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血清标本的冷冻保存对胰岛素稳定性的影响
![血清标本的冷冻保存对胰岛素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d4733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1.png)
血清标本的冷冻保存对胰岛素稳定性的影响谭延国;古媛;车冬丽;林红;张岩;张旭东;郑芳芳;李卓敏;李佩;聂秋燕;刘晴;王晓宁;田野【摘要】目的分别探讨低温(-20℃和-80℃)以及冻存时间对血清胰岛素(INS)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72份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于-20℃及-80℃分别放置3、7、14 d,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INS水平,并按INS水平分为低、中和高3组.除使用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两种温度条件间,以及各时间点间INS水平的可比性,还将两个时间点INS水平差异率与INS的总变化极限(TCL)值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评估偏差的可接受性.结果在-20℃和-80℃条件下储存相同时间的标本,其INS水平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冻存后第3天的标本,Bland-Altman法显示其INS与即时水平无可比性,但3d后趋于稳定;相对于即时水平,多数血清标本冻存不同时间后INS降低幅度低于TCL值(低值组TCL为13.3%,中、高值组TCL为15.6%),变化幅度基本可被接受.结论-20℃和-80℃保存血清标本,对防止INS被降解的效果相当;即使低温保存,血清INS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如无法及时检测,低温保存仍为防止INS被降解的有效方法.%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ryopreserv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serum insulin.Methods An overall 72 venous blood specimen were collected with separator gel tubes and serum samples were subsequently separated,then kept in freezer at -20 ℃ and-80 ℃,respectively,for 0,3,7 and 14 days until insulin level assayed by a microparticle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based system.The comparability of insulin level between-20 ℃ and-80 ℃,or between different time points,was implemented by Bland-Altman analysis.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rum insulin levels of two time points,was further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ir difference ratiowith total change limit(TCL) value of insulin level.Results For serum samples stored at-20 ℃ and-80 ℃ freezer for the same period oftime,comparable insulin level was observed.Incomparable insulin level was observed from the 3rd day of storage,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0th day,and after 3 days'cryopreservation,serum insulin level tended to be stable again.For most samples,the difference ratio of insulin level between a certain time point and that of the 0th day,was less than TCL values(for low insulin level group:15.6 %;for medium or high insulin levelgroup:13.3 %),which could be theoretically accepted.Conclusion The storage of serum samples at-20 ℃ is as effective as at-80 ℃ on prevent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insulin;Even cryopreserved,serum insulin would still undergo certain amount of decomposition.If it could not be timely assayed,long-term cryopreservation of serum samples is still recommended.【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23【总页数】4页(P3431-3434)【关键词】胰岛素;稳定性;低温保存【作者】谭延国;古媛;车冬丽;林红;张岩;张旭东;郑芳芳;李卓敏;李佩;聂秋燕;刘晴;王晓宁;田野【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2013级医学检验系,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胰岛素(INS)是糖代谢中最重要的激素。
凝血五项质控血浆低温冷冻后复融方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凝血五项质控血浆低温冷冻后复融方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7f031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4.png)
凝血五项质控血浆低温冷冻后复融方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曹云;张晓艳;曹德勇;张瑞;辛田田【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awing modes on stability of coagulation control products after frozen,looking for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st control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aboratory.Methods Using ACL TOP 700 automated co-agulation analyzer and supporting the same batch of reagents and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s conduct of the study:after daily QC,recycled the remaining control materials immediately and dispensed into two EP tubes and frozen at-40℃,respectively thawed by room-temperature and 37℃water bath after 24 hours,and examined together with the date of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got 20 pairs of data for analysis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two alternate ways on coagulation QC parameters.Results For the room-temperature thawing group,FIB high value increasedby an average 0.23 g/L (t=4.026 9,P<0.05);TT normal value average reduction of 0.46 s (t=-3.813 8,P<0.05),TT high value reduced by an average 0.41s (t=-3.972 8,P<0.05);D-Dimer low-value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14.75 ng/ml FEU (t=2.281 6,P<0.05),while APTT,PT normal and high value,FIB normal value,D-Dimer high valu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awing (P>0.05).For the 37℃water bath group,both normal and high value of APTT,PT,FIB,TT and D-Dimer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a-wing (P>0.05).Conclusi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oagulation control materials can be for the second QC,j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rapid after melting and timely detection,other laboratories canbe used as a reference.%目的:探讨凝血五项质控血浆低温冷冻后复融方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验室成本控制寻找新的理论依据。
血清及两种质控品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研究
![血清及两种质控品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45fe16a300a6c30c229f3d.png)
较小( C <3 , 明该质控品稳定性好。但一些组分的 RV )表 RV C 较我室正常室内质控月统计 R VG偏高, A C 如 I T:
RC V =3 8 ; S R V%=4 2 ; B I: C . 5 A T: C . 9 T I R VG =7 0 经 .;
我们的结果证明: 液体质控品无需复溶, 只要满足一1 C~ 5
步探讨 。
收 稿 日期 : 0 6 0 — 4 2 0—71
荐R V C 值, 表明T I 稳定性差, BI 同有关文献报道一致。
23 血清标本的稳定性 .
