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临床效果观察
时辰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时辰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时辰药理学、知识准备、实践方式以及案例分析等进行综合归纳,进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结果按照时辰药理学对用药方案进行合理规划,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对于促进合理用药以及提高临床治疗成效是非常有利的。
结论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时辰药理学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时辰药理学;合理用药;临床成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rono pharmacology on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time pharmacology, knowledge preparation, practice methods and case analysis, so as to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Results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medication scheme according to Chrono pharmacology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very beneficial to promote rational medi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rono pharmacology can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to a certain extent.[Key words] Chrono pharmacology; Rational drug use; Clinical effect时辰药理学在人体生物节律以及药物效应层面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并且人体激素分泌以及酶活性都会表现为节律性变化,会使机体对药物的代谢、生物利用度、血浓度以及排泄等显示为昼夜节律性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药物疗效以及药物副作用带来影响[1]。
第十四章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第十四章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第十四章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黄贵东讲师临床药理教研室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时辰药动学第三节时辰药效学第四节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学近日节律性:生物周期性以日为周期;近年节律性:生物周期性以年为周期;时辰药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作用或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即时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下对机体的作用,即时辰药效学。
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Jean-Jacquesd'Ortous de Mairan 在18世纪首次描述了生理节律Franz Halberg创造了单词circadian(生理节律)在1940s开始时间生物学实验研究美国时间生物学之父第一节概述时辰药理学( Chronopharmacology )将生物节律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药理学研究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在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下考虑药物作用。
用时辰药理学的原理制订最佳给药方案,可以取得最适疗效、最小毒副作用。
对于身患绝症(如癌症)和使用毒性较高或价格昂贵药物的患者,应用最佳时辰给药法,尤能显示其优越性。
节约药费、降低毒副作用,又可提高治愈率。
研究对象药动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环节,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生物转化和排泄。
这些环节均有自身的昼夜节律性改变。
时辰药动学是研究人体药动学参数节律性变化的科学。
节律变化最主要的是昼夜节律,其次为月节律和年节律。
时辰药动学研究的主要参数:峰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消除速率常数、吸收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Vd)、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等。
第二节时辰药动学一些药物的吸收过程和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药物的吸收机制:被动扩散、主动转运和胞饮等。
口服药物的吸收受药物理化性质、胃肠道生物膜面积与结构、胃排空速度、pH及胃肠血流量的影响。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度脂蛋白受体的合成,从而起到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水平的作用。从生理学角度看,胆固醇的合成在夜间 比较活跃,晚上服用调脂药,其药物起效时间恰好与胆固醇合 成时间吻合,能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达到最大疗效,所以晚 间给药的治疗效果要比日间给药效果更佳。 1.4抗血小板聚集药小剂量阿司匹林因其显著的抗血小 板聚集作用,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首 选药物。传统的阿司匹林片因胃肠道刺激大逐渐被肠溶片所 替代。肠溶剂型空腹服用后会很快进入肠道,不会在胃内长 时间停留,从而可以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胃肠道副作 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临床上医嘱多为1次/d, 对于是清晨空腹服用还是晚睡前服用仍存在一些争议。有学 者认为在早7时前服用为佳;也有认为脑梗死多发生在夜间, 故建议服药时间以晚上为佳旧一。 1.5强心苷类药人体对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的 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此时用药比其他时间的给药疗效高 约40倍,所以这个时间抢救心力衰竭患者时使用强心苷药物 就不能按照常规剂量给药,应适当减少剂量避免出现严重的 毒副作用。 2糖尿病用药 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降糖药物都适合餐前或餐时给药。 2.1磺脲类药磺脲类降糖药是一种胰岛素促泌剂,降糖效 果强,药效持续时间长,对于控制餐前与餐后高血糖都有帮 助。此类药物一般应在餐前30 rain服用,服药后1~2 h血药 浓度达到高峰,而人体进食后2 h血糖也达峰值,从而发挥最 大的降糖效果。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使 用这类药物可减少服药次数,患者的依从性大大增加。但是 针对血糖波动大,三餐后血糖均较高的患者则不适宜每日2 次的给药方案,应加强午餐前的降糖用药,使用短效磺脲类制 剂或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等协同降糖。肝肾功能 不全患者或老年患者在服用磺脲类药物时应慎重,尽量选作
