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疝气的彩超报告

疝气的彩超报告

疝气的彩超报告1. 疾病概述疝气是指由于人体腹壁肌肉和筋膜的缺陷或松弛,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腹腔内的脏器(通常是肠道)突出到腹壁上形成可触及的肿块。

根据突出的位置和特点,疝气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腹股沟疝、脐疝、直肠腺疝等。

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可用于疝气的诊断和评估。

2. 报告详情2.1 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X•性别:XXX•检查日期:XXX2.2 检查部位彩超检查主要集中在腹部,覆盖腹壁和腹腔内脏器。

2.3 彩超检查结果在腹部彩超检查中发现以下异常情况:1.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观察到右侧腹股沟区域出现可触及的膨胀肿块,边界清晰。

肿块大小约为XX cm × XX cm。

彩超表明肿块内部为肠道腺功能明显,伴有一定程度的血流灌注。

2.腹腔内脏器状态:彩超检查发现腹腔内脏器无明显异常。

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腹主动脉等器官正常无异常增大、结构清晰。

2.4 彩超检查结论根据上述彩超检查结果,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域肿块为腹股沟疝。

建议患者及时就诊,遵循医生的进一步治疗建议。

3. 注意事项1.彩超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但需要患者合作保持适当的体位和呼吸协调。

2.在接受彩超检查前,患者需要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和症状,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疾病情况。

3.彩超结果仅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最终的诊断仍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注意:彩超检查结果仅为医学专业人员参考,具体诊治结果以医生的诊断为准。

以上为疝气的彩超报告,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疝气的相关知识或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向医生咨询。

腹股沟疝彩超报告

腹股沟疝彩超报告

腹股沟疝彩超报告概述腹股沟疝是指脏器(通常为小肠)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或大阴唇的疾病。

腹股沟疝可导致疝囊在腹股沟区域形成明显的突出物,并可出现肠套叠和肠梗阻等并发症。

腹股沟疝的诊断通常依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是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本报告将对腹股沟疝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检查方法患者平卧位,使用高频线性探头对腹股沟区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查过程中,探头轻轻按压患者的腹股沟区域,观察和记录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

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模式观察疝囊内血液流动情况,并通过血液流动信号的方向和速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回流。

检查结果经彩超检查观察可见,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域存在一个呈椭圆形的明显肿块,大小约为3.5cm×2.5cm。

肿块位于腹股沟管,具有典型的腹股沟疝形态。

彩色多普勒显示疝囊内未见明显的血液回流信号,表明疝囊内无血供。

结合临床症状和彩超检查结果,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

分析与讨论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彩超检查是腹股沟疝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通过彩超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疝囊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判断是否存在肠套叠或肠梗阻等并发症。

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评估腹股沟疝囊内的血供情况,判断疝囊是否存在缺血,对手术治疗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检查中,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域存在一个明显肿块,彩超显示其形态呈椭圆形,大小约为3.5cm×2.5cm。

这一结果与腹股沟疝的典型形态相符合。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疝囊内未见明显的血液回流信号,表明疝囊内无血供。

结合临床症状,我们可以初步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

据统计,腹股沟疝多见于男性,且多发生在右侧。

因此,患者的检查结果与常见病例相符合。

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准确的检查方法,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彩超检查,可以观察和评估腹股沟区域存在的肿块,判断是否为腹股沟疝,并进一步评估疝囊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血供情况。

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关键词】腹股沟疝;诊断;治疗;进展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根据欧美国家的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统计,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约为1‰~5‰[1]。

腹股沟疝通常可分为斜疝、直疝、股疝。

斜疝最常见,约占腹股沟疝的95%[2],男性患腹股沟疝多于女性,但股疝多发生于女性[3]。

腹股沟疝临床表现典型时,诊断明确,但有时由于临床查体的疏忽与检查方法不当以及疝形成初期时肿块不明显,诊断较为困难,容易造成漏诊,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中较为著名的有Macvay和Shouldice,并相继产生了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修补术。

现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腹股沟疝的诊断1.1 首先要熟悉腹股沟疝门的解剖因为疝只发生在解剖薄弱的腹壁处,而腹股沟区解剖学上存在先天性缺陷,再加上后天病理性损害因素,如腹压增加、营养不良等,疝极易发生,凡在该区域出现的肿块,都要考虑到疝的可能。

1.2 其次要系统询问病史由于腹股沟疝平时往往表现为腹股沟区若隐若现的肿块,医生往往为局部肿块所吸引,忙于做理学检查,并由此获得诊断,却忘了详细询问病史。

病史对婴幼儿和老年人更为重要,前者由于检查时啼哭、腹紧,不易进行,从母亲处可以得到较好的启发。

老年人病程长,疝所在区往往慢性发炎,疝环周围组织松弛,疝内容物易与疝囊发生粘连,成为难复性疝或滑动性疝,病史可加以澄清,也可以解释如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或尿频、尿痛等临床症状。

1.3 必要的常规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咳嗽冲击试验和手法回纳。

腹股沟疝病人检查一律先采取站立位,显露整个腹部、腹股沟区,双侧进行比较,应注意双侧的腹股沟疝是多见的。

腹股沟疝的肿块常位于耻骨结节上方,若阴囊内有肿块,首先检查肿块四周,特别注意的是其上缘,是否与其他边缘一样界限分明,能摸到一条正常的精索,反之肿块属阴囊内病变,如睾丸鞘膜积液;如肿块上缘不“断”带有蒂柄而进入腹股沟管,则应先拟诊疝为妥。