血清中 A T、 P、 、 B S T AI GI B U、 UN、 rUA、 NaC C、 K、 、 L、
C 、 K、H 、 G、 MY十五项测定指标 R V%值同其他 aC C O T A C 两种质控品基本一致, A 、 D 但 I L H两种酶类的R VG分 T C 别为 91、.9显著高于两种质控品的R V , BL的 .177, C 而T I
疗纠纷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 而在使用国产生化质控品进行
每日 室内质控分析时, 由于包装小, 复溶后使用时间短, 质控 结果受瓶间变异的影响较大。 为了明确保存条件对血清及复 溶后的干粉质控品结果的影响, 选取进V液体质控品作为参 I
照 , 化检验中的 1 项指标进 行 1 对生 8 个月 的监测统计分 析。
AIT 、 T、 I 、 AS TB I TP、 GIU 、 AI B、 BUN 、 、 Cr UA 、 Na K、 、
续检测 3 , 0 统计每一项的均值、 d 标准差、 变异系数。
2 结 果 ( 见表 1 )
C C 、 K L H、 H I aC 、 D C O均用 B C MA 、 E K N原装试剂及标准 液; T A 而 G、 MY为上海申能试剂。 质控品: 中生北控生产的 干粉质控品, 参照说明书用 3 I去离子水复溶 5 混合后 m 瓶,
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
![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f3ac855bceb19e8b9f6bac5.png)
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12-09T14:28:43.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张国峰[导读] 血清及质控品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有保存方式、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及样品自身性质等张国峰(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041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冷冻保存条件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冷冻温度保存下的质控品和健康人混合血清,保存温度分别控制在-20℃、-10℃,并于保存后1、2、4周进行检测,计算质控品及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结果干粉质控品不同保存温度的RCV%均较理想,血清-20℃冷冻保存4周后ALT的RCV%超过推荐值,由此说明血清保存时间过长对ALT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血清-10℃冷冻保存4周后 ALT、ALB、TBIL等多项检测指标的RCV%超过推荐值,表明血清-10℃冷冻保存对稳定性影响显著。
结论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固态的干粉质控品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关键词】冷冻保存血清质控品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063-02血清及质控品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有保存方式、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及样品自身性质等,其中样品自身性质及保存温度是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控制不佳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进而对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产生误导,因此控制好样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本文将干粉质控品及血清分别于不同温度下冷冻保存,观察不同温度下检验样品的稳定性,以探讨冷冻保存温度对不同样品稳定性的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干粉质控品购自中生北控,取两份等量干粉质控品按照说明书复溶、混合分装,分别于-20℃、-10℃冷冻保存4周,血清取自健康人,去除黄疸、溶血及乳糜后将所取混合血清也分为等量两份,分别于-20℃、-10℃冷冻保存4周。
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51a9b95cf84b9d528ea7ae5.png)
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溶解后的进口质控血清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保存,用东芝-120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种血清分别进行平行测定20 项生化指标。
结果分装后冰冻保存的血清稳定性明显好于不分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干粉质控品存在一系列复溶、分装等操作误差,部分组分的稳定性差,血清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性好。
标签:生化质控血清;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诊疗依据,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
同时检验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也相应提高。
但分析过程之外的标本因素如生理、饮食、药物、标本采集、抗凝剂、标本处理与保存以及标本状态等对生化检验结果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分析前的标本因素质量控制。
本文就不同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作以下报告。
一般资料仪器和试剂:仪器为BTA-120FR,由TOSHIBA公司制造全自动生化仪,并使用该仪器的原装配套生化试剂,其中宁波美康为配套试剂。
仪器使用前进行常规保养。
试剂由该公司提供配套试剂。
宝灵曼公司提供的两种不同浓度和批号的质控血清Precinor2mu ,批号分别为19650402 (中值血清)和19656304 (高值血清),包括20项生化指标。
研究方法同批号的中值和高值复合质控品各四瓶,用去离子水溶解,溶解后的质控血清分别倒在一起,混匀后均匀的分成两组,其中第一组放于4℃冰箱内保存,第二组按0.5 ml/支分装后先放置于黑色塑料空桶内然后放置于-20℃的冷冻箱内,用时取出放置于37℃水浴箱内复溶20 min。
连续15 d取两种质控血清做室内质控。
计算方法每次测定质控血清时,如发现失控的数据,及时查找原因并重复测定,最后将15 d的质控数据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做统计分析,计算出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影响
![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0640acafc4ffe473368abe0.png)
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影响目的:分析血清样本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收集体检血清样本40份,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胶乳增加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浓度作为第0天或者第0次的结果。
将每份标本分成16份,每5份为一组,分别置于25 ℃、4 ℃、-20 ℃环境保存,分别在保存后的1、3、6、10、15 d取出检测血清PGⅠ、PGⅡ浓度;另外1管置于-20 ℃冰箱冻存,2~3 h后再解冻进行PGⅠ、PGⅡ检测,测完成后立即于-20 ℃进行冻存,如此反复冻存6次,将25 ℃、4 ℃、-20 ℃不同保存天数及反复冻融PGⅠ、PGⅡ浓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血清PGⅠ在25 ℃、4 ℃、-20 ℃条件下保存3 d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PGⅡ在25 ℃、4 ℃保存条件下稳定3 d,在-20 ℃条件下保存6 d浓度无显著降低。
