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剖析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潜水艇教学案例分析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潜水艇教学案例分析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而教师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与问题。
大班科学活动具体个案发现: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投放、科学方法的掌握、教师的引导与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活动;探究;核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幼儿的科学教育理论不断深入推广,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科学教育理念、科学教育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方法、内容及其自身对科学知识的把握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
本研究针对大班《小小潜水艇》科学活动案例,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投放、科学方法的掌握、教师的引导与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一、案例呈现(一)目标1.了解潜水艇沉浮的有趣现象。
2.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现象,并能积极动手操作,进行表演。
3.对实验活动感兴趣,乐意尝试多次实验操作,体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二)活动准备装满水的大盆若干,大饮料瓶若干(2L),小玻璃瓶若干(潜水艇),小塑料杯若干(舀水用),潜水艇沉浮的简单原理视频,金鱼三条,鱼缸一个。
(三)活动过程1.向幼儿介绍今天带来的好朋友小金鱼,提出问题,金鱼为什么可以在水中一会上一会下。
(先用一块布遮住鱼缸,让小朋友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使幼儿产生好奇,提高专注力)2.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像金鱼一样在水里自由的上下游动,引入今天主题潜水艇。
(拓展幼儿思维)3.向幼儿展示自制的潜水艇上浮下沉的过程。
(操作前,提醒幼儿关注没有握瓶子的手,转移幼儿注意力,忽视捏瓶子的动作,然后一手握住大的塑料瓶子,一手随着水中的玻璃小瓶子上下移动,嘴里默念上浮下沉口令,激发幼儿好奇)4.让幼儿自己观察制作所用材料后,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潜水艇。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生活科学实验教学案例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生活科学实验教学案例1. 导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小实验是一种极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幼儿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活科学实验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2. 实验一:观察发霉的食物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容易发霉的食物,比如面包、水果等,然后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发霉的速度和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和危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3. 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将水放入不同的容器中,分别加热和冷却,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探讨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培养他们对物质状态的认识和理解。
4. 实验三:植物生长实验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和透明的容器,让幼儿亲自培育小植物。
通过观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过程,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到植物生长的奇妙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
5.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幼儿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生活科学实验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教师和家长重视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探索空间。
6.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是非常有益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通过生活科学实验,幼儿可以从实际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我鼓励教师和家长多多关注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为幼儿创造更多的科学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结语在科学教育中,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科学小实验更是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
通过生活科学实验,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生活和环境,培养科学思维和素养。
实验33 元电荷的测定剖析
实验33 元电荷的测定1897年,J.J.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后,许多科学家为测量电子的电荷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工作。
其中,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likan)从1910年开始,历时七年之久,通过测量微小油滴所带的电荷,不仅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即所有的电荷都是基本电荷e的整数倍,而且测得了基本电荷的准确值。
电荷e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它的测定还为从实验上测定电子质量、普朗克常数等其他物理量提供了可能性,密立根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油滴实验用经典力学的方法,揭示了微观粒子的量子本性。
它的构思巧妙,设备简单,结果准确,是一个著名而有启发性的物理实验。
本实验就是采用密立根油滴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电子的电荷值e的。
实验中油滴非常微小(半径约为910-m,质量约为1510-kg),进行本实验需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实验操作、准确的数据处理,才能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油滴仪测定油滴带电量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2. 测定电子的电荷值e 并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
二、实验仪器密立根油滴仪、喷雾器等。
三、实验原理1. 基本原理实验中,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块相距为d的水平放置的平行极板之间,如图33-1所示。
油滴在喷射时由于摩擦,一般都会带电。
设油滴的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加在两平行极板之间的电压为V,油滴在两平行极板之间将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一个是电场力VqE qd=?。
通过调节加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V ,可以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油滴达到平衡,悬浮在两极板之间。
此时有dVqqE mg == (33-1) 其中,m 为油滴的质量(约1510-kg ),q 为油滴所带的电量,d 为两极板间的距离,V 为油滴平衡不动时所加电压。
图33-1图33-2为了测出 q 值,除测定d 、V 外,还需要测定 m ,油滴的 m 很小,需要用如下方法测定。
