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植物细胞工程_教学设计_教案

合集下载

2.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概要

2.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概要

专题2 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2、.过程与方法: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法2、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细胞工程的概念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水平或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或获得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二、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高度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___________。

3.在理论上,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的潜能,但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表现出性,而是分化成各种。

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和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地表达出各种,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4.细胞全能性大小比较:(填﹥或﹤)受精卵_______生殖细胞_______体细胞植物细胞的体细胞________动物细胞的体细胞分化程度低的体细胞_____分化程度高的体细胞思考探讨1.(1)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2)植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不能表现全能性(3)受精卵和体细胞相比,那种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体现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性。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工程概述1.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解释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强调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历史与发展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和研究进展1.3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列举植物细胞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的潜力第二章:植物细胞培养技术2.1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细胞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条件2.2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细胞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细胞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2.3 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细胞培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培养在植物繁殖、基因工程和药物筛选等领域的潜力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条件3.2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3.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组织培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植物修复等领域的潜力第四章:植物再生技术4.1 植物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再生技术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再生技术的关键因素和条件4.2 植物再生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再生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再生技术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3 植物再生技术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再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再生技术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植物修复等领域的潜力第五章: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案例分析5.1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5.2 植物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修复和生物降解等方面的作用5.3 植物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药物生产、细胞治疗等方面的作用第六章:植物细胞融合技术6.1 植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细胞融合的关键因素和条件6.2 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细胞融合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细胞融合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6.3 植物细胞融合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细胞融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融合在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潜力第七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7.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关键因素和条件7.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7.3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体细胞杂交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在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潜力第八章:植物基因工程8.1 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基因工程的关键因素和条件8.2 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基因工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8.3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基因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基因工程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第九章: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未来展望9.1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强调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9.2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探讨解决方案和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第十章:实验练习10.1 植物细胞培养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细胞培养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10.2 植物细胞融合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10.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需要重点关注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它与传统植物繁殖技术的区别。

植物细胞工程 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 教案
(2)供胚状体维持生命力和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人工胚乳。
(3)具有保护作用的“人工种皮”。
人工种子优点:①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
②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该过程为无性繁殖;③节约粮食,减少种子的使用;
1可以控制添加一些物质:如加入除草剂、农药、促进生长的激素、有益菌等。
A.根细胞B.叶细胞C.茎细胞D.子房壁细胞
5.与传统的有性杂交法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B)
A.可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B.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可以培育出高产性状明显的新品种D.可以降低生成成本,提高接济效益
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质是…………………………………(D)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细胞全能性是指………………………………………………(D)
A.生物体内的细胞具有的形成完整个体的特性
B.生物体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生物体的细胞能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特性
D.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高的是……………………………………(C)
A.细胞质融合的过程B.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C.细胞膜融合的过程D.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
7.愈伤组织是一类………………………………………………(A)
A.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B.排列紧密的细胞壁
C.具有小泡的薄壁细胞D.性状规则的一群细胞
8.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出或生产出…………………(D)
1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以及植物的无土栽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请分析(1)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液和无土栽培时所用的营养液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前者…(B)

植物细胞工程 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工程 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工程 教学设计二中 陆竹【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2.能力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学能力、想象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两大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渗透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言:在上一章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基因工程,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高新生物科技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细胞工程,我相信,它也会给你们带来同样深切的感受。

简要介绍细胞工程的定义。

细胞工程按操作对象分类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先来看植物细胞工程一、细胞全能性【展示马铃薯图片】这个我想大家都认识。

虽很普通,但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那大家知道菜农用什么传统的方法来繁殖马铃薯吗?【展示马铃薯传统繁殖方法图片】 (把马铃薯块茎切成带芽的小块,然后种植) 这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呢?(无性繁殖)但是马铃薯在无性繁殖的过程中会很容易把它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

病毒在其体内逐年积累,会导致产量减低,品质变差。

【展示患病马铃薯图片】这可怎么办呢?科学家研究发现,马铃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

