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赏析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赏析(15篇)

《水调歌头》赏析(15篇)

《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赏析(15篇)《水调歌头》赏析1编修公易镇武昌,安阳岳浦作歌头一片,奉祖行色。

甫再拜。

鲁口天下壮,襟楚带三吴。

山川表里营垒。

屯列拱神都。

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

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

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

寂寥霸气,应笑当日阿瞒疏。

收拾周黄策略,成就孙刘基业,未信赏音无。

我醉君起舞,明日隔江湖。

此词作者为岳飞之孙岳甫。

据《全宋词》其名下简介推知,岳甫主要活动在孝宗、光宗年间,南宋覆亡前宋金对峙之际。

胡尘未已,烽烟时烈。

送人移镇武昌,从国难时艰的大局需要着眼,语多劝勉和激励,弹拨的是那个时代的爱国主调。

词中所谓“神都”,即京都临安。

封建官员向来看重在京城供职,接近权力中心,享受优渥;而不愿外放,尤其视任所偏远者为畏途。

行者身份是编修,参与国史实录的编纂者,也可能在国防机关枢密院掌文字,均清要之职,而武昌则西距杭城千里。

现在编修楼某要易地任职,驻镇武昌了,看来他显出了一些不痛快。

词上片歇拍处说得颇明白──“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莫诵”是清楚的劝止、勉慰。

三国时吴统治者孙皓一度从建业迁都武昌,上层人士反对迁都,造作歌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现在词人对行人说,不要讲“不食武昌鱼”,而是应该到武昌去。

劝止之语放在上片结末处,很有份量,因为前面七句分两层,说的是武昌形势重要、武昌人物美好。

这两点说得很充分,出一“莫诵”便自然而有力。

“鲁口天下壮”,发语雄断,振领全篇。

第二句直接点“壮”之原因,第四句“拱”字,又对“壮”字作了作用上的补充,四句神完气足,笔势浑成。

鲁口当即指武昌一带。

武昌形势险要,雄踞京华上游,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金元侵略者南犯,或由下游取扬州、润州,或由武昌犯潭州再西上东下,均证明了武昌居战略之要冲。

“襟楚带三吴”,襟、带均名词作意动用:以楚地为襟,以三吴为带。

意为,譬如人的衣着,楚地是武昌的襟领,三吴(宋时约指常州、苏州、湖州一带)则是它长长的飘带;它昂首荆楚,顾视湖杭,举措拂拭间,牵动全身。

水调歌头古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古诗词鉴赏

210724/6/15
5
个人观点
5
个人观点
1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一首代表作,它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 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热爱
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富有情感和哲理,也具有优 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
2
3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不仅领略了苏轼的文学魅力,也得到了人生和 自然的启示
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考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是作者对月亮的质问, 也是对人生中离别和团聚的反 思。这里的"恨"并不是仇恨,
而是指遗憾和无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是作者对人生 哲理的进一步阐述。他指出, 人生中充满了悲欢离合,就像 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是无 法避免的事实。但是,他也坚 信,这种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 是宇宙规律的一部分,是自然
诗词分析
T
这首诗的开头,"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描绘了作者在 中秋佳节,对月饮酒,对宇宙、 人生的哲理进行探索。这一句 体现了作者洒脱不羁的性格和
追求宇宙奥秘的渴望
接下来,"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描述了月亮的移动 和作者无法入眠的状态。这里 的"朱阁"和"绮户"都是指华美 的房屋和窗户,象征着富贵和 繁华。而"照无眠"则表达了作
210324/6/15
4
艺术特色
2. 语言优美
《水调歌头》的语言优美而精炼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反问、排比等,使诗歌 的语言既富有变化又富有感染力 。同时,他的语言也充满了诗意 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调歌头·题剑阁》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题剑阁》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题剑阁》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题剑阁》这首词苍凉沉郁,感慨良多,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的词相近。

由于崔与之僻处岭南,存词甚少,故鲜为人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调歌头·题剑阁》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水调歌头·题剑阁宋代:崔与之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译文在离朝廷很远的地方戍守边疆,骑马立于剑门关上。

