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病学讲义》歌括讲课稿

合集下载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以研究温病为主要对象。

刘景源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对温病学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讲稿将向大家介绍刘景源在温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温病的特点温病是一种以高热、发热、寒战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刘景源在其研究中发现,温病有以下特点:1. 温病常伴有高热症状,热度往往超过正常发热。

2. 温病患者常表现出畏寒、寒战等寒性症状。

3. 温病的发展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4. 温病多以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

二、刘景源的治疗方法针对温病的特点,刘景源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刘景源认为,温病属于热毒病,必须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

他采用了一些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等,来清热解毒,以消除体内的热毒。

2. 寒热相摄在治疗中,刘景源强调了平衡寒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既有热病表现,也有寒证表现,治疗时要综合考虑。

对于寒证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用温热性药物来平衡体内的寒热。

3. 辨证施治刘景源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病情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不同的温病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方。

三、刘景源温病学的影响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刘景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温病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在温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学的研究领域。

3. 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刘景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四、结语刘景源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通过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1. 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文章字数:581)。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丛书突出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入选名家均是中医各学科的创始人或
重要的奠基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同时又具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稿也
广—_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是其数十我教学生涯的积淀。入选名师均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知名的优秀教
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
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
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
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
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
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 -221年,到秦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还有和
。 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而后,在东
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
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
1. <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的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
t 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
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

《温病学》讲义

《温病学》讲义

第七章 风温
【诊断依据】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多见 2、发病急骤,初起表现为发热、恶风、咳 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继而出现壮热、咳 嗽气喘,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等气分 证,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3、部分病例可出现神志异常等热陷心包证。
第七章 风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邪袭肺卫:P109 2、邪入气分:P110 (1)邪热壅肺: P110 (2)肺热腑实: P111 (3)肺热移肠: P111 (4)肺热发疹: P111
第十五章
疫疹
【诊断依据】 1、本病所涉及病种较多,不同季节有不同 性质的疫疹发生。P225,有较强的传染性, 能引起流行。 2、起病急骤,迅速传变,症状复杂,病情 凶险。
第十五章

疫疹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初发证治: (1)风热伤络: P227 (2)卫气同病: P227 (3)邪遏膜原: P227 2、阳明热炽,迫及营血: P228 3、邪入营血: (1)邪毒炽盛,气营(血)两燔: P228 (2)血分实热,血热妄行: P229
二、三焦辨证
2、中焦证候: P44 (1)阳明热炽:病机及主要症状 (2)阳明热结: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中阻:病机及主要症状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病机及主要症状 3、下焦证候: (1)肾精耗损:病机及主要症状 (2)虚风内动:病机及主要症状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七)开窍醒神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6 (八)息风止痉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九)滋阴生津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十)固脱救逆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十一)外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温病学讲稿(电脑电印版)1

温病学讲稿(电脑电印版)1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电脑五笔打字版)
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是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因为《温病学》涉及到的古代医学书籍和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就应该首先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1、《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的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两篇中都指出了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必然要发生温病。至于为什么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才发生温病,这两篇里都有没有讲,但是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温病是伏邪发病。就是说,冬天感受了寒邪,当归不发病,寒邪伏于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发病。虽然这种理论是后人对《黄帝内经》进行的解释,但是可以说“冬伤于寒”是温病病因学说的肇始。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温病的治疗《温病学课》

