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的培养探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的培养探究音准是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关乎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准意识和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音准的概念和重要性、音准培养的方法以及解决音准问题的策略等方面来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音准的概念和重要性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度,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在音乐演奏和表演中,音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的质量和效果。
一个乐曲如果音准不准,就会给人一种不协调和杂乱的感觉,影响到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良好音准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音准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入手。
学生需要通过日常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对音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音准。
而且,音准的培养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声乐训练和乐器演奏等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
二、音准培养的方法1. 培养音乐感知能力音准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一些音乐作品,让他们去感受音高的变化和节奏的起伏,教师也可以通过唱歌、吹奏口琴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音准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音准的敏感度,为后续的音准培养打下基础。
2. 加强声乐训练声乐训练是培养学生音准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集体唱歌、合唱等形式来进行声乐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简单的唱歌曲目,帮助他们逐渐掌握音准的要领。
在声乐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加强音准的练习,比如通过简单的练耳活动来训练学生对音高的感知和识别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同一段乐曲来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等。
3. 加强乐器演奏三、解决音准问题的策略1. 坚持日常训练音准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的日常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坚持日常的声乐训练和乐器演奏,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学生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音准。
音准在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最新教育文档
音准在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一、音准的概述1、音准概念无论什么样的歌唱形式,音准都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谓音准就是在人歌唱过程中所发出的声要同律制严格相符。
在歌唱艺术中,对音准的训练也就是通过声音色彩以及调试调性等多方面内容的把握和调控来将歌曲中所涵盖的情感和音乐形象更好的表现出来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个抽象化的音乐元素――音准,只有通过对人体器官的不断训练才能更好的感知和把握,所以对歌唱来说也就具备了相当大的难度。
从音准分类角度来看,音准主要分为了声音音准以及旋律音准两大类,其中旋律音准属于一种横向关系,具体指的是两个音乐要素之间的旋律运动的准确性;而声音音准是指多个声部共同发声时的旋律的准确性,它是一种纵向关系。
由此也可知,音准其实就是横向旋律和纵向旋律运动准确性的总称,其所具备的两个明显特征就是运动性和方向性。
2、影响音准的要素分析对歌唱音准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1)演唱者的发声技巧在演唱者歌唱过程中,如果演唱者没能掌握一套优秀的发声技巧,那么在其演唱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出现气息不稳、声音失准、音量过大等现象。
(2)演唱群体的共鸣调节这一影响因素主要是针对合唱形式的表演,在合唱过程中,演唱者能否准确的保证共鸣和谐作为了影响音准的一重要因素;比如部分演唱者的声音尖而细,那么他也就无法发出一种低乏音;又如部分演唱者声音共鸣比较松散,那么他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合唱整体的高乏音,进而在演唱过程中出现个体发声无力的现象。
(3)演唱者的声乐功底歌唱表演属于一种声乐艺术形式,也要求表演者能够具备一定的声乐基础。
比如一些声乐功底较浅的歌唱表演者,在歌唱过程中涉及到重声区和轻声区的转换时,因为不明白匀速呼气和含满气息,因此也就很容易出现声带张力的松弛,音色偏高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音准效果。
二、音准对于歌唱教学的重要性分析1、音准对于歌唱效果的展现有着紧密的关系一个良好的音准是歌唱者能够准确表达歌曲曲谱的重要基础,同时对于歌唱表演艺术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以及顺利的完成歌曲所包含的情感的准确表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歌唱是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
在众多的演唱教学内容中,演唱技能(音准)是支持表现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演唱的要求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然而,在我们的小学歌唱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唱不准音,唱歌发声的时候像说话、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调;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
有些学生会自觉脸红,唱过一遍,从此害怕歌唱,害怕上音乐课;也有学生跑调了也浑然不知,还是继续自我陶醉深情地歌唱。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提高和对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以上这些现象其实都体现了一个歌唱音准问题,歌唱的音准主要指音高的准确与否,它是唱好歌的首要问题。
试想学生连歌曲基本的音准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续的表现和创造活动呢?因此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对于表现和创造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描述:在一年级的一堂歌唱课中,学唱的是歌曲《这是什么》。
歌曲的前面两句歌词都是“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当当”,只是在最后的“当当当”音高上发生了变化。
第一句是“5 5 5 ―”第二句是“2 2 5―”。
可是学生总是把第二句唱成“2 2 5 ―”或者是和第一句一样。
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落在中音的5上,一个是落在低音的5上,我们再来唱一次好吗?”可是当学生第二次演唱的时候,仍然出现错音。
于是我请学生,先听钢琴弹一次,同时在心里跟唱一次,然后再听我范唱一次,最后再请同学唱一次。
我想这样的多次聆听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只有个别同学唱对了,而且很多学生出现了疲惫感。
看到这样的现象,我换了一种方式。
