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解析

合集下载

公共财政的理解

公共财政的理解

公共财政的理解大纲一、对公共财政的理解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

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通俗来讲,公共财政就是国家通过对税收、国有资产和其他收入进行投资和理财,尽量满足人民的公共需要,为人民的利益作出贡献,和谐财政和市场经济,调节各阶级各部门的利益冲突。

二、对民生财政的理解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

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相区别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

从我们自身而言,民生财政是为了解决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帮助农民解决农作物销售问题,对农民务农进行补贴,解决国家学生的义务教育,为人民提供医疗保证,通过国家政策的实施,保护绝大部分人的利益。

三、对建设性财政的理解四、对生产性财政的理解五、对吃饭财政的理解吃饭财政”是指一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仅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人员的工资、一般性办公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吃饭财政”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不发达的客观评价。

所谓“吃饭财政”是指财政资金只能维持国家机关的运转,只能供养一批“吃皇粮”的人,缺乏用于建设的资金,也就是说财政的经济建设职能基本丧失。

从人民的角度考虑,就是国家政府人员,拿着国家的钱,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国家的钱财花在请客吃饭上,缺少实际效用,。

财政与公共财政

财政与公共财政

财政定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平衡性公共财政定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

仅存在与市场经济环境中,活动范围限于市场失灵领域。

基本特征:公共性;非盈利性;法制性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是一视同仁的财政;是非市场盈利的财政;是法制化的财政;实质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的财政。

政府采购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完善、合理的政府采购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点:一、资金来源的公共性二、非盈利性三、采购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四、规范性五、政策性六、公开性七、极大的影响力政府采购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2)勤俭节约;(3)计划国家职能对内职能②经济职能,即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③文化职能,即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方面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思想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第二讲、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解析

第二讲、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解析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指交易中的一方拥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的情形 例:旧车市场
1.3 政府的职责(续)
促进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
劳动能力和生产技能的差别 劳动强度、努力程度、职业状况
劳动收入的差异
财产传承、机遇等
资产占有量的区别
政府经济作用的五种理由:(1)提供法治制度;(2)确保 市场竞争;(3)克服市场无效;(4)促进社会公平;(5)保 持经济稳定。
确保法治是政府的首要职责。法治原则确立产权,并 且保护人们的自由权和生命权。
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 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无法有效形成市场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公共产品, 二是外部性,三是信息不充分。
生命权。 法治的好处
没有法治,就没有市场的存在,社会就会失去可以 从市场交易所带来的收益;
没有法治,人们就会产生利用资源掠夺他人财富的 动机,社会将因生产性活动减少而产生第二类损失。
1.3 政府的职责(续)
保持和保护竞争
保持和保护竞争性市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
要素回报机制
财富差异
贫富悬殊
政府参与公平分配的必要性 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尚未证实) 经济公平是正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 政府的职责(续)
保持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稳定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市场经济缺少协调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机制
单个竞争性市场视角的考察
个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企业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

论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论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论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一般是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产物,一般人不拿它们来比较和研究,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研究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财政及其特征“公共财政本质上就是财政民主化、公开化,主要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贾康、白景明,《财政监督》,武汉,2003.6),公共财政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1、公共财政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的主要产品是提供界定服务及由此派生的国防、公共安全和司法,简言之,是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动作的基础保证。

2、公共财政的物质来源,依赖于国家强制力:亚当.斯密认为“政府无非是合法地垄断性地使用强制有力的专业组织”。

强制力是政府提供公共财政的物质来源,象征税取得的财政收入,强制力包括了武力、操纵、说明、权威等形式,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其它社会组织不能提供的。

3、公共财政实行的是财政收支民主化:私人物品按照市场原则提供,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的非竞争性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边际收益难以成立.因此在一个契约型的国家中.公民通过专门的组成政府负责提供公共产品.并受立法机构的监督.民主财政体现体现要求,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建立的财政类型。

