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归纳】比较 认识钟表 统计 分类(一年级上)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
认识钟表知识点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练习题
1、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针。

2、时针走一格是小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小时。

请你画出下面的时间。

1、早晨6时起床。

2、下午5时半放学。

认识钟表知识点就先到这儿了,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最新的内容,希望大家学有所成。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完整)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推荐文档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
认识钟表知识点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练习题
1、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针。

2、时针走一格是小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小时。

请你画出下面的时间。

1、早晨6时起床。

2、下午5时半放学。

认识钟表知识点就先到这儿了,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最新的内容,希望大家学有所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的知识点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的知识点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的知识点解析。

一、认识钟表
当孩子们步入小学,开始学习认识钟表时,首先要了解一个完整的钟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和刻。

同时,学生需要了解各个部分的字面含义和其定义,熟悉钟表的操作方式。

二、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分针、秒针是钟表上的指针,也是钟表最重要的部分,它们分别代表小时、分钟、秒数。

学生需要准确理解每小时,时针所指向的位置,每分钟时分针所指向的位置,每秒钟秒针所指向的位置。

三、刻度
刻度是指钟表上的刻度线及数字,它们用来表示时间的精度。

每小时有12个刻度,每个小时会转过一个完整的圆周,60分钟可以表示成60个刻度。

四、阅读钟表
阅读钟表是学生学习钟表的关键环节,所以老师要在授课中分别介绍分针、时针、秒针的作用,帮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读取时间。

在指导孩子们学习阅读钟表的过程中,请确保选择清晰明了的时钟图示,并让孩子们准确判断原因。

五、实战
在孩子们已掌握以上知识的前提下,老师可以通过实战练习的形式来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认识钟表的知识点。

比如通过模拟实时时间让学生自行调整指针位置,或导入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知识点。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解析,我们相信老师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熟练掌握《认识钟表》这个数学内容,从而加强他们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以后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知识点
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超越别人,就要在别人还玩耍的时候,自己静静的学习。

做好超越别人的准备了吗我们为大家提供了认识钟表知识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认识钟表知识点】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
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练习题】
1、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针。

2、时针走一格是小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小时。

请你画出下面的时间。

1、早晨6时起床。

2、下午5时半放学。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认识数字:认识数字0-9,学会识别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2.数的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二、数的运算1.数的加法:学习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数的减法:学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三、数的排序1.数字顺序:学习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方法,会根据大小排列数字的顺序。

2.图形顺序:学习根据大小、颜色等特征排列图形的顺序。

四、认识图形1.认识平面图形: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和特点。

2.认识立体图形: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形状和特点。

五、认识时间1.认识钟表: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指针,学习读取整点时间和半点时间。

2.认识星期:学习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名称和顺序。

六、认识货币1.认识人民币:认识纸币和硬币的名称和面额,学习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七、认识长度1.认识长度:学习使用尺寸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习认识一米的长度。

八、认识重量和容量1.认识重量:学习使用秤称重物体的重量,认识重量的单位。

2.认识容量:学习使用容器测量液体的容量,认识容量的单位。

九、认识几何1.认识平行和垂直:学习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点,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2.认识对称:学习识别图形的对称性,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总结:以上是____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包括数字认识、数的运算、数的排序、认识图形、认识时间、认识货币、认识长度、认识重量和容量、认识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打好数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数的认识】1. 数数:掌握数数的顺序、方法和技巧,从1到20的数数。

一年级认识钟表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认识钟表知识点归纳

1.小学一年级认识时间知识点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细长跑的快,时针粗短跑的慢。

2、分针指12,就是几时整(12:00)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一圈),所以1时=60分。

比大小:3时()300分 3、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

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时,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分。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

时针从1走到4,走了(3)时,分针从1走到4,走了(15)分。

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12)时。

分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60)分或(1)时。

4、写时间:两种 几时几分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 【补充】分针从1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到1,走了(60)分或(1)时。

时间: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

例: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着7,这个时刻是(8)时(35)分。

8时少5分是(7:55)7时过10分是(7:10) 5、画分针时针需要注意: ①分针时针用一长一短(长短区分要明显)的直线表示即可,不用加箭头; ②时针的位置,不是整时钟面,在时针指在相邻两个数的中间,当小于半时时,指针指向接近较小的数,当大于半时时,时针指向接近较大的数。

以7:35为例,因为35分大于半时,所以时针指向更接近数字8,分针指向数字7 2.小学一年级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最新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认识钟表资料

最新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认识钟表资料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认识钟表
精品学习小学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一年级数学知识
点归纳:认识钟表,供大家参考学习。

更多小学各科知识点请关注新小学频道。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
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认识钟表,更多精彩请进入小学频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复习

(判断对错)
21.9 时 5 分可以写成 9:5.
(判断对错)
四.操作题(共 3 小题)
22.认识时间,连一连。
(判断对错)
23.连一连。
24.请按照下面的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5
五.解答题(共 6 小题) 25.写出各钟面上的时刻. 26.根据作息时间,计算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并填在括号里.
故答案为:15,15,20. 27.解:
13
28.解:(答案不唯一)。 29.解:
故答案为:4,50,5;3,25,20;8,25,5。 30.解:
故答案为:35,6:55,7:30;25,20,11:15,11:40,12:00。
14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 时或 8:00
1
学生必会: 1、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 个数字、12 个大格。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分针走 1 圈,时针走( A.1
2.如图是( )
)大格. B.5
C.12
A.10:55
B.11:50
3.淘淘在钟面上拨出 7 时 10 分,下面(
C.9:55 )是淘淘拨出的.
A.
B.
C.
4.时针指着数字 5 和 6 之间,分针指着“7”,这时钟面上的时间是( )
2
A.5:35
B.6:05
5.秒针从 3 走到 8,走了( )
9
依依的说法不对. 故选:A.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 9.解:我起床的时间是 6 时,所以弟弟起床的时间是: 6+1=7(时); 故答案为:7:00。 10.解:电子表上显示的时刻是 11 时 24 分 25 秒。 故答案为:11,24,25。