血清PGⅠ在第2次冻融后浓度显著降低,PGⅡ浓度在第3次冻融后显著下降。
结论:PGⅠ在25 ℃、4 ℃、-20 ℃条件下均能保存3 d,PGⅡ在-20 ℃保存较25 ℃、4 ℃保存时间长,PGⅠ、PG Ⅱ冷冻保存需避免反复冻融。
标签: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标本保存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液中胃黏膜分泌的无活性胃蛋白酶前体,根据其免疫原性、生化性质及组织细胞来源及分布可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在胃中可以辅助消化食物,约有1%进入到血液中[1-2]。
血液中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3]。
研究发现PG 与胃癌关系密切,已作为胃癌早期筛查的一个重要指标,日本学者已将PGⅠ<70 g/L,PGⅠ/PGⅡ比值<3.0作为胃癌筛查的截断值[4]。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0ae39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c.png)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血清标本是临床生化检测的重要样本之一,通常用于检测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
由于各种原因,血清标本在采集后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保存时间,这样就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检验人员常常会关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以便准确解读检测结果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对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可能会影响血清中生化指标的稳定性。
血清样本中的生化指标在采集后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氧化、酶的活性、蛋白质的降解等。
这些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尤其是在较长时间的保存后,生化指标的水平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当样本保存时间过长时,可能会导致生化指标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可能会对不同的生化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些生化指标在长时间保存后可能会发生降解或者生成新的代谢产物,从而影响其测量结果。
而一些生化指标可能对保存时间的要求相对较低,保存时间的增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在进行生化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生化指标来合理安排样本的保存时间,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血清标本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措施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样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尽量减少保存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在保存样本时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冷冻、反复冻融等可能影响样本稳定性的因素,以保证样本的质量。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对保存时间进行记录,并结合标本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解读,减少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f13f0209b89680202d82554.png)
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冷冻保存对血清及质控品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冰箱冷冻保存干粉质控品及健康人混合血清,连续检测1周,计算每一项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结果:干粉质控品复溶分装后的总体的RCV%较理想,但ALT、ALB的RCV%为17.45、7.23,明显超过WHO推荐值,表明ALT、ALB稳定性差, 血清中TBIL的RCV%为19.02,表明血清中TBIL稳定性差。
结论:干粉质控品存在一系列复溶、分装等操作误差,部分组分的稳定性差,血清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性好。
【关键词】血清质控品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94-02临床实验室生化检测工作中,检测样本的保存条件、时间及方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检测结果不准不仅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产生误导,而且会使医疗纠纷等需要提出准确证据的工作产生影响,常用的生化质控品进行质控分析时,分装、复溶及冻干等一系列操作,及保存时间、温度等均会对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1],本文为了考察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选取干粉质控品及健康人混合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生化检验中的8项指标进行1周的检测统计,现将检测统计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采用VITROS250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所有干粉质控品为中生北控生产,按照说明书要求将质控品用3ml纯化水溶解3瓶,完全溶解后混合并将其分装成每份1.0ml的7个离心管中,密闭后在-20℃下冷冻保存,取健康人混合血清分装成每份1.0ml的7个离心管中,密闭后在-20℃下冷冻保存,血清不含黄疸、溶血及乳糜。
1.2方法每天取1支冷冻离心管于室温中解冻混匀,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要求,同时进行ALT、AST、TBIL、TP、ALB、K、Na、Ca的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连续检测1周并统计每项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冻干质控血清冷冻保存对甲状腺激素测定的影响
![冻干质控血清冷冻保存对甲状腺激素测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addd78f121dd36a22d8255.png)
冻干质控血清冷冻保存对甲状腺激素测定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复溶后冰冻保存冻干质控血清对甲状腺激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方法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一部分即检测甲状腺激素,其余用离心管分装冰冻保存。
12周之后取出分装冰冻的质控血清复溶后检测甲状腺激素,统计两组数据,并分析结果。
