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弦乐变奏曲》看威伯恩 对表现主义 美学观 陈 岱

合集下载

音乐无调性

音乐无调性

音乐无调性作者:陈恩恩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6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阿尔班·贝尔格(AlbanBerg)、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m,)对十二音体系建立所做出的不同贡献,及他们对20世纪音乐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现代音乐序列音乐勋伯格贝尔格威伯恩作者简介:陈恩恩,198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200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

现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07级钢琴表演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6-0099-02前言二十世纪音乐(通常亦称为现代音乐)风格的兴起和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晚期浪漫派甚至更早的一些时候。

回顾20世纪这一百多年的音乐历史,其整体性的特征是沿着对古典大小调体系回避——脱离——以致完全抛弃大小调调性思维这样一个轨迹发展的。

20世纪音乐的调性概念一开始就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

其一主要表现在对传统调性观念的进一步复杂化,以致于完全模糊传统的功能关系,达到逐步瓦解传统调性体系的目的。

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19世纪末的一些作品中。

其二则主要是以勋伯格为首的表现主义作曲家,他们一开始就竖起了无调性的大旗,明显地避开了两极之间的过渡地域,从彻底的调性直接转向了彻底的无调性。

本文主要论述“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ehoenberg)、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m,)对十二音体系建立所做出的不同贡献,及他们对20世纪音乐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勋伯格——对传统音乐的突破勋伯格是系统阐述和发展十二音体系最重要的人物。

在对传统写作方法的思考中。

他认为其中不断出现的半音性以及它连续不断的转调,会破坏一个大型音乐作品整体的统一性。

师出同门风格迥异——对比表现主义作曲家贝尔格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

师出同门风格迥异——对比表现主义作曲家贝尔格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

2016年第20期(总第308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20,2016(CumulativelyNO.308)师出同门,风格迥异——对比表现主义作曲家贝尔格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李为儒(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摘要】表现主义音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和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音乐流派。

相对于印象主义所表现的“风景画”而言,表现主义更为突出的是人物内心紧张、恐惧、剧烈的情感体验。

贝尔格与韦伯恩都师承于勋伯格,也是勋伯格音乐创作道路上坚定的追随者。

二人都为表现主义作曲家,但在创作中体现的个性却迥然不同。

本文对贝尔格与韦伯恩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对其中所体现的个人风格进行深入探讨,试图阐释表现主义音乐创作在20世纪上半叶的多元化体现。

【关键词】表现主义音乐;贝尔格;韦伯恩;音乐风格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两位高徒贝尔格与韦伯恩,他们三人都出生在维也纳,所以也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或“第二维也纳乐派”。

作为乐派中重要成员,贝尔格与韦伯恩的特殊贡献在于传承勋伯格作曲技法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一、贝尔格生平与音乐创作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新维也纳乐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贝尔格出身于维也纳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少年时期便显露出作曲才能。

未跟随勋伯格学习之前,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写了约70首作品,主要涉及了歌曲与钢琴曲,体现着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

与勋伯格相遇,对他的艺术生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904-1910年,师从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学习,接受了无调性与十二音体系的创作思想与技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尔格应征在奥军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表了他在战前就酝酿的歌剧《沃采克》(1925年),这部歌剧在1925年于柏林首演,获得了音乐界的好评,也成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

作曲家勋伯格

作曲家勋伯格

作曲家勋伯格阿诺德-勋伯格是著名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新维也纳学派的领袖,序列主义音乐理论的创立者,二十世纪的音乐巨人之一。

1874年,勋伯格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商人家庭。

1898年,勋伯格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在音乐会上公演,引起乐坛注意。

1901年赴柏林,以写通俗乐曲和为轻歌剧配曲谋生。

R-施特劳斯十分赏识他的音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作品,遂推荐他在施特恩音乐学院任教。

1903年勋伯格回到维也纳,私人教授作曲与理论,学生不少,其中有韦伯恩和贝尔格等人,这两人后来成了他的终生支持者和忠实信徒,师生三人以创作序列主义音乐闻名于世,被学术界称为新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人物。

1911年,勋伯格迁居柏林,他的作品在伦敦和维也纳等地上演,受到好评,逐渐成为知名作曲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两次短期应征入伍,一度中断了创作和教学活动,家庭经济也陷入困境。

战后,在维也纳创办“同人作品演奏会”,并举办一系列音乐理论讲座,作品得到国际音乐界注重,影响不断扩大,这时,他的序列主义理论也逐渐形成。

1925年,受柏林艺术研究院之聘举办作曲专家班,有了安定的生活,相继完成了一系列作品。

1933年,纳粹上台后移居美国,先后在多所院校任教,1941年加入美国籍,1961年在洛杉矶逝世。

一般认为,勋伯格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以前为调性时期,主要受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作品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息,并把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半音化创作技法发展到了极限,主要作品有《D大调弦乐四重奏》、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第一弦乐四重奏》和《第一室内交响乐》等;1908-1920年前后为无调性时期,在此期间,他与表现主义画家科科什卡和康津斯基等人过往甚多,并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声乐曲《空中花园》,《五首管弦乐曲》、独脚剧《期望》、配乐戏剧《幸运之手》和人声和器乐作品《月迷皮埃罗》;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格终于建立了一种抛弃调性、利用所谓“十二音体系”进行创作的方法。

北京林业大学公选课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教材

北京林业大学公选课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教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交响乐赏析指导老师:巩武天交响乐带给我的情感变化(一)交响乐是一种形态,它源自于西方,即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有交响性质的音乐作品。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铜管组、木管组、弦乐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交响乐对人的健康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功效,给人以不同的精神感受。