在群山中尽目远眺看不到边,正北的方向是长安城。

百年来,生灵涂炭,百姓受苦,边境的战事依旧严峻,无数军民在战火中罹难,金人统治时间长了,干的坏事多了必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

我亲手写好要求常驻此地的奏表,一寸丹心,精光炯炯。

面对着昏黄的青灯,双手挠着苍老的白发,夜晚的沙漏即将流尽,英雄年迈却功业未成,不妨归隐山林。

蒲涧的景色优美,白云山间,泉清水甜,梅岭青梅阴阴,都怪我负却旧约。

但在烽烟尚存,逆胡未平的时刻,我的梦魂难以回到家园。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长安: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镝(dí):箭头,亦指箭。

天道:古代哲学术语。

原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其中含有封建迷信成份。

梅岭:即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因岭上多梅,故称。

作者为广州人,故云。

蒲涧:在广州白云山上,涧中生有九节菖蒲,其水清甜。

作者曾隐居于此。

创作背景1219—1222年,崔与之,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阁,写下这首词。

这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敌手。

在这种情况下,词人立马剑门,举目瞭望中原,心中不胜感慨。

鉴赏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

《水调歌头》无名氏词作鉴赏

《水调歌头》无名氏词作鉴赏

《水调歌头》无名氏词作鉴赏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无名氏词作鉴赏(共含6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水调歌头》无名氏词作鉴赏●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无名氏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湖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篇2:《水调歌头》无名氏词作鉴赏这首词慷慨悲凉,唱出了宋室南渡初期志士仁人的心声,因而受到重视。

此词系题于吴江桥上,因而全篇紧紧围绕江水立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这的“几”有说不清多少次的意思,它与“平生”“短棹”配合,把往日太湖之游写得那么轻松愉快,为下文抒写愁绪作了铺垫。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陡然转到当前,然而是何事使他愁和水、云一样多呢?作者并不马上解释,接下去的词句却是感情的连续抒发。

以剑换舟,暗示报国无门,只好终老江湖。

但是这三句用“拟”字领起,分明说只是打算。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银是银印,艾是拴印的绶带,丘壑指隐士们住的地方。

这两句申足前三句句意:先说自己无意作官,后说归隐不能。

下片用三个三字句起头:“新鲈,斟美酒,起悲歌”,音节疾促,势如奔马,作者的感情从中喷涌而出。

通脍,把鱼肉切细。

从内容着眼,“新鲈”、“美酒”都是至美之物,但后面接上的'是“起悲歌”,此所谓以美衬悲、愈转愈深者也。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这里开始回答“何事愁与水云多”,也呼应“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全句意谓自己生长在太平盛事,万万没有想到今天饱尝了兵戈三苦。

“欲泻三红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这三句用“欲”字领起,也分明说只是有此打算。

正因为有了这一打算,上片中所说的以剑换舟的打算才未实现,丘壑之隐也才蹉跎。

那么这一打算能否实现呢?“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霄汉这里暗指朝廷。

《水调歌头》宋词赏析

《水调歌头》宋词赏析

《水调歌头》宋词赏析导语:《水调歌头》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水调歌头》宋词赏析,欢迎阅读!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翻译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

当场伸出手来力挽狂澜,终究还要归还我的气压万夫的英雄。

自笑身为堂堂的大汉民族的使节,居然像河水一般,向东而流(比喻对金人的朝拜)。

暂且再向敌人的帐篷(穹庐)走一遭,敌人一定要被征服,将在藁街与他们相逢。

是唐尧建立的城都,是虞舜开辟的土壤,是夏禹对疆域的分封。

在这当中应有一个半个知耻的臣子站出来保卫国家。

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千古以来的爱国志士的英灵安在,浩大的抗金正气什么时候才能伸张畅通?金人的命运用不着多问,祖国将像光辉灿烂的太阳照耀在空中。

赏析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上片开头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词一开头,就把笔锋直指金人,警告他们别错误地认为南宋军队久不北伐,就没有能带兵打仗的人才。