若用茎尖细胞来繁殖马铃薯,则后代体内的病毒几乎没有,这样产量和品质不就有保证了吗?那能不能利用茎尖细胞来繁殖马铃薯呢?为什么茎尖细胞会长成马铃薯植株呢?1902年,德国著名的植物学家G.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

(具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的这种特性叫做细胞的全能性)那怎样实现马铃薯的茎尖细胞的全能性,使它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这需要植物细胞工程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设计11: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教学设计11: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和原理;2.说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

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2.学习应用图解法分析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体会生物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重大意义;2.培养对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和原理;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和应用。

难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教学过程【支架引导】锚式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增长迅速,对于粮食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剧了粮食问题。

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科特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

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问题:能否用传统的杂交育种发放培育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使其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

(不能,存在生殖隔离)——植物体细胞杂交【整体探究】教师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分析。

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明确:不同种——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一定条件——人为提供一定条件,才能诱导使其融合;新植物——不同于两个亲本植株,包含了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称为杂种植株。

过渡:图片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进行简要回顾。

【梯次探究】自主探究1.过程先行组织者学生阅读课本P36,思考以下问题,并绘制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链式问题1)不同植物体细胞进行融合时,遇到的第一个屏障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个“屏障”?没有这层“屏障”的植物细胞称为什么?2)什么是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哪些?3)形成杂种细胞后怎么才能培养成杂种植株?总结答案1)细胞壁;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震动、电刺激;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3)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再分化。

结合人教版课本P36页图2-5,理解每个箭头的含义,完善学生绘制示意图。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高二学期秋季课题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目标1.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通过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要点,阐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和概念。

3.通过植物体细胞科学史的研究,认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关注细胞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教学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创设情境】以2022年宁波植物研究专家在宁波四明山首次发现独花兰为情境,介绍独花兰的价值以繁殖困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如何让独兰花快速地繁殖,提高它的数量呢?【回顾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科学史】过渡:进入植物组织工程的基本技术任务一:【回顾旧知】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植物组织培养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全能性表达过程的相关概念(1)脱分化: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2)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再分化出芽、根等器官,进而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3)愈伤组织:一团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组织团块。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建构独兰花组织培养过程】【过渡】设想:只有有全套遗传物质就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吗?教师提问:欲培育地上长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超级作物,可以利用杂交方式实现吗?为什么?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教师过渡:能不能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打破生殖隔离呢?教师介绍: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教学目标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 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3. 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力方面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3)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2.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三、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录像、软件。

五、教学过程(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概念教学过程过程1去除细胞壁过程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a是关键环节b人工诱导方法:物理: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聚乙二醇(PFG)作诱导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然而各种杂菌同样也可以在上面迅速生长,所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现象经常发生。

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教学内容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师:回答很好生:胡萝卜的其他部分(如茎、叶、花)也能培养再生形成小植株,只是诱导愈伤组织比较困难。

师生一起:完成完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流程图师: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不进行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2、决定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点拔师生一起归纳植物细胞培养的概念设置情境引出新的知识师生一起学习重点概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阅读书本回答问题教师补充键知识归纳重点概念自然过度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内容利于后面知识的理解预期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技术的第一个关键步骤体发生融合形成了杂种细胞,下一步该对此细胞做何种处理?生: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新的植物体师:以上就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第一个关键步骤,过程二关键步骤如何?师:细胞壁去除之后,另一个关键关键环节就是原生质体融合,而把原生质体的放在一起会自然融合吗?生:必须要一定的技术进行人工诱导。

高中生物_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专题2《细胞工程》的第一节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是《细胞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流程2.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流程能力目标:1.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四、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探究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完成相关的导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教学设计:导言“东晋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

每年秋天的菊花展都吸引众多的游客。

现在需要短时间内准备数千盆各种菊花盆栽。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假设你是一个花卉培植基地的专家,现主办方邀请你们负责这个工作。

