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细菌耐药及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实际应用
![细菌耐药及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实际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3c159481c758f5f71f6762.png)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阿莫西林/棒酸 替卡西林/棒酸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二.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 西索米星 阿米卡星 安普霉素
三.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氟红霉素 地红霉素 泰乐菌素 吉他霉素
抗菌谱 组织浓度 药动学/药效学 持续效应 毒副作用
PK/PD(药动-药效)与抗菌药物活性
根据PK/PD的关系,将抗菌药物分为2种类型 浓度依赖型(concentration-dependency) (峰)浓度依赖型(peak/MIC-dependency) 曲线下面积和(峰)浓度依赖型 (AUC/MIC and peak/MIC-dependency) 时间依赖型(time-dependency)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58-61
有效组织浓度——胆道系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舒巴坦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10
药物滥用 (drug abuse)
广义的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应用药物。
狭义的药物滥用
❖ 指的是与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无关的 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特性(或称依赖 潜能)的药物,导致精神依赖性和生理 依赖性,造成精神紊乱和出现一系列异 常行为。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
定义:指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 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b3864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3.png)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尿路感染是指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中以泌尿系统的下部最为常见。
该病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并且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肾盂肾炎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尿路感染中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及耐药性研究十分重要,可以为治疗和预防尿路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但是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
其他病原菌还包括肠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针对不同人群的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有所不同。
例如,青少年和年轻女性感染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为主,而老年人和男性感染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此外,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疾病的人容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已逐渐成为普遍的临床问题。
据研究显示,近年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中,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普遍表现出多重耐药,即对多种抗生素呈现抵抗性。
而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相对较低,但也有出现耐药的情况。
耐药性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抗生素的滥用、不当使用导致的抗生素过度使用以及基因变异等。
目前抗生素的主要应用与使用原则是治疗临床疾病,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为了预防尿路感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维持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基本方法。
例如,多喝水、平时保持局部卫生、避免过度洗涤、避免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等。
2. 注意个人健康个人健康也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方面之一。
例如,定期进行体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饮酒等。
3. 定期就医如果有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完成治疗。
此外,在同房部分适当使用避孕措施以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结论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但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20fb1f03d8ce2f006623c3.png)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3176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蒋坚,霍丹(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 内分泌科,江苏 常州 213000)0 引言尿路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水平。
因此,临床医生须对其危险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近几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滥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水平也在不断升高,因此,临床医生还须及时掌握其病原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特在我院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10月糖尿病患者200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按有无合并尿路感染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观察组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0.11±19.33)岁;对照组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4.22±13.45)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病程、空腹血糖、年龄、并发症等;(2)采集尿标本,对其进行培养、分离,并对其进行细菌学培养与菌株鉴定;(3)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断参照CLSI/NCCLS 的标准。