结果冰冻前与冰冻后两组甲状腺激素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冰冻保存对甲状腺激素测定尚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冻干质控血清冷冻保存甲状腺激素稳定性室内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是确定常规检测结果是否可靠、能否发出报告的依据。
质控血清是用来监测和评价实验室日常工作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生物制品,而选择质量保证、使用方便的质控品,是实验室工作人员首先遇到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检验科使用的质控物均为进口冻干质控血清,价格比较昂贵,质控成本较高。
为此叶章发等[1]、郑希林等[2]、曾宇娟等[3]对冻干质控血清、液体质控血清复溶小包装冷冻保存后,观察不同保存期生化结果的稳定性,但对冻干质控血清免疫学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少有文献报道。
本文通过对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进行分装,然后冰冻保存,在冰冻保存前和冰冻保存后分别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以观察复溶后冰冻保存冻干质控血清对甲状腺激素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1 材料与方法1.1 冻干质控血清英国朗道(RANDOX)公司生产的定值人基质多项免疫质控血清水平1 (批号为 740EC) 和水平3 (批号为 797EC)。
1.2 检测仪器和试剂美国 BECKMAN COULTER CDI 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试剂采用日本株氏会社生产的配套试剂及其校准品。
1.3 方法免疫质控血清水平1 (批号为740EC) 和水平3 (批号为 797EC)各拿5瓶,按要求每瓶准确加入5ml蒸馏水,置室温30min充分溶解,将5瓶复溶后的质控血清全部倒入洁净烧杯内充分混匀,用0.5ml子弹头分装600μl支,并做好标记。
冰冻保存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冰冻保存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4b09e40fe4733687e21aaba.png)
冰冻保存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冰冻保存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标本的一部分进行临床化学实验室常用项目的检测,另外部分进行小分装,密封、避光、冰冻保存;3个月后,解冻分装标本,进行相同项目的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检测数据。
结果除胆红素项目外,其他项目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冰冻保存尚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冰冻;保存;冻干质控血清;影响复溶冻干质控血清,进行冰冻保存前、后临床化学实验室常用项目的检测,具体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及试剂上海迅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DSI905电解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产AU-400型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机试剂由山东潍坊3V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冻干质控血清(批号:502UN)为英国产(RANDOX Human-Sera)分析用人血清基质(定值)冻干质控血清。
1.2 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溶解10瓶冻干质控血清。
30 min后,将复溶后的每瓶质控血清的一部分,分别编号、置于10支小试管内,进行临床化学实验室常用项目的检测;每瓶剩余部分,分别分装、编号后,置于0.5 ml可以密封的小标本管内(避免反复冻融,采用小包装;取出解冻后,不在冰冻保存),密封后,放于零下20℃的冰冻箱(槽)内避光保存。
3个月后,取出每瓶质控血清的每1份分装标本,放在37℃水浴箱内,30 min之后,分别置于小试管内,进行相同项目的检测。
两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配对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临床化学实验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开展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手段[1]。
探讨冷藏期间实验室反复使用HIV质控血清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探讨冷藏期间实验室反复使用HIV质控血清对其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5cb40a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e.png)
探讨冷藏期间实验室反复使用HIV质控血清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谢明【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04【摘要】目的基于冷冻质控血清复溶后在冷藏期间多次反复使用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抗体质控血清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及寻找应对措施.方法将10支HIV质控血清从-20 ℃冰柜取出 ,室温平衡30 min使其完全融化 ,随机排列到病例样本之中 ,按常规样本进行加样检测 ,加样完毕后及时保存至2~8 ℃冰箱 ;次日起 ,上述质控品从2~8 ℃冰箱取出室温平衡30 min后 ,随机排列到病患样本之中 ,按常规样本进行加样检测 ,加样完毕后及时保存至2~8 ℃冰箱 ,重复以上活动至第7天;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 ,把同一天的10支质控品检测值取平均值作为一个"检测点"与日常质控图进行比较 ,观察变化情况.结果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说明在不同测量天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8 .515 ,P<0 .01 ) ,结合质控图发现 ,从第4天开始质控值开始出现"告警"状态 ,且呈漂移式的下降至失控状态.结论 H IV质控血清冻溶后置于2~8 ℃冰箱冷藏 ,期间反复多次使用 ,3d后稳定性受到影响 ,质控图出现漂移、甚至失控的变化.【总页数】3页(P499-500,503)【作者】谢明【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南宁53003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初筛实验室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J], 何芳;马真真2.抗-HIV质控血清解冻后结果的稳定性观察 [J], 王集杰3.初筛实验室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J], 王锦恒;邓梅英4.HIV抗体质控血清的稳定性研究 [J], 鲍作义;李敬云;刘思扬5.影响抗-HIV弱阳性质控血清稳定性的几种因素探讨 [J], 杨春晖;张容;郑鹏;杨秀华;潘志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储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储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4196a2da5e9856a56126035.png)
/
