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寻找内口的方法和个人经验

合集下载

手术治疗肛瘘的步骤是什么

手术治疗肛瘘的步骤是什么

手术治疗肛瘘的步骤是什么肛瘘切开术手术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并将切口两侧边缘的瘢痕组织充分切除,使引流通畅,切口逐渐愈合。

本法仅适用于低位直型或弯型肛瘘。

操作方法如下。

1、正确探查内口寻找内口的操作与挂线疗法相同,探得内口后,将探针拉出肛门外,如瘘管弯曲或有分支,探针不能探入内口,则由外口注入1%美蓝色素溶液少许,以确定内口部位,再由外口以有槽探针探查,将管道逐步切开,探查,直至探到内口为止。

如仔细探查仍不能找到内口,可将疑有病变的肛窦作为内口处理。

2、切开瘘管并充分切除边缘组织切开瘘管的全部表浅组织,由外口到内口及相应的肛管括约肌纤维。

瘘管切开后应检查有无支管,如发现也应切开。

瘘管全部切开后即将腐烂肉芽组织搔刮干净,一般不需要将整个瘘管切除,以免创面过大。

最后修剪伤口边缘,使伤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便于伤口深部先行愈合。

3、肛管括约肌切断中应仔细摸清探针位置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如探针在肛管直肠环下方进入,虽全部切开瘘管及大部外括约肌及相应内括约肌,由于保存了耻骨直肠肌,不致引起肛门失禁,如探针在肛管直肠环上方进入直肠(如括约肌上肛瘘,括约肌外肛瘘),则不可做瘘管切开术,应做挂线疗法或挂线分期手术。

第一期将环下方的瘘管切开或切除,环上方瘘管挂上粗丝浅,并扎紧。

第二期手术俟大部分外部伤口愈合后,肛管直肠环已有粘连固定,再沿挂线处切开肛管直肠环。

瘘管切开后,其后壁肉芽组织可用刮匙刮去,一般不必切除,以减少出血和避免损伤后壁的括约肌。

切除瘘管组织应送病理检查。

4、伤口处理术后伤口的处理往往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关键在于保持伤口由基底部逐渐向表面愈合。

每日更换敷料一次,最好在排便后进行,伤口内填充敷料逐渐减少,直到肛管内创口愈合为止。

每隔数日做直肠指检可以扩张肛管,更可防止桥形粘连,避免假愈合。

原文链接:/gl/2012/1116/16126.html。

内口切除、对口引流、顶端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

内口切除、对口引流、顶端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

对 口引流切 口。若该侧坐骨直肠间隙也有瘘管, 应 按对侧方法处理。充分止血 , 搔刮后 的腔隙及手术 剖面 、 管 内均 用 凡 士林 油 纱 填 塞 , 菌 纱布 包 扎 , 肛 无
丁字带 固定 。
断标准 的 6 成 年住 院 患 者按 就 诊 的先后 顺 序 半 0例 随机分 成两组 各 3 , 0例 现将 治疗 结果报 告 如下 。
31 疗效标准 痊愈 : . 创面愈合 , 症状消失。显效 : 剖 面 愈合 , 状 明显 改 善。好 转 : 面 未 愈 , 状 有 症 创 症
所 改善 。未愈 : 面 未愈 , 创 症状 改善不 明显 。 32 统计 学分 析 . 对 总疗 效 比较 , 采用 md 分 析 ; i t 计 量资 料采用 方差 分析及 q检验 。 33 总 疗 效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的 显 愈 率 均 为 .
3 治疗 结 果
2 1 治疗 组 .
骶 麻 , 者 取 俯 卧 两 下肢 外 展 位 , 患 用
宽胶布向左右两侧牵拉固定两臀部 , 常规消毒 。牵
开肛 管 , 窝钩探 查确定 内 口的位 置 , 针探 查管 道 隐 探 的行 径 、 支 管 以及 支管 与 主 管 的关 系 。切 除 内 有无 口, 并以 内 口为 中 心 做 1c 2 围 的扩 创。 用 探 针 m 范 探 人外 口, 外 口与周 围硬 化组 织一 并切 除 , 整创 将 修 面成底 小 口大 的倒 圆锥 状 。将 探 针继 续 探 人 , 于坐
骨直肠间隙与肛管后深间隙相交的体表投影处做一
放 射状切 口, 性分 离暴 露 瘘 管 , 其 截断 , 当扩 钝 将 适 大 此切 口修成 梭形 , 用刮匙 充分 搔刮 主管 道至顶 端 。 狭 窄处用小 腹手 术 刀 探 人旋 转 切 割 , 壁硬 化 较 重 管 者 适 当剔 除 , 证顶 端与 皮肤切 V为一 圆锥状 , 保 I 以保 证 通畅 引流 此 切 口为 对顶 开 窗引 流切 口, 外 口 与 问 管道做 1—2个 梭 形 小 切 口 , 刮 匙 充 分 搔 刮 管 用 壁 。用 食指 于开窗 引流 V探 人 , I 钝性 分 离 , 打开肛管

切除外口寻找瘘道治疗肛瘘120例

切除外口寻找瘘道治疗肛瘘120例
2 治 疗 方 法 2 1 低 位 单 纯 性 肛 瘘 .
本组 10例 , 2 全部 1次痊愈 出院 , 痊愈时间 2 3 , 5 d一 3 平均 d 2 。术 后 随 诊 l0例 , 诊 时 间 2a 4a无 1例 复 发 。无 出现 8d l 随 一 , 肛 门失禁 , 1例移 位、 无 变形 。
为其手术复发率高 。影响肛瘘 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内 口 的寻 找 。 目前 , 内外 有 很 多 种 手 术 方 法 寻 找 内 口 , 常 见 的 国 最 是 以探 针 从 外 口寻 找 内 口 。在 临 床 手 术 中 , 现 有 很 多 手 术 患 发

