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华古诗文知识竞赛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和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和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和答案一、诗歌鉴赏题目1:下面这首诗是谁的作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答案:D. 李白题目2:下面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A. 王安石B. 苏轼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 苏轼二、文学常识题目1:下列哪部作品是《红楼梦》的前六十回?A. 甄嬛传B. 西游记C. 水浒传D. 金瓶梅答案:C. 水浒传题目2:下面哪一个不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A. 唐僧B. 孙悟空C. 猪八戒D. 白素贞答案:D. 白素贞三、古代文言文题目1: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受到重视和尊敬?A. 掌上明珠B. 风华绝代C. 水落石出D. 面如凤毛答案:A. 掌上明珠题目2: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情像大海里的珠宝一样显露出来?A. 掌上明珠B. 风华绝代C. 水落石出D. 面如凤毛答案:C. 水落石出四、现代文阅读题目1:下面哪个选项最能概括出下文的主题?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缺乏时间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肤浅。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A. 社会节奏的加快B. 社交媒体的兴起C. 人际关系的变化D. 面对面交流的消失答案:D. 面对面交流的消失题目2:下面哪个选项最能体现出下文的立场?近年来,网络小说越发盛行。

然而与此同时,传统文学的地位也受到了冲击。

不少人认为,网络小说的产生对传统文学构成了威胁。

A. 网络小说的盛行B. 传统文学的地位C. 网络小说的威胁D. 人们的观点答案:C. 网络小说的威胁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题目和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三中华古诗文知识竞赛 试题

初三中华古诗文知识竞赛 试题

初三语文中华古诗文知识竞赛A、竞赛时间是为90分钟。

全卷只有100道选择题,每道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B、每道题1分,全卷一共100分。

C、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最后一页〕,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朋B、人C、师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A、?论语?B、?庄子?C、?礼记?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B、嵩山C、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 )。

〞A、足B、乏C、困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C、忧伤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A、李白B、苏轼C、李之仪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10、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

〞A、礼貌B、礼节C、礼仪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B、廉者C、仁者12、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 )为美。

〞A、朴素B、简朴C、俭素1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14、“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A、“花重城B、花重城C、花重锦宫城16、“问君能有几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B惆C愁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注意:1.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竞赛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忘乡。

C.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A.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寥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仍旧。

4.挑选适当的“风”填入上面诗句中的横线处,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细雨鱼儿出,燕子斜。

②萧瑟,洪波涌起。

③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迟日江山丽,花草香。

⑤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⑥终古高云簇此城,吹散马蹄声。

A.东风金风抽丰东风东风疾风好风B.微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金风抽丰东风东风疾风金风抽丰D.东风东风好风微风冬风金风抽丰5.以下各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A.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清明节⑤中秋节B.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冬至⑤端午节C.①元宵节②春节③端五④重阳节⑤七夕节D.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七夕节⑤中秋节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君”指的是()A.王维B.孟浩然C.王昌龄D.高适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首诗的开头?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日》D. 《春望》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重阳节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以下哪首诗?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望岳》C. 《登鹳雀楼》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安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的《》。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中的名句。

4.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王安石的《》。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悯农》一诗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内容。

2. 描述《出塞》这首诗的意境,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3.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 请解释“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的含义,并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四、默写题(每题5分,共10分)1. 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

2. 默写杜甫的《春望》全诗。

五、赏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赏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说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B二、填空题1. 《登鹳雀楼》2. 《山行》3. 《水调歌头》4. 《泊船瓜洲》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简答题1. 《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不公的批判。

九年级古诗词竞赛题及答案

九年级古诗词竞赛题及答案

九年级古诗词背诵竞赛试题一、默写(10分)1. 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2. 默写陶渊明的《饮酒》。

二、填空(50分)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高处不胜寒。

3.杨花落尽子规啼,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4.一曲新词酒一杯,,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5.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散入珠帘湿罗幕,。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7.五月天山雪,。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愿将腰下剑,。

8.黄河远上白云间,。

羌笛何须怨杨柳,。

9.月黑雁飞高,,欲将轻骑逐,。

10.竹外桃花三两枝,。

蒌蒿满地芦芽短,。

11.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肠断白蘋洲。

12.醉里挑灯看剑,。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13.足蒸暑土气,。

力尽不知热,。

14.晨起动征铎,。

鸡声茅店月,。

1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

16.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日长飞絮轻。

17.酒困路长惟欲睡,,敲门试问野人家。

18.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19.何处望神州?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20.僵卧孤村不自哀,。

夜阑卧听风吹雨,。

21.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22.落红不是无情物,。

23.停杯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24.几处早莺争暖树,。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三、理解性默写(40分)1. 《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在各领域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

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每小题2分)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 ×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 ×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 ×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 ×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 × )二、单选题。