我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来,在空中画一画音高组成的小山,再比一比谁画的最美,唱的最准确。
这时,学生们马上精神起来,伸出小手跃跃欲试。
于是我和学生一起来画小山,音高的时候手指在山顶上,音低的时候手指在山脚下。
小学生歌唱中的音准与训练
小学生歌唱中的音准与训练陈晋宁美妙的童声被誉为天籁之音,加上动人的旋律能让人心旷神怡。
怎样能唱出这样美妙的声音呢?除了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建立通畅的歌唱气息外,还需要准确、到位的音准,这不但是音乐的基石,还是歌唱的灵魂。
每个人都想拥有美妙动人的歌声,小学生也不例外。
拥有的音准至少能把握住音乐的方向,缺少了音准就好像失去方向的船一样,在大海中漂浮。
学生如果缺少了音准,不但影响了儿童应有的天籁之音,还严重的打击的唱歌的自信心。
事实上,歌唱没有音准的人只占人群中的4%,称为失歌症。
绝大多数人出现音准问题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行纠正的。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歌唱教学中音准的重要性,发现小学的学生普遍存在音准问题。
很多人认为音准的正确与否是天生的,只要让学生多听歌曲并能唱好歌曲,对于音准有问题的学生则置之不理,任其发展。
因此,我来谈谈自己对小学学生歌唱中的音准问题的一些体会和训练。
1、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高概念的认识与接受是不一样的,分阶段进行音准教学会让你的教学事倍功半所以我把小学阶段的学生分成三个阶段:低年段(一二年级)、中年段(三、四年级)、高年段(五、六年级)。
(1)低年段学生刚进学校缺乏音高概念,一、二年级的音乐教材以学生聆听为主,音高,音准的教学量很少。
据教学以来,我觉得学生在接触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音高的概念。
可通过帯手号唱C大调音阶,通过跟随钢琴、做手号动作来认识1 2 3 4 5 6 7音的高低。
将这些音符用一个小动物来代替,通过听辨音高猜出的动物名字。
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之间的距离感。
先让学生听钢琴的音,再唱,或用“la”的方式进行模唱。
通过这样先唱音名,再唱歌词长期的训练由浅入深,点点滴滴地让学生了解音高,解决音准问题。
2、中年段的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基础音阶练习已经把握了do、re、mi等音高的演唱。
但是对于增四度,纯四、五的跳跃音准掌握的不够理想,可通过唱135,146,7.25,135的和弦链接来巩固调性。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分析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分析摘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育倍受重视。
有序的开闸音乐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而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歌唱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既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歌唱能力,也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表现能力。
为此,本文将结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音准问题,着重分析培养小学生歌唱音准的具体策略,提出了注重音准感知培养,引导学生树立音高概念;重视歌唱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音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率,希望能够借此提高小学生音乐歌唱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音准问题;音准培养策略现阶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综合素养培育的研究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歌唱教学务必要对小学生歌唱音准进行培养,让他们掌握基础性的发音水平与歌唱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音准问题包括高音不主动、高音概念模糊、喊唱等现象。
为此,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采取有效培养策略,提高小学生歌唱音准水平。
一、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音准问题(一)高音不主动小学时期的音乐歌唱教学当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就是学生们在演唱过程中往往十分抵触音乐作品当中的高音部分。
但是在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主动演唱十分关键,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掌握自己的声音,从而发挥更具有情感与情绪起伏的乐句。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音演唱过程中学生们不够主动通常表现在音阶演唱以及高音部分较多的音乐曲目当中,从而致使高音演唱过程中小学生无法更好的跟上演唱曲调,出现“唱不上去”的问题,最终对音乐作品演唱过程中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小学阶段的音乐歌唱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1]。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作者:李阳阳来源:《丝路视野》2019年第14期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合唱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合唱可以为听众带来与独唱不同的感受,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团队合作能力,而合唱中音准非常重要。
因此,下文将具体介绍合唱音准的重要性,提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培养方法小学英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认识音节和音准训练,只有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唱出好听的歌曲。
并未有许多五音不全的人,只有不努力培养音准的人。
音乐在我国历史上有千年的历史,乐曲类型多样,可想要学好音乐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好的结果。
因此,文章中研究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培养方法非常必要。
一、合唱音准的重要性小学音乐合唱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准就需要全体合唱的学生共同合作以及不断重复的练习。
在小学音乐合唱中分为有伴奏以及无伴奏合唱,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一旦出现音准问题,那么作品的演出将会产生不和谐的声音,效果也并不理想。
虽然是合唱作品,参加人数多,但是每一个人的音准都将对集体演出的效果产生影响。
所以在练习合唱中,音准是需要全体演唱者重点进行训练的内容,也同样是在演出当中,尤其是在多声部合唱当中需要演唱者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方法(一)听觉训练好音准不能离开耳朵的聆听。
小学生听力发育并不完善,所以需要教师在小学合唱教学训练当中重视培养听觉能力。
敏锐的听力作为学生学习音乐、演唱好曲目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唱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单音听力。
比如学习《美丽的黄昏》这首曲目时,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利用钢琴将曲目弹出来,为学生留下一个大致的印象,之后选择一个小节,为学生展开单音听力训练,让学生单纯凭借听力将教师所弹奏的音符说出来。