现代 医院 20 0 8年 2月第 8卷 第 2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 sil e 0 8V l o dm opt b20 o 8N aF 2
匪 鼍 叉
l 一 一
储 存 温 度 与 时 间对血 清 标 本 生 化 检 验 结果 的 影 响
【 yw rs Srm sm ls i hm syts, tr e Ke o d 】 e a pe,Bo e ir t Soa u c t e g 【 to a des L br oyD pr et f unhuP olgH si , ho i i ,G agogPo- Auh rS d rs】 aoa r ea m n o D azo epe opt Z aqn Ct u dn r t t l a g y n v
peevdfr , , or.1bohmc res( L , S , K, B,I , l , C, U ui ai, l, ) rsr 24 hu 1 i e i makr A T A T C T , Ab T B N, r c Gu P e o1 s c l a T P c d
o 5 aint r e t d,t e o re h e ut .Re u t T r r in c tc ng fe o ro e e f1 0 p te swee tse h n c mpad t er s ls s l he a enosg i a ha eat r2 h u fs a d e f n l
苏 少华
T NF UE HE I L NCE OF DI F RE T S 0R F E N T AGE T M P AT E ER URE AND TI E ON T M HE OUT - COM E 0F SE UM OCHE I R BI M CAL TE T S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72eff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6.png)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临床化验室中,血清标本是进行生化检测的重要物质,而不同的血清标本保存时间
可能会对生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
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不同的血清标本保存时间可能会导致血清中某些生化指标的浓度发生变化。
某些酶类
的活性可能会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过长后降低,而某些代谢产物的浓度可能会在血清标本
保存时间过长后增加。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生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使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还可能会导致血清中某些成分的降解或生成。
一些易降解的
物质,在长时间保存后可能会发生降解,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某些物质的生成需要一定的
时间,如果血清标本保存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或无法检出。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血清标本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呢?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
是即时处理血清标本,尽量避免保存时间过长。
临床化验室可以根据具体检测项目的要求,规定血清标本的保存时间,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一些易降解的物质,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
保存方法,例如低温保存或添加保护剂等,以减少物质的降解。
血清标本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还可能与实验方法、设备和试剂等有关。
临床化验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试剂,以及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以减少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清标本冷藏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
![血清标本冷藏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e8c87935fbfc77da269b1b2.png)
血清标本冷藏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作者:李荣海姚兴伟邱聪颖杨琦卢欣张泽郭姮王斌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第19期[摘要] 目的评估血清标本冷藏保存7 d内每24小时各个生化项目的稳定性及重复性,为临床医师提供良好的建议与指导。
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来自西苑医院临床血清标本30例,采用Roche Cobas 800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并将每次检测后的血清样本以半封闭式保存于4℃冰箱中,每24小时对葡萄糖(GLU)、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等44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K+、Cl-、Na+、补体C3、肌酸激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在24 h内的检测结果与其他时间段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Cl-、Na+、补体C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升高;而CK-MB、LD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明显降低。
其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LU等38项生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充分理解血清标本存放期间各个生化项目的变化,尤其是K+、Cl-、Na+、补体C3、CK-MB和LDH浓度的变化。
[关键词] 血清标本;生化项目;稳定性;冷藏时间[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7(a)-0143-04Effect of cold storage time on the stability of biochemical projectLI Ronghai1# YAO Xingwei2# QIU Congying3 YANG Qi2 LU Xin2 ZHANG Ze2 GUO Heng2 WANG Bin2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Xiyuan Hospital, CACMS, Beijing 100091,China;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3.