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课件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初级生产力.ppt
2019-8-23
谢谢观赏
18
(二)黑白瓶测氧法
原理:藻类光合作用的途经和同化产物虽 然因种类组成而有差异,但一般都可以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由于氧的生成量和有机质的合成量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当量关系,即放出1 g 氧相当于合成0.37g碳、0.937 g葡萄糖或 14.70 J,因而通过测定水中溶氧的变化 可间接计算有机质的生成量。
7
初级产量、次级产量
根据生物的营养特点,生产量可分为初级产量 (primary production)和次级产量(secondary production)。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合作 用在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所合成的有 机质的量称为初级产量,异养生物在单位时间 内同化、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 的能量,称为次级产量。生产量是生产力的体 现,一般说来,初级产量和初级生产力是同义 词,但次级产量不一定代表次级生产力。
2019-8-23
谢谢观赏
6
周转率和周转时间
周转率(turnover rate):一定时间内新增加 的生物量(P)与这段时间内平均生物量(B) 的比率(通称P/B系数)。周转率的倒数 (B/P)就是周转时间(turnover time),它表 示生物量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2019-8-23
谢谢观赏
2019-8-23
谢谢观赏
14
藻类的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但吸收的能量必须传递给叶绿 素才起作用,因为只有叶绿素能进行水的光分解作用。
在光合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交替进行,光反应阶段约经
10-5s,暗反应经历时间就慢得多,约为光反应的10 000倍。
光合作用中所形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难溶性的高分子糖 类、脂肪和其他贮藏物质。如果只考虑到有机质成分中碳、氢、 氧、氮、磷五种最主要的元素,就可以用下列近似方程式表示:
浮游植物_精品文档
浮游植物在大小和体积上差别显著,一般根据粒 径大小分为三种类型,即小型浮游植物(Micro,20~ 200μm)、微型浮游植物(Nano,3~20μm)和超微 型浮游植物(Pico,0.7~3μm)。
二、浮游植物悬浮机制
• 分泌粘液或制造胶状物质,使个体减轻; • 形成气囊结构; • 形成比重较小的代谢物质; • 增加身体表面积以增加与水之间的磨擦力。
3、湖泊的混合层和海洋并不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均质的。
在无风、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光、营养、温度 的垂直梯度分布造成了空间上的异质化,使得不同 种类得以在各自的最适区域生长、繁殖,从而使竞 争降到最小。
总之,浮游植物种群多样性可用不同的机制加以 解释,这些机制可能是同时起作用的,但还需要更多 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证实。
(m)
层的种类
1月 8.13 6.3 9.48 11.37
12.66 5.98 8.99
14
4月 14.37 12.85
8.33 7.22 2.34 1.10 7.70
29
7月 2.99 18.37 13.71 15.16
1.32 0.91 8.74
15
10月 10.35 17.22 24.48 18.12
六、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当环境中某种物质的存在量少于浮游植物正常生 长对它的最低需求时,这种物质就成为浮游植物生长 的限制因子。当限制因子的量增加,浮游植物的数量 会以较快的速率增加,直到又有必需资源的量限制生 长速率。
由李比希提出的限制因子概念最初仅适用于化 学营养缺乏(“最小因子定律”)。现在对这一概 念已进行了扩展,并把一些物理参数如光强和温度 等也纳入进来。
表4. 2 湖泊浮游藻类水平分布 (源自章宗涉等, 1995)
《生物监测》教学课件—02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营养类型 贫营养型和低产湖 中营养型 富营养型 高度富营养型
最高日产量 g O2/m2 0.5~1
1~2.5 2.5~7.5 >7.5
1、溶解氧的固定
2、析出碘:加入2.0ml浓硫酸,完全溶解后,放在 暗处静置5分钟
3、滴定:用吸管吸取100ml上述溶液,注入 250ml锥形瓶中,用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微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 续滴定至蓝色恰好褪去。
任务二 黑白瓶测氧法
二、测定方法和步骤
1. 采水与挂瓶 2. 溶解氧的固定与分析 曝光结束,立即取出黑瓶和白瓶,加入MnSO4和碱性碘化 钾进行固定,充分摇匀后,测定溶氧量。
任务二 黑白瓶测氧法
三、计算方法
各挂瓶水层日生产量(mgO2/L)的计算 总生产量=白瓶溶解氧一黑瓶溶解氧 净生产量=白瓶溶解氧一原始瓶溶解氧 呼吸量=原始瓶溶解氧一黑瓶溶解氧
生物监测
项目二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任务一 叶绿素a监测法
测定意义 测定原理 测定方法和步骤 计算方法 环境标准
项目二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水体初级生产力:指水生植物(主要 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
任务一 叶绿素a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
1.是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指标 2.直接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总P(mg/L)
BOD(mg/L )
水色
< 0.001 <1
蓝绿色
0.1~0.3 0.001~
0.01 1~10
绿色
富营养 > 0.3 > 0.01 > 10 黄绿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富营养湖的几项指 标量为:平均总磷浓度大于0.035mg/l;平均叶绿素浓度 大于0.008mg/l;平均透明度小于3m
最高日产量 g O2/m2 0.5~1
1~2.5 2.5~7.5 >7.5
1、溶解氧的固定
2、析出碘:加入2.0ml浓硫酸,完全溶解后,放在 暗处静置5分钟
