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3

合集下载

《碳的多样性》教案1

《碳的多样性》教案1

碳的多样性》教案、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各种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三、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四、课时安排: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联想.质疑神奇的溶洞、美丽的珊瑚,它们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海底储量巨大的可燃冰,这些物质都含碳元素,大家还能列举出其它含碳物质吗?【指导阅读】阅读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展示模型】展示、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设问】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已经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介绍碳原子的排列情况);、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

因为由同种元素组成。

)、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

《碳的多样性》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碳的化学性质;(2)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和用途;(3)了解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碳的化学性质;(2)通过分类、比较等方法分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3)通过实例了解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环保意识,认识碳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化学性质;(2)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和用途;(3)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

2. 教学难点:(1)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比较;(2)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碳的多样性》相关章节;2.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3. 试剂:石墨、金刚石、木炭、二氧化碳、碳酸钠等;4. 课件:碳的多样性相关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提问碳的化学性质,引出本节课主题《碳的多样性》。

2. 知识讲解:(1)讲解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如金刚石、石墨、木炭等;(2)讲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3)介绍碳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4)讲解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及应用。

3. 实验探究:(1)进行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如碳的燃烧、还原等;(2)观察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3)探究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碳的多样性和其在自然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同素异形体及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碳的多样性的理解;3. 搜集关于碳的多样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等,下节课分享。

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

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

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碳的多样性,并了解有机化合物与生命密切相关。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式的画法。

3.能够用分子式、结构式和名称相互转化。

4.学会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

二、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特点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式画法3.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三、教学难点1.命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2.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

四、教学过程1. 碳的多样性1.1 介绍我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已经了解了很多元素及其反应情况。

其中,碳元素是一个很特别的元素,它可以连成很长很复杂的链,还可以形成环状的分子。

这些复杂的化合物,我们称之为有机化合物。

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烷烃(alkane):碳链全是C-C键,分子中只有C和H,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它们统称为脂肪类烃。

例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烯烃(alkene):碳链中含有C=C双键,化学性质较烷烃活泼,可以发生加成或共轭反应。

例如:乙烯,丙烯,丁烯等。

-炔烃(alkyne):碳链中含有C≡C三键,化学性质比烯烃更活泼,可以发生加成、消除、共轭等反应。

例如:乙炔,丙炔,丁炔等。

-芳香烃(aromatic hydrocarbon):结构中含有苯环,因而统一称为苯类。

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命名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根据它的结构和性质来进行系统化的命名。

为了便于向国际上通用的命名方式转化,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提出了一套统一规范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了名字部分和数字部分,数字部分规定了分子结构。

它基于四个步骤:- 识别母体。

- 编号主链。

- 识别官能团。

- 给出分子式并加上所有其它信息。

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3.1 分子式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数目的化学式,例如:C2H6表示甲烷分子中有二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

- 电子排布结构式:用原子符号代表原子,并按照原子间键连接情况连接成骨架式。

碳的多样性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碳的基本性质和重要作用;2. 掌握碳的存在形态和多样性;3. 理解碳的循环过程和碳的平衡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碳的存在形态和多样性;2. 碳的循环过程。

三、教学难点:1. 碳的存在形态的多样性;2. 碳的循环过程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碳的概述1. 定义碳元素及其化学符号;2.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3. 碳元素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展示。

2. 碳的多样性1. 碳的同素异形体(讲解各类同素异形体及其特点);2. 碳的杂化(讲解碳的杂化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3. 碳的单元组成(介绍碳的单元构成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展示。

3. 碳的循环过程1. 碳的摄取(介绍有机体如何从环境中摄取碳);2. 碳的固定(说明碳是如何固定在生物体内的);3. 碳的释放(阐述有机体如何释放碳);4. 碳的转化(介绍碳的转化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展示。

