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练太极拳的方法和技巧
练太极拳的方法和技巧
太极拳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功夫,已经被推崇为一种优秀的身体锻炼方式。
以下是一些练太极拳的简单方法和技巧。
1. 注意呼吸:太极拳强调呼吸调节,要求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缩紧。
另外,要注意吐纳的时机和频率。
2. 精力集中:太极拳是一种内在的锻炼,需要集中精力放松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3. 慢慢练习:初学者应该将练习的速度放慢,掌握每个动作的技巧,并逐渐加快速度。
4. 重视基础动作:太极拳里的所有动作都离不开基础动作,初学者应该着重练习这些基础动作,打好基础。
5. 多次重复: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多次重复,直到做得非常熟练。
6. 注意力量的控制:太极拳的力量处于内在状态,掌握对力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7. 保持身体平衡:太极拳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练习时要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失去重心。
总之,要学好太极拳,需要耐心和毅力,并且一定要注重基础动作的练习和力量的控制。
习练太极拳的流程和步骤
习练太极拳的流程和步骤习练太极拳的流程和步骤习练太极拳的流程和步骤一、学架子(了解规律,熟练套路)学架子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先掌握简单的基本动作。
这里的基本动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缠丝动作和熟练后配合步法的协调练习,通过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来初步了解陈式太极拳对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确陈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掌握了规律、了解了风格特点,然后再开始进行整个套路的学习就容易多了。
初学套路不能求快,要一招一式弄清楚每个动作的来龙去脉,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个姿势的方位、角度和比较明显的重心变换。
使自己初学套路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打下基础。
“学拳容易改拳难”,如初学时形成不良的动作定型,以后再去纠正就难了。
甚至会越练越不感兴趣,越练越别扭,最后失去信心,直至放弃练拳。
古人讲:欲速则不达。
练拳和小学生写字一样,要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去写。
初学就要将字写规矩,字的结构写好了,再去写行书、草书。
所以练拳也要认认真真,一招一式地去练,不可急于求成。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完了套路,就要反复地多练使套路熟练并加强记忆。
然后动作要做到放松、柔和,自然大方,去掉自身的僵劲,最后达到能较熟练、自然地将拳架演练下来,这就完成了第一个阶段。
习练太极拳的流程和步骤二、正架子(掌握要求,体现特点) 第一个阶段一招一式将动作学完,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将动作熟练后,就可以进入正架子阶段。
正架子阶段是按照陈式太极拳对各部位的要求,大体将整套架子进行纠正,使较明显的易出现的共性毛病得到纠正,并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运动特点表现出来。
正架子阶段容易出现的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弯腰蹶臀等。
如何解决这些易出现的共性毛病呢?这就要从放松入手。
放松的目的在于去掉僵劲、使动作协调,然后再增强腿部的支撑力。
腿部的支撑力不够会导致很多毛病,如挑肩架肘,弯腰蹶臀、气血上浮等,也是造成上身僵硬、不能放松的主要原因。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原理。
其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可分为起势、基本功、套路、太极拳推手等几个方面。
一、起势太极拳的起势一般有两种:起势经典式和起势独特式。
起势经典式是指根据太极拳传统形式的要求,开始练习太极拳。
起势独特式则是指在起势经典式基础上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起势的要领是身体直立、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气沉丹田。
起势时,整个身体要放松,心境要平和。
二、基本功太极拳的基本功对于练习太极拳非常重要。
其中包括站桩功、行桩功、踢腿和用劲。
站桩功是指以站立的姿势静止不动,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集中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内力的聚集。
行桩功是指在站立的基础上通过移动身体来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踢腿是指用腿部来攻击和防御的技术,主要包括内踢和外踢两种方式。
用劲是指练习太极拳时要有意识地发力,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
三、套路太极拳的套路是一套有规定的动作序列和配合的太极拳拳术。
这些动作包括起始动作、基本招式、转身、起手、出拳、收手等,通过它们的练习可以提高太极拳的技法和身体的柔软性。
套路的要领是以意导力,力求厚重且圆滑,动作流畅自然,同时注重身体的内外协调。
四、太极拳推手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中重要的实战技术和训练方法。
太极拳推手分为单推手和双推手两种,在推手的过程中,要求身体始终保持柔软、稳定和稳重的状态,通过推手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和内力的运用。
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是太极拳练习的核心,它们的掌握对于提高太极拳技艺和身体素质非常重要。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整呼吸:太极拳注重以气导力,所以要求与运动的力量相结合,整个练习过程都要呼吸自然而饱满,以增强体能和力量。
2.注意放松: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要求每个动作都做到松而不散,紧而不僵,保持身体柔软和灵活性。
3.保持平衡:在执行动作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感,保持重心的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力量。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重视内功修炼和身体的柔韧性。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是打好太极拳基础的关键。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松身、化势、沉肩坠肘、缩胯塌骶、圆腰顶胯、气沉丹田、从指尖到整个身体的内外兼修等,具体要点如下:
1.松身:太极拳强调以松为本。
练习时要保持肌肉松弛,不用力,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紧绷,需要全身松弛地呈现流水般的柔顺感觉。
2.化势: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以化解对手的攻势。
练习中需要灵活转换姿势,通过细微的身体变化来应对对手的力量,从而以柔克刚。
3.沉肩坠肘:太极拳强调身体的下沉感。
练习过程中,要保持肩膀下沉,肘部下沉,通过重心的下沉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抵抗对手力量的能力。
4.缩胯塌骶:太极拳强调下半身的柔韧性。
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收缩髋关节,向下塌骶,以增强下半身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5.圆腰顶胯:太极拳强调潜人体能量的发挥。
练习过程中,要保持腰部的柔软和灵活,使腰腹成为身体劲力传输的主要部位,同时要保持胯部的挺直,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6.气沉丹田:太极拳强调以丹田为中心。
练习过程中,要将注意力集中放到丹田(位于脐下三寸处),同时要注重呼吸的调节,让气息在丹田内外循环。
7.内外兼修:太极拳注重内功的修炼。
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身体的外在动作,还要注重内在的修炼,如修炼呼吸、意念集中、锻炼内气等。
总的来说,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需要从松身、化势、沉肩坠肘、缩胯塌骶、圆腰顶胯、气沉丹田以及内外兼修等方面入手。
通过不断练习和体会,才能逐渐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功,打好太极拳的基础。
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练太极拳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有力是无力,无力是有力的境界。
练习太极拳也有很多的步骤。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练习太极拳的步骤。
欢迎阅读!练习太极拳的步骤1、静坐:(上身要求如静立,下身要求坐在与小腿等高的椅子、屁股只坐三寸、两脚板与肩同宽平置地面)要天天练,要有内向思维和良性思维及立体思维(形象思维),使自己坐后浑身惬意。
口诀是:一球充满二极(百会与尾闾)抻。
2、晃海:尾闾固定,上身直立不变地摇晃(内脏放松、过饥过饱不练.3、站桩(静立):面阴背阳;类似立正姿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距离以大趾高骨处为本人一拳宽)、脚板四周均匀着地脚心空吸、重心在两脚心连线中点上;膝盖微曲对大趾根;尾闾垂对足跟;掖胯敛臀、松腰竖脊、虚领顶颈(要使脊椎骨节节松开);松肩垂肘、舒胸开掖;两臂自然下垂、小指对裤缝、指根松、手心开、两中指尖通过重心意对。
头正项直鼻对脐,双眼皮下松内视、脸部肌肉全部放松、牙齿微着、舌尖轻抵上颚舌根松;气沉小腹、呼吸自然。
一般站15-30分钟,如惬意可延长。
济生称此“为基本健康的路线”。
要天天练,要练1-3个月,使己有了一种内抻劲即内劲方可练拳。
口诀是:圆锥抻满天地通。
4、行步(猫步或叫趟泥步):口诀是:三足鼎立下盘重。
要天天练。
5、学六大架势:大捋;揽雀尾;搂膝拗步;倒撵猴;云劈手;野马分鬃6、学九式太极:a、先定步学上身动作;b、再学下肢动作(上肢不动);c、最后合成。
延伸阅读:太极拳的练功要求1、总的要求口诀一球充满、二极抻长、三足鼎立、四平八稳、五弓合一、六面劲匀2、基本动作技术要求头正:虚领顶颈、两目内视、鼻尖对肚脐、两耳下垂、闭口卷舌。
身直:直腰扩带、虚胸实腹、尾闾下垂、背拔胸舒。
脚平:脚平屈膝、松胯圆裆(四平:脚平、胯平、肩平、两耳平)。
手长:沉肩坠肘、两臂松展、两弘弧圆、提腕沉指根空手心,中指与曲池成一线。
3、运动(行拳)技术要求:头身一体腰先动,脚板平吸三鼎重,肩胯肘膝两四分两两两两合,梢中根身节节通。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运动,以其缓慢、柔和、连绵流畅的动作而闻名。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太极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太极拳动作要领1.脚步:太极拳的脚步主要有丁步、虚步、仆步、行步等。
无论是什么步法,脚的动作都应该轻盈、稳定。
尽量保持脚尖着地,尽量避免用力踩地。
2.腰部:太极拳要求腰部不僵硬,而是要灵活自如。
腰要领先手、身、胸、背、头,起到统领身体的作用。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腰要随着手的动作产生扭转,形成太极拳独特的腰部功夫。
3.手部:太极拳的手部动作要求柔和、圆滑、慢行快用。
手腕应该自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受伤。
手部的动作要以指尖为主要力点,从而使动作更加流畅,增加力度。
4.姿势: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放松自然,不要过度僵硬。
在太极拳的姿势中,要注意身体的均衡,保持正直的身姿,在动作中保持稳定。
同时,要注意保持头部的直立,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
5.呼吸:太极拳的呼吸要求深、长、缓慢。
在太极拳的动作过程中,应该做到舌抵上腭,鼻腔呼吸,气沉丹田。
呼吸要与动作相结合,以达到调整内气的目的。
二、太极拳注意事项1.注意保持放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放松。
放松能够让肌肉更加灵活,减少肌肉受伤的风险。
2.注意呼吸:太极拳的呼吸是一种很重要的调整内气的方法。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掌握好呼吸的节奏。
3.注意力的集中:太极拳中的动作要领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力的集中以掌握好动作的要领。
同时,注意力的集中能够提高练习的效果。
4.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练习的运动,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不要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练习。
5.注意锻炼平衡能力: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脚步是很重要的。
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增强平衡能力,但是初学者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要注意锻炼平衡能力。
6.避免用力过猛:太极拳强调的是柔和、缓慢的动作,不要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肌肉酸痛或受伤。
