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克罗齐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的异同

合集下载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20世纪初表现主义美学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20世纪初表现主义美学
一个意象或幻影; 而喜欢艺术的人则把他的目光凝聚在艺术家所指示的那 一点上, 从他打开的裂口朝里看, 并在他自己身上再现这个意象。” 克罗 齐认为, 他的这一段话已为艺术下了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定义, 而且概括了艺 术的生产和艺术的欣赏两个过程。 直觉是什么, 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为什么直觉可以涵盖艺术创作的过程?
克罗齐在《美学纲要》中提出了5个否定
• 1.艺术不是物理事实,自然美不存在 • 2.艺术不是功利活动,批判审美的快感主义 • 3.艺术不是道德活动,道德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而艺术作为直觉是一
种认识活动。 • 4.艺术不是概念活动或者逻辑活动。 • 5.艺术不可分类
克罗齐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 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历史上将艺术不同程度地混 同于哲学、历史、道德的种种观点, 然后, 经过条分缕析, 归纳演绎, 把人们 视为十分错综复杂的艺术创作活动, 概括为一个明确而简洁的公式: 艺术即直觉, 直觉即表现。 • 他说: “ 我愿意立即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 艺术是幻象或直觉。艺术家造了
• 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 首先通过直觉,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 人的心灵所具 有的一种能力, 与感受、知觉、联想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来界定直觉的特征。他在 该书的第一章开宗明义地指出: “ 知识有两种形式: 不是直觉的, 就是逻辑的; 不是 想象得来, 就是从理智得来的; 不是关于个别的, 就是关于普遍的;不是关于诸个别 事物的, 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 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 就是概念。
20世纪初表现主义美学
贝奈戴托·克罗齐
1866——1952
意大表现主义美学代表人物,1920——1921曾任意大利 教育部部长,墨索里尼上台后被撤职。
科林伍德美学观点深受克罗齐影响,克罗齐美学 观点深受桑克斯蒂的影响。

克罗齐

克罗齐

艺术品的整一性
心灵的活动就是融化杂多印象于一个有机整体的那种作用 一首诗分为景、事、喻、句等,毁坏作品
接近于中国的‚体悟‛;
美与丑

美就是成功的表现
也可把美当作表现,因为不成功的表现就不是表现 成功就是情感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现出来。 成功的表现,就效果来说,便生快感,就价值来说,便是美。 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完美。
否定性结论

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
否定‚自然美‛
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丑,只在人心里 只有对于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照自然的人,自然才现得美……
否定艺术美可以单从作品的物理方面见出
单纯的线条、颜色、声音或文字符号、石头 艺术传达不是艺术活动
诗人只是‛一个自言自语者‚

艺术不是功利的活动



贡献:1、强调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 2、强调了艺术的独立性 错误:艺术即直觉说是非理性的,是从他的主观唯 心主义哲学思想派生出来的。只强调精神是唯一的 实在,直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人能凭借感觉、 理性和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 这一观点彻底割裂了艺术同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 联系。他把单纯感觉式的直觉混为艺术形象思维式 的直觉,把直觉和抽象思维的分别加以绝对化,过 分强调直觉为心灵活动,把艺术的表现媒介和传达技 巧看成和艺术没有直接的关系。
美就是绝对美;较美的美是不可思议的。

丑是不成功的表现。
丑现为杂多,可以比较。 丑却有程度上的差别,是相对的
不成功的作品可以有各种程度的优点。
也可能引起快感,但却是一种混杂的快感 如看一个喜剧:休息与娱乐的快感

问题:
过分地将美理想化和纯洁化,丑的相对性实际就等于美的相对性 不存在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美的标准;美是一种具体文化历史的产物;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

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思潮是从19世纪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发源的,具有浓厚的情感和非理性色彩。

主要包括直觉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心理学、现象学美学等等。

(一)表现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美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现代西方著名美学家、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另一位重要理论代表是当代英国著名理论家科林伍德。

克罗齐(1866-1952)《美学原理(纲要)》。

直觉即表现。

语言就是艺术,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不是功利的活动,不是道德活动,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艺术不能分类。

其中艺术内容等于个人的瞬间情感,艺术形式等于表现着情感的意象。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艺术是种富于想象力的情感的直接表现。