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摘要】参考大量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分析机体对常用药物代谢的节律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给药,既提高了疗效,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关键词】时辰药理学;合理用药时辰药理学[1](chronopharmacology)是研究与时间相关的机体对药物的生理反应,包括药理效应与毒性、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等依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1心血管类药物正常人24h动态血压(ABPM)曲线呈“两峰一谷”的“长柄勺”形状,昼夜血压有一定的节律,即6:00~10:00、16:00~18:00血压最高,达到峰值,到午夜02:00~03:00降至最低谷。
传统的一日三次的等剂量等时间间隔的给药方法虽然能使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保持相对恒定,但不能平稳降压。
所以不宜按照传统的给药方法,而是要根据血压变化的特点,选择最佳给药时间。
半衰期较短、一天需多次服药的药物如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宜在上午9:00~10:00及下午17:00~18:00点两个血压峰值前0.5h给药,以产生明显的降压效果,因9:00~10:00血压为主峰,下午17:00~18:00血压为次峰,上午用药量应略大。
有研究表明[2],不同类型药物对24h 血压的影响不同,β受体阻断药主要降低白天血压,但夜间服用长效β受体阻断药可防止晨起心率快、血压升高和心肌缺血;ACEI夜间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并能改善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特征。
硝苯地平对血压的昼夜波动影响较强,早晚两次服用20~60mg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可明显控制血压的节律性波动,维拉帕米则与硝苯地平相似而作用较弱[3]。
受体阻断药如特拉唑嗪宜在睡前服用既能有效控制非勺型患者夜间的高血压,又能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的发生。
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在早上7:00服用副作用最小,呋塞米在上午10:00服用作用最强。
2消化系统类药物为很好地发挥疗效,消化系统药物大多在餐前服用,如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胃肠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颠茄合剂;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空腹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需注意的是这类药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若需合并应用制酸药,则两类药应间隔1小时服用。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二)2024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二)引言概述:在医学领域中,药理学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辰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了不同时辰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以及药物疗效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方面来探讨时辰药理学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一、时辰药理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1. 不同时辰药物的口服吸收率差异2. 细胞外液pH值的日变化及其对药物吸收的调控3. 胃肠蠕动的时间节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4. 经皮递药在不同时辰的吸收差异5. 特殊时辰(如睡前)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二、时辰药理学对药物分布的影响1. 血浆蛋白结合率受时辰的影响2. 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差异3. 细胞膜通透性在不同时辰的变化4. 脑血屏障透过性的时辰相关性5. 时辰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三、时辰药理学对药物代谢的影响1. 肝脏药酶活性的昼夜节律2. CYP酶系统在不同时辰的表达情况3. 肠道菌群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与时辰的关联4.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在不同时辰的变异性5. 时辰调控药物代谢的临床应用前景四、时辰药理学对药物排泄的影响1. 药物经排泄途径的时辰差异2. 肾脏对药物排泄的时辰调控3. 胆汁排泄在不同时辰的变化规律4. 药物在肠道中的重吸收和时辰的关系5. 时辰对药物排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五、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1. 合理调整用药时间,提高疗效2. 避免用药时间与患者生物节律冲突3. 针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4. 引导合理用药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5. 时辰用药在特定疾病治疗中的实际案例和效果总结总结:时辰药理学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研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用药建议和方案。
合理利用时辰药理学的知识,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时辰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为临床药物研发和合理用药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参考。
11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
40
二、心血管系统类药物
1.降血压药
◎正常人血压 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为双峰一谷型
即清晨起床后迅速上升 8 ~10------高峰或(9-11点) 16~18------高峰,从18点起呈缓慢下降趋势 次日凌晨2~3时最低
.
