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6和7的加减法学习资料
6、7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74页的例题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具体内容包括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6、7的加法和减法的含义;2. 能够运用6、7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难点是理解这些运算的实际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数器:用于展示和演示加减法运算;2. 实物模型: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3. 练习题:包括课本上的题目和一些补充题目,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些水果(如苹果、橙子),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6、7的概念。
2. 讲解例题:我通过计数器展示6+7,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加法的含义。
接着,我再展示76,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 +7 = 137 6 = 1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2. 请学生回家后,用家里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和父母一起进行6、7的加减法练习,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看看有没有哪个环节可以改进,哪个学生需要额外的关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水果作为教具,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6、7的概念。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熟练进行6和7的加减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数字卡片、加减法题目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6和7的数数,以及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6和7的加法:通过计算器,让学生计算6 1、6 2、6 3、6 4、6 5、6 6、6 7,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规律。
(2)6和7的减法:通过计算器,让学生计算7-1、7-2、7-3、7-4、7-5、7-6、7-7,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规律。
(3)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加法:先数数,再计算;减法:先数数,再计算。
3. 实践应用:(1)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发放加减法题目卡片,让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解答过程和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解决课后作业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小学_数学_人教新课标_一年级上_6、7的加减法
6、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客观事实,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理解“一图四式”,在交流探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课前准备:7根小棒或7个圆片。
(没有小棒和圆片的可以用其他学具代替)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开火车,回答口算,说说你的想法。
5 - 3 =2 + 2 =3 + 0 = 1 +4 =2 +3 =4 - 4 =5 - 1 = 1 + 2 =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6、7的分与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7的加减法。
二、主题探索(一)教学5 + 1和1 + 5。
1.观察图画,;了解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请你仔细看图,说说小云和小林正在干什么?预设:小云和小林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
圆被分成了几部分?预设:圆片被分成了1和5两部分。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一共有几个圆呢?2.尝试列式计算你能计算出一共有几个圆吗?出示小组合作单:小组合作:(1)看图列式(2)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的含义。
预设:生1:从小云那边看左边5个圆片,右边1个圆片。
一共有个6圆。
5 + 1 = 6生2:从小林那边看左边一个圆片,右边5个圆片。
一共有6个圆。
1 + 5 = 63.感知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比较:同学们,你听清楚了吗。
他俩都是从左往右观察的。
解决的都是一共有几个圆这个问题。
那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预设:生1:因为他们坐的位置不一样,他俩面对面坐着。
从小云这边看左边5个圆片,右边1个圆片。
一共有个6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6、7的加减法教学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具准备:课件、题卡,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需要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数字朋友,这些数字朋友慢慢的构成了我们的数学王国,在快乐的数学王国里面,你知道的数字朋友有哪些呢?生回答。
师:老师想知道从0、1开始一直数到20这几位数字朋友,可是,老师不记得他们了,你们能告诉老师是哪些吗?生:能。
师:很好,大家一起从0、1开始数到20,记住:数的时候要整齐,声音洪亮,到20就好。
(全班一起从0、1开始数到20)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你们真棒!师:那从一年级开始我们认识的数字朋友有哪些呢?生回答。
师依次出示制作好的数字卡片0、1、2、3、4、5、6、7,师:是不是这几位呢?生回答。
师请8位小朋友上台每人拿一张卡片,请同学们自己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站成一排。
师:疑?上节课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面“又”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是哪两位呢?你们还记得吗?生回答。
师:老师请两位可爱的小朋友上来找一找这两位新朋友吧!把找到的新朋贴在黑板上。
师引导同学们找到6、7并把他们粘在黑板上。
师:很棒,你们真聪明!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这两位朋友吧!(板书:6、7的加减法)二、抽象模型,列出算式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摆)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5个,另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说意思,并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加减法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6和7进行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6和7的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实物、计数棒等教具,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材料准备:准备练习题和游戏材料,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6和7的加减法概念。
例如,展示6个苹果和7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6和7的加减运算。
6、7的加减法说课稿
6、7的加减法说课稿6、7的加减法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6、7的加减法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7的加减法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6、7的加减法,是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是由以前的一副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摆小木棒和摆图片的两幅直观图,让两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7-1=6,7-6=1两个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
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副情境图,并配合情境图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去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巩固用一副图表示两个算式的知识。
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如第一组都用6朵花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
教材还安排了有关算式书写方法的.内容,开始要求学生在练习格里写加、减法算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灵活掌握6、7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图意,正确列式,理解加、减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采用动手操作,观察的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和讨论,给学生创造思维想象的空间。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6和7的加减法》教案《6和7的加减法》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45、46页内容: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一套,男生女生的头像,大大的智慧星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复习口算、做好铺垫1、接火车——口算卡片三、创设情境、以旧引新1、以旧引新(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显示数学乐园的背景)①问:这是谁啊?(蓝猫)这节课蓝猫要带着咱们班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去数学乐园玩一玩。
