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辨证论治
腹痛的辩证论治
腹痛的辩证论治摘要:腹痛为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发生及发展中均可伴随腹痛表现,为此,腹痛的病因具有复杂性特征。
在中医范畴中,腹痛是胃腕之下,耻骨毛际之上部位的疼痛表现。
对于腹痛症状的治疗,认为辨证论治可发挥出针对性治疗效果。
而本次研究将对已有关于腹痛辨证论治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关键词:腹痛;辩证论治;鉴别诊断前言腹痛症状结合疼痛部位可进一步分为大腹痛与小腹痛及少腹痛等,可发生在多种疾病患者中,可伴随其他症状出现。
西医内科以腹痛为主症的病症,常见为胃肠痉挛与消化不良及肠部疾病等。
而中医对腹痛的治疗可采用针刺法与灸法及中药等多种手段进行,而辨证论治为主要思路。
1.腹痛的鉴别诊断第一,胃在腹中,与肠道连接,腹痛与胃痛在范围上较难分辨,部分患者会将胃痛描述为腹痛。
且腹痛多伴随胃痛症状,胃痛也可引发腹部疼痛症状,需要对两种疼痛进行有效鉴别[1]。
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
腹部部位主要集中在胃脘下部,所处部位较低。
且多数患者在腹痛时还可表现为腹胀,除此之外大便性状也可发生改变。
对于以上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可参考X线检查与显微镜检查结果。
第二,多种内科疾病发展中均可出现腹痛症状,临床表现较为相似。
在痢疾患者中,患者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积聚也多伴随腹痛表现,但更多为腹中包块,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初步鉴别。
第三,外科腹痛多在腹痛期间伴随发热症状,预先腹痛后发热,且发热逐渐发展加重,疼痛程度也会进一步加剧,疼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
通过内科正确治疗,若病情未有改善或加重,则可初步判断为外科腹痛[2]。
1.腹痛的证型分析在中医范畴中,腹痛可分为多种证型:第一,寒邪内阻型。
以腹痛拘急为主要症状,在后疼痛程度加剧,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
第二,湿热壅滞型。
患病后多伴随按压时腹痛明显表现,同时大便秘结,舌苔泛黄。
第三,虚寒腹痛。
患者多感觉腹痛绵绵,反复发作,神疲乏力。
第四,气滞腹痛。
患者以腹胀闷痛为常见表现,腹痛无固定部位,可累及两胁与少腹,在情绪变动下可发作疼痛[3]。
腹痛
腹痛(abdominal pain,abdominalgi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
目录证名。
出《素问·举痛论》。
包括脘腹、胁腹、脐腹、少腹等部位。
《症因脉治》卷四:“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
”《医宗必读》卷八:“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为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脉、大小肠。
”《医学举要》卷三:“腹痛一证,分无形、有形。
……大抵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主。
”《万病回春》卷五:“腹痛有寒、热、食、血、湿、痰、虫、虚、实九般也。
”另有蓄血、症瘕等亦可引致腹痛。
《景岳全书·杂证谟》:“痛有虚实,……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为实,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多虚。
”《隘村医诀》卷上:“腹痛之证,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湿痰、有虚、有实。
若绵绵痛而无增减者,寒也;时痛时止者,热也;每痛有处,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者,食积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湿痰也。
其诸痛虚实,更宜详辨。
痛而胀闷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拒按者多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喜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
新病多壮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
”关于治疗,龚廷贤谓:“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症施治。
若外邪者散之,内积者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泄则调之,闭则通之,血则消之,气则顺之,虫则追之,积则消之。
加以健理脾胃,调养气血,斯治之要也。
”(《寿世保元·腹痛》)提示了大法。
中医内科学课件-腹痛
2.腹痛与内科其他疾病中的腹痛症状 中医内科学
内科许多疾病中会出现腹痛的表现,但腹痛只是该病的一个症状, 其临床表现以该病的特征为主,如痢疾虽有腹痛,但以里急后重、 下痢赤白脓血为特征;积聚虽有腹痛,但以腹中有包块为特征。而 腹痛则以腹中疼痛为主要表现。如这些内科疾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 时,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应行相关检查。
3.内科腹痛与外科、妇科腹痛
中医内科学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不剧,压痛不明显,痛无定处,腹 部柔软;外科腹痛多先腹痛后发热,疼痛剧烈,痛处固定,压痛明 显,伴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若为女性患者,应注意与妇科腹痛鉴 别,妇科腹痛多在小腹部,与经、带、胎、产有关,如痛经、流产、 异位妊娠、输卵管破裂等,若疑为妇科腹痛,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 以明确诊断。
1.外感时邪
中医内科学
外感六淫,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其中以寒邪为多见。寒性收 引凝滞,损伤阳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若 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外感暑热,或湿热浸淫,邪气壅滞于内, 腑气不通,气机阻滞,亦可引起腹痛。
2.饮食不节
中医内科学
暴饮暴食,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饮食停滞于胃肠,腑气阻滞不通; 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寒湿内生,阻碍气血运行;或过食肥甘、 辛辣,或食入腐败变质食物,酿生湿热,湿热阻滞,气机不通,均 可引发腹痛。
此外,外伤及腹部术后,血络受损,腹中血瘀,不通则痛,亦可发 生腹痛。