温病的治疗《温病学课》

ppt课件
14
(3)清热泻火
作用:以苦寒之品清里热,.泄邪火 适应证:热在气分,郁而化火。身热不退,口 苦而渴,烦燥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代表方:黄芩汤加减、黄连解毒汤
运用要点:(1)药用苦寒;(2)热盛津伤宜甘1)邪未入气分者不宜早用;
(2)湿邪未化者不宜单纯用清气法; (3)素体阳虚者,用本法勿过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发汗
开腠透邪 疏表
透疹
ppt课件
5
主治:温病初起,温邪在表
风热袭于肺卫 暑湿兼寒郁于肌表 湿邪困遏肌表 燥热犯于卫表
ppt课件
6
分类 (1)疏风泄热
作用:疏散卫表风热(辛凉解表) 适应证:风热在表(卫分证)。发热微恶风 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苔薄白, 舌边尖红,脉浮数。
朴宣中、茯苓导下;(2)热势盛者加清 19 ppt课件 热之品。
(3)开达膜原
• 作用:疏利透达募原的湿热秽浊之邪。 • 适应证:邪伏膜原。寒甚,热象较微, 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腻白如积粉 而舌质红绛甚或紫绛。 • 代表方剂:雷氏宣透膜原法。 • 运用要点: ( 1 )用药偏温燥;( 2 )辨证
寒轻,兼有暑湿痰热;小柴胡汤用于无湿而胃气不足 者;(2)视热与湿之偏重而加减。
ppt课件
18
(2)分消走泄 • .作用: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以分消 三焦邪热及痰湿。 • 适应证:热邪夹痰湿阻遏三焦,气 化失司。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 短,苔腻等。 • 代表方:温胆汤,或以叶天士所说 的杏、朴、苓之类为本法的基本药 物 • 运用要点: (1)分消:杏仁开上、厚
ppt课件 22
分类: (1)宣气化湿
• .作用:宣通气机,透化湿邪。 • . 适应证:湿遏卫气,气机不畅,湿重 热轻者。身热不扬,午后为甚,汗出 不解,或微恶寒,胸闷脘痞,小便短 少,苔白腻,脉濡缓。 • .代表方:三仁汤。 • .运用要点: (1)注重宣开肺气(流气化

最新整理温病学考试重点讲课稿

最新整理温病学考试重点讲课稿

温病学重点(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

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

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第四节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2.根据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在血脉中,营阴 谵语,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 营分
不足,心神失养。 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
营分热传心,心
热内扰心神。
血分 热邪深入血分, 身热灼手,昏狂谵语,或持续昏

迷。衄血、吐血、便血、尿血。
非时经血、发斑,舌绛紫,脉数。
辩证
病机
治法
神 心神 神昏谵语
清营凉血法,
昏 外越 伴见躁扰不安
清热醒神
3.
三焦证候
辩证
临床表现
上 卫外失司, 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
焦 肺失宣降 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 热邪壅肺 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

黄燥,脉数。
痰热蒙蔽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塞气粗,神昏谵语。
心包
或不语,舌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中 胃热炽盛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
证候 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 2舌质绛紫。
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2.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辩证
临床表现
卫气同病 发热,微恶风寒,但热势高,口渴,心烦,舌红
苔薄黄,脉数。
卫营同病 身热夜甚,微恶风寒,心烦不寐,口反不甚渴,
舌红绛,脉细数。
气营两燔 高热的同时,出现了身热夜甚,舌绛
气血两燔 气分高热的同时突然就出现鼻衄、吐血或发斑
时 有 湿热病 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汗量少而粘。
汗出
实 气分里热 肺胃热炽,蒸蒸汗出,伴见高热,面红气
证 实证
粗,喘急鼻煽,烦渴饮冷,脉洪大有力。

气脱亡阳,大汗后阳气不能固表摄津,大

气分虚证。 汗不止。气脱阳衰,不能温化水液,冷汗 虚

温病学暑温讲稿模板

温病学暑温讲稿模板

温病学暑温讲稿模板一、引言部分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场合给大家讲解温病学暑温的知识。

暑温作为温病学的一部分,是研究夏季温病发病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内容。

本次讲座旨在加深大家对暑温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对夏季疾病的应对能力。

接下来,我将从什么是暑温、暑温的分类、暑温的病因、暑温的临床表现、暑温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个知识点。

二、正文部分1. 什么是暑温暑温是指夏季由于高温、潮湿等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

它是温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夏季温病的总称。

2. 暑温的分类暑温可分为两大类:乏力型和恶寒型:- 乏力型主要表现为体力衰竭、倦怠无力、盗汗等症状。

- 恶寒型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肢冷不温、头晕等症状。

3. 暑温的病因暑温的主要病因是外界环境因素,如高温、潮湿、污浊的空气等。

此外,个体素质、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也对暑温的发生起着一定的影响。

4. 暑温的临床表现暑温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乏力型症状:体力衰竭、倦怠无力、面色苍白等;- 恶寒型症状:恶寒发热、肢冷不温、头晕等;- 其他症状:口干、口苦、胸闷、口淡无味、尿黄等。