四、教学过程:1. 碳的概述(1) 讲解碳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化学符号。

(2) 通过幻灯片和图片展示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如石墨、金刚石等。

(3) 结合实例,让学生探讨碳的基本性质。

2. 碳的多样性(1) 讲解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和示例,如钻石和石墨。

(2) 介绍碳的杂化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如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杂化。

(3) 通过实验展示碳的单元组成的多样性,如蔗糖和纤维素的结构差异。

3. 碳的循环过程(1) 讲解碳的摄取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学合成。

(2) 说明碳的固定机制,包括有机碳的转化为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储存。

(3) 阐述碳的释放途径,如呼吸作用和分解过程。

(4) 介绍碳的转化过程,包括碳循环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

五、教学资源:1. 幻灯片和图片展示碳的存在状态和多样性;2. 实验材料和器具,例如显微镜、试剂等。

六、教学评估:1. 提供针对碳存在形态和多样性的选择题和解答题,检验学生对碳的掌握程度;2. 观察学生实验操作和结果,评估学生对碳循环过程的理解。

碳的多样性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
小组分工合作,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板书1.与碱的反应
实质不同,碳酸钠与碱能反应是因为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而碳酸氢钠是因为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的反应
认真做笔记,并思考
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让学生掌握反应的实质
2.与盐的反应
Na2CO3可以与CaCl2、BaCl2反应,NaHCO3不能与其反应。
聆听,思考
3.不稳定性
认真思考,分析,讨论
巩固学生以前所学。
板书: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记忆,思考
让学生掌握概念
举例说出其他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思考,讨论,发言
激发学生的思维
设问:为什么这几种碳的单质物理性质不一样呢?
展示几种碳单质的微观结构。
思考,交流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研究完碳单质,接下来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含碳的化合物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了解碳元素的转化,为人类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基本的实验仪器
五、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问、讲解、等内容)
学生的学习行为
设计目的
大家有遨游太空的梦想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除了可以坐航天飞机去太空外,还有更便捷的方法,那就是乘坐空间电梯,展示图片
板书: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倾听
设疑:根据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合物可以怎么进行划分?
思考
回顾以前所学物质分类的知识
含碳的酸和氧化物我们都已经在初中学习过,含碳的有机化合物我们以后将会学到,因此剩下的时间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有重要用途的两种盐Na2CO3、NaHCO3的性质

碳的多样性教案三

碳的多样性教案三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程序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引入] 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学生阅读] 阅读P59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 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设问] 通过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还想了解哪些知识?需要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碳原子的排列情况);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60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课标要求]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教材内容展现]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状态,同素异形体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方程式)3)自然界中碳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交流研讨)[教学建议]1、不要求学生掌握碳的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结构2、知识技能重点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3、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第一课时【学案设计】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问题探究:1、你能举出哪些碳元素的单质?2、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阅读课本完成下表小结:1、、、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不同,性质几乎相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讨论探究】1、你熟悉哪些碳酸盐?哪知道这些碳酸盐有什么性质?推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归纳整理】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D.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B、NaHCO3比Na2CO3稳定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C、是氧化还原反应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4、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一样多 B.消耗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多C.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一样多(不包括加热生成的)D. 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后者多。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松溪一中黄仁尧【教材分析与教法说明】(一)知识脉络本节教材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知识基础上很自然地过渡到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首先介绍了碳单质的多样性,进而引出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然后转入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在此介绍了含碳的一些化合物,着重让学生探讨并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最简单介绍了碳元素在自然界以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转化。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教材依然保持紧密联系实际和新的化学知识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切入的风格,也注意了紧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如物质的分类知识,以及电解质知识和离子反应等知识,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和进一步巩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对碳单质的多样性的学习初步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从结构角度使学生理解不同单质。

2.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进而使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并且进一步巩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引导学生了解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含碳物质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模拟溶洞的形成体会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的科学思维。

3.通过“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活动·探究”进一步体验化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活动·探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

2.通过了解碳元素的转化,为人类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了解人类活动,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转化平衡造成的后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烟台市优质课 高一化学 碳的多样性 教案

