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13亿人的餐桌问题,见证30年改革巨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篮子工程——13亿人的餐桌问题,见证30年改革巨变菜篮子工程

——13亿人的餐桌问题,见证30年改革巨变

工程总投资:5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88年——至今

这是2008年1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广州市东川路农贸市场考察食品供应情况。

目前世界上因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天会有25000人失去生命,比因艾滋病、肺结核、疟疾三种疾病死亡的总人数都多。尽管全球贫困人口减少明显,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世界的饥饿人口每年都以四五百万的数字上升。目前,全球每年都有500万儿童死于饥饿和相关疾病,到2015年之前全球将共有5000万人口因饥饿死亡。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饥饿状况系列年度报告》世界粮食计划署下属的国际粮食援助信息网统计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国。

如今,我国粮食充足,却有很多人开始为了减肥而少吃饭甚至不吃饭。因为在这些人眼里,粮食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肥胖的根源。当代中国人过了几十年还算不错的日子,总以为有饭吃是理所当然的,可还曾记得中国人民在吃饭问题上为难了几千年。

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湖南爆发饥荒,这是一位农民在埋

葬饿死的孩子。

饥饿的记忆

从历史上看,位于季风区的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根据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统计,“中国过去2200多年间,每6年有一次农业失败,每12年有一次大饥荒。

在过去2200多年间,中国共计有1621次大水灾,1392次

大旱灾,很多时候旱灾和水灾同时出现”。

以黄河为例,这条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民国以前的25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一个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方式的民族,是无论如何对付不了如此密集、暴烈的天灾的。即使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也有限,能挣个温饱就不错了,一遇凶年,转眼间就会衣食无着,难以为生。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地出现,人们时常遭受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估计,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

同样是1946年,处于鱼米之乡的江苏镇江,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和她饥饿的孩子。

1929年,23岁的堪萨斯青年埃得加·斯诺来到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这里没有兵燹,可以说是安宁平和,也可以说是——死寂。没有绿色,树木光秃秃,连树皮也被剥净了。

路边横着骷髅似的死尸,没有肌肉,稍有一点肉的立即被吞噬掉了,骨头脆如蛋壳。所见尽是些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活

尸首:“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每一根骨头。他的眼光茫然无神,他把什么都卖了——房上的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他在烈日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象干瘪的橄榄核儿——这是最后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来曾经是一个人。”

“儿童们甚至更加可怜,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一样。

女人们躺在角落里等死,屁股上没有肉,瘦骨嶙峋,乳房干瘪下垂,象空麻袋一样。”饥饿的人们无力走出纵横千里的饥饿圈,只好卖儿女卖婆姨卖自己。

斯诺在西北看到,大量最好的土地上都种上了鸦片,国民政府对灾民漠不关心。地狱般的经历,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觉醒点”。他从这里认识了人间的真相,转而开始为中国的命运大声疾呼。

就像当年的米国国务卿艾奇逊说的,饥饿是历代中国政府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曾经的粮食计划供给体制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相当长的时间(1950年代~1980年代)内推行计划经济,推行之初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大气候以及日本侵华、国共内战有直接关系。经历战乱之后建立的新政权面临粮食等生活资料匮乏,必须尽快恢复生产,在此形势下的针对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质实行“定量供给”,粮食供给为其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措施为按人口规定粮食指标,实施过程中城市和农村实行二种不同的制度。

计划经济时代,推行农村基本粮食保障政策;非粮产区特别是农场、林场等实行“定量供给”,通过地方政府统筹来实现。城市、集镇的非农业人口(以户籍为准)的粮食计划指标的落实通过“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应本)作为载体来实现。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在指定的国有粮店凭“居民粮食供应本”即可购买到计划粮食,也可以在指定国有粮店凭“居民粮食供应本”领取相同数额的“粮票”。粮食指标数对应于相同数量的大米或精制面粉及其成品数量(重量)。

在推行以前,曾出现过粮食配给制,主要局部范围如军队、学校或战时的机关。粮食供应的计划指标分为“国家计划”的国家粮和“地方统筹”的地方粮(又称为“统筹粮”)。“国家计划”对象多为地级市、省会城市、直辖市和重要厂矿企业;“地方统筹”则多为一般城市、县级政府驻地和集镇。“粮食计划供

给体制”为全国城镇居民的基本粮食保障制度,也是当时广大农民及其子弟所追求的重要目标,1990年代前后曾出现全国性的“买户口”的现象,直至1993年全国取消粮票为止才淡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保证的“居民粮食供应本”到2005年仍旧在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一直保存着。1958年,甘肃武威农场里,几个穿破棉袄的光腿、赤脚孩子.

1958年,河北怀来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

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和其他政策失误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尖沙咀火车站大批香港市民肩挑粮油副食品排队搭乘火车回内地省亲接济同胞。九广铁路终后改为香港文化中心及海傍公园,只剩下车站钟楼。

1962年8月,渭河发洪水时,两岸的人打捞浮草作燃料。

这是1979年夏天,杭州庆春路、众安桥路口,这里是杭州两个买卖票证的地点之一。他们在用粮票交换鸡蛋,一斤粮票在农村能换8到10个鸡蛋,在城里只能换五六个,这些“倒

爷”就在城乡之间倒卖粮票,赚取差价。在以前倒卖粮票是要被当作“投机倒把”被抓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服装商店,商品极为单一,买布需要凭布票。

菜篮子工程

起步于1988年的“菜篮子工程”,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民经济快速成长时期,解决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这项旨在增加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水果等主要鲜活农产品供给,内容涵盖生产、加工、流通和宏观调控,地域涉及全国大中城市和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的社会经济工程,经过20年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