1.3 评价指标。
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χ—±s )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所有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315例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315例病原菌及耐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2dcaf7fab069dc50220155.png)
【 关键 词】 糖尿病 ; 尿路感染 ; 病原菌 ; 耐药性
3 1 5 c a se s of di abe t e s and ur i nar y t r ac t i n f e c t i on pat hog e ns a nd dr ug a na l y s i s D ONG Ru, e t a1 .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s i s o f h o s p i t a l 3 1 5 c a s e s f o d i a b e t i c pa t i e n t s wi t h u r i na r y t r a c t i nf e c t i o n s, u r i ne c ul t u r e a n d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r e s u l t s .Re s u l t s D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 wi t h u i r n a r y t r a c t i fe n c t i o n i s t h e mo s t c o mmo n p a t h o g e n w a s Gr a m— n e g a t i v e b a c t e i r a,i n c l u d i n g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t h e i f r s t f o t h e c a r b a p e n e m a n t i b i o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i s l o w,a mp i c i l l i n,q u i n o l o n e a n t i b i o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s h i g h e r ;G r a m— p o s i t i v e c o c c i i n e n t e r o c o c c i ,c o a g u l a s e — n e g a t i v e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i c o mmo n, v a n c o my c i n,l i n e z o l i d 1 0 0 % s e n s i t i v e t o o t h e r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d ug r s h a v e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f o r e s i s t a n c e;A h i g h e r p r o p o r t i o n f o f u n g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o f u r i n a r y t r a c t . Co n c l u s i o n s Di a b e t e s d ug r i n t h e or f m f o u i r n a r y t r a c t i fe n c t i o n s e io r u s s u p e r i n f e c t i o n i n c r e a s e d a t t e n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p a i d, a s f a r a s p o s s i b l e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b a c t e r i a l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e l e c t e d .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12a4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2.png)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分析引言:抗菌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以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引发了耐药菌株的出现。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抗菌非抗生素药物两大类。
抗生素可进一步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范围。
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而狭谱抗生素则只能对特定的细菌效果显著。
2. 抗菌药物的常见临床使用情况(1)抗生素的常见使用场景:- 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炎等。
-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 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脓肿等。
(2)抗菌药物的常见使用目的:- 治疗细菌感染:抗菌药物是细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可通过杀菌或抑制菌体生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 预防细菌感染:手术前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手术感染率。
3.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按临床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些患者或医务人员滥用抗菌药物,如未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抗菌药物。
(2)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不合理:某些场景下使用广谱抗生素,而不选择狭谱抗生素,导致多种菌株产生抗药性。
(3)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一些医务人员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还容易滋生耐药菌株。
4.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和影响抗菌药物的滥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影响:(1)导致药物耐药性的提高:滥用抗菌药物易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出现耐药菌株。
这对临床治疗造成困扰,增加治疗难度。
(2)增加医疗成本:当大量的抗菌药物被滥用时,不仅会使医疗机构的药物成本增加,还可能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
(3)破坏人体微生态平衡:滥用抗菌药物会扰乱人体内健康的菌群平衡,容易引发其他传染病和肠胃问题。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09c9223169a4517723a365.png)
第 1 期
・
药 物 与 临床 ・
A C 52 , T C293粪肠球 菌 A C 19, 绿假 单胞菌 A C 75。 T C529铜 T C283
2 结 果
老年 2型糖 尿病 患者 尿 路感 染病 原
