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哲学与人生》课程 期末考查方案
2018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试卷二
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 统考复习试卷(二)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适用于2018 年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 最早的蒸汽火车构造简单,震动厉害,速度比马车还慢,因此广受嘲讽;但是现在的高铁时速已达几百公里,成为广受欢迎的交通工具。
最能体现火车不平凡经历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2 .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地球是方的,当有人提出地球是圆的时,遭到了大家的嘲讽。
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圆形说”的正确性。
后来,牛顿提出地球是椭圆的,也遭到批判。
直到18世纪科学家们对地球进行了测量,才证实地球的确是椭圆形的。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结果 B.人们永远无法做到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C.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D.了解事物的过程总是先有认识,后有实践 3 . 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副教授一直从事分子药物学研究工作,通过10年的研究,尽管期间也有过失败,但是终于在2016年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诺贝尔级别的研究成果。
这表明 A.失败对成功者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B.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C.只要肯花时间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D.只要经过失败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4 . 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概念。
他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这反映“对外开放”政策的哲理依据之一是 A.联系具有主观性和普遍性 B.联系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C.联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D.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5 . 人生给我们每个人的考验,是人生两种不同的境遇。
这两种境遇是 A.顺境与成功 B.顺境与逆境C.逆境与挫折D.成功与失败部门: 班级: 姓名: 学号:□□□□□□□□□6 .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2017 —— 2018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对世界观的看法问题2. 人与物的根本区别是()A. 人有主观能动性B.人有客观性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规律是可以创造的B.C.规律是可以改变的D.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D .物质决定意识C.人会说话D.人会使用工具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可认识4. 秦国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 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
这表明()①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A.①②B. ②③④C. ②③D. ②④6.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A.联系B. 外因C. 发展D. 内因7.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 )A. 出现的时间B. 形式的新颖C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D. 现象的新奇 8.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 学习知识比时间更重要B.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C .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D .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幼师《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杨晓丽考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青年学生应当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要做到知行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是离不开实践的。
所以,制订一份科学可行的行动计划,以计划落实来保障提升自己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计划内容:(1)分析自己现有条件,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对自己形成正确判断。
(2)确定发展目标。
(3)制订详实行动计划。
(4)认真落实行动计划。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后,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哲学原理的内涵,更要帮助学生自觉运用哲学来指导行动。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分析学生的素质,透视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认为本次考试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写出基本合格的文章学生大多行文顺利,完成了600字左右的文章。
由此可见平时教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抓得比较紧。
二、缺乏应变能力从试卷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对试题的变通能力。
部分学生在抄书上的知识点太多,而自己的特点、目标含糊不清,将课本知识用到具体的环境就茫然。
三、表达能力还需提高部分学生能写出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的文章,但是多数学生文章内容较为平淡,或者把以前课文案例硬搬上试卷,这说明学生思路还不开阔,想象能力不强。
四、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开始填写姓名、学校就潦草,这说明平时就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老师的重视。
今后的教学建议一、回归教材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必须回归教材。
不仅要让学生熟悉考点,还要让学生熟悉、明确教材对这些知识、原理的阐述、例证,对课本上出现过的小探究,都要让学生在头脑中过一篇。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A. 柏拉图B. 柏罗丁C. 普罗泰戈拉斯D. 赫拉克利特答案:C2.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存在主义答案:C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A. 培根B. 笛卡尔C. 休谟D. 康德答案:A4. 以下哪个流派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主张悲观主义?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C5. 以下哪位哲学家主张“存在先于本质”?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尼采D. 卡尔·马克思答案:B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道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A. 伦理学B. 道德哲学C. 相对主义D. 绝对主义答案:C7.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A. 洛克B. 霍布斯C. 卢梭D. 孟德斯鸠答案:C8.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意识决定物质”?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实证主义答案:B9.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理性是最高贵的品质”?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柏罗丁D. 普罗泰戈拉斯答案:B10.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人是自由的,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A. 存在主义B. 人文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是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30分,每格2分)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4、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5、(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人生的行动不只受到自身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8、(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9、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0、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选择题(50分,每题2分)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C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B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D )A、个人的体质B、个人的学业基础C、个人的家庭情况D、个人的性格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这表明( B )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5、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B )。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30分,每格2分,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纸上)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与()相符合。
2、()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 )的竞争。
4、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5、()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人生的行动不只受到自身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的制约。
8、()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9、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0、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 )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纸上)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A、个人的体质B、个人的学业基础C、个人的家庭情况D、个人的性格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这表明()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5、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