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 u lo tra h rp fT o ma f e l ea yo CM c 0 2,1 5 Ex n T O t 1 2 ( 2
切 除外 口寻 找瘘 道 治 疗 肛 瘘 10例 2
韩 凯, 黄 岩 , 狐 庆 令
徐州 2 10 ) 2 0 7
( 苏省 徐 州 市 中 医院 肛 肠 科 , 苏 江 江 关键词 : 瘘 ; 道 ; 肛 瘘 临床 应 用
无便血 , 无里急后重及坠胀感 , 无发热恶寒。纳食 可 , 夜寐安和 , 舌质淡红 , 苔黄腻 , 脉弦滑 。既往体健 , 无特殊病史 。肛检 : 肛周 肤色正常 , 无皴裂 , 截石位外观 6点肛旁 2c m见一溃 口, 之见 压 脓液外溢 , 下触 及索 状硬 结通 向 同位齿 线部 , 门 收缩力 正 其 肛 常, 指诊 未及 异 常 占位 性 包 块 , 套 无 染 血 。排 除 手 术 禁 忌 证 后 指 行肛瘘切除术 。术 中切除外 口, 通过探针 准确 寻找瘘道 及内 口, 沿探针切开 , 完整切除瘘道 , 术后予抗炎 、 换药 等治疗 ,5d后患 1 者临床痊愈 出院 , 随后 1 来 院换药随诊 , 口完全愈合 , 5d 切 术前 症 状消失 , 门收缩力正常 。 肛

肛瘘内口寻找的体会

肛瘘内口寻找的体会

“ 接力 ” 探入 内口部 。8 %病例 可准确 找到 内 口。此法 也容 0
易造成假 内口、 假道 和损 伤 , 故探针绝不 能强行用力 , 手法必 须轻柔 。 12 7 肛窦钩检查 法 .. 用肛窦 钩或 探针 弯 曲成 钩状 , 从可 疑 内口的肛窦处 向左 右 、 上下探 查 , 如能 与外 口探入 的探针 相遇 , 即此肛窦处 为内 口, 但是此法有时 易形成假道 , 以多 所 以外 口探查为主 。
门后开始 , 中指和拇指间 的肛 门周 围组 织挟起后做肛 管全 把 周的触诊 , 内口一般 表现 为在齿状 线上 可及 凹陷性 硬结 , 并
不到 内口, 于术 中在外 口周 围做一 梭形切 口, 可 用剪 刀紧沿
靠管壁锐性剥离 , 将瘘 道尽 量游离 达 2 3长度 , 织钳 牵引 / 组
瘘管 , 可见 到随牵 引动作肛窦处 随之 内陷 , 即为 内口。 此
12 9 瘘 管 切 开 检 查 法 .. 从 外 口沿 探 针 或 槽 针 逐 步 切 开 瘘
可触及齿状 线以外硬 条索 向肛外 延伸 到外 口。黏 膜下 瘘管
可触及包块和纵行硬索 。 I2 3 索罗门( oda ) .. G osl 定律 1 临床 上肛瘘 外 口与 内 口的
针, 自外 口轻柔 、 缓慢 、 多方位 、 多角度顺瘘 管探进 , 左手示指 在肛 内引导 , 揉按探针球头以利探 针从 内 口探 出。瘘管狭窄 或严重成角可能会妨碍探针从任一端顺 利通过 , 可于该处皮 肤造一放射状 “ 口” 另用 一探 针 由人 造 “ 口” 外 , 外 进入 瘘管

【 键词】 肛 ; 关 瘘 齿状线; : 内I 1
di1 .9 9 ji n 17 0 6 .0 0 .2 o:0 3 6/.s .6 2— 39 2 1.4 0 5 s 1

肛瘘高低位技巧经验谈

肛瘘高低位技巧经验谈

肛瘘高低位技巧经验谈虽然我们都学过肛门解剖,理论上都知道它由哪些肌肉组成。

也知道高位肛瘘与低位肛瘘的界限,但是在临床上,明确某个肛瘘主瘘管的位置高低,不是件容易的事。

原因是肛门未切开前,瘘道到底穿越了哪些括约肌,很难准确判断,便无法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故多把治疗高位肛瘘的挂线术错用在了低位肛瘘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再则,每个人各种肛门括约肌其发育程度和所占比例变异很大,所以临床中很难从解剖学角度明确肛瘘道与括约肌的位置关系。

我这里介绍一些经验,即判断肛瘘高低位的两种方法。

一、主管道走向判断法:现在我们主要针对内口在肛窦部位的括约肌间瘘和经括约肌瘘。

内口同在齿线,但肛瘘有高低位之分,原因是主管道从内口向外走行时它的方向不同了。

若向着近肛缘的肛周走向,则是低位肛瘘,若向着远离肛缘的肛周走向则很可能是高位肛瘘。

为了能准确的说明问题,有必要把一条瘘道做更详细的划分。

我把与内口直接连通的瘘道称为近内口瘘道。

近似于常说的主管道。

而其它肛周一切瘘道为外围瘘道。

一条近内口瘘道包括内口、过肌管、肌外瘘道三部分。

内口即肛瘘在肛管直肠内的开口,也是感染源所在。

其深度或在皮下或至内外括约肌间;紧续于内口,穿越或跨越肛门外括约肌的那段瘘道,我们称其为过肌管,其长度是其所穿越外括约肌的厚度;紧续于过肌管,括约肌之外的肛周部分的瘘道称肌外瘘道。