3、滴定:用吸管吸取100ml上述溶液,注入 250ml锥形瓶中,用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微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 续滴定至蓝色恰好褪去。
任务二 黑白瓶测氧法
二、测定方法和步骤
1. 采水与挂瓶 2. 溶解氧的固定与分析 曝光结束,立即取出黑瓶和白瓶,加入MnSO4和碱性碘化 钾进行固定,充分摇匀后,测定溶氧量。
任务二 黑白瓶测氧法
三、计算方法
各挂瓶水层日生产量(mgO2/L)的计算 总生产量=白瓶溶解氧一黑瓶溶解氧 净生产量=白瓶溶解氧一原始瓶溶解氧 呼吸量=原始瓶溶解氧一黑瓶溶解氧
生物监测
项目二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任务一 叶绿素a监测法
测定意义 测定原理 测定方法和步骤 计算方法 环境标准
项目二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水体初级生产力:指水生植物(主要 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
任务一 叶绿素a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
1.是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指标 2.直接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总P(mg/L)
BOD(mg/L )
水色
< 0.001 <1
蓝绿色
0.1~0.3 0.001~
0.01 1~10
绿色
富营养 > 0.3 > 0.01 > 10 黄绿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富营养湖的几项指 标量为:平均总磷浓度大于0.035mg/l;平均叶绿素浓度 大于0.008mg/l;平均透明度小于3m
07_第七章___海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
海 洋 生 物 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绪论 海洋环境与生物适应 海洋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海洋动物生理研究 海藻引种驯化、种质保存及种质鉴定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海洋微生物
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底栖生物
第九章
第十章
海洋游泳生物
捕捞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第十一章 海水养殖与近岸环境的相互作用
真核细胞型生物:
第一节 浮游植物
一、硅藻门 二、甲藻门 三、其他海洋浮游植物
(一)、外部形态构造
1. 具硅质细胞壁,内层果胶质,外层硅质
2. 细胞壁:上下两壳,大----上壳,小----下壳。 3. 上下壳:壳面(壳套)、相连带
上壳和下壳都不是整块的,皆由壳面和相连带两部分组成。壳面平或略 呈凹凸状,壳面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叫壳套:与壳套相连,和壳 面垂直的部分,叫相连带,亦称带面。
羽纹硅藻细胞壁结构---壳缝
壳缝:羽纹硅藻纲壳面中 央或偏于一侧沿纵轴有 一条裂缝。 壳缝中央或者两端细胞 壁加厚,分别称为中央 节和极节(端节)。 管壳缝:壳缝开口于里 面的是一条细小的管沟, 位于龙骨突上。 龙骨突:壳面一边向上 隆起形成的一条纵走的 脊状突起。
极节
(二).
1、细胞分裂
3 (4) 细胞长圆柱形,冠壳轴很长,具间生带-------------------------------------------------------------------------------------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 4 (3) 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具有突起---------------------------------------------------------------------------------------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绪论 海洋环境与生物适应 海洋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海洋动物生理研究 海藻引种驯化、种质保存及种质鉴定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海洋微生物
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底栖生物
第九章
第十章
海洋游泳生物
捕捞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第十一章 海水养殖与近岸环境的相互作用
真核细胞型生物:
第一节 浮游植物
一、硅藻门 二、甲藻门 三、其他海洋浮游植物
(一)、外部形态构造
1. 具硅质细胞壁,内层果胶质,外层硅质
2. 细胞壁:上下两壳,大----上壳,小----下壳。 3. 上下壳:壳面(壳套)、相连带
上壳和下壳都不是整块的,皆由壳面和相连带两部分组成。壳面平或略 呈凹凸状,壳面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叫壳套:与壳套相连,和壳 面垂直的部分,叫相连带,亦称带面。
羽纹硅藻细胞壁结构---壳缝
壳缝:羽纹硅藻纲壳面中 央或偏于一侧沿纵轴有 一条裂缝。 壳缝中央或者两端细胞 壁加厚,分别称为中央 节和极节(端节)。 管壳缝:壳缝开口于里 面的是一条细小的管沟, 位于龙骨突上。 龙骨突:壳面一边向上 隆起形成的一条纵走的 脊状突起。
极节
(二).
1、细胞分裂
3 (4) 细胞长圆柱形,冠壳轴很长,具间生带-------------------------------------------------------------------------------------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 4 (3) 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具有突起---------------------------------------------------------------------------------------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
浮游植物PPT课件
a.隐藻门 b.异鞭藻门 大多数种类
c.异鞭藻门硅 藻纲
d.普林藻门 e.绿藻门 f.甲藻门 g.裸藻门 h.异鞭藻门真 眼点藻纲
i.j.绿藻门
13 13
• 眼点--趋光性
绿藻:大部分借鞭毛做趋光运动的细胞都含有一个眼点,其眼点位 于叶绿体内,一般位于鞭毛基部附近靠前的位置。 裸藻:眼点不受叶绿体约束,位于细胞前端。
两条光滑的鞭毛间有一条附生鞭毛
15 或定鞭
三、主要类别的具体分类、分类依据及代表藻类
• 1.浮游藻类主要类别分类及依据
