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复习教学设计主讲内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本单元是整数四则运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前面所学加减法、乘除法计算的1、单元重要性巩固和扩展,又是对整数四则运算的归纳和总结,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括号三个部分。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3、教学目标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备注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就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教学重点、容易加法、乘法的意义比较难以认知,就是教点学的难点,合理有效率、正确地排序与解决问题也就是教学的难点。
5、教具学具准备工作6、课时精心安排6课时教法:1.兴趣引入。
2.微笑教学。
3.探讨中认知。
7、教导法学法学法:1.出具例题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尝试答疑,与同桌说道说道自己就是怎样想要的,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日常的多媒体课件2生活经验,编出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答。
3.学习例题时,学生可以先自己在练习本上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然后再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学生集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复习旧知,感知逆运算(二)、新课教学8、教学设计(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五)、课后练习作业量适中,注重基础;既能巩固新知9、作业设计又要有针对性。
1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备课教案
1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备课教案与老师们探讨的话题:如何把握本单元“算”与“用”的结合点。
新课程实验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应用题教学,除了有侧重地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之外,大部分解决问题的内容结合在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学习之中。
怎样进行“算用结合”教学,是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在一部分教师中感到困惑的是在计算教学中,何时去落实数量关系,何时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
存在着脚踏两只船,无所适从的情况。
因此,要做好算用结合,必须认真分析教学内容,认清本课是以计算为重点,还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把握算用结合的度。
如以上“四则运算”,当然要以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为重,其实运算顺序的教学,在前几册中都已经有学习到,只是在这一单元进行整理。
所以相对学生而言,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更难点。
老师可以把心思多一点用在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
本单元的实际问题,有的数量关系学生比较熟悉或已接触过,但有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如归一问题,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如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
”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
这跟老师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关,有些老师可能从一年级开始就比较重视说解题思路,有些老师可能忽视了这一点。
那就要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虽然很难定出“算”与“用”在量上的比例,但只要教师认清教学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本班学生四则运算在前几册中就已经灌输得比较好了,那就以后者为重。
如果本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那么就要对四则运算的顺序作强化。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精品同步教案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被减数
减数
差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教后 反思
本节课将计算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 对每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加、减法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再通过对比、分析已知与未知信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 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时,注意建立新、旧 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思 维和表达能力,有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站在新的高度去理解原来学过的 算理算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明确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
简单介绍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
一下青藏
学生回答。
铁路,调
些信息呢?(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
指定几名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再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课堂预设:814+1142=1956(板书)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加法解决问题?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指定几名学生回答,并进行 总结。 课堂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相加的两个数 叫作加数,加得的数叫作和。
学生多回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答,学生
自己完
(板书)
善。
课堂小结: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则运算》(三)巩固发散、独立完成P3 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3043-575=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
、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①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
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②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4、猜一猜我是几3、教学有关0的运算。
(1)出示P6例3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0的哪些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试题,教师记录。
预设:0+5= 24-0= 5×0= 0指名口算后,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能不能作除数呢?为什么?注意:0不能作除数。
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除数=(被除数-余数)÷商6/1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340+190= 254+297=586-98= 712-455=6/2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10、如果○是△的30倍,下面哪些算式是对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二、感受括号的作用(一)感受小括号的作用96÷12+4×21. 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 如果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128+147)÷25]=3520 (920+438÷73)×34=31484 小结:看树形图列综合算式、抄,从左往右抄。
2、添,从上往下添按需添括号。
、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写成综合算式1)150÷3=50 180+50=230、平均每组做几个?、先用记号标出先算的部分,再进行递等式计算。
(完整版)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授课目的1.结合详尽情境经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研究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大要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觉数学的内在逻辑性,领悟数学的价值。
二、授课重难点授课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授课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授课准备课件、学习单。
四、授课过程(一)创立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立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3.师:你能依照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 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二)自主研究,加减定义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着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3.报告交流,显现解题过程:预设:814+1142=1956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够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数学问题)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 =和)8.师:刚刚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生:参照加法算式解能够。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人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主讲稿
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难点:1、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关键:先根据例题把运算顺序讲清,适当补充四则运算的题型和量。
情景是作为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为何可以这样计算的素材来加以理解。
在学生基本掌握运算顺序后,再补充综合性的“解决问题”题型,从而使解题步骤和策略得以强化。
五、学生情况学生基础较,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六、教学建议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新人教版四下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全单元备课
1、计算下面各题。
0+8=22+17×0=0+7+7=