2. 油滴质量 m 的测定如图33-2所示,平行板未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而加速下降,但空气的粘滞性对油滴所产生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由stokes 定律知06r g f a p hu =,油滴下降一段距离后,油滴匀速下降,阻力与重力平衡(忽略空气浮力),有 06r g f a mg p hu == (33-2) 其中,h 是空气的粘滞系数,0a 为油滴的半径,约610-m (油滴由于表面张力,总是呈小球状),g υ为油滴匀速下降时的运动速度。
剖析探究活动“四个环节”设计的内
案例设计ANLI SHEJI一、研究的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活动作为小学科学课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科学探究常被僵化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评价交流。
教师习惯于给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并按照科学探究的流程,要求学生进行预先设计好的实验。
笔者认为,科学探究活动在这种机械的模式下,空有形式,缺乏实效,使得学生的耐心和兴趣逐渐消退。
教师如果忽视了各个阶段之间的内部联系,那么探究性学习就会成为形式化的标签。
小学科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即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以获得丰富的经验。
以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领悟科学的本质。
新修订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表现为“四个环节”的呈现方式。
学生可以针对特定情境下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形成对某一科学概念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二、“四个环节”科学学习的设计内涵基于学习周期的策略,最新修订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以“四个环节”的呈现方式,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使师生不必再去识别探究过程,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理解活动的意义以及注重它们的联系上来。
每一课一般都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基本环节构成。
聚焦阶段:此阶段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在这个阶段,教师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定向。
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转化,变成“是怎么样”“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可操作的问题,建立明确的起始目标引领,为下一步的探究找到突破口。
探索阶段:此阶段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摆弄、摸索教师精心提供的仪器和材料进行实验,在对现实材料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也许会获得与前概念不一致的全新经验。
大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实验探究
大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实验探究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实践能力。
在大班阶段,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大班科学活动中的科学小实验探究。
首先,科学小实验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科学观念。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幼儿可以亲自体验和感受科学现象,从而深刻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比如,在秋天的时候,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关于叶子变色的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叶子的颜色变化,了解秋天叶子变色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起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其次,科学小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实验结果等一系列步骤。
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可以让幼儿在水中放入一些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会浮起还是沉下,让幼儿思考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的浮沉。
此外,科学小实验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的趣味性和亲身参与,幼儿可以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乐趣,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和观察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比如,在溶解实验中,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一些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它们是否会溶解,从而激发幼儿对物质溶解规律的兴趣。
总的来说,大班科学活动中的科学小实验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科学观念,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激发科学兴趣。
通过科学小实验的开展,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愉快、轻松的科学学习氛围,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希望幼儿园老师们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科学小实验这一教学工具,让幼儿在探究中成长,享受科学的乐趣。
科学实验小论文(通用5篇)
科学实验小论文(通用5篇)科学实验小论文(通用5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实验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实验小论文篇1在灌墨水时,我突发奇想,墨水到底在热水中分解得快,还是在冷水中分解得快。
我想:一定是在冷水中分解得快。
因为冷水对它的刺激大嘛!不对,应该是热水。
因为热水温度高嘛!我犹豫不决,不知哪个是正确的,于是决定亲手实践一下。
我准备好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两只有墨水的钢笔,在玻璃杯里分别灌满热水和冷水。
实验开始了,我双手拿起钢笔,“哒”的一下同时滴进两滴墨水。
只见热水杯里的墨水迅速散开,水开始黑,渐渐地,杯里一片黑色。
再看冷水杯里,墨水似乎被封住了,还是聚集在一起,只能是一点点地散开,然后这滴墨水的周围开始变淡。
为了确定正确不正确,我再一次做了实验。
这次热水里的墨水就像一个病毒,把水染黑了。
可冷水里的墨水还是不紧不慢地散开。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翻阅了各类书,查了资料,结果发现是分子搞得鬼。
在热水中,分子运动的速度快,而在冷水中,分子运动的速度就会很慢。
所以,把墨水滴进热水中就分散得快,在冷水中,墨水当然就分散得慢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小秘密,正等着我们去发现。
吃下肚的种子可以发芽吗?我家养了两只宠物:一只小狗、一只小鸟。
一天,我在给它们喂食的时候突发奇想,把一些辣椒籽掺在食物里喂它们吃。
过了几天,我发现倒在土里的小鸟粪便竟然发芽了。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喂的辣椒籽发的芽。
我又看了看旁边的小狗粪便,却没有任何要发芽的样子。
我很奇怪,为什么小狗也吃了辣椒籽,它的粪便就不发芽呢?于是,我又逼着我家那只可怜的小狗吃了一些辣椒籽,并把它的粪便倒在土地上,上边再盖上一层土。
可是,我认真地观察了好几天,还是没发现长出辣椒芽。
为什么同样吃了辣椒籽,小鸟的粪便会发芽,而小狗的粪便就不会发芽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查阅了很多书。
简单科学小实验的原理
简单科学小实验的原理
1. 沉淀实验:沉淀实验展示了不同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性差异。
当两种溶液混合时,某些成分可能无法溶解而形成沉淀。
这是由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超过了其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导致固体物质析出。
通过观察沉淀的形成,可以了解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关系。
2. 酸碱度测试:酸碱度测试利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溶液的酸碱度。