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探讨

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探讨
超声 诊 断腹 股 沟 斜 疝 的 价值 探 讨
疼痛 非常 明显 , 别是 绞 窄性嵌 顿 疝 , 特 疝
樊胜利 陈维娜
还可经外 环 突 出下 降入 阴囊 。腹 腔 内容
物 经 内环 进 入 腹 股 沟 管 , 未 经 外 环 突 出 而
内容 物嵌 顿缺 血 、 坏死 时 , 内蠕 动现 象 疝 消失 , 肠管 出现局 部 扩张 , 间及 大 网膜 肠 问可见 不规则液性 暗区 , 彩色多普勒表 现 为疝 内无血 流信 号。③疝 内容 物 为肠 管 时, 可见肠管 管壁 回声 、 内气体 回声 、 肠 肠
肾盂 。 的病 变范 围可呈 局 限性或 弥 漫 肾炎 性分 布 , 伴受 累 肾体 积 的增 大 。增 强 常
C T典 型 表 现 为 肾 实质 局 限 性 线 条 状 或 楔
的形态 、 小 、 置 , 大 位 以及 邻 近 下 腔 静 脉 的 情 况 , 能 根 据 患 侧 肾 皮 髓 质 的 还 时 间 一密 度 曲 线 的 特 征 , 析 。 能 分 肾功 的 状 态 , 助 于 临 床 迅 速 采 取 治 疗 措 有 施 和 进行 随访 观 察 。 参考文献
膜积 液 , 同时存 在。右侧睾丸下降 比左 或
侧略 晚 , 突闭锁 也较 迟 , 鞘 故右 侧腹 股 沟 疝较 多。后 天性斜疝 的发生 : ①腹股沟 区 解剖 缺陷 , 壁肌 肉薄 弱 ; 腹 ②腹 横筋 膜 和
腹 横 肌 发 育 不 全 , 能 关 闭 腹 股 沟 管 深 不
9% , 8 误诊 1 , 例 为声 像复 杂 的精 索鞘 膜
观察到腹 腔 内容物经 内环进入腹股 沟管 , 或者进 一步 下降到 阴囊 。这 对诊 断腹 股 沟斜疝 有决定 性 的意义 。② 疝 内不 同 内 容物或 同一 内容 物 可 有不 同 的声 像 图。 疝 内容物 为肠管时可见到肠管特征 , 网 为 膜时可见 到簇状 杂乱样 回声 , 同时可伴有 液性 暗区。③疝 内容物 为液 性 暗区 时需 与扩张 的 肠 管 、 肿 、 膜 积 液 相 鉴别 。 囊 鞘 特别是要 同子 宫 圆韧带囊 肿 、 精索 囊肿 、

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价值论文

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价值论文

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价值[摘要] 探讨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谱勒技术检查78例腹股沟及阴囊肿块患者,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69例,直疝3例,股疝2例,腹股沟囊性包块4例;术结果斜疝69例,直疝3例,股疝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87%。

彩色多谱勒检查部分疝囊壁可见少许血流信号,疝内容物不同程度查见血流信号可测及频谱。

结论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的诊断及疝内容物判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高频超声;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656.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06-01本文就我院78例腹股沟疝及阴囊肿块患者经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与手术结果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个月。

临床均以腹股沟或阴囊包块申请超声检查。

使用东芝35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6~10mhz。

体位:取仰卧位与站立位相结合,咳嗽与憋气相结合。

检查资料电脑存储。

2 结果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69例,其中双侧斜疝13例,右侧36例,左侧20例;股疝2例,右侧1例,左侧1例;直疝3例;腹股沟囊性包块4例。

超声显示可见环口。

手术结果:斜疝69例,股疝6例,直疝3例,误诊4例(5.13%),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87%。

3 讨论3.1 腹股沟疝是腹腔内脏器由于某些原因通过腹股沟管突出腹腔,达于皮下,即形成腹股沟疝。

根据突出部位不同,可分斜疝、股疝和直疝等。

凡腹腔内脏顶着腹膜壁层,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环突出经腹股沟管斜行,穿出皮下环而入阴囊者称斜疝;凡腹腔内或盆腔内的脏器通过股环脱出至股管中或者通过股管脱出至大腿内侧皮下者,称为股疝,其实它也是腹股沟疝的一种;疝囊由腹壁下动脉内侧突出不经过腹环,由腹股沟管后壁直达于皮下环者为直疝。

疝由疝门、疝囊、疝内容物和疝被盖四部分组成。

腹股沟疝气超声报告模板

腹股沟疝气超声报告模板

腹股沟疝气超声报告背景腹股沟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部脏器突出到腹股沟区域。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可靠的方法,用于诊断和评估腹股沟疝气。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腹股沟疝气超声检查的背景、分析、结果和建议。

分析1.检查目的:确认或排除患者是否患有腹股沟疝气,并评估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2.检查方法:采用超声波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

使用高频线性探头,通过扫描腹股沟区域获取图像。

3.检查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暴露受检区域。

–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检查,然后要求患者咳嗽或用力呼气以促使腹壁压力增加,以便更好地观察疝囊。

–通过逐层扫描,观察是否存在疝囊、疝口和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

4.检查结论:根据超声图像和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存在腹股沟疝气。

–疝囊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

–疝口大小、形态等特征。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是否受累。

结果1.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2.超声图像描述:–双侧腹股沟区域超声图像显示明显的腹股沟疝囊,位于右/左侧腹股沟区域。

–疝囊呈圆形/椭圆形,直径约为Xcm,壁厚均匀。

–疝口呈椭圆形/三角形,最大径约为Xcm。

3.结论:–右/左侧腹股沟疝气,类型为直肠疝/斜疝/混合疝(根据具体情况填写)。

–疝囊直径和壁厚正常,无异常表现。

–疝口大小适中,未见明显扩大。

–腹股沟区域解剖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1.建议患者尽早就医,寻求外科治疗,以避免腹股沟疝气引起的并发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外科医生可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3.术前准备:–对于手术治疗,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建议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以避免手术出血风险。

4.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注意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恢复期间,建议患者避免过重劳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以上是针对患者腹股沟疝气超声检查结果的详细报告。

根据超声图像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确诊患者存在腹股沟疝气,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腹股沟疝的超声诊断

腹股沟疝的超声诊断

疝是指从其正常包含组织或结构中的突出物。

人们对腹股沟疝的认识有几个世纪之久。

最早有文字记载用外科方法治疗疝气的是古希腊医生,在那里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就进行手术治疗。