5. 暑温的诊断治疗暑温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

一旦诊断出暑温,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选择中医药或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艾灸等,加速康复。

6. 暑温的预防预防暑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环境预防:保持室内通风、凉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饮食预防: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避免食用太过油腻的食物;- 锻炼预防:适度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 个人卫生预防: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疾病。

三、总结部分通过本次讲座,我们对暑温的概念、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暑温是夏季常见的疾病,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只要我们注意饮食、起居、锻炼和个人卫生,就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暑温。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同学们好,今天有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温病学,那么《温病学》是一门什么课程,他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开展规律,以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温病。

具体来说,温病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温病怎么发生的,发生以后又有什么开展规律,在温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预防,发生之后各个阶段怎么进行辨证论治,是这么一门学科。

什么是温病,简单的说就是外感热病。

他究竟是一门根底课,还是一门临床课。

应该说他是一门临床课。

因为他是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但是,它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属于根底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临床课之前,根底课之后,讲完根底课以后,讲伤寒,温病,然后进入临床,为什么这样,现在是把它作为一门根底临床课来讲。

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放在内科可不可以?内科放不下。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

都有外感发热的疾病,单纯放在内科不适宜。

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中医对于温病的认识,起源于什么时候,可以说起源于内经。

但是《内经》里面介绍的很少,有零星的记载,并不多。

以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部经典里面都提到过温病的问题。

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为什么?因为古代首先认识的伤寒,我们现在说见到的《伤寒论》里面,记载最多的是伤寒病。

虽然提到了温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温病在后世的开展非常的缓慢。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他的开展也非常的曲折,可以说,温病学是中医学领域里面,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他的形成应该是从叶天士开始,也就是说,它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历史,在清朝中期,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温病学硕形成之前,应该说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温病学形成之后,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完整的开展。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讲,温病学说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开展的,这个内容就是咱们讲义里面绪论的局部。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

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是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因为《温病学》涉及到的古代医学书籍和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就应该首先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在谈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温病学。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由于病因不一样,所以温病与伤寒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的差异。

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从《黄帝内经》开始,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

金寿山温病学讲稿

金寿山温病学讲稿

金寿山温病学讲稿
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在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话题金寿山温病学,显
然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主题,和大家一起学习,也是我的荣幸。

我首先对金寿山温病学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金寿山温病学,也叫神经元
病理学,主要研究神经疾病的成因、表现和治疗等。

其核心是探讨神经疾病在病理学和生理学上的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神经疾病。

现在,关于金寿山温病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神经
系统变性机制:神经元变性是大多数神经病变的根本原因,能够有助于研究其机理,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2.发展治疗新药:神经内分泌的功能紊乱是很多神经病的共同特征,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金寿山温病学有助于开发出有效的、安全的和低危的治疗药物;3.研究新的诊断技术,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研究新的诊断技术,有助于更加精确地鉴定神经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4.研究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互作:金寿山温病学还研究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互作,以此改善神经免疫反应和系统疾病。

经过以上对金寿山温病学的介绍,大家或许已经明白,它有多么重要,它在神
经疾病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开发新的检测和治疗方法,从而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金寿山温病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其
的投入,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讲议》歌括唐伟华著题辞温热一病当细讲,变速耗阴关存之。