不难看出,真正决定肛瘘高、低位置的是过肌管的走向,而并非肌外瘘道。

下面引入一个新的概念,表述过肌管的走向。

过肌角:经过内口,平行于肛管纵轴,向肛外做一条放射线,过肌管与这条线之间的夹角称过肌角。

过肌角越小,则跨越外括约肌越少,过肌角越大,则瘘道越深,跨越外括约肌越多。

如:过肌角为90度,则说明过肌管的走向在齿线平面上,它到底穿越了哪些括约肌可想而知。

可以设几个特殊角,如:小于45度、大于45度、小于90度、大于90度等,这样判断肛瘘的高低位置,可做到量化。

同样过肌角为90度,但在肛门不同的点位,若行切开术,则对肛门的损伤程度不同。

肛瘘偏方 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

肛瘘偏方 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

肛瘘偏方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肛瘘的症状肛瘘的症状主要包括肛门周围疼痛、排便不适、肛门流脓、肛门周围皮肤湿疹、肛门周围瘙痒等。

其中,肛门周围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因病情不同而异,有时会伴随着排便时的灼热感和刺痛感。

肛门流脓是由于脓液从瘘管中排出,通常是黄色或白色的,有时也会带有血丝。

肛门周围皮肤湿疹是由于脓液的刺激和瘙痒引起的,常常伴随着瘙痒感和灼热感。

肛瘘的治疗方法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包括开放式切开术、闭合式切开术、局部切除术等。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但是,由于肛瘘病因复杂,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治疗肛瘘的中医偏方中医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黄柏、黄连、黄芩、苦参、地榆、蒲公英、红花、玄参等。

其中,黄柏和黄连是清热解毒的药物,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黄芩和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地榆和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排毒的作用;红花和玄参则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此外,中医治疗肛瘘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拔罐等方法,以调节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肛瘘的注意事项肛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3、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应适当运动;4、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5、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何预防肛瘘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但是,通过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肛瘘的发生: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2、避免过度用力排便;3、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4、避免过度劳累;5、保持良好的饮食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6、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

可能是瘘管又有新的感染。

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瘙痒,需要经常清洗肛周皮肤。

3、疼痛肛瘘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

肛瘘的诊治

肛瘘的诊治

鉴别诊断
骶尾部结核:骶尾部结核由皮肤溃破
后,可形成久不收口的瘘道,有清稀 脓液流出,具有发病缓慢、低热、盗 汗、咳嗽及结核病的症状,x线可见骶 尾部骨质损害或发现结核病灶。
鉴别诊断
化脓性大汗腺炎:为发生于腋窝、会阴部及
肛周等大汗腺丰富部位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常形成穿通性窦道,顽固难治,迁延不愈
肛瘘治疗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内口高于齿线上的肛瘘治疗原则:
1、在排除了癌性肛瘘的前 题下,可以缝合关闭内口。 2、符合腺源性肛瘘的,仍 需寻找位于齿线高度的真内 口,并处理内口。
观点1:不管瘘管的高点高于 内口还是平行于内口,只要处 理了内口就可以了。而高于内 口平面以上的瘘管部分不做处理。 观点2:除了内口处理外,瘘管 有多高就要切开多高,否则肛瘘 是不会痊愈的。
肛瘘治疗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瘘管位臵高于内口时的处理原则
观点三:内口要处理。高于内口的瘘管 可做部分切开,以遗留的盲端为依据 ,原则上不超过1.0cm。越是纤维化明 显(盲端管壁坚硬),遗留的盲端越 要短。相对柔软有靠合生长可能的, 盲端可留的稍长一些。
寻找内口的方法:
7、染色法:从肛瘘的外口注入美兰,肛内的纱布 可着色,溢蓝的位臵即是内口。 8、挤压法:如术中挤压管壁,有时可见脓液溢出 ,溢出点即是内口所在方向。 9、如切开管壁(纵向),可见半凹形的纤维化的 管壁,且搔刮后管壁光滑,可刮出炎性肉芽样组 织。如已做美兰染色,可轻易刮掉蓝色。
肛瘘治疗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常见的手术方法
肛瘘切开搔扒术:切开瘘管,搔扒管
壁及腐烂组织以根治之。适应于初发 低位瘘,疤痕组织较少者。
常见的手术方法
肛瘘截根术:适应于多发外口肛瘘,数个外口通 于一个内口者。只解决一个主管道,其他分支作 引流,肛门损伤面小,对保存括约肌和术后恢复 有利。

肛瘘诊治近况

肛瘘诊治近况

肛瘘诊治近况【关键词】肛瘘;诊断;手术方法;中西医结合;文献综述肛瘘是肛肠科的难题,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在肛瘘诊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诊治肛瘘的方法较多。

现综合文献及临床实践,就国内常用的诊治综述如下。

1 术前诊断正确寻找肛瘘内口及了解瘘管走向对肛瘘的诊断和手术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更是如此。

高位复杂性肛瘘(医学称难治性肛瘘)因为其复杂性而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或手术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