总体上讲,腹壁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医生最开展的手术之一,2003年在美国,约有800,000例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腹部最常见的疝,尽管确切的数字不得而知,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00,000例。

大约有25%男性患有医学意义上的腹股沟疝,而女性的发病率仅3%。

然而,股疝在女性更常见。

已往诊断疝主要通过临床方法,但是,现在影像学在其诊断和并发症的判断上起很大的作用。

临床上诊断正常或可疑时影像学检查尤其有价值。

在这一类患者,超声波检查能提供精确的影像学诊断。

当计划给患者治疗时,尽管疝的诊断是很重要的,然而,在腹股沟区类似疝的病变的诊断亦同样重要。

腹股沟区的解剖十分复杂。

前下腹壁是精索(女性为圆韧带)和从腹腔内来的盆腔血管移行到腹腔外的地方,所以形成了复杂的机制以保护腹腔脏器。

在腹股沟薄弱区域这种保护机制丧失则导致疝的发生。

所有的解剖和外科书都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有详细的描述。

幸运的是,腹股沟区的超声解剖没有那么复杂,将在此处予以描述。

骨肌超声主要依赖骨性标志进行定位,问题是腹股沟区缺乏骨性标志。

尽管如此,还是找到了腹壁下动脉和耻骨结节作为诊断和鉴别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唯一标志。

(图 1)首先,腹壁下动脉很容被超声所识别;其次,在大多数患者可触及的耻骨结节也可以被超声所识别。

腹壁下动脉位于腹直肌的外缘,并进入其深面(图 2)。

腹壁下动脉起源于髂外动脉,起源部位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前面,并在此跨越腹股沟韧带。

这一解剖点很重要,就在其起始点的远端即是跨越髂外动脉/股动脉的腹股沟韧带。

如将探头放于腹壁下动脉与耻骨结节连线上成像,可以显示构成海氏三角下缘的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分。

腹股沟韧带显示致密纤维样狭窄线性结构(图 3)。

图1 从腹腔内所见右侧腹股沟解剖。

腹直肌外侧缘(Rect),腹壁下动脉(直箭头),腹股沟韧带内侧(箭头)所界定的海氏三角(H)。

宝宝腹股沟“鼓气包”,彩超帮你一眼看穿小儿疝气

宝宝腹股沟“鼓气包”,彩超帮你一眼看穿小儿疝气

宝宝腹股沟“鼓气包”,彩超帮你一眼看穿小儿疝气遂宁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出现剧烈、持续的哭闹后,发现孩子腹股沟部出现“鼓包”,到医院通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说孩子得了疝气,那么什么是疝气?孩子为什么会得疝气?医院会采用什么方式对疝气进行检查?疝气怎么治疗呢?本文就来回答以上问题,解决家长们关于疝气的疑问。

一、什么是疝气[1]疝气是小儿外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腹股沟疝多发生在男孩身上,这主要是与男孩生理结构息息相关。

男女发生的比例大致为25:1。

患有疝气的儿童在行走、站立、哭闹或者运动后大腿内侧与腹壁交界处的一个三角区会出现肿块,男孩阴囊部位肿块也较为常见。

那么肿块是什么?其实肿块就是腹腔大网膜或是小肠肠管,也可以伴有积液,虽然叫疝气,但并不是气体,因此家长们不能按压更不能牵拉。

一般情况下,肿块不会有明显的痛感,但会有明显的下坠和胀痛感。

孩子在休息或平卧后,肿块可以消失,或者用手指轻轻向上推,肿块也可以回纳到腹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肿块若反复脱出或进入阴囊,疝气会不断增大,之后回纳就越发困难。

一般来说,部分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会出现自愈,大部分患儿不需要通过打针或者服药的方式治疗,目前根治疝气的方式主要是进行手术。

若孩子不到一岁,可尽量选择疝带、疝托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孩子稍大一点可以对孩子进行手术治疗。

二、超声诊断及其安全性[2]临床上常采用彩超对小儿疝气进行辅助检查,提高诊断率。

有的家长可能听说过,孩子在彩超检查疝气时要让孩子哭,这是为什么呢?在做彩超的过程中,患儿哭闹的时候会使腹内压增加,可以帮助超声医生更好的进行诊断。

目前,彩超检查这一方式可将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内容物准确判断出来,因此孩子在做彩超时医生可能会要求孩子哭。

一旦确诊为小儿疝气,若孩子没有手术禁忌症,建议尽早选择积极的手术治疗。

彩超检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可以实现疝气的准确定位,可以为术中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手术成功率。

腹外疝的超声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腹外疝的超声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股 沟疝 术 后切 口下 积液 , 穿刺 抽液 3 , 经 次 加局 部理 疗 治愈 ; 例 为 1 切 口疝 , 置 引流 , 后切 口渗 液 严 重 , 未 术 经畅 通 引流 加 强 抗 炎 , 住 院 3周 治 愈 。本 组患 者 无 伤 口感 染 及 其 他并 发症 。 3 讨论 典 型腹 外 疝依 据 临 床症 状 及 体 检 即可 做 出诊 断 。 超 声检 查 可
2 2 治疗 结果 .
本文 总结 分 析我 院近 期 收 治 的 4 , 5例 临床 拟诊 腹 外疝 患 者 的 超 声 检 查 资 料 , 讨超 声在 腹 外 疝 诊 断 中 的应 用 , 时 对 其进 行 探 同
外科治疗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料 .
本组经确诊的41例腹外疝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均痊愈 出 院 , 访 1 以 上未 见 复发 。 术后 出现 并 发症 3例 , 中 2例为 腹 随 年 其
本 组 临床拟 诊腹 外疝 4 例 , 中女 l 、 男 2 例 ; 龄 6个 5 其 3例 2 年 月 ~8 2岁 , 均 5 . 平 3 6岁。4 5例 中 , 8 诉腹 股沟 区 出现 肿块 , 3主 其 中 3 例 肿 块大 小 可随 体位 的 变化 而 改变 , l 7例伴 有压 痛 及疼 痛 ; 4 例 为结 肠 癌术 后半 年 发 现切 口处逐 渐 膨 出就 诊 ; 3例 自觉 立 位时 , 脐下腹壁膨 出。
1 2 方 法 .
显示解 剖结构的特征性声像 图表现 , 有很 高的准确性和敏感 具
应 用 飞利 浦 非凡 超声 诊 断 仪 , 部 腹 性 , 一 项客 观 而 实 用 的诊 断 方 法 。超 声检 查 可 将腹 股 沟 疝 与其 是 他 腹 股 沟疾 病 作 鉴 别 : 外疝 不 同 的病 理 类 型在 超 声 检 查 中各 有 腹