想去吗?大门紧锁,怎么办呢?(生说:门上有钥匙)②(点钥匙,出现6和7的组成画面)只有回答出蓝猫的问题才能进去。
(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同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2、新课探究(点门打开,出现智慧塔,塔尖有闪烁的星星)①师:小朋友真聪明,门打开了,瞧!这里都有什么?这是智慧塔,上面有一颗闪亮的智慧星,想不想要!那就让蓝猫带领着我们一层一层的往上走吧!(点第一层门出现画面,左边5根小棒,右边1根小棒)请你学着蓝猫的样子摆一摆②学生独立摆③问:“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加法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6“你为什么列1+5=6呢?”学生:“我看到左边有1根小棒,右边有5根小棒,合起来是6根小棒,所以列1+5=6”“还有谁来说一下你的算式?”学生:“我列的算式是5+1=6”(教师板书5+1=6)“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列5+1=6吗?”为什么你们写的不一样呢?④看黑板总结:看一幅图咱们能写出2个不同的加法算式,观察这2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⑤师小结:虽然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但是得数不变。
6和7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和7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一年级上册的孩子们,我知道他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
今天我要教授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我将带领孩子们学习第67页的内容。
这一页介绍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孩子们将学习如何计算6加7、7加6、6减7和7减6。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计算器、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数字卡片,向孩子们展示数字6和数字7,然后问他们:“如果我有6个苹果,又买了7个苹果,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我然后在黑板上写下6+7,解释这是6和7的加法运算,然后进行计算,得出答案13。
我再写下7+6,解释这也是6和7的加法运算,然后进行计算,得出答案13。
3. 随堂练习:我让孩子们拿出练习本,让他们独立完成6+7和7+6的计算。
我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孩子们。
4.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讲解:我再次强调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解释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我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6+7=13和7+6=13,以及67和76的计算,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6和7的加减法运算的结果。
答案:(1)6+7=13、7+6=13、6+8=14、7+8=15(2)67=1、76=1、68=2、78=1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6和7的加减法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在实际计算中,有些孩子还是会出现错误。
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的说课稿9篇
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的说课稿9篇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6和7的加减法”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
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起了重大作用。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重点:学会6与7的组成。
教材难点: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的组成。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学会6与7的组成。
(2)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3)培养养成交流合作,鼓励摆出多样化的分法。
二、说教法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第一步,他们还不习惯小学生的生活,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摆脱不了用实物来演示。
根据这些特征,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第一,直观演示法第二,探索操作法第三,游戏法三、说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6和7的组成”,并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1)游戏《手指对数》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复习“2—5的组成”,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于游戏,而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
(2)联系生活引入课题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情境的兴趣,我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设问引入。
2、分析问题,主动探究(1)出示主题图根据学生的设问,出示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说出6的组成。
(2)提问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驾驶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
2、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
3、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书写6、7,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圆片等。
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刚才我们从0数到5,那么5接着数一个是哪个数?再数一个是哪个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6和7。
板书:6和7。
【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出示6、7的主题图。
图上有些什么?1、学习数数和认数。
(1)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2)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3)集体交流。
(4)师小结: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
(5)摆一摆:用手边的学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摆出表示6和7的图形。
(6)学生汇报。
(7)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拨一拨:在计数器上先拨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一颗,再数,再拨一颗,再数。
(2)填一填:出示放大的断直尺图(直尺上只标出0和7),让学生把其他的数字卡片放到直尺图上的相应位置,然后读一读。
(3)小结6、7的顺序:5后面是6,6后面是7。
(4)比较6、7的大小。
①启发思维:6和7相比谁大呢?出示点子图验证。
②独立比较5和6的大小,然后全班交流。
③说出比7小的数;说出比5大的数。
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数金鱼。
(1)师读要求,生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
(3)同桌之间相互提问题并回答。
4、学习6、7的书写。
(1)观察6和7像什么?(2)师范写,生描红。
【分层练习,学以致用】练习九第1题、第2题、第3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学什么1.熟练的数出数量是6和7的事物,会读、写6和7,知道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掌握6和7的组成。
3.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掌握“一图四式”,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什么重点:6和7的组成,有关6和7的加减法。
难点: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区分;理解“一图四式”。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活动,让学生构建6和7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6和7的组成来计算有关6和7的加、减法。
3.学会看情境图写算式,通过“一图四式”体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4.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教1.利用主题图和直尺、鱼缸图,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培养数感。
①出示“学生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学生做值日?你是怎么数的?用几表示?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或7)?6(或7)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数量是6个(或7个)的物体,让学生数数,在数的过程中体会“5以后在数1个就是6,6以后再数1个就是是7”自然数累加的过程,感知5、6、7之间的数序。
结合数数,抽象出6和7,学生观察6和7的字形,并用6根(或7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加深对6和7的认识。