酸碱指示剂会根据溶液的酸碱度改变颜色。
例如,常用的指示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在中性溶液中呈淡粉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通过将指示剂加入待测溶液中,可以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度。
3. 沉淀的转化:沉淀的转化实验展示了不同沉淀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当一种沉淀与另一种试剂反应时,可能会生成另一种沉淀。
这种转化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原理。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观察到沉淀的转化过程。
这些科学小实验的原理涉及化学、物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跳环式楞次定律演示实验报告
跳环式楞次定律演示实验报告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实验,跳环式楞次定律。
这听上去可能有点高深,但别担心,咱们慢慢来,一步一步剖析。
大家知道什么是楞次定律吗?它跟电磁感应有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磁场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而这个电流又会产生磁场。
听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咱们做个实验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轻松搞定。
想象一下,有一个金属环,咱们把它放在一个强磁场中。
然后,咱们突然把这个磁场的强度改变一下。
哎呀,立刻就会有一个电流在金属环里涌动,真是神奇!这个电流还会在环中形成一个新的磁场,来抵抗原来的变化。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感受到那种“反抗”的力量,真的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英雄在为自己争取空间。
实验的第一步,准备工作可得仔细,别小看了这一步。
我们需要一个强磁铁,金属环,还有一些电路连接的材料。
准备好之后,咱们就可以开始啦!把金属环放在磁铁的附近,眼睁睁看着它在磁场的作用下,似乎有了生命一样。
然后,迅速移动磁铁,让磁场变化,嘿,别眨眼,注意观察!这时候,环里的电流就像是被激活了一样,感觉就像给了环一个新的使命。
咱们可以用一个小电压计,测量一下环里的电流。
哇,看到数字跳动了吗?真是有趣的体验,就像是数字在为咱们的实验鼓掌,告诉我们,嘿,咱们成功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验证楞次定律。
没错,就是那种能量的转换,电流和磁场之间的互动,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然后,咱们可以尝试改变磁场的强度,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比如说,把磁铁放得更近一些,电流会不会更强呢?或者说,把磁铁移得远一点,电流又会有什么变化?这时候,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边做边想,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记得在旁边观察的同学们,不妨多提提问题,讨论一下,大家的想法碰撞在一起,灵感就会迸发出来。
实验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小插曲。
比如说,有时金属环没放好,或者磁铁没用对劲,那就得调整一下。
别着急,这都是实验的一部分,搞科学嘛,谁都不能保证一帆风顺。
失败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反而能让咱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原理。
幼儿园科学实验儿童科学探究实验案例分析
幼儿园科学实验儿童科学探究实验案例分析实验名称:水的传导实验
实验目的:让幼儿了解水的传导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合作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材料:水、纸巾、塑料袋、塑料碗
实验过程:
1.导入: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水的传导现象,引导幼儿关注水的特性
和传导的方式。
2.实验准备:教师将实验用的水倒入塑料碗中,然后将纸巾折叠成小块,并将每个纸巾块放在不同的地方。
3.实验操作:教师告诉幼儿们,他们需要观察每个纸巾块上的现象,
并想办法让水能够传导到其他地方。
幼儿可以通过借助塑料袋将纸巾包住,然后将塑料袋上下晃动使纸巾“变魔术”般地传导水。
4.观察记录:幼儿们观察每个纸巾块上的水的变化,记录下观察到的
现象。
5.分组探究: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自由探究其他物体能否传导水,
如石头、木头、塑料等。
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合作探究。
6.结果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一
些物体能传导水,一些物体不能传导水。
7.总结归纳:幼儿们和教师一起总结归纳他们探究的结果,并帮助幼
儿理解水的传导现象。
8.规律发现:借助教师的引导,幼儿们可以发现传导水的物体大多是由“空隙”组成,而不传导水的物体通常是没有空隙或空隙很少。
9.实验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思考和探究其他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导物体,并邀请幼儿自行设计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能够亲身参与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
同时,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互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摩擦力的实验测量与分析
摩擦力的实验测量与分析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力,它对于我们了解物体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性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摩擦力的实验测量与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深入剖析摩擦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1. 实验目的在开展摩擦力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通常摩擦力实验的目的可概括如下:1) 测量不同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2) 研究摩擦力与物体质量、接触面积以及粗糙度之间的关系;3) 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实验装置与步骤为了准确测量和分析摩擦力,必须采用合适的实验装置和科学的操作步骤。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摩擦力实验装置和步骤:实验装置:倾斜面、滑动物体、测力计和尺子等。
实验步骤:1) 将倾斜面固定在桌面上,并确认它的倾角;2) 将滑动物体置于倾斜面上,并用尺子量度物体的质量和倾斜面的长度;3) 将测力计固定在滑动物体上,并用尺子测量测力计的刻度;4) 缓慢改变滑动物体的倾斜角度,并记录下测力计所示的力值;5) 重复实验并取得一系列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以下是对摩擦力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常见方法:1) 绘制摩擦力与倾斜角度的关系图像。
将测得的摩擦力值作为纵轴,倾斜角度作为横轴,利用数据绘制出摩擦力与倾斜角度的关系曲线;2) 计算摩擦力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根据实验数据,求取摩擦力的平均值,进而计算出标准差,以判断数据的离散程度;3) 拟合摩擦力与物体质量、接触面积、粗糙度等因素的关系。
采用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摩擦力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程;4) 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差异。
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特点,探究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4. 结论与应用在分析了摩擦力实验数据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摩擦力与倾斜角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进行拟合;2) 物体质量和摩擦力之间存在相关性,物体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3) 接触面积和粗糙度对于摩擦力有一定影响,但具体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及制取(用)剖析
