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2020年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重点知识点解析
![(2020年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重点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e681a94afe04a1b071def5.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重点知识点解析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例1】数一数,缺了()块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补全和有序计数的方法来数出缺了几块砖。
解答时,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这样第一层缺了2块、第二层缺了3块、第三层缺了3块、最下面一层缺了2块,这样一共缺了2+3+3+2=10(块)。
解答:10【例2】数一数,(1)下图有()个三角形。
(2)()个正方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有序思考和分类计数的方法来判断图形的个数。
(1)图中,基本的三角形有2个,有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复合三角形有1个,这样一共有2+1=3(个)三角形。
(2)图中四个角各有一个正方形,中间有1个正方形,这样一共有5个正方形。
解答:(1)3 (2)5【例3】下图一共有几个长方形?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数长方形的个数,解答时可以用分类有序计数的方法来计数。
基本长方形有4个:;两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4个:2个+2个;4个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1个:;这样一共有4+4+1=9(个)长方形。
解答:9个长方形【例4】填一填。
(1)至少()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还可以拼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尝试法、分析法和排除法来解答图形的拼组问题。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拼组,发现图形间的变化和规律。
(1)正方形有4条边,所以至少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就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用2个或3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长方形,只有至少4个小正方形时,才能拼成大正方形。
(2)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解答:(1)4 4 (2)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1】一排队伍一共有13人,聪聪左边有9人,聪聪右边有几人?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答排队人数问题。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91b5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4.png)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1. 算数运算:
- 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认识数字的前后大小关系。
- 数量对应关系:通过数量对应的关系来进行加法运算,如1加1等于2。
- 数字的组成:认识数字的组成结构,十个单位可以组合成1个十位,十个十位可以组合成1百位,以此类推。
-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满10进1:当个位数达到10时,拆分成1个十位和0个个位。
2. 计量单位:
- 长度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不同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测量:使用长度单位(如厘米、千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时间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事件的先后顺序,了解时间的大小关系。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3. 几何图形:
- 比较形状: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和属性,了解形状的分
类和特点。
- 绘制形状:学会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来绘制不同形状。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4. 数据分析:
- 图形的解读:观察和解读不同图形(如柱状图、折线图、图
片图等)所表示的信息。
- 数据的整理和比较:学会整理和比较不同数据的大小和特点。
-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
结论。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f55d245f0e7cd185253612.png)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2、按男女分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fa105155270722182ef743.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内容为课本第1、2、3、4、5单元(课本P1-55,黄冈小状元P1-38 重点复习做错的题目),复习时可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数与代数部分一、复习内容: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单元(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二、数的概念(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位: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
(如:68,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例:5个十和8个一是( 58 )5个一和4个十是( 45 )76里面有(7 )个十和(6 )个一89里面有( 9)个一和( 8)个十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4,个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45)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4,十位上的数是7,这个数是( 74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4,个位数比十位数多5,这个数是( 49 )4、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读数用语文字书写,如34,读作:三十四)5、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除最高数位外,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
(写数用数字书写,如二十七,写作:27)6、数的顺序: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正着数,倒着数,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如: 78 、 76 、74、72、 70 、 68(方法:先看两个相邻的数字,确定规律为2个2个倒着数,再填数)7、一个数的前面一个数指比它小1的数,一个数后面一个数指比它大1的数。
(如:60前面一个数是59,后面一个数是61.)8、 37和42之间的数有( 4 )个。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b4441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dd72e1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3.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整数与小数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整数是由0、正整数和负整数组成,用整数线表示。
正整数通常表示为"+n",负整数表示为"-n"。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整数的加法:同号两个整数相加,保持符号不变,异号两个整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整数的符号。
- 整数的减法:a-b,可转化为a+(-b)的形式,然后按整数的加法规则进行运算。
3.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实数,用小数点表示。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先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相加,再将得到的结果合并。
- 小数的减法:可以通过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方式进行运算。