其检查诊断亦有一定难度,目前的主要诊断方法有:(1)指检。

肛门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国内普遍采用,国外kuypers jh曾在neth surg报告通过指检诊断肛瘘准确率大98%,肛肠科医生在门诊检查主要靠指检触诊。

(2)探针检查。

国外zimmerman dd叙述探针可探明瘘道走向并根据所罗门定律推测内口位置,亦可在肛门镜下从肛门通过带钩探针在挤压帮助下寻找可以内口。

国内普遍应用。

(3)x线检查。

瘘管造影较常用,但准确率不高,国内南京邬斌在综述中报告仅16%。

(4)腔内超声检查诊断。

腔内超声检查诊断肛瘘安全、准确率较高。

国内王亮升在综述中报告诊断准确率大,达83.6%,rattoc等报道诊断马蹄型肛瘘准确率可达92.3%。

同普通物理检查比较,在马蹄型肛瘘主管穿过括约肌的肛瘘以及括约肌间瘘和括约肌上瘘诊断准确率较高。

肛内超声对提高复杂性肛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有非常高的临床意义。

(5)磁共振成像检查。

在世界上发达国家诊断高位肛瘘,甚至诊断普通肛瘘主张用磁共振成像仪,并把它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来选择使用。

大多数高位复杂性括约肌上瘘、直肠阴道瘘的诊断,磁共振检查有重要价值。

hanckerqe等系列报道检查17例患者,发现肛瘘6例,骨盆脓肿2例,这些都是临床医生当时未能发现的。

伦敦marks医院诊断35例,与腔内超声比较,能准确估计主管及支管走向,准确率相似。

国内喻德洪认为,对复杂的继发性肛瘘、马蹄型瘘、复发瘘等在临床上难以准确定位的瘘管病例,磁共振成像有其绝对的优越性和准确性,既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又可用于检测复杂性肛瘘的愈合情况。

肛瘘手术治疗应该怎么做?【新知识】

肛瘘手术治疗应该怎么做?【新知识】

肛瘘手术治疗应该怎么做?文章导读肛瘘也叫做肛门直肠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直肠疾病,有很多人会把它和痔疮混淆在一起。

肛瘘出现的原因一般是直肠附近出现脓液溃破的情况,所以患者在治疗肛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消炎和防止感染的工作。

如果肛瘘病情是较为严重的,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也是比较多见的。

比如切开法、切开缝合法等,都是手术治疗肛瘘的常见手段,手术的治疗可以快速的减少肛瘘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减少对直肠的健康威胁。

手术治疗:1.切开法:切开法的适应症:①瘘管通过外括约肌皮下层与浅层之间的肛瘘。

②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浅层与深层之间的肛瘘。

③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之间的肛瘘。

④瘘管通过肛门直肠环,但其局部病变已经完全纤维化,而且与周围组织已发生疤痕粘连的肛瘘。

⑤位于皮下坐骨直肠间隙、肛门后间隙的肛瘘支管。

切开原则:①切开部分要不影响或基本上不影响肛门括约功能。

②如切开肛门直肠环,必须是病变的局部已经完全纤维化,而且与周围组织发生瘢痕粘连,切开后不应出现肛门失禁。

③切开部分应位于肛门直肠环以下或与肛门直肠环无关的部位。

切开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局麻或骶麻,用探针寻找内口,将管道病变探查清楚,将主管及支管一一切开,搔刮腐烂组织,结扎内口,伤面修整平顺后凡士林油纱条、纱布、胶布固定,每日用温水坐浴。

若伤面不新鲜,前二天用红粉纱条换药,之后改用玉红膏油纱换药至创面愈合。

瘘管切开术对低位肛瘘来说,因瘘道仅侵犯外括约肌浅层和皮下层,故破坏性小,引流通畅,有利修复,痊愈后瘢痕组织较小,手术技巧简单,根治率较高。

对高位肛瘘而言,由于术者往往担心创面引流,故大部分切口较大,大多数都需要切断外括约肌深层肌纤维,所以术后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大便和气体失禁,显然这种疗法不适用于深部的高位肛瘘。

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

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

复杂肛瘘为肛 肠 外 科 中 的临床 治疗 比 较 难治 的一 种 疾 病, 手术治疗方法 较为 复 杂, 并 且 进行 一 次 手术 的成 功率 较 低, 一般需要分次进行手术, 手术后 的 复 发 率比 较 高, 会造 成 [1 ] 病人生活上的长期 痛 苦 。 复 杂 肛 瘘 为一 种 主管 支 管 的 走 行比较复杂, 一般有两个以上的主管, 或 者 一 个 主管 外, 另外 存在多个支管。还有临床反复发作 的 肛 瘘 和 高位 肛 瘘, 都被
[4 ] 时要注意松紧, 使可以分期脱线 。 1. 2. 2. 4 对 口 引 流 术 这 种手术 方法对 前 后 的 马 蹄 形 瘘 比
床手术治疗上只有治疗的原则, 因为 每 一 个患者 的 瘘 管 穿 行 不尽 相 同 , 所以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 情况 采 取通 过 不 同 的 手术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 治疗。本 文 对 本 院 2010 年 3 月 到 2010 年 11 月到本院进行 治疗 的 复 杂 性 肛 瘘 的 患者 15 例 的 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总结了 一 些关 于 复 杂 性 肛 瘘 的 手术治疗体会, 现报告如下: 1 1.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第 20 卷第 edical Engineering
Vol. 20 No. 3 Mar, 2012
·临床研究·
复 杂 性 肛 瘘 手术 治疗 的 探 讨
吕广卫
(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
摘要: 目的 对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方面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对本 院 2010 年 3 月至 2010 年 11 月 到 本院进行治疗 15 例的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治疗资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结果 一 次 性 手术 治 愈 13 例, 一次性治 愈率 86. 67% , 二 次 手术 治 愈 1 例, 三 次 手术 治 愈 1 例, 所 有 患者 出 院 半 年后 复 诊, 没 有 患者 发 生手术 后 遗 症。 进行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尽量采用一种手术损伤小, 操作简便, 伤口愈 合 快, , 。 复发率较低 并且对患者的肛门功能没有影响的方法, 为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治疗的目标和要求 结论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 复杂性; 肛瘘; 手术治疗; 体会 R657. 16 文献标识码: B