之后,让学生通过使用单音的方法复述出整首曲目,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印象,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帮助学生培养出音准。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摘要:音乐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新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备受重视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相关的教学机构,对于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培养都纷纷开始了新的探索。
在音乐合唱教学活动当中,常常会存在一些学生的音准不准,这也充分反映了现当代小学生的音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第1次本文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实情况,探究如何在音乐合唱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加强音准的培养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小学生在合唱当中表现出音准不准的情况,这种诱因是非常多的。
我们在进行教学音乐合唱教学活动,对学生的音准进行进一步的校正和培养时,就必须要找准每一个小学生应准不准的原因,并且从这些原因着手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音准。
接下来我们将从小学生音准不准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当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准,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探究。
一、小学生音准不准的主要原因分析在小学生音准不准的原因登记方面,即使有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指内部原因,而另一个方面是指外部原因。
这里所提到的内部原因就是指小学生自身的音乐天赋,自身的声音条件,以及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否真正跟随教师的进度来落实音乐学习。
比如说有的小学生是先天性的口吃,他们在进行音乐学习的时候,缺乏较强的音乐感知能力,所以导致这一部分学生唱歌唱出现跑调的情况。
学生这样的情况,在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当中,要想得到彻底的解决是比较难的。
还有另一部分小学生的自身原因,那就是有的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跟随音乐教师的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又或者是学习态度较为松懈,最终导致了学生的音准不准。
这样的诱因是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通过适当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就能够解决的。
所谓的外部原因,涉及到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态度以及相关的投入等方面。
比如说,一些小学的音乐教师聘用门槛较低,音乐教师本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学,所以他们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合唱教育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自身的专业实力不达标而对学生造成误导。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目前,新课标小学教育课程对于音乐教学课程也越来越重视。
其中,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占据了重要位置,培养音准能够解决小学生音乐合唱课程中常见的发音不准确等问题,以及唱歌的音量不平衡和跑调等问题。
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对于音准的培养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于加强小学生音准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做出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培养引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小学生的团结意识。
音乐合唱对于表演者在口型、音准、音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音乐合唱教学中对于音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加强对于小学生的音准教学成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师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小学音乐合唱中对于音准培养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年龄太小,理解存在问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太小,刚刚步入学校,因此在教师对于音准培养的讲解方面存在很大的理解问题。
并且各个学生之间的音感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对于音乐并不敏感,加上年龄过小导致他们的节奏感不强,对于音乐中一些明显的节奏变化也听不出。
小学生听不出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因此音准培养方面就会存在很大问题,在唱歌的时候也会很容易出现跑调问题。
(二)处于身心发展快速阶段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进入了校园,身体发育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会给小学音乐合唱中的音准培养也带来很大的变化。
因为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嗓子会很容易出现疲劳,并且小学生处于长时间的音准培训中也会渐渐对音乐失去兴趣。
小学生的心里方面也会出现很大变化,由于年龄尚小,他们会由于长时间疲乏的接触某一事物而对该事物失去兴趣。
(三)小学生的心态自我调整较差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而音乐合唱有时教师会指出个别学生来单独唱,此时小学生会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自己出错而不敢大声唱出来。
这就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态调整较差而导致的音准培养出现问题。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措施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措施摘要:在小学音乐合唱中,音准训练是解决学生发音不标准、跑调、合唱时出现音量失衡的主要途径。
新课改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对学生音准素质的培养,提高其音准能力。
本文着重探讨了学生在小学合唱课上的音准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小学合唱课的音准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引言:音乐作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志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落实“五育并举”的有效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教育部门也提升了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日益多样化。
音乐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民族、国家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促进学生的音乐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
合唱是多声部声乐作品的综合表达,它对参与者的音色、音准、口型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合唱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声准教学对合唱的艺术性和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使合唱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准。