二、长度、重量、容积和时间1. 长度- 厘米、米和千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
- 长度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长度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2. 重量- 克、千克的换算:1千克=1000克。
- 重量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重量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3. 容积- 毫升、升和立方米的换算: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
- 容积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容积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4. 时间- 秒、分钟、小时和天的换算: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
- 时间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时间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三、图形与几何1. 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只有位置的概念。
- 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线段,是有长度的有限部分。
- 直线:没有端点的线段,可无限延伸。
- 射线:有一个起点的线段,可无限延伸。
2. 平面图形的分类及性质- 三角形:有3条边和3个内角的图形。
- 四边形:有4条边和4个内角的图形。
- 正方形:具有4条相等边和4个直角的四边形。
3. 圆的概念及性质- 圆:由与圆心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 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周: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一条线段,半径是圆心到圆周的距离,圆周是圆的边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0916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3.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点1.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
3.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4.综合应用。
学习要求1.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重视引导孩子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设置一个具体的场景等。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境的结合,使学习变成枯燥的训练。
我们应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孩子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指导孩子具有多样化的算法。
目的是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潜能。
例如,在学习12-8,12-5的例题时,如果让孩子展开想象,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然后和孩子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孩子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这一过程实际是把“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找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3.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4.引导孩子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1、计算方法:例:15-8①平十法先算15-5=10,再算10-3=7;②破十法先算10-8=2,再算2+5=7;③想加算减因为(7)+ 8=15,所以15-8=7。
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8c5b4c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c.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认识平面图形1.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边的长度都相等。
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平行四边形:有4条直直的边,有一组对边是斜的。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是圆圆的。
2.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柱等。
3.长方体能画出长方形,正方体能画出正方形,圆柱能画出圆,三棱柱能画出三角形,球不能画出圆。
二、平面图形的拼组1.用若干个同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更大的或其他的平面图形;用一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也可以拼成更大的平面图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大三角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3.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三、七巧板1.七巧板有7块板(或者说7个图形),有3种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2.可以用七巧板中的几块或者全部拼成不同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加法一、十几减几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点数法”“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
2.巧算十几减几: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二、解决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先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要根据问题确定哪些条件是用的,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并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解答。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计算方法:用一个数减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计算方法:用另一个数减一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1.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完整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0e7ca0866fb84ae55c8d36.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2、按男女分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一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bed456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e.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汇总如下: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1.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 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能正确辨别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3. 能用七巧板拼成简单的图形。
第二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1. 认识100以内的整数。
2. 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3. 能读、写100以内的整数。
4. 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5. 认识数位表,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作用。
第三单元:分类与比较
1. 分类:按照物体的特征或数量进行分类。
2. 比较:通过比较,认识大小、多少、高矮等概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1. 十位加、减十位的计算方法。
2. 个位加、减个位的计算方法。
3.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4. 加减法中的进位和借位。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