二、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一)、共性分析:1、财政分配关系都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财政和财政制度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马克思在评论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封建国家和资产阶级社会的冲突时曾说:“旧法律是从这些旧社会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它们也必然同旧社会关系一起消化,它们不可避免地要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顾社会发展的新的需要而保存旧法律,实质上不是别的,只是用冠冕堂皇的诗句作掩护,维护那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私人利益.反对成熟了的共同利益……其目的在于使那些专门维护私人利益的立法者继续掌握政权;其结果会导致滥用国家权力去强迫大多数人的利益服从少数人的利益。

公共财政概论重点归纳

公共财政概论重点归纳

绪论1.财政学与公共财政概论的区别;公共财政学与公共财政概论的关系2.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P12,一切财政都是国家的财政(公共财政不是中国特有的)3.政府组织是第一部门,个人和企业是第二部门,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是第三部门4.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总体来说财政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

5.中国公共财政的研究对象●公共财政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新的财政模式6.财政收入的两大来源:税收和非税收收入,非税收主要包括:公债、收费和捐赠收入7.我国税收是不完全分税制,中央和地方共享,分税:国税和地税8.清楚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否,影响程度;规范分析:大,小●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实证分析中9.如何观察和思考财政现象、财政活动(1)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决策和实施)(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3)评价政府政策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1.财政的起源,历史范畴与经济范畴(分别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角度)2.财政的主体与客体(1)主体:国家(政府、居民、领土的总称)或政府(2)客体: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剩余产品和价值,公共权利具有强制性,政府参与公共产品分配主要是来自V和M,主要是来自M(剩余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剩余产品越多,潜力越大。

3.原始社会初期不产生财政,财政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4.财政的概念●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财政具有不用性质,国家性质决定财政的性质(财政的本质属性)(1)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的一系列收支活动(2)财政是国家为了维护并依靠它所拥有的公共权利,强制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从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独立出来的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3)财政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财政基本知识及财政现状分析

财政基本知识及财政现状分析
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提供财力支 持和政策保障。 我们要辩证地认识、正确地处理财政与经济的 关系,放眼长远,立足当前,才能够实现财政 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财政政策实施
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 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财政关系的方针、准则与 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属于上层建筑,它是 根据人们对财政经济规律的认识,在一定的理 论指导下制定的。
(四)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首先应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财政活 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 的,即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 货币资金的总和。
(四)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非税收入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债务收入 转移性收入
也不压抑总需求,从而使经济运行维持稳定增 长。
(二)财政政策实施
财政政策的目标 价格稳定 充分就业 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四)财政改革情况
部门预算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政府采购 农村综合改革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财政监督
三、财政与经济及财政政策实施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财政政策实施
(一)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 经济对财政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财政又反
(六)财政体制
建国以来实行主要几种财政体制: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
之初 “分灶吃饭”体制 :“核定收支、分级包
干” ,1980年至1993年 分税制财政 分权 分税 分管 分级预算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七)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又称国家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 划,是政府筹集和使用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 分配杠杆,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工具。一 级政府一级预算。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分析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分析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分析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进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

亚当·斯密尽管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含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

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者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

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与支出并使其相习惯的事务”。

其基本主张仍是保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

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与调控,与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

比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含其理财活动,而且包含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与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

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与进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与“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习惯的一种财政模式。

我国尽管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能够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下列几个特征:1.公共性。

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

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

这关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混合经济循环图实证分析: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涉及事实的判断,重在回答“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理论分析: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

经验分析:指通过调查或实验取得实际资料而进行的定量分析;主要有三种方式:访谈、实验、经济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是当今最流行的经验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非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帕累托效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帕累托效率是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和交换效率的统一。

生产效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使产出最大的不同资源组合。

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

几何含义: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

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被最合理地为各个人所利用。

几何含义:埃奇沃斯框图中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生产契约曲线:生产满足帕累托效率的标准的资源配置有无数种,如果将埃奇沃斯框图中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就形成一条生产契约曲线,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转化曲线:把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的产量在图中标出形成的曲线救市生产可能性曲线。

描述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由生产契约曲线演变而来,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具有生产效率。

交换契约曲线:将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

社会福利主义:主张社会福利的高低由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决定 ▪ 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表达式: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 思想实验: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可提高社会福利。

财政名词解释

财政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1、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它是社会公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与模式。