41
血压-----双峰一谷型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晚上服用抗高血压药 ◎NSAIDs治疗风湿性疾病----晚上用药最合适
.
38
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药物急性毒性的昼夜节律
§尼可刹米皮下注射小鼠LD50 14:00给药死亡率67 %,2:00给药死亡率33%
§小鼠注射氨茶碱LD50 12:00用药死亡率63%,16:00给药死亡率75%, 24:00~4:00给药死亡率仅10%;
第十三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Chrono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
1
吗啡——15: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弱 21: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赛赓定——抗组胺作用在7:00给药,疗 效可持续15~17h, 19:00给药则只能维持6~8h。
◎药物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也有昼夜节律
庆大霉素200 mg / kg 大剂量给药后,测定30天内动
物体重下降率,白昼给药动物体重下降率>夜间
.
39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一、糖皮质激素( GCs) 类药 GCs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峰值 早晨7 :00~8 :00 谷值 午夜0 :00 长期就GC激素治疗 每日晨和隔晨给药,对垂体促肾 上腺皮质的抑制程度最轻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
8 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四、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尿的pH有昼夜节律性 尿的pH有昼夜节律性 pH 水杨酸、阿司匹林等依赖尿的pH从尿排泄 水杨酸、阿司匹林等依赖尿的pH从尿排泄 pH 的药物, 的药物,其排泄也存在昼夜节律 庆大霉素 0时给药:CL降低,t1/2延长,AUC增大 时给药:CL降低,t1/2延长,AUC增大 降低 延长 8或16时给药:药动学参数无差别 16时给药: 时给药
15
地西泮口服给药与注射给药的药动学时辰变化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动物实验已报告药物代谢酶有昼夜节律性 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持续时间 酶活性最低的时间段(明期)最长 酶活性最低的时间段(明期) 酶活性最高的时间段(暗期) 酶活性最高的时间段(暗期)最短 阿司匹林6 00时给药,消除慢、 阿司匹林6:00时给药,消除慢、半衰期长 时给药 某些抗肿瘤药以一定的速度持续静注, 某些抗肿瘤药以一定的速度持续静注,也表现出 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第4节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传统用药方案: 传统用药方案:等剂量多次给药 药动学、药效学、毒性都有节律性 药动学、药效学、 药效最好、 药效最好、毒性最低 时间治疗学
21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时辰药理学
全日量早8 全日量早8点给药优于等量多次给药 先多后少优于一日一次给药方案
二、糖尿病与胰岛素时辰治疗
哮喘发作的昼夜节律与时辰治疗
呼吸困难在23:00-5:00, 呼吸困难在23:00-5:00,发作多见于凌晨 23:00 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交感水平下降、 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交感水平下降、乙酰胆 碱和组胺敏感性增加、 碱和组胺敏感性增加、糖皮质激素水平下降 β2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 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 β2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 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晨间用药效果好 糖皮质激素:清晨用药效果好, 糖皮质激素:清晨用药效果好,副作用小 氨茶碱:白天吸收较快,而晚间吸收较慢, 氨茶碱:白天吸收较快,而晚间吸收较慢,可 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方案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精华版)
体的作用 时辰毒理学:研究机体的内在生物节律对药物毒性作
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以及研究药物毒性对机体生物节 律的损害作用
研究目的
PA R T. 1
根据时辰药理学选 择最佳给药时间以 充分调动人体积极 的抗病因素,使药 物治疗适应机体节 律,发挥最佳疗效, 避免或减少不良反 应,诱导紊乱的人 体节律恢复正常, 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心血管系统药 • 强心苷类 • 抗心绞痛药 • 高血压药
※β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持抗剂 ※有机硝酸盐 ※ACEl
1、时辰药效学-----糖皮质激素
正常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 节律性,午夜12时血浓度最低, 凌晨渐升高,上午8-10时最高,此 节律性变化受ACTH影响。
推荐糖皮质激素早晨8-10点一 次顿服,可降低皮质功能减退,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时辰药效学-----心血管药物----抗心绞痛药
1.心肌缺血有两个高峰 主峰:上午6~12时—最为明显 次峰:下午18~24时 2.心绞痛发作高峰为上午6~12时 3.应用方案:上午或早上应用。
4、时辰药效学-----他汀类调血脂药
1.肝内胆固醇合成具有昼夜节律性—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 2.应用方案:晚上给药 例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宜在晚上服用,阿托伐他汀、瑞 舒伐他汀属长效制剂,任意时间服用即可。