2. 知道人民币的兑换比例。
3. 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和找零。
第六单元:图形的拼组
1. 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拼组。
2. 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拼组。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 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常见的加减法应用题。
3. 文字叙述题的解法。
第八单元:找规律
1. 能发现简单的事物规律。
2. 能使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49da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5.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认识0-20:让学生熟练掌握1-20各数的识记,掌握序数含义,能够用几和第几描述物体的顺序。
2、十进制计数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掌握个、十、百、千之间的计数单位进率。
3、数的组成:能够准确地将较大的数拆分成较小的数,并能用符号表示出来。
二、数的运算1、加法: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能够用符号或语言表述加法的计算过程。
2、减法: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减法,能够用符号或语言表述减法的计算过程。
3、加减法混合运算:能够掌握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用综合算式表示。
三、空间与图形1、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了解其特征和区别。
2、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了解其特征和区别。
3、位置与方向:能够根据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够用上下左右描述自己的周围环境。
四、统计与概率1、统计:了解统计的含义,能够用表格或图表的方式表示数据的统计结果。
2、概率:了解概率的含义,能够用列举法求简单的概率。
五、实践与应用1、测量: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能够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或高度。
2、时间:掌握时、分、秒的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3、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空间观念、统计与概率等各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c46d809ec3d5bbfc0a740d.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2、按男女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难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难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a93218dc281e53a5902ff56.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认识图形1.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⑤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⑥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2、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③平十法过程:如:12-9=3 把9分成2和7,过程:想9+3=12,先算:12-2=10 则12-9=3 2 7 再算:10-7=310②分解法(破十法)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10 2 先算:10-9=11 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24be76265ce050877321302.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汇总
认识图形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分类与整理
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
五认识人民币
民币有 5 角、1角;以“分”为 单位的人民币有 5 分、2分、1 分
的人 民币
人民
币的 单位 及进 率 简单 的换
1 元 =10 角 分
1角=10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角、分
2. 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 1元=10角,1 角=10分
简单 的计
确定 购买 方案
2 元=20角 2 角=20 分
2元 5角=25角
56 角=5元 6 角 一本练习本 8 角,
一 支铅笔 3元 5
角,求 买这两样物
品一共 要多少
钱 ,列式是
8 角+3元 5角=4
16 元正好可以买订 书器和文具盒 ,也可 以买小汽车和练习 本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
几 元就是几十角 ,几角就是几十 分;反过来几十角就是几元 ,几 十分就是几角
1. 元、角、分的加法计算 :
元和 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
分和分相 加;满十分进一
角 ,满十角进一 元
2. 元、角、分的减法计算 :元和 元相减,角和角相减 ,单位不同 时,要统一单位后
可以随便选择两种 ,算出总价 与实际钱数的差 ,再进行调换。
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先选择 一种 ,再和剩下的一一去试 ,找 出所有符合条件
六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
举例说明
金点子
以
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
40+20=6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主要计 算方法 :①根据数的组成来计 算。
②把两个数的十位数字相 加减 ,再在结果后面
七找规律。
2023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3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fae0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e.png)
2023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
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中,我们研究了以下知识点:
1. 数字的认识:
- 通过数学教材中的具体例子,认识和理解数字的含义和用法。
- 学会数数,并能够准确地说出一个给定范围内的数字。
2. 数字的比较:
- 研究使用大小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数字的比较。
3. 数字的顺序:
- 研究数数的顺序,能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一组数字。
4. 数字的组成:
- 了解数字是由个位、十位、百位等组成的,并能正确地识别
和认读数字。
- 研究通过组合数字的方式表示更大的数。
5. 数的分类:
- 研究将数字进行分类,如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一
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6. 数的运算:
- 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研究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7. 数量的多少:
- 研究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对比,理解数量的多少,如多、少、
相等等概念。
8. 数的认读:
- 掌握基础的数字识读能力,能够正确地读出一个给定范围内
的数字。
以上是2023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归纳总结。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字,
并能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和运算。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和巩固,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2869e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9.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 加减法口诀2. 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认识3. 形状的分类4. 数量的概念及其表示5. 数字的顺序6. 时间的认识7. 重量的概念及其表示8. 长度的概念及其表示9. 容积的认识10. 二维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加减法口诀,形状的分类,数量的概念及其表示等等。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 加减法口诀: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加减法口诀,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完成基本数学运算。