腹痛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或久病脾虚, 脏腑经络失养,不荣则痛。其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 气滞、血瘀。
中医内科学
病理性质可归纳为寒热虚实,寒邪、湿热、食积、气滞、血瘀等邪 气壅滞于腹内,气机不畅,腑气不通,络脉痹阻,不通则痛,属实 证;脾肾阳虚,或气血亏虚,不能温养腹部经脉,不荣则痛,属虚 证。
腹痛-中医诊疗指南
腹痛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腹痛病的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与调护的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腹痛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腹痛 abdominal pain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1]。
主要病因病机包括寒邪内阻、湿热壅滞、肝郁气滞、瘀血阻滞、饮食积滞、中虚脏寒等。
常见于西医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胰腺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3临床诊断3.1中医诊断3.1.1病名诊断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3.1.2证候诊断基于《中医内科学》[2]、《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及腹痛的临床特征[3],分辨寒热、虚实、脏腑、气血,临床常见证候如下:3.1.2.1寒邪内阻腹痛急剧,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紧。
3.1.2.2 湿热壅滞腹中疼痛,按之痛甚,胀满不舒,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口黏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3.1.2.3肝郁气滞腹部胀痛,攻窜两胁,痛引少腹,得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不舒时加重,胸闷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3.1.2.4 瘀血阻滞腹中刺痛,痛势较剧,痛处不移,拒按,腹痛迁延不愈,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3.1.2.5饮食积滞腹痛胀满,多有伤食病史,疼痛拒按,厌食泛呕,嗳腐吞酸,大便泄泻或便秘,舌苔腻,脉滑实。
3.1.2.6 中虚脏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饥饿及劳累后加重,神疲气短,怯冷肢寒,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3.2西医诊断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4];胰腺炎的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5]、《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6];胆囊炎的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7];3.3中医鉴别诊断3.3.1胃痛胃痛部位在上腹近心窝处,常伴脘腹胀满、呕恶泛酸、嗳气嘈杂等症,病变以胃为主。
中医内科学-腹痛-笔记
中医内科学-腹痛-笔记1.腹痛的概念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病因病机1.腹痛的常见内因与外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可导致本病。
此外,跌仆损伤,络脉瘀阻,及腹部术后也可致腹痛。
2.腹痛的基本病机及转化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及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
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诊断和类证鉴别1.腹痛的诊断要点(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临床可据此进一步辨病。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
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睾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以鉴别何脏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2.腹痛与胃痛的鉴别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
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辨证论治1.腹痛的寒热虚实辨证要点腹痛之证首辨腹痛之缓急,次辨腹痛性质,再辨腹痛部位。
突然起病,腹痛剧烈,常有明显诱发因素,或伴有发热,或伴有呕吐,嗳腐酸臭等症状者,属急性腹痛,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虫积内扰所致;起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时作时止,痛势不甚,经久缠绵,属慢性腹痛,多由情志内伤,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引起。
浅谈《伤寒论》对腹痛的辨证论治
(责 任 编 辑 :陈 涌 涛 )
收 稿 日期 :2010—07—29 作 者 简 介 :李 虹 荚 (1965一),女 ,大 安 市 第 一 人 民 医院 主 治 医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医 内科 。
腹痛的辨证论治
腹痛的辨证论治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腹痛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寒热虚实腹痛拘急冷痛,疼痛暴作,痛无间断,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遇冷痛剧,得热则痛减者,为寒痛;腹痛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则痛增,得食痛减者,为虚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疼痛持续不减,得食则甚者,为实痛。
2、辨在气在,血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暖气矢气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者,为血瘀痛。
3、辨急缓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因外邪入侵,饮食所伤而致者,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者,属慢性腹痛。