3、时辰药效学-----心血管药物----降血压药
➢降血压药应用方案:
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清晨一次顿服,可有效控制血压的高峰。 如效果不满意,下午仍有高峰出现,可以约下午14:00时再加服1次。
3、时辰药效学-----心的敏感性以凌晨 4:00最高,比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约高40倍。 2.暴风雪气候和环境气压低时,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3.应用方案:早晨或遇有暴风雪时应用强心苷应减少剂量,否则易岀现 毒性反应。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系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系王文文【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32【摘要】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理作用与昼夜节律关系的一门学科,结合临床需要,其能够为临床选择最佳用药时间提供参考。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实际,从人体生物节律及药理学方面进行分析、汇总。
同一种药物在一天中同等剂量、不同的给药时间,其疗效和毒性不同。
根据机体自身的节律变化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的时辰节律来选择最佳用药时间,确定给药方案,可提高疗效,还可减少药物的用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The chronopharmacology is to study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harmacology and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a subject relationship,combined with clinical need to choose the best time for clinical drug reference. Refer to the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clinical practice,and analysis from human biological rhythms and pharmacology. The same drug in the same dose a day,a different time of administration,had different efficacy and toxicity. According t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body's own rhythm,hour rhythm changes and medications to choose the best treatment time determining the dosing regimen,you can improve efficacy,but also reduce the amount ofdrugs,and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总页数】2页(P91-92)【作者】王文文【作者单位】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相关文献】1.浅谈时辰药理学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J], 孙建平2.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J], 章峰梅3.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J], 袁刚;何荣芬4.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J], 陈华彪5.临床合理用药中时辰药理学的应用指导作用 [J], 韦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辰药理学及合理用药
05
06
预测新药的疗效和副作用,提高新药的研 发效率。
时辰药理学的历பைடு நூலகம்与发展
时辰药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最早由德国的一位药学家提
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时辰药理学 已经成为一门较为完善的学科, 广泛应用于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
中。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时辰 药理学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前景。
02
根据患者的生物钟节律、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例如,根据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压药使用时间和剂量。
实时调整给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情况,实时调整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例如,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动态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和时间。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意义
药物的吸收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 径进入体内后,会经过胃肠道、 皮下组织、肺等部位的吸收,进 入血液并随血液分布到全身。
药物的分布
药物进入血液后,会随着血液流 经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并按照 一定的浓度分布在这些组织和器 官中。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