第一节交响课老师播放了奥地利歌唱家奥尔夫的交响合唱《布兰诗歌》,再配以摄影师的引导,使我们立马感受到了崇高、神威。

那种迸发的激情,跳跃的旋律,以及杰克逊魁梧的身材,一股阳刚之气涌上我的心头。

在火光的爆炸之下,歌迷们激动、疯狂、急迫的心情使我感同身受。

我浑身充满力量,完全从疲软中摆脱出来,仿佛要和杰克逊一起站在舞台上挥洒汗水,释放激情。

接下来老师又放了杰克逊的另一首反战歌曲,歌曲以细腻的嗓音缓缓呈现,平静柔和中隐藏着火花,像对灵魂的呼唤,又似对人性的呼吁。

杰克逊在微风中飘逸着,清爽的感觉从我心底升起,立马遍布全身。

台下的观众都已入迷。

婉转过后,充满韧性的声音爆发出狂野来,粗犷有力。

杰克逊呼喊着、召唤着,在他的带动下,观众们如同着了魔般起伏着、响应着。

“艺术讲究双重品格--感性和理性。

”杰克逊很好的表达了这句话。

在他的歌声中,我的情感得以释放。

音乐可以使人快乐,可以陶冶情操。

音乐是我生活的伴侣,我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的陪伴。

交响乐带给我的情感变化(二)交响乐发展于古希腊城市文明技术之上,主张音乐是把复杂转向统一,把不和谐转向和谐。

到了中世纪,音乐艺术不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以声乐为主,乐器只是用来作为歌舞的伴奏或者用来替代缺少的声部,乐器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作用。

发展到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多已形成,现代的交响乐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文艺复兴的目的就是重新找回人的形象。

巴洛克是欧洲专业音乐成熟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被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虽然与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时间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威伯恩《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中的音程思维及十二音特征浅析

威伯恩《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中的音程思维及十二音特征浅析
3规避 调 性 的 特殊 音 程 用法 特 征 .
作 曲家威伯恩为了规避传统意义上的调性 ,在音高方 面采
用 了 不拘 一 格 的方 式 。 量 回避 强 调 调性 的 四五 度关 系。同时 避 尽
威伯恩《 管弦乐小品五首 》O . ) 作于 自由无调性时期 , ( P1 创 0
有 打破 传 统 调性 组 织 的 手 法 ,同时 又 产 生 于 十 二 音 序 列 音 乐 之 前 的探 索 阶段 。其 写 作 思 维除 了“ 音色 旋 律 ”集 合 思 维 外 , 多 、 更 的 带有 音 程 思维 的特 点 。 音程 写 作 思 维 明显 带 有 传 统 动 机 式 的

半音 数

1 2 3 4 5
6 7
8 9 1 11 0 1 2
上例是 1 2个半音 以及半音数 的谱例。从上面可以很清晰的
看 出任 何 两 音 之 间所 包 含 的半 音 数 目。比如 从 C F纯 四度 之 间 , —
只需 要 用 数 目大 的 减去 数 目小 的 , 可 以得 出 有 5 半 音 。再 比 就 个
由无调性音乐创作 ,已经基本 打破传 统的音阶思维基础上所构
成 的音 程 观 念 , 是 以 十 二平 均 律 半 音 为 基础 构 成 音 程 。 而 谱例 1
性” 音乐语言创作的作 品。而音乐 的“ 自由无调性” 时期是从勋伯 格 10 创作《 99 钢琴 曲三首》O .1 开始 的。在这个时期 , ( P1 ) 音乐新
威伯恩《 管弦乐小 品五首》 " OP 1 .0中的
音程 思维 及 十二 音 特征 浅 析
画 陈 国威

要 : 作 于 1 1 — 9 3年 问 的 《 弦 乐 小 品 五 首 》 oP.0 , 威 伯 恩 “ 由 无 调 性 ’ 作 时 创 9 1 11 管 ( 1 )是 自 ’ 创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单元知识链接:1、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的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初。

强调直接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和心灵所见的客观姿态,在创作上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心,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创作题材。

表现主义音乐的创立者是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

在勋伯格表现“心灵世界”的音乐中,渲染着紧张、恐惧的气氛,反映出一种悲观、变态的倾向。

发自绘画方面的表现主义,其矛头所向是印象主义的客观性。

他们认为艺术既不应该“描写”,也不应该“象征”,而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即艺术并非“描写客观眼前所见之物",而是要“主观地表现物体在我们眼睛中所出现的姿态”,也就是说要把作者的心灵世界、即所谓内在精神表现出来,而这种心灵世界和内在精神却是和疯狂、绝望、恐惧与焦灼不安等病态感情以及“人类的不可思议的命运”等结合在一起。

表现主义的音乐与旧有传统完全相反,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

把八度中十二个半音给以同等的价值,舍弃传统的主音、属音等观念,因而使无调性占有绝对优势.由于旧有的旋律轨迹被破坏,使得旋律既无均衡,也无反复.第二十二节〈〈勋伯格〉〉学案一、看本节是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通过欣赏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应体验感受无调性音乐的风格特征,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初步了解表现主义音乐、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知识。

1、乐曲介绍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艺术家常常把他们对世界所感悟到的内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品常与病态、失常、死亡等主题相连,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小人物,他们因饱受折磨和压抑而呈现出一种畸形、怪诞的形象。

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三位作曲家。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听后感500字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听后感500字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听后感500字
今天,有幸听了这首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这首变奏与赋格曲原是布里顿受英国教育部委托为科教纪录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而谱写的音乐。

其实该曲的曲名叫“普塞尔主题变奏曲”。

该影片放映后,受到普遍欢迎,它不仅使广大青少年得益匪浅,甚至对具有较多音乐知识的听众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享受。