• 蓝藻门 • 绿藻门 • 裸藻门 • 甲藻门 • 隐藻门 • 异鞭藻门
• 2.代表藻类
16
蓝藻门
1.蓝藻门分类及依据
蓝藻门有一纲:蓝藻纲,下分三目。
主要区分特征 色球藻目 颤藻目
1992.4 [5] 浙江省主要常见淡水藻类图集:饮用水水源.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1 [6] 周凤霞,陈剑虹.淡水微型生物与底栖动物图谱第二
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4
2
目录
• 一、浮游植物的概念 • 二、浮游藻类的种类及主要特征 • 三、主要类别的具体分类、分类依据及代
表藻类 • 四、浮游藻类生态分布及意义
• 贮藏物质
由于各门藻类的色素成分与比例不同,所以光合作用同 化产物及转化的贮藏物质也不相同。
11 11
杯状色素体
盘状色素体
板状色素体
星状色素体
片状色素体
12 螺旋带状色素体 12
鞭毛(flagellum)
除蓝藻和红藻外,其余各门藻类均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均具鞭毛或仅生殖期 具鞭毛的种类。鞭毛的数目、长短、着生位置等各门有所不同。
浮游植物
中国第二深水湖——抚仙湖 抚仙湖 中国第二深水湖
抚仙湖浮游藻类数量(× 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 表4. 1 抚仙湖浮游藻类数量 ×104个/L )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章宗涉等 1995) 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 章宗涉等, ) 水深 (m) ) 1月 月 4月 月 7月 月 10月 月 0.5 8.13 5.0 6.3 10 9.48 20 11.37 8.33 7.22 40 50 12.66 2.34 1.32 9.45 100 5.98 1.10 0.91 均值 8.99 7.70 8.74 数量最多 层的种类 14 29 15 21
海水:主要是硅藻和甲藻类群。 海水:主要是硅藻和甲藻类群。 淡水:硅藻、甲藻、绿藻、蓝藻、 淡水 : 硅藻 、 甲藻 、 绿藻 、 蓝藻 、 金藻和黄藻的 混合体。 混合体。 寡营养淡水水体中是以金藻和绿藻占优势的群丛; 寡营养淡水水体 中是以金藻和绿藻占优势的群丛; 中是以金藻和绿藻占优势的群丛 富营养淡水水体中是以硅藻和蓝藻占优势的群丛。 富营养淡水水体中是以硅藻和蓝藻占优势的群丛。 淡水水体中是以硅藻和蓝藻占优势的群丛
温带湖泊的季节演替
• 冬季 ,由于水温低、光照强度低和日照短, 浮游植物的 冬季,由于水温低、光照强度低和日照短, 生物量和生产力很低。 生物量和生产力很低。构成冬季水体的优势种往往是几个 门类的耐寒物种。 门类的耐寒物种。
• 春季,早春虽然温度仍然低,但光的增强(高光强和 春季,早春虽然温度仍然低 但光的增强( 虽然温度仍然低, 长日照),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大量增殖(在光限制条件 长日照) 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大量增殖( 下的光合作用不依赖温度) 随后,水温逐渐升高, 下的光合作用不依赖温度);随后,水温逐渐升高,藻 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营养, 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营养,此时个体较小且生长迅速的 种类便成了春季水华的优势种群; 种类便成了春季水华的优势种群;随着水体中的营养物 质减少和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增大,春季水华结束。 质减少和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增大,春季水华结束。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浮游植物也是地球上固碳固氮的重要生物。浮游植物尽管微小,但(主要是)海洋扩 大了它们的作用。浮游植物固定的碳、氮的总量比全世界陆生植物的固定总量都要多。据推算 ,浮游植物光合 作用生产的有机碳的总量约为高等植物的7倍,每年约能固定1.7亿吨的氮素。科学家推算,全球每年要产生大 约1000亿吨的二氧化碳,而陆生植物只吸收大约520亿吨,剩下的大部分被浮游植物吸收了。
发光海滩
2014年1月,来自中国台湾的摄影师威尔·霍(Will Ho)在马尔代夫海滩上庆祝婚礼时,有幸见证了会发光的 海岸线这一神奇景象。夜晚,在他的镜头下,一簇簇发光的小型浮游植物如萤火虫般随波荡漾,最终被冲到岸边, 在黑夜中排成一条耀眼的光带,沿着海岸线形成了一条发光的“路”。
这一奇观是由于近海域会发出生物荧光的浮游植物受到海浪的冲击产生的。由于起风,这些会发光的浮游植 物受到海浪的冲击,便开始活跃起来。
浮游植物死后,遗体会连同它们所固定的碳降下,长年累月地堆积在海底,形成海底石油。它们对地球上的 气温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类把石油从海底抽上来使用,又把大量的碳释放到空气中,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含量比过去2000万年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浮游植物素有“海洋牧草”之称,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 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关系,世界著名渔场都处于藻类丰富的海域。
感谢观看
虽然它们已为人熟知,但近年来生物学家才找到产生这一奇观的原因。海洋生物学家豪尔赫·里巴斯(Jorge Ribas)说,这片水域有许多名为“多边舌夹藻”(lingulodinium polyedrum)的发光植物。当这些生物受到外力 作用,例如,浪涌潮汐作用,或是皮划艇、冲浪者等经过时,它们就开始活跃起来,从而产生了发光效果。
浮游植物—认识黄藻(水生生物学课件)
二、黄藻纲
• 常见三目,即异丝藻目、异球藻目、异管藻目。 • 异球藻目:单细胞,定形或不定形群体,非丝状体。 • 异丝藻目:植物体丝状,“Η”形的细胞壁。色素体1至多个,周
生,盘状、片状或带状,贮存物质为油滴或颗粒白糖素。 • 异管藻目:植物体为多核细胞。上部为球形、倒卵形,有时为管
形囊状体。下部为分支假根。色素体多数,盘状,同化产物为油 滴。
中。
扁形膝口藻在我国较常见,常在温暖季节出现于肥水鱼池中。 大量繁殖时,形成云彩状水华,水色呈黄绿色,为鲢鳙的良
好饵料。
赤潮异弯藻
• 藻体单细胞 藻体单细胞μm,宽6~15μm。 细胞腹部略凹,从此处伸出 2条不等长鞭毛,长者约为 细胞长的1.3倍,短者为细 胞长的0.7~0.8倍。
本目仅一科一属。
• 气球藻属 气球藻属:植物体单细胞,多核体。上部为球形、倒卵形,有时为管 形囊状体。下部为分支假根。 细胞壁相当坚韧,壁内有1层具多核及色素体的稠密的细胞质。 无性繁殖产生似亲孢子或在假根部分形成厚壁孢子,当植物体生长在 水中时,可形成2条鞭毛的动孢子或同形、异形的动配子。
• 总之,黄藻门植物在养鱼水体中,无论种类、密度都不及其他几 类藻类,与养鱼的关系也不如其他浮游植物那样密切。