药物的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被分解成为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能 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哮喘的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要点一
哮喘的时辰药理学
要点二
合理用药建议
哮喘患者的症状发作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通常在夜间和 清晨较为严重。时辰药理学研究根据哮喘症状发作节律,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对于哮喘患者,推荐在症状出现前或夜间症状较为严重时 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 剂等。同时,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需要,可适当调整用药 时间和剂量。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抗肿瘤时辰治疗
正常细胞周期存在日周期节律性;缓慢生长和 分化良好的肿瘤维持近日节律;快速增值的肿 瘤表现为8~12h的超昼夜节律 不同的肿瘤对化学药物有特定的时间敏感性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高) 青霉素皮试:反应峰值23:32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疗效的昼夜节律
传统观念:药物强度与药物剂量或浓度呈正比 他汀类降血脂药:胆固醇合成主要在夜间合成,
因此晚间给药作用强 茶碱:支气管哮喘多夜间发作,受肾上腺素、
组胺等影响,缓释剂晚间给药优于一日两次给药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第4节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的昼夜节律
单胺类递质的昼夜节律: ➢ 脑内5-HT含量昼期高于夜期; ➢ 血浆和脑内色苷酸含量的昼夜节律和5-HT正好
相反; ➢ 鼠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峰值都出现在夜
间。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血液,尿液、唾液成分的昼夜节律 血糖的特点是昼低夜高、胰岛素浓度在明期较低 而胰高血糖素浓度在明期较高; 游离脂肪酸含量在明期较高;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具有晨高夜低的特点;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时辰药理学
全日量早8点给药优于等量多次给药 先多后少优于一日一次给药方案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二、糖尿病与胰岛素时辰治疗
糖尿病人在空腹时的血糖和尿糖都有昼夜节 律性,在早晨有一峰值,而非糖尿病人则无 此节律性。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健康人或糖尿 病人都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晨5时至9时对 胰岛素最敏感,低剂量给药可获效果。
第十四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第十四章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黄贵东讲师临床药理教研室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时辰药动学第三节时辰药效学第四节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学近日节律性:生物周期性以日为周期;近年节律性:生物周期性以年为周期;时辰药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作用或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即时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下对机体的作用,即时辰药效学。
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Jean-Jacquesd'Ortous de Mairan 在18世纪首次描述了生理节律Franz Halberg创造了单词circadian(生理节律)在1940s开始时间生物学实验研究美国时间生物学之父第一节概述时辰药理学( Chronopharmacology )☑将生物节律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药理学研究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在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下考虑药物作用。
用时辰药理学的原理制订最佳给药方案,可以取得最适疗效、最小毒副作用。
对于身患绝症(如癌症)和使用毒性较高或价格昂贵药物的患者,应用最佳时辰给药法,尤能显示其优越性。
节约药费、降低毒副作用,又可提高治愈率。
☑研究对象药动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环节,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生物转化和排泄。
这些环节均有自身的昼夜节律性改变。
时辰药动学是研究人体药动学参数节律性变化的科学。
节律变化最主要的是昼夜节律,其次为月节律和年节律。
时辰药动学研究的主要参数:峰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消除速率常数、吸收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Vd)、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等。
第二节时辰药动学☑一些药物的吸收过程和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药物的吸收机制:被动扩散、主动转运和胞饮等。
口服药物的吸收受药物理化性质、胃肠道生物膜面积与结构、胃排空速度、pH及胃肠血流量的影响。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时辰药理学又称时间药理学,核心研究机体的生物规律、药物的代谢特点、治疗效果、毒副作用与机体作用的时间规律。
人体的生理变化具有生物周期性,在生物钟的控制调节下,人体的基础代谢、体温调节、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和峰谷值。