人们从这部作品中,领略到布里顿使一项平凡的日常工作一-写电影配乐,升华为技巧娴熟、精细微妙的艺术创作。

作者为打击乐器写了一段富有想象力的华彩乐段,由三个定音鼓提供旋律基础,其他各打击乐器则按解说词中的次序和各自的变化形式加入这一舞曲的行列。

在作为全曲结束的音乐中,布里顿魔术般地将前面介绍过的各种乐器构筑成一首绚丽多彩的赋格曲。

随着各种乐器的加入,气氛也愈发热烈。

最后,全曲以铜管乐器雄壮辉煌地重现放宽了节奏的变奏主题一“普塞尔主题”作为结束。

通过对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学习,我对管弦音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欣赏管弦乐的兴趣也越来越大,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种与音乐的触碰,感受音乐的力量与美好,激发自己对音乐的喜爱与理解,自己的欣赏与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表现主义音乐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拍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和弦音响尖锐不谐和,结构不明确,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十二音体系。

因此,在表现主义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显得离奇怪诞。

表现主义音乐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反义词,从它们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流派在音乐表现上的各自特征:印象主义音乐描绘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外部瞬间的感受,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光线和气氛,是对自然现实的模仿与再现;而表现主义音乐则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绘,强调把内心体验表达出来,直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主张音乐要表现人们的思想本质和内在灵魂。

表现主义音乐有三位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他们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一)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

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

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

1901年赴柏林,在一个酒馆乐队任指挥,后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

此后,来往于维也纳和柏林两地,几乎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

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和韦伯恩(他们师生三人常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

1933年,纳粹上台后移居美国。

1935-1944年先后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

1951年,勋伯格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77岁。

代表作品: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乐队变奏曲》《一个华沙幸存者》歌剧《从今天到明天》管弦乐曲《五首管弦乐曲》等。

创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乐曲》是勋伯格从调性音乐转向无调性音乐的重要作品之一,音乐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的五首乐曲的标题分别是:“预兆”“往事”“湖边晨夏色彩”“突变”和“带伴奏的宣叙调”。

《月迷彼埃罗》根据颓废诗人A·吉罗的诗写成,描写一个神经质的诗人皮埃罗望月狂想中的种种情景,忽而是绞刑架,忽而是老太婆疯狂的情欲,忽而是狂想者之际当了祭司,主持“血色的弥撒”,掏出血淋淋的心脏,祈求神的赐福。

结构对位视域下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多重结构解析

结构对位视域下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多重结构解析

结构对位视域下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 多重结构解析刘 洋(宿迁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江苏 宿迁 223800)[摘 要] 奥地利“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威伯恩的《五首管弦乐曲》(Op.10)从音高结构上看整首作品呈两个三分性结构并置的三分性套叠式多重结构。

在“永恒展开”美学理念的感召下,多元结构力参数“各司其职”,形成结构间的纵深性多边互动:在集合的纵横交错运动中,各级集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节奏性元素被作为“主题核心凝聚态”细胞使用,使纷繁的离散表象下暗藏统一性元素;节拍律动的变化及富于符号化节奏的呼应型使用,固化了三分性结构形态;从最高音点的布局方面设计看,结构具有了二分性特征;从音域音区的整体布局看其中又蕴含着呈示—对比—再现的三分性结构逻辑。

[关键词] 威伯恩;管弦乐曲;结构分析;结构参数[中图分类号] J614.5;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67(2020)04-0107-07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威伯恩(Anton Webern,1983-1945)是20世纪欧洲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他与勋伯格、贝尔格共同创立了“新维也纳乐派”。

他的音乐语言严谨凝练,音响构思精准细腻,为20世纪音乐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首管弦乐曲》作品Op.10创作于1911—1913年间,这部作品是威伯恩从自由无调性向序列音乐、点描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作品。

整部作品结构组织高度凝练,构思极为精巧。

五个乐章长度分别为:12、14、11、6、32小节。

每一乐章的平均时间仅有49秒。

这套自由无调性套曲作品可以说已完全脱离了调性、和声对于音乐结构进行组织的规律,呈现出多维音乐参数共同控制下的复杂多缘的结构样态。

通过中国知网学术网站的检索,对于研究威伯恩本首作品的文献共8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维度:1.对于威伯恩作品音色音响参数的分析。

威伯恩三首作品的集合分析——结构统一性的体现

威伯恩三首作品的集合分析——结构统一性的体现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威伯恩三首作品的集合分析——结构统一性的体现黄 珩(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摘要】通过音级集合的分析方式对威伯恩三首作品的序列进行分析,对作品所使用的序列和集合进行初步的探讨,以证明在音级集合的分析方式下,十二音作品中的音乐结构和组织方式仍然是有高度的统一性的。

【关键词】威伯恩;序列;集合;结构力【中图分类号】J611 【文献标识码】A安东·威伯恩是20世纪杰出的音乐家,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作曲家在作曲技法上有极大的启发,也为理论家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目前,众多的理论分析将重点放在了对其作品的序列、音高结构、配器、创作方式等方面,这些分析对后来者学习和了解威伯恩的音乐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本文却希望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威伯恩作品的结构力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使用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对威伯恩的作品进行集合式的分析,以期找到威伯恩的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更为凝练的音乐组织方式和音乐语言,从而能够更好地从结构方面对威伯恩的作品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研讨。

一、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OP.30)首先分析的是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OP.30),这首作品的基本序列形态如下。

例1 OP.30序列的基本形式PRIRI在这个序列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将这个序列的十二个音从中间剖开,形成前后各六音的六音序列,便可发现,后面六个音恰好是前面六个音的逆行倒影:例2 原型序列的对分P从这个原型序列的谱例当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后面的六个音恰好是前面六个音的在ic=1上所构成的逆行倒影。

由于十二音作品本身就是由原型演变而来,因此,原型中所具有的特点在这首作品的其他三个序列,即逆行、倒影、逆行倒影中均有所体现。

例3 逆行、倒影、逆行倒影的对分RIRI从上例中可以看到,在R、I、RI三种形式中,后面六个音都能与前面六个音形成逆行倒影的关系,并且都是在ic =1上的移位。

感受韦伯恩心灵深处的音乐

感受韦伯恩心灵深处的音乐

感受韦伯恩心灵深处的音乐作者:黄蕊来源:《艺术研究》2014年第04期摘要:安东·韦伯恩(1886—1945)是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简洁凝练,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性,成为了近代先锋派音乐发展的标杆。