2 1 感 染 状 况 5 0例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中合 并 尿 路 感 染 者 . 1 11 , 0 例 尿路 感 染 发 生 率 为 1 . 9 。其 中 女性 占 6 . 6 , 93 4 3 男 性 占 3 .4 , 龄 6 ~ 8 5 6 年 O 7岁 , 均 年 龄 ( O3 ±8 9 ) 。 平 7.8 .7岁 22 菌株 分 布 1 1例 合 并 尿 路 感 染 的 老 年 2型 糖 尿 病 患 . 0 者中共检 出菌株 8 7株 , 离 率 为 8 . 4 , 分 离 出菌 株 者 分 6 1 未 1 4例 , 占 1 . 6 。所 检 出全 部 菌 株 中 , 菌 菌株 为 8 约 3 8 细 5株 , 占 8 . 6 , 中革 兰 阳性 菌 株 2 11 其 2株 , 2 . 9 ; 兰 阴性 占 5 2 革 菌株 7 , 占 8.3 , 1株 35 真菌 菌株 为 2株 , 2 3 。见 表 1 占 .O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老年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合 并 尿 路 感 染 的 病 原
茵 分 布和 对 抗 菌药 物 的 耐 药 性 情 况 , 导 临床 合 理 应 用 抗 生 指
素 。方 法 对 2 0 0 4年 5月一0 7年 8月住 院 的 5 1例 老 年 2 20 2
型糖 尿 病 合 并 尿 路 感 染 的 11例 患者 进 行 细 菌 学 培 养 , 对 o 并
疫 力低 下 , 部 组 织 结 构 功 能 受 损 , 于 被 病 原 菌 侵 袭 和 繁 局 易 殖 , 应 重视 病原 茵及 其 耐 药 趋 势 的 检 测 , 控 制 尿 路 感 染 、 故 对
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702ae32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b.png)
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罗小勇;黄显武;张建玮【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7(017)003【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尿路感染患者致病菌的分布现状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仪,对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住院及门诊患者清洁中段尿和无菌导尿标本培养分离出的351株致病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引发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D群)、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光滑假丝酵母、奇异变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我院监测到的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尿路感染最主要病原菌为肠杆科菌属,病原菌呈多重耐药.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总页数】3页(P438-440)【作者】罗小勇;黄显武;张建玮【作者单位】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R691.3【相关文献】1.哈尔滨地区2006年致病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J], 陈德欣2.医院分离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J], 李蓉;李文林;石小玉;廖晚珍;徐小文3.392例医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J], 罗强;涂明利4.医院内尿路感染致病菌变迁及其耐药性监测分析 [J], 郑宇;李骥;潘发愤;李庆兴;陈永平;徐莉珠5.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 [J], 洪艳华;陈前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糖尿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5f6142e45c3b3567ec8b3c.png)
药性,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20年 1 08 月至2 1年1月在我院 00 2 治疗的5 7 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情况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 1例2
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临床资料
5 7 型糖尿病 患者 中男2 9 ,女2 8 1例2 8例 2 例。年 龄4 ̄ 2 ,平均 18 岁
蔺慧敏 冯丽辉 石 荣 ( 黑龙江省中医研 究院南岗分院检验 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 0 1
【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泌尿 系统感染的病原茵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 57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段尿液标本,分离病原茵并做药敏 1 试验。结果 有 5 O例患者发生泌尿 系统感染,占5 7 2型糖尿 病患者得 9 7 1例 . %。共 分离出 5 株病原茵,4例患者为双重感染占 1. 6 4 0 %, 2 均为复合真菌感染。革兰阴性菌 3 株 (4 %) 5 6. ,革兰阳性菌 1 株 (7 %) 8 5 2 . ,真 茵4 8 株 (. 。最多的病原 茵为大肠埃希茵占3 . 7 %) 4 1 %。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 系统感染率较高,临床 医师应该 了解并掌握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 感染病原茵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 ,以为患者制
2 1 年 1 月第 9 第 3 0 1 2 卷 6期
在本研究 中, 以被试前额 与前臂的表面皮脂含量 以及水分含量作为测 试 的对象, 发现慢性瘙痒疾病患者前额 同前臂的表面皮脂含量与水分含量 都 明显 低于健康被试 的表 面皮脂含量与水 分含 量, 它们之 间存在 显著差
学的依据 。
医, 0 , ( 1 8 -8 2 8 8 1) 78 . 0 2 :
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fc973a3968011ca30091d3.png)
地不宽或者有蒂, 没有伴随患者体位的变化出现移动 , 后方没有声影, 体积 处于25 l. m  ̄, . 1 m Zl 平均为5 m 息肉可见于胆囊颈、 以及 一 9 . m, 4 体 底部。 有 1例患者呈现多发症状 , 9 主要部位为胆囊体部 , 9 例患者伴有慢性胆囊炎, 6 例患者伴有胆囊内结石及附 壁结石。 发病年龄最高的组别为5— 0 l6岁的女 性组, 发病率为1.%。 25 具体见下表
2 l吉 果
尿路感染是I床常见病, 临 其病原菌有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和真菌 等, 随着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病原菌耐药陛发生变化, 给临床治 疗带来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晴况, 临 指导 床合理使 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本文对我院20年 1  ̄21年1月尿培养分离出 08 月 00 2 的19 2株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
4 讨论
在超声检查中, 胆囊息肉病变主要表现为胆囊壁上向腔内隆起, 病变 部位呈现出中等以上强度的回声, 通常不a,m影 , - " n c 并不因为体位变化而 改变 , 胆囊壁不出现较为显著的增厚症状。 在临床诊断中, 胆囊壁出现直径 小于1mm ̄ 部增 以及软组织隆起性病变, 5 称为胆巍 息肉样病变。 胆囊 息肉在临床上—般常见于胆囊部位, 胆管部位也有发生 , 一般呈现 良陛, 有 1 左右为腺瘤 , 具有恶性转变的可能。 在临床诊治中, 一般 旦 囊息肉的 体积作为判断的标准, 胆囊息肉直径小于lm O m的, 发生恶变的几率较小,
’
【 中图分类号 】 6 13 R 9.