01 第一章 认识浮游植物
一、藻类的概述 二、认识蓝藻 三、认识硅藻 四、认识金藻 五、认识甲藻 六、认识裸藻 七、认识绿藻 八、认识黄藻 九、认识隐藻
02 第二章认识浮游动物 03 第三章认识底栖动物 04 第四章认识大型水生植物
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部, 色素体棕黄色,盘状多数 (8~20个),位于细胞周 边。
各色素体内含一蛋白核。无 眼点,有油滴,细胞以二分 裂繁殖。
近海分布广泛,为赤潮生物, 可危害鱼类。
浮游植物—认识甲藻(水生生物学课件)
原甲藻属
• 海洋原甲藻 细胞侧扁,呈瓜子形。细胞 前圆后尖,藻体中部最宽, 体长为42~70μm,宽 22~50μm,顶刺长 6~8μm。 本种是世界性种,广泛分布 于浅海、大洋和河口。
在我国沿岸是牡蛎、幼鱼的 饵料,大量生殖可形成赤潮, 是太平洋东岸形成赤潮的重 要种类,大量生殖时有发光 现象。
类越冬池中浮游植物的重要组分。
本种多分布于热带水域。我 国香港、大鹏湾有分布。
裸甲藻属
细胞侧扁,圆形或椭圆形, 横沟在细胞中部略下旋,环 绕细胞一周,细胞如具薄壁, 则由许多相同的多角形小板 片组成,色素体多个,盘状、 棒状,呈金褐色、绿色、黄 绿色等。有的种类无色素体。
本属种类海、淡水均有分布, 以海产种类居多,不少种类 是形成赤潮的重要生物。
• 薄甲藻属 薄甲藻属:细胞球形至长卵 形,近两侧对称。 细胞壁明显,大多数为整块, 少数种类由多角形、大小不 等的板片组成。 横沟位于细胞的中部或略偏 于下壳,环状围绕,很少螺 旋环绕。。
纵沟明显。 色素体多数,盘状,金黄色至暗褐色。 有的种类具一红色眼点。 本属种类对低温、低光照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北方地区是鱼
两壳面布满小刺。 微小原甲藻是沿岸种,分布
广,可引发赤潮,造成鱼类 大量死亡。
• 反曲原甲藻 细胞细长,藻体略呈S形。 前端稍圆,顶端略微凹陷, 后端细长而尖细,背部隆起, 腹面微凹。 顶刺细长而尖,副刺短小但 明显可见。
体长为60
横沟位于细胞中部,纵沟延伸到上甲,与顶沟接近。 分布于沿岸水域与内湾,我国广东沿海的大亚湾和大鹏湾有
分布,能产生神经性贝毒。原称短裸甲藻。
薄甲藻科
• 薄甲藻科 薄甲藻科(光甲藻科),细 胞大多为卵圆形,背腹略扁 或腹面中央略凹入,细胞壁 薄,整块或由小板片组成。
• 海洋原甲藻 细胞侧扁,呈瓜子形。细胞 前圆后尖,藻体中部最宽, 体长为42~70μm,宽 22~50μm,顶刺长 6~8μm。 本种是世界性种,广泛分布 于浅海、大洋和河口。
在我国沿岸是牡蛎、幼鱼的 饵料,大量生殖可形成赤潮, 是太平洋东岸形成赤潮的重 要种类,大量生殖时有发光 现象。
类越冬池中浮游植物的重要组分。
本种多分布于热带水域。我 国香港、大鹏湾有分布。
裸甲藻属
细胞侧扁,圆形或椭圆形, 横沟在细胞中部略下旋,环 绕细胞一周,细胞如具薄壁, 则由许多相同的多角形小板 片组成,色素体多个,盘状、 棒状,呈金褐色、绿色、黄 绿色等。有的种类无色素体。
本属种类海、淡水均有分布, 以海产种类居多,不少种类 是形成赤潮的重要生物。
• 薄甲藻属 薄甲藻属:细胞球形至长卵 形,近两侧对称。 细胞壁明显,大多数为整块, 少数种类由多角形、大小不 等的板片组成。 横沟位于细胞的中部或略偏 于下壳,环状围绕,很少螺 旋环绕。。
纵沟明显。 色素体多数,盘状,金黄色至暗褐色。 有的种类具一红色眼点。 本属种类对低温、低光照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北方地区是鱼
两壳面布满小刺。 微小原甲藻是沿岸种,分布
广,可引发赤潮,造成鱼类 大量死亡。
• 反曲原甲藻 细胞细长,藻体略呈S形。 前端稍圆,顶端略微凹陷, 后端细长而尖细,背部隆起, 腹面微凹。 顶刺细长而尖,副刺短小但 明显可见。
体长为60
横沟位于细胞中部,纵沟延伸到上甲,与顶沟接近。 分布于沿岸水域与内湾,我国广东沿海的大亚湾和大鹏湾有
分布,能产生神经性贝毒。原称短裸甲藻。
薄甲藻科
• 薄甲藻科 薄甲藻科(光甲藻科),细 胞大多为卵圆形,背腹略扁 或腹面中央略凹入,细胞壁 薄,整块或由小板片组成。
浮游植物—认识裸藻(水生生物学课件)
• 鳞孔藻属的主要特征是后端多数 呈渐尖形或具尾刺,表质硬,细 胞形状固定。
• 表质具线纹或颗粒,纵向或螺旋 形排列。
• 色素体多数,盘状。
• 副淀粉常为2个,大,环形侧生, 或小,圆形、长圆形,分散在细 胞内。
• 本属种类不很常见,也很少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
裸藻-柄裸藻科
内有或无蛋白核。副淀粉形状 多种,大小不等。
•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部。
• 眼点在鞭毛的基部,呈橘红色,明 显。。
• 本属是裸藻门中种类最多也是 最常见的属。常见种类有绿裸 藻、膝曲裸藻、尖尾裸藻、血 红裸藻、梭形裸藻和三星裸藻 等。
裸藻-扁裸藻属
• 扁裸藻属为具1条鞭毛的运动个体。 • 眼点明显。 • 细胞扁平,正面观一般呈圆形、卵形或椭圆
形,有的呈螺旋形扭转,顶端具纵沟,后端 呈尾状。 • 细胞不变形。表质具纵向或螺旋形排列的线 纹、点纹或颗粒。 • 色素体大多为盘状,多数。
• 副淀粉较大,常一至多 个,呈环形、假环形、 圆盘形、球形、线轴形、 哑铃形等各种形状,有 时还有一些球形、卵形 或杆状的小颗粒。
• 扁裸藻属分布广,常与 裸藻属同时出现,但很 少形成优势种群。
裸藻-裸藻属
• 裸藻属为具1条鞭毛的运动个体, 眼点明显,细胞以纺锤形至针形 为主,少数圆形或圆柱形等,后 端多少延伸成尾状,多数种类表 质柔软,身体易变形,少数种类 形态固定。
• 表质有螺旋形排列的线纹或颗粒。
• 色素体一至多数,盘状、片状、带状 或星状,多数呈绿色,少数种类因具 有裸藻红素而呈红色,有的无色。
• 如在养鱼池中常可大量 繁殖形成优势种,呈褐 色或黑褐色云彩状水华, 水呈黄褐色甚至黑褐色。
• 囊裸藻属的种类也是鱼池 冰下水层中常见的具鞭毛 的种类。
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课件(PPT 71页)
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分枝或不 分枝。
营养繁殖为细胞分裂或藻体断裂,无性生殖产 生动孢子、不动孢子、似亲孢子、休眠孢子和厚 壁孢子。
24
三、光合作用和初级生产
1、基本概念: ⑴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
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分子中,从 而形成了进入生态系统所需的初级能量或 称基本能源,这部分能源就是初级生产。 ⑵初级生产者:指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海洋中指浮游植物)。
25
⑶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 production)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或形成的植物组织的量,称为初级生 产量。
⑷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在初级生 产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 呼吸所消耗,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 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41
