ②C 6H 12O 6 −→−酶2C 3H 6O 3+2ATP 4、 A A缩合反应:n AA −→−酶n 肽+(n-1)H 2O 5、 固氮反应:N 2+e+H ++A TP−−→−固氮酶NH 3+ADP +P i 七、生物学中出现的人体常见疾病:1、 非遗传病:①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自身免疫病。
免疫机制过高)② 艾滋病(免疫缺陷病)胸腺素可促进T 细胞的分化、成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功低下患者(如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2、 遗传病:(见下)八、 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类别 名称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隐性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显性 多指、并指、短指、软骨发育不全性(X)染色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九、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微生物:1、 病毒类: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① 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 AR S病毒)D NA 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② 植物病毒:RN 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 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 微生物病毒:噬菌体2、 原核类:具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① 细菌: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肺炎双球菌S 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为基因工程提供运载体,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 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甲基营养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 链球菌(一般厌氧型);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等② 放线菌:是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
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85%)。
繁殖方式为分生孢子繁殖。
③ 衣原体:砂眼衣原体。
3、 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实验室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4、 真核类: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包括: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霉菌:可用于发酵上工业,广泛的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固醇、维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