腹股沟疝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腹股沟疝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腹股沟疝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的声像图特征,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

方法: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扫查腹股沟处包块,观察其大小、内部回声及有无蠕动或变化,彩色多普勒有无血流信号。

回顾分析2009、01—2012、12我院诊治的53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表现。

结果:本组腹股沟疝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

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股沟斜疝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且检查快速方便,无创伤性,可重复检查,价格低廉,准确性高。

【关键词】腹股沟疝;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44-01典型的腹股沟疝诊断较容易,但是临床上病史不明确的下腹部包块易与其他疾病包块混淆。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及超声设备(高频彩色探头)的迅速发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在诊断腹股沟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将2009、01—2012、12到我院就诊的53例腹股沟疝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53例腹股沟疝患者,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10个月-69岁,平均年龄32.1岁。

临床均有腹股沟区有包块及触及包块,绝大部分包块大小可随体位、腹压的变化而变化,小部分无变化。

伴疼痛及压痛,所有诊断结果均经手术证实。

二、仪器与方法使用gep5及ssa-5501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1mhz。

超声检查前行系统普外科查体,高度怀疑腹股沟疝后进行超声探查。

患者仰卧位,患侧大腿外展,充分暴露腹股沟区,依次检查腹股沟区、盆腔、会阴或阴囊,必要时嘱患者站立、咳嗽或行乏氏试验增加腹压进行检查;观察声像图的特点,同时扫查腹腔相关脏器,并用计算机影像工作站记录图像。

结果本组53例腹股沟疝中,超声检查正确诊断53例,诊断准确率为100%,均经手术治疗及手术证实,其声像图表现及分型如下:(1)腹股沟斜疝:腹股沟区局部腹壁增厚;腹股沟管增宽,近内环口处直径>4mm;条索状、梨形高回声团块或部分肠腔暗区及肠壁回声;以高回声团块多见,内见血流信号,斜行向下延伸至外环口或阴囊内;增加腹压后增大,探头加压并向上推挤后渐小;嵌顿后局部肠壁增厚,回声增强,血流信号尚存在,近端可有肠管扩张,蠕动亢进。

腹壁疝、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超声诊断

腹壁疝、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超声诊断

腹壁疝、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讨论腹壁疝、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超声诊断。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彩超检查依据肿块内容物、动态变化、血管,与周围组织、腹壁下动脉及精索、阴囊的关系,确定或排除疝的诊断。

腹股沟疝、股疝及直疝的声像图表现可归纳为;疝囊内容物为肠管呈多层中强回声,肠壁有多条彩色血流,腔内气泡为动态点状强回声。

【关键词】腹壁疝腹股沟疝股疝超声诊断【病理与临床概要】疝系腹腔内容物自某处突入腹壁。

疝囊由壁层腹膜构成,囊内常含肠管、部分大网膜;依其发生部位不同,偶有其他组织。

疝的大小不定,小者为一结节,大者达数厘米,不行治疗与日俱增。

内容物自由出入为可复原性疝;周围粘连或疝囊颈收缩内容物不能返回,为不可复原性疝或箝闭性疝,后者肠管循环受阻、充血、水肿以至坏死为绞窄性疝。

临床表现为腹部某处,腹股沟中部有软性肿块,或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腹部加压时由原切口处突出圆形肿物,平卧时逐渐消失;直立、用力咳嗽时疝囊的回声向下冲击。

老年人严重巨大疝囊肿块突入阴囊上方,平卧时则不能消失。

箝闭性疝肠管循环受阻、充血水肿及绞窄性疝有剧烈疼痛。

腹壁疝、脐疝【病理与临床概要】先天或后天因肥胖、腹部膨胀、腹水,妊娠,由环形开口突出一小圆形肿物,脐部出现为脐疝。

在剑突与脐之间,中线出现圆形肿物为上腹壁疝。

大小为1~2cM部披有腹膜。

肿物触诊时可扪及环形开口,内容物可为大网膜的一小部分及脂肪,偶含肠或胃壁一部分,腹压增加时明显。

【超声表现】1.上腹中线或脐窝圆形肿物呈中高回声,为肠管构成,由腹壁、脐窝突出环形开口,突出于腹壁及皮下。

2.环形开口,超声显示腹壁腹膜的纤细高回声、肌层的肌纤维纹理与脂肪层中低回声连续中断构成开口。

疝囊表面有腹膜,咳嗽、腹压增加,疝囊体积增大,平卧位变小或消失。

3.囊内可见肠蠕动及液气泡的活动。

腹股沟斜疝【病理与临床概要】胎儿时睾丸及精索沿腹股沟管进入阴囊,该处肌力纤弱。

疝超声报告模板

疝超声报告模板

疝超声报告模板1. 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2. 检查目的疝超声检查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腹股沟区域的超声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疝气。

3. 检查方法使用超声仪器进行腹股沟区域的超声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部位:左腹股沟、右腹股沟2.检查姿势:平卧位,双腿伸直或微屈3.探头类型:线性探头(频率范围:7-12MHz)4.检查技术:B超模式,彩色多普勒超声4. 检查结论•检查发现:(详细描述发现的病变或异常,包括位置、大小、形态等)•诊断意见:(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5. 检查结果解读(根据疝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关解读)1.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疝气征象,则疝超声检查结果正常。