人人都是艺术家。

艺术是借助于想象活动而实现的经验认识形式。

真正的艺术却在于表现情感。

艺术是社会的良药,它为社会治疗最麻烦的心病,即意识所受到的腐败堕落。

”阿诺·理德:《美学研究》。

“美是完美的表现”“当一定的客体对于想象而言完美地表现了意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意义)时,我们就说它的表现是完美的。

在这种情况下,形式就变成为整体和意义的一个部分,这种复杂的自我完成的表现,我们就称之为‘美’。

”表现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是对主体情感的成功表现,是纯粹主观的、精神性的直觉;它存在于人的思维形成概念之前,并且以抒情为根本特征;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主体的情感,它是主体纯粹的想象,既不是有用的、善的东西,也不是诗人愉悦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挥其想象力表现直觉而成为艺术家。

(二)直觉主义美学柏格森(1859-1941法国)《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笑的研究》《形而上学导论》《创造的进化》《生命与意识》《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

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

第二章表现主义

第二章表现主义

2.2 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2.2.1 作为巫术和娱乐的艺术
《艺术原理》中科林伍德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艺 术即直觉即表现的命题,因而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 反对视艺术为对世界的模仿。在这一前提下,他将再 现艺术两分:一为巫术艺术,一为娱乐艺术。这两种 艺术,基本上也概括了表现主义文论对既往文学传统 的一个大致评价。
2.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一般指20世纪初叶发端于德国的一场文 学和造型艺术的创作活动和思潮。但是在文学理论和 批评史上,表现主义一词还另有所指,那就是意大利 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为代表的以艺术 为表现的理论。
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理论,一方面是对 康德以来的艺术自主理论、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学 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对19世纪后期诞生的崇 尚主观感情表现和艺术形式探索的现代派艺术实践的 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艺术作为想象性的创造,科林伍德着重谈了它与真实 世界的区别。为此科林伍德还提出了“总体想象性经验”
的概 念,它既包括感官经验,又超越感官经验。
小结
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文论在20世纪前期发生 过重大影响。它强调了艺术的独立性和特性,反对艺术的 说教主义和道德主义,体现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的重视;同 时也强调了艺术与人类精神活动的联系,看到了直觉受心 灵其他活动的制约,这是比较辩证的。
Hale Waihona Puke 巫术艺术之名系科林伍德从研究原始文化的人类 学中借用而来,其特点是追求一种实用目的。
巫术艺术的类型:其一是流行乡村的民间艺术; 其二是为上层社会不屑一顾的“低俗艺术”;其三为
与上 类似的宗教艺术;其四为爱国主义艺术;最后体育活 动、社交仪典等等。
娱乐艺术的特点并非单纯是非功利性和享乐性, 相反科林伍德强调,通常所谓提供娱乐的艺术品,同 样是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只是这功利性引向某种外部 的目的,不是引向艺术本身。

和表现说有关的例子

和表现说有关的例子

和表现说有关的例子
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等,其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造型艺术以至20世纪世界造型艺术的发展。

表现说与情感说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理论层面不同,哲学色彩更重。

托尔斯泰更多地是从造型艺术实践经验出发界定造型艺术,而克罗齐等人对造型艺术的解释则完全是出自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克罗齐在他的《美学原理》中主张:造型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直觉的创造,是造型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他说:“造型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造型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

”他的理论核心是直觉,把直觉与表现、创造、造型艺术和美看成是一种东西,而直觉又是表象以下的,“毫不带理智的关系”,“也还未成为理性的概念”。

克罗齐在哲学上强调精神是唯一的实在,认为历史只是精神发展的过程,直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人能凭借感觉、理性和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

可以看出,他的非理性主义造型艺术直觉说;其实是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派生出来的。

4克罗齐和科林伍德[1]

4克罗齐和科林伍德[1]