(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0分)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答案: 1.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2.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
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
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得)1、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 )A.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划分C.对世界观得瞧法问题D.物质决定意识2、人与物得根本区别就是( )A、人有主观能动性B、人有客观性C、人会说话D、人会使用工具3、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规律就是可以创造得B、规律就是客观得,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C、规律就是可以改变得D、规律不可认识4、秦国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得局面。
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得认识,改变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得认识,指导自己得行动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得向导D、规律得存在与发生作用就是绝对得、无条件得5、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得发明”之一。
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得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得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
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③事物得发展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得统一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②④6、( )就是事物发展得根本原因,对事物得发展起决定性作用A.联系 B、外因 C、发展 D、内因7、判断新旧事物得标准就是( )A、出现得时间B、形式得新颖C、就是否符合事物发展得客观规律D、现象得新奇8、“实践就是知识得母亲,知识就是生活得明灯。
”这句谚语得哲学寓意就是( )A、学习知识比时间更重要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得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就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10、事物发展得动力与源泉就是( )A.联系 B、矛盾 C、发展 D、内因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该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1、人生得客观实际包含( )A、社会历史条件B、自身主客观条件C、人生不同阶段得不同特点D、客观条件12、以下哪几个就是规律得特点( )A、客观性B、多样性C、普遍性D、稳定性13.下列哪一些交通工具属于新事物( )A、飞机B、高铁C、动车D、轻轨E、自行车14、哪一些事物或现象具有两面性( )A、足球比赛得攻与守B、自身得优点与缺点C、人得善与恶D、学习得成功与失败E、电池得吸引与排斥15、矛盾得基本属性( )A、同一性B、矛盾性C、斗争性D、联系性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得划∨,错误得划×)16、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与可能性。
哲学与人生考查方案
西安航空旅游学院考查课考查方案表
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哲学与人生
适用专业:12级预科
考查方式:哲学与人生考查当堂进行,题目为简答题百分制。
考查题目:1.人生发展的主客条件有哪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自信与自强对人生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你对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有着怎样的看法?
3.如何看待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4如何看待发展这一问题,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呆呆瞬间和逆境?
5.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6.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有着怎样的特点?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思
维能力
7.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怎样,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吧、目标
8.当代中职生理想信念的状况如何,理想信念对中职生成才有着怎样
的意义
要求: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独立完成。
评分标准:略
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1、出勤率。
2、课堂表现。
(是否积极配合)
3、作业情况。
拟题教师签字:孔建莉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年月日。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查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查题(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哲学的本义是什么(200字以内)哲学的本义主要是指哲学的原义和哲学的研究领域。
1、哲学的原义:哲学一词的英文是philosophy,philosophy由 philia 和 sophia 两个词合成,前者的意思是爱,后者的意思是智慧,哲学便是“爱智慧” 。
2、哲学的研究领域: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1)形而上学,它的问题是什么是存在?它主要讨论有关实在和万物的最终本性。
(2)认识论它,的主要问题是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3)价值论,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正当,什么是美?(2)哲学研究的相关领域:伦理学、社会政治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哲学,另外还有科学技术哲学、法哲学、经济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等二、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你是什么(300字左右)地球上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生物,动物是其中的一种,人类是动物中的高级动物,我是人类中的普通一员。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三位一体。
首先,人具有自身所有特有的自然属性,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体质形态、大脑结构等积极方面的特征,同时又凭借这种特有的肉体组织不断适应劳动。
其次,人具有社会属性。
人在生存交往的活动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系统,从而也铸造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而这一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直接铸造了人类的内在本质。
其三,人在认识活动中获得思维属性,集中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总之,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则是在人的社会属性中被规范和说明的。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有人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
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会怎样来回答他人的生活拥有哪些在牛和昆虫哪里无法找到的目的(600字以上)人是高级动物,是动物中的一种,必然也具有自然属性,所以人也有一部分生命活动与牛或昆虫等普通动物一样,但是这些活动只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小部分。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题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学分:2学时:34 —38班数:9二、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2014 级学生授课教师:1.理论依据:《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现实依据: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德育课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
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
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三、课程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哪个要作用。
(3)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4)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5)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2 、能力目标(1)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用于行动、干预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2)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哲学与人生概述-fl20180304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2、“存在即被感知”、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唯物主义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唯心主义
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唯物主义
书籍推荐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
玩游戏到底好不好?
万物之间的高矮长短是相对的,这是关于事物区 别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哲学智慧。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故事: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 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尽可能 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很勉强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 摇头,叹了口气。
于什么哲学流派?为什么?
Thank You!
谢谢观看!
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
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
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
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
展的历程。
练一练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什么是哲学
概念
“哲学”是探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相统一的学说,是对世界、人生和 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老鼠和牛,谁大谁小?
为什么抖音5分钟,人间2小时?
思考:如果你是另外一位学 生,你的做法是?