机体的昼夜节律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致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和排泄等也具有了昼夜节律性变化。
现在根据时辰药理学,临床对于一些药物选择最佳时间给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季节与临床用药[1]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于时辰药理学也有着较早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
许多古典医学专著如《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千金翼方》等都有着大量与季节有关的用药方法的记载。
比如“冬季不宜用白虎、夏季不宜用青龙”、“冬宜补中益气、夏宜祛风疏气”等。
在用药时间上,中医古方中也有餐前服用、餐后服用、五更服用、晌午服用、不择时间服用等记载。
2.时间与临床用药2.1 早晨或上午起伏式给药2.1.1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高峰是上午8点左右,中午开始下降,午夜0点降至最低。
如果把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与人体的生理节律性同步,既可获得最佳疗效,又减轻了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
研究表明,将传统的每日分次给药方案改为每日上午7:00-8:00一次给药,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对长期用药患者突然停药也很少发生停药危象。
对于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可采取隔日疗法,将两天的总量于一天上午7:00-8:00一次给药,这种给药方法对于需长期用药的患者尤为适合。
2.1.2 降压药正常人24h动态血压(ABPM)呈“两峰一谷”的“长柄勺”形状,即6:00-10:00、16:00-18:00血压最高,达到峰值,午夜02:00-03:00降至最低谷。
传统的一日三次等剂量等时间间隔的给药方法虽然能使血浆中药物浓度保持恒定,但是不能平稳降压。
患者在血压达高峰时,常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且易发生脑出血,而血压最低时又易发生脑动脉供血不足,血流缓慢易形成脑血栓和冠脉血栓。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一)2024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一)引言概述: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它研究了药物在人体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并在临床应用中指导合理用药。
本文将从时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进一步阐述其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时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1. 时辰药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内容3.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4. 时辰药理学与个体差异的关系5. 时辰药理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二、不同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 晨型药理学与夜型药理学的差异2. 昼夜节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3. 时辰对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影响4. 时辰对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5. 不同时间点用药的风险评估及临床指导意义三、合理用药的时辰调整原则1. 药物在人体内的时辰分布规律2. 不同药物类别的时辰调整原则3. 基于疾病特点的时辰用药策略4. 考虑饮食影响的时辰调整建议5. 不同人群的时辰用药个性化指导四、时辰药理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1. 不同时间点用药的治疗效果对比2. 利用时辰药理学优化疗效的实践经验3. 时辰药理学对副作用的影响及规避策略4. 不同时间点给药对药物耐药性的影响5.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指南的关联性及应用前景五、总结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深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合理调整用药时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时辰药理学有望为个体化治疗、精准用药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为医学进步和患者福祉做出贡献。
文末总结:本文从时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不同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合理用药的时辰调整原则。
此外,还探讨了时辰药理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总结了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用药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i第章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h
16
早上或上午服用疗效最佳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 ❖ 在血浆中皮质激素的自然峰值时(早晨7~8时)一次给药,
降低对脑下垂体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 ❖ 如果在远离峰值时的夜间给药,则严重抑制促皮质激素的
7