学术经历
神学和宗教哲学: 1913年就开始翻译克罗齐书; 他早期的著作多有关神学和宗教哲学 考古: 从1912年起他还利用暑假进行考古活动,他将考古只看 作一个爱好;并检验哲学与历史的关系 成为“罗马时期的不列颠”方面的权威,尤其是罗马碑刻 哲学: 柯林伍德基本上继承19世纪英国唯心主义与20世纪大陆 新黑格尔主义的传统,反对当时流行的实在论。他认为实在 论把对实在的研究转化为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最终流于只 问命题的用法而不问它的意义。
艺术家与普通人
艺术家和观众间没有种类的差别
柯勒律治:我们知道某人是诗人,是基于他把我们
变成了诗人这一事实。
二者的差别:
蒲柏:诗人的任务就是说出“大家都感受到了却没
有人很好地表现出来的东西”。 诗人自己能够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而观众只有当 诗人做给他们示范时才能把情感表现出来。
前期美学思想
艺术的本质及其美学特征
艺术本质:
理论上作为想象的艺术 实践上作为美的追求的艺术
情感上作为美的享受的艺术
艺术与人类精神生活
人类精神生活的五个阶段
艺术活动 宗教活动
科学活动
历史
哲学
《历史的观念》
西方哲学者盛誉为“这本书是英国人对现代
历史哲学的唯一贡献”,“现代最重要的历 史启示”。 “哲学是反思的(REFLECTIVE)”
如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的敕令:并不是读懂就可以, 而是要重演皇帝的经验(设身处地;移情)
美学思想
核心观点: 真正的艺术是艺术家内在情感的表现 艺术是一种想象 与克罗齐“表现说”的不同 克罗齐的“直觉”完全排除了理性 科林伍德并不排斥理智、思维的作用 艺术与技艺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艺术家与普通人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新论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新论

动 ” 是 属 于 人 的 主 体 能 动 性 的 。 自然 之 所 以 ,
美 , 过 是 因 为 人 用 了艺 术 家 的 眼光 去 静 观 它 不
克 罗齐 的艺 术 直觉 说 却 用 艺 术 家心 灵 自主 自由 的直 觉 与 表 现 取代 了传 统 理论 对 外 物 的模 仿 或 再 现 , 用直 觉 、 式 、 造 来 界 定表 现 , 定 艺 并 形 创 界 术 。克 罗 齐 的 直 觉 说 的 理 论 意 义 就 在 于 , 明 它 确地 表 达 出 了 2 0世 纪 西 方 美 学 反 对 传 统 艺 术
13 9 7出 版 的 《 术 原 理 》 书 , 被 公 认 为 是 克 艺 一 而
罗 奇美 学 思 想 的 继 承 者 , 致 西 方 有 “ 罗 奇 以 克

的表 现 情感 的 活 动 就 成 了对这 种 情 感 的探 索 与
显 明的 过 程 , 术 家 试 图 搞 清 楚 这 些 情 感 的 究 艺 竞 。其 次 , 情 感 的萌 动 并 压 迫 着 艺 术 家 , 开 从 到 始 艺 术 的 表 现 , 原 有 的情 感 压 迫感 的 消失 , 到 即 表 现 的 完 成 , 科 林 伍 德 看 来 , 术 表 现 的 过 程 在 艺
可 以被 称 作 为 表 现 的 。克 罗 齐 还 一 再 强 调 , 这
种 表 现 作 为 想 象 力 对 知 觉 表 象 的 补 充 , 是 一 只
种“ 内心 的事 实 ” 美 除 了 是 人 的 认 识 力 的 一 。 种 内心 图像 或 内心 视 像 之 外 , 是 其 他 任 何 的 不 东 西 。这也 就 是 说 , 他 看来 , 术 的直 觉 与 表 在 艺 现 是 不需 要 借 助 于 任 何 媒 介 的 , 为 艺 术 就 是 因 直 觉 本 身 , 是表 现 本 身 。我 们 知 道 , 就 模仿 或 再 现 的理 论 是 西 方 传 统 艺 术 理 论 的 主 潮 或 支 柱 , 这 种 艺术 理 论 把 模仿 或再 现 的成 果 与模 仿或 再 现 的对 象 对 应 起 来 , 通 过 前 者 对 后 者 模 仿 或 并 再 现得 如 何 来 界 定 艺 术 的优 劣 , 术 的模 仿 或 艺