(150分,每小题3分)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A、八月B、九月C、十月 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初中古诗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初中古诗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初中古诗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单选)《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O不属于“三十六计”。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0、反客为主答案:B解析:【知识小链接】反戈一击不属于《三十六计》.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2.(单选)唐代诗人杜牧写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下面的。

出自杜牧之手。

Ax《游山西村》B4《岁暮归南山》C、《题临安邸》D4《江南春》答案:D3.(单选)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了。

附近的夏日美景. Ax大林寺。

B4西林寺C、竹林寺B4月涌大江流C x风正一帆悬D4江春入旧年答案:C解析:【知识小雄接】本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湾作品《次北固山下》。

客路吉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卷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意:旅途在吉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槌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此诗以准确精炼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吉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8.(单选)请为古诗排序O①惟有老梅标致别②岁寒时节自春风③闲花野草斗育红④一若冰病扫地空Ax②<3)③®B4①(2)④(DCvD4④Θ(SXD答案:c9.(单选)"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

”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词句是OAv帘外月胧明12.(单选)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的作者是O代的。

As唐B4宋G明D4清答案:D13.(单选)“停杯投箸不能食”中的“箸”指的是()A、勺子B、碗C、筷子D4铲子答案:C14.(单选)下列诗句中,O作者不是杜甫。

A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必背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被XXX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XXXB、XXXC、XXXD、XXX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A、XXXB、XXX、XXXD、XXX3、下列诗句中不含典故的是哪一项()A、怀旧空吟XXX赋B、到乡翻似烂柯人C、山河破碎风飘絮D、XXX为探看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骑马B、杂技C、射箭D、驾车5、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A、121岁B、131岁C、141岁D、151岁6、下列没有使用互文的修辞方法的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下列含有忧伤情绪的诗句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

C、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XXX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A.XXXB.子建C.XXX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的作者是()A.XXXB.XXXC.XXXD.XXX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1、公元2004年是甲申(猴)年,那么2008年是()A、乙酉(鸡)年B、丙戌(狗)年C、丁亥(猪)年D、XXX(鼠)年12、请为出句“天地人三才配合”找对句()A、XXX岁寒三友B、风雅颂一书俱备C、澄江一道月分明D、桃李杏万树春光1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XXX《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九年级上古诗文竞赛试题

九年级上古诗文竞赛试题

九年级(上)古诗文竞赛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

一、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 ___。

(陶渊明《饮酒》)二、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五、,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六、______ 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7、莫道不消魂,,。

(李清照《醉花阴》)八、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九、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10、,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1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1二、,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3、,浅草才能没马路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4、稻花香里说康年,。

(辛弃疾《西江月》)1五、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六、忽如一晚上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7、随风潜天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夜喜雨》1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光照铁衣。

(《木兰诗》)2一、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2、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2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五、气蒸云梦泽,。

中华古典诗词竞赛题及问题详解

中华古典诗词竞赛题及问题详解

7、《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的()。

A、唐B、宋C、明D、白E、杜甫F、苏轼8、“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的意思是()。

A、折向 B、掉转 C、次数一、我会和古人对诗词。

(12分)1、,万条垂下绿丝绦。

2、,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人迹板桥霜。

5、童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 。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

7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___ ,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___ ,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

11、_____________ ,麦花雪白菜花稀。

12、_________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二、我会选。

(20分)1.“初唐四杰”是哪四位?()A王勃、王安石、万里、志和B炯、卢照邻、柳宗元、王勃C王勃、骆宾王、炯、卢照邻2.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

其诗多以歌咏()为主。

人称诗佛。

A、山水田园B、沙漠边塞C、百姓生活3、.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山重水复疑无路。

B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缘身在此山中。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昨天下午,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A、润物细无声B、山重水复疑无路C、欲把西湖比西子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写的是哪个名胜?A、恒山B、泰山C、庐山6.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一下哪首诗?()A、《赋得古原草送别》B、《咏柳》C、《江畔独步寻花》7.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A、王维B、杜牧C、贺8.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精彩试题

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精彩试题

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考号姓名一、选择正确答案。

(15分)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出自( )这首诗。

A、江南春B、泊船瓜洲C、宿建德江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下两句是( ) A、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两句诗出自( )A、《秋思》B、《春日》C、《浪淘沙》4、下面哪首诗是王安石的作品?( )A、《蚕妇》B、《江雪》C、《登飞来峰》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上两句是( )A、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B、草长茑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二、连线。

(18分)诗句朝代作者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北宋查慎行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唐代刘长卿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清代范仲淹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代范成大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明代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南宋王冕三、填空(39分)1、兄弟不和,人们会用“ ,”劝慰他们.(请引用曹植《七步诗》的诗句)2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意境相同的诗词是: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境是一样的。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与“”同样是反映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引用《蚕妇》诗句)5 身在异乡,每逢到了佳节便会加倍想念亲人的一句千古名句是:6、诗人李白这么多的诗句中,“”这句最能体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7“”这两句诗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杜甫听闻收复失地河南河北时那种归心似箭、轻快的心情。