2、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不同级次的政府之间以及同一级次的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的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3、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5、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6、经济归宿:是指课税后,经过各种经济调整或经过转嫁税收的最终归宿。

7、政府预算:是由财政收支一览表为主要内容所构成的政府财政资金的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反映政府收支数量与结构的法律性文件。

8、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

它是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化。

9、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10、政府采购: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活动或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运用财政资金在国内外市场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

11. 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2 分)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1 分)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1 分)12.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临时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

(4 分)13.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预算,(2 分)通常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公共财政学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公共财政学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详细描述
根据外部性理论,某些经济活动可能会对外部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污染、噪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 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以减少负外部性并增加正外部性。
财政分权理论
总结词
财政分权理论是公共财政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探讨了政府不同层级之间的财政关系和职责划分 。
详细描述
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不同层级的政府在提供公共品和服务方面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根据这一理论,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各自的优势来划分职责,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地方政府更了解 本地居民的需求和偏好,因此更适合提供一些地方性的公共品和服务。
社会公共需要。
实现方式
通过公共投资、补贴、税收优惠 等手段,引导和调节社会资本流 向,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和市场
失灵,优化资源配置。
意义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对于提高资 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具有 重要意义,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
要手段之一。
收入分配职能
定义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税 收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 成员的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02
公债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增加财政收入、 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金融市场等。
03
公债政策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地方债等手 段来实施。
04
公债可以分为内债和外债,根据经济形势 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公债政策。
THANKS 感谢观看
活动的政策措施。
政府支出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 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调
节收入分配等。
政府支出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或 减少政府投资、转移支付、社 会福利支出等手段来实施。
政府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 和转移性支出,根据经济形势 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政府支出政 策。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

导论⏹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经济运行所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二、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历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考察,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财政或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有“财用”、“出入”、“国用”、“国计”、“邦计”、“理财”、“度支”、“计财”等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财政的思想。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

也可以将财政一般概念表述为: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财政的一般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三、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包括经济和政治因素(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 ,三个显著特点:⏹1)是国家财政依靠国王和诸侯以及官吏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通过直接剥削奴隶劳动取得收入为主。

⏹2)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财政收支主要采取实物形式。

⏹3)是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不分,财政管理很不完善,财政收支也很不稳定。

2、封建制国家财政,其特点:⏹1)是税收逐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2)是财政收入形式由实物形式为主逐步向货币形式为主转化。

⏹3)是财政管理日渐完善。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主要是:⏹1)收入少,劳动者负担相对减轻。

⏹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维护政府机关和文化教育、社会救济等公共消费方面的非生产性支出。

⏹3)经常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4)财政管理法制化、计划化。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是:⏹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由“夜警国家”变成“全能的统治者”,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大大加强,财政收支规模日趋扩大,既表现在财政收支的绝对额的增长和支出范围的扩大,也表现在财政收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扩大。

公共基础知识财政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财政基础知识概述

《财政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财政的基本概念财政,即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履行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主要来源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等。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等收入。

国债收入是国家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

收费收入则是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为特定服务对象提供特定服务而收取的费用。

财政支出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将筹集到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债务支出等。

经济建设支出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社会文教支出用于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行政管理支出用于维持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国防支出用于保障国家安全;债务支出用于偿还国家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二、财政的核心理论1. 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

其核心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国防、法律秩序、公共卫生等。

由于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提供。

2. 财政职能理论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调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

3. 财政平衡理论财政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总量上的平衡。

财政平衡包括年度平衡和周期平衡。

《公共财政的理解》课件

《公共财政的理解》课件

科பைடு நூலகம்文卫支
总结词
科教文卫支出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水平, 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详细描述
科教文卫支出涵盖了教育、科研、文 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支 出旨在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 进社会全面发展。
05 公共财政的管理 与监督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编制公共财政 预算。
详细描述
经济建设支出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能源、通信、农业等方面 的投资。这些支出旨在提高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支
总结词
社会保障支出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 生活权益,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 者等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详细描述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 的支出。这些支出旨在帮助弱势群体 度过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
2
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主要任务,主 要通过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实现资源分配和收 入分配的调节。
3
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法制性和公开性等特征 。
公共财政的特点
公共性
公共财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法制性
公共财政的运行必须严格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资金来源不同
公共财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政 府支出等,而私有财政的资金主要来 源于市场交易和盈利收入。
运行机制不同
公共财政的运行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 制约和监督,而私有财政的运行主要 受市场机制的调节。
02 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财政第二章》课件