不同的浮游藻类有不同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和 半饱和常数(KI),即使同种藻类,对光合作用的反应随 时间改变。
一般说来,曲线的初始斜率(△P/△I)反映了细胞本身光 合作用生物化学的生理变化(即光依赖反应);曲线的上限 反映了环境中参数的改变,如营养和温度等会影响光合作用 的暗反应。
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值一般在较高的温度和营养 盐度下会增加,但是增加的速率(初始斜率)更加依赖于 细胞自身的性质。(超微型藻类比大型藻类有更高的 △P/△I值)
如图,漆沟藻、倒卵 形鳍藻
20
甲藻的生殖:主要是无性分裂,个别有性生殖 (休眠孢子)。
甲藻适应于较弱光和贫乏的营养盐,并且在水体 中有垂直运动能力,因此在白天时可以在较少营 养盐的表层进行光和作用,夜晚在光线很弱的较 深层利用丰富的营养盐。
营养繁殖为细胞分裂或藻体断裂,无性生殖产 生动孢子、不动孢子、似亲孢子、休眠孢子和厚 壁孢子。
24
三、光合作用和初级生产
1、基本概念: ⑴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
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分子中,从 而形成了进入生态系统所需的初级能量或 称基本能源,这部分能源就是初级生产。 ⑵初级生产者:指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海洋中指浮游植物)。
25
⑶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 production)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或形成的植物组织的量,称为初级生 产量。
⑷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在初级生 产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 呼吸所消耗,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 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41
不同的浮游藻类有不同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和 半饱和常数(KI),即使同种藻类,对光合作用的反应随 时间改变。
一般说来,曲线的初始斜率(△P/△I)反映了细胞本身光 合作用生物化学的生理变化(即光依赖反应);曲线的上限 反映了环境中参数的改变,如营养和温度等会影响光合作用 的暗反应。
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值一般在较高的温度和营养 盐度下会增加,但是增加的速率(初始斜率)更加依赖于 细胞自身的性质。(超微型藻类比大型藻类有更高的 △P/△I值)
如图,漆沟藻、倒卵 形鳍藻
20
甲藻的生殖:主要是无性分裂,个别有性生殖 (休眠孢子)。
甲藻适应于较弱光和贫乏的营养盐,并且在水体 中有垂直运动能力,因此在白天时可以在较少营 养盐的表层进行光和作用,夜晚在光线很弱的较 深层利用丰富的营养盐。
浮游植物—认识金藻(水生生物学课件)
• 含1~2个色素体。 • 有些物种的细胞只产生1个游孢子,而有些物种可通过细胞原生质
体的分裂,产生几个游孢子
内生(壁)孢子(statospore)
• 内壁孢子是金藻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 • 内壁孢子萌发的时候,孢壁顶部的孔盖发生分解,或是盖与壁分离。 • 多数属的原生质体从壁孔中逸出,作变形虫状运动,有些种在运动过
在休眠孢子中大量出现。
白糖体圆球形,位于细胞后 端。
为池塘、湖泊中的浮游种类。 常见有具尾鱼鳞藻、延长鱼
鳞藻、伸长鱼鳞藻等。
棕鞭金藻科
• 棕鞭金藻科 棕鞭金藻科,单细胞或定形 群体。 鞭毛2条,不等长。 细胞有的棵露,有的外具囊 壳。
• 棕鞭藻属(赭球藻属) 细胞裸露,不具囊壳。 多数表质柔软、平滑,少数 表质硬,具瘤状突起。 单细胞,有的形成疏松的暂 时性群体。。
02 第二章认识浮游动物 03 第三章认识底栖动物 04 第四章认识大型水生植物
三毛金藻“病原”
三毛金藻“病原”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
• 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五种毒素,可 使鱼类和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最为敏感。
• 三毛金藻的活体分泌毒素,但这些毒素不能直接毒死鱼类,一旦毒素被水中的钙 和镁等二价阳离子激活后,不仅能毒死鱼类而且对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如蚌、蝌 蚪等)也产生毒性。因此,鱼类的中毒症状常发生在注入部分地下水.
细胞分裂
• 金藻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 • 通常是纵分裂,分裂后的两个细胞立即分离; • 群体也通过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数量而使群体增大,细胞分裂也
是纵分裂 • 丝状群体物种,其分枝顶端细胞的分裂是横分裂。
游孢子(动孢子)
• 绝大多数金藻,包括全部非运动型的物种,都能通过产生游孢子 来繁殖后代
体的分裂,产生几个游孢子
内生(壁)孢子(statospore)
• 内壁孢子是金藻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 • 内壁孢子萌发的时候,孢壁顶部的孔盖发生分解,或是盖与壁分离。 • 多数属的原生质体从壁孔中逸出,作变形虫状运动,有些种在运动过
在休眠孢子中大量出现。
白糖体圆球形,位于细胞后 端。
为池塘、湖泊中的浮游种类。 常见有具尾鱼鳞藻、延长鱼
鳞藻、伸长鱼鳞藻等。
棕鞭金藻科
• 棕鞭金藻科 棕鞭金藻科,单细胞或定形 群体。 鞭毛2条,不等长。 细胞有的棵露,有的外具囊 壳。
• 棕鞭藻属(赭球藻属) 细胞裸露,不具囊壳。 多数表质柔软、平滑,少数 表质硬,具瘤状突起。 单细胞,有的形成疏松的暂 时性群体。。
02 第二章认识浮游动物 03 第三章认识底栖动物 04 第四章认识大型水生植物
三毛金藻“病原”
三毛金藻“病原”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
• 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五种毒素,可 使鱼类和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最为敏感。
• 三毛金藻的活体分泌毒素,但这些毒素不能直接毒死鱼类,一旦毒素被水中的钙 和镁等二价阳离子激活后,不仅能毒死鱼类而且对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如蚌、蝌 蚪等)也产生毒性。因此,鱼类的中毒症状常发生在注入部分地下水.