2023一年级数学钟表知识点

2023一年级数学钟表知识点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3一年级数学钟表知识点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

其实记忆是理解的基础。

我们设想假如你不能将数学公式烂熟于心,那么又怎么能够在数学题目中娴熟的应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钟表学问点,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钟表学问点熟悉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

1:30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

2:30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

3:30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

4:30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

5:30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

6:30·····留意:半时的时候,分针肯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

而分针指在12四周,时针立刻指着精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肯定要拨到精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略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当说“大约是几时”。

留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当把握在前后5分以内。

数学q是什么意思Q是有理数集,但Q并不表示有理数,有理数集与有理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理数集是元素为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而有理数则为有理数集中的全部元素。

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数学不能只依靠上课听得懂许多同学认为自己只要上数学课听得懂就够了,但是一做到综合题就蒙了,基础题会做,但是会马虎。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期末复习讲义)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期末复习讲义)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知识点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学期的知识吧,并且通过完成这些练习,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

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加油!知识点一:认识钟表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又粗又短的是时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

钟面上有12个大格。

知识点二: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分针刚过12,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刚过。

分针不到12,时针接近几就是不到几时。

重点: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按一定顺序数数。

难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考点一: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1个十。

考点二:解决问题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点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一画得到结果。

考点三:数位的认识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相同的数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考点四: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越往右排列的数字越大。

越往左排列的数字越小。

一、选择题1.我们每天都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你觉得我们晚上几时睡觉比较好?()。

A.B.C.2.现在是,再过2小时妈妈就下班了。

妈妈()下班。

A.24时B.5时C.6时3.下图,小白兔烤招待客人,()时能烤好。

A.6 B.7 C.8 D.9 4.现在是再过一个小时是()。

A.10时B.11时C.12时5.下边的钟表显示的时间是()。

A.6时B.12时C.9时6.钟面上的时间是()。

A.11时B.快11时了C.快12时了二、填空题7.(1)图一是妈妈开始做午饭的时间,再过一个小时就可以吃午饭了,时吃午饭。

(2)如何描述图二时间?在正确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答案后面画“×”。

最新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认识钟表知识点

最新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认识钟表知识点

最新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认识钟表知识点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
内。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认识钟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空间与图形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重点之100以内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知识点
(1)了解自己一天的----,如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以及这些事情发生的大概时间。

结合生活实例叙述,熟悉生活中常见时间,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

(2)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容易混淆,加强辨析。

(3)有的钟面上没有数字或只有几个数字,给认读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标出数字认读。

1、空间与图形部分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六单元(认识物体)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两件或多件物品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正确描述。

如:在最面;在的`面;的面是;的面有;从数…
(2)对于相对性的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位置变换或增加、减少物体时,这些位置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P58,1题中的闹钟,和玩具猫比,它在玩具猫的下面,和模型船比,它在模型船的上面。

前后与左右的位置也存在这种相对性。

(3)一年级的学生,确定情境图中物品或人物左右的位置时,都以观察者为标准来确定左右。

(4)加强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5)面对数量众多的物体,要分类数。

养成数时按顺序、做记号、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2、统计与概率四单元(分类)九单元(统计)
(1)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P53按要求分一分(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圈出不同类的物体。

(2)加强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

如安排一些图形(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也无序)请学生先数一数,再在方格纸内画图,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编号:782598333158954555300022221
学校:灵物市战神镇獬麟小学*
教师:白泽*
班级:朱雀参班*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认识钟表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认识钟表

2019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认识钟表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以代替的作用。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牢固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认识钟表1、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 1 就是 1 时。

1: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 2 就是 2 时。

2: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 4 就是 4 时。

4: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 6 就是 6 时。

6:00半时:时针指 1 和 2 的中间,分针指 6就是 1 时半。

1:30时针指 2 和 3 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 2时半。

2:30时针指 3 和 4 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 3时半。

3:30时针指 4 和 5 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 4时半。

4:30时针指 5 和 6 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 5时半。

5:30时针指 6 和 7 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 6时半。

6:30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必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辰是错误的。

而分针指在12周边,时针立刻指着正确的数字,此时是大体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必定要拨到正确的地址上。

时针和分针并无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类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才过一点,我们就不可以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体是几时”。

注意:“大体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 5 分之内。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知识点归纳】比较认识钟表统计分类(一年级
上)
(*)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
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知识点】:
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

2、正确认读整时、半点。

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

小芳的上午(估计接近整时的时间)
【知识点】:
1、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半时。

2、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

(*)
最喜欢的水果(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统计活动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表上,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表让学生填补完整,着重对填补完整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

这样才能体会统计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迎新年
【知识点】:
1、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能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活动复习统计图、表的有关知识。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形体。

(*)
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

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点】:
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