三焦细审勿孟浪,卫气营血须推详。

然人禀赋不一样,须分老幼与强弱。

更兼温病多病象,春夏秋冬各分张。

如此确实难慕仿,手有天士推门墙。

继起诸家发挥当,《条辨》《经伟》已臻详。

尤有今日《讲议》尚,辨征施治法甚彰。

集合诸家本不妄,真乃后学之津梁。

余因仿之作俚唱,自愧识浅多骑墙。

为使记诵稍便当,故敢厚颜告同窗。

修饰润色师友望,以啟初学之聋盲。

风温证治歌温邪容入首肺经,逆传则往心包行。

倘若顺传入胃肾,清将证治悉敷陈。

风热犯肺连卫分,舌赤苔白口渴凭,发热微寒脉数审,治宜辛凉银翘平。

银翘服后但咳甚,桑菊宣肺法颇灵。

邪热未在卫分净,热壅于肺喘咳频,身热而渴数右寸,丞将麻杏来调停。

热扰胸膈烦懊闷,舌苔薄黄卧不宁,轻宣透邪梔豉靖,表加薄蒡渴蒌根。

膈热若兼腑实证,急需凉膈上下清。

热在阳明有三经,审证确切须分明。

无形之热大渴饮,烦热不解汗涔涔。

治当辛凉清气血,白虎汤方或加参。

燥坚腑实证已定,潮热谵语需调承。

犹有肠热不利证,宜用葛根与连芩。

热入营中夜热烦,舌绛昏烦或斑疹。

脉细而数渴不饮,法当清营救其阴。

肺热发疹先胸闷,必见身热喘咳情。

治宜银翘加减胜,宣肺透疹并凉营。

卫分失治传逆经,内陷心包神谵昏。

舌绛衙蹇肢厥冷,清宫汤调牛黄吞。

或取紫雪至宝任,总在开窍及凉营。

热极肝风内动劲,手足抽搐神识昏。

脉弦而数肢厥允,舌赤无苔亦无津。

急煎羚角钩藤进,凉肝熄风可回春。

风温后期风温甚,阳亢心烦脉细频。

身热苔赤苔黄审,黄连阿胶当急迎。

真阴欲竭神倦困,手足背热次其心。

口燥舌干聋不听,脉虚而大为准绳。

此乃邪少虚多证,加减复脉法甚饮。

水不涵木虚风引,其证治法分三层。

手指蠕动欲发痉,内风将起二甲斟。

手蠕心憺转重症,脉细而数三甲呈。

疼厥瘈疭神倦定,脉虚将脱大定挽。

夜絷早凉伏阴分,热退无汗赢瘦形。

需煎青蒿鳖甲饮,俾邪自阴出阳云。

总之风温新感病,初期须向卫分寻。

倘若治卫法不稳,邪深入气功血营。

在卫必有恶寒证,在气状热烦渴频,暮热舌绛营卫进,伤阴动血血分清。

把握病机仔细认,千变万化不出伦,在卫解表辛凉正,切忌温燥徒伤阴。

在气则用苦寒品,撤其气热病自轻,入营犹可透营分,引邪外出从气行。

入血须将血凉定,又恐血蓄须散凝。

学子于此细推论,触类而长入医门。

春温证治歌冬不藏精伤于寒,入春病温《内经》言。

邪热多从少阳现,故有口苦及烦渴。

但热不寒溲赤短,舌苔薄黄脉细弦。

治本通里从胆见,黄芩汤方加味煎。

春温伏邪兼新感,或气或营分两端。

气分兼表渴少许,头痛寒热溲赤烦。

清里解表治两面。

葱豉桔梗是妙丹。

营分兼表舌绛验,苔白咽干烦渴连。

灼热恶寒少汗伴,加减葳蕤效应先。

热传阳明风温辨,腑实阴亏则当注。

身热便秘兼腹满,唇裂舌焦而口干。

当从增液承气选,水活舟动方而圆。

腑实气液又涣散,更见少气懒语言。

脉沉而涩或不显,新加黄龙攻补痊。

本病营病亦可犯,证治宜从风湿参。

兼表仍可银翘散,然须加入丹地玄。

热入血分燥灼见,甚则狂妄或昏谵。

斑疹紫黑血动患,舌色必见深绛然。

急须凉血将血散,犀角地黄妙难言。

气血两燔证何验,状热口渴而躁烦。

舌绛苔黄斑疹显,甚或吐血衂血券。

证如上述轻重判,故尔治法又分三。

轻者玉女煎加减,发斑直须用化斑。

吐衄乃是血上窜,白虎犀角地黄拈。

血入下焦血瘀变。

热血相结对君谈。

脉沉而实神昏乱,小便自利少腹坚。