4、辨部位诊断腹痛,辨其发生在哪一位置往往不难,辨证时主要应明确与脏腑的关系。
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胁腹、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及大肠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肾、膀胱病变;绕脐疼痛,多属虫病。
二、治疗原则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
腹痛以“通”为治疗大法,系据腹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病理生理而制定的。
肠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肠腑病变而用通利,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腑气得通,腹痛自止。
但通常所说的治疗腹痛的通法,属广义的“通”,并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在辨明寒热虚实而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理气、活血、通阳等疏导之法,标本兼治。
如《景岳全书·心腹痛》曰:“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闭结坚实者为言。
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可用也。
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如冰炭。
”《医学真传·腹痛》谓:“夫通则不痛,理也。
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凋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
腹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腹痛腹痛主要由于腹内脏器的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引起,但胸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绞痛等)有时也可由于放射而引起腹痛。
因此,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必须认真鉴别,明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
外科和妇科某些疾病引起的急性剧烈腹痛,属于急腹症范围,另有专节介绍。
内、儿科有些引起腹痛的疾病如溃疡病、痢疾、肠寄生虫、泌尿系统结石等亦均有专节叙述。
这里主要介绍中医对腹痛辨证论治的一般知识,但必须注意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学认为腹痛的发生与受寒、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及平素内脏阳虚等有关。
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但以实证为主。
实证因湿热、食积、气滞血瘀、寒积等导致腑气通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虚证为脏气虚寒,气血不能温养所致。
【诊断】详细询问病史,注意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与饮食的关系,以及其他伴发症状,结合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作出鉴别诊断。
1.凡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又相当严重,体检时腹部有明显压痛部位,伴腹肌紧张或反跳痛或触及包块者,应当考虑到急腹症疾病,参考外科急腹症篇,作进一步鉴别诊断。
一般而言,持续性腹痛,多见于炎症及内出血;阵发性腹痛,多见于梗阻,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的,多为炎症并有梗阻;钝痛和胀痛多见于炎症;绞痛多为梗阻。
2 .凡于腹痛前或腹痛的同时出现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多属内科疾病。
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多属胃部疾病。
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黄疸等症状和体征的,多属肝胆系统疾病。
中上腹或脐周围或全腹疼痛,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而局部有压痛等症状的,多属胃肠道炎症。
脐周围阵发性疼痛而无明显压痛者,多属肠寄生虫病。
右下腹痛如反复发作,除外科阑尾炎外,应考虑肠结核病。
3 .对女性病人应询问月经史,鉴别痛经、输卵管炎、盆腔炎、宫外孕等妇科疾病。
4 .除检查腹部外,还应注意胸部检查,询问有无咳嗽、胸痛等其他症状,从而鉴别由于胸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绞痛等疾病引起的放射痛。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腹痛腹痛是以胃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
西医学中的肠道易激综合征、胃肠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粘连、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以腹痛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内经》对腹痛的病因病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指出了寒邪、湿邪、热邪等是导致腹痛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腹痛已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腹痛虚实寒热的辨证方法。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强调下法的应用。
如对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证以及寒邪攻冲证,分别用附子粳米汤及大建中汤治疗,开创腹痛辨证选方之先河。
3.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谓:“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唯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
”详论不同类型腹痛的特点。
4.金·李东垣《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苈大黄之属明确“痛则不通”的病机学说,并: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
”对后世影响很大。