【 文献标 识 码 】 B
【 章编号 】62 2 2( 0 ) 2 03 —2 支: 17 — 532 1 1— 2 80 1
尿路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baf2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6.png)
尿路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候素君;李建新;尹盟盟;程美娇【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the commonpathogens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so as to provide basic evidence for reasonabl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1017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midstream urine specimen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US BD-Phoenix100 automatic bacteria analyz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drug sensitive plates were applied for strain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hen All datas were analyzed by WHONET5.6 software. Results A total of 1017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midstream urine included 196 (19.27%)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cocci, 722 (70.99%),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and 99 (9.74%) strains of fungi; And ranked in the top 5 of pathogens isolated were Escherichia coli, Enterococci, Klebsiella pneumonlae, Candida albicans, and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respectively. Enterococcus faecalis,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 and e.faecium were mainly in the gram-positive cocci and no strains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we found. Escherichia coli were predominant pathogens in the gram-negative bacilli and the sensitivity to Imipenem and meropenem was 100%. Conlusion E. coli and Entero-cocci are the predominant pathogens of caus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long with a general increase in drug resistanc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t of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urine cultureand it will contribute to guide the reasonabl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a966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a.png)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韩竖霞;倪维【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athogen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senile diabetics,in order to offer evidence for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s The urine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were analyzed among senile diabetic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rom 2014 to 2016 in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sults Among the 331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the first three were Escherichia coli (194strains,58.6%),Enterococcus faecalis (30 strains,9.1%)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7 strains,8.2%).The detection rate of ESBLS-producing strains was 55.2%(107/194) of Escherichia coli,which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was 66.7% (16/24).Resistant rat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on Amikacin and Imipenem was low,but the rates of that onAmpicillin/Sulbatam,Levofloxacin,Ciprofloxacin and Cefiriaxone were all greater than 50%.The resistant rate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and Enterococcus faecium were greater than 50% to Clindamycin,high concentration Gentamycin and high concentration Streptomycin,but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Vancomycin and Linezolid.Conclus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senile diabetics is mainly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and Enterococcus,which are highly resistant to routine antibiotics.Clinician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and select antibiotic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urine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e test.%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医院2014~2016年患尿路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尿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331株尿培养阳性菌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94株,58.6%)、粪肠球菌(30株,9.1%)和铜绿假单胞菌(27株,8.2%),其中,产ELBLs大肠埃希菌占大肠埃希菌的55.2%(107/194),产EL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占肺炎克雷伯菌的66.7%(16/24).革兰阴性杆菌普遍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高度敏感,但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大于50%;革兰阳性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10【总页数】4页(P55-57,71)【关键词】糖尿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作者】韩竖霞;倪维【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61;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ed20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7.png)
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摘要】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
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探讨了影响抗菌药物选择的因素。
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感染需要不同的抗菌药物治疗,而且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
建议未来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培训和监管,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深入地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立更为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感染、抗菌药物、临床特点、调查、影响因素、合理性分析、抗菌药物选择、现状分析、建议、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全球有4.6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5.62亿。
糖尿病合并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感染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是重大挑战,而抗菌药物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滥用抗菌药物、选用不当等情况较为普遍。
有必要对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率,保护抗生素的有效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了解当前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是否合理,探讨影响抗菌药物选择的因素,并比较不同类型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情况。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耐药性问题的发生,提高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70d1c75901020206409c9c.png)
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作者:邱涛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3期邱涛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辽宁朝阳 122100[摘要] 目的重点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从而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3月3日—2013年3月3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20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总共有5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达7.20%。
呼吸道感染的总共有31例(52.54%),尿路感染感染的总共有20(33.90%),粘膜、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总共有8例(23.56%),消化道感染的总共有5例(8.47%),血液系统感染的总共有3例(5.08%)。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必须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最好控制和预防高危因素,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 R5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5)02(a)-0012-01[作者简介] 邱涛(1974.4-),男,辽宁北票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西药学专业方向。