“漫说北群空”用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字面而反其意,以骏马为喻,说明此间大有人在。

从“当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

“当场”两句,转入章森出使之事,意脉则仍承上句以骏马喻杰士,言章森身当此任,能只手举千钧,在金廷显出英雄气概。

“还我”二字含有深意,暗指前人出使曾有屈于金人威慑,有辱使命之事,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复堂堂汉使的形象。

无奈宋弱金强,这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使金而向彼国国主拜贺生辰,有如河水东流向海,岂能甘心,故一面用“自笑”解嘲,一面又以“得似……依旧”的反诘句式表示不堪长此居于屈辱的地位。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豪放洒脱的七言绝句,是他在流放岭南时的
作品之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无畏风浪的心态。

首句“明月几时有”是诗人对明月的呼唤,暗示诗人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着
诗人叙述了月亮从来没有停息,一直在不停地出现、消失的现象。

这里,明亮的月光
也象征着充满希望的生活,对于苏轼这位在岭南时期遭受流放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
种宝贵而美好的存在。

第二句“把酒问青天”是诗人对天地间命运之事的诘问,表达了他对自己和国家前途
命运的思考。

通过“把酒”,诗人抒发了他对命运的愤懑和不甘心,也表达了他追求
真理和正义的决心。

第三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感受,同时
也反映了他对节日和欢乐的思念。

面对困苦流放的现实,诗人对现实的无知感到无奈,对未来的迷茫感到痛心。

最后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诗人对归乡的向往,但同
时也表现了对归乡后可能面临的困苦和寂寞的担忧。

这句话借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
的渴求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绘和诗人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苏轼豪情壮志、追求自由的精神,同
时也反映了他在流放期间的苦闷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具有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通过
诗人自由奔放的笔触,展示了他的气节和个性。

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于自然和命运
的感慨和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水调歌头》赏析15篇

《水调歌头》赏析15篇

《水调歌头》赏析15篇《水调歌头》赏析15篇《水调歌头》赏析1原文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赏析《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抚今思昔之作。

上片由写景入词,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亭边的树木。

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

登高临远,秋意已浓,原来是重阳节就要到了。

先点明时间、地点。

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他想起了彭门往事。

那时自己才三十七岁,正值盛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带领着一支精壮的队伍,驰骋于战场。

闲暇时光,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

这几句话描写了从前戎马生活的一个消闲场面,用杜甫原句“看剑引杯长”入词,把他们满腔热血,忧心国事,希图建功立业的种种情绪暗含其中。

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启下,从上片的慷慨激昂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

当时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

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落得两鬓如霜,飘泊在江南水乡。

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上下片情绪反差很大,上片豪放激烈,下片愤慨悲凉,在雄健俊爽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抑郁。

注释①皋:水边高地。

②隰:低下的湿地。

③彭门往岁:彭门,指彭城。

为徐州治所,蔡伸曾以徐州通判的身份率领过一支队伍北上援助燕山,与辽兵战斗,第二年方回。

④看剑引杯长:用杜甫《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原句。

《水调歌头》赏析2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辛弃疾水调歌头诗词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诗词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诗词赏析辛弃疾水调歌头诗词赏析《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

词上片鼓励友人,意气飞扬;下片抒一己之愤,悲愤无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辛弃疾水调歌头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原文: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辛弃疾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瘅雨,往事莫惊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怀。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词作鉴赏辛弃疾四十二岁那年,被监察御史王蔺弹劾,削职后回上饶带湖闲居,有曾任司谏的汤朝美自广东亲州贬所量移江西信州(今上饶),二人相见,由于处境相近,同样受着打击,而且志同道合所以有相濡以沫之情。

先是,辛赋《水调歌头》(盟鸥)汤以韵相和;辛又用原韵,赋此阕谢答。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金阕”、“九关”均喻指宫廷,十字写的是皇宫富丽堂皇,气象森严。

在那里,朝美“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四句两层,一张一弛,作者描绘出朝美朝堂上从容和无畏。