肛瘘手术图解

肛瘘手术图解

肛门周围手术Perianal Operation肛瘘手术Fistulectomy of Anus■肛瘘挂线术Ligation Therapy for Anal Fistula【适应症】1.有内口和外口的肛瘘限于外口距肛门3cm以内的高位直瘘。

2.外口距肛门较远的低位肛瘘。

【体位】截石位或侧卧位。

【麻醉】局麻或骶管麻醉。

【手术步骤】1.采用软质探针从肛瘘的外口轻轻地经肛瘘插入肛瘘的内口,一般可在肛门齿状线附近寻到肛瘘的内口。

可采用术者右示指伸入肛门内作引导(图1)。

2.然后将探针头引出内口后2~3cm后处折弯,拉出肛门外。

在探针尾端缚一丝线,在其后面再缚一橡皮筋(图2)。

3.将探针从肛门拉出,并引出丝线和橡皮筋(图3)。

4.在肛瘘内、外口之间皮肤的表面处将皮肤切一小口,拉紧橡皮筋,以嵌入皮肤切口内(图4)。

5.紧贴肛门皮肤处,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筋,并拉紧,于其下方,用粗丝线将拉紧的橡皮筋结扎2次(图5)。

除去止血钳,剪断多余的橡皮筋,注意留置1~2cm橡皮筋,以防滑脱。

创口外敷油纱布条和外敷敷料,采用“丁”字形绷带固定。

图1 图2图3图4图5【适应证】适于皮下肛瘘和低位直形肛瘘,其壁纤维组织较少者。

【麻醉】局麻。

【体位】截石位或俯卧臀部抬高位。

【手术步骤】1.采用软质探针确定肛瘘深浅与走行方向,再由外口插入有槽探针。

术者用示指从肛门内将探针拉出肛门外(图1)。

2.沿有槽探针将内、外口间的皮肤及瘘管全部切开(图2),再用刮匙清除,后用油纱及敷料包扎。

图1图2【适应证】适用于肛瘘已纤维化的低位肛瘘。

【体位】截石位或俯卧位。

【麻醉】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

【手术步骤】1.先扩张肛门,肛门内塞入纱布条,约4cm深。

由肛瘘外口注入龙胆紫1~2ml。

将肛门内纱条拉出检查有否染有蓝色。

再作肛门指诊,有时可触及在蓝色处硬结。

再以圆钝头探针缓缓插进,切勿形成假道,由内口将探针拉出(图1)。

2.如内口无法找到。

应将疑有病变的肛窦作为内口处理。

内口及基底部缝合法治疗单纯性低位肛瘘

内口及基底部缝合法治疗单纯性低位肛瘘

【 关键 词 】 内吸基底部缝 合法 ; 纯性低 位肛瘘 ; 单 治愈率
中图分类号 : 6 71 R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9 9 6 2 0 )3 0 3 一 1 10 — 7 X(0 8 0 — 2 1 O
手 术是 治疗 肛瘘 唯 一有 效 方法 。治 疗单 纯性 低 位 肛 瘘 ,一般 采用瘘 管切开术 和肛 瘘切 除术或 肛瘘挂 线术 ; 其
I 临床 资 料 11 一 般 资料 .
间在 1 - 6 ( 均 1 )d 1 19 平 3 。2例 因线 头反应引起创 面感染 , 经及时 敞开换药 引流后愈合 。术后 2例复发 。
3 讨 论
本 组 共 18例 , 性 8 1 男 6例 。 性 3 女 2例 , 龄 2 ~ 3 年 O 7
口下缘 粘膜 2针 ; 继续从 创面底 部纵行 间 断缝合全 部基 底
创 1, 3 消毒创 1 , 剪多 余皮 缘 , 分止 血 , 3 修 充 检查 缝合 创 1 3
是否平 整 , 否 间隙死 腔存 在 , 有 后用 凡士林 纱 条 覆盖 填塞
创 面 , 菌纱 布包扎 。 无
13 术 后 处 理 .
( 均 3 ) , 为 单 纯性 低 位 肛瘘 者 , 口距 肛 缘 1 — 平 5岁 均 外 . 5
31 大 部 分 肛 瘘 由在 肠 肛 管 周 围 脓 肿 引 起 .因 此 内 口 多 .
在 齿状线 上 肛窦 处 ,脓肿 自行破 溃或 切开 引 流处形 成外 口, 于肛周皮肤 上 。 位 肛瘘 不能 自愈 . 治疗会反 复发作直 不 肠肛管 周围脓肿 , 因此必 须术后 治疗 。治疗原 则是将瘘 管
45c 之间 , 管位 置较 低 , . m 瘘 自外 口向 肛 门方 向可触 及条 索样瘘管瘢 痕 。