哲学与人生 教案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铁校区
课程指导方案(首页)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次 13-15 课 时
2
班级 2016级
(3+2)机电
班 2016级 机械班 2016级 电气二班 2016级
电气一班
周次 13-15 日期 2018-5-29
2018-5-30 2018-6-15 2018-6-8 上课 地点 102、205 203、202
教学 实施
资讯
示范 小组 讨论 计划或 项目实施
实验 实习 实训 √
√
学习情境名称 1-6课 小测验
能力 目标
1.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 目标
1-6课 重点知识
教学 资源
教材、课外资料
教学 方法 开卷考试法、案例分析法;
考核 与 评价 教师评价
作 业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 日期:
课程 学习 指导 意见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铁校区
教师授课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任务:1-6课小测验,详见小测验试卷。
哲学与人生教案复习课程
《哲学与人生》教案一、《哲学与人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德育课,用哲学的思想来指导人生,哲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充满了哲学,用哲学来指导人生,使人少走弯路。
这门课,共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3次课,共15次课。
当然这15次课里,按教务科的要求,还有上四次“安全教育”课,我会灵活地穿插进行讲解。
这样,本学期的课程是比较重的。
安全课会讲的内容有:校园的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交往安全,用电安全,逃生防灾意识等内容。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很好,很适合大家。
我拿到书后几乎一口气看完了,假期就备课好了。
相信书中很多道理对大家都很有帮助。
道理不深,但很有用。
主要内容有:唯物论:尊重客观实际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认识论:知行统一提高能力历史观: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人生问题要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讲,用智慧感悟人生,解决人生成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一单元:人生路。
第二单元:人生态度。
第三单元:人生能力。
第四单元:人生理想。
第五单元:人生价值的问题。
教材的基本线索: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的思路、脉络。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2、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3、运用课本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进行思考,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吴士宏事迹的讨论。
“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生处处有选择。
哲学与人生考查方案
新沂中专2017-2018-2期终考试
《哲学与人生》考查方案
许遵忠
为了考查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向上,特制定本方案:
1.本方案适用范围:16电商(1)、16电商(2)、16航空艺
术和16服装4个班。
2.考查各部分要求和分值
(1)上课(30分)
根据学生上课表现,从出勤,听讲和回答课堂提问及其他配合老师上课情况评分。
满分100分,以扣分的形式,旷课一节5分,迟到一次1分,病假一次1分,事假一次2分,回答问题一次2分,被老师上课批评一次2分最后得分乘以30%得甭想得分。
(2)作业(30分)
本学期作业总次数为满分100分,全做并全优得100分,良好一次扣1分,一般一次扣2分,没有等地的扣3分,缺一次扣5分,最后得分乘以30%得最后得分。
(3)小论文(40分)
结合课本第十一课《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性》所学内容以及自己专业实际,以“让‘我的梦’与‘中国梦’共振”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1.字数在200-300字之间,最多不能超过500字。
(5分)
2.要阐述我的梦和中国梦的内容(10分)
3.阐述清楚为什么要共振?怎样共振?自己如何才能达成自
己的梦想。
(20分)
4.立意要健康科学,能体现自己的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
(5
分)。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考试卷(开卷)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本质与现象是既________,又________的________关系。
(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________。
( )3、________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4、事物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错觉)的区别。
( )5、________与________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________(2)________()8、________的矛盾、 ________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个人理想是____向往和设想。
()10、社会理想是________要求和设想。
()11、信念是________,对某种________深信不疑,并把它奉为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状态。
()12、一个意志活动的完成大致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存在双重进化:________和________。
()15、在讨论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________,又要注意其中的__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哲学与人生》课程期末考查
方案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哲学与人生课程考查方案
本学期,哲学与人生课程拟采用随堂开卷考作为课程考查方式。
目的在于通过开卷考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熟悉和接受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把课本上的哲学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增加对哲学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教师提供试题,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作答,于17周随堂测试并上交。
2、要求:(1)以个人为单位,不得互相讨论或者是使用手机,实行开卷测试;
(2)完成时间为90分钟;
(3)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楚、认真答题;
(4)卷面成绩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
附1:考试题目: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1、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2、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
3、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
4、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
5、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
6、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两个特性。
()
7、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有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联想思维。
()
8、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
9、感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
10、辩证逻辑思维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几种思维方法。
()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6分)
2、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分别是什么(6分)
3、实践的含义。
(6分)
4、实现人生理想我们应该怎么做(6分)
5、理想的特征有哪些(6分)
三、解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理想按内容和性质可划分为?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想。
(15分)
2、我们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联系生活,谈谈个人主义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危害。
(15分)
附2:评分标准
备注:总成绩=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