一、音准训练在合唱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合唱中,音准是整个合唱的关键,通过调和不同的声部声线实现整体的和谐,对合唱整体的表现有重要的影响。
音准与节律是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而要达到音准与节律的协调,则必须经过严格的练习。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音准的培养,以确保合唱的艺术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导学生正确把握音准,能准确地感觉、传达出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念。
只有不断地体会音乐的美妙,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合唱的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在合唱教学中,音准训练必不可少,要正确认识音准的重要作用,掌握好音准,才能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
在音准训练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在各种不同的训练中获得信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爱好。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目前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里大力倡导开展合唱,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探讨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探讨摘要:音准是合唱表演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探讨了音准不佳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策略,希望能对小学合唱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音准;小学音乐合唱;培养;协作能力音准是合唱表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关乎演唱质量,更体现了合唱团的艺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不佳的原因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不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水平有限,缺乏对音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室环境等,影响了音准的培养。
此外,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学生对音准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途径(一)重视歌词朗读准确性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准,首先需要重视歌词朗读的准确性。
以人教版《放马山歌》这节课为例,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音准:教师可以先逐字逐句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发音,并鼓励学生跟随模仿。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比喻或类似音节的单词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音。
将歌曲的歌词分成短句或单个音节,引导学生逐句朗读,并注意长短音节和音高的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音节的正确音高和持续时间。
例如:学习《放马山歌》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将歌词进行合理的断句,使学生能够在合适的位置进行自然的停顿和呼吸。
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歌词连读,使每个单词之间的连接更加流畅。
教师可以通过打拍子、敲击节拍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并加深对音乐韵律的理解[1]。
同时,可以利用身体动作或口语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在朗读的基础上逐步加入声乐技巧的训练,如音高的准确跳跃、音量的控制等。
鼓励学生多次排练和演唱,以提高音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1]。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的培养探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的培养探究1. 引言1.1 音准问题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音准问题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音准是音乐表达的基础,只有准确的音准才能使音乐作品发挥出最佳效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们正处于音乐基础阶段,对音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他们以后的音乐学习至关重要。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准感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敏感性和表现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
音准问题也与小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密切相关,只有具备良好的音准感,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准感,是提高他们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音准问题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们才能在音乐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1.2 音准问题在小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1. 唱歌时音准不准确。
小学生在唱歌时经常出现音高上的偏差,有时高声部和低声部会混淆,无法准确把握音调的变化。
这可能是由于小学生自身音感尚未完全发展成熟,无法准确辨别音高差异所致。
2. 乐器演奏时节奏不准确。
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节奏不稳定的情况,导致演奏过程中出现断断续续或者推进过快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对于乐曲的节奏感掌握不够,无法准确把握每个音符的时值。
3. 听音辨音能力差。
小学生在听音辨音的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出音调的高低变化,导致对乐曲整体结构的把握不足。
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对于音乐元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无法有效地区分不同的音高差异。
小学生音准问题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措施来加以解决。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音准水平,增强音乐表现能力。