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Beijing Bo′ai Hospital,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6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every 24 hours biochemical project in the serum samples for 7 days, in order to provide good advice and guidance for clinician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7, 30 cases of clinical serum samples from Xiyuan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Roche Cobas 8000 automatic analyzer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The samples were stored at 4℃ after being detected with 44 biochemical projects every day in the study,such as glucose (GLU), creatinine (Cr)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Results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K+, Cl-, Na+, C3, CK-MB, LDH in 24 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time period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ncentration of K+, Cl-, Na- and complement C3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levels of CK-MB and LDH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However, the level of other 38 testing projects had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for medical workers to knowthe changes of some biochemical markers in serum samples during one week, especially the changing concentration of K+, Cl-, Na-, complement C3, CK-MB and LDH.[Key words] Serum samples; Biochemical test; Stability; Cold storage time根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1]相关文件的规定,实验室应根据样本的性状、检验和任何适用的要求来制订文件化程序及规定临床样本保留的时限,以便于当出现与患者历史数据有较大变化需要进行复查的结果。
血清标本冷藏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
![血清标本冷藏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5896c137c1cfad6185fa742.png)
血清标本冷藏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目的评估血清标本冷藏保存7 d内每24小时各个生化项目的稳定性及重复性,为临床医师提供良好的建议与指导。
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来自西苑医院临床血清标本30例,采用Roche Cobas 800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并将每次检测后的血清样本以半封闭式保存于4℃冰箱中,每24小时对葡萄糖(GLU)、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等44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K+、Cl-、Na+、补体C3、肌酸激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在24 h内的检测结果与其他时间段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for medical workers to know the changes of some biochemical markers in serum samples during one week,especially the changing concentration of K+,Cl-,Na-,complement C3,CK-MB and LDH.[Key words] Serum samples;Biochemical test;Stability;Cold storage time根據《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1]相关文件的规定,实验室应根据样本的性状、检验和任何适用的要求来制订文件化程序及规定临床样本保留的时限,以便于当出现与患者历史数据有较大变化需要进行复查的结果。
样本保存时间和条件可能影响检测项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杜忠明等[2]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样品保存在冰箱内,虽利于某些成分的稳定,但由于致冷时的除湿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放置样品,蒸发仍相当严重。
故本研究将探讨血清标本放置不同的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北京白洋离心机厂生产的白洋离心机对标本进行离心,35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Roche 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
冰冻核酸标本质量控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冰冻核酸标本质量控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4834f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c.png)
冰冻核酸标本质量控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①刘静,陈岩(佳木斯市中心血站检验科,黑龙江佳木斯184720)摘要:目的:探讨冰冻核酸标本的质量控制对标本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2017年无偿献血者的核酸标本512例,新鲜标本拆分后,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对照组为新鲜标本,立即进行检测,实验组为-34C冰冻保存标本,72h 以后做对比实验,统计阳性结果。
结果:512例拆分的新鲜标本检出的阳性数为26人次,冰冻后核酸标本检出的阳性数为26人次。
结论:做好冰冻核酸标本质量控制,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关键词:冰冻核酸标本;质量控制;核酸检测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144(2020)05-0064-01核酸检测技术(—-cG-c acil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是一新兴的血液传染病检测方法,能显著缩短血液感染病毒的“窗口期”,降低经输血途径传播病毒的风险[]。
随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将血液核酸检测技术的引入,核酸检测已经成为确保血液安全性的重要技术之一。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病人准备、标本采集储存及运输等过程⑵。
做好核酸检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才能使核酸检测更安全可靠。
我市中心血站是中小型血站,标本量小,实验室周末不进行实验,周五周六米集的标本需冻存,待周一酶免检测完成后,周二进行核酸检测。
另外我站还承担3个中心血库的核酸集中检测工作,3个血库路途遥远,不能每日及时送检至本站,部分核酸标本需要冰冻,所以做好冰冻核酸标本的质量控制尤。
?做好的量控制下,对冰冻核酸样本检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21资料来源2216-01~2217-12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标本。