2、分析132页“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图,试讨论: (1)二氧化碳是怎样循环的?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 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归纳总结:
产生二氧 化碳的主要途 径
自然界中 消耗二氧化碳 的主要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
O2 二氧化碳的循环 CO2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自然界环境 产生的影响?
(自学133页第三段,归纳科学家们 对此的不同看法及自己的看法。 )
拓宽视野..\地球在变 暖.flv
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室 效应.flv
能造成的影响.
重点
2、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
要性。
3、提高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难 点
1、认真观察131页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
①图中红色曲线反映出的在同一年内,空气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是如何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的变同 样的化规律呢?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冬天高夏天低。 原因:1、冬天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2、生活取暖使用化石燃料增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观看实验室里制取二 氧化碳
连接仪器 检查气密性 加大理石 加稀盐酸 收集气体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装置:
操作步骤:连接、查 密、加固、注液、检验、收集、整理 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将燃着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分析 幼儿园科学
一、引言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探究在幼儿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的设计和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分析其设计和实施过程,探讨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二、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的设计1. 选题与目标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的设计需要明确选题和目标。
选题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幼儿在实验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实验内容可以包括生活技能、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观察水的性质和变化,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3. 实验工具和材料在设计实验案例时,需要考虑实验的具体工具和材料。
这些工具和材料应该符合安全、易操作的原则,可以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三、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的实施1. 实验前的准备在实施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实验的工具和材料、了解实验的步骤和要点、设计好实验的流程等。
2.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讨论和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促进幼儿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3. 实验后的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在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实验中的规律和规则,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四、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1. 激发兴趣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案例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在实验中能够亲身参与、探索和发现,从而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发展认知能力科学探究实验案例设计合理,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透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幼儿可以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科学小实验
生活科学小实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水滴在叶片上不易滑落,
或者一些小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行走。
这些现象都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有趣的生活科学小实验,来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材料:
1. 一个浅盘。
2. 清水。
3. 一根针。
实验步骤:
1. 先将浅盘中倒入清水,使水面平整。
2. 将针轻轻放在水面上,你会发现针并没有下沉,而是浮在水面上。
3. 接着,小心地往针的一端滴一滴水,你会看到水滴并没有立即沉入水中,而
是形成了一个小水球,悬浮在针尖上。
实验原理:
这个有趣的现象是由水的表面张力所引起的。
水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
作用力,使得水面上的分子会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弹簧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水面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同时也使得水面对外界有一定的弹性。
在实验中,当针轻轻放在水面上时,水面张力可以支撑住针,使得针不会下沉。
而当滴水在针上时,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水滴会形成一个几乎完美的球形,悬浮在针尖上。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水的表面张力的存在,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生活中的许多有趣现象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探索,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不断探索生活中的奥秘。
幼儿园小小科学家:科学探究实验案例
标题:幼儿园小小科学家:科学探究实验案例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自然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实验和观察,幼儿可以培养好奇心、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些适合幼儿园小小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验案例。
2. 色彩变魔术孩子们对色彩变化总是充满好奇。
这个实验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颜色的“变魔术”。
准备几个透明的玻璃杯,加入不同颜色的水,然后将它们按顺序倒出,让孩子们观察和记录颜色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激发他们对色彩和混合的好奇心。
3. 漂浮的鸡蛋这个实验既有趣又神奇。
准备一个大碗,倒入足够的盐水,然后轻轻放入一个生鸡蛋。
孩子们会惊讶地发现,鸡蛋会在盐水中漂浮起来。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浮力的原理,了解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 植物的清洁工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清洁工”角色。
准备一些植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比如阳光充足和光线不足的地方,让孩子们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对光线的需求,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 结语通过这些科学探究实验案例,可以激发幼儿园小小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科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孩子们认识自然、了解世界,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希望每一位幼儿园小小科学家都能在科学探究的路上茁壮成长。