韦伯恩的27号钢琴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简洁、明快、充满了逻辑性和艺术性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只有韦伯恩才有这种独到的奇思异想的音符,它是来自于韦伯恩心灵深处的音乐。

本文试想通过对韦伯恩、十二音作曲技法及27号钢琴变奏曲的解析,力求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韦伯恩的创作技巧、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特殊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韦伯恩十二音作曲技法钢琴变奏曲深远影响一、安东·韦伯恩安东·韦伯恩(1886—1945)是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简洁凝练,风格独特而著称。

他从就热爱音乐,对音乐的理解有着特殊的敏感。

于1902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从1904年开始跟老师勋伯格学习。

他本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敏感,极力热衷推崇老师的音乐革新理念,并与勋伯格和老师的另一个得意学生贝尔格三人共同组成了新维也纳乐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新维也纳乐派倍受打击,纳粹分子说他们的音乐是激进的、不和谐的音乐。

因此,韦伯恩也受到了纳粹的迫害,无奈过起了隐居生活,1945年去萨尔茨堡看望女儿时,不幸被一个美国士兵误杀,时年仅59岁。

韦伯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影响却非常大。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他的音乐来自于心灵深处,以别人无法想像的简洁、浓缩、凝练的音乐特征而著称,在世界上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在韦伯恩的生活年代,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给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他的创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按照他的创作生涯,他的音乐创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二个时期。

1899年至1927年是第一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1-20号作品。

从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韦伯恩经历了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到无调性和十二音技法的转变,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说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是在逐渐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

表现主义音乐概述

表现主义音乐概述

1.表现主义音乐概述:兴起时间,一战前夕。

国家,德奥。

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

背景,德国正逢内忧外患。

特点,怪诞、不协和、带刺激性、音乐语言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

2.勋伯格:主要作品,浪漫主义晚期作品《古列之歌》,无调性作品《月迷彼埃罗》,十二音作品《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风格特点,零碎剧烈的旋律进行、极端的力度变化、尖锐的不协和和弦、不对称的节拍、不清晰的结构。

3.新古典主义音乐概述:兴起时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背景,大战使社会生活突变。

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法国六人团等。

目的,力图复兴古典主义及其之前的音乐风格。

特点,均衡、完美、稳定。

4.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民族主义作品视听。

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

风格特点,旋律简洁、节奏富有弹性且多样化、管弦乐色彩独特。

5.电子音乐:时间,50年代。

代表人物:施托克豪森、瓦雷兹。

特点,录音带音乐、具体音乐、合成器音乐、计算机音乐。

6.偶然音乐:时间,50年代。

代表人物,凯奇。

背景,受中国《易经》和佛教禅学影响。

特点,作曲家一定程度上故意对作品的创作或演出不加控制。

代表作品,凯奇的钢琴独奏曲《四分三十三秒》。

7.随机音乐:时间,50年代。

代表人物,希纳基斯。

特点,运用自然科学中普遍法则和数学公式等抽象概念来创作。

代表作品,管弦乐曲《概率的作用》、《变形》。

8.序列主义音乐:时间,50年代。

代表人物,梅西安,布列兹。

特点,作曲时将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音素按固定顺序进行安排,又称全面序列音乐或整体序列音乐。

主要作品,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钢琴曲《觐见圣婴》,布列兹《结构》。

9.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943年3月)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

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古尔德、多声部和多相大脑

古尔德、多声部和多相大脑

古尔德、多声部和多相大脑一乐迷都知道巴赫专家、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1932-1982),但他后来跨界搞的纪录片大多无关音乐,所以粉丝如我也并不关心,即便知道古尔德自己很看重。

自从读了帕西克的《多相大脑:脑半球的音乐》(Polyphonic Minds:Music of the Hemispheres),才想起來这一块。

我在加拿大居住久了,越发理解古尔德和加拿大的联系,也读了一些加拿大北方的书。

缘分所至,我开始了解古尔德录制的广播剧《孤独三部曲》。

令人吃惊的是,古尔德据传不是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吗?按说对他人的反应毫不关心,可是他对人的故事怎么这么感兴趣?而且是那种细腻深挚的关心和细品。

这是一部跟音乐无关的“作曲”。

第一部《北方的概念》中,唯一的音乐是西贝柳斯的第五交响曲,作为巴洛克音乐中常见的通奏低音来用。

第二、第三部索性更极端,人物介绍和叙事都没有,只有众多声音进进出出地倾诉。

古尔德绝非随机选取这些声音,而是相当刻意,从第一部开始,他跟录音师常常工作到凌晨,细修每个字甚至每个音节,连火车声都用来形成结构。

三部曲的形成历经十年,每部都是在几百小时录音的材料基础上编辑出来的,完全是古尔德式高度控制的产物。

在这一点上,更大胆的约翰·凯奇的《收音机音乐》就不同,毫无排布,任由人声随机发生。

加拿大的北方,一般特指几个原住民区:育空、西北和一九九九年才成立的努纳武特。

这些地区寒冷广袤,人口极少。

它们本身因为承载殖民历史,有说不完的故事。

当年的殖民者,虽然跟当地的原住民没有美利坚土地上那么暴力的冲突,但矛盾和破碎的历史叙事无处不在,至今也并没简化多少,更没有一个能讲清楚的未来,本身就是让叙述者对付不了的“对位”。