烟台市优质课 高一化学 碳的多样性 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维度: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维度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

【教学方法】电子白板多媒体,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引入】播放“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广告。

钻石,学名叫金刚石,是由碳元素所组成的单质。

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目前,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种类已经超过三千万种,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吧。

【展示】运用电子白板展示多幅图片(美丽的珊瑚,瑰丽的钻石,神奇的溶洞景观,如石花、石笋、钟乳石,煤,金刚石,珍珠,矿石等)。

【设问】这些图片中的物质均含有碳元素,请大家思考一下,它们都含有哪些含碳物质?【学生】思考,回答:碳酸钙、金刚石、碳单质。

【过渡】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的图片【知识梳理】(由学生说)【补充】除了C60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球形分子,组成碳60家族,大家可以在课后阅读知识链接的相关内容。

【学习新知】像金刚石、石墨、C60这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一课时

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一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重点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一、学习过程【自主探究】(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阅读课本P62,你知道了碳元素构成的单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单质有哪些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3.什么是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________,由氧元素组成的同素异形体是____________(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1.阅读课本P64,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由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 Na2CO3固体中加入盐酸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固体中加入盐酸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固体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固体加热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易)1.下列物质的溶液,能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且既无气体也无沉淀的是()A.盐酸B.熟石灰C.纯碱溶液D.烧碱(易)2.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C.是氧化还原反应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中)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钠的强B.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二氧化碳多C.足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D.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的盐酸多(易)4.向0.1mol/L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Na+、CO32–B.Na+、HCO3–C.HCO3–、CO32–D.Na+、OH–(中)5.7g碳粉与14g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1g氧化物,则生成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2:3 D.3:2(中)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次氯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 OH–==H2O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 CO2↑ +H2OC.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 = 2Na++2OH–+H2↑D.将铁片放入硫酸铁溶液中:Fe + Fe3+ ==2Fe2+(易)7.据最新报导,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把放射性物质填入C60中,并置于患者癌细胞处进行放射治疗癌症,下列对于C60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混合物B.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球状化合物D.C60和石墨是碳的两种同素异形体(易)8.某种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碳的多样性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碳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碳的基本性质和重要意义;2.认识碳的多样性,掌握各种碳的形态和性质;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探究碳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探究碳的多样性。

难点:能够理解和运用碳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实验材料:碳棒、纸灰、石墨、颗粒活性炭、木炭、焦炭等。

实验仪器:显微镜、试管、火柴、量热器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碳的重要性,如碳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碳的化合物的广泛应用等。

2.展示实验:将不同的碳材料分别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探究实验。

3.思考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并交流讨论。

4.概念解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碳的多样性,如石墨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碳,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纸灰是由木质纤维碳化后形成的,具有轻质、吸附性和稳定性;颗粒活性炭是通过特殊处理而形成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等。

5.拓展应用:通过教师提供的趣味任务,引导学生探究碳的多样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颗粒活性炭可用作水质净化和空气净化剂;石墨可用于制作铅笔芯和电动工具等。

6.实践操作:分组设计小实验,利用已学到的知识,探究某种碳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质和变化,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碳的多样性。

7.总结归纳: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的方式,对碳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总结归纳碳的多样性。

五、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碳的多样性的掌握情况。

2.教师可提供小组合作评价或个人评价,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碳的多样性- 石墨:层状结构,导电导热- 纸灰:轻质吸附稳定- 颗粒活性炭:大比表面积吸附能力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探究了碳的多样性。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也加深了对碳的认识和理解。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 教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 教案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本节分析知识脉络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金刚石、石墨、C60和碳纳米管的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并阐述了同素异形体。

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化学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

通过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本节教材内容知识框架教材特点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培养。

课时分配:共2课时第1课时碳单质的多样性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

(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及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②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体会实验、观察、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C60和碳纳米管知识体会化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碳的多功能性——《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碳的多功能性——《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碳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化学元素之一。

它在地球生命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碳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为它可以形成的化合物数量和种类是最多的。