据《稼轩词编年笺注》引《京口耆旧传。

汤邦彦传》:“时孝宗锐意远略,邦彦自负功名,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除秘书丞,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擢左司谏兼侍读。

论事风生,权幸侧目。

上手书以赐,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协济大计,始终不移’。

及其他圣意所疑,辄以诹问。

”那时候的宋孝宗还有些进取之意,淳熙二年八月派汤朝美使金,向金讨还河南北宋诸帝陵寝所在之地。

不料汤朝美有辱使命,回来后龙颜大怒,把他流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

这一层“千古”、“万里”两句似对非对,中间再作一暗转,对于心怀忠义肝胆但却遭贬的朋友,辛弃疾并没有大发牢骚,徒增友人的烦闷。

而是安慰朝美“往事莫惊猜”(惊猜,惊疑)。

因为有才干的人终会发迹的。

眼前你不是已经奉诏内调了吗?恐怕还会有消息从皇帝身边下来,“日边”这里用以比喻帝王左右,“恐”字是拟想之辞,却又像深有把握似的,这是稼轩用典的妙处!从“蛮烟瘴雨”的黯淡凄惶到日边消息之希望复起,中间再作一暗转。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

为借鞭霆力,驱去附。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

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

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水调歌头赏析宋孝宗淳熙八年的冬末,四十二岁的作者,正是年富力强,应当大有作为的时候,却被南宋政权罢官,回到刚落成不久的信州上饶郡带湖新居,开始了漫长的归田生活。

这首词作于罢官归家不久,反映了词人当时的生活,包含了抑郁和悲愤的思想感情。

在词中,他表示要与鸥鹭为友,寄情于山水,他想到带湖的今昔,感慨人世间的悲欢和变迁,实际上是在忧虑国事,叹惜自己的远大志向不能实现。

词题称“盟鸥”,与鸥鸟结盟,相约为友。

李白诗:“明朝拂衣去(归隐去),永与白鸥盟。

”词人把自己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放置在一种浪漫主义的寓言形式里。

词人离开官场生活之后,有一种失去倚托之感。

异乡沦落,知音难得,只有到大自然里寻找同情者了。

带湖新居,是他倾心所爱的,在这儿他找到了一些慰藉。

所以,开头便说:“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水光山色,能怡悦性情。

作者十数年来,奔走于世俗的名利场,与尔虞我诈的官宦角逐,他感到厌倦了。

大自然的美好环境,使他得到暂时的解脱。

他“仗屦无事”,在“千翠奁”的带湖畔“一日走千回”,以消除他胸中的积闷。

“凡我”五句,告诉读者,词人在这样的环境离群索居,实在是寂寞的!所以他发出了“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的呼唤。

这是他真实的心声。

透过这种曲折反映出来的词人的心声,读者可以测知词人的思想感情处在一种非常苦闷的状态之中。

他是不甘寂寞的!当他的思绪回到人类社会现实时,时世的变迁,又使他无限感慨:“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但是,词人的壮怀并没有因此破灭,他对生活依然寄托着无限的深情:“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把眼前这一片庭园整治好了,多栽植些柳条,以便使旧日荒凉的地方,兴旺起来。

足见,词人此时的思想情怀是痛苦的,充满矛盾的,但他毕竟对生活还是热爱的。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说:
高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上。

清满的明月,照射着醉态朦胧的兀傲词人。

月宫本非人间,
岂可以“年”月相询?“琼楼”既在仙境,又何有世间之炎凉?醉中的思致奇怪而又好笑,在起舞弄影飘逸中,
何尝不带几分怫郁的清狂。

彻夜的无眠毕竟孤清,亲人分隔的恼恨,便只能唯圆月是问。

月儿无恨,又焉知人间之离愁?阴晴圆缺,自是天运之常道。

醉中的思绪旷达而无奈,那离合的悲欢,正可借自宽自慰消解。

最有韵致的固然仍是结拍:密意的祝贺,使人生充溢希翼,
明丽的圆月,便不但照射了“千里”,
也照亮了这首豪爽俊逸的千古绝唱!。

《水调歌头》古词鉴赏

《水调歌头》古词鉴赏

《水调歌头》古词鉴赏《水调歌头》古词鉴赏水调歌头赵秉文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赵秉文词作鉴赏这是一首充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游仙词。