【字数:242】2. 正文2.1 培养小学生音准的方法一:唱歌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训练是培养小学生音准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唱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准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准确把握音高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音准”训练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音准”训练音准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能够唱准或弹准音符的能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音准训练是他们音乐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他们音感和表演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音准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技巧。
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不要让学生再看到任何提示,然后让他们尽量模仿刚才听到的旋律,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觉来训练和感受音准。
这个游戏可以慢慢增加难度,从简单的旋律到复杂的旋律,让学生逐渐培养起对音准的敏感度。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调式,让学生用手指敲打乐器或拍击节奏,然后让他们逐渐唱出正确的音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提高难度,比如增加音符的数量或者改变调式,让学生挑战自己的音准能力。
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唱歌的练习来训练学生的音准感。
唱歌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音准的方法,通过唱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准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儿歌或唱段,然后鼓励他们模仿和跟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他们的音准错误,并引导他们注意音符的准确度和音高的变化。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合唱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音准训练需要从简单的音乐游戏、练习和唱歌开始,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音乐技巧。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度增加难度,让学生不断挑战和提高自己。
老师要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样的训练,相信学生们的音准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浅谈小学生音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音准的培养小学生音准的培养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音准是音乐表达的基础,对于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音准能力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学,在家长的陪伴和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小学生音准的培养进行浅谈,希望对关心孩子音乐教育的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
一、加强基础训练要提高小学生的音准能力,首先要加强基础训练。
音乐是一门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技能。
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基础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
基础训练包括声乐基础训练和乐器基础训练两个方面。
在声乐基础训练中,小学生要通过练习发声、唱调、音阶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音准能力。
发声是声乐基础训练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保证音准的准确。
在唱调和音阶的练习中,小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来提高自己的音准和音色,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基础。
二、注意听力训练除了加强基础训练,小学生在音准培养中还需要注意听力训练。
音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而这需要通过听力训练来培养。
在听力训练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可以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小学生的音准能力。
三、培养音乐兴趣在培养音乐兴趣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组织音乐活动和演出来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讲述音乐故事和传统音乐文化来引导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在培养音乐兴趣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帮助小学生提高音准能力。
四、注重实践训练在培养小学生音准能力的过程中,实践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够巩固和提高小学生的音准能力。
在实践训练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合唱团和乐器合奏等活动来让小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音乐比赛和演出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的培养探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的培养探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而在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度,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准,成为了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生音准培养的重要性音准是音乐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音乐学习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音乐教育的起步阶段,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慢慢培养和巩固。
如果在这个阶段忽视了音准的培养,就会对学生的后期音乐学习产生隐患。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的培养至关重要。
音准的培养也涉及到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审美的提高。
音准准确的演奏能够更好地传达音乐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与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素养相关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音高掌握不准确、音符节奏不齐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音高的掌握不准确。
由于小学生听力和表现能力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对音高的感知和掌握有时不够准确,经常出现音高偏离、走音现象。
2. 学生对音符的节奏掌握不稳定。
小学生在演奏乐曲时容易出现节奏不稳定的情况,音符的长度和间隔不能准确把握,影响了音乐的整体表现效果。
3. 学生在合唱和合奏时音高相互对不准。
在集体合唱和合奏中,学生之间存在音高不一致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乐曲的整体效果,也削弱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培养存在一定的难点和挑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