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美学观异同论

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美学观异同论
第 8卷 第 5期
21 00年 1 0月
红河学院学报
J u n lo n h ie st o r a f Ho g e Unv ri y
Vo _ No 5 l8 . 0e. 01 t2 0
克 罗 齐和科 林伍 德 的表 现主 义 美学 观异 同论
邓 敬
( 首都 师范 大学文 学院 , 北京 10 8 ) 009
艺术 。直 觉 和艺术 都 等 于 “ 情 的表 现 ” “ 直 觉 舍 , 抒 。 把 不能对 其 中某 一 情 感 给予 优 先 处理 。第 四 、 现 表
的知识 和审 美 的 ( 术 的 ) 实 看成 统 一 , 艺术 作 情感 不是 表现 自我 , 艺 事 用 个人 情感 。艺术 家 与读者 都是 普
首先 , 在艺 术 的本 质 论 这 个 问题 上 , 罗 齐 和 科 显 得清 晰 , 克 而那 也 是 他 对 自己所 做 的 事情 。第 二 、 表 描述 情 感是 一 种 概括 活 动 , 林 伍德都 主 张艺 术是 情感 的表 现 。克 罗 齐 主 张 : 、 现情 感不是 描 述 情感 。“ 一 直 觉就是 抒 情 的表 现 , 觉 是 最基 层 的 感 性 认 识 活 描述 一件事 物就 是认 为它 是 这样 一 个 事 物 和这 样 一 直 就 动, 感性认 识 的对 象 直 接 规 定 为 来 自情 感 。 “ 感 ” 类 事 物 , 是 把 它 置 于 一 个 概 念 之 下 并 加 以 分 情 ” 表 就是 物质材 料 ,感 受 ” “ 动 ” “ “ 、被 或 自然 ” 它们 一 旦经 类 。 … 而表 现是一 种 个性 化 活 动 。第 三 、 现情
德后期的《 艺术 原理》 中反映了他的美学思 想, 集 其 现与 语言有 关 , 过说话 表现 自己。最 后 , 现之 后 , 通 表 中有许多观 点都从 克罗 齐那里 继承 而来 , 进行 了进 “ 并 这种 抑郁 的感 觉从 他 感 受 的方式 中 消失 了 , 的精 他 步 的阐发 。他 的主要美 学 观点有 : 术是 情感 的表 神不 知什 么 原 因 就 感 到 轻 松 自如 了” 川 为 了进 艺 。 现, 艺术是 一种 想 象 , 术 是语 言等 。两 者 之 间 有很 艺 步 阐释 清 情 感 的含 义 , 林 伍 德 提 出 了 五 个 否命 科

表现主义美学探讨

表现主义美学探讨

这个系统有一大关键:直觉的来源问题!


直觉——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领会那事物的形象 或意象,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 言,这是知的最初阶段活动,叫做直觉。 但是,‚事物的形象‛这个概念已经肯定了物质世 界的存在。但是,克罗齐抛弃了康德的二元论,把 康德的‚物自体‛也抛弃了,这就是说,他否定了 ‚物质‛的存在。所以克罗齐的词汇里,‚物质‛ 只有‚材料‛一个意义,而这个‚材料‛在克罗齐 的‚一元论‛里并不来自物质世界,因为物质世界 根本不存在,而是来自精神世界或心灵活动所产生 的‚情感‛。由此可知,直觉的来源还在心灵活动 本身,直觉的来源是‚情感‛。



‚想象是介于感觉和理智之间的一种不同的经验,是思 维世界和纯心理经验世界相互联系的接触点。‛ 这就是意识驯服感觉的心理活动。可以清楚地看到, 思维所处理的不是尚未加工的单纯的感觉,而是已经被 意识改造成想象的感觉。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不是情感的唤起。以巫术艺 术和娱乐艺术来解释再现艺术,进一步区分表现 艺术和再现艺术。 艺术的情感表现是个体化的活动 艺术的情感表现是一种非选择性的情感表现。 ‚直到作品完成之前,作家并不知道他所体验的 是什么情感,因此他就不能有所取舍,不能对其 中某一情感给予优先处理。‛心灵尚未加工过的 单纯情感经过想象活动转化为观念化的情感,这 种情感并不是在表现之前就存在的,而是在表现 过程中生成的。所以,表现仅存于艺术家的想象 中。 表现情感决不是暴露情感。“艺术不是直接情感”