那么你敢接受这项任务吗?”引出课题及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精彩的导言和精美的图片,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

思考题,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高昂的热情进入学习角色。

(二)温故知新,复习细胞全能性教学设计:对同学们所交导学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展示优秀作业。

并通过全批全改精准把握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和即时训练。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工程》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工程》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3

专题2 2.1植物细胞工程一、教学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3.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3)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2.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三、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建议如下。

在细胞的全能性及细胞分化的实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可用教材上的菊花图引入本节的标题,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以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细胞的全能性及分化。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分化这部分内容,因为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学过,所以可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按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

然后再通过“怎样把植物的一个花瓣培育成完整的植株”这个问题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问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材这部分的内容是通过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来进行讨论和总结的,应当尽量创造条件完成这个实验。

在不具备完成该实验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组培实验室,或让学生观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录像片。

同时结合教材的讨论题进行教学,还可再补充两个问题:(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不进行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植物体?(2)决定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及植物繁殖的新途径的教学中,首先可通过教材上的番茄—马铃薯实例引入,让学生思考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设想:让番茄与马铃薯杂交,培育出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

如果要实现这一设想,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这样一来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上。

随后让学生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概念,再根据此概念,结合学生原有的植物细胞结构特点、酶的特性及新学习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知识来回答下述问题:(1)要想让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在一起,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2)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去细胞壁的方法?(3)如果两个来源不同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形成了杂种细胞,下一步该对此细胞做何种处理?(4)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与学生一起讨论后,再按教材上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进行总结,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这一节内容隶属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细胞工程”一章的第一节第一小节内容,依次介绍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3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而植物体细胞杂交也是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细胞工程中最基本的技术。

【学情分析】由于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已经或多或少见识过“试管苗”“组培苗”等词语,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但对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还有些陌生。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细胞的全能性。

(2)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2.情感态度方面:(1)通过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勇于开拓、推陈出新。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两种技术的学习中,渗透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3.能力方面:(1)合理利用图像、资料等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应用能力和整合信息的综合能力。

(2)创设问题,在质疑、探究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2、教学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作为广东的学生都比较熟悉花市,教师课利用课件展示花市上一些美丽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朗读程樊的《咏怀》,感受兰花的气节。

提出问题:兰花高洁典雅,而兰花在自然条件下繁殖慢,如何能让名贵的兰花大量、快速地繁殖,从而走入寻常百姓家呢?学生活动:朗读诗句,体会兰花的观赏价值高,象征寓意好。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1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1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细胞工程的概念二、细胞的全能性1.含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物质基础: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部的遗传信息。

3.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理论基础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基本过程 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①A ――→②B ――→发育完整植株图中①过程为脱分化,②过程为再分化,A 表示愈伤组织,B 表示丛芽或胚状体。

3.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填图]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丛芽或胚状体――→发育完整植株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4.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处理)。

6.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四、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据图填空](1)过程①为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过程②为原生质体的融合,人工诱导的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

(3)过程③为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这是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

(4)过程④为脱分化,过程⑤为再分化。

3.意义: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1.下列生物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领域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转基因技术C.克隆技术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析:选B 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转基因技术的操作对象为基因,即DNA分子水平上的操作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2.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根据是( )A.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全面 B.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分化解析:选B 植物细胞只有保持其全能性,才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因此,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根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虽然必修模块中的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和单倍体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实验技术难度较高、过程抽象,这就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境、层层设疑、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并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简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含义;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方法;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能力目标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四、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学案导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导新课通过前面学习专题一《基因工程》引出专题二《细胞工程》,比较“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性,使学生围绕着“无性繁殖”这一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植物的一片叶子或一片花瓣能长成一株完整的植株吗?(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多媒体展示:科学家利用菊花的花瓣培育出的菊花植株,并让学生思考:①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②为什么花瓣细胞在植物体内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呢?引导学生回忆全能的概念,并理解全能性的原因,同时教师补充有关细胞全能性大小比较的知识。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12: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12: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第2节植物细胞工程的第一课时,本节课讲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是操作和学习的关键;植物体细胞杂交重点讲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和处理方法。