《公共财政第二章》课件

详细描述:公共财政通过预算安排、 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等手段,将社会 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社会公共 需求,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需要政府对市场 失灵进行干预,弥补市场缺陷,优化 资源配置结构。
收入分配职能
总结词:公共财政通过税收政 策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 会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和预算,并监督地方财政执行。
地方财政自主权
02
地方财政在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负责
本地区的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
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03
在某些特定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支出责任,如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等。
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
分税制改革背景
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 体制,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 重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来
务均等化。
转移支付形式
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 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形式,前者用 于弥补财力缺口,后者用于特定
项目支出。
转移支付作用
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缩小地区间 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公共财政通过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合规运作,以实 现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01
03
监督管理职能的实现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 制度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和管理

04
监督管理职能的目标是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社 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非税收入及其特点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政府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 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关系综述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关系综述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关系综述作者:刘凯璇来源:《新经济》 2016年第2期刘凯璇摘要:随着我国预算体系的不断发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涵义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展现出更多异同点,基于构建合理预算体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重要性,很多学者更加关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公共预算的关系。

本文主要对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关系的文献进行回顾。

关键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公共预算都是我国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采取怎样的预算制度。

从单式预算转向复式预算的改革探讨和实践,大致经历了从单式预算到双元预算(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到三元预算(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再到多元预算(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的发展。

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在于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设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我国先后经历了理论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实践探索(2003年)和全面开展(2006年)三个阶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公共预算的涵义在简单回顾了我国预算制度的发展后,明确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公共预算所处的制度背景,接下来要想探究两者关系,还应明确两者的涵义。

1.公共预算的涵义。

政府公共预算,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预算,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支出的预算。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涵义。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益和资产经营性收入,再用于资产经营性支出,保证国有资产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资产经营性收支预算。

由于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涵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有学者认为目前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既是国家预算的一部分,又具有经营管理的职能,是以国有资本经营战略为基础,将所有重大和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价值体系之中,对国有资本经营过程进行分权、协调、控制和提供评价依据的制度安排。

浅议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

浅议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

浅议“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一、“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概念从理论上和历史上,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的国家都存在着财政,财政等同于“国家财政”,也叫“政府财政”,这是“财政一般性”。

财政因其天然具有公共性,也叫“公共财政”。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财政”、“公共财政”是一致的。

不过,现在我们所指的“公共财政”是引进西方的。

因此,“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基础理论概念。

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

国家财政,就是指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凭借政权的力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

二、区别和认识“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必要性在西方,“公共财政”的提法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我国学者翻译西方财政论著时,有的译为“公共财政”,有的译为“财政”。

近几年来“公共财政”被广泛引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财政理论研究的空前活跃,“公共财政”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形成了一个阵地。

但同时必须指出,有的人在研究“公共财政”理论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回避、混淆甚至否定“国家财政”。

这种对待“国家财政”的观点引起了正常的批评与反批评。

于是,质疑答疑的论战层出不穷。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关系被演变成了严重的对立关系:不是以“公共财政”排斥、否定、最后替代“国家财政”,就是以“国家财政”排斥、否定、最后替代“公共财政”。

这两种认识倾向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长此以往,必将进一步导致理论不明、实践不顺的局面,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作用1、国家财政的作用(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臵。

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起着重要作用。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质:宏观经营性 性质:强制性和回报性