古尔德在多伦多长大,原本跟稀薄的北方相去甚远,这些地方他为了录音才去的。

不过他有北方情结、孤独情结,也有多声部情结,跑去录制纽芬兰岛、因纽特人、温尼佩格等省的门诺会,把录音做成多声音进行的广播节目。

论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之六中的“结构对位”

论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之六中的“结构对位”
关 系进 行 深 入 研 究 , 而 发 现 在 音 乐 作 品 中 存 在 着 多 重 结 构 以 及 诸 结 构 的共 时 性 对 置 现 象 , 将 其 归 纳 为 进 并
“ 构 对 位 ” 论 。“ 音 乐 的进 行 中 , 何 两 种 ( 以上 ) 成 某 种 结 构形 态 的音 乐 ( 构 ) 素 之 间 只要 出 现 结 理 在 任 或 构 结 元
展 中没 有 出 现 很 多新 的被 命 名 的定 型 化 曲 体 形 式 ; 而 如 果 从 微 观 的 角 度 , “ 等 ” “ 立 ” 观 念 去 关 注 然 以 平 、独 的 音 乐 的 各个 层 面 , 会 发 现 其 动 态 的结 构 过 程具 有 着 丰 富 的 创 新性 。 因此 , 究 这 类 作 品 应 当 运 用 现 代 音 乐 就 研 分 析 思 维 和方 法 , 音 高 、 色 、 体 形 态 、 度 、 度 及 演 奏 法 等 多 种 音 乐 元 素 的 途 径 入 手 。下 文 就将 运 用 从 音 织 速 力 多 重 分 析视 角对 威 伯 恩 《 首 管 弦 乐 小 品 》 . 六 0p 6之 六 的结 构 进 行 深 入 探 析 并 着 重 观察 其 “ 构 对 位 ” 结 现象 。
明 虹
6 论 威 伯 恩 首 管 弦 乐 小 六 品 op . 之 六 中所 蕴 含 的 “ 构 位 ’ 结 对 ’
摘 要 : 章 运 用 多 重 分 析 视 角 对 威 伯 恩《 首 管 弦 乐 小 品 》 p 6之 六 的结 构进 行 研 究 , 期 管 窥 文 六 0 . 以 该 作 品 的结 构 途 径 结 构 对 位 ” 象 、 术特 色 以及 通 过 具 体 分 析 所 引发 的 关 于“ 构 对 位 ” 论 创 新 与 “ 现 艺 结 理 学术 价 值 的 思考 。 ‘

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之一(Op.6 No.1)的音高组织分析

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之一(Op.6 No.1)的音高组织分析

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之一(Op.6 No.1)的音高组织分析作者:孙杉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23期摘要:安东·威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师从勋伯格。

威伯恩的创作生涯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1899-1908)、格言风格时期(1908-1914)、第一声乐创作时期(1915-1926)与序列音乐创作时期(1927-1942),从威伯恩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使用的音高组织技法从晚期浪漫主义调性扩张的半音体系到自由无调性再到序列主义的变化轨迹。

六首管弦乐小品(作品op6)创作于1909年,是他第二阶段的作品,在这个阶段中他的器乐作品以自由无调性为主,本曲亦不例外。

关键词:威伯恩;音级集合;自由无调性本文采用音级集合的方法分析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之一的音高组织。

音级集合是由阿伦·福特提出并发展的一种针对作品音高组织的分析方法,是无调性作品分析的重要手段。

该体系始于福特于1964年发表的《音乐集合复合型理论》,并在他后续发表的诸多论文中逐渐完善。

音级集合理论以高度概括的数理语言为载体,以严密的逻辑证明为依托来分析作品在音高组织上的特点,以及特定集合所对应的音响特征。

这个理论引入我国之后,对于国内的现代音乐分析乃至于现代音乐创作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它因高度的抽象性而受到一定的诘责,但正因为它的简约,使它能够清晰明了地揭示无调性作品中复杂而多变的音高结构之间的关联,避免音乐分析过于冗杂与分散。

在讨论本曲的音高结构之前,有必要先划分本曲的结构段落。

笔者将本曲分为4个段落:第一段是1-3小节,是主题呈示的段落;第二段是4-7小节,主要部分由单簧管、小号、大提琴演奏的三条对位旋律构成;第三段是8-13小节,此处在力度与织体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所有声部全部参与,音高组织也更为复杂,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第四段是14-19小节,本曲的结束段落。

舒伯特长笛作品《序曲与变奏》的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

舒伯特长笛作品《序曲与变奏》的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

舒伯特长笛作品《序曲与变奏》的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序曲与变奏》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创作的一首长笛独奏曲,也是长笛独奏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由序曲和变奏两个部分组成,极具挑战性和表现力,被广泛认为是长笛演奏的典范之一。

整首曲子的音乐风格自由而富有变化,从悠扬优美到激情四溢,展现了舒伯特作品中独特的个性和情感共鸣。

序曲部分以典雅的抒情旋律引入,长笛舒缓的音色与管弦乐器的温柔伴奏相得益彰。

音乐以渐强的动态渲染了情感的高潮,展现出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变奏部分是全曲的亮点,舒伯特运用了多种变奏手法和技巧,让长笛展现出其音色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其中包括速度变化、音程变化、装饰音、技巧性的和声等。

每个变奏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音乐形式,展现了舒伯特作品中变幻多样的特点。

演奏者需要具备极高的技术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才能完美地诠释这些变奏。

在演奏诠释方面,演奏者需要通过对音乐结构和情感的理解,准确把握每个乐章的表达要求。

在序曲部分,演奏者应该注重长笛的柔美和流畅,通过对音色和呼吸的控制,表达出舒伯特优美的旋律线和情感的细腻。

在变奏部分,演奏者需要展示出长笛的技巧性和表现力,通过速度变化、装饰音和情感的转变,呈现出变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演奏者还应该注意与伴奏乐器的协调与合作。