作者赵秉文,自号“闲闲居土”,金代著名文人,处世颇有太白遗风,故其友人常以神仙或前代才人喻之并有诗文相赠,于是,赵秉文写了这首游仙词予以作答,表现了词作者本人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古文云:“诗本性情。

若系真诗,则一读其诗,而其人性情,入眼便见。

”(明·江盈科《雪涛诗评》)这首词便是如此。

上片借神仙境界、前代才人的文坛佳话引发开来。

“四明狂客”即唐代才子贺知章,因是四明人,故自号四明狂客。

“谪仙人”指唐李白,传说贺知章初见李白文章,惊为天人所作,故称之为“谪仙人”。

所以首句既借用了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典故,又用“四明狂客”来指作者自己的朋友,用“谪仙人”来自比,语句双带,一举两得。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意为因“俗缘未尽”,所以仙人谪落凡世,与首句相联。

“我欲骑鲸归去”三句,典故颇多。

“骑鲸人”仍指李白,传说李白死后骑鲸归去,而李白自己也曾自称“海上骑鲸客”。

“神仙官府”缘自唐顾况集《王源诀》:“下界功满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

”意思是神仙也不自在,照样要受管束,“嫌我醉时真”就是原因之一,所以倒不如谪去仙籍,反倒自在。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是以“谪仙”身份,对还是仙人的人们谈大彻大悟的感慨。

上片围绕“谪仙”层层展开,从古到仙,浑然一体。

下片承上片,进一步发挥词人的`丰富想象,“倚长松,聊拂石,生看云”区区九字,一幅地仙游乐图跃然约上,这种优美闲适的生活多么让人羡慕!然“忽然”二字,急转笔锋,由静至动,以紫毫之笔,蘸天上的里霓作墨,醉酒当书,这时的词人是多么狂放咨意!“寄语”三句,化用古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闲闲居士”乃词人自号,意思是用沧浪之水洗净尘世间的肮脏与不平,还一个清白人间,抒了作者的高远理想。

崔与之《水调歌头 题剑阁》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崔与之《水调歌头 题剑阁》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水调歌头题剑阁》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①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②人苦百年涂炭,③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荫青子,④蒲涧清泉白石,⑤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注释】①剑门关:唐置。

即今四川剑阁东北的剑门关。

因大剑山、小剑山峰峦连绵,下有隘路如门,故名。

地势险要,为古代戍守要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②长安:即今西安。

这里借指北宋故都汴京。

③涂炭:烂泥和炭火。

比喻灾难困苦。

《尚书·仲虺之告》:“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④梅岭:即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古时岭上多梅,故称梅岭。

⑤蒲涧:在广州白云山上,涧中有九节菖蒲草生长,其水清甜。

崔与之曾隐居于此。

“蒲涧流泉”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译文】万里守卫到云间,战马立在剑门关。

极目无际的乱山,正北面就是长安。

人民受够了百年生灵涂炭的苦难,三边的刀箭下多少冤魂怨鬼在哭喊,天下的公道失去太久,如今正应当归还。

手写着屯田御敌的奏折,耿耿忠心炯炯赤丹。

对着青灯,搔着满头白发,夜漏的滴嗒声零零散散。

人已老了,勋业却未能成就,白白妨碍了自己放纵一身闲散。

梅岭上的绿荫和青青梅子,蒲涧的清泉和磊磊白石,应责怪我旧日归隐的盟誓不兑现。

但愿在烽火平安的夜晚,一场好梦把我带回家山。

【集评】清·许昂霄:“填此调者,类用壮语,想亦音节应尔耶。

”(《词综偶评》)近代·麦孺博:“菊坡虽不以词名,然此词豪迈,何减稼轩。

”(《艺蘅馆词选》丙卷引)近代·潘飞声:“此词起四句,雄壮极矣,虽苏、辛亦无以过之。

昔杭堇甫论粤诗云:‘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觉胜江南。

’余谓崔词,非雄直而何。

”(《粤词雅》)【赏析】个人的“独善其身”与对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有着明显的、激烈的矛盾时,怎么办?这首词并未简单地以后者否定前者。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水调歌头句子赏析《水调歌头》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水调歌头句子赏析,欢迎阅读参考!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水调歌头》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宋词《水调歌头》鉴赏