建议患者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腹股沟区域的保护,避免过度用力和长时间负重,以防止疝气的发生。

2.如果发现疝气征象,根据疝气的类型和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常见的疝气类型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

6. 注意事项1.患者在进行疝超声检查前需空腹3小时以上,并保持腹股沟区域的干燥和清洁。

2.患者需配合医生的操作指引,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3.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如腹部压迫感、尿频等,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7. 结论疝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疝气,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上为疝超声报告模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检查结果,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与解释,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超声在腹股沟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腹股沟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24・ 9
实用医技 杂志 20 0 7年 1月第 l 4卷第 3期 ( 刊) JMT, a ur.2 0 V 11 。 o 3 I udE e r e a 旬 P Jn a y 0 7,o.4 N . (s e v nD s nT
超 声 在腹 股 沟 区病 变诊 断 中 的应 用
( 稿 日期 :0 61 —1 收 20 —11 )
女 性盆腔 炎 性肿 块磁 共 振征 象分 析
郑 劲 鹤
( 商丘 市第三人 民医院 , 南 商 丘 460 ) 河 700
[ 摘 要 ]目的 : 究女性盆腔 炎性肿 块的磁共振成 像( I 表现 。方 法: 研 MR ) 本组经 临床证 实的女性 盆腔 炎性肿 块 l , 6例 年龄 2 7岁 一7 O岁, 分析其 MR 征 象。结果: 性盆腔 炎性肿块 可以发 生在 盆腔的任何 部位 。 I 女 附件 区 多见, 态 形 不规则 , 围有粘连 , 不浸润 。 周 但 内部 信号不均匀 , 增强扫描 多出现 整体 强化 。结论 : I MR 检查 可以清晰显示肿块部位 、 大小 , 与盆腔 良性肿瘤 容易鉴别, 卵巢恶性肿瘤鉴别须谨慎 。 与
3 讨 论
我院 自2 0 0 5年 1 月至 20 0 6年 5月 , 应用超 声对 3 4例腹 股沟区病变患者进行检查 , 用 G 使 E—V 70型超声 仪 , z 3 6MH

1 z 5MH 高频线 阵探 头 , 患者平 卧位 , 将探 头置 于腹股 沟 区
腹壁上 , 进行常规扫查 , 发现病变 , 病变处 进行 多切 面扫 若 对 查, 扫查过程 中, 注意观察病变的大小 、 形态 、 内部结构与周 围
查方法 。

超声对腹股沟疝的影像诊断

超声对腹股沟疝的影像诊断

超声对腹股沟疝的影像诊断【摘要】目的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

方法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腹股沟疝的位置、形态等。

对50例经手术证实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做出超声诊断。

结果超声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腹股沟疝超声图像可分为腹股沟直疝与腹股沟斜疝,并可发现部分嵌顿性和绞窄性疝。

结论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有效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腹股沟疝超声诊断【】R445.1【】A【】2095-1752(2012)33-0180-01腹股沟疝是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是各种疝中的最常见类型。

腹股沟疝通常可分为斜疝、直疝、股疝。

斜疝最常见,约占腹股沟疝的95%[1]。

男性患腹股沟疝多于女性,但股疝多发生于女性[2]。

一般来说,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可以明确诊断。

但有一些病人症状不典型,另有一些其他腹股沟肿物酷似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因此需要影像学检查。

超声因其实时、无创、可重复已经成为首选方法,广泛用于诊断腹股沟疝。

1975年Spangen首次报道应用超声诊断疝案例。

随着超声设备发展,特别是高频探头的使用,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腹壁层次和筋膜缺损以及突出的疝内容。

同时许多研究证明超声检查无论对儿童和成人都非常有效。

1.腹股沟区超声解剖腹股沟区为腹直肌外侧缘、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和腹股沟韧带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从浅到深如下: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肌群、腹膜外脂肪、腹膜。

腹股沟区的扁肌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

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横筋膜形成了一个肌筋膜间隙,称为腹股沟管。

2.腹股沟疝的超声图像在腹股沟区,坐位及立卧位对比及增加腹压活动后的反复检查,发现两个软组织团块,并找到两处独立的通道与腹腔相通,分别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下两侧,并可见肠管蠕动。

讨论腹股沟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内上方。

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下方的卵圆窝处,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股疝通常较小。

疝气坎顿的超声诊断标准

疝气坎顿的超声诊断标准

疝气坎顿的超声诊断标准
疝气坎顿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腹股沟或者阴囊内出现异常回声包块,范围不随腹压增加而增大。

2. 安静平卧或者加压探头后包块不能缩小。

3. 包块内可见肠蠕动或者探及不了肠蠕动。

4. 彩色多普勒显示少量血流信号或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5. 疝内容物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及触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回纳。

6. 疝内容物周边可见多少不等渗出液,其内很少探及血流信号。

7. 疝内容物为肠管时,肠管蠕动不明显,肠壁增厚(>4 mm),肠管内含有大量液体,腹腔内肠管扩张。

以上是疝气坎顿的超声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腹股沟疝的超声诊断【可编辑范本】

腹股沟疝的超声诊断【可编辑范本】

夏xx,M21y,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5年超声提示:左侧腹股沟疝(疝囊内部为网膜样结构)术中见左侧疝囊位于左侧腹壁下动脉外侧,证实为斜疝,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已经回纳腹腔。

李xx,M65y,左侧腹股沟可及一肿块3-4天超声提示:左侧腹股沟疝(疝囊内部为肠管样结构)术中见左侧疝囊位于左侧腹壁下动脉外侧,证实为斜疝,疝内容物为乙状结肠,肠管蠕动正常,未嵌顿,回纳后可见腹水。