观点和理解:这些科学实验案例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时期是知识吸收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适当的科学教育能够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重视幼儿的科学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科学探究机会。
科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认知发展和好奇心旺盛的阶段,科学教育可以大大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
科学小实验中班观察
科学小实验中班观察科学小实验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观察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将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来学习和体验科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在中班阶段进行的一些适合的科学小实验观察活动。
1. 彩虹水染色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将在两个透明杯子里倒入等量的水,并在一杯水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染料,另一杯则加入几滴蓝色染料。
然后,老师会教导孩子们用白色薄纸巾或卫生纸蘸取在两杯水中,观察纸巾吸水后的变化。
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当两种颜色的水分别被吸入纸巾后,纸巾上形成了美丽的彩虹色。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直观地认识到不同颜色的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吸水现象,并激发他们对颜色和水的进一步好奇。
2. 海绵变大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将准备两个海绵,一个放在一个小杯子中,另一个则放在一个大深处的盆子中。
然后,老师会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两个海绵在水中的不同反应。
孩子们会发现,小杯子中的海绵会迅速吸水膨胀,而大盆子中的海绵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吸水膨胀。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理解海绵吸水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阳光照射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块白纸和一些颜色鲜艳的小物体,例如塑料玩具或纸质图案。
老师将要求孩子们将这些小物体放在白纸上,并将白纸放在阳光直射的位置。
然后,老师会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小物体在阳光下的反射情况,以及产生的阴影。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阳光的照射原理,了解光的反射和阴影的形成,并加深他们对光和影响的理解。
4. 温度变化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个冰块和一个装满热水的杯子。
老师会请孩子们用手触摸并比较冰块和杯子的温度。
然后,老师会引导他们观察并记录温度变化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将有机会亲身感受到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并了解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通过上述几个科学小实验观察,幼儿将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在观察中探索,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浅谈幼儿园里的科学小实验
浅谈幼儿园里的科学小实验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自然的起点,科学小实验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一下幼儿园里的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实验内容。
水的状态变化、物体的浮沉、声音的传播等都是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常见内容。
这些内容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实验中亲身感受到科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原理。
科学小实验的目的要明确。
在进行实验之前,老师首先要告诉幼儿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实验的预期。
在进行“水的状态变化”实验时,老师可以告诉幼儿:“我们要通过实验看看水是怎样变成冰的,你们知道吗?”这样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更加专心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接着,科学小实验要注重实践操作环节。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感官来感知、通过动手来操作的,因此科学小实验要尽量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感受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在进行“物体的浮沉”实验时,老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将不同物体放进水中观察,然后让他们总结出物体浮沉的规律。
科学小实验要注重引导和启发。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进行“声音的传播”实验时,老师可以问幼儿:“为什么我们在门后还可以听到对面老师的声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奥妙。
科学小实验要注重实验成果的展示。
在实验结束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并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科学小实验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科学小实验,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教育中,要给予科学小实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让幼儿在探索中快乐成长。
大班科学叶子小秘密教案反思
下一步优化措施制定
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增加与叶子相关的趣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完善实验条件
积极争取学校支持,改善实验设备和场地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
改进教学方法
引入互动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科学实验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同 时,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现场实验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如观察叶子的内部结构、测量叶 子的面积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活动设计
叶子收集与分类
叶子观察与记录
组织学生进行叶子收集活动,并按照一定 的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叶子进行分类,让 学生了解叶子的多样性和分类方法。
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叶子进行仔细观察, 并记录叶子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及时反馈与指导
01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
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倾听学生的声音
02
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鼓励他
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师生共同探讨
03
与学生一起探讨科学问题和叶子的奥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
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操作过程规范讲解