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二)能力目标: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三)情感目标:体验植物组织培养三、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2.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四、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五、教学用具通过PPT展示内容及图片六、教学进程板书设计:2.1.1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一、植物组织培养1、原理:植物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3、概念:关键词(无菌,离体,营养条件,诱导,芽,植株)二、植物体细胞杂交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去壁2、过程:植物细胞A原生质体A再生出细胞壁去壁融合的原生质体AB杂种细胞AB 植物细胞B原生质体B3、原理: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生质体融合4、意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八、课后反思《植物细胞工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含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以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等问题。

我在自己备课时确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2.1_植物细胞工程_教学设计_教案

2.1_植物细胞工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1.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现在正是春天,前几天刚刚过了植树节,如果我们说用棵小树苗,或者用某一植物的种子播种,希望得到完整的植物个体,那大家都会觉得很正常,但是如果我说我种下一朵花的花瓣,希望能得到一棵完整的该种植株,这可能吗?生:可能。

师:请同学们看书本33页的图(微型繁殖的菊花),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

【讲授】新课引导学生观看专题的首页的三幅图,题图的寓意是表明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的操作,它包含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方面。

在章引言中通过列举细胞工程的应用,把学生带进细胞工程的科技领域引出细胞工程的概念(多媒体展示)。

师: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生:细胞的全能性。

师:对,是细胞的全能性。

我们一起把我们学过的细胞全能性的知识复习一下。

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举手回答1.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3.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4.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活动】学生探究活动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以下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具体应该如何操作?请依据课本34-35页的实验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简图。

2.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3.什么是脱分化和再分化?决定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5.为什么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避光培养?6.为什么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光照?7.为什么切取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其它部分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吗?师:请小组学生代表将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流程图在黑板上板书以及回答问题2-7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并用多媒体展示。

【原创】“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原创】“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是教学的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是教学的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建立在对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等研究基础上的新技术,是其他生物工程的基础。

虽然学生已经学过《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中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现代生物技术,过程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把抽象复杂的过程分解成小的问题探究解决,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的全能性;(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能力目标:(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2)运用流程图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2)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关注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的进展。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多利羊的图片”。

多利是1996年诞生于英国的第一例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动物,它就是运用现代生物科技——细胞工程实现的,以利用社会的热点问题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设置问题:植物繁殖的途径有哪些?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得出:种子繁殖、扦插、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展示必修1 中胡萝卜的植物组织培养图片)。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就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之一。

多媒体展示科研成果:科学家利用胡萝的细胞培育出完整的胡萝植株,利用菊花的花瓣培育出一株完整的菊花植株。

高中生物_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选修3 专题2.1 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新授课)选修3 专题2.1 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植物组织培养(Ⅱ)(2)课程标准解读:要求学生能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会区分不同细胞全能性的大小,学会解释个体中的细胞为什么不能体现全能性,并依此原理,让学生学会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方法,学会画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材分析(1)地位:《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二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

本节课以上《基因工程》为依托,从较为抽象的基因和蛋白质等分子水平上升到相对宏观的细胞水平,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步骤,同时也为后面即将学习的动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打下基础。

(2)内容:在本小节的教材中,包含两大部分,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先用实例引出“花瓣是怎样长成一株完整的植株的?植物的花瓣为什么能培育出一株完整的植株?”等问题,由此导入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学习,并简单叙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二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材中通过“怎样把植物的一个花瓣培育成完整的植株”这个问题引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并通过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来进行讨论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植物组织培养。

(3)高考命题分析本节内容在近4年高考中,没有涉及,但在2010课标全国卷、2009年福建卷、2008年海南卷均以非选择题呈现,有时会与基因工程等相联系,但仍以植物组织培养为中心,考察与此相关的实验技术问题,或者以植物组织培养为背景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学情分析细胞工程看似微观、抽象,很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其实不然。