厉xx,F1y,发现右腹股沟肿块20余天超声提示:经潘老师会诊后-—--右侧腹股沟疝(内容物为卵巢)婴幼儿由于发育不全,卵巢,输卵管伞端在解剖学上位置非常接近腹股沟内环,并且卵巢悬韧带活动度大,易形成腹股沟疝,疝内容物为卵巢者少见。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其间有腹壁下动脉.根据疝环与此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从该动脉外侧突出来的为斜疝;从该动脉内侧面突出的是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

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腹股沟疝的超声诊断通常使用线阵变频或宽频探头,频率5—10MHz,检查腹股区和大腿上部分,男性病人应同时检查阴囊.检查时病人于仰卧位或立位,并嘱病人做平静呼吸或用力咳嗽或ValSava 动作.纵扫和横扫分清腹壁层次和疝的内容物。

筋膜和腹膜的强回声连续性中断,筋膜强回声缺损视为疝口。

疝出的肠袢呈现可蠕动的强回声。

疝出的肠系膜脂肪呈现比周围脂肪更强的回声.疝的内容物除了肠袢,有时可以是膀胱和液体而呈无回声。

Hsu—Chong总结诊断腹股沟疝的标准:①筋膜缺损;②疝囊内可见蠕动的肠袢;③当增加腹压时,疝囊突出和增大;当压力减小时,疝囊可以缩小。

测量腹股沟管的直径(≥4mm),特别是用力咳嗽时,腹股沟管直径增加(≥2mm),可以提示腹股沟疝。

直疝和斜疝的区别临床意义重大,特别是腹腔镜修补术前需要明确类型。

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08-29T11:09:40.5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5月9期作者:张伟伟[导读]张伟伟(射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彩超室;江苏盐城224300)【摘要】目的: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在2018.5--2022.3期间,我院诊治的38例腹股沟疝患者,在患者疾病鉴别诊断的时候,分别实施高频超声诊断和外科查体诊断,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结果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性。

结果:38例腹股沟疝患者疾病诊断结果高频超声诊断结果,高频超声诊断阳性36例(94.74%)、阴性2例(5.26%),外科查体诊断阳性28例(73.68%)、阴性10例(26.32%),高频超声诊断和外科查体诊断的准确性比较,高频超声诊断正确率高于外科查体诊断,P<0.05。

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疾病诊断鉴别,选取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能够得到保障,显示清晰的图像,诊断过程比较安全,腹股沟疝诊断中,高频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腹股沟疝疾病诊断鉴别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腹股沟疝;高频超声;应用价值;准确性腹股沟疝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疾病类型又可以分为直疝和斜疝两种,如果腹股沟疝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疾病得不到控制,疾病会导致患者身体受到严重影响,存在生命危险,需要及时地诊断,进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缓解疾病症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大多数腹股沟疝患者,通常可以根据临床的外在表现,以及针对患者进行的查体直接的确诊开展治疗[1]。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腹股沟疝患者,其外在症状表现比较轻微,在实施疾病查体过程中症状表现不显著,导致没有办法准确的诊断腹股沟疝疾病类型,直接进行诊断难度较大[2]。

临床针对腹股沟疝疾病诊断过程中,临床医师往往是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进行进一步疾病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医疗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股沟疝的诊断准确率得到了明显的优化提升[3]。

疝气b超报告单

疝气b超报告单

疝气B超报告单前言疝气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的缺陷而脱出的一种疾病。

疝气B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明确诊断疝气的类型和定位,以及评估疝囊的大小和形态。

本文将通过步骤化的思维,介绍一份疝气B超报告单的编写过程。

1. 病人信息首先,在报告单的顶部应该包含病人的基本信息,例如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和检查日期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检查目的在报告单的第二部分,应该明确标注本次检查的目的。

例如,可以写明“评估腹股沟区肿块”,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本次检查的重点。

3. 检查方法接下来,应该详细描述使用的检查方法。

对于疝气B超来说,一般采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检查。

可以说明使用的超声探头类型和频率,以及扫描和测量的方法。

4. 检查结果在报告单的主体部分,应该清晰、简洁地呈现检查结果。

以下是可能包括的内容:•疝气类型和定位:根据B超图像,描述疝气的类型和具体位置,例如腹股沟疝、脐疝等。

•疝囊大小和形态:测量疝囊的大小,并描述其形态特征,例如是否规则、光滑等。

•腹壁缺陷情况:检查腹壁的缺陷情况,描述缺陷的大小和位置。

•脏器脱垂情况:如果有脏器脱垂,需要明确描述脱垂的类型和程度。

5. 结论在报告单的最后,应该给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结论。

结论应该回答本次检查的目的,指导医生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可以写明“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建议手术治疗”。

结尾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完成一份疝气B超报告单的编写。

报告单应该准确、简洁地呈现检查结果,以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审核和签名。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疝气B超报告单的编写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疝是指从其正常包含组织或结构中的突出物。

人们对腹股沟疝的认识有几个世纪之久。

最早有文字记载用外科方法治疗疝气的是古希腊医生,在那里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就进行手术治疗。

总体上讲,腹壁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医生最开展的手术之一,2003年在美国,约有800,000例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腹部最常见的疝,尽管确切的数字不得而知,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00,000例。

大约有25%男性患有医学意义上的腹股沟疝,而女性的发病率仅3%。

然而,股疝在女性更常见。

已往诊断疝主要通过临床方法,但是,现在影像学在其诊断和并发症的判断上起很大的作用。

临床上诊断正常或可疑时影像学检查尤其有价值。

在这一类患者,超声波检查能提供精确的影像学诊断。

当计划给患者治疗时,尽管疝的诊断是很重要的,然而,在腹股沟区类似疝的病变的诊断亦同样重要。

腹股沟区的解剖十分复杂。

前下腹壁是精索(女性为圆韧带)和从腹腔内来的盆腔血管移行到腹腔外的地方,所以形成了复杂的机制以保护腹腔脏器。

在腹股沟薄弱区域这种保护机制丧失则导致疝的发生。

所有的解剖和外科书都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有详细的描述。

幸运的是,腹股沟区的超声解剖没有那么复杂,将在此处予以描述。

骨肌超声主要依赖骨性标志进行定位,问题是腹股沟区缺乏骨性标志。

尽管如此,还是找到了腹壁下动脉和耻骨结节作为诊断和鉴别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唯一标志。