表现主义美学是在西方现代美学思潮中出现较早 (20世纪初)、影响较大的美学流派 创始人——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美学家科林伍德 又称‚克罗齐——科林伍德表现说‛ 表现主义美学基本观点:以情感表现为核心构建 美学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是克罗齐以‚直觉‛为 核心,提出‚直觉即表现,艺术即直觉‛的基本 命题,构建起一整套表现主义美学体系。

比较克罗齐与柯林伍德的历史理论

比较克罗齐与柯林伍德的历史理论

比较克罗齐与柯林伍德的历史理论作者:李亚男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19期摘要:柯林伍德与克罗齐均从反对客观主义的立场出发,要求改变历史研究消极呆板的状况,重建历史与哲学的统一。

柯林伍德借助历史哲学建构历史学;克罗齐从历史认识本身出发,认为历史与哲学同一,但二者的思想体系有着宏观上的差别。

本文主要从思想在“思想史”和“当代史”中的不同含义、历史哲学与历史-哲学、历史学的价值与历史的知识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20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思想起了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克罗齐;柯林伍德;历史理论比较克罗齐与柯林伍德在西方史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二者的思想都强调主观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印象,并分别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和“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为国内学者熟知。

柯林伍德与克罗齐均从反对客观主义的立场出发,要求改变历史研究消极呆板的状况,重建历史与哲学的统一。

柯林伍德借助历史哲学建构历史学;克罗齐从历史认识本身出发,认为历史与哲学同一,但二者的思想体系有着宏观上的差别。

一、思想在“思想史”中的不同含义柯林伍德认为:思想不只在主体中存在,还作为历史认识的对象存在于历史事件的背后。

历史事件不同于自然事件,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思想。

历史学家的工作虽然要从过去的事件开始,但他们关心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事件背后的思想。

历史学家就是要重演过去的思想。

克罗齐认为:思想等同于历史认识本身,只能存在于主体中。

他坚决反对“二元论”,绝对不会认可主体之外的过去的思想。

他认为,当过去的事实和现在的兴趣联系起来时,这种过去的事实就不是归属于过去的兴趣而是归属于现在的兴趣。

因此,兴趣只能是现在的。

对于过去的事实,他认为它们的客观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主体的认识活动根据认识活动本身的逻辑需要而家丁它们是客观的。

他认为,思想与精神一样都必须而且只能是主体的、活生生的,不能在任何意义上超越主体。

二、思想在“当代史”中的不同含义柯林伍德认为思想并未死去,思想独立于时间之外不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论我眼中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全文)

论我眼中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全文)

论我眼中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全文)初次接触到表现主义这个概念,源于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论。

在克罗齐看来,表现主义的基础是直觉,而直觉是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的活动。

不仅如此,直觉不依赖于理智,知觉,感受和综合,前者是心灵的事实,后者是机械的,被动的,自然的事实。

克罗齐在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直觉即表现”,作者认为二者是同一回事情,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绝对不可分割。

而之后的科林伍德等人又继承发展了克罗齐的观点,更深一步的对表现主义做了诠释,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是想象性的创造活动,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欣赏它的人运用他的想象力所领会,所意识到的总体活动。

通过再现或者假托的方式去呈现艺术均不是真正的艺术。

总之,从克罗齐到科林伍德,旨在于重视主观世界,尤其是精神,情绪,思想的呈现。

总结归纳后,即:艺术,在于情感的表现,艺术,应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在心不在物。

一、个人关于表现主义“在心不在物”的看法艺术是直觉与表现同步契合的产物。

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我们见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假思索,不审意义,心中只领会该事物的意象这样一种认识活动,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

而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也总是一种直觉,是赋予所直觉到的东西以形象形式,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

总而言之,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神感”,它与各种现实功用,科学认知与道德标准是格格不入的,它来自心灵与精神,而非形式与物质。

若以实例为证,在文学领域,早期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白话诗就很明显的体现了艺术的表现主义特征,《女神》这部诗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反抗,叛逆和对光明理想的热烈向往,全诗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它的主要艺术风格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特色,重视主观抒情,强调自我表现,发言为声,毫不拘束,不受格律与形式的限制,一抒胸臆,在整部诗集中,诗歌的形式自由,长短不一,自由地创造,自由的表达,正符合表现主义的特点。