叶子采集与处理
指导学生正确采集和处理叶子样本,包括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叶子、保持叶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等。
观察与记录
详细讲解如何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叶子的细微结构, 并指导学生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包括叶子的形状、颜色、 纹理等。
泡泡剖析教案——深入探究泡泡的科学原理
泡泡剖析教案——深入探究泡泡的科学原理泡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玩具,它既可以让孩子们感到愉悦,又有助于儿童智力发展。
但是,你知道吗?泡泡除了能用来玩之外,它还有很多奥秘。
本文将会详细阐述泡泡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用泡泡制作一些有趣的实验。
一、泡泡的基础原理我们都知道,泡泡是由液体和气体共同组成的。
泡泡中的液体是水和肥皂水,而气体则是空气。
物理学中的两种基础原理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都可以用来解释泡泡的形成过程。
质量守恒原理表明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创造或者毁灭,所以泡泡中的水分和气体总量应该保持不变。
当肥皂水中有空气进入时,液体会满足尽量少的面积,不断折射,反射,从而形成一个薄膜。
而在肥皂水及膜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就顺利完成了。
二、泡泡的特性泡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但是你有没有留意过泡泡的一些独特的特性呢?比如说,泡泡的形态总是呈现出球状,这是因为球形是一种可以带来最小表面积和已知体积的形状。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液体膜的缺陷始终存在于肥皂水泡的上表面,当球面泡泡被分离时,缺陷会扩大,直到分离后球面上成为平面。
由于缺陷的表面积变大,能量变大,所以追踪泡泡的分离只能在液体膜上进行。
为了增加泡泡膜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在肥皂水里添加一些长链分子,如甘油,加入后可加强肥皂水膜的稳定性,并延长泡泡寿命。
三、妙趣横生的泡泡工艺1、胶质泡泡这种泡泡表面光洁而亮泽,而且寿命非常长,但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心血才能做到。
我们要制作出一种胶质,在锅中加入各种色素和胶质原料,然后在肥皂泡制作的过程中添加胶质即可制作出胶质泡泡。
添加胶质后,泡泡表面会变得十分光滑,闪闪发光。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夜晚玩泡泡时看到胶质泡泡的缘故。
2、彩色泡泡这种泡泡是由彩色的肥皂水制成的。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在肥皂水中添加一些不同的颜料或食品染料即可。
3、气垫泡泡这种泡泡不容易破裂,挤压它时会像海绵一样回弹。
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加入大量的甘油,气垫泡泡便顺利诞生了。
幼儿园科技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科技实验
教学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起点,科技教育在这个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对幼儿园科技实验教学进行案例分析,探讨科技实验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实施和效果。
一、幼儿园科技实验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1.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科技实验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和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科技实验教学注重动手操作和实践,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科技实验教学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4.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培养具备科技素养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园科技实验教学可以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科技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1. 选择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实验内容针对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科技实验内容,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增强学习体验。
2. 注重实验的操作性和趣味性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因此科技实验教学应注重实验的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在实验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3. 结合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科技实验教学应与幼儿园的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 关注安全和卫生在进行科技实验教学时,要严格注意安全和卫生,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幼儿园科技实验教学的效果评价1.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科技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科技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质量。
3. 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科技实验教学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浅谈幼儿园里的科学小实验
浅谈幼儿园里的科学小实验科学实验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小实验,幼儿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探究和发现科学知识,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小实验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为什么要进行科学小实验1.激发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年幼的幼儿对于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通过观察、探究来了解事物背后的道理。
而科学小实验正是满足他们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各种小实验活动,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从中获取快乐和满足,或许在其中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进行小实验需要幼儿动手尝试、动脑思考,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实践中进行感知、观察、实验、总结,是幼儿对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体验和探究,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需动手操作,用心观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实践过程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实施的能力。
二、哪些科学小实验适合幼儿园1.简单易行的实验因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科学小实验宜选择简单易行的项目。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水的变化状态,用实验验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等,这样的实验项目不仅容易操作,也有助于幼儿从简单的实验操作中获取快乐和成就感。
2.生活相关的实验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相关的实验项目,将幼儿所学的科学知识联系到日常生活中。
观察花朵从莲蓬到成熟的过程,观察水的沸腾状况,实验饮料的蒸发等等,这些实验既跟幼儿的生活接轨,又能引发他们对事物背后的原理进行思考。