在演奏过程中,要与乐队密切配合,注意与各个乐器的对话和呼应。

通过细腻的音乐性和和谐的整体效果,突出长笛的独奏地位,使整个演奏更具感染力。

《序曲与变奏》是一首具有挑战性和表现力的长笛独奏曲,展示了舒伯特作品中的独特个性和情感共鸣。

演奏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准确把握乐曲的结构和情感,通过长笛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完美地诠释这首曲子。

通过与伴奏乐器的合作和协调,展现出长笛的独奏特色,使整个演奏更加出色。

另辟蹊径的音乐思维模式

另辟蹊径的音乐思维模式

184另辟蹊径的音乐思维模式陈冀红 厦门大学 艺术学院摘要:在音乐的创作中,我们可以学习不走寻常路的新模式,但却不能误入岐途的认为只要和别人不一样的音乐作品就是好音乐,我们可以用另辟蹊径的音乐模式来探究音乐创作的未来发展,但是,好的音乐作品除了新,还要包涵丰富的内涵、给人以积极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音乐;另辟蹊径;思维模式我欣赏蒙特威尔第---这位歌剧缔造者的声乐作品,他将高贵的教堂音乐撒向了普罗大众;我喜欢聆听到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它让我感受到了巴洛克时期的理性与浮华;在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三巨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除了经典之美,杨老师的课堂中还带给我更多关于交响乐的启迪;在随后的浪漫主义时期里,从初期浪漫主义乐派的韦伯、舒伯特到中期激进派的柏辽兹、李斯特,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理查.斯特劳斯和勋伯格的不走寻常路式音乐出现等,通过分析这些音乐历史中记录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这似乎遵循了音乐发展中不断求新并创新的模式。

从最初的单声部线条的格里高利圣咏,到和声的发展壮大;从交响乐的出现,直至作曲大师拉威尔登峰造极的配器方式等。

这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由被宗教神学的束缚到人文主义的兴起,无一都向我们展现了历史中的音乐脉络走向,它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发展、前进。

在音乐发展的道路中,也许偶尔在历史的某个时段,会有个别的迂回、甚至是倒退的个例,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世界音乐不断的发展壮大繁荣会成为必然的结果。

比如,我一直都很喜欢法国作曲家比才在1875年所写的歌剧《卡门》,这部歌剧成为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同时也是至今流传最广、上演最多的歌剧之一。

然而命运给比才开了个莫大的玩笑,天才作曲家比才在3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且一辈子都不走运,并在《卡门》上演之初,更是被世人所不解。

所以笔者认为音乐的世界里没有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音乐理论,更没有什么万变不离其宗、绝对规律化的音乐模式。

简述勋伯格的三大创作时期

简述勋伯格的三大创作时期

简述勋伯格的三大创作时期发布时间:2021-12-06T07:21:15.2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0期作者:谢晋[导读] 在西方音乐史的长河中从来都不缺少“特立独行者”,不管是在《牧歌集》前言中大胆阐述自己运用两种常规思维的蒙特威尔第谢晋河南大学 475000在西方音乐史的长河中从来都不缺少“特立独行者”,不管是在《牧歌集》前言中大胆阐述自己运用两种常规思维的蒙特威尔第,还是在复调构思逐渐复杂、织体日益臃肿的写作潮流中避免使用变化音而坚持使用使用调式音自然音阶创作的帕莱斯特里那亦或是在浪漫主义音乐文学化标题化潮流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以巴赫、贝多芬为榜样而创作的勃拉姆斯都算得上是“逆潮流者”。

但他们也都是在整体的创作大环境下或多或少的融入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将创作环境和创作原则从内而外彻底打破依旧遵循着时代的规则。

反叛——从传统情结走向调性革命“革命者”勋伯格几乎用一己之力打破了二十世纪以前引领西方音乐数百年创作的传统规则,但这位完全靠自学成才的二十世纪音乐“代言人”其创作内核可以说是非常传统甚至是保守的。

勋伯格曾在《民族音乐》中阐述到:“我的老师主要是巴赫、莫扎特其次是贝多芬、勃拉姆斯以及瓦格纳.....”并展示了从他们的作品中所汲取的营养。

从巴赫那里学到了对位法和由一个主题延伸出作品;从莫扎特那里学到了乐句长短的不均等和由多元化元素互相协调组成作品的思想,这与他自学成才的经历密不可分。

在他尊奉为榜样的传统作曲家的作品里提取自己需要的营养,而非这些“老师们”主动教授。

他并没有在创作中过分追求怪异新奇反而常常在作品中以打上传统的“烙印”为荣。

同样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他也从未企图坚持将学生引导至自己崇尚的无调性信条上面,这是出乎意料的,同时他深入研究古典作曲家的笔记并未保存于世也是极大的遗憾。

1897-1908作为勋伯格创作生涯中的后浪漫主义时期,他深受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交响诗作品《净化之夜》融合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和勃拉姆斯的变奏技巧,题材也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题材,《弦乐四重奏第一号》等作品中和声运用以及配器法都是晚期浪漫主义的大成之作,在这些作品中许多都蕴含着调性模糊的复杂和声暗示着他无调性创作时期的到来。

音乐鉴赏周二

音乐鉴赏周二

现代音乐鉴赏姓名:李诗鹤班级:20120841学号:2012084110指导教师:徐亚娟浅析音乐在影视动画中的艺术功能作为一个自小与动画结下不解之缘的人,不得不在这里借机表达一下我对动画中的音乐的喜爱,音乐作为动画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情节的发展,氛围的渲染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19世纪末,动画电影与音乐就有着不解之缘。

1896年,米卢埃尔兄弟的动画影片第一次在英国放映时,就邀请了专门的钢琴师现场伴奏。

此后人们越来越关注音乐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这就使得动画音乐创作的视野有了更加广阔的可能。