瘘口论

瘘口论

瘘口论【摘要】本文简述肛周脓肿后期瘘口形成的形式和过程之后,明确的划定内,外口的分界线。

论述瘘口形成的规律:除收记了索罗门氏定律外,尚提出在瘘口形成的点位上内口存在着6573律,外口存在着5763律,以及瘘口后侧多与前侧,左侧多于右侧等规律。

为肛瘘手术内口的查找提供了新的启示。

在突出论述瘘口临床意义的同时,又提出内口的查找和处置不是肛瘘手术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瘘口;肛瘘;定律;手术肛周脓肿的后期,脓汁向肛门白线以上的肛肠内膜穿透排脓形成内口,向肛门白线以下的肛门皮肤穿透排脓形成外口。

内、外口形成,肛周脓肿就进入肛瘘阶段。

内口、外口统称瘘口,或称主内口,主外口,支瘘道末端的瘘口称为副瘘口,或称副内口,副外口。

1 瘘口的形成肛门周围的感染可来源于四种途境:即肛内感染(主要是来自肛隐窝肛门腺的感染,其次是来自肛内黏膜的感染),肛外感染(肛周皮肤外伤、炎症,各种皮肤腺体炎症的感染)原发感染(糖尿病、败血症等来自循环方面的感染)特殊感染(骶、尾骨结核流注感染等)由以上不同途境感染的细菌在肛门周围某个组织间隙里引起炎症,之后又经过复杂的生化和病理过程而化脓。

由于脓汁逐渐增多,脓腔压力增高,脓汁向肠腔和体外穿透而形成瘘口。

内口的形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沿肛门腺的原发感染境路发炎,化脓,扩大成为内口,这种内口和肛门腺一致。

另一种是肛周脓肿在肛肠内膜最薄处穿透形成内口,这种内口和肛门腺不一致。

外口的形成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肛周脓肿向肛外皮肤最薄处穿透形成,另一种是手术切开不当后遗外口。

2 瘘口的规律2.1 内口的规律笔者统计122个肛瘘内口见表1。

表1笔者统计122个肛瘘内口截石位123456789101112齿线上36113132416512齿线位42477221131齿线下1111合计78154203118273612.1.1 6573律根据表1,内口合计数和百分比,按降次排列顺序分别是:点位:6点31例占25%,大于5点20例占16%,大于7点18例占15%,大于3点15例占12%,大于2点8例占7%,大于9点7例占6%,大于11点6例占5%,大于4点4例3%,大于10点3例占2%,大于8点2例1%,大于12点1例0.8%。

多内口肛瘘的治疗体会

多内口肛瘘的治疗体会

钠 氯 化 钠 止 血 等 对 症 支 持 治 疗 。每 次 排 便 后 用 聚 维酮 碘 溶 液
兑水坐浴 , 药 时用聚维酮碘溶液清洗切 口, 换 紫草 油纱 肛 内 引 流 并 外 敷 于 主切 口基 底 部 。挂 线 处 切 口 内 每 日 以 0 5 甲 硝 .%
部 病 例 有 2次 或 2次 以 上 肛 周 脓 肿 病 史 , 中 9例 曾 行 肛 周 其
化应及时剪除 , 防止桥形愈合。 以
2 结 果
2 6患 者 均 一 次 性 治 愈 。疗 程 l 8—3 , 均 2 。术 后 2d 平 4d 随 访 1~ , 有 患 者 未 复 发 , 肛 门 缺 损 、 门狭 窄 、 门 失 2a 所 无 肛 肛
121 手术方 法 ..
脓 肿 切 开排 脓术 ,7例 脓 肿 自行 破 溃 后 形 成 肛 瘘 。 高 位 肛 瘘 1
唑 液 冲 洗 , 时拖 动橡 皮 筋 或橡 皮 引 流 条 , 根 据 管 腔 缩 小 情 同 并
况 调 整 引 流 条 松 紧度 以利 引 流 , 分 泌 物 明 显 减 少 , 腔 明 显 若 管
多 内 口肛 瘘 常 见 于 高 位 复 杂 性 肛 瘘 … 。 笔 者 采 用 切 开 旷 置或 切 开 部 分 缝 合 或 切 开 挂 线 术 以及 术 后 用 0 5 甲硝 唑 .%
液 冲洗 伤 口 、 草 油 纱 或 康 复 新 液 纱 条 换 药 的 方 法 治 疗 多 内 紫
口肛 瘘 患 者 2 6例 , 得 了 较好 的疗 效 , 报 道 如 下 。 取 现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2 6例 患 者 均 诊 断 为 多 内 口肛 瘘 , 断 标 准 诊
缩 小 , 动 引 流 条 稍 有 阻 力 时 , 将 引流 条拆 除 。 切 口愈合 后 拖 可 期 , 泌 物 明显 减 少 时 可将 紫草 油纱 改 为 康 复 新 液 纱 条 换 药 , 分

3%过氧化氢溶液作标志液寻找内口在肛瘘手术中的优势分析

3%过氧化氢溶液作标志液寻找内口在肛瘘手术中的优势分析

3%过氧化氢溶液作标志液寻找内口在肛瘘手术中的优势分析目的:寻找内口为复杂性肛瘘手术中最重要的环节。

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作标志液寻找内口,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并分析其比较于传统染色剂所具有的优势。