(图 1)首先,腹壁下动脉很容被超声所识别;其次,在大多数患者可触及的耻骨结节也可以被超声所识别。

腹壁下动脉位于腹直肌的外缘,并进入其深面(图 2)。

腹壁下动脉起源于髂外动脉,起源部位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前面,并在此跨越腹股沟韧带。

这一解剖点很重要,就在其起始点的远端即是跨越髂外动脉/股动脉的腹股沟韧带。

如将探头放于腹壁下动脉与耻骨结节连线上成像,可以显示构成海氏三角下缘的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分。

腹股沟韧带显示致密纤维样狭窄线性结构(图 3)。

图1 从腹腔内所见右侧腹股沟解剖。

腹直肌外侧缘(Rect),腹壁下动脉(直箭头),腹股沟韧带内侧(箭头)所界定的海氏三角(H)。

腹股沟韧带起源于髂前上脊(S)并插入耻骨结节(T)。

缩写:F,股管;Ram,耻骨上支,弯箭头所示之处为腹股沟管深环的开口。

图2 27岁正常男性解剖。

在腹直肌外侧缘(R)矢状位图像,此处腹壁下动脉和静脉(箭头所示)刚好穿越半月线。

左面为内侧。

缩写:F,腹斜肌群。

图3 27岁男性正常解剖。

斜向面扫查,在腹股沟管上方平行于腹股沟韧带,显示髂外动脉(A)和髂外静脉(V)与腹股沟韧带(箭头所示)的解剖关系。

右侧为内侧。

缩写:Pec,耻骨肌。

海氏三角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外界为腹壁下动脉,内侧为腹直肌外侧缘(见图1).这些解剖标志使我们能够诊断腹股沟疝。

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相对简单的超声解剖关系构成了理解和诊断不同腹股沟疝的基础。

图 4 男,40岁,左侧腹股沟直疝。

矢状位扫查。

左侧为内侧。

(A)屏气增加腹压之前所示的腹壁下动脉(弯箭头)和腹膜脂肪纹(直箭头)。

(B)屏气增加腹压(Valsava maneuver),可见直疝(直箭头),变性的腹膜反折,伴有朝向探头方向的运动。

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弯箭头)的内侧。

注意疝(更靠近探头)在屏气增加腹压时比腹壁下动脉更表浅。

腹股沟疝的类型取决于疝囊颈的位置。

疝囊颈位于腹壁缺损的部位,疝内容物从疝囊颈突出。

直疝的疝囊颈位于海氏三角内(见图1、4)。

腹股沟斜疝的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腹股沟韧带头侧腹股沟管深环(见图4、5、6)。

股疝的疝囊颈位于腹股沟韧带尾侧股静脉的内侧(图7)。

尽管外侧腹壁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腹股沟疝,但随后超声将评估这一少见疝发生的解剖位置。

因为这一原因,这些疝将会包括在如下的讨论中。

图5 40岁,女性,右侧包含腹膜外脂肪(F)的腹股沟斜疝。

疝囊颈(N)就位于腹壁下动脉(弯箭头)的外侧。

超声探头平行于腹股沟管,外侧腹股沟管图像。

右侧为内侧。

图6 30岁,男性,腹股沟斜疝进入内侧腹股沟管(H)。

耻骨结节(T),腹股沟浅环的标志,此标志在检查时可以用于判断疝的程度。

超声探头平行于腹股沟管,内侧腹股沟管图像。

右侧为内侧。

图7 35岁,男性,右侧股疝(H),股静脉(V)后内侧壁变形(直箭头)。

超声探头在轴位平面腹股沟韧带尾部。

弯箭头所指为耻骨上支。

右侧为内侧。

患者要脱掉内衣,暴露腹股沟区。

检查之前可见的定向标志有脐、髂前上脊、耻骨联合和大腿近端。

检查者坐在仰卧的患者旁,从轴向平面开始检查。

因为超声探头检查视野小,所以自由使用屏气增加腹压,逐渐增强进行检查。

在腹股沟区的检查过程中,屏气增加腹压次数可达50到60次。

如有必要,可以行站立位检查,或屏气增加腹压以诱发疝气。

图8 41岁,女,左侧外侧腹壁疝,内容物为肠(B)和腹膜外脂肪(EF),通过腹直肌(R)和腹外斜肌群(F)之间半月线向外突出。

疝向上突入腹外斜肌腱膜的深层(弯箭头),这就解释了临床上隐匿性外侧腹壁疝伴平面间分离的现象。

矢状面扫查。

屏气增加腹压是超声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屏气增加腹压的过程中,疝内容物的运动有助于确定疝的诊断,尤其是无肠道和积液的脂肪性疝。