8诗中月是非常美好的,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引起多少人的遐想.请写出两句含有月的诗句.(1)(2)9每读朱自清的《匆匆》,就不由得想起《长歌行》中的诗句“”10《竹石》这首诗中诗人托物言志的诗句是:。

11、一说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很自然就会说“”(引用《游子吟》诗句)12、王老师指导同学修改作文,经常引用《泊船瓜洲》中的“”来要,精益求精。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竞赛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竞赛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zhī shi)竞赛一、填空(tiánkòng)。

(75分。

每空1分)1、唐骆宾王的《易水(yì shuǐ)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zhuàngshì)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中的“壮士(zhuàngshì)”指的是,这首诗记载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是 .。

有一个成语来源于此,这个成语是。

2、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明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诗中的“南冠”都指的是的意思。

3、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诗中“子规”指的是鸟。

4、唐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用“”、“”两字写出了江水浩大声势,用“”、“”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势。

5、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中“,。

”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6、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诗中“,。

”贴切的化用了向秀的《思旧赋》和王质斧柄握烂的典故。

标题中的“乐天”指的是诗人。

7、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诗中的“金陵”指的是现在江苏省的市。

8、唐贾岛“推敲”的故事是文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你知道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推”字还是“敲”字呢?。

9、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处处流露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具体表现为四喜:一喜二喜三喜四喜。

九年级语文古诗文知识竞赛(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文知识竞赛(答案)

九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计分________一、文学常识(40分)1.我国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3. 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如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5. 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

代表宋代词坛两大流派风格的人物是以苏轼的豪放派和李清照婉约派。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

7.《唐睢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策整理编写的。

8. 《望江南》的作者是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

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9.《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负盛名的。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他是南宋(朝代)的著名词人。

11.“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12.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们原先全是乐歌,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

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摊牌咏叹的特点,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14.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15.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

太原(现在属山西)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

16.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苏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初三古诗文知识竞赛

初三古诗文知识竞赛
马尹庄中学 语文知识竞赛
加油!
竞赛规则

必答题:每组有均等的答题机会,每道题 得10分,答案必须完全正确才可得分,否 则不得分。如该题有本组以外的人提示, 该题作废,不予记分;如该组成员无法回 答该题,或回答错误,该题可由观众席的 同学举手抢答,答对者可现场领取奖品一 份。
1组、 请说出李白、杜甫 和白居易的字和号:
3、猜字谜: 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 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打 一字)
答案:秋
4.下列词语无歧义的一项? A、百货大楼的营业员。 B 、学习文件。 C 、张明和刘英的老师。 D 、翻译小说。
答案: A
5、想象题:答案必须与以下四个词语有显然的联系。 菊花 桃源 晋 要饭
(答案3个字)
答案:陶渊明
6、说出两个含有两种动物的成 语。
龙飞凤舞 兔死狐悲 鹤立鸡群 鹬蚌相持 (yù bàng xiāng chí )渔人得利

7、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 才露尖尖角”的下句是:
早有蜻蜓立上头
8、杜甫的“三吏”和“三别” 分别指哪几部作品?

“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6组、背出含有叠字的两句 唐诗:(不能是同一首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组、背出两句带山字的 两句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组、背出两句带风字的两句古 诗:
9、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
牛郎织女 孟姜女(孟姜女寻夫) 白蛇与青蛇(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中华古诗文知识竞赛A、竞赛时间为90分钟。

全卷只有100道选择题,每道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B、每道题1分,全卷共100分。

C、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最后一页),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朋B、人C、师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A、《论语》B、《庄子》C、《礼记》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B、嵩山C、黄山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

”A、足B、乏C、困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C、忧伤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A、李白B、苏轼C、李之仪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10、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

”A、礼貌B、礼节C、礼仪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B、廉者C、仁者12、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 )为美。

”A、朴素B、俭朴C、俭素1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14、“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宫城16、“问君能有几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B惆C愁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B、辫C、辩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A、kuíB、guīC、wā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的文章。

A、文天祥B、辛弃疾C、范仲淹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的名句。

A、牡丹B、菊花C、莲花2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王勃B、李白C、白居易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B、汗青C、汗清24、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作”的意思是()A、工作B、开始、起步C、做25、《礼记·大学篇》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

”A、修其身B、正其心C、诚其意26、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上句是()。

A、弟子不如师B、弟子必不如师C、弟子不必不如师27、“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的作者是()A、李白B、崔颢C、王维2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A、因为B、坐下C、座位2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