通过记忆加减法口诀,孩子可以更快地做出简单的加减法题,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二. 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及其区别。
通过形状的比较,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三. 形状的分类: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形状的分类,包括点、线、面。
通过对形状的分类,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基本概念,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数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数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孩子将学会将数量表示为数字、手指、物品等等,也将学习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学会使用数字拼接的方式来表示一些更大的数字。
五. 数字的顺序: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数字的顺序。
孩子将学习如何在数字中识别和理解数字的位置,学习如何将数字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以便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学运算。
六. 时间的认识: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时间的认识。
孩子将学会如何使用钟表,理解12小时制的时间表示法,同时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时间单位,如秒和分钟等。
七. 重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重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孩子将学会如何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也将学习如何使用“轻”和“重”这两个词来描述重量。
八. 长度的概念及其表示: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孩子将学习长度的概念及其表示。
孩子将学习如何比较不同物品的长度,并通过使用“长”和“短”这两个词,来描述不同物品的长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44e1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f.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分类与整理知识点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学习要求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学习建议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让孩子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
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真正地活动起来,孩子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1、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①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
单一标准下的分类就是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它的分类结果是一定的,不可改变的。
②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就是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分别以某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1)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2)根据事物的功能和用途(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可以玩、可以用)进行分类。
(3)根据概念,即根据客观事物抽象出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44d2d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a.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认识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锥等是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是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是描、画、印、拓立体图形得出的。
3、长方形之间、三角形之间都可以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正方形之间、圆形之间都可以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平行四边形之间大小和形状都可以不同。
4、用几个平面图形可以拼出更大的平面图形或其他的平面图形。
可用同样的平面图形,也可用不同的平面图形去拼。
七巧板可以拼出许多不同的图案。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9、8、7、6、5、4、3、2,计算方法有点数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点数法就是画出被减数的个数,圈出减数的个数,点出没圈到的是几,这个数就是差。
想加算减法就是利用数的组成,将十几分成9加多少,或8加多少,或7加多少,或6加多少,或5加多少,或4加多少,或3加多少,或2加多少,这个多少就是要求的差。
破十法就是将十几分成十加几,先用十去减减数,再把减得的数和几相加,就是要求的差。
2、巧算法: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3、计算十几减去5、4、3、2,还可以先将5、4、3、2分成几和多少,十几减去几后,再减多少就行了。
4、看图列式时,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求其他的一部分就用减法,知道各部分求总数用加法。
5、解决实际问题,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字信息,有不该用的数字就不能管它。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都是用大数减小数。
三、分类与整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
同样多的事物,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1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几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如:75是由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5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57。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bb72934cf84b9d529ea7a2a.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重点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a313bd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2.png)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各种图形。
2.七巧板由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五个三角形组成。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 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 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 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③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 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2) 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3) 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 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人数。
2.按男女分人数。
3.总结得到的信息。