细胞分裂
• 金藻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 • 通常是纵分裂,分裂后的两个细胞立即分离; • 群体也通过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数量而使群体增大,细胞分裂也
是纵分裂 • 丝状群体物种,其分枝顶端细胞的分裂是横分裂。
游孢子(动孢子)
• 绝大多数金藻,包括全部非运动型的物种,都能通过产生游孢子 来繁殖后代
第一篇浮游植物-PPT精品
有细胞壁的种类,构造亦不完全一致,一般随各门藻类不同而不同。大多数 藻类(如绿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外层的果胶质和内层的纤维质组成。硅藻 门的细胞壁主要硅质组成,即外层为二氧化硅,内层为果胶质。黄藻门的某 些种类细胞壁由果胶质组成。褐藻和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藻胶,即前者 为褐藻胶,后者为琼胶类。细胞壁为原生质体的分泌物,坚韧而具一定的形 状,表面平滑或具有各种纹饰、突起、棘、刺等,这些突起物对藻体营浮游 生活具有特殊意义。一个细胞的细胞壁多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硅藻细胞壁 为两个“∪”形节片套合而成,黄藻常为为两个“H”形节片组合而成,而甲 藻的细胞壁则是由许多小板片拼合组成的。
(6)鞭毛(flagellum)
除蓝藻和红藻外,藻类生殖时期产生的动孢子和配子,都具鞭毛。 金藻门、裸藻门、甲藻门的绝大多数以及黄藻门和绿藻门中一部 分种类,其营养时期的细胞也具鞭毛,能运动。鞭毛的数目、长 短、着生位置,运动形式等各门有所不同。有2根的,也有l、3、 4、6、8以至组成环状多数的。鞭毛2根有等长、近于等长、不等 长或长短悬殊的。鞭毛有比体长短的、有等于体长的或为体长2、 3、5、6倍以上的。鞭毛有着生细胞顶部两侧或细胞前端口沟或凹 穴处,或着生于侧面的凹穴处等等。鞭毛伸展方向,有向前方的, 有一条向前另一条横向伸展的;有一条居于腰部的沟内,另一条 向后方伸展的等。
3. 厚壁孢子(akinetes) 又称原膜孢子或厚垣孢子。有些藻类在生活环境不良 时,营养细胞的细胞壁直接增厚,成为厚壁孢子;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 生被膜,形成休眠孢子(hypnospore)。它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 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
(三)有性生殖
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叫配子。产生配子的母细胞称为配子囊。有性生殖 是由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成为一个合子。合子形成后,一般要经过休眠 才发生成新个体。有些藻类,一个合子发生一个新个体;或经分裂发生 多个新个体。
(6)鞭毛(flagellum)
除蓝藻和红藻外,藻类生殖时期产生的动孢子和配子,都具鞭毛。 金藻门、裸藻门、甲藻门的绝大多数以及黄藻门和绿藻门中一部 分种类,其营养时期的细胞也具鞭毛,能运动。鞭毛的数目、长 短、着生位置,运动形式等各门有所不同。有2根的,也有l、3、 4、6、8以至组成环状多数的。鞭毛2根有等长、近于等长、不等 长或长短悬殊的。鞭毛有比体长短的、有等于体长的或为体长2、 3、5、6倍以上的。鞭毛有着生细胞顶部两侧或细胞前端口沟或凹 穴处,或着生于侧面的凹穴处等等。鞭毛伸展方向,有向前方的, 有一条向前另一条横向伸展的;有一条居于腰部的沟内,另一条 向后方伸展的等。
3. 厚壁孢子(akinetes) 又称原膜孢子或厚垣孢子。有些藻类在生活环境不良 时,营养细胞的细胞壁直接增厚,成为厚壁孢子;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 生被膜,形成休眠孢子(hypnospore)。它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 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
(三)有性生殖
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叫配子。产生配子的母细胞称为配子囊。有性生殖 是由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成为一个合子。合子形成后,一般要经过休眠 才发生成新个体。有些藻类,一个合子发生一个新个体;或经分裂发生 多个新个体。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一类异养性的浮游生物, 也就是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赖已有的有机 物作为营养来源。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根据浮游生活的长短可分为:
⑴终生浮游生物(真性浮游生物)终生营浮游生活 ⑵阶段浮游生物(暂时性浮游生物)除了营浮游生活外,还
可附着于其他生物生活 ⑶偶然浮游生物 偶然浮游生物指原来并不营浮游生活,因
习惯把甲藻分为有壳种和裸露种: ⑴有壳种:有较厚的纤维质细胞壁。 ⑵裸露种:裸露,无细胞壁。
分类学上常分为纵裂甲藻纲和甲藻纲:
⑴纵裂甲藻纲:种类 较少,前端有2根鞭毛, 细胞壁由两个纵瓣构 成,无性生殖时两瓣 纵裂为两个等大的新 细胞,多数是裸露种。 如图,利马原甲藻 (多数附着在大型海 藻上,偶有浮游)
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课件
一、引言
1、浮游生物(plankton) 在海水或淡水中能够适应悬浮生活的动植物群落, 易于在风和水流的作用下作被动运动。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即自养浮游生物) 包括所有生活在水中营浮游生活方式的微小植物, 通常就指浮游藻类,而不包括细菌和其他植物。