(完整版)二十四式太极拳_图解+记忆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图解第一式:起势①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 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 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 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 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 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 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 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 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 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 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 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 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 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 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 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 手。
②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 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 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 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 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 看左手。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 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 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 前后脚夹角约成45° -- 60。
(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野马分鬃式的 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 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 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 10-30厘米第三式:白鹤亮翅③ 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 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 -- 60°),随后脚掌 曼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 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 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 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 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 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 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 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 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 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 尖向前;眼看右手了1夕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起先学习练习太极拳一、训练方法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宁静集中,用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行牵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软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温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起伏,连接和顺,到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镇静,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镇静,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行运用拙力二、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态的要求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行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敏捷,不行惊慌;肩──平正松沉,不行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行松软;胸──舒松微含,不行外挺或有意内缩;背──伸展伸拔,称为拔背,不行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敏捷,不行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行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用劲力贯注下肢,不行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三、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态,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需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顺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行片面理解不用力。
假如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改变,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理念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喜爱。
而太极拳的基本功是掌握太极拳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以“太极十大基本功”为主题,对这些基本功进行分解教学。
一、站桩:站立时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意念集中,保持身体的平衡。
通过站桩可以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呼吸,增强稳定性和耐力。
二、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动作的开始,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起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
三、托球:托球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之一,通过练习托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双手握拳,手掌向上,手腕放松,手臂自然下垂,肩部放松,整个身体呈放松状态。
四、分腿:分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脚尖向外微微旋转。
五、转身:转身是太极拳动作的关键之一,通过练习转身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转身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步稳固,腰部旋转,手臂伸直。
六、上步:上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上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七、下蹲:下蹲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下蹲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臀部坐下。
八、扫腿:扫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扫腿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腰部扭转。
九、进步:进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进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十、收势:收势是太极拳动作的结束,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收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身体呈放松状态。
通过对太极十大基本功的分解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巧,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太极拳是一种兼具武术和养生功能的传统拳术。
它强调慢、柔和、圆润的动作,并注重内外兼修。
如何正确地执行太极拳动作,能够帮助人们获得身心健康的效益。
以下是太极拳动作要领的详细解析。
第一节:准备动作太极拳的准备动作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进入太极拳的状态。
首先,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重心放在双脚中间;膝盖稍微弯曲,保持舒展感;骨盆前倾,腰松、腹收;然后松开肩膀,将双肩放松下沉;头部保持自然状态,不向前伸展;双臂自然下垂,微微向外旋转。
整个身体要感到松软轻盈,不要过分用力。
第二节:起势动作起势动作是太极拳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动作。
首先,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右腿上,尽可能地伸展右腿;随着右腿的伸展,身体逐渐竖立起来,同时左腿也要稍微弯曲;然后,双臂微微向上抬起,手心朝下,手臂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头部也要随着身体的改变而逐渐抬起,目视前方。
第三节:云手动作云手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动作,它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柔软的身体和灵活的动作。
云手有左右两个动作,首先我们来介绍左云手。
首先,将身体向左边旋转,同时将左脚迈向左前方,脚腕与前脚尖对齐,重心转移到左脚上;然后,右脚随着身体的旋转向左后方移动,继续旋转身体,同时右手向前伸展,左手收至胸前,手腕微微下垂;头部也要随着身体的变化而转向左侧,目视前方的左手掌。
而右云手与左云手相反,动作相似。
先将身体向右侧旋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右手向前伸展,左手收至胸前,头部转向右侧。
两个云手动作的练习要迅速而流畅,不显得僵硬。
第四节:闭式动作闭式动作是太极拳中的最后一个动作,也是收式的过程。
首先,双脚变为并拢的姿势,与肩同宽;双膝微微弯曲,重心放在双脚之间;双臂随身体自然下垂,微微向前推出,手腕自然下垂;头部保持正直,目视前方。
整个动作要放松柔和,不要用力。
总结:以上便是太极拳动作要领的详细解析。
太极拳注重柔和、流畅的动作,需要通过练习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太极基本功图解
太极拳基本功图解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一)太极热身功1.磨掌扶身(金蝉脱壳)做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相搓至温热后,分别沿鼻两侧向上推摩至头顶,然后向下摸颈部、胸部、腹部,到腹时,两掌沿腰带处,分别向两侧环行摸推至两肾俞,再屈膝下蹲顺大腿后侧摸搓至踝关节处,两掌分别握搓踝关节,转至脚腕前面,再沿小腿、大腿、腹部前面,上行至脸部起始部位,循环练习十数次。
(图1-9)要求:两掌运行要慢,用力由轻渐重,同时配合呼吸。
身体随两掌运行路线依次放松。
目的:通过循经按穴地推摸身体,使经络畅通,体表预热,收到舒经活血、热身的功效。
2.推腹搓腿(大鹏压嗉)做法:两掌腹前交叉,揉腹一圈后,左掌推搓左腿内侧,右掌推搓左腿外侧缓慢地边推搓边屈膝下蹲,推至踝关节两侧,再原路返回,腹前交叉揉一圈后换推搓右腿,方法相同,左右对称。
练习十数次。
(图10-13)要求:两掌紧贴大腿的两侧,下蹲时要有意屈膝压踝。
目的:疏通两腿两侧经络,重点活动膝、踝关节,增加承载重压能力;推腹时使内部脏器得以锻炼。
3.扶膝起背(金蛇出洞)做法:两脚开立成马步,两手扶膝,抬头俯身,使背脊内凹,然后,意想命门、大椎等穴,依次缓慢起身,反复练习十数次。
(图14-17)要求:背脊下凹与升起时,要按穴位依次活动。
目的:增强背脊的活动能力,刺激穴位,畅通经络,为体会“内气”升降打好基础。
4.摇头拔背(乌龙摆尾)做法:两手扶膝。
头向右,右肩向左腿方向内旋,拔伸右侧背部肌肉,身体左转,然后左右交换做,左右对称。
反复练习。
(图18-19)要求:动作柔和缓慢,拧转尽量幅度大些。
目的:使肩关节及背部腰肌在旋拧中得以活动,起到增加灵活性及热身的作用。
5.转髋绕膝(大蟒缠身)做法:两手按膝,以膝关节为绕点,通过转髋绕膝,左右绕“8”字,带动下肢各关节运动。
十数次。
(图20-21)要求:绕“8”字时,开胯圆裆,绕转灵活。
目的:提高髋、膝、踝的灵活性,增加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弹性。
练习太极拳地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大致说来,练太极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滤式)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
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全部锻炼过程中,不管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