2216-2217年佳木斯市中心血站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核酸标本47753人次,共拆分64次,取72份标本作为实验组。
实验组的52份核酸标本拆分实验结束后冻存在-34C以下72h以上,作为对照组。
冻存温度、冻融次数和冻存时间对血清生化指标稳定性的影响
![冻存温度、冻融次数和冻存时间对血清生化指标稳定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72ee0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6.png)
冻存温度、冻融次数和冻存时间对血清生化指标稳定性的影响范泽涵;陈兴栋;章月蟾;索晨;徐珂琳;薛江莉;李淑元;袁子宇;王久存;金力【摘要】目的分析在生物样本库中,冻存温度、冻存时间及反复冻融效应对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血清常规生化指标在生物样本库中的稳定性.方法以2014年7月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1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取空腹静脉血制备混合血清.24 h内检测新鲜混合血清的12项常规生化指标作为基准值.将混合血清样本随机分组:A组贮存于-20℃,B组、C组、D组、E组均贮存于-80℃,其中C组、D组、E组分别于冻存开始的1、5、10 d内,每天进行一次冻融处理.在第1,3,5,7,9个月时进行重复检测.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时点检测值与基准值的差异,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冻存温度、冻融循环次数、冻存时间效应对各指标含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9个月的冻存中,12项生化指标的含量均不稳定.导致含量不稳定的因素有冻存温度、反复冻融次数、冻存时间,冻存温度、冻融次数与冻存时间分别产生的交互效应.结论血清样本不宜在生物样本库中冻存,应选择新鲜样本进行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否则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07)004【总页数】6页(P212-217)【关键词】生物样本库;血清;生化指标;温度;反复冻融【作者】范泽涵;陈兴栋;章月蟾;索晨;徐珂琳;薛江莉;李淑元;袁子宇;王久存;金力【作者单位】200438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38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225300 江苏泰州,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200438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38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200438 上海,复旦大学数据学院、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225300 江苏泰州,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胚胎源性疾病研rn究所(;225300 江苏泰州,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200438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200438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随着精准医学研究的发展,大型生物样本库不断兴起,它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样本的标准化贮存[1]。
液氮超低温保存血清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液氮超低温保存血清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061a28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a.png)
液氮超低温保存血清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田淑彩;李思晨;于冰;李静;刘庆斌;英殿双【摘要】目的:探索血清标本保存方法,研究血清样本液氮超低温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对液氮保存前及保存7 d、15 d的血清标本进行ALT、AST、TBIL、DBIL、IDBIL、ALP、GGT、TP、CK、TP、ALB、GLB、GLO、LDH、HBDH、BUN、GLU、CREA、UA、CHOL、TG、HDL、LDL、CO2、K、NA、CL、CA等检测并观察检测结果是否有变化。
结果 CO2结合率液氮冷冻检测结果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t=3.81、t=4.01,P<0.01),其余各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标本可在液氮超低温保存,在生化检测时应考虑对CO2结合率结果的影响。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serum specimens preservation ,and effect of liquid nitrogen cryogenic preservation on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of serum sample .Methods The and stored for 7 days and 15 days of Changes ofALT ,AST ,TBIL ,DBIL ,IDBIL ,ALP ,GGT ,TP ,CK ,TP ,ALB ,GLB ,GLO ,LDH ,HB‐DH ,BUN ,GLU ,CREA ,UA ,CHOL ,TG ,HDL ,LDL ,CO2 ,NA ,K ,CL and CA in serum samples before ,7 days and 15 days after preservation in liquid nitrogen were detected and observed . Results The CO2 results decreased after liquid nitrogen preservation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3 .81 ,t=4 .01 , P<0 .01 )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ther indic ators .Conclusion Serum samples can be preserved in liquid ni‐trogen ,but the impact on the rate of CO2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biochemical detections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334-336)【关键词】血清;标本保存;液氮;超低温【作者】田淑彩;李思晨;于冰;李静;刘庆斌;英殿双【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15日常检验工作中常需把血清标本保存以备复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方面也对医疗单位提出了血清标本保留的要求。
质控品冷冻温度的范围
![质控品冷冻温度的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8ed7d2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d.png)
质控品冷冻温度的范围
质控品冷冻温度的范围是保证质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不同类型的质控品来说,其冷冻温度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对于生物制品类的质控品,如血清、酶、抗原等,其冷冻温度范围一般在-2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可以有效地保持这些质控品的活性和稳定性,防止其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变性或降解。