4.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48、49、50、51、52、53、54、10、20、30、40、50、60、70、8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36、37、38、39、40.2.10个一组是十,10个十组成一百;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43,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58;79的前面是78,后面是80;比85少3的数是82.和一位数加、减一位数例如:30+5=3540-8=3220+4=2450-6=44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例如:56+3=5978-5=7347+6=5392-7=85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例如:35+46=8189-27=6272+38=11095-63=324、填一填,使等式成立1)40+()=702)20+()=563)()+39=654)()-16=235、解一解1)24+()=562)()-28=133)35-()=164)()+47=892+3=5表示两个数相加等于5.20+30=50表示两个整十数相加等于50.70-30=40表示一个整十数减去另一个整十数等于40.当整十数相加或相减时,只需要将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1、认识和会画
ﻫﻫ
2、
1个平行四边形
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ﻫﻫ
ﻫ5个三角形组成的。
ﻫ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ﻫ(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ﻫ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ﻫﻫ(3)先数一
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ﻫﻫ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1-9=□
1、计算方法ﻫﻫ
ﻫ方法一:破十法ﻫ
11-9=2ﻫ
先算:10-9=1,再算:1+1=2ﻫ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11-9=2
因为:9+2=11,所以:11-9=2
ﻫ方法三:连减法ﻫ
11-9=2
ﻫ11-1-1-1-1-1-1-1-1-1=2ﻫ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ﻫﻫ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14-6=8(只)ﻫ
ﻫ干扰信息:5只鸭。
ﻫﻫ
口答:母鸡有8只。
ﻫﻫ(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ﻫﻫ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ﻫ
12-7=5(个)ﻫﻫ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ﻫﻫ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
12-7=5(个)
ﻫ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ﻫ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ﻫ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ﻫﻫ
ﻫ1、按大人和孩子分
ﻫﻫ大人ﻫ孩子
ﻫ8 ﻫ4
人数
2、按男女分
ﻫ女
ﻫ
男
ﻫ人数ﻫ6
6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ﻫ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ﻫ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ﻫﻫ
1、45、46、47、()、()、()、()、()
ﻫ10、20、30、()、()、()、()、()
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ﻫ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3、五十二写作(),三十七写作();89读作()ﻫ68读作(),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
ﻫ4、比较大小
(1)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例如:34○58
ﻫ(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62○69
ﻫ5、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等语言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18比16多一些,16比18少一些;ﻫ
99比10多得多,10比99少得多。
ﻫ6、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几十加几就是加上几个一,结果就是几十几。
例如:30+2=32ﻫ方法:(1)数的组成30和2组成32ﻫ
(2)加、减的关系30+2=322+30=32;32-30=232
-2=30
(3)继续数或倒着数。
30+2=32接着数的方法:31,32
32-2=30倒着数的方法:31,30
ﻫ7、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最小的两位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ﻫ1、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5角=()分6元=()角20分=()角
ﻫ3元9角=()角1角2分=()分ﻫﻫ13角=()元()
4元+8元=()元5角+1元角26分=()角()分ﻫﻫ
2、3角=()元()角ﻫﻫ4角+9角=()角=()元()角ﻫﻫ
5角○5元3元○2元9角89角○8元9角
ﻫ5元6角○6元5角3角4分○3元4角ﻫ
3元6角8分○3元6角4分ﻫ
先比较元,再比较角,最后比较分
3、1张5元可以换()张1元,1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5元,1张10元可以换()张2元;ﻫﻫ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1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ﻫ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1张5元可1张1元可以换()张1角或换成()张5角;ﻫﻫ
以换()张1元和()张2元;ﻫﻫ
1张100元可以换()张
4、
50元和()张10元;ﻫﻫ
(1)19元正好可以买哪两种玩具?ﻫ
4、
(2)买洋娃娃和球需要多少钱?ﻫﻫ
ﻫ
5、
ﻫﻫ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ﻫ2+3=5表示:2个一加3个一等于5个一,就是5。
ﻫﻫ
30=50表示:2个十加3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
70-30=40表示: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就是40。
ﻫ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ﻫ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ﻫﻫ(1)不进位
25+2=2725+20=45
ﻫ先算:5+2=7先算:20+20=40ﻫ
再算:20+7=27再算:40+5=45ﻫ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加
(2)进位
24+9=3324+9=33
先算:4+9=13先算:24+6=30
再算:20+13=33再算:30+3=33ﻫﻫ★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
ﻫ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ﻫ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ﻫ
(1)不退位
35-2=3335-20=15
先算:5-2=3先算:30-20=10ﻫ
再算:30+3=33再算:10+5=15
ﻫ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ﻫ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减ﻫﻫ(2)退位ﻫﻫ
36-
8=2836-8=28ﻫﻫ先算:10-8=2先算:16-8=8ﻫﻫ再算:26+2=28再算:20+8=28★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是不退位减法。
ﻫ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是退位减法。
4、小括号
ﻫ10-2-3=510-(2+3)=5
先算:10-2=8先算:2+3=5ﻫ
再算:8-3=5再算:10-5=5ﻫ
5、解决连加问题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ﻫﻫ
ﻫ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ﻫ
(1)加法解答ﻫﻫ6+6+6=18(个)
(2)列表解答
ﻫ6、解决连减问题ﻫﻫ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ﻫﻫﻫ(1)圈一圈解答ﻫ
(2)连减解答ﻫ
ﻫ摆一摆,想一想
1、你能用3个●摆出不同的数吗?
ﻫ十位ﻫ个位
组成的数
ﻫﻫ●●●
3
●●●12
ﻫ●ﻫ21
●●
●●●30
ﻫ
第七单元找规律
1、按规律接着画
ﻫ□△□△□△ﻫ♀♂♀♂♀♂
ﻫ○○□○○□○○□
ﻫ2、按规律填数
0246()()()
72625242()()()ﻫ5101520()()()
781013()()()ﻫ
3、ﻫ
ﻫ4、下面各题中都有一个数不符合规律,把它圈起来,并改正在横线上。
2469101214_ﻫ
51015162530_ﻫ
887766554533_ﻫﻫ5、按规律涂颜色
(1)★★☆★★☆☆☆☆☆☆☆
ﻫ(2)◇◇◆◇◇◆◇◇◆◇◇◇
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