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保证作用,应该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
“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
“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排除不必要的紧张。
正确运用这两个要点,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其它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
因此有人把“松”“静”两点作为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对“松”“静”这个基本要求的掌握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加深体会的,它和技术练习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对待。
下面把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属于打基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端正打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要保持上体自然正直,腰脊中正,两肩、两胯自然放松,不可俯仰歪斜,或耸肩膀、扭胯。
其它部位也要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参照前“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部分)。
忽视任何一个部位的要领,必然牵其它部位,造成错误定型和错误动作。
例如姿势中臀部外突,必然牵连腰部和胸部前挺,腹肌紧张。
因此,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
太极拳基本动作讲解
太极拳基本动作讲解一、起势起势是太极拳的预备动作,要做好起势动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重心放在两腿之间。
2. 两臂自然下垂,静立呼吸,眼平视前方。
3. 屈膝屈髋,缓慢下蹲,同时松肩沉肘,将两臂慢慢抬起至与肩平。
4. 然后双手旋转,左手至右手背,右手至左手心,成抱球状,两手掌相对,手心朝上。
5. 将两手抬至胸前,手心相对,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呈捧球状。
6. 然后双手慢慢向下、向外旋转分开,左手向下至右手背处,右手向外至左手心处。
7. 最后双手慢慢收回至胸前,手心相对,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呈捧球状。
二、揽雀尾揽雀尾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四个部分进行练习:1. 掤:右手从身体右侧起,向上向外旋转至肩平,左手从身体左侧起,向下向外旋转至腰间。
同时右脚向后退一步,重心移至左腿。
2. 捋:身体向右转动90度,右手从肩部向下向外旋转至腰间,左手从腰间向上向外旋转至肩部。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重心移至右腿。
3. 挤:身体向右转动90度,双手从腰间向左右两侧分开至肩部高度,然后双手向前推出。
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重心移至左腿。
4. 按:双手从左右两侧向下向外旋转至腰间,然后双手向前推出。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重心移至右腿。
三、搂膝拗步搂膝拗步是太极拳中一个重要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四个部分进行练习:1. 左搂膝拗步:右掌从身体右侧起,向上向外旋转至肩部高度;左掌从左腰间起,向下向外旋转至左膝外侧。
同时身体向左转动90度,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2. 右搂膝拗步:左掌从身体左侧起,向上向外旋转至肩部高度;右掌从右腰间起,向下向外旋转至右膝外侧。
同时身体向右转动90度,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3. 左搂膝拗步(回身):左掌从腰间向下向外旋转至左膝外侧;右掌从上向下向外旋转至右腰间。
同时身体向右转动90度,左脚向右脚并拢。
4. 右搂膝拗步(回身):右掌从腰间向下向外旋转至右膝外侧;左掌从上向下向外旋转至左腰间。
初学太极拳第一节
初学太极拳第一节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运动,也是一种练身心的健身方式。
太
极拳注重呼吸调节和身体协调,通过缓慢的动作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在学习太极拳时,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身法和招式。
首先,我们
要站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手自然下垂,呼吸自然。
然后,我们进
行“起势”,双手慢慢抬起,侧身转动,同时向前踏出一步,完成起势。
接下来,我们进行“左右云手”,先向左侧旋转身体,双手左右
分开,再向右旋转,双手合并。
随后,我们进行“单鞭”,将左手放
置胸前,右手向前伸出,双眼注视前方,意念集中。
最后,我们进行“收势”,双手向下收回,回到起始姿势。
这些基本的身法和招式需要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才能更好地练习
太极拳。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稳定和身体平衡,避免运动损伤。
总之,太极拳是一种练身心的健身方式,通过缓慢的动作和呼吸
调节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初学者要掌握基本的身
法和招式,反复练习,逐步提高技能水平。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姿势训练:太极拳注重身体的统一协调,正确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保持身体挺直,头顶抬起,胸微收,腹部收紧,尾椎下沉,意念集中于丹田。
2. 呼吸训练:太极拳注重以自然深长的呼吸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通过深呼吸慢吐气,使呼吸变得平缓有节奏,与动作的运动配合。
3. 动作训练: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熟悉和掌握。
可以按照太极拳套路的顺序,逐渐练习各个动作,并逐步连接起来。
4. 力量训练:太极拳的力量不是以肌肉力量为主,而是以内劲和气劲的运用为特点。
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练习方法,如太极拳推手练习、球体练习等来提升内劲和气劲的发挥。
5. 意念训练:太极拳是一种内外修炼的武术,注重意识和意念的运用。
练习太极拳时要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每个动作的内在感觉。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是一个全方位的训练过程,需要不断练习和修炼方能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杨氏太极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3篇)