近几年,动画音乐更是有了十足的发展,我们翻开奥斯卡最佳主题曲获奖名单,就不难发现动画主题曲逐渐呈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1992年开始,迪斯尼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的同名主题曲获得大奖。

紧接着1993年,动画电影《阿拉丁*主题曲《The Whole NewWorld}获奖,此后1995年的《狮子王》主题曲{Can Not YouFeel The Love Tonight}、1996年《风中奇缘》主题曲{Color0f The Wind》、1999年((埃及王子》主题曲《When YOUBelieve}2000年《泰山》的主题曲《You Will Be In MY Heart}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主题曲大奖。

从这就可以看出,动画片与音乐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听觉幻想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视觉幻象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目的,得到最终接受者——观众们的认可。

于是,导演们逐渐重视动画音乐在动画整体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也使得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加入到了这一行列。

久石让便是其中的一位。

久石让,1950年12月出生在日本长野县中野市,本名藤泽守。

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学院,修习作曲。

1983年,久石让结识了宫崎骏,此时宫崎骏正在进行影片《风之谷》的创作。

听过久石让为《风之谷》创作的音乐后,宫崎骏被深深地打动了,影片公映后更证实了宫崎骏的选择是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岱Chen Dai从《管弦乐变奏曲》看威伯恩对表现主义美学观的背离内容提要:《管弦乐变奏曲》(《Orchestral music partita》OP.27)是威伯恩[1]晚期创作中具有整体序列主义特征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从美学的角度更深一层挖掘该作品在美学观念上对表现主义的背离。

关键词: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表现主义整体序列主义音乐美学一、引言安东·威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是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也是“表现主义”中创新最为突出的作曲家之一。

其晚期代表作《小交响曲》(《Symphony》作品OP.21)、《钢琴变奏曲》(《Piano partita》作品OP.27)、《管弦乐变奏曲》(《Orchestral music partita》作品OP.30)广为人们熟知。

目前,国内已有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但大多关注的是作品本体分析。

对于他在晚期作品中大量使用的整体序列技法,以及同时反映出来的美学思想的研究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威伯恩在后期创作中对序列音乐的发展,以及促成后来整体序列主义的形成,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重要领域,其意义及重要性是后人无可企及的。

本文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中所运用的特殊作曲技法作了分析研究,旨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学思想特征,以及这一特征与表现主义音乐美学观念之间的差异。

作者简介:陈岱,女,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03级),本科生。

表现主义,是西方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音乐艺术流派之一。

它强调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人的主体感情。

在邢维凯的《情感艺术》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的情感表现意识在表现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中被推向了极端,表现主义更激进的强调主体情感与外界世界相异的一面,主张在艺术创造中排除对客观现实因素的模仿,而将纯粹主观的,非理性的(直觉的)情感体验付诸于形式。

[2]”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表现主义音乐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趣味,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体现19世纪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念,即音乐作品要表达人的情感。

情感论美学的核心就是情感表现。

对于主体人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正是勋伯格[3]及其表现主义音乐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

在勋伯格看来,艺术美的本质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音乐作品的美就在于表达主体人的情感。

在这种美学观念的引导下,勋伯格试图寻找更为适合的音乐表达方式,他曾先后历经了浪漫主义后期、无调性,以及一战后(1919年)的十二音技法时期。

十二音作曲技法的确立与使用,进一步实现了表现主义的音乐美学观念。

它将传统情感以一种纯主观、极端个性化、非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至于“将情感有意识的阻断了与之相关联的正常途径”[4]。

随着十二音创作技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十二音序列主义的新的追随者觉得尚未将这种技巧发展的足够充分,把序列仅限于音高维度是不够的,而在其他的维度也应该预设一些固定类型进行创作。

这样,对序列的控制就从早期对音高的控制,逐渐发展到对节奏、力度、音色等因素的控制。

这一做法,充分体现在威伯恩的后期创作中。

在表现主义的最后几十年里,威伯恩进行了大量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如:序列音乐技法的控制上,音色旋律的运用,点描派的形成。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序列音乐技法的发展,以及促成了后来整体序列音乐的形成。

在威伯恩音乐作品中,对音列的控制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局部走向整体,致使最终走向完全控制的整体序列音乐。

这种音乐不仅把音高序列化,而且进一步将时值、音色、力度等各种音乐要素全部纳入序列化结构原则之中。

这样,整体序列作品就成了一种处于高度理性控制下的音响,一种数学计算的对象,一种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游戏。

如果说表现主义的十二音序列在某种程度上还延续着浪漫主义的情感观念,那么,对于整体序列主义来说,则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形式上的游戏,通过对不同元素的多层面控制以获得不同以往的音响效果。

也正是在这无数次追逐中,形成了与表现主义截然不同的审美样式。

可以说在其美学观念上已经偏离了表现主义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走向了与表现主义情感论相背离的形式论。

对此本文将通过对威伯恩晚期代表作《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其美学观念的转变及意义。

二、“本体”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威伯恩在创作中开始采用十二音技法。

至20年代后期,其创作技法逐渐趋向于整体序列,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对序列的控制不仅反映在音高上,而且进一步反映在对序列各种要素的控制上,如节奏、时值等。

其次,音与音之间没有了传统音乐中由内在联系而形成的连贯乐句和曲式,这种做法促成了后来点描派音乐的形成。

我们知道,在点描派技法中,“音色”尤为重要,通过将不同的音或和弦进行拼接,获得不同的音色、力度、发音法等,从而表现出“音色旋律”的思想。

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作品OP.30)集中反映了以上这些特点。

这首乐曲包括主题与六个变奏。

主题原形的音高音列,是由一个小二度与一个小三度两种音程构成的。

谱例一:在这个原型布局中,六个变奏通过采用逆行倒影移位、顺行移位、首尾对称等音与音之间丰富而多变的形式、还有提前预构的节奏外,也为这部管弦乐变奏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预构”原则“作品中的一切均源于最初两小节中由低音提琴和双簧管演奏的两个乐句”。