5.内分泌具有昼夜节律 ❖ 各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都有一定的节律,大多有昼夜节律。 ❖ 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午夜入睡前最少,清晨觉醒后达
到峰值; ❖ 人体催乳素分泌量夜间睡眠时明显多于白天觉醒时。
h
8
机体节律性对药动学的影响
❖ 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动学的影响表现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及排泄。
❖ 由于尿的pH有昼夜节律性,水杨酸、阿司匹林等依赖尿的pH从尿 排泄的药物,其排泄也存在昼夜节律。
❖ 5.机体节律性对反复给药时药物动态的影响
h
11
机体节律性对药效学的影响
降血脂药:晚间给药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强? ❖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活性。
胆固醇的合成受机体节律性影响,夜间合成增加。 茶碱:一天给药一次的缓释剂,并选择晚饭后给药? ❖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多半是黎明前加重的夜间发作型,因此晚饭后给药,
安定
Cmax tmax t1/2
AUC0-
9时给药 高 短 没有差别 没有差别
21时给药 低 长
h
10
机体节律性对药动学的影响
❖ 3.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动物实验已报告药物代谢酶有昼夜节律性
环已巴比妥
睡眠持续时间
肝脏代谢酶活性最低时间段
最长
肝脏代谢酶活性最高时间段
最短
4.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依据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6
1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18
• 给药时间:清晨一次给药。 • 给药原理: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
素有昼夜节律性,早上6~8点是肾上腺皮 质分泌激素的高峰期,然后逐渐下降晚上 10~12点处于低潮期。在分泌高峰期一次 给予全日皮质激素总剂量,不但可以增强 其疗效,而且减少了对机体内源性分泌的 抑制。
10
机体节律性对药动学的影响
• 1.药物吸收的时间性差异 人体对多数脂溶性药物以早晨服用较
傍晚服用吸收快。因此服用这些药物,尤 其是一天服用一次时,尽量选在晚上给药。
硝酸异山梨醇酯:早晨给药其达峰时 间显著短于傍晚给药。
11
• 2.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分布的时间性差异 (1)苯妥英钠或丙戊酸在人体内
尿pH和肾小管重吸收等肾功能具昼夜节律 性,在相应活动期肾功能较高。(人的活 动期在白天,啮齿类动物在晚上)
(1)苯丙胺的人体肾排泄在清晨最大。 (2)亲水性药物(如阿替洛尔)的肾 排泄活动期较快。酸性药物(如水杨酸) 傍晚给药较早晨给药排泄快。 (3)顺铂于6AM给药,肾排泄增加。
14
机体节律性对药效学的影响
15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 吗啡15: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弱,21:00 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 赛赓定的抗组织胺作用在7:00时给药, 疗效可持续15~17h,而19:00时给药则 只能维持6~8h
15
16
※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 传统用药方案:等剂量多次给药 ➢ 药动学、药效学都有节律性 ➢ 药效最好、毒性最低 ➢ 时间治疗学
4
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机体内各种 不同的生理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称 为生物节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第2节 时辰药理学对药动学的影响
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动学的影响表现在影响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
17
一、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早晨服用较晚上服用Cmax升高,tmax缩短的倾向
茶碱:Cmax升高,tmax缩短,t1/2和AUC无 差别,注射时差异消失 阿米替林:结果与前者相似
18
二、机体昼夜节律对分布、蛋白结合的影响
26
第4节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时辰药理学
全日量早8点给药优于等量多次给药 先多后少优于一日一次给药方案
27
二、糖尿病与胰岛素时辰治疗
糖尿病人在空腹时的血糖和尿糖都有昼夜节 律性,在早晨有一峰值,而非糖尿病人则无 此节律性。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健康人或糖尿
病人都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晨5时至9时对
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昼高夜低;平均动脉 压也有相同的节律。
11
常见的昼夜节律
单胺类递质的昼夜节律:
脑内5-HT含量昼期高于夜期;
血浆和脑内色苷酸含量的昼夜节律和5-HT正好 相反;
鼠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峰值都出现在夜 间。
12
血液,尿液、唾液成分的昼夜节律 血糖的特点是昼低夜高、胰岛素浓度在明期较低 而胰高血糖素浓度在明期较高; 游离脂肪酸含量在明期较高;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具有晨高夜低的特点;
动物实验已报告药物代谢酶有昼夜节律性 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持续时间
酶活性最低的时间段(明期)最长 酶活性最高的时间段(暗期)最短
21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动物实验已报告药物代谢酶有昼夜节律性 阿司匹林6:00时给药,消除慢、半衰期长
某些抗肿瘤药以一定的速度持续静注,也表现出
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22