1表现主义美学

1表现主义美学

表现主义美学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美学流派无疑是由克罗齐开创的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美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西方第一个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美学流派,因此,我们首先介绍表现主义两大代表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美学。

表现主义美学乃是对盛行西方达两千年之久的模仿论美学的第一次系统的反动,它将艺术的重心由模仿现实转向了表现内心。

在某种意义上是浪漫主义倾向在美学中的表现。

总体上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美学,与同时代的艺术思潮实际上并不同步,因为当时的艺术思潮已经演变成反浪漫主义的。

艺术本身的发展与美学对它的解释往往并不是一致的。

表现主义似乎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节克罗齐的美学一、克罗齐简介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意大利二十世纪初最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其哲学属于20世纪初流行的新黑格尔主义流派,为该派在意大利最大的代表。

最重要的著作为四卷本的《精神哲学》,包括《美学》(1902)、《逻辑学》(1905-1909)、《实践哲学》(1909)、《历史学》(1914)。

主要美学著作除《美学》(包括《美学原理》、《美学的历史》两部分)之外,还有《美学纲要》(1912),《诗论》(1936)等,大多已有中译本。

克罗齐美学在当代西方美学史上占有极显赫的地位。

美国美学家比尔兹利(M.Beardsley)说:“美学讨论可以说是由克罗齐这位无疑是我们时代最有影响的美学家所开创的。

他半个世纪来坚持不懈地从事于美学和批评(以及其他哲学问题)的研究,给每一个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的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吉尔伯特和库恩说::“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交替时期和此后至少二十五年中,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的理论,在美学界居统治地位。

”21比尔兹利:《美学:从古希腊到现代》阿拉巴马大学,1975年,第318-319页。

2页。

722年,第1987,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美学史》吉尔伯特和库恩:二.美学在克罗齐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系统上面的.继承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克罗齐把精神世界(心灵活动)和客观现实世界等同起来,哲学如果揭示出精神世界的发展,同时也就揭示出现实世界的发展,所以哲学和历史也被等同起来。

比较克罗齐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的异同

比较克罗齐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的异同

比较xx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的异同在西方当代美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即表现论。

它是西方一度兴起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在理论上的总结。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和英国的科林伍德。

克罗齐是意大利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克罗齐美学在20世纪前五十年的西方美学界始终居于统治地位!他的美学是其心灵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觉表现为核心,提出的基本命题有:直觉即表现,艺术即直觉,语言即艺术。

科林伍德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

科林伍德后期的《艺术原理》集中反映了他的美学思想,他继承了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

他的主要美学观点有: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想象性经验,艺术是一种语言等。

两者之间有很明显的承接性,但科林伍德也并不只是继承,他对克罗齐的理论也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一、相同点首先,在艺术的本质论这个问题上,克罗齐和科林伍德都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克罗齐主张:一、直觉就是抒情的表现,直觉是最基层的感性认识活动,感性认识的对象直接规定为来自情感。

二、直觉即艺术。

直觉和艺术都等于“抒情的表现”。

科林伍德继承了克罗齐的“情感表现论”,并对艺术表现的情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如何表现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深化和丰富了表现主义的理论。

为了进一步阐释清情感的含义,科林伍德提出了五个否命题:第一、表现情感不是唤起情感。

第二、表现情感不是描述情感。

第三、表现情感不是选择情感。

第四、表现情感不是表现自我,个人情感。

第五、表达情感不是暴露情感,暴露情感只是展示出情感的种种症状。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是一种想象。

艺术创造是在想象中创造,想象成为了艺术创作的核心。

两者对于艺术的本质都强调情感的表现,都反对模仿、再现说。

克罗齐指出,艺术模仿自然只是艺术是自然事物的机械的翻版,有几分类似原物的复本,对着这种复本,又把自然事物所引起的杂乱的印象重温一遍,这种艺术模仿自然说显然是错误的。

科林伍德也认为艺术必须与技艺、再现划清界线,再现是一种技艺。

浅谈表现主义在西方各国的发展和演变

浅谈表现主义在西方各国的发展和演变

浅谈表现主义在西方各国的发展和演变作者:王玲苏效圣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从表现主义的起源、特征入手,分析了表现主义在西方各国的发展和演变、表现主义对西方文艺文论和文学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启示。