最近几年来,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亦呈现递增的趋势,而且大多数都是多药耐药菌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
为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现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的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的820例研究对象中,最小年龄不低于34.0岁,最大年龄不超过88.2岁,平均年龄大约是(62.41±2.23)岁。
女性患者总共有380例,男性患者总共有440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年龄结构等资料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某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及合理使用分析
![某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及合理使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1bf42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c.png)
海峡药学2021年第33卷第(期需要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在一些高危因素存在时,如患者高龄、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有异物置入或涉及重要器官、营养不良等情况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944年3月5日卫生部医政司发布的《204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最高上限为34%〔-。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200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59例,占比29.50%,没有超过规定。
调查显示该院关节置换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60.53%。
3.2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感染主要是由金葡球菌引起,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选择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要结合手术的种类、手术部位常见的病原菌和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中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对金葡球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它们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已经成为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首选,如果对头抱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以选用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4S-。
本调查结果显示,头抱唑林钠和头抱咲辛的使用率最高,但也有选用左氧氟沙星或三代头抱药物的情况,使用高级别的头抱类抗菌药物预防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非常容易引起耐药细菌的产生,同时目前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趋势越来越严重,喹诺酮类药物对于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应严格限制预防性应用,这也表明该院还有不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5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输注给药时机本次调查发现,3例住院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给药时间与规定不符,其中术前>、h输注抗菌药物6例,术中输注抗菌药物5例,术后输注抗菌药物2例。
根据规定住院患者围术期预防性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时间控制在术前0.2 ~14h或麻醉开始的时候,目的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已经达到可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提前或者太晚给予抗菌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报告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abed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1.png)
5、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抗菌药物研发和创新,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好的 抗菌药物选择。
6、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 的各种问题。
7、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并借 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8、定期对医院和诊所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报告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数据来源和方法
03 三、数据分析
04 四、结论和建议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抗菌药物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 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抗菌药物合 理使用的水平,我们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密切监测,并采取有效的 措施来改善抗菌药
详细的分析。在实时监测中,我们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时收集并分析抗菌药 物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三、数据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根据我们的数据,2018年至2022年间,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使用时间并没有明显缩短。这表明,尽管我们已经在努力减少抗菌药物的使 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四、给药剂量与方式
给药剂量和方式需遵循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 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较长,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按 时服药。
五、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在特殊情况下,如患者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等,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 药方案。对于过敏患者,应避免使用致敏药物;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 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细菌谱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细菌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da9ee6102de2bd960588ff.png)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细菌谱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95-02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常常引起多种急性并发症,以泌尿系感染最为常见,有时可合并肾盂肾炎、膀胱炎,且易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女性多见。
因此了解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细菌学分布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观察了316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细菌学分布,对临床用药可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威海市立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316人,其中男性78人,女性238人,年龄22-78岁,平均30-58岁,糖尿病病程5.9±10.3年。
尿路感染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55人,其中男性91人,女性164人,平均年龄25-60岁。
排除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标本采集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收集清洁中段晨尿,注意留标本之前清洗会阴部,或导尿做细菌定量培养,标本收集后立即送检。
1.3 诊断标准 316名均为2型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菌落计数革兰氏阳性球菌≥104cfu/ml,革兰氏阴性杆菌≥105cfu/ml有诊断意义。
1.4 检验方法对培养获得的纯培养的可疑菌落进行分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接种血琼脂平板做细菌计数。
培养基由威海医学高分子有限公司提供,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板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x-32提供。
1.5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3 讨论尿路感染的发生取决于细菌的致病力和机体的防御能力两个方面。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8d28fcf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d.png)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摘要:目的: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临床中抗感染控制办法进行指导。
针对我院在2020-2022年期间内分泌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病原菌种类。
并且采用本系统对病菌得耐药性开展实验,采用PCR扩增检测主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基因,最终得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85株,革兰阴性菌6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4株,肺炎克雷伯菌17株,鲍曼不动杆菌9株,革兰阳性菌2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溶血葡萄球菌9株。
2015年未检出多重耐药菌。
2016-2018年分别分离出1830株和37株,从尿液、痰液、血液和伤口分泌物中分别分离出402413株和8株多重耐药菌。
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06%、28.24%、15.29%和9.4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ntI1基因、I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acra基因和、acrb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53%、73.53%、50.00%、55.88%和47.06%。
acA+ermC、icaA、icaD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0%、62.50%、43.75%、12.50%、37.50%、43.75%和31.25%。
2015-2018年多重耐药菌总感染率为5.88%,各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0.00% 6.19% 5.60。
关键词:内分泌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使用情况引言内分泌疾病多为患者机体内激素分泌过剩或者不足,从而引起患者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
在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为了稳定病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