5.明·秦景明《症因脉治·腹痛论》曰:“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毛乙上名日腹痛。
若痛在胁肋,曰胁痛。
痛在脐上,则日胃痛,而非腹痛。
”对腹痛与胃痛、胁进行鉴别。
6.龚信《古今医鉴》针对各种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疗法则:“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是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
”清王清任、唐容川对腹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如《血证论》谓:“血家腹痛,多是瘀血。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
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
【范围】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
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
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2.病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与大小肠及肠间经脉、脾、胃、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不外虚、实及虚中夹实三类。
实者为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f虚者为中虚脏寒;虚中夹实者为正虚而感邪。
腹痛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鉴别诊断
3.腹痛与外科妇科腹痛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
腹痛,疼痛一般不剧,痛无定处,压痛不明显;外科腹痛多先腹痛后 有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可见腹痛拒按,腹肌紧张 等。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带胎产有关。如痛经,先兆流产,宫外 孕,输卵管破裂等,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辩证要点
病因病机—病因
1.外感时邪 外感风、寒、暑、热、湿侵入腹中,
均可引起腹痛。伤于风寒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若伤于 暑热,暑邪湿热中阻,邪气奎滞于内;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湿 热奎滞;可导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则腹痛。
2.饮食所伤 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饮食停滞;悠
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成湿热,内蕴胃肠;或恣食生冷,遏阻脾阳, 均可导致脾胃纳运升降失常,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如饮食不洁, 肠虫滋生,阻于肠间,腑气不通则痛。
又是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若相 关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淤滞,脉络痹阻,或脏腑失于温煦濡养均可 导致腹痛。
病因病机—病机
3.病理性质 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概而言之,实
为邪气郁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虚为阳气虚弱,脏腑经脉失于 温养引起。
4.病机转化 一是虚实转化,如实证日久,或失治误治,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1.寒凝腹痛 证候:腹痛急暴,得温则减,遇冷痛甚,畏 寒,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利,或见大便 溏薄,舌苔白腻,脉沉紧。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方解: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如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为肾阳不 足,寒邪内侵,宜通脉四逆汤以温通肾阳;
腹痛PPT课件
.
(一)诊断
症状: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 本节主要讨论内科腹痛。特点:腹软,无肌紧张, 疼痛一般不甚剧烈,压痛较轻,无反跳痛。常见诱 因:饮食、情志、受凉。 腹部X光、B超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 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应注意排除外科腹痛、妇科腹痛。
(二)鉴别诊断之一
5.瘀血阻滞
主症:少腹疼痛,痛势较剧,痛如针刺,痛处 固定不移,拒按,腹痛经久不愈; 兼次症:腹部包块,大便色黑,肌肤甲错;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 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 小茴香、肉桂、干姜:温经止痛。 临证加减: 腹部术后腹痛,久治不愈者,加泽兰、红花; 跌仆损伤加丹参、王不留行,或吞服三七粉、云南白 药; 下焦蓄血,大便色黑:桃核承气汤; 胁下积块,疼痛拒按:膈下逐瘀汤。
鉴别诊断之二
腹痛与胃痛
腹痛 部位 胃脘以下,耻 骨毛际以上 便秘、泄泻 胃痛 胃脘部
兼症
嗳气、泛酸、 呕吐等
鉴别诊断之二
痢疾: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积聚:腹中包块。 鼓胀: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腹壁脉络 暴露。
四、腹痛的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2、治疗原则 3、分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 1、辨虚实
6.中脏虚寒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喜按,饥饿劳 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 兼次症: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面色无华, 大便溏薄。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刺痛、痛处拒 按
痛处固定 入夜尤甚、包 块、舌紫、舌 有瘀点瘀斑
腹痛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
壹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治法:
代表方:小建中汤。
常用药:桂枝、干姜、附子、 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党参、白术。
临证加减:
1)尚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 气健脾之力,加吴茱萸、干姜、川椒、乌 药等助散寒理气之功。
2)若腹中大寒痛,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 汤温中散寒。
3)若腹痛下痢,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 可用附子理中汤。
•虚证 1.中虚脏寒证
分证论治 1.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迫,剧烈拘急,得温痛
减,遇寒尤剧。 兼次症: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 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 舌象:苔白腻 脉象:沉紧。
治法: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常用药: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临证加减
寒气上逆:腹中雷鸣切痛,胸协逆满,呕 吐---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
内外皆寒:腹中冷痛,身体疼痛---乌头桂 枝汤温里散寒。
3)若少腹拘急冷痛,寒滞肝脉者,用 暖肝煎暖肝散寒。
4)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 者,用大黄附子汤以泻寒积。
2.湿热壅滞 主症: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大便秘结,或 溏滞不爽。 兼次症:胸闷不舒,烦渴引饮,身热自汗, 小便短赤。 舌脉: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病理因素:
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 瘀。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 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诊断依据
诱因 饮食、情志、受凉、劳累、天气。
诊断依据
伴随症: 饮食、大便失常。腹痛常牵掣其他
部位作痛,其痛或固定不移,或走窜 不定。
诊断依据
辅助诊断:x线、B超、CT、MR以及实验
中医内科学腹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 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
也。”
《诸病源候论》认为:“因腑 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 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 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中阳受损,运化失司可见大便溏 薄
➢阴寒凝滞,阳气不行则可见怕冷, 踡卧,小便清长之象。
➢风寒之邪入侵腹中,中阳受损, 脾胃气机失调,经脉拘急运行受 阻,故腹痛暴作,遇冷痛甚,得 温痛减
➢若感受暑热之邪,或兼湿邪与积 滞内结于中,腑气不通,而致腹 痛者,因暑热之邪易伤津耗液, 可见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若兼积滞,又可见恶心呕吐,腹 胀纳呆等症
➢舌红,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
二、饮食不节,邪滞中焦
剂。 若虫结成团,腑气闭结,症见腹部攻撑作痛,呕吐,便秘,矢气,并有虫瘕,苔薄腻或黄腻,脉弦,宜通里攻下,用大承气汤加减。
(二)实热腹痛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二、治疗要点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为法。
恣食辛辣厚味 过食生冷 暴饮暴食
邪滞中焦 腹痛
恣食辛辣厚味,酿生湿热, 湿遏热结,气机阻滞,传导 失司而致脘腹胀满者,可见 疼痛拒按,伴有便秘或便而 不爽,舌黄腻,脉滑实之症。
过食生冷,损伤脾胃,脾 失健运,寒湿留滞,气机阻 滞,通降失常,故腹痛暴作, 常伴恶心呕吐,手足逆冷, 腹中雷鸣之症。
暴饮暴食,胃纳过盛,
类证鉴别
二、腹痛与胁痛 胁痛的疼痛部位在一侧或二侧季 肋下,很少有痛及脐腹及小腹者, 故不难与腹痛鉴别。
类证鉴别
三、腹痛与淋证 淋证之腹痛,多属于小腹,并伴 有排尿窘迫,茎中涩痛等症。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第三节腹痛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
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均属本病范畴。
腹痛为临床常见的病证,各地皆有,四季皆可发生。
《内经》已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并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等脏腑有关。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论述颇详,并提出了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如谓:“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前条还明确指出了攻下后“黄苔”消退与否是验证肠胃积滞是否清除的标志。
同时还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方剂,如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附子粳米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大建中汤等。
·《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首次将腹痛作为单独证候进行论述,并有急慢腹痛之论。
《医学发明·泻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大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内科腹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当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当这些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妇科疾病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腹内有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诸多脏腑,并是足三阴、足少阳、手阳明、足阳明、冲、任、带等诸多经脉循行之处,因此,腹痛的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