由于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经常会从各种媒体上看到“试管苗”、“组培苗”的字眼。

细胞工程教学案

细胞工程教学案

专题二细胞工程2.1 植物细胞工程【学习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掌握它们的原理、过程及关键环节。

2、了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及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课前预习】一、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为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和。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3、植物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是,细胞分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4、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表现为全能性的原因是。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织物组织培养就是在和条件下,将培养在上,给予条件,诱导其产生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所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所用培养基为____________培养基(物理状态),其成分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类);培养基中加入激素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作用为。

3、用箭头和文字写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并把它培养成的技术,优点是。

2、原理:和。

3、用箭头和文字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4、该过程中去掉细胞壁的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诱导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 、、)、化学法( );终点是杂种细胞吗?应该是_____________。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教案
[
环节
7]
思维碰撞置疑:让植物体细胞杂交遇到的第
一个难题是什么?所以要怎么做
呢?
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学
习中遇到的新困惑,有一个思维爬坡
的过程。

[环节8]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步骤让学生阅读教材36页和37页,总
结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步骤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并
且锻炼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9] 检验新知结合教材,请同学填写学案,巩固
新知,教师补充完善。

使知识深入化、递进化、发展化、延
续化。

[环节10] 小结与练习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两个技术的异
同点来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通过3道习题来检验对新知识的掌
握程度。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新知的能力,并检
验对新知的掌握程度。

[环节11] 布置作业1、跟踪训练(五)2、教材38页“思
考与探究”中的第2个问题:请大
家尝试设计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
之间杂交的具体方案。

使知识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板书设计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现在正是春天,前几天刚刚过了植树节,如果我们说用棵小树苗,或者用某一植物的种子播种,希望得到完整的植物个体,那大家都会觉得很正常,但是如果我说我种下一朵花的花瓣,希望能得到一棵完整的该种植株,这可能吗?
生:可能。

师:请同学们看书本33页的图(微型繁殖的菊花),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专题的首页的三幅图,题图的寓意是表明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的操作,它包含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方面。

在章引言中通过列举细胞工程的应用,把学生带进细胞工程的科技领域引出细胞工程的概念(多媒体展示)。

师: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生:细胞的全能性。

师:对,是细胞的全能性。

我们一起把我们学过的细胞全能性的知识复习一下。

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举手回答
1.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3.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
4.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活动】学生探究活动一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以下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具体应该如何操作?请依据课本34-35页的实验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简图。

2.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3.什么是脱分化和再分化?决定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4.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
5.为什么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避光培养?
6.为什么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光照?
7.为什么切取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其它部分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吗?
师:请小组学生代表将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流程图在黑板上板书以及回答问题2-7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并用多媒体展示。

【练习】课堂检测
师:多媒体展示课堂检测题
生:举手回答
【活动】学生探究活动二
师:多媒体展示番茄-马铃薯图片引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以下问题:
1.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简图。

2.你认为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完成融合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
3.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由什么物质组成?用什么方法既可以除去细胞壁又不伤害细胞膜呢?
4.用什么方法促进番茄与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呢?
5.两个原生质体最终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6.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7.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的哪种细胞器密切相关?
8.得到杂种细胞后需要用哪种技术把它培养成杂种植株?
9.如果只考虑两两融合,会得到几种融合的细胞?是否存在未融合的细胞?
10.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物番茄-马铃薯为几倍体?
11.植物体细胞杂交未解决问题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师:请小组学生代表将问题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在黑板上板书以及回答问题2-11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并用多媒体展示
师:多媒体展示白菜-甘蓝例子
师:请学生看书37页异想天开,想想绿色奶牛可以培育成功吗?
【练习】课堂检测
师:多媒体展示课堂检测题
生;举手回答
【讲授】小结
师生利用多媒体共同列表比较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教学过程中学生板书)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教学过程中学生板书)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