为了解决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培养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学生提高音准的掌握能力。
1. 强化基本功训练。
在音准培养方面,基本功训练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师们可以通过练习音阶、音程、和声等基础练习,帮助学生提高音高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摘要】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提升,就要从多角度进行优化,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先分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问题原因,然后探究合唱教学音准培养的措施,旨在为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培养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28-01引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当中对学生音准的培养是比较关键的,但受到先天因素以及教学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合唱中音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提高学生音准,才能有助于提高音乐合唱的质量。
1.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问题原因分析1.1内部原因分析小学的音乐合唱教学当中存在的音准问题从内部原因分析来看,主要是由于学生音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音感不同,所以在音准方面也会存在不同。
音感比较薄弱的学生音准敏感度也相对比较低,合唱的时候会容易跑调,并且不感到音准出现问题[1]。
还有就是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心态以及变声等因素影响,音准控制也会产生变化,演唱过程中会对声音的把控度降低,出现音准的问题。
而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差等,缺乏抗压能力,这也会容易造成学生音准差的问题。
1.2外部原因分析从音准问题出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来看,主要就和伴奏以及指挥和队形等因素有关,同首歌诸多版本伴奏,选择比较恰当的伴奏能让学生迅速的进入到状态当中去,及时找到高低音,这样能把握好合唱的节奏。
指挥方面对合唱音准也产生很大影响,指挥出现错误也会造成学生的音准错误,出现带偏的问题[2]。
2.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培养措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对音准的培养,就要能从多方面的措施实施上加强重视,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落实;2.1加强学生听觉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准有着诸多的方法,其中在听觉的训练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好音准和聆听是有很大关系的,学生听力在小学阶段处于发育的时期,所以在音乐合唱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生听觉能力培养,让学生形成敏锐听力,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音准聆听的能力。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训练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训练摘要:音乐是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式与文化活动,其包含的艺术性与文化性都极其丰富,所以在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设立也有助于学生们完成对于自身音乐修养的提高,提升综合文化素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中外优秀歌曲,提高与同学们一起歌唱的能力,增强歌唱表现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练习合唱是音乐类别中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形式。
并且,在合唱表演中,每一个人的表现能力与歌唱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歌唱效果。
由此,合唱对于每一个表演者的音色、音准等方面都着严格的要求与标准,只有将个人的歌唱与音准水平提升到标准位置,才能使整体的表演效果达到完美。
所以,在小学音乐中的合唱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紧抓对于学生们的音准培养工作,力求提高每一名学生的音准,加强学生们团体合唱能力。
就此,本文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展开分析探究,从存在问题中找出解决方法,以期提高合唱教学的工作质量。
一、小学合唱教学中学生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1.不同学生对于乐感的个人差异合唱虽然与其他的音乐表演形式一样,都是通过发声来完成演唱者的音乐表达。
但是,合唱在艺术特点上却大大地区别与其他表演形式。
合唱因为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所以需要每一名演唱者都有着稳定的歌唱水平,强调对于音乐艺术的共性与均衡,使每一个演唱者通过共鸣来抒发每一首合唱歌曲的情感表达。
因此,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学生们多多少少会存在对于音准学习的个人差异,有的学生天赋较强,有着天生的乐感,而有的学生在音乐方面或许资质平平,缺少对于乐感的体验,这就造成每一个学生对于音准学习的差异,导致合成时出现问题。
2.气息不足或气息不稳音乐的演唱无论是合唱还是其他形式,良好的气息支持是前提也是基本保证。
尤其是在合唱中,追求的是每一名表演者的协调一致,以达到完美的合成表演效果。
如果,其中存在气息不足或气息不稳的问题,就会很容易丢失音准,从而在合唱中出现明显的问题,就好比整齐的砖瓦排列中因为基础没打好而裂了条缝隙,突兀而且影响整体。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训练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实践中存有的问题和疑惑一、音准问题在歌唱教学中存有两个较普遍的现象:1、全班齐唱时,总有一些同学的音调不准,听起来很着急。
2、学生独唱时,很多学生不够肯定也不够自信跑调的现象严重。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有的学生总觉得音找不准,唱完上一句,下一句的起音就找不到了;还有的学生心理清楚怎样唱,但是一唱出声就不对了。
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严重,使学生的歌声缺乏美感,音准问题不解决,怎能让歌唱深入学生的内心?怎能让歌唱激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久而久之音准问题还会使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
二是教师对学生歌唱音准的注重率很低,面对学生歌唱时音不准缺乏有效的方法。
有的教师认为这么一点音准问题是很正常的,便忽略了;而有的教师则是注重到音准问题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也就跳过去了。
在歌唱教学中请学生独唱的机会少,检测少给学生唱歌的时间不够多。
导致学生在歌唱时对准确音高的心理感知水平、对声音的控制水平不够强。
解决音准问题的对策(一)、常规聆听。
培养学生会聆听、会比较、会评价、会调整的音乐学习习惯。
(二)个别检测。
培养学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在歌唱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演唱,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2、学生单独演唱时找出错误并纠正;3、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歌唱知识技能欠缺。