由于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同时自身抗力差,因而患者易发感染。
一旦发生院内感染,不但会延长患者治疗周期,还会增加重症和死亡风险。
有研究认为感染是糖尿病的第二大死因,因而对感染的防范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使用各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内分泌患者自身免疫力差不易恢复,因而常有多重耐药菌检出。
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经验总结
![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1ff8f7763231126fdb11d4.png)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 第17卷 第2期215·经验交流·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经验总结沈海丽(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 肾脏内分泌科,江苏 高邮 225600)0 引言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代谢性病症,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同时出现免疫功能紊乱情况,而尿液之中含量丰富的葡萄糖则会对细菌的繁殖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血糖浓度的升高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大大降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合并有泌尿道感染症状[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糖尿病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从而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一些参考,现就针对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的尿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106例;年龄29~88岁,平均年龄(58.6±4.6)岁。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WHO所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其中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
并且对患者泌尿道的感染诊断,也以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标准予以确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显微镜下白细胞>10/HP。
1.2 细菌分离鉴定。
通过临床科室采集并将患者尿液样本送检,采集过程完全按照标准流程操作,并在采集完成后及时送检。
针对尿液样本实施一般性细菌培养及分离,并对致病菌种类进行鉴别、统计。
1.3 药敏试验。
所有检出病原菌均同时采取药敏试验,同时结合本院具体情况,选用一般临床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并依据PhoebixTM100BD药敏检测设备进行检验[2]。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相关的检测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糖尿病泌尿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情况分析
![糖尿病泌尿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230a62af1ffc4ffe47ac21.png)
7 。 ( 1 1 ,其中大 肠埃希菌占 4 . 9/1) 3 %1 1 9 5 62 ) 3 %( 29,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克雷伯茵分别为 5 %、5 %、46 8 6 . 5 . 0 . %、4 %。革兰阴性杆 . 1 菌对抗 生素敏 感率 较高的是头孢 哌酮 / 巴坦 (3 % 、亚胺培南 ( . ) 舒 9. ) 7 9 7 、哌拉西林 , 0% 他唑巴坦 ( . 、阿米卡星 ( . ,而且,产 1 81 6 %) 75 9嘲 3 一内酰胺酶 菌株 的耐药性较 非产 p 一内酰胺 酶菌株高。革 兰阳性球菌 占 1. 3/1) 4 %( 29,对抗 生素的敏感率 较高的是万 古霉素 ( 00 、替考拉 宁 (1 % 、呋喃 2 1 1 . 0 9. ) 8 妥因( . ) 8 5 、米诺环素 ( . 、利福平 ( . )结论 : 8% 72 0 %) 63 。 7% 革兰阴性杆菌在糖尿病患者尿路感 染菌中占主要地位,其 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头孢哌酮 /
2 结 果
重视 。而糖尿病患者 由于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身免疫力下降 , 自
染 ,需长期使用各种 抗菌药物,而随着各种抗生素 的广泛应 用, 内酰胺 类抗生素 的广泛使用 ,使 产 E B S L菌株 明显增加,这 已为
临床对抗 生素的滥用敲响了警钟。因此 ,了解 糖尿病患者尿 路感
7 .%(6/1) 3 1129,其 中 大 肠 埃 希 菌 占 4 . 9 11) 5 38 629 ;革 兰 阳 性 %(
1.%(329。 见表 1 05 2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17.13.033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医师治疗尿路感染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统计128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培养结果,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患者抗菌药使用种类等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94例患者检出病原菌103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检出率30.1%;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50.5%)。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最高,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
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喹诺酮类;用药频度前6名的药物中,药物利用度>1的有1个,存在不合理现象。
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多样,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较为严重,提示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需尽可能行细菌培养,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标签:糖尿病;尿路感染;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
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全身各系统感染,在胰岛素使用之前,感染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尿路感染即是其中常见感染之一,且常为多药耐药菌感染,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治疗难度增加、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1]。
通过调查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探讨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临床科室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2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50:78,年龄35~89岁,平均69岁。
行患者晨尿中的清洁中段尿培养。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1.2 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对所抽查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用药频度(DDDs)为2013 年1 —12 月期间某种药物消耗总量(g)除以其相应的DDD 值。
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评判该院对某一具体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DUI 即该药物用药频度(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
若DUI>1.0,说明医生使用该药物的日剂量大于限定日剂量(DDD),用药不合理。
2 结果
2.1 病原菌的分布特点
128例患者中,94例患者检出病原菌10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居第1位占50.5%,见表1。
检出多药耐药菌包含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株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1株。
2.2 抗菌药物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两者均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对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
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结果见表2、表3。
2.3 抗菌药物种类
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喹诺酮類,用药频度较高的前6名药物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替安及莫西沙星,各药物用药频度、药物利用率等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应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以利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以消除病原体,清除感染灶,预防复发。
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多样,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居首位;部分有革兰阳性球菌的参与,如场球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生了变化,耐药范围不断扩大,多重耐药菌株感染逐年增多,导致尿路感染的难治性和迁延性,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2-3]。
多数喹诺酮类对尿路感染致病菌都有极高的耐药率,如常用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几乎都在60%以上,不宜作为临床经验用药。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丁胺卡那霉素等,对尿路感染耐药率较低,但有明显的肾毒性不良反应,可使肾损害加重,不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治疗。
产ESBLs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这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4]。
对于产ESBLs 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或头霉素类,重症感染者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进行治疗。
进一步分析发现,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喹诺酮类。
调查结果显示用药频度前6名抗菌药物中,DUI>1的有1个。
结果提示,单纯的加大抗菌药的使用剂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问题。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尿液浓度高、肾毒性小、对感染菌有效的抗生素,严重患者可联合用药,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杜鹏飞,王长江,马晓洁.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80-3182.
[2] 卢健聪,夏晓英.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7):1-2.
[3] 孟广斌,申建维,余晓凤,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640-2644.
[4] 赵德军,付维婵,田维涛,等.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3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