三、双重结构财政
3.1 我国的双重结构财政模式 3.2 双重结构财政的区分
3.1 我国的双重结构财政模式
财政模式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界定财政的 活动范围或领域而确立的某种形式或标准。
我国的双重结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国有资本财政
生命权。 法治的好处
没有法治,就没有市场的存在,社会就会失去可以 从市场交易所带来的收益;
没有法治,人们就会产生利用资源掠夺他人财富的 动机,社会将因生产性活动减少而产生第二类损失。
1.3 政府的职责(续)
保持和保护竞争
保持和保护竞争性市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
西方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
3.2 双重结构财政的区分
基本构成要素
公共财政
•主体:作为政治权力行使者的政府 •目的:公共服务 •收支内容:税收和非营利性支出
国有资本财政
•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政府 •保值增值 •国有资本收益和营利性支 出
活动领域和范围 财力运用
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原理
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 人性假设:利已 结果:竞争可以引导追求私人利益的个人追求公共利
益,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左右。
1.2 竞争市场的效率
市场决策达成社会利益的证明 单个竞争性市场视角的考察 竞争性市场的调整机制
市场决策达成社会利益的证明
社会利益被定义为符合效率的产出 有多种规范的证明
第二讲 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
本章研究基本问题: 一、公共财政 二、国有资本财政 三、双重机构财政
一、公共财政
1.1 看不见的手 1.2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1.3 政府的职责
1.1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 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对私人有利的 市场决策同样对社会也是有利的。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缺乏外来力量的介入和干预,社 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将随时间的推移 和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扩大,并出现两极分化、贫富悬 殊的局面。
宏观经济波动客观上需要政府的介入,通过调节总需 求和总供给,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以稳定 经济。
▪ 国有资本财政是国家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 本进行价值管理和收益分配而形成的政府收支活动或分 配行为
价格 A
Pm
F
供 给 (MC)
P0
E
G
O
Qm
Q0
需 求 (MB) 数量
1.3 政府的职责(续)
克服市场无效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例:路灯、国防等
外部性(externalities) 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 利的情形 例:汽车尾气排放
要素回报机制
财富差异
贫富悬殊
政府参与公平分配的必要性 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尚未证实) 经济公平是正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 政府的职责(续)
保持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稳定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市场经济缺少协调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机制
市场失灵 不具备市场盈利能力
间接、外在
市场有效 具备市场盈利能力
直接、内在
本章小结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 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 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对私人有利的 市场决策同样对社会也是有利的。
竞争性市场的均衡是有效率的。如果市场没有处于有 效率的均衡点上,竞争性市场将自行调整,直到达成 效率水平为止。
单个竞争性市场视角的考察
个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企业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
价格 A
供 给 (MC)
E
需 求 (MB)
O
数量
图2-1 竞争市场的效率
社会净收益(W)= 总收益(B) 总成本(C)
竞争性市场的调整机制
效率:定义为社会净收益的最大化。 社会净收益
政府经济作用的五种理由:(1)提供法治制度;(2)确保 市场竞争;(3)克服市场无效;(4)促进社会公平;(5)保 持经济稳定。
确保法治是政府的首要职责。法治原则确立产权,并 且保护人们的自由权和生命权。
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 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无法有效形成市场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公共产品, 二是外部性,三是信息不充分。
社会净收益(W)= 总收益(B) 总成本(C)
价格
PE
O
P1D P1S
P2 S E
P2 D
供给 需求
Q1
QE
Q2
数量
图2-2 竞争性市场的调整机制
1.3 政府的职责
提供法治制度 保持和保护竞争 克服市场无效 促进社会公平 保持经济稳定
1.3 政府的职责(续)
提供法治制度
确保法治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法治原则确立产权,并且保护人们的自由权和
竞争 以盈利为目的
国有资本财政
2.2 国有资本财政
国有资本财政的概念
国家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进行价值管理和收益 分配而形成的政府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
国有资本财政的内涵
活动主体: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者和支配者的 政府。
活动依据:政府所具有的国有资本所有权,不 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而只为自身的保值增值 服务。
一般认为,无须动用大量经济资源,政府的稳 定政策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国有资本财政
2.1 国有经济的划分 2.2 国有资本财政
2.1 国有经济的划分
非营利性国有经济
行业特征
垄断Βιβλιοθήκη 经营目的公众、长远、全局利益 •控制经济命脉 •提供公共产品 •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财政类型
公共财政
营利性国有经济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指交易中的一方拥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的情形 例:旧车市场
1.3 政府的职责(续)
促进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
劳动能力和生产技能的差别 劳动强度、努力程度、职业状况
劳动收入的差异
财产传承、机遇等
资产占有量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