第1篇一、概述杨氏太极85式太极拳,是杨氏太极拳的代表性套路之一,由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先生创编。
该套路动作柔和、缓慢、连贯,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和技击功能。
本文将对杨氏太极85式太极拳进行分解教学,帮助初学者逐步掌握这一传统武术。
二、准备活动1.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双脚并拢,脚尖向前,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
2. 热身运动:慢跑或原地踏步,活动筋骨,使身体充分热起来。
三、基本动作分解教学1. 揽雀尾(1)起式: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双脚并拢,身体放松。
(2)左搂膝拗步: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前向上,向右上方划弧,掌心朝上;左手向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朝内。
(3)搂膝:右手继续向右上方划弧,掌心朝上;左手向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朝内,与右手成搂膝之势。
(4)前推掌:右手由搂膝势变掌,掌心向前;左手收回,置于右腕处,掌心朝内;同时,左脚跟离地,重心前移。
(5)回收左脚:左脚跟落地,重心后移,成左弓步。
2. 手挥琵琶(1)起式:与揽雀尾起式相同。
(2)左搂膝拗步:同揽雀尾左搂膝拗步。
(3)手挥琵琶:右手由搂膝势变掌,掌心朝上;左手向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朝内;同时,左脚跟离地,重心前移。
(4)回收左脚:同揽雀尾回收左脚。
3. 高探马(1)起式:与揽雀尾起式相同。
(2)左搂膝拗步:同揽雀尾左搂膝拗步。
(3)高探马:右手由搂膝势变掌,掌心朝上;左手向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朝内;同时,左脚跟离地,重心前移。
(4)回收左脚:同揽雀尾回收左脚。
4. 转身摆莲掌(1)起式:与揽雀尾起式相同。
(2)左搂膝拗步:同揽雀尾左搂膝拗步。
(3)转身摆莲掌:右手由搂膝势变掌,掌心朝上;左手向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朝内;同时,左脚跟离地,重心前移。
(4)回收左脚:同揽雀尾回收左脚。
5. 起势(1)起式:自然站立,双脚并拢,脚尖向前,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
(2)左搂膝拗步:同揽雀尾左搂膝拗步。
打太极拳的四大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打太极拳的四大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克刚、静变动、松驰而不拘、虚实相生的古老武术。
它的基本要领,按照和风格的不同,主要分为:
一、坐姿
太极拳打开始之前,需要做到开始之前进行坐姿的摆放,以保持身体
站姿的平衡和舒服。
两腿并拢,双脚朝前,平行放宽,小腿贴紧大腿,膝
盖微弯。
肩颈放松,身体中轴向上拔,胸部向前,面部放松,双肩自然下垂,脊椎挺直,两手自然放下,臂膀微曲,分势把握,长虹缝际,意主分势,成立方正的拳势,达到平衡状态,以充分发挥体力的变化能力和变动
的自由度。
二、身法
太极拳的身法一般采取长拳打法,肩膀伸展,身体直立,向前拔胸、
向后抬尾,两手手掌准备马步,马步自然而灵活,两腿定,左腿发力,右
腿收力,双手准确扬放,向前拔胸,左肘准确抬胸,右肘侧向前抬胸,向
下收胸,以此练习身法的要领。
三、手法
手法是太极拳的重要基本要领,主要按照贴面、抖擞、叠肘、揉捻、
挤推打、落垂、抬放、拗步、手指搓拗、挤撞练习。
这些手法常速,定力,柔中带刚,不可过大,太极拳要求其身法与手法和谐统一,内外相应,虚
实相生,不受外力影响。
太极拳练习步骤1
太极拳练习步骤第一步:练习拳架练习拳架的目的是增加练习者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刚接触太极拳时不能要求太细,以学会盘架为主要目的。
尽量做到形同。
这一步主要是老师口授,身教。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把太极理论,动作用途讲得过细。
一般来说,这一步需要一个月时间。
然后再用二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套路练熟。
对于初学的人来说,套路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对动作的用途和用意的感悟,以及接下来松沉的练习,不断的改进。
改进的方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太极拳以拳架为体,以推手为用,在练习拳架的时候,基础最为重要,因此有很高的要求,其势要求正确,而且中正安舒,其动作必须缓和,从而做到轻灵圆活。
那么什么是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呢?中:心气中和,神清气沉,其根在脚,即脚下是立点。
重心在腰脊。
也就是说,命意源头在腰隙,精神内敛于内不流于外,就能做到中定沉静。
正:姿势端正,切忌偏斜,但人的各种姿势又各不相同,仰俯伸屈,无法做到端正。
因此我们所说的正,就是说要做到重心正,因为重心是全身的枢纽,重心立开合灵活自如,像骑自行车一样。
安:安然之意。
于自然之中。
不能刻意,没有气滞之毛病,自然而然的气遍全身,要做这些,在练习拳架时就要做到姿势安稳,动作均匀,呼吸平和。
神气镇静。
舒:舒展的意思,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初学时要使全身关节节节舒展,不能故意用力伸张筋骨,于自然之中,徐徐松展,时间长了自然会能做松沉灵活。
轻:轻虚的意思。
但要注意漂浮,练习拳架时动作要做到轻灵缓和,往复自如,时间长了就能生松活之劲。
再后来就能生粘沾之劲。
灵:灵敏的意思,由轻虚而松沉。
同松沉而粘沾,能做到粘沾,就能连随,能连随才能灵敏。
这样才能悟到不丢不顶。
圆:圆是圆满的意思,每一个动作姿势。
务求圆满,这样才能完整一气。
避免断续之病。
推手时用的各种劲非圆不灵,能圆就能活,处处能圆,无往不利。
活:灵活的意思,没有笨迟滞之意,是面各点都能做到的人,那么伸展开合进退仰俯,无不自由。
老拳师传下来的太极拳的七个步骤
老拳师传下来的太极拳的七个步骤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拳术之一。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武术,是一种强调身心统一的内家拳。
太极拳的训练有七个步骤,这些步骤是老拳师从自己的师傅那里传下来的。
第一步是站桩。
也称为“起势”,它是太极拳的基础动作。
拳师必须采取正确的姿势、保持平衡和放松身体,并注意呼吸。
第二步是单鞭。
这是一种单臂擎空的姿势,表示拳师摆脱身体的平衡的方法。
在单鞭的姿势中,拳师需要保持稳定和放松,同时掌握气息的流动。
第三步是提手。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移动的姿势,表示一种飘逸的动作。
拳师必须保持整体协调,使动作流畅自然,并坚定地掌握气息和力量的变化。
第四步是云手。
这是太极拳的特有姿势,要求双手和上下半身的联动协调。
拳师需要迅速地改变姿势和方向,以展示出流线型的整体变化。
第五步是高探马。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踢腿的姿势,要求拳师能够有力地踢出腿,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拳师在练习高探马时,要注意身体的协调和动作的自然流畅。
第六步是拦下勾。