本文将介绍《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从中了解碳的多种形式和多种化合物的形成。

第一节:碳的基本性质谈到碳,我们不得不首先了解碳的基本性质。

不同于其他元素,碳不仅可以形成原子间的键,而且还可以形成键的数量和类型非常多的化合物。

碳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参与到四个单键或多个共价键中,并形成链状,环状,和立体结构。

同时,此外,还应该了解碳的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半胱氨酸和硫氨基酸等重要概念。

第二节:碳的多样性在碳的多样性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钻石和石墨的差异来进一步了解碳的多样性。

钻石由于其刚性和耐用性被广泛用于饰品和切割工具中。

而石墨由于其独特的的种族特征,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化学和物理应用中。

除此以外,二十世纪初,科学家萨克斯(H. Soros)发现了一个六元环(碳原子的环数是6),并称其为「苯」。

苯环中的碳原子在构型上是等价的,激发态的苯分子结构是拉链式的,针对苯分子的拉曼光谱对苯的光散射进行分析,可以解释苯环结构的对称性。

除了苯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碳的六元环结构,如邻二甲苯,苯的衍生物如萘、荧光基团等,在食品、香料、化妆品等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三节:碳的化学反应在第三节课程中,我们将会进一步了解碳的化学反应。

碳的化学性质是很活泼的,因此,碳经常会发生化学反应。

碳和氧气反应,可以形成CO2(二氧化碳)。

碳还可以形成与氢气结合的化合物,其典型的化合物为甲烷(CH4)。

此外,碳还可以在蒸氨的条件下与氮形成碳-氮化合物,如氰化物、兰可汀等。

结论《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详细地介绍了碳的基本性质、多样性和化学反应。

通过学习这些,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中的重要性。

另外,通过学习,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碳的多功能性,这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3)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3)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3)鲁科版必修1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程序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引入] 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学生阅读] 阅读P59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 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设问] 通过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还想了解哪些知识?需要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碳原子的排列情况);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60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2022年 《碳的多样性》优秀教案33

2022年 《碳的多样性》优秀教案33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认识和的主要性质3、根据生产、生活中实例,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重点与难点: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和的主要性质学习过程:【问题】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

如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如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如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练习】以下各组物质中是同素异形体的是( )和CO2和O3 C.白磷和红磷和N2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种类最多的有机物:;2、碳的氧化物:;3、碳酸盐矿石:;4、Na2CO3与NaHCO3〔1〕Na【活动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根据学过的碳酸钙的性质预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1、碳酸钠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响?2、碳酸氢钠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响?【实验方案及记录】①与酸反响〔如稀盐酸〕【结论】②与碱反响〔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反响〕思考:NaHCO3与Ca(OH)2是否反响?④热稳定性【结论】【练一练】1、鉴别〔1〕如何鉴别碳酸钠固体和碳酸氢钠固体?〔2〕如何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2、除杂〔1〕如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氢钠?〔2〕如何除去碳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氢钠?〔3〕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课后练习】1.以下气体中,均属于大气污染物的一组是()A.CO、SO2、NO2B.N2、O2、CO2 C.H2、N2、SO2D.CO、CO2、SO2 2.以下关于NaHCO3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溶解度小于Na2CO3B.加热至200℃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C.与Na2CO3相同质量时,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响后,那么NaHCO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D.它是一种碳酸盐3.欲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人〔〕A.饱和石灰水B.NaOH溶液C.盐酸D.通人CO24.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钠与水反响:2Na+2 H2O = 2Na++2OH-+H2↑B.氧化钠与盐酸:O2-+2H+ = H2O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CO32-+2H+=H2O+CO2↑D.烧碱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HCO3-+OH-= H2O+CO2↑5.以下物质中与其它三组组成不同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 B.红磷、白磷C.氧气、臭氧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以下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O3―、Na+、OH―、K+B、CO32―、Ba2+、K+、NO3―C、Ba2+、OH―、Cl―、Na+D、CO32―、Na+、NO3―、H+7.在以下物质中,受热能放出某气体A,并将所得残渣与盐酸反响又能生成气体A的化合物是( )(HCO3)23【课后练习】答案:1、A 2、D 3、D 4、A 5、D 6、C 7、C。