②出示“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位置,发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师课件出示只写出0、1、2、3、4、5的直尺,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学生找到6和7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0~7各数,并按顺序读一读这些数,发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③出示“鱼缸图”,引导学生区分6和7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
教师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一共有几缸鱼,在引导学生数“从左往右数,第7缸是哪一缸?”比较“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之后,再同桌进行模仿练习,如,“左边6缸是指什么?从左往右数第6缸是指什么?”进一步区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第【1】篇〗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说教学内容:教材P42。
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说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2+l= l+2= 3-1= 1+3=4-1= 1+4= 2+3= 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圆片。
(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个、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
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然后从6里面去掉5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5。
《6、7的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6、7的加减法》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7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6、7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那么6和7的加减法又是怎样的呢?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6、7的加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6、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6、7的加减法运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6、7的加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方法。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6、7的加减法运算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总结解题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6、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 提问:你们觉得6、7的加减法运算难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加减法问题。
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数学运算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巩固练习、应用拓展和总结与反思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6、7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延伸环节,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它是在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编排,教材由以前的一幅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
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习题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掌握了6、7的顺序及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够进行6、7的加减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关计算的经验。
由于学生已有5以内加减法学习的基础,并且前面刚刚学习6、7的组成,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刚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仍然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所以,如何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结合;在练习中还应该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三、学习目标1.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在具体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进行计算。
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活动一)复习旧知。
6和7的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6和7的加减法教案适用对象:一年级上册教案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理解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 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6和7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和7,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6和7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6和7的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2. 教师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6和7的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对错误进行纠正。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较难的6和7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让学生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补充和说明: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6和7的加减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运算方法的讲解:在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时,教师需要清晰地表达出运算的步骤和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6和7的加
减法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45页情境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填空。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
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
“1+5”。
教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再从7个小圆片中去掉6个,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又写出减法算式7-6=。
让学生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7-1=6和7-6=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2.学习第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摆小棒、摆花、摆三角形的活动。
教师:图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
2=5。
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3)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
学生: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3和3组成6,所以3+3=6。
教师: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
学生: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
教师: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
教师: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
学生:可以。
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
4.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46页“做一做”的练习。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
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七的第4、5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2.做第6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3.做第7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六、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交流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教师对全课时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小结时注意突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的客观事实,并强调用多种方法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