对于特定的生物制品,如某些蛋白质或抗体,可能需要更低的温度进行冷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
对于化学制品类的质控品,如标准溶液、试剂盒等,其冷冻温度范围一般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这些化学制品可以保持其纯度和活性,避免发生分解或反应。
对于一些特殊的质控品,如细胞系、病毒株等,其冷冻温度范围可能需要更为严格的控制。
这些质控品的冷冻温度一般在-150摄氏度至-196摄氏度之间,需要使用液氮等极低温设备进行冷冻,以保持其细胞结构和活性。
在质控品冷冻温度的范围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质控品在冷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的变化,以免对其活性和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冷冻过程中应避免质控品与空气接触,以防止氧化或污染。
最后,冷冻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包装材料,以确保
质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质控品冷冻温度的范围对于保证质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质控实验室和生物制药工业中,科学严谨地控制冷冻温度,对于保证质控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和规范的操作,可以确保质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9-25T11:47:49.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周春林
[导读] 干粉质控品的稳定性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如溶剂质量、溶剂量、保存温度及时间等
周春林(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 523843)
【摘要】目的:探讨冷冻保存对血清及质控品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冰箱冷冻保存干粉质控品及健康人混合血清,连续检测1周,计算每一项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结果:干粉质控品复溶分装后的总体的RCV%较理想,但ALT、ALB 的RCV%为17.45、7.23,明显超过WHO推荐值,表明ALT、ALB稳定性差, 血清中TBIL的RCV%为19.02,表明血清中TBIL稳定性差。
结论:干粉质控品存在一系列复溶、分装等操作误差,部分组分的稳定性差,血清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性好。
【关键词】血清质控品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94-02 临床实验室生化检测工作中,检测样本的保存条件、时间及方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检测结果不准不仅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产生误导,而且会使医疗纠纷等需要提出准确证据的工作产生影响,常用的生化质控品进行质控分析时,分装、复溶及冻干等一系列操作,及保存时间、温度等均会对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1],本文为了考察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选取干粉质控品及健康人混合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生化检验中的8项指标进行1周的检测统计,现将检测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采用VITROS250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所有干粉质控品为中生北控生产,按照说明书要求将质控品用3ml纯化水溶解3瓶,完全溶解后混合并将其分装成每份1.0ml的7个离心管中,密闭后在-20℃下冷冻保存,取健康人混合血清分装成每份1.0ml的7个离心管中,密闭后在-20℃下冷冻保存,血清不含黄疸、溶血及乳糜。
1.2方法每天取1支冷冻离心管于室温中解冻混匀,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要求,同时进行ALT、AST、TBIL、TP、ALB、K、Na、Ca的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连续检测1周并统计每项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2 结果
检测结果从表1中可见,干粉质控品总体的RCV%较理想,但ALT、ALB的RCV%为17.45、7.23,明显超过WHO推荐值,表明ALT、LDH稳定性差,血清中TBIL的RCV%为13.02,表明血清中TBIL稳定性差。
表1 血清及质控品检测变异结果
项
3 讨论
干粉质控品的稳定性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如溶剂质量、溶剂量、保存温度及时间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检测结果质控变异系数增大,这一难题是始终困扰着临床检验工作[2],近年来使用的液体质控品,避免了冻干、复溶及分装等步骤,因此能有效克服以上各环节造成的误差,只要保证其在-15℃~-20℃的条件下保存,在标注的有效期内,其各组分性质稳定,但液体质控品的费用昂贵,并且部分液体质控品仍然需要进口,所以其使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干粉质控品的稳定性虽然不及液体质控品,尤其是ALT、ALB及TBIL的变异系数较大,但操作过程中采用同一批号同时复溶、混合分装,就可大大降低保存温度及复溶等带来的影响[3],本文的实验结果显示,干粉质控品及血清在冷冻保存1周内,干粉质控品的总体RCV%相对较理想,虽然ALT、ALB的RCV%超过WHO的推荐值,但明显低于相关文献中报道的RCV%,并且其价格相对低廉,特别适宜中小实验室和基层医疗机构检测室使用,血清标本冷冻保存1周后,绝大部分检测指标变异系数均在WHO推荐的范围内,虽然TBIL的 RCV%高于推荐值,但高出幅度较小,对于指导临床诊断仍有一定价值[4];综上所述,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有一定影响,但大部分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仍在WHO推荐值范围内,其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能为临床医生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仅观察了冷冻保存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但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仍有许多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慧,郑希琳,汤文,等.干粉质控血清复溶后CHO、TG、GLU测值的稳定性观察[J].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82-83.
[2]刘建礼,朱红,张绍福.HIV质控血清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34(1):4-6.
[3]闫伟,朱爱英.血液生化检测各阶段质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29(3):151-152.
[4]郭书云,朱爱萍。
血清及两种质控品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10):77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