不进行这种屏气增加腹压的实验,内容物为脂肪的小疝很难同周围脂肪组织相鉴别,只有通过这种实验,才能确定这种疝的存在。

在屏气增加腹压时,相对于超声探头的运动方向有助于确定疝的类型,如直疝、斜疝还是股疝,不同的疝,当探头位于疝囊颈时,其相对于探头的运动方向是不同的。

疝的超声表现主要取决于疝内容物,肠道表现为蠕动,脂肪组织表现为高回声。

一般讲,在屏气增加腹压过程中的正压期,疝的运动最容易识别。

令人感兴趣的不是正压期扫查感兴趣的部位,而是松弛期运动探头进行其他的检查。

偶尔,疝在松弛期可能被识别,可见疝内容物通过疝囊颈回纳入腹腔。

作者的经验是在屏气增加腹压的过程中对全部相关区域进行扫查。

因为腹股沟区通过腹前壁,除显著肥胖患者外,可用9MHz或更高频率的探头进行扫查。

不管是否使用补片,曾经有过疝手术史有助于扫查。

肥胖和多次生育使腹股沟区结构松弛,邻近的手术疤痕使局部解剖变形,所有这些因素在超声扫查时均应予以考虑。

即使患者主诉有腹股沟疼痛或不适,也不一定能扫查出疝。

在这种情况下,当扫查不适区域时,外科医生要进行鉴别。

当然,超声所能探测到的意外异常都有益于临床诊断。

伴随腹股沟区的暴露,可在矢状面扫查识别脐以下的腹直肌外缘。

沿着腹直肌外缘扫查,可识别腹壁下动脉,它穿入腹直肌下面(图2)。

就在腹壁下动脉穿入腹直肌外缘的上面,腹壁存在一薄弱处,此处易发外侧腹壁疝。

此处之所以是一腹壁薄弱处是因为是腹直肌鞘移行处,由完全包裹腹直肌(弓状线上方)到仅包裹腹直肌前面(弓状线下面)。

外侧腹壁疝的疝囊颈位于腹直肌外侧缘与腹斜肌群(半月线)之间。

通过扫查这一区域并使用屏气增加腹压,外侧腹壁疝可以被识别。

在其疝囊颈部,外侧腹壁疝运动方向为通过半月线直接朝向探头。

腹壁下动脉可从其穿入腹直肌处一直追踪到其髂外动脉起始处,其构成了海氏三角的外缘。

就在髂外动脉发出腹壁下动脉处的尾侧即是腹股沟韧带,从此点到耻骨结节为其内侧部分。

旋转超声探头使之平行此线,可见腹股沟韧带(图1、3),它构成了海氏三角的下缘。

在大多数患者,腹股沟韧带很容易被探及。

直疝通畅发生在海氏三角的下部,当然也可以发生在海氏三角的任何部位。

在屏气增加腹压时,整个海氏三角均应被扫查。

直疝疝囊颈较宽,要与前腹壁膨出相鉴别。

为了指导诊断出小的直疝,笔者用腹壁下动脉作为标志(见图4)。

如果有组织运动到腹壁下动脉的前面,这就是直疝,如果没有组织运动到腹壁下动脉的前面,就没有直疝。

疝囊颈位于海氏三角内的是直疝,其疝囊颈的运动方向是直接朝向探头。

超声上,腹股沟管位于头侧,平行于腹股沟韧带,其深环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图1)。

腹股沟管内女性圆韧带,男性为精索(图9)。

斜疝的疝囊颈在腹股沟管深环,就在腹股沟韧带的头侧,腹壁下动脉的外侧。

使探头沿着腹股沟管且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疝的运动通过深环,进入腹股沟管,出浅环。

斜疝的运动有些复杂。

在深环,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疝的运动开始朝向探头。

当疝内容物通过腹股沟管时,疝的运动改变方向,穿越探头所在平面。

最后,在浅环,疝的运动再次朝向探头,之后在男性,疝进入阴囊。

当然,不适所有的斜疝均能到达浅环,通常,斜疝在深环运动不容易被识别。

股管的尾侧是腹股沟韧带,内侧示股静脉,大多数股疝发生于股管。

这类疝比较小,使用加强的屏气增加负压试验可鉴别。

疝的运动平行于股静脉(正常情况下腹压增加时其扩张)的长轴并穿越探头所在的平面。

在矢状面扫查时,疝位于股静脉的内侧,且股管扩张,股静脉内侧壁可能变形(见图7)。

如果股区疼痛,即使没有疝,对于会诊的外科医生来讲也是有用的信息。

图9 22岁,男,腹股沟区正常解剖。

(A)沿腹股沟管扫查显示精索(箭头),内有多种回声,低回声血管位于腹壁下动脉(E)及髂外动脉(A)的上方。

沿动脉的短轴扫查。

右边为内侧。

(B)沿腹壁下动脉(E)扫查显示精索(箭头)。

缩写:A,髂外动脉。

困难疝内容物无运动检查者主要依赖于在腹内压增加时疝的运动来确立诊断,尤其是疝比较小或不含肠道的脂肪性疝。

疝无运动发生于疝内容物无运动或屏气增加腹压程度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疝不能被鉴别(图10)。

这种情况对于股疝很重要,因为股疝小,临床上很难诊断。

对于肠疝,根据疝周围的液性暗区、疝内脂肪回声对的变化、以及疝周围组织的水肿可以做出诊断。

精索的运动在屏气增加腹压过程中,正常的精索在腹股沟管内约有0.5cm的运动(见图9)。

精索的运动可能和斜疝的运动相混淆。

通常,斜疝沿着腹股沟管运动,使腹股沟管扩张,引起腹股沟管体积明显改变。

在此情况下,严腹股沟管横轴扫查可见扩张的腹股沟管以及沿着腹股沟管的疝的运动。

相反,精索沿着腹股沟管运动但没有腹股沟管的扩张。

图10 29岁,女,手术松解左侧股疝,从腹腔内所见,超声未探及。

术中所见约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黑线),腹壁下动脉(直的白箭头),海氏三角(H),髂外静脉(V),模糊不清的髂外动脉(aa),股管(f),被松解的脂肪性股疝(直的黑箭头)。

注意腹股沟管深环内侧(弯箭头)和钳子()正在处理的从腹股沟深环到腹股沟管的脂肪(亦被称作圆韧带脂肪瘤(L))正常腹腔内容物的运动这种困难通常发生在较瘦的患者。

在仰卧位,腹股沟区,前腹壁可能与后腹壁相互接触。

在腹股沟区,腹腔内容物远离此区,因此没有腹腔内容物将前后腹壁分开。

当腹压增加时,腹腔内容物离开腹腔进入腹股沟区。

当沿腹股沟管运动时,腹腔内容物的运动可能被误解,因为其运动与超声探头平行。

而错误诊断为腹股沟斜疝。

这种错误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超声探头视野小、高频探头扫查深部组织受限、在腹股沟区从浅部到深部扫查辨别软组织平面有困难(图11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