3.趣味性的实验幼儿的学习需要趣味性,在科学小实验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制作彩虹、用牛奶画画、静电反应等,这些实验项目不仅有趣味性,也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更主动地去了解和探究科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1、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瓶子瘪了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会跳远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会吹泡泡的瓶子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自己会走路的杯子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操作: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纸杯旋转灯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飞行的塑料袋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操作:1. 打开塑料袋,倒置。
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
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
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创造:你能试着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空气的质量思考:你们知道吗,空气也是有质量的。
怎样证明空气也有质量呢?材料:1架天平、2只一样重的气球、打气筒操作:1. 把两只气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
2. 拿起另一只气球,给气球打气并将气球口系紧。
3. 将打起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没打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观察天平的变化讲解:1. 两只气球在打气前,质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2. 打气后的气球增加了气球内空气的质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气后的气球一端。
3. 如果是带有指针刻度的天平,就能测出空气的质量数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称一下空气的质量吗?云的形成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操作:1 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 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 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 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 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 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讲解:1、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2、松开吸管后气压下降,空气变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烟中的尘粒上,凝结成极小的水滴,许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制作云吗?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烧手光与彩虹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材料:清水1盆、平面镜1个操作: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镜面对这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讲解: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创造: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纽扣的出现与消失思考:小朋友,当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时,看到的是筷子“折断”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材料:纽扣1枚、水少许、浅底盘1个、玻璃杯1个流程:1、将纽扣放在盘中。
2、杯子杯口朝上,压在纽扣上。
3、往杯内倒入清水。
4、注入水后的杯子看不清纽扣。
5、加些水到盘子中,可以看得见纽扣。
说明:1、当杯子渐渐注入水时,由于光线折射,纽扣的影像会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盘子中,改变光的折射角度,纽扣影像会重新出现。
延伸: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或由空气进入玻璃中,就会产生一些折射的现象,那么,就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认识浮力思考:当我们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样漂浮着,我们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撑我们。
但你可知道怎样测量浮力吗?材料:1个弹簧秤、1把锁、1个装水的玻璃杯操作:1. 先把锁挂在弹簧秤下,记录弹簧秤的刻度。
2. 然后将弹簧秤挂的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秤的刻度。
3. 比较两次记录下的刻度,思考为什么会不同。
讲解:1. 锁浸在水中,会受到水对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2. 两次记录的差值就是水对小铜锁的浮力。
创造:用弹簧秤再称别的物体(比如小木块,橡皮头等),观察不同的物体的浮力大小。
冰块融化后会怎样思考:在一个杯子中放一个冰块,然后倒满水。
当冰融化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吗?材料: 1块冰块、2个杯子、水操作:1.在托盘上放置一个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块冰。
2.往杯中倒满水,使冰块的一大部分会高出水面。
3.等待冰块融化。
观察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杯子。
讲解: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质量变轻,自然会浮在水面上。
当冰块融化时,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体积,因此,水不会溢出。
其实冰块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个冰块的水的体积。
自动旋转的奥秘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操作: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讲解: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
由于这个力作用在每个侧面的左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创造: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小船与船浆思考:看过划船吗?亲自动手划过船?知道船在水上为什么会向前移动吗?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流程:1. 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2. 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3. 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5. 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6. 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说明: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延伸:仔细观察划船的动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么关系呢?水的压力思考:你们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吗?材料:1个装牛奶的矩形竖直纸盒、1卷胶带、1个钉子、水若干、平盘操作:1. 放好牛奶盒,用钉子在任意一个侧面戳三个孔。
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2. 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
3. 将纸盒中加满水。
4. 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
观察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
讲解:1. 实验发现,从底部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中部的水,喷得最近的是从顶部喷出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