6.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6.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单元第六单元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五单元已初步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碳的单质入手,系统的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角度仔细的研究碳的单质,对随后学习复杂的碳的氧化物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化学观念:掌握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C60的相关信息。

科学思维:通过情景设置、小组讨论及多媒体展示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展示使学生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试验操作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认识碳单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重点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知道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

难点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知道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你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元素组成的。

不同的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

提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展示:氧气O2和臭氧O3这说明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最常见元素C所组成的不同单质。

引入新思考讨论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学习内容。

课。

讲授新课一、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无色透明、折光率很高,具有强色散性。

经仔细琢磨后,成为装饰品—钻石。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以及装在钻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

3.导热性好,用于集成电路基板散热,提高芯片性能。

4.透光性好,硬度大,用作光学窗口和透镜的涂层。

思考讨论对比金刚石性质完成表格,加深对金刚石物理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1、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

《1、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使学生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探讨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理论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导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钻石、石林、溶洞、煤块四幅图片;提出问题:各图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含有哪种相同元素?导入新课:【板书】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过渡】大家刚才看到的以上含碳物质,分别是以什么样形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学生活动】游离态、化合态【教师活动】引入碳单质的多样性【板书】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学生活动】阅读课本62到63页的内容,思考回答下面问题:问题1:课本上介绍了哪几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问题2:这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同吗?问题3: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不同呢?【教师活动】指定学生回答,并做出评价【过渡】问题4:这三种碳单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师活动】讲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板书】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强调】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过渡】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接下来继续学习碳化合物的多样性【板书】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学生活动】阅读课本64页第一、二段思考含碳化合物分哪几类?【投影展示】无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过渡】在含碳无机化合物中,主要研究碳酸盐,今天我们主要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板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生任务】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样品外观特点【板书】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理性质的比较:【投影展示】【教师活动】【过渡】了解了物理性质后,重点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课本64页“活动·探究”探究主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预测任务: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与盐酸反应?若反应共同产物是什么?如何简便验证之?若不反应为什么?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是否与氯化钡溶液反应?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类比思考提示:碳酸钠和碳酸钙都属于碳酸盐,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成相似,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师任务】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做出评价接受学生不同的预测结果,根据以前所学知识解决不了,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

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金刚石
碳单质石墨
C60
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用途比较。

金刚石、石墨结构分析。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组成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

〔阅读〕课本P60中的化学前沿。

〔转折〕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提问〕例举常见的含碳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种类繁多的有机物: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天然气、煤、石油等。

2.碳的氧化物:CO、CO2
3.碳酸盐:CaCO3、ZnCO3、MgCO3、Na2CO3、NaHCO3、Ca(HCO3)2等。

〔阅读〕课本P61图
〔活动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药品: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石灰水、Ba(OH)2溶液、BaCl2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思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化合物?预测它们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2.方法引导:回忆碳酸钙的有关性质。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

4.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5.分组实验:要求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6.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7.整合:
3
233
Na2CO3 NaHCO3
〔讨论、归纳〕
1.如何鉴别一种无色溶液是Na2CO3溶液还是NaHCO3溶液?
常见方法: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2.如何证明NaHCO3与碱有发生反应?
常见方法: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CO32-。

〔小结〕
作业:(建议补充使用以下部分习题)
1.科学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现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碳科学。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的各种单质都只含有碳元素
B.碳元素的各种单质结构虽然不同,但物理性质差别不大
C.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同
D.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
2.活性炭因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你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吗?
3.单质碳和一氧化碳的高温下有很强的还原性,冶金工业上利用它们来冶炼金属。

请写出单质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4.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有剧毒 D.能导电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