0×8=56×27×0=74-74+19=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有关0的运算
1.口算引入
2.探究新知
学生进行分类:分4类
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3+0=3,作加数。
3-3-0,作差。
0×3=0,作因数。
0÷a=0(a≠0)
作被除数。
同桌互说。
四则运算中有关0的运算是在第一学段中学生掌握了0的特性之后,教材编排了例3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和整合概括能力。
学
习
目
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教学
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
措施
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文字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目录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1)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5)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7)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 (10)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12)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14)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备课 (16)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备课 (18)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备课 (20)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单元名称:四则运算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制定以下教学措施: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四则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四则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个步骤的问题?”(如购物找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四则运算的奥秘。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分享环节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信心,但部分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发言和展示的机会,并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四则运算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在课后及时进行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章节的知识。
(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无括号和有括号情况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举例:解决“32 + 4 × 5 ÷ 2 - 6”的计算顺序,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
(3)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运算定律的应用: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等简化计算。
举例:利用加法结合律将“3 + 4 + 5”改写为“3 + (4 + 5)”,简化计算过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四则混合运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班现有学生44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本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还是老师的好帮手,中等生能积极学习,后进生总给人感觉是扶不起的阿斗!总而言之,我应该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写特点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已经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3、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并巩固加减法的关系及其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感知逆运算.1、导入:上新课之前.老师要出一道题考考你们.[课件出示]请利用数字6、7、8、9、15中的任意3个数字组成2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2、让学生举手回答自己想到的算式.老师给予相应的表扬.3、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真不错.是啊.我们以前就已经对加、减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二、新课教学1、[课件出示例题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读题.理解题意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2)画线段图(3)怎么列算式呢?[课件出示]算式:814+1142=1956(千米)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是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2、变换例题[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读题列式计算:1956-814=1142 (千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读题列式计算:1956-1142=814 (千米)(2)提出思考问题与例题1题相比.例题2、例题3题分别时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算?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并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3)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展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3043-2468=3043-575=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是否重新认识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呢?说说你的新收获吧!五、课后习题1.根据已给出的算式直接写出相应算式的得数.977+123=1100 587-542=451100 -977= 45+542=1100-123= 542+45=2.判断题.(1)在103-21=82这个减法算式里.103是减数.21是被减数.82是差. ( )(2)计算300-88=212时.只能用212+88=300进行检验.( )板书设计: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说课稿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主要介绍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方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于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还不够熟悉。
此外,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运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四则运算的规律。
3.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教学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四则运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四则运算的规律。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4.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5.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欢迎阅读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4课时租船问题
30 ×5 + 24 ×1 =174(元)
方案二:把小船上的2人和1条大船上的6人都安排坐2条小船,还可以省钱。
4条大船:30 ×4 = 120(元)
2条小船:24 ×2 = 48(元)120 + 48 = 168(元)
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五、巩固拓展,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1.学生总结:
2.教师总结:先假设,再调整,尽量不空座。
3.童子功:小车算,大车租,尽量满座不空余。
七、课后检测,
达成度:四(5)班 95% 四(6)班92%
问题成因: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很大差别,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2.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2.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3.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有哪些基本运算符号?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详细介绍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1.加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2.减法:用-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3.乘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4.除法:用÷表示,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
步骤三:练习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互相讨论解题方法。
示例练习题:1.17 + 9 = ?2.25 - 8 = ?3.6 × 4 = ?4.24 ÷ 6 = ?步骤四:运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等符号来说明运算的顺序。
教师解释运算顺序的规则:1.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运算;2.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3.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师给出一些运算顺序的例子,并让学生自行计算结果。
步骤五: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巩固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示例练习题:1.12 + 8 × 2 = ?2.(15 - 7) × 3 = ?3.14 ÷ (6 - 2) = ?4.10 × 2 + 15 ÷ 3 = ?步骤六: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简单的四则运算,并且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突出小括号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括号。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中,教师要纵观全局驾驭教材,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
本单元设置了3个练习,都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应突出练习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