”A、戚戚B、凄凄C、泣泣30、陶渊明的《移居》(其二)中“春秋多佳日”的下句是()A、登高赋新诗B、闲暇辄相思C、有酒斟酌之31、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A、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3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A、为有源头泉水来B、为有活水源头来C、为有源头活水来33、成语“朝三暮四”源自()。

A、《老子》B、《庄子》C、《列子》34、《淮南子》中说“治国有( ),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A、纲B、常C、方3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 )的词《如梦令》。

A、李清照B、陆游C、辛弃疾3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下句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也常有B、千里马不常有,而伯乐常有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7、屈原的《国殇》中“诚既勇兮又以武”的下句是( )。

A、终刚强兮不可凌B、魂魄毅兮为鬼雄C、身既死兮神以灵38、李白的《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的下句是( )A、人生得意须尽欢B、斗酒十千恣欢谑C、会须一饮三百杯39、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 )。

”A、人之正道也B、人之正路也C、人之道理也4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而不可夺赤。

”A、志可磨也B、丹可磨也C、心可磨也41、陆游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 )棺”。

A、盍B、盒C、阖42、左思的《咏史》中,“世胄蹑高位”的下句是( )。

A、由来非一朝B、英俊沉下僚C、白首不见招4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的意思是指( )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44、《傅子》:“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 )”。

A、善B、坚C、固4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A、王维B、王之涣C、王勃46、《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47、《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 )。

”A、咎B、灾C、害4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A、知天命B、耳顺C、不惑49、“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 )。

”出自《尉缭子》。

A、制B、禁C、境50、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句中“大贼”的意思是( )。

A、最大的危害B、大盗窃贼C、大的影响51、《论语·宪问篇》中子曰:“何以报德?以( )报怨,以德报德”。

A、德B、直C、仁52、《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者强。

”A、知足者B、强行者C、自胜者5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威武B、武威C、武力5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绝句》5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色B、梨花C、雪景56、“重湖叠巘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是( )的词句。

A、宋代的词人柳永B、五代的词人李煜C、宋代的词人姜夔57、“自古圣贤尽( ),何况我辈孤且直!”出自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

A、贫贱B、贫寒C、穷贱58、秋瑾的《满江红》中“四面歌残终破楚”的下句是( )。

A、八年风味徒思国B、八年风味徒思浙C、八年风味徒思乡59、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明初( )的《卖柑者言》。

A、刘基B、刘安C、刘禹锡60、成语“黔驴技穷”出自( )的《黔之驴》。

A、柳宗元B、韩愈C、苏轼61、陈子昂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 ),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证者。

”A、风骨B、文风C、风格62、《庄子》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A、笃B、限C、拘63、司马迁《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中“际”字的意思是( )A、边际B、相互关系C、实际64、朱熹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

”这里“穷”是指( )。

A、从根本上探究B、贫穷C、缺乏65、“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 ),更壹志兮”出自屈原的《橘颂》。

A、移B、徙C、迁6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67、子曰:“工欲( )其事,必先利其器”。

A、善B、擅C、行68、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

”A、重B、厚C、轻6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A、长天B、长空C、蓝天7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登高》C、《蜀相》7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词句。

A、岳飞B、辛弃疾C、陆游72、龚自珍《乙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

A、红色B、花C、树叶7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 )”。

A、山B、土C、静7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 )。

”A、胸B、掌C、手75、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出自( )。

A、《礼记》B、《论语》C、《捕蛇者说》7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不之间也”一句出自( )的散文。

A、欧阳修B、范仲淹C、柳宗元77、“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出自《诗经》的( )篇。

A、《关雎》B、《伯兮》C、《静女》78、“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A、天地B、天下C、天涯7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上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A、高适B、岑参C、王昌龄80、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A、罪恶B、丑恶C、羞恶81、“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出自( )的《天道篇第十三》。

A、庄子B、老子C、墨子8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苏轼的( )。

A、《江城子》B、《水调歌头》C、《念奴娇》83、“安能摧眉折腰(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的诗句。

A、事B、侍C、仕84、李煜词:“剪不断,理还乱,是(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A、离愁B、泪愁C、忧愁85、老子在《下篇德经七十三章》说:“天网恢恢,疏而不( )”。

A、漏B、失C、密86、孟子在《尽心章句上》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天下。

”A、济B、善C、惠87、“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 )。

”出自杜甫的《兵车行》。

A、咸阳桥B、洛阳桥C、咸阳城88、“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出自( )的《少年中国说》。

A、康有为 B 、梁启超 C、谭嗣同89、“投桃报李”、“逃之夭夭”两个成语出自()。

A、《诗经》B、《楚辞》C、《论语》90、“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是()的诗句。

A、屈原B、辛弃疾C、陶渊明9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的“君”是指()。

A、李延年B、李龟年C、崔九92、“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中的“君”是指()。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9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的“阑珊”是()的意思。

A、冷落B、灿烂C、幽暗9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中的“杜郎”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