方法:用5ml空针(去掉针头)抽取3%过氧化氢溶液适量(量约2-5ml),从外口注入,其产生的大量气体及混合液体可瞬间在瘘道腔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压力向两侧瘘口涌出,术者稍抵压空针封堵外口,防止气液从外口涌出,通过压力骤升,突破内口,通过肛门拉钩或肛门牵开器直视下观察肛管及直肠下段,尤其是齿线区或疑似内口区域,有液气泡涌出点即为内口。

亦可混合传统染色剂使用,能发挥两者共同的优势。

结果:病人疗效数据显示,3%过氧化氢溶液价廉、安全、无毒副作用,方法简便。

在寻找内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还可与传统染色剂混合使用,结合两者优势,提高肛瘘(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荐。

标签:3%过氧化氢内口复杂性肛瘘。

资料与方法:现整理分析并阐述3%过氧化氢溶液较传统染色剂(美蓝、龙胆紫、靛胭脂或牛奶等)相比具有的优势。

具体方法为:直接用5ml空针(去掉针头)抽取3%过氧化氢溶液适量(量约2-5ml),从外口注入,其产生的大量气体,混合液体可瞬间在瘘道腔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压力向两侧瘘口涌出,术者稍抵压空针封堵外口,防止气液从外口漏出,通过压力骤升,突破内口,通过肛门拉钩或肛门牵开器直视下观察肛管及直肠下段,尤其是齿线区或疑似内口区域,有液气泡涌出点即为内口。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法以及分组对照比较法观察。

统计本科室2009.11-2013.10笔者的肛瘘手术病人195例,男性136例,女性59例,年龄4岁~70岁,其中采用此方法寻找内口65例(A组),成功直视下观察到内口46例,占70.7%;使用传统染色剂方法寻找内口65例(B组)成功直视观察到内口34例,占52.3%;其中B组中使用传统染色剂未能直视到内口的31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法,而改用3%过氧化氢溶液作标志液寻找内口(C组),有10例成功直视到内口,占32.2%。

肛瘘内口探寻方法概述

肛瘘内口探寻方法概述

肛瘘内口探寻方法概述
冯文哲;石鹏;雷彪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5(35)11
【摘要】常用肛瘘内口的探寻方法有:指诊法,肛镜检查染色法,探针检查法,挤压法,牵拉法,瘘管切开检查法,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法,X线造影法,CT/MRI检查法等,肛瘘患者除非术中镜下见到内口溢脓或者是管道特别通畅,一般情况下单一的探寻方法,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中判定内口的位置和瘘管的走行、分布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必须多种探寻方法综合应用,才能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

【总页数】2页(P2765-2766)
【关键词】肛瘘;指诊法;肛镜检查染色法;探针检查法;挤压法;牵拉法;瘘管切开检查法;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法;X线造影法;CT/MRI检查法
【作者】冯文哲;石鹏;雷彪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571.6
【相关文献】
1.肛门镜直视下与盲探寻找内口治疗肛瘘对比 [J], 羿运财
2.切除肛瘘内口及管道内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68例 [J], 白清华;于文皎
3.肛门镜和探针盲探寻找肛瘘内口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比较 [J], 任辉
4.肛瘘外口切除+内口缝扎术对高位肛瘘患者血清炎性指标、肛门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 [J], 周立业;谢刚
5.肛门镜直视下与盲探寻找内口治疗肛瘘的具体方法及疗效分析 [J], 孙维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绍几种在肛周脓肿切开时寻找内口的方法

介绍几种在肛周脓肿切开时寻找内口的方法

介绍几种在肛周脓肿切开时寻找内口的方法
陈洪林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04(22)6
【摘要】在处理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一次治愈率 ,缩短疗程 ,减轻病人的痛苦 ,正确寻找并处理内口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故此特介绍几种常用的寻找内口的方法。