中医内科学腹痛(案例教学法)
●3)中医诊断为中脏虚寒性腹痛,具体发病为中阳虚寒,肠道血 虚。
●4)从处方和药物组成看:桂枝5g ,生白芍15g ,全当归10g , 瓜蒌30g ,炙甘草4.5g ,桃仁泥10g ,火麻仁6g ,饴糖60g , 主方为小建中汤的加减方。
●处方:大黄15g(后下) ,枳实12g ,厚朴12g ,芒硝30g(分 2次冲服)。1剂,服药4小时后腹泻5次,到夜间腹痛明显减轻, 体温下降至38℃左右。次日,上方去芒硝,加茵陈、金钱草、香 附、郁金、苍术等,再服1剂后腹痛消失,体温正常,上方加减 再服2剂后愈。
●(2)问题设置 ●1)患者本次发病的诱因。 ●2)西医检查结果并试分析。 ●3)中医辨证依据是什么?和哪些病相鉴别? ●4)给出中医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和剂量。
●3)中医辨证依据:查面色红赤,口臭,舌苔黄厚腻,脉沉紧, 腹部胀满拒按,大便5日未解,矢气不通,小便黄赤,诊为阳明 腑实之症。本病应和以下病鉴别:急性胃肠炎,输尿管结石,其 他外科急腹症,如消化道穿孔、胆囊炎等。
●4)中医证型为阳明腑实证,治法为通腑泻热,方剂大承气汤加 减。大黄15g(后下) ,枳实12g ,厚朴12g ,芒硝30g(分2 次冲服),1剂。
●5)给出本病的治疗原则和方药组成及剂量。 ●6)小建中汤的临床适应证有哪些? ●7)分析小建中汤的方义。 ●8)随病情变化,写出后期治疗本病的思路。 ●9)结合临床症状写出小建中汤的加减变方。
●(3)引导分析
●1)患者有多年便秘史,大便如羊屎,数日一行,脐周经常隐痛, 食纳少,失眠。发病缓慢。
【中西医互参】
●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痉挛、不完全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 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 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排除外科及妇科疾病后均可参考本节辨 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腹痛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腹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且相互兼杂,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以寒热虚 实、在气在血为辨证纲领,以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 失养、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腹痛病位在腹,诊断时应注意与胃痛,尤 其是外科腹痛、妇科腹痛等相鉴别。病变涉及脾、大小肠、肝胆、肾、 膀胱等多脏腑,并涉及多经脉,在辨证时应综合考虑。腹痛的治疗以“ 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 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不得认为“通”即是单纯攻下。
脾胃系 病 症 中医内科学
腹痛
Part01
概述
Part02
Part03
Contents
Part04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诊断与病证诊断
第 1章
概述
概述
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多种原因导致脏 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 可引起腹痛。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 、“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 均属本病范畴。
治疗原则: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 通之,瘀者散之。
注 意 点
11
辨证论治
寒邪内阻证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
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注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意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桂、干姜。
辨证论治
中脏虚寒证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
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急性腹痛
(3)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由于幽门螺杆菌不容易被根除,目前多主张联合用药 (二联或 三联),以铋剂为中心药物的治疗方案为: 枸橼酸铋钾6周+羟氨苄青霉素4周, 或+甲硝唑2~4周, 或+呋喃唑酮2~4周。 短疗程方案:羟氨苄青霉素或克拉霉素+奥美拉唑2周,根除率 可达95%以上。
THANKS
(3)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③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10~15mg/kg,分4次于饭前服; 雷尼替丁3~5mg/kg,q12h, 疗程均为4~8周。 ④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0.7mg/kg,清晨顿服,疗程2~4周。 ⑤抗幽门螺杆菌: 羟氨苄青霉素50mg/(kg·d); 克拉霉素15~30mg/(kg·d); 甲硝唑10~30mg/(kg·d); 呋喃唑酮5~10mg/(kg·d)。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调理气机,疏通经脉 温散寒邪 推拿、外治、针灸 消食导滞 等法配合治疗,可 通腑泄热 提高疗效。 温中补虚 活血化瘀
证治分类
腹部中寒 乳食积滞 胃肠结热
拘急疼痛 肠鸣切痛 得温则缓 遇冷痛甚 脘腹胀满 疼痛拒按 不思乳食 腹痛胀满 拒按便秘 腹痛绵绵 喜按喜温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痛有定处 痛如锥刺 拒按或 腹部痛块
【病因病机】
•
•
病因: 感受寒邪 乳食积滞 脏腑虚冷 气滞血瘀 病机:气机郁滞,经脉不畅,六腑不通,“不通则痛”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症状 体征 辅检 2. 鉴别诊断:
l. 胃痛 胁痛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小儿啼哭,弯腰捧腹,或呻吟不已、时缓时急者,多为 腹痛。
小儿腹痛症状特点: 婴儿以哭闹、蜷缩肢体表示腹痛, 幼儿及年长儿童常常不能准确描述腹痛发生的时间、性质 及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痛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腹痛拘急冷痛,疼痛暴作,痛无间断,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遇冷痛剧,得热则痛减者,为寒痛;腹痛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则痛增,得食痛减者,为虚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疼痛持续不减,得食则甚者,为实痛。