桃核承气勿待缓,清下逐瘀得安然。

春温亦有从逆犯,仍可伤阴入肾肝。

治同风温不可乱,宜寻前章细审研。

暑温证治歌夏伤于暑发病迅,易伤元阳尤耗津。

初起多已卫分证,宜向阳明细推导。

恶热心烦大渴饮,头昏而痛汗漓淋。

面赤气粗脉洪牢,阳明暑温君须明。

治当清气从胃正,白虎清热似保阴。

倘见脉芤气已损,前方清热宜加参。

暑伤津气尤需慎,证见身热息高情。

神倦口渴溺赤审,脉虚心烦卧不宁。

清暑益气为上品,甘寒清热以存津。

津气欲脱身热尽,喘息口渴大汗淋。

化源欲竭脉散定,益气敛津生脉呈。

暑邪挟湿中焦困,状热汗多烦渴频。

身重溺短脘痞闷,脉象洪大似阳明,证属胃热脾湿侵,故制苍术白虎行。

暑湿弥漫三焦寝。

身热心烦呕恶去。

溲赤舌苔黄滑混,清利三焦三石灵。

暑湿气分台上论,营血证治又难陈。

暑厥卒倒是急证,身灼肢厥不省人。

面垢齿燥口且荣,治宜牛黄紫雪伦。

或使针刺亦可注,总在开窍及清心。

暑风暑将肝风引,治法仍可照风湿。

若兼气热膏知进,神昏紫雪亦可吞。

暑瘵骤见吐衄证,咳嗽烦渴头目晕,涤暑清肺凉血并,清宣金脏加味烹。

暑热化火内外盛,头痛口渴热若炎。

目瞀烦谵吐衄峻,舌焦吐泻腹疼痛,清瘟败毒法堪允,杀其热毒病自轻。

又有静起阴暑证,乃因贪凉饮冷成。

头竣身热烦脘闷,恶寒无汗身拘形,辛凉滌暑芳化靖,香薷饮内加翘梗。

湿温证治歌长夏属土湿气旺,热与湿搏气反常。

湿热病毒从此长,客入中焦细推详。

人体禀赋不一样,故尔又须别阴阳。

中气盛者胃先丧,中气虚则脾先殃;邪稽于脾湿重象,留胃热重湿轻乡;虽有卫气营血恙,总以中焦为津梁,湿热伤表恶寒尚,头身重痛疏表良,舒表化湿法妥当。

牛子苍藿卜薷羌。

若兼发热脘痞胀,芳香化浊有其长。

肺气不宣湿热挡,头身重痛不饥详,身热不扬午后旺,脉细而濡三仁方。

倘若热轻湿重象,藿朴夏苓正堪当。

邪阻三焦失升降,其证治法本藿香。

脘腹胀满便不爽,气机不利一加尝;脘闷便溏身如村,脉象模糊二加劻。

化热苔黄三加攘,脉缓苔白四加康;苟见脘闷泻水将,芳香运脾五加彰。

湿郁三焦证如上,五个正气细商量。

浊阻募原证何状?起则憎寒热非常。

继则但热晡更旺,头身尽疼胸痞搪。

脉数苔白积如粉,宣透募原达原良。

湿热郁阻胃脾脏,痞满烦闷似懊慌。

呕恶身热欲饮将,热湿内蒸苔腻黄。

治本辛开又苦降,连朴急煎勿徬徨。

湿热交结难解效,脉缓身寒不渴详。

苔黄而滑湿热釀,汗出热解旋热扬。

皆因湿留热不往,故需黄芩滑石汤。

邪闭清阳失通畅,泛恶欲呕溺赤黄。

身热倦怠胸腹胀,舌苔淡白浊腻妆。

清利化湿为主仗,甘露消毒法甚藏。

湿蒙清窍证何样?神昏时清间谵狂。

脉濡而滑带脉象,身热不甚苔腻黄。

宜与菖蒲郁金凉,甚者至宝苏合香,白痦一证湿热醣,胸闷脘痞汗不畅。

苔黄而腻君细望,苡仁竹叶是主方。

若见痦枯无液将,生脉加减起垂之。

湿郁发黄不饮恙,脘闷身面目溺黄。

茵陈翘豆清利尚,兼服保和效非常。

气份证治既已讲,营血证治岂可忘,湿热化燥毒炽旺,便血灼烦舌绛详。

宜用凉解血热当,犀角地黄加减尝。

脉微而细乃险象,汗出肢冷面苍白,承当固脱独参汤,继扶阴阳黄土汤。

总之湿温湿热醣,湿以热化清利常。

湿邪积滞烦滌荡,攻邪导滞润字良,活法园机勿可浪,庶可度危于安康。

伏暑征治歌伏暑一病因何端?暑湿先伤夏冒寒,正岳秋冬而病现,伏热又将表寒兼,气分兼表热无汗,头痛烦渴而恶寒,脘痞苔腻溲赤短,有异伤风细辨焉,洁当表里双解免,故取香薷加黄连。