【总页数】1页(P78-78)
【关键词】肛周脓肿;脓肿切开术;肛肠疾病;肛瘘
【作者】陈洪林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6
【相关文献】
1.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与内口直接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观察 [J], 余成栋
2.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与内口直接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研究 [J], 杨崇惠
3.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与内口直接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分析 [J], 何丹丹;李振宇;尹国平;王艳;
4.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与内口直接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价值分析 [J], 彭洪琼
5.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与内口直接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观察 [J], 李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前清洁肠道,在X线的指引下,从外口缓慢注入造影剂(碘化由或者乏影葡胺),然后在透视下,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和摄片,为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瘘道内外口尚未完全形成的临床特症
在临床有很多肛肠医生在没有清楚瘘道是不是形成的情况下,给病人行肛瘘手术,以至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或者使病症更加复杂化,为此我将瘘道尚未形成的临床指征归纳如下:
(2)“内口切除后,还要向上适当延长切口0.5--1.0厘米,深度与瘘道适应为宜。”本人觉得没有必须延长这么多,那样做损伤大且容易出血。我通常采用的是结扎内口处两边缘粘膜(连同两侧的肛窦)的方法。
当前离线 1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4-27 21:48 只看该作者
根据临床经验,发现内口的分布是有一定规矩的。据书面统计,肛门直肠瘘管约90%以上都同时具有内口和外口,肛瘘内口95%在肛窦,寻找内的方法有:
1;触摸法 .
适用于低位肛瘘。从外口开始向肛缘检查,轻摸可触到明显索条状瘘管,说明瘘管较浅;重压才能感到索条状物或不甚明显,表示瘘管较深。将食指循瘘管走向伸入肛门触摸内口,如在齿线触到硬节或凹陷,应疑为内口。初步确定内口后,再从内口向直肠黏膜触摸,同时按压管道看是否有脓液流从外 口流出。
肛瘘手术寻找内口的方法和个人经验.txt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在听到某些歌的时候会忽然想到自己的往事_______如果我能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不认识你。不是我后悔,是我不能面对没有你的结局。肛瘘手术寻找内口的方法和个人经验
本贴收到9朵鲜花
肛瘘手术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诊断、治疗和预后都需要找到可靠的瘘管内口,用来判断内口和外口之间的关系,及瘘管侵犯的组织部位等。若手术时,内口的位置查不清楚,就很容易造成瘘管的残留、内口的遗留或新的感染灶行成,使手术失败,病情复发。由此可见,肛瘘手术的成功和失败,关键在于正确找到和处理内口!
5;索罗门规则
方法:经肛门中部画一横线,如外口在横线之前,离肛门援不超过5厘米,其内口在肛门齿线上与外口相互对应;如外口距离超过5厘米或外口在横线之后,这鞋篓管多是向后弯杂性肛瘘使用碘油检查方法的简单介绍!
复杂性肛瘘,对其瘘管的走行、分支和空腔分布,或内口不清楚时,我们通常也使用碘油检查方法!
4;瘘道内注入美蓝等色素后,应注意肛瘘是否只有一个内口,或与临近的几个肛窦相通。
手术时凡有漏色的肛窦,应一慨全部切除,但也要注意色素液不宜注入太多,以免出现假象或感染!!
[ 本帖最后由 波仔 于 2007-4-27 20:18 编辑 ]
提些意见:
补充3点:(1)瘘管碘油造影的准确性很差,平面片不直观,加之碘过敏等原因,目前渐趋淘汰。MRI和腔内B超是发现肛瘘走向、位置、内口所在的很好方法,较精确。
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手术切口不足2个月者;
2;瘘道尚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3;肛周触摸不到条索状纤维化瘘道;
4;经探针探查,瘘道走行方向不固定,探针移动范围广;
5;瘘道外口呈急性炎症侵润或溃疡;
6;局部坠涨、疼痛,近期反复感染发炎。
重要性:
凡是瘘道未形成完整瘘道壁即有内外口时,需要审慎处理,千万不可急于手术,否则可造成肛管上皮或组织缺损,而影响肛管上皮的感觉和闭合,出现液流失禁,气体失禁,感觉性失禁,手术时还容易引起炎症向外周组织扩散,造成新的瘘道或脓肿而使手术失败或者影响愈合!!!
肛瘘内口的处理原则
本贴收到1朵鲜花
1;内口底一定要彻底切除,包括肛辨、肛窦、肛腺、部分内括约肌,及内口溃疡与周围斑痕组织全部切除。因为内口处理的好坏,是关系到肛瘘能否彻底治愈的重要环节!!
2;内口切除后,还要向上适当延长切口0.5--1.0厘米,深度与瘘道适应为宜。
3;内口如果在母痔区的话,在切除内口的时候应该结扎内痔,这样可以预防术后大出血,切记。
(2)手术前或手术时的肛门镜检查也很重要。通常内口部肛窦凹陷加深,充血,或有分泌物流出。结合指诊、探针检查的话意义更大。
(3)内口未必都是贯通的,封闭者较多。多种方法互参确认内口,可提高准确性。
商讨2点:
(1)我认为肛瘘没有必要待瘘管全部形成后再作根治手术,可以在急性脓肿期或切开排脓后任何时间进行,前提是内口明确并且有把握处理好。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主要与技术和对治疗原则的把握有关,与瘘管壁是否形成无关。
2;注入染色剂
可从瘘管外口注入染色溶液,漏色的肛隐窝处,则是内口。
3;探针检查
适用于单纯肛瘘。将探针从外口顺瘘管走向深处,另用一食指伸入肛门接触探针头部,确定内口位置。探针是检查治疗肛瘘的重要工具之一,检查时必须轻柔,严禁暴力操作,防止假瘘道和假内口!!
4;灌注双氧水
这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的一种内口定位很有效的方法 !适应各种瘘、尤其是高位 复杂的。 方法:在喇叭型肛门镜下在直肠内齿线上方塞3到4个干棉球,防止双氧水流入直肠腔烧妁肠黏膜。将装有双氧水的针管接上一细塑料管插入肛篓外口,将外口用纱布适度压紧,从外口向管道内缓慢推注,在肛镜下可见白色泡沫从内口流出 !!
说一下我不成熟的见解,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教
对于内口的寻找我的体会是以下几点
1 对于简单的瘘管一般用肛诊时可以用手摸清,多在齿线附近摸到硬的粘膜(和周围粘膜有明显区别)或有凹陷,在术中从外口用探针探进去,手指在内口附近摸下,当在粘膜下摸到探针,内口就在那了,可以放心处理。
2 内口的处理如果较小就可以直接切了,若较大,两边粘膜也有感染可以用双线结扎,两边挂线,让它自己脱。
3 对于复杂肛瘘先坐下瘘管照影初步确定下瘘管范围,最主要的还是在术中用美蓝从外口打入,在肛门内填塞纱布条,外口出也用纱条压紧防止美篮到处都是。一般看纱布肛内纱条就可以基本找到内口。而且还有个十分有用的好处时在剖开瘘管时可以清晰的看见瘘管的走向,每一个染色较重的地方都不要放过,要拿探针探下,看下是否存在其他没发现的瘘管,一并处理。这样就不会遗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