宋词《水调歌头》鉴赏

宋词《水调歌头》鉴赏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宋词《水调歌头》鉴赏(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宋词《水调歌头》鉴赏苏轼(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相传隋朝隋炀帝开挖汴河的时候,曾命人制作“水调歌”。

后来,唐朝人把这首曲调演绎为歌舞大曲。

大曲由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组成,而“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所谓“水调歌头”就是水调大曲中序的第一章的曲调。

水调歌头又叫《元会曲》、《台城游》等。

全词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不等,前后片各四平韵。

苏轼(公元1037-1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宋朝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20岁那年,他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他个性独立,一生追求自由。

42岁任知湖州时,因涉嫌诽谤御史台入狱,第二年被贬到黄州,在东坡修筑一室,自号东坡居士。

49岁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57岁又因出言不慎,被贬惠州、儋州。

63岁被召北归回京,次年死于常州。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词。

作者在序言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丙辰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

中秋节的夜晚,他和朋友们通宵饮酒,酩酊大醉,借着酒兴,抒发压抑多时的郁闷心情。

子由是他的弟弟苏辙。

想不到酒后胡言竟成了千古名篇。

现在我们就来听他怎么唱吧: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道明亮的月亮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此时,我想拿起酒杯,向上天先敬一杯酒,然后问一问青天,这个月亮究竟是什么来历。

第二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也不知道天上的那些神仙居住的宫殿,以及无数琼台楼阁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都说天上一天就是人间一年,那么,今天晚上,是神仙们的哪一年呢?第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的诗句赏析

《水调歌头》的诗句赏析

《水调歌头》的诗句赏析《水调歌头》的诗句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该词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每一首古诗词曲,都是一个艺术作品,下面是关于《水调歌头》的诗句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词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的作品,表达苏轼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与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的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他的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与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之中,月亮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十分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水调歌头》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水调歌头句子赏析,欢迎阅读参考!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句子赏析《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水调歌头》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刘过〔宋代〕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译文背弓提剑出塞杀敌,在蓬山著书立说。

武功文名得来毫不费力,失去也能平常对待。

古人未必都是对的,今人未必都是错的,这世间充满了沐猴而冠之辈。

不管是内外还是中间,我都已经看透了,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必须饮酒解忧,也可以作诗言志,但不要再徒劳地弹铗了。

人生就是行乐,何必自寻烦恼,枉自催得两鬓斑白呢?得志就领兵带队去杀敌,不得志就骑蹇驴戴破帽,不要觉得二者有什么区别。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

唐人演为大曲。

又名《元会曲》《凯歌》等。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下片句,皆四平韵。

另有偷声、添字、减字者,皆为变体。

榆塞:即边塞、边关。

铅椠(qiàn):指写作、校勘等文字工作。

铅,铅粉笔;椠,木板片。

皆书写工具。

蓬山:秘书省的别称。

匹如闲:即等闲,平常。

沐猴冠:猕猴戴着帽子。

铗(jiá)休弹:反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故事。

冯谖为求得孟尝君提高对他的待遇,三次弹响自己的剑铗而唱“长铗,归来乎”,礼贤下士的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

这里指:然而当今的统治者却昏愤无能,弹铗又有何用!达:显达。

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将军所用,也用作仪仗。

金甲:铁战衣。

蹇(jiǎn)驴:玻脚的驴子。

鸮(xiāo)鸾:猫头鹰与凤凰,以喻美恶。

赏析上片先否定功名,再否定是非,最后又否定一切,层层加深,可谓匠心独运。

下片依然承袭上片风格,貌似淡薄世事,实则甚是重视。

全词愈转愈深,愈深愈妙,结构奇变,议论精辟而富有情韵,达到了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高妙艺术境界。

