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的认识误区剖析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的认识误区剖析与对策【摘要】以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和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以人为本管理误区及产生的原因,从思想、环境、评价层次探讨了创建“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误区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管理存在的认识误区
(1)学生管理者部分
访谈对象选取为地处某城市的三所高职院校,如表1所示:
对表1所列举的学生管理者访谈,在3所被访学校中有85.3%的学生管理人员认为“人本管理理念”已经早已在高校被引入并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而且管理者的行政级别越高,这种认同度越高;其次,在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上,90%以上的管理者认为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健全的且行之有效。
(2)被访学生部分
说明:在对学生进行调查时,设90-100为“非常满意”,80-89为“满意”,70-79为“比较满意”,60-69为“不满意”,60以下为“很不满意”。
由表2可以看出,在一所学校内部,学生对管理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学生参与度”、“制度执行”、“管理方式”这几个方面,而学校之间,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降低,学生对管理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学生管理的问题越多,难度越大,但实际管理中却又不能真正做到用制度严格管理,过分强调“人本关怀”,学生参与管理
少,管理看似面面俱到,效果反而不好。反之,办学层次越高的高校,学生对待管理的满意度越高,管理的问题越少,难度越小,反而更强调用制度严格管理,学生参与管理度较高,人本管理理念也便自然得以体现,管理的实际效果较好。其中c学校分数相对偏低,是由于c学校还存在着一部分中职学生以及该校刚从中专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不久,很多管理方法还没有适时调整有很大关系。
2、高职院校学生以人为本管理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
(1)把以人为本当作学生管理的“万能钥匙”
管理者和学生都开口皆是“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从而把以人为本当成学生管理的一把“万能钥匙”,无论是在学生的入学教育、日常学习生活还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本关怀”充斥着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然而实际上这是把以人为本泛化和误解。以人为本是强调对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主张个性张扬和主动性发挥。但并不是说“以人为本”是没有条件和原则的,更不能打着以人为本的幌子,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进行回避和庇护,该严管的不严管,该处罚的不处罚。
(2)实施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的缺失
内部管理环境缺失制度环境——人性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制度层面存在许多限制学生自由、不尊重学生权利的规定,这些非人性化的制度往往导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格格不入。比如某高校实行“淘汰制”,这种制度规定:在一学期内凡违反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受到警告以上处分者或在德、智、体综
合评分中位于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学生的后 5%者给予一次淘汰警告,而在校期间受三次淘汰警告的学生,则予以淘汰,凡被淘汰的学生取消学籍,给予退学处理。这种淘汰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这种做法只强调外部管理的约束,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无疑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创伤。
(3)管理评价标准单一滞后
在一些层次较低的高校,如笔者所调查的c学校,由于管理还停留在“把学生管住,不出事”的阶段,管理者往往容易无视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差异,对所有学生都实施同一化的标准与要求,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学生管理往往以“把学生管住”、“不出安全事故”和“群体事件“作为管理成效的评价标准,其目的是让学生循规蹈矩,一切行为都服从于从管理者的安排,而不是力图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加忽视了对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激发,由此,管理变得呆板、僵化,缺乏灵活与活力。
3、创建“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策略
3.1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树立“管理育人”的思想
高职院校需建立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实际上这种寓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管理就是一种“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人性化学生管理。而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育人”的管理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因为“任何一个没有精通人性科学理论和技巧的人,很难把人教育成为更好的人。”
3.2创设和谐氛围和环境是人本管理实施的重要前提
(1)创设良好的硬环境
在硬环境的建设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校园建筑设计既要注重实用性又要注重观赏性,更要注重人性化色彩,以学生使用便利、顺畅、愉悦为目的。景观设计以温馨为格调,利于人亲近、融入、享用,特别强调要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发动学生投身到环境建设中去。美化校园环境不一定非要大兴土木,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他们自己的双手自觉的参与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2)创设良好的校风环境
创设良好的校风环境,主要指创建优良校风,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校风作为学校的一种教育环境,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无形的力量,对集体成员产生心理影响。因此,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引导校园舆论,建立公平、民主、科学的激励机制,树立自由探讨、求实创新的学风,以达到育人环境的最大优化。3.3构建优化的管理评价体系是人本管理实施的重要措施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把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在各方面素质
协调发展的理念之上,应从学业成绩、思想文化修养、行为规范、社会交往、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创新能力、抗挫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完善自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发展的方向,不断地完善自我。尊重和信任学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评估活动
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也可以使评价结果对学生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工作者要更新观念,高度认识学生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复杂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一个公正、科学、客观、合理的现代学生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尚志.人学理论与历史[m].北京出版社,2004,277
[2]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66
[3]刘向信.高校育人新机制探索: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m].人民出版社,20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