2、辨在气在,血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暖气矢气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者,为血瘀痛。
3、辨急缓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因外邪入侵,饮食所伤而致者,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者,属慢性腹痛。
4、辨部位诊断腹痛,辨其发生在哪一位置往往不难,辨证时主要应明确与脏腑的关系。
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胁腹、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及大肠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肾、膀胱病变;绕脐疼痛,多属虫病。
二、治疗原则
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
腹痛以“通”为治疗大法,系据腹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病理生理而制定的。
肠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肠腑病变而用通利,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腑
气得通,腹痛自止。
但通常所说的治疗腹痛的通法,属广义的“通”,并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在辨明寒热虚实而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理气、活血、通阳等疏导之法,标本兼治。
如《景岳全书·心腹痛》曰:“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闭结坚实者为言。
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可用也。
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如冰炭。
”《医学真传·腹痛》谓:“夫通则不痛,理也。
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凋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
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
三、分证论治
寒邪内阻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寒气上逆者,用附于粳米汤温中降逆;若腹中冷痛,周身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若少腹拘急冷痛,寒滞肝脉者,用暖肝煎暖肝散寒;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者,用大黄附子汤以泻寒积;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用通脉四逆汤温通肾阳。
湿热积滞
症状: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得热痛增,遇冷则减,胸闷不舒,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
方中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四味相合,有峻下热结之功。
本方适宜热结肠中,或热偏盛者。
若燥结不甚,大便溏滞不爽,苔黄腻,湿象较显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若少阳阳明合病,两胁胀痛,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若兼食积者,可加莱菔子、山楂以消食导滞;病程迁延者,可加桃仁、赤芍以活血化瘀。
饮食停滞
症状: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
方中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和胃。
尚可加木香、莱菔子、槟榔以助消食理气之力。
若食滞较轻,脘腹胀闷者,可用保和丸消食化滞。
若食积较重,也可用枳实导滞丸合保和丸化裁。
气机郁滞
症状:脘腹疼痛,胀满不舒,痛引两胁,时聚时散,攻窜不定,
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
若气滞较重,胁肋胀痛者,加川栋子、郁金以助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川栋子以理气散结止痛;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以疏肝调脾,理气止痛;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以暖肝温经,理气止痛;肠胃气滞,腹胀肠鸣较着,矢气即减者,可甩四逆散合五磨饮子疏肝理气降气,调中止痛。
瘀血阻滞
症状:腹痛如锥如刺,痛势较剧,腹内或有结块,痛处固定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等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小茴、肉桂、干姜温经止痛。
若瘀热互结者,可去肉桂、干姜,加丹参、赤芍、丹皮等化瘀清热;若腹痛气滞明显者,加香附、柴胡以行气解郁;若腹部术后作痛,可加泽兰、红花、三棱、莪术,并合用四逆散以增破气化瘀之力;若跌仆损伤作痛,可加丹参、王不留行,或吞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以活血化瘀;若少腹胀满刺痛,大便色黑,属下焦蓄血者,可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腑泄热。
中虚脏寒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便溏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方中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尚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加吴茱萸、千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之功;若产后或失血后,证见血虚者,可加当归养血止痛;食少,饭后腹胀者,可加谷麦芽、鸡内金健胃消食;大便溏薄者,可加芡实、山药健脾止泻;若寒偏重,症见形寒肢冷,肠鸣便稀,手足不温者,则用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止痛;腰酸膝软,夜尿增多者,加补骨脂、肉桂温补肾阳;若腹中大寒痛,呕吐肢冷者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