倘以表证为主患,银翘散加滑杏宣。

营分兼表证何断?发热微寒头痛连,口干不饮并少汗,舌赤无苔且躁烦。

解表凉营治可验,银翘加一芍麦丹。

表牙未已少阳转,枢机不利似疟瘴,苔腻渴烦兼痞脘,午后热甚暮尤炎;天明得汗诸证减,脘腹灼热始终緾。

治烦清泄少阳胆,蒿芩清胆汤可痊。

湿热挟滞阻肠间,胸腹灼热呕恶难,便溏不爽酱色验,苔黄垢腻湿热延。

须当辛苦通降善,枳实导滞汤可煎。

此病亦有营血患,治仿春温细细勘。

伏暑欲解先可判,欲瘥凉汗濈濈然,五日一候随之转,告与同道临证参。

秋燥证治歌阳明主令司燥金,金气太过便成淫,倘值人体正不盛,乃感斯邪燥病成,秋职久曝温燥得,秋风过早凉燥行。

温燥凉燥是两径,辨证施治不同伦,温燥寒微发热甚,头痛少汗干咳频,咽干鼻燥口渴饮,舌红苔白寸数凭。

桑杏汤方实可进,宣肺生津将燥平。

凉燥热微寒重映,头痛无汗干咽唇,脉弦而紧饮内寝,鼻塞咳嗽痰稀泞,解表润燥为主亟,故遗温润杏苏擒。

燥邪未在卫分净,内传则往气分淫,上干清窍目赤侵,龈肿痛及耳鸣,当认清宣将上润,翘荷汤方最可寻。

燥灼肺阴喘咳甚,身热口渴燥咽唇,舌赤苔黄亦不润,清燥救肺汤堪承。

如若燥热虽解定,肺胃阴伤咳不宁,口干咽燥鼻灼慰,沙参麦冬可建勋。

肺燥失宣肠失润,便秘胸腹胀满疼,咳嗽不爽痰吐甚,五仁陈皮妙堪饮。

燥不因火苦寒荣,濡润为治须三分。

上燥治气从肺论,中燥养胃重生津,下燥治血肝与肾,治各不侔当分清。

温病常用方歌括(经本歌内出现方剂先后为序,前出而后又出者,则后略之,部分还附有加减。

)风温常用方歌括1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咳加杏仁渴花粉,胸膈郁闷郁金藿,项肿咽痛马勃玄,热渐入里地冬酌,衄血应将芥豉去,茅根侧柏栀子确。

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在气喘粗燥热甚,加入膏知渴花粉,在营暮热舌绛红,须添犀角与玄参,在血除去苇根荷,丹地麦冬玉竹进。

3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4加味栀子豉汤栀子豉汤伤寒方,再入蒌杏苇根帮,轻清宣展气机法,透邪达表效验彰。

5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服之消。

6白虎汤人参加白虎汤白虎知母米甘膏,阳明大渴汗滔滔,加参益气生津液,热逼亢阳此为高。

7 调胃承气汤调谓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偿。

8 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偿,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9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10 清宫汤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连子心。

11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闷心包功效良,脉实银翘虚参下,每服一分心宫安,飞尺五痫卒中恶,痉厥属热总右餐,若是温毒昏谵语,必将此方用在先。

12紫雪丹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滋膏,丁沉水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

13至宝丹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14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15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奇妙,芩芍鸡子取黄调,心烦健眠脉细绝,坎离交媾在中爻。

16加减复脉汤加减复脉炙甘草,麻仁芍麦地黄胶,虚热入下伤肝肾,滋阴养液去超超。

17二(三)甲复脉汤二甲汤本复脉法,再加牡蛎与鳖甲,若加龟板二甲内,滋阴潜力更佳。

18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19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至阴来仔细看,夜热朝凉无汗出,养阴透邪服之安。

春温常用方歌括1 黄芩汤黄芩汤方芍枣草,清热和中止痢方。

2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3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4增液汤阴亏液涸增液渴,玄参麦冬生地黄,若与硝黄相合用,方名承液承气汤。

5新加黄龙汤新加黄龙草硝黄,麦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阴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

6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兼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