中年阶段(3—6年级)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逐步理性,所要掌握的知识由感性到了理性,此阶段的唱歌教学不但要与读谱知识相结合,而且要求学生在唱歌中对呼吸方法、发生技巧等知识逐步的掌握和使用,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合唱教学,要求学生在节奏和曲调上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解决歌唱知识技能的对策。
呼吸训练形象化1、用画线条来表示呼吸的强、弱、长、短。
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线条,在画线的同时让学生发出“si”的声音,并引导学生根据线条的粗、细、长、短用线条的走向实行呼吸练习。
2、用手势等动作来指挥学生的呼吸教师时快时慢做两手掌打开收拢的动作,学生随着教师的动作的变化实行气息控制训练。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音准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资料
⼩学⾳乐歌唱教学中存在的⾳准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资料⼩学⾳乐歌唱教学中存在的⾳准问题及对策⼀、引⾔⾳乐是⼀门陶冶⼈们情操、丰富⼈们情感体验的艺术,同时也是⼩学德育中的重点学科之⼀。
但是在现阶段,我们经常会听到⼀个⼈说⾃⼰“五⾳不全,唱歌跑调”,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准,所以在唱歌的时候⽆法清晰地区分歌曲中的⾼⾳区和低⾳区,因此在听他们演唱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的⾼度始终保持在⼀个位置,从⽽形成⾛⾳、跑调的效果。
笔者认为,⼩学是⾳乐启蒙的最佳阶段,在⼩学⾳乐课中培养学⽣的⾳准,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乐素养,⽽且还能为他们以后学习⾳乐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分析如何提⾼⾳准教学指导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当前⼩学⾳乐歌唱教学中有关⾳准的问题及成因进⾏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全⾯了解学⽣的实情,从⽽让教学具有针对性。
在本次研究中,作者便根据长期的实践,观察与总结分析出当前⼩学⾳乐歌唱教学中存在哪些⾳准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学⾳乐歌唱教学中⾳准问题的成因分析在分析如何提⾼⼩学⽣对⾳准的把握能⼒时,⾸先要对当前⼩学⾳乐歌唱教学中存在的⾳准问题进⾏分析,在归纳类型的同时寻找成因,只有这样才能让策略的制定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中,具体⾳准问题主要为以下三点:1.学⽣⾳乐基础功底薄弱⽬前,虽然许多家长在孩⼦幼龄阶段便帮助其报许多⾳乐学习班,但是⼤部分⼩学⽣在初次接触⾳乐时,都是缺乏⾳乐基础的,即使部分接触过⾳乐学习班的学⽣,他们在⾳乐基础知识⽅⾯依然相对薄弱,导致他们在唱歌的时候存在⾳准问题。
⽽且,⼩学⾳乐教学⼤部分以感性教育为主,以技法指导为辅,在这种侧重性极强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对⾳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然偏低。
所以,⾳乐基础功底薄弱,是学⽣存在⾳准问题的主要原因。
2.教学⽅法脱离实际现状⽬前,⼤部分⼩学⾳乐教学都采取传统的听唱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实施⽅式为:先通过带领学⽣听,随后再指导学⽣唱。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途径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途径发布时间:2023-05-09T07:24:25.434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4月下作者:朱尧鸿[导读]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途径。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合唱的整体效果和学生的音乐素养。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 210000)【摘要】音准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更是不可或缺的。
音准是指演唱时音高的准确度,也就是说,唱出的每个音符都应该准确地落在正确的音高上。
在小学音乐合唱中,音准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合唱的整体效果。
通过培养学生的音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提高音乐表现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培养途径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4-022-01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途径。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合唱的整体效果和学生的音乐素养。
然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准,是一个需要教师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唱歌培养音准,使用乐器辅助教学,音乐游戏等培养音准的有效途径进行论述。
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准,提高合唱表现水平,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一、通过唱歌培养音准唱歌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培养音准的有效途径。
唱歌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音高和音准,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音准,提高合唱表现水平。
1,唱歌的重要性唱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唱歌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唱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音乐表现水平。
2.引导学生感受音高和音准在唱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高和音准,让他们逐渐掌握正确的音准。
浅谈小学生音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音准的培养音准是音乐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关系到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音准意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生音准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要培养小学生的音准意识。
音准意识是指学生对音高、音长和音强的准确把握能力。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高变化和节奏感。
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发声、唱出高低音来帮助他们提高音准意识。
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准,比如唱一唱积木歌等。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音准意识是比较薄弱的,需要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和提高。
要注重耳朵的训练。
良好的音准需要有敏锐的听觉。
培养小学生的耳朵对音乐的感知和识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借助乐理知识和乐曲欣赏,让学生多听,多感知不同的音乐节奏、音高和音色。
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乐器合奏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觉和感知能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耳朵会变得越来越灵敏,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音准是否准确。