在这个姿势中,拳师采用左右脚交替运动的方法,以展示出灵敏的身手。
在练习拦下勾时,拳师必须注意力量和协调性的变化。
第七步是收势。
这是太极拳的结束姿势,要求拳师平稳地收回身体,并注意身体的放松和气息的调整。
所有这些步骤都需要长期练习和耐心,让拳师能够从内到外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
老拳师通过不断的教导和指导,让太极拳的传统得以流传下来。
太极拳练法详解
太极拳练法详解1、练习任何一个拳式动作,都要将身体分阴阳,分虚实,有开合,即有放大缩小。
身体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下身缩小,则上身放大;前面缩小,则后面放大;后面缩小,则前面放大。
2、任何手上动作开始前,应先放松两肋,后松肩、肘、腕。
3、“松沉”,并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向上升,这就是“沉劲持久,领劲不断”。
4、在拳式练习中,重点不在拳架定式。
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的才是至重要,这样才能形成“绵绵不断,行云流水”。
5、当身体某处地方无法松开时,便不要再想该处地方,转为松开紧张处地方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6、练拳时,要经常保持「三空」,即:手心空、胸空、脚心空。
7、「气敛入骨」乃是用意将双肩和背收向脊骨,并下沉至尾闾。
8、拳式练习时,内劲要有起伏(或升降)。
起伏是由于两跨松开,身体受地心吸力影响慢慢向下沉。
当下沉到底时,身体会自动反弹向上升。
此原则由始至终贯切到整套拳式。
9、我们经常说「松沉」。
怎样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应像一张纸在空气中平放地往下飘荡。
左边沉,右边升。
然后,右边沉,左边升。
这样一飘一荡掉到地上。
10、练气势要意想头、背、胸、臀四张皮。
任何时候只可以扩张其中一张皮。
11、做任何拳式动作都要有对拉。
例如:手向上动,则身向下沉(臀一张皮)。
手向前伸,则身向后*(背皮)。
手走左,则身走右;手走右,则身走左。
手与身好像互相对拉,或是好像一个球向四方八面膨胀。
12、任何一个拳式动作完成后,身法上须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跨扩膝,手上劳工穴透开,意气到达手指。
13、必须在一式的动作完成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式的动作,不可抢先。
(这点我做的不好,总是赶拍似的。
)14、任何一式动作都是由身体的「中线」开始,在「中线」结束。
15、如果手掌、手指能放松,手腕不僵、不丢、不折;则整个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胀满感觉,手指亦会自然张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大致说来,练太极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滤式)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
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全部锻炼过程中,不管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
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保证作用,应该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
“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
“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排除不必要的紧张。
正确运用这两个要点,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其它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
因此有人把“松”“静”两点作为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对“松”“静”这个基本要求的掌握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加深体会的,它和技术练习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对待。
下面把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属于打基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端正打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要保持上体自然正直,腰脊中正,两肩、两胯自然放松,不可俯仰歪斜,或耸肩膀、扭胯。
其它部位也要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参照前“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部分)。
忽视任何一个部位的要领,必然牵其它部位,造成错误定型和错误动作。
例如姿势中臀部外突,必然牵连腰部和胸部前挺,腹肌紧张。
因此,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
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刻板一些,初练起来灵活性稍差,但只要抓住了“身法”中的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以后容易解决。
(二)稳定要使上体端正舒适,必须首先保持下肢稳定。
步型、步法既是姿势当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个姿势的基础。
经验证明,很多人下肢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而多数是由于步型、步法不当。
如果步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以及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
因此必须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单练各种桩步和步法,先把身体重心的变换找清楚。
这样既利于培养下肢的支撑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步法(进步、退步、侧步、跟步等)的要领掌握好。
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多练各种腿法(蹬脚、分脚、摆脚、踢腿、压腿等)和多做腰部的柔韧性练习,也可以增强下肢力量,有利于动作的稳定。
(三)舒松初学时,在姿势动作中要注意舒松自然。
舒松不是软化无力,而是按照规矩,尽量把动作做得舒展些。
任何运动总是松紧、张弛交替进行,太极拳也是如此。
但是太极拳的特点是轻缓柔和,沉着自然,要求“运劲如抽丝”。
初学者往往不适应这种要求,容易使用拙力,造成不必要的紧张,甚至僵硬,破坏了姿势动作的端正、稳定。
初学打基础时必须注意克服识字一毛病,首先由舒松柔和入手,把不必要的紧张和生硬的僵劲去掉,姿势动作力求舒展大方,自然柔和。
(四)轻匀为了较快地掌握太极拳轻缓柔和的运动特点,初学时,注意动作要慢、要柔,用力要轻、要匀。
当然,快和慢是相对的,不是越慢越好。
一般说来,初学者动作慢一些,用力轻一些,易于使动作准确,速度均匀,消除拙力。
初学时如果动作不熟练,可以在姿势之间稍有停顿,体会一下要领,边想边做。
但是动作熟练之后,就要努力保持匀速运动,起落转换不可忽快忽慢,忽轻忽重。