海洋浮游植物是海洋的优势植物,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起 着头等重要作用。
力中起重要作用
2、金藻门
藻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分枝 丝体。多数能运动的单细胞 种类具有2条鞭毛,少数1条 或3条。细胞裸露或在表质 上具硅质化鳞片、小刺或囊 壳,不能运动的细胞具有细 胞壁。具有1~2个大的色素 体,色素是叶绿素a、叶绿 素c,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如图,单鞭金藻
3、黄藻门
藻体为单细胞,群体多 核管状或多细胞丝状体。 个体细胞都由相等或不 相等的“H”形的2节套合 组成。能游动的种类细 胞前段有2条不等长的鞭 毛,长的一条向前,短 的一条向后。
⑵进行离子调节,硅藻的细胞密度小于周围 海水可增加浮力。
⑶能够产生并贮藏油脂,进一步减小了细胞 密度。
5、甲藻门
甲藻是仅次于硅藻的数量第二多的浮游植物 类群。多数单细胞生活,少数成链状。甲藻有两 根鞭毛或鞭状的附丝,可以活动。 甲藻根据营养型可分为: ⑴严格自养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自身需 要; ⑵严格异养型:摄食硅藻和小的浮游动物来维持自 身需要,约占50% ; ⑶混合型营养型:既有自养也有异养能力, ⑷寄生或共生:虫黄藻和珊瑚共生
④ 鞭毛: 除蓝藻和红藻外,各门藻类几乎都有鞭毛的 种类,或生活史某一阶段有鞭毛。
⑤ 其余,藻类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相似的,都 有细胞膜和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和内含物。
(2)藻类的生殖方式
藻类繁殖能力比较强,繁殖方式有三种,其 中浮游藻类,以前两种为主。
营养繁殖:不通过专门生殖细胞来繁殖。如细胞 分裂或出芽。
⑵甲藻纲:种类数多, 多数有壳。细胞被一 横沟分为前后两半, 有两条鞭毛,一条向 后伸展,另一条绕横 沟。在有壳种中,细 胞壁分成许多分离的 纤维素板,上有小孔 或小刺。
如图,漆沟藻、倒卵 形鳍藻
甲藻的生殖:主要是无性分裂,个别有性生殖 (休眠孢子)。
甲藻适应于较弱光和贫乏的营养盐,并且在水体 中有垂直运动能力,因此在白天时可以在较少营 养盐的表层进行光和作用,夜晚在光线很弱的较 深层利用丰富的营养盐。
1、蓝藻门
也称蓝绿藻(blue-green algae),由于和细菌接近,
所以也称为蓝细菌。蓝藻 微 无色素体,但有色素如叶 囊 绿素a、胡萝卜素和大量的 藻
藻胆素,无核膜和核仁。 常见浮游种类有微囊藻、
束丝藻、鱼腥藻和颤藻。
鱼
蓝藻其特殊性在于能
腥
够利用并固定溶解态的气
藻
体氮。在热带的初级生产
被水流冲击,被风吹送,或者所着生的物体腐烂、溶蚀而 浮游于水中,偶然出现在浮游生物的样品标本中。
2、浮游植物的结构和生殖方式:
浮游藻类多数是单细胞种类,生理上类似于 植物细胞,只是细胞较植物细胞小。 进化上讲,祖先是几十亿年前的原始蓝藻细胞; 生态上看,同高等植物一样贡献生产力至生态系 统; 不同于陆生植物的是,生长周期短(几个星期), 种类的演替以月来计。
(1)浮游藻类的细胞结构
① 细胞壁:大多数藻类有明显细胞壁,不同的门构成 细胞壁的物质不同,多数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 构成。硅藻细胞壁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果胶质。 细胞壁可以是平滑的,也可是突起、花纹、棘或刺。
② 核:除蓝藻没有核结构,其余都有细胞核。数目多 为一个,也有两个。
③ 色素和色素体:藻类色素极为复杂,可分为四大类: 黄素(xanthophyll)、藻胆素 (phycobiliprotein)。所有各门都含有叶绿素a。 除蓝藻外,都有色素载体。
硅藻门根据细胞的形状和花纹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羽纹型和辐射型。
⑴ 羽纹型:呈伸长形,多底栖生活,少数浮游。
⑵ 辐射型:有两个瓣,围绕一点呈辐射状或向心状排列,
比较常见。角刺藻、小圆筛藻、骨条藻和海链藻属。
浮游硅藻无运动结构,为保持在光合作用层,其发 展了许多适应机制:
⑴有刺或突起,形成群体来增加身体的表面 积以增加与水的摩擦抵抗力。
无性繁殖:原生质形成孢子来繁殖,孢子是无性 的,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以长成一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专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配子结合成 合子后才能长成新个体;或由合子形成孢子再长 成新个体。
二、浮游植物分类概述
一般把浮游植物分为以下几个门: 蓝藻门Cyanophyta、 金藻门Chrys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甲藻门Pyrrophyta、 隐藻门Cryptophyta、 裸藻门Euglenophy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红藻门Rhodophyta
海洋卡盾藻
Chattonella marina
4、硅藻门
硅藻是浮游植物中研究的最详尽的类群, 并且是高纬度和温带区占优势的浮游植物。
硅藻是单细胞藻,大小约2~1000微米,一 些种可以形成链状或其他集合体。所有种 都有外骨骼或硅质藻壳,由硅质构成上壳 和下壳。沉积的硅藻壳形成硅藻软泥的海 底沉积。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根据浮游生活的长短可分为:
⑴终生浮游生物(真性浮游生物)终生营浮游生活 ⑵阶段浮游生物(暂时性浮游生物)除了营浮游生活外,还
可附着于其他生物生活 ⑶偶然浮游生物 偶然浮游生物指原来并不营浮游生活,因
习惯把甲藻分为有壳种和裸露种: ⑴有壳种:有较厚的纤维质细胞壁。 ⑵裸露种:裸露,无细胞壁。
分类学上常分为纵裂甲藻纲和甲藻纲:
⑴纵裂甲藻纲:种类 较少,前端有2根鞭毛, 细胞壁由两个纵瓣构 成,无性生殖时两瓣 纵裂为两个等大的新 细胞,多数是裸露种。 如图,利马原甲藻 (多数附着在大型海 藻上,偶有浮游)