四、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尿的pH有昼夜节律性 水杨酸、阿司匹林等依赖尿的pH从尿排泄的 药物,其排泄也存在昼夜节律 庆大霉素
0时给药:CL降低,t1/2延长,AUC增大 8或16时给药:药动学参数无差别
23
第3节 时辰动力学对药效学的影响
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慢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 尼可刹米:同一剂量,14:00-67%,2:00-33% 氨茶碱:LD50给药,12:00-63%,16%-75%, 24:00及4:00-10%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
第5版
主
编
李
俊
第十一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 合理用药
3
目 录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概述 时辰药理学对药动学的影响 时辰药理学对药效学的影响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4
第1节 概述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
律变化关系的科学。
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机体内各种不 同的生理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称为生 物节律。
8
生物钟特点
谷氨酸(glutamate, Glu)是RHT的主要神经递质 生物节律的内源性特征人和动物处在完全黑暗
的环境中,24小时节律仍然存在,但节律时相逐
渐漂移
9
生物三节律
体力节律 情绪节律 智力节律
10
常见的昼夜节律
睡眠—觉醒的昼夜节律 体节律和睡眠—觉醒节律同 步,白天觉醒期,体温较高、心率较快;夜 间睡眠时,体温较低,心率较慢。
三、心血管药物的时辰药理学
高血压的时辰治疗 人体血压的波动:6~12点较高水平 Β受体阻断剂和钙通道阻断剂对白昼的血压和 心率效果优于夜间 对凌晨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失常效果不佳
31
心绞痛的时辰治疗
心肌梗死早晨的发病率增加,9~10点达高峰 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高峰集中在6~12点 传统的维持血药浓度稳定的观点待思考 硝酸甘油、地尔硫卓效果上午优于下午,但普 萘洛尔相反
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午夜入睡前最少, 清晨觉醒后达到峰值; 人体催乳素分泌量夜间睡眠时明显多于白天觉 醒时。
15
分 类
时辰药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作用或药物 体内过程的影响,即时辰药动学; 另一方面研究药物在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下对机 体的作用,即时辰药效学。
24
药物疗效的昼夜节律
传统观念:药物强度与药物剂量或浓度呈正比 洋地黄:夜间用药较白天用药,敏感性高40倍 普萘洛尔:14:00用药作用最明显(Cmax和AUC最 高) 青霉素皮试:反应峰值23:32
25
药物疗效的昼夜节律
传统观念:药物强度与药物剂量或浓度呈正比 他汀类降血脂药:胆固醇合成主要在夜间合成, 因此晚间给药作用强 茶碱:支气管哮喘多夜间发作,受肾上腺素、 组胺等影响,缓释剂晚间给药优于一日两次给药
胰岛素最敏感,低剂量给药可获效果。
28
24h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
29
尽管如此,糖尿病人在早晨的用量还需增加, 因其糖尿病人的致糖尿因子的昼夜节律在早
晨也有一峰值(早晨糖耐量试验最差),而且
其作用增强的程度较胰岛素更大。
上午8点可口服作用强而持久的降糖药物,使
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
30
5-FU、MTX、6-MP、阿糖胞苷等耐受性在傍晚和 睡眠时最佳;阿霉素早晨给药毒性地而疗效好
36
本章幻灯制作: 何明 刘丹 (南昌大学药学院)
13
血液,尿液、唾液成分的昼夜节律
总蛋白质、尿酸、血清钾具有昼高夜低的特点,
尿素氮、甘油三脂、无机鳞、血清淀粉酶和碱性
磷酸酶则具有夜高昼低的特点;
尿中电解质中的钠、钾、磷酸盐和肌酐等谷值在 4:00~8:00,而峰值在正午到傍晚。
14
内分泌具有昼夜节律
各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都有一定的节律,大多
有昼夜节律。
血浆中蛋白具有昼夜节律性,因而血浆蛋白结合
率高的药物,药物动、药效学可能产生节律性 地西泮
口服给药:早9:00 Cmax升高,tmax缩短,t1/2和 AUC无变化
静脉注射给药:早9:00给药,4h内血中总浓度 高于晚间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也高
19
地西泮口服给药与注射给药的药动学时辰变化
20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5
第1节 概述
长时程节律(如月经周期)
中时程节律(24小时昼夜节律)
短时程节律(如心跳、呼吸节律)
近年节律性:冬眠、洄游、迁徙
6
生物钟中枢: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
7
生物钟特点
光刺激信息是形成昼夜节律的最主要外部条件 外界光刺激信号如何传到生物中枢 视网膜-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不同于经典的 视觉通路(视网膜-视神经-皮层通路)
32
哮喘发作的昼夜节律与时辰治疗
呼吸困难在23:00~5:00,发作多见于凌晨过 敏原的敏感性增加、交感水平下降、乙酰胆碱 和组胺敏感性增加、糖皮质激素水平下降
β2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肾 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晨间用药效果好
33
哮喘发作的昼夜节律与时辰治疗
糖皮质激素:清晨用药效果好,副作用小
氨茶碱:白天吸收较快,而晚间吸收较慢,可 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方案
34
抗肿瘤时辰治疗
正常细胞周期存在日周期节律性;缓慢生长和 分化良好的肿瘤维持近日节律;快速增值的肿 瘤表现为8~12h的超昼夜节律
不同的肿瘤对化学药物有特定的时间敏感性
35
抗肿瘤时辰治疗
人体组织对化疗毒性的耐受程度存在时间差异 通过时间治疗学,可使毒副作用降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