(笔者注:谱例中第3、4小节)谱例二:①低音提琴动机用了“2:2:1:2”的比例。

动机随后通过长号用了逆行、减值的“2:1:2:2”。

②、双簧管的动机用了“3:1”及其增值逆行,中提琴相隔16分音符进入,构成微型节奏卡农[5]。

变奏一,主要采用了和弦式的织体。

十二个和弦所采用的音列材料都为逆行及其移位。

所有音调的素材,均来自作品前几小节已经被“预构”好了的两种音列及其节奏等形式当中。

变奏二,仍采用了原形与逆行与其移位构成。

变奏三,完全采取了线性进行,与变奏二相反。

这里的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开始部分双簧管动机作变化发展的。

变奏四,主要采用了原形的逆形移位。

将几个不同的移位形式重叠在一起作变化发展。

此次变奏以展开的形式再现了主题的内容,在时值,节奏等方面作了伸展,其音乐素材完全建立在已“预构”好了的基础上进行扩大的。

变奏五,仍是主题的两个动机的变化发展。

此段所使用的音列材料,是以原位与倒影两种形式的移位以及逆行移位为主的。

变奏六,是这部管弦乐变奏曲的终曲。

所采用的音乐素材仍然建立在原音列中的基本形式的移位上,还运用了前面五个变奏中已使用过的音乐要素。

有和弦形式、线性组合、几种移位形式的重叠等层次清晰这一写作特点。

(二)两种特殊技法的使用1.“点描法”在作品中的体现。

“点描法”(Pointillistle)是源于一种绘画术语(修拉和后印象派的其它艺术家用纯色的单个的点代替混和颜色的作法),后来被音乐评论家借用,用来描述段落中的音符好像是一个个的“点”而不是旋律的乐句。

[6]即在音程的前后关系、音响的空间中,以表面上孤立、互无联系的音高,来体现乐思线条作用和特殊的音乐表现力。

威伯恩是第一个将“点描法”运用在音乐作品创作中的作曲家。

在《管弦乐变奏曲》中,其主题(见谱例三这首乐曲的主题)就采用了“点描”技法。

这是一个由两个动机构成的极富特性的主题,分别在不同乐器上奏出。

首先,由低音提琴奏出了第一个动机,第二个动机由双簧管奏出。

接着,第一动机又以逆行进行在长号上重现,同时时值缩短了一倍。

这两个动机是整个乐曲中音乐素材的基础,其音乐织体形式,由两条音列线对位形成,主题是由点对点的短音符在不同乐器、不同音区上呈现。

这种特殊的作曲法,就是通常所说的“点描法”。

威伯恩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动机写作中的主次音之间的从属关系,消除了动机内部的引力中心,包括拍号、节奏、音色、配器等。

[7]谱例三:整部作品中均是由“预构”主题动机经过发展、变化、扩大而成。

在六个变奏中,“点描法”贯穿其中。

比如,在变奏3中,虽然采取的是线性进行的写作方法,但其变奏发展却是建立在主题第二个动机基础上的。

2.“音色旋律”在作品中的体现“音色旋律”(Klangfarbenmelodie[德])[8]。

即指在一条旋律线中,音高之间明显带有音色设计的进行方式,作曲家在其中也暗示了一个单音音高、音色的转移。

在变奏三的旋律中,很明显的体现了“音色旋律”特点。

这段音乐中所用的音列材料,主要是采用原型(O)和倒影(I)两种形式的移位。

谱例四是这段音乐的钢琴缩谱,从中可清楚地看到威伯恩“音色旋律”在作品中的运用。

下方声部(O—7)所使用的音列材料中的前八个音均由小号奏出。

而上方声部(O—8)所使用的十二个音由五种乐器分担。

这种以一种音色对应多种音色的的方法,就是“音色旋律”的特例。

[9]谱例四:变奏四(见谱例五)已展开的形式再现了主题的内容,只是在节奏、时值等方面作了变化发展的。

这段音乐的前四小节,处理的尤为精巧。

高声部的动机型是建立在低声部的逆行形式上,而低音部又来自主题的第一动机形并采取了多大形势。

另两个声部中的次中音声部的动机型,则是主题第二个动机的扩大形式。

从谱例四(缩谱中划横线处)中可以看到,两对声部却构成了一个双重卡农的形成。

这里使用的正是音色旋律的处理方法,所以在音响中就不容易听到。

不过也说明了几个声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10]谱例五: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威伯恩在创作中更多的采用了“点描”、“音色旋律”以及“预构”的技法。

这些技法的使用清晰地反映出威伯恩对作品形式原则的追求。

“点描法”,由于形成了音与音之间联系的断裂,致使在主体审美感知过程中内在联系的丧失。

“音色旋律”的使用,首先体现为作曲家对作曲技法创新的一种突破;其次,体现为作曲家为了满足主体感官听觉需要所作的尝试。

显然,在威伯恩的创作中,对作曲技法的运用和重视远高于作品内涵,因此,最终导致威伯恩音乐美学观念的形式主义倾向。

二、威伯恩音乐美学观念的形式主义倾向威伯恩一生共创作31部作品,包括有声乐作品以及纯器乐作品。

《管弦乐变奏曲》创作于1941年(作品30号),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创作的作品之一。

1、音乐创作观念形成威伯恩1883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矿业工程师的家庭,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音乐家。

1902年攻读维也纳大学并获博士学位。

1904年和好友贝尔格同时成为勋伯格的嫡传弟子,师徒三人热衷于研究无调性以及十二音音乐。

被后人称为音乐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

“20世纪初,德国统治集团不仅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而且在国内加紧压榨劳动人民,实行专横统治,致使社会矛盾加剧,动荡不安”。

[11]表现主义作曲家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把他们对世界所感到的内心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用极端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