水调歌头追和赏析

水调歌头追和赏析

水调歌头追和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调歌头追和赏析水调歌头·追和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水调歌头》鉴赏

《水调歌头》鉴赏

《水调歌头》鉴赏《水调歌头》鉴赏《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朝代:宋代作者: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一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⑵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赏析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写作背景】
1219—1222年,崔与之,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阁,写下这首词。

这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敌手。

在这种情况下,词人立马剑门,举目瞭望中原,心中不胜感慨。

【鉴赏】
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

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

南宋后期的李昂英、赵必王象、陈纪等人,便是这种雅健词风的直接继承者。

这首词苍凉沉郁,感慨良多,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的词相近。

由于崔与之僻处岭南,存词甚少,故鲜为人知。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起句居高临下,气势恢宠,形成全词的豪迈基调。

万里,写地域之远:云间,写地势之高:戍,正点出崔与之的安抚使身份。

剑门关为川陕间重要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

词人于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地立马,极目骋怀,自多感慨。

以下笔锋一,由豪迈为苍凉。

乱山二句,语本杜甫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小寒食舟中作》)。

长安是汉唐旧都,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指代京城,此即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长安在剑阁北面,亦早入金手,故直北是长安句,既是实指,又是借指,一语双关。

句中虽无愁看二字,而愁绪自在其中。

乱山无际,故都何在?直北五字,似是淡淡道来,实则包含着无穷的悲愤,无穷的血泪。

接下去,词人便承此发挥,描写金兵入犯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二句概括了宋朝自南渡以来中原人民的悲惨遭遇。

中原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边境地方更因战乱频仍,死者不计其数。

鬼哭句,正是写边境一带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的悲惨情况。

这两句把战乱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同身爱,激起对敌人的义愤。

接着笔锋一,明确表示:天道好还,否极泰来,胡运是不会长久的,苦难的日子应该到尽头了!天道久应还五字铿锵有力,稳操胜券,流露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与陆游逆虏运尽行当平,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怀有同样迫切的期望。

紧接着,由对北方人民的思念和,进而联想到自己的职责,表示要亲写奏章,留在四川屯守御金,使他管辖下的一方百姓,不受金人的侵害。

手写二句豪气干云,壮怀激烈,字字作金石声,具见忧国忧民的一片赤诚。

真是热血沸腾,肝胆相照!
下阕以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三个短句作过片,写出赋词时的环境气氛:青灯荧荧,夜漏将尽。

三句中,重点放在搔白首三字上;由此而引出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的慨叹。

这里的勋业,并非指一般的功名,而是指收复失地的大业。

这与陆游华发苍颜羞自照,逆胡未灭心未平(《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的意思一样。

由于老来勋业未就,因此原来打算功成身退,归老林泉的愿望便落空了。

北宋名臣范仲淹戍边时,曾有感于自己未能象后汉的窦宪一样,北逐匈奴,登燕然山,勒石记功而还,而慨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
家傲》)。

崔与之亦有此感慨。

虽然他对家乡十分思念,但抗金守土的责任感,又使他不得不继续留在异乡。

他感到有负故乡的山水,仿佛广州白云山上蒲涧的流泉,粤北梅岭上青青的梅子,都在责备他忘了归隐田园的旧约了。

句中的旧盟寒,指的是背信弃义之意。

怪我旧盟寒五字,是对妨却一身闲句的照应。

怪、妨二字甚佳,能把老来勋业未就,思家而不得归的矛盾复杂心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这两句貌似闲适,内里却是跳动着的报国丹心的。

末二句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对上述意思再加深一层,意思是说:请不要责备我负约吧,在逆胡未灭、烽烟未息之时,我又能归去?其实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故乡,每当战事暂宁的烽火平安夜,我的梦魂就回到故乡去了!这两句思家情深,报国意切,十字融为一体。

以此收束全词,使人回味无穷。

【简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

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

绍熙四年(1193)进士。

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

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

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

二年,除参知政事。

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

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

著有《崔清献公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