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课件
一、引言
1、浮游生物(plankton) 在海水或淡水中能够适应悬浮生活的动植物群落, 易于在风和水流的作用下作被动运动。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即自养浮游生物) 包括所有生活在水中营浮游生活方式的微小植物, 通常就指浮游藻类,而不包括细菌和其他植物。
海洋浮游植物是海洋的优势植物,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起 着头等重要作用。
力中起重要作用
2、金藻门
藻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分枝 丝体。多数能运动的单细胞 种类具有2条鞭毛,少数1条 或3条。细胞裸露或在表质 上具硅质化鳞片、小刺或囊 壳,不能运动的细胞具有细 胞壁。具有1~2个大的色素 体,色素是叶绿素a、叶绿 素c,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如图,单鞭金藻
3、黄藻门
藻体为单细胞,群体多 核管状或多细胞丝状体。 个体细胞都由相等或不 相等的“H”形的2节套合 组成。能游动的种类细 胞前段有2条不等长的鞭 毛,长的一条向前,短 的一条向后。
⑵进行离子调节,硅藻的细胞密度小于周围 海水可增加浮力。
⑶能够产生并贮藏油脂,进一步减小了细胞 密度。
5、甲藻门
甲藻是仅次于硅藻的数量第二多的浮游植物 类群。多数单细胞生活,少数成链状。甲藻有两 根鞭毛或鞭状的附丝,可以活动。 甲藻根据营养型可分为: ⑴严格自养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自身需 要; ⑵严格异养型:摄食硅藻和小的浮游动物来维持自 身需要,约占50% ; ⑶混合型营养型:既有自养也有异养能力, ⑷寄生或共生:虫黄藻和珊瑚共生
④ 鞭毛: 除蓝藻和红藻外,各门藻类几乎都有鞭毛的 种类,或生活史某一阶段有鞭毛。
⑤ 其余,藻类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相似的,都 有细胞膜和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和内含物。
(2)藻类的生殖方式
藻类繁殖能力比较强,繁殖方式有三种,其 中浮游藻类,以前两种为主。
营养繁殖:不通过专门生殖细胞来繁殖。如细胞 分裂或出芽。
⑵甲藻纲:种类数多, 多数有壳。细胞被一 横沟分为前后两半, 有两条鞭毛,一条向 后伸展,另一条绕横 沟。在有壳种中,细 胞壁分成许多分离的 纤维素板,上有小孔 或小刺。
如图,漆沟藻、倒卵 形鳍藻
甲藻的生殖:主要是无性分裂,个别有性生殖 (休眠孢子)。
甲藻适应于较弱光和贫乏的营养盐,并且在水体 中有垂直运动能力,因此在白天时可以在较少营 养盐的表层进行光和作用,夜晚在光线很弱的较 深层利用丰富的营养盐。
1、蓝藻门
也称蓝绿藻(blue-green algae),由于和细菌接近,
所以也称为蓝细菌。蓝藻 微 无色素体,但有色素如叶 囊 绿素a、胡萝卜素和大量的 藻
藻胆素,无核膜和核仁。 常见浮游种类有微囊藻、
束丝藻、鱼腥藻和颤藻。
鱼
蓝藻其特殊性在于能
腥
够利用并固定溶解态的气
藻
体氮。在热带的初级生产
被水流冲击,被风吹送,或者所着生的物体腐烂、溶蚀而 浮游于水中,偶然出现在浮游生物的样品标本中。
2、浮游植物的结构和生殖方式:
浮游藻类多数是单细胞种类,生理上类似于 植物细胞,只是细胞较植物细胞小。 进化上讲,祖先是几十亿年前的原始蓝藻细胞; 生态上看,同高等植物一样贡献生产力至生态系 统; 不同于陆生植物的是,生长周期短(几个星期), 种类的演替以月来计。
(1)浮游藻类的细胞结构
① 细胞壁:大多数藻类有明显细胞壁,不同的门构成 细胞壁的物质不同,多数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 构成。硅藻细胞壁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果胶质。 细胞壁可以是平滑的,也可是突起、花纹、棘或刺。
② 核:除蓝藻没有核结构,其余都有细胞核。数目多 为一个,也有两个。
③ 色素和色素体:藻类色素极为复杂,可分为四大类: 黄素(xanthophyll)、藻胆素 (phycobiliprotein)。所有各门都含有叶绿素a。 除蓝藻外,都有色素载体。
硅藻门根据细胞的形状和花纹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羽纹型和辐射型。
⑴ 羽纹型:呈伸长形,多底栖生活,少数浮游。
⑵ 辐射型:有两个瓣,围绕一点呈辐射状或向心状排列,
比较常见。角刺藻、小圆筛藻、骨条藻和海链藻属。
浮游硅藻无运动结构,为保持在光合作用层,其发 展了许多适应机制:
⑴有刺或突起,形成群体来增加身体的表面 积以增加与水的摩擦抵抗力。
无性繁殖:原生质形成孢子来繁殖,孢子是无性 的,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以长成一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专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配子结合成 合子后才能长成新个体;或由合子形成孢子再长 成新个体。
二、浮游植物分类概述
一般把浮游植物分为以下几个门: 蓝藻门Cyanophyta、 金藻门Chrys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甲藻门Pyrrophyta、 隐藻门Cryptophyta、 裸藻门Euglenophy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红藻门Rhodophyta
海洋卡盾藻
Chattonella marina
4、硅藻门
硅藻是浮游植物中研究的最详尽的类群, 并且是高纬度和温带区占优势的浮游植物。
硅藻是单细胞藻,大小约2~1000微米,一 些种可以形成链状或其他集合体。所有种 都有外骨骼或硅质藻壳,由硅质构成上壳 和下壳。沉积的硅藻壳形成硅藻软泥的海 底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