要注重技巧的训练。
音准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小学阶段,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唱来提高他们的音准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唱的歌曲或儿歌,要求学生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练习曲或练唱技巧来帮助学生掌握音准的基本要领。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音准技巧会得到不断地提升。
要注重情感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准也是需要有情感的表达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的魅力。
在培养小学生音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的培养。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和情绪,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在唱歌时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其中的情感。
可以让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制作一些简单的表情和动作来诠释歌曲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音准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音准能力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
歌唱是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
在众多的演唱教学内容中,演唱技能(音准)是支持表现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演唱的要求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然而,在我们的小学歌唱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唱不准音,唱歌发声的时候像说话、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调;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
有些学生会自觉脸红,唱过一遍,从此害怕歌唱,害怕上音乐课;也有学生跑调了也浑然不知,还是继续自我陶醉深情地歌唱。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提高和对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以上这些现象其实都体现了一个歌唱音准问题,歌唱的音准主要指音高的准确与否,它是唱好歌的首要问题。
试想学生连歌曲基本的音准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续的表现和创造活动呢?因此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对于表现和创造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描述:在一年级的一堂歌唱课中,学唱的是歌曲《这是什么》。
歌曲的前面两句歌词都是“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当当”,只是在最后的“当当当”音高上发生了变化。
第一句是“5 5 5 ―”第二句是“2 2 5―”。
可是学生总是把第二句唱成“2 2 5 ―”或者是和第一句一样。
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落在中音的5上,一个是落在低音的5上,我们再来唱一次好吗?”可是当学生第二次演唱的时候,仍然出现错音。
于是我请学生,先听钢琴弹一次,同时在心里跟唱一次,然后再听我范唱一次,最后再请同学唱一次。
我想这样的多次聆听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只有个别同学唱对了,而且很多学生出现了疲惫感。
看到这样的现象,我换了一种方式。
我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来,在空中画一画音高组成的小山,再比一比谁画的最美,唱的最准确。
这时,学生们马上精神起来,伸出小手跃跃欲试。
于是我和学生一起来画小山,音高的时候手指在山顶上,音低的时候手指在山脚下。
唱了两遍之后,学生就准确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教学反思与分析:新课标中淡化演唱技能,但不是不教。
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歌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音高的正确判断能力也是音乐的基本素质之一。
那么,如何提高歌唱教学中的音准呢?我通过课堂的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唱前先发声
课堂中,很多学生急于歌唱,没有开声随便喊唱一番,结果是既损伤声带,也难免跑音跑调。
小学生的歌唱发音器官的肌肉协调活动能力发展相对弱一些,精细听觉器官发育也不完善,所以进行发声训练,可以使孩子们充分打开口腔,运用较合理的歌唱呼吸和发声共鸣,来克服小学生发音器官的客观不足,使小学生稚嫩的发声器官能够胜任演唱,使学生在演唱时不感到紧张,疲劳,声音连贯柔和,张弛有度,这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歌唱的热爱,增强他们对歌唱的信心。
发声练习曲还要注意合理的设计,要精心根据具体所教歌曲的需求来设计发声练习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并能持之以恒,否则结果依然还是跑调,浪费时间。
二、唱前先感受
音乐是听觉艺术。
要感受音乐的情绪意境,只能通过多听来完成。
只有听得准,才能唱得准。
因此要让学生多听歌曲范唱,如:整体反复聆听、段落聆听、个别句子聆听。
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加深对音高的记忆。
教学中,为了避免多次聆听给学生带来无聊乏味感,可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次聆听的学习。
伴着这些活动,即培养了学生的内心听觉也为唱好唱准歌曲做了铺垫。
三、手势图式来帮唱
柯达伊在音准教学上充分地运用了手势图式这种方法,他化抽象为形象,将音高用手势显示出来。
此法在音准教学上效果极好,特别是针对个别音符教学时。
这种方法更加实用于低年级的歌曲教学。
但在中高年级歌唱教学中,碰到的多是节奏相对密集、音符又较多的乐句,快速地作手势显然不合适。
与柯达伊手势法同样形象的还有图形谱,还记得全国知名的音乐特级教师刘德昌老
师给我们示范的《山谷里静悄悄》的歌唱教学,还有省音乐特级教师邬淑颖老师给我们示范的《柳树姑娘》一课的歌唱教学中都分别巧妙地运用了图形谱,随着歌曲的旋律音高走向设计的“白云”图和“柳树图”让人记忆犹新,它们都使原来只靠耳朵完成的音准教学,发展到视觉上来共同进行,起到了视觉与听觉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作用。
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直观的感受,更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解放了学生手脚,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四、教xx唱做引导
唱不准音、跑调还受到歌唱气息、歌唱位置、换声点等的影响。
比如唱歌气息支持不够、漏气、声音发虚,换声点没有充分的准备等都很容易导致声音位置下移、跑音。
对于这些现象,光老师讲解提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多做示范,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聆听中学会正确发声。
因为学生本身没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如果教师光讲解,不示范,那学生更多的还是“云里雾里”,恐怕只会增加他们对歌唱的恐惧心理。
五、及时纠错不忘掉
在音准教学中,对于教师耳朵的灵敏度有较高的要求。
我们有些老师只有专注于弹奏的键盘,并未关注学生的歌唱状况,甚至连学生唱不准音都没有发现。
这种按教师的预设走过场的教学环节是失去歌唱教学实际意义的。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能快速地捕捉到学生音准错误的原因,并通过正确方法的示范和对学生错误方法的模仿和分析,使学生较快地改善与变化,使教学更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