第二阶段着重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规律,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要注意以下要点:(一)连贯打太极拳在姿势动作有一定基础之后,就要努力做到节节贯串。
各个姿势动作要前后衔接,一气呵成,好像行云流水一样,前一个动作的完成,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不容许中途断线。
比如“揽雀尾”动作,初学时可以把、捋、挤、按分成四个局部动作,独立开来;熟练之后,就要把这四个动作衔接在一起,动作中间虽然仍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感,但是一个动作做完了,微微一沉,似停非停,要立刻接下一个动作,整个过程精神贯注,意念集中,不可松懈间断。
本书介绍的太极拳各个姿势动作之间的节奏感,都应这样处理。
(二)协调练太极拳是全身性活动,要求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全身各部位的运动保持协调一致比如做“云手”动作,腰脊转动,带动了两臂在空间划圆,两手掌随着臂部运动不断地内外翻转,两腿支撑整个身体左右移动重心,颈部也随躯干自然扭转,同时两眼不断注视交换的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处处牵连密切配合的全身运动。
我们往往看到练拳已久的人,打起拳来,还发生手脚快慢不一,躯干、四肢脱节的现象。
比如“揽雀尾”的弓步动作,腿已经弓出去了,手还没有“挤”出去(或“按”出去);“搂膝拗步”时,右手搂膝先结束,左手正宗在推掌。
这样,动作支离破碎,就与协调的要求不相符合,违背了“周身相随”的要求。
(三)圆活太极拳的动作是以各种弧形、曲线为基础构成的,练起来灵活,衔接合顺。
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就能自觉地避免动作直来直往和转死弯、拐直角的现象,使动作圆活不滞。
在动作要领上,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体会转腕旋臂(不要故意缠绕)、松肩垂肘、屈膝松跨等要领。
虽然强调走弧形、曲线,但要转动自如,避免故意摇摆。
只要反复按照要领练习,就可以做到变转达圆活,轻灵顺遂。
第三阶段过去有人说,脸太极拳“有着熟而渐悟懂颈”。
练太极拳套路要懂得用劲和换劲的方法。
什么是练套路的懂劲呢?“劲”就是运动中力量的运用,也讲座“劲力”。
懂劲就是了解太极拳的用力特点,掌握用力的要领。
在这一阶段,要着重练习劲力完整,内外统一。
过去有人把这叫做“练意、练气、连力”的功夫,但往往在解释中故弄玄虚,使人难以捉摸。
从练套路来说,“劲力完整”就是之“运动”过程中,力量连绵不断,刚柔相济。
“内外统一”是指意念、呼吸余动作协调配合。
只要经常练习,认证体会,做到劲力完整、内外统一并不困难。
练习重要注意掌握一要点:(一)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在武术练习中,常常把矛盾转换概括称作虚实变化。
太极拳从整体动作来分,除个别情况外,动作达到终点定式为“实”,动作编撰过程为“虚”,从动作局部来分,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扶助支撑活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支撑活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
分清了动作的虚实,我们的用力的时候,就要有张有弛,区别对待。
实的动作和部位,用力要求沉着、充实;虚的动作的部位,要求轻灵、含蓄。
例如动作达到定式或趋于完成时,腰脊和关节要注意舒松、活泼。
上肢动作由虚而实时,前臂要沉着,手掌逐渐展指舒张、踏腕(也称坐腕),握拳由紧而松:由虚而实时,铅笔运转邀请零,手掌略微含蓄,握拳紧而松。
这样,结合动作的促使变化,劲力有柔有刚,张弛交替,大起拳来就激情领有沉着,避免了不分逐次、平均用力和双重、呆滞的毛病。
明白了虚和实、刚和柔的对立后,还要掌握二者的统一。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的运动转化过程(两手、两腿大多是一虚一实相互交替),就是动作做到终点时,也要求各部位关节、肌肉保持少许缩转化余地,过去称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就要求在用力上不能绝对化,既要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语音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柔中寓刚,刚中寓柔,避免僵化、软化现象。
太极拳每个动作、每个瞬间,都是处在几种相反的力量作用下,在相互牵制和对抗中进行的。
比如手臂前推时,掌根向前用力,同时肘部向下沉,肩窝向后缩,上体尽力放松,这样就使力量沉而不僵,两臂像棉里裹铁。
手臂后收时,肩力放松并向后带,肘部外(内)引,手腕也微微放松,使前臂自然而圆活地旋转,既不要突然断劲,又不要故意缠绕摇摆,要使动作轻而不浮,活而不散。
掌握了松紧、张弛的辩证统一,就使劲力动,显示出极柔软又极坚实的特点。
(二)连绵不断,劲力完整太极拳劲力除要求刚柔相济,还要求均匀完整,时时处处不断劲。
断劲就是指力量的中断、停顿、脱节、突变。
要使劲力绵绵不断,就要在动作连贯、协调、圆活的基础上掌握用力(俗称运动)规律。
太极拳用力要求发自腰腿,运用于两臂、两手,达于手指,动作起来,以腰为枢纽,周身完整一气。
初学者往往忽略腰腿,把注意力仅仅放在上肢变化上,结果双手孤立地运动,使动作支离飘浮,散乱断劲。
打太极拳一定要克服断劲的毛病。
例如“云手”动作,两臂交叉划圆一定要在腰部旋转带动下进行。
凡是腰部旋转都要和腿的屈伸、脚的外撇里扣、身体重心移动配合一致。
这样才能使周身力量节节贯串,通过腰脊联成一个整体,十分扎实。
否则,动作就会飘浮无力,如果勉强用力也是局部的僵力或断劲。
我们强调腰腿发力,周身完整,绝不是忽视上肢作用。
太极拳两臂变化最多,是劲力运用的集中表现,决不能忽视。
实际上很多断劲现象也是在这环节上造成的。
练太极拳为了防止断劲,在动作中要求走曲线,转圆弧,上肢屈伸尽量与臂部的旋转相结合,以利于劲力的连贯。
前臂外旋时,注意小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外拧劲;前臂内旋时,注意拇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里裹劲;前推时,除腕部微微塌住劲外,可注意中指或食指领劲,意念中好像力量贯串衔接,完整一气。
概括起来,前面讲的刚柔相济,是指力量的变化;这里讲的连绵不断,是指用力的完整。
(三)意念集中,以意导动练太极拳自始至终要求思想集中。
但在初学阶段,思想大多集中在想该打哪个式子和检查姿势动作是否符合要领上,技术熟练以后,思想就逐渐转到劲力运用方面来。
例如“简化太极拳”中的“揽雀尾”,包括、捋、按、挤四个小动作,熟练以后,我们要把意念集中到运用以及与其有关的想象上。
比如捋劲要有牵引或是捋住物体的想象;按劲要有向前推按的想象,同时与腰腿的用劲结合,意念活动从机械地做动作,转为用意念引导动作,这就使力量和动作更为充分准确,富有内容。
关于太极拳意念引导动作,初学者在理解和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几个要点。
第一,意念集中不是情绪紧张呆板。
意念活动要与劲力的刚柔、张弛相一致,形成有节奏有变化的运动。
意念活动和劲力运用,是统一运动的两个方面,都要体现“沉而不僵,轻而不浮”的特点。
第二,打拳时要注意情绪饱满,精神贯注(包括眼神运用),这是意念活动的重要体现。
练太极拳既不能紧张,也不能疲疲塌塌、毫无生气,在外示安逸的过程中,要精神饱满,自然生动,富有生气。
第三,意念、劲力、动作三者是统一的,但它们的相互关系则有主有从。
意念引导劲力,劲力发生运动。
所以太极拳要求“先在心,后在身”,势换劲连,劲换意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