【关键词】表现主义;发展和演变;启示表现主义于20世纪产生于德国,后来蔓延到欧美各国,直至30年代一直处于西方文论界和美学界的主流地位,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史上,表现主义是指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阿诺·里德等人为代表的以艺术为表现的文艺理论。

表现主义文论的产生,与19世纪以来的某些文学运动、文学流派的理论与实践是分不开的,在发展过程中,它呈现了非理性主义、审美纯粹主义和强烈的主体主义等特点。

一、表现主义在西方各国的发展和演变在意大利主要表现在:第一,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突出地强调了形象思维的重要性;第二,突出地强调了艺术对于概念、功利与道德的独立性;第三,突出地强调了审美的主体性;第四,以“直觉”为标尺划清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而在英国,科林伍德对表现作了更严密的补充。

其一,他进一步确定了表现的含义;其二,“表现”所达到的理解性情感是个性化的,对同一种情感,语言描述与艺术表现是不同的;其三,把表现解释为“想象性表现”,突出想象的作用;其四,补充、修正了克罗齐的一些观念。

在美国,斯宾加恩的表现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主要由三个层面所构成。

其一,就文学的本体构成来看,斯宾加恩认为文学是一种表现;其二,就文学的功能而言,斯宾加恩以为艺术没有功利目的,它的宗旨就是表现,也就是说艺术的目的是艺术本身,因为在他看来,艺术本来就是表现;其三,在文学批评方面,斯宾加恩认为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批评都离开了所批评的作品本身。

二、表现主义对西方文艺文论和文学的影响对文论的影响。

表现主义对20世纪以来的西方理论和艺术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以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理论和艺术理论,以恩斯特·卡西尔、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理论和艺术理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贡献

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贡献

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贡献作者:胡江飞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3期[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2)03-0085-04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克罗齐,他不仅强调了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的核心论点,同时也丰富了这一论点,他对艺术的本质论进行了深化,进一步确定表现的含义,突出想象的作用,并且补充修正了克罗齐的一些观点,承认艺术的分类原则。

克罗齐的思想受黑格尔与康德的影响,重在表现精神,强调辩证思维,有很强的主观唯心性。

他的美学思想中主要表现为直觉与艺术两个部分。

在其美学观中,所谓美学就是直觉的学问,他认为世界的知识只有两种:“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

”所以,美就是直觉,直觉就意味着表现,而表现即艺术。

科林伍德继承了克罗齐的美学观点,并且做出了补充和发展,这对20世纪后西方美学的完善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继承与发展1.注重理智因素的作用首先,科林伍德在对艺术的看法上是和克罗齐一致的,都主张艺术表现情感,科林伍德认为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它不同于唤起情感,也不同于选择情感和暴露情感,而只是一种带有个性化、意识化以及社会化的情感,在论述中,科林伍德肯定了艺术的独特性、自觉性,这与克罗齐所论证的艺术独立性、自主性是一致的。

克罗齐的表现论是由四个阶段构成的:(1)诸印象;(2)表现,即心灵的审美的综合作用;(3)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快感;(4)通过审美事实的转化而具体表现为物理形态。

他的表现论主要强调的就是第二阶段,或者说强调心灵活动,一般所认为的用文字或其他媒介的表现方式在这里就不是艺术,因为前者是一种物理性的活动,其中或多或少掺杂有理性或意识的成分,而克罗齐完全把表现规定在精神活动的范围内,所有外化为物质或技术的层面,就不是艺术的或是美学的,只是实用的了。

概述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

概述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

概述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1)科林伍德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的命题,因而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反对将艺术视作对世界的模仿的观点,由此反对作为巫术和娱乐的艺术,并强调作为表现和想象的艺术。

(2)科林伍德认为未解表现之道的再现艺术只及技艺,不足以成为真正的艺术,他将再现艺术分为两类:①巫术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的实用价值,那么再现就称为巫术。

巫术艺术包括民间艺术、低俗艺术、爱国主义艺术、宗教艺术、体育活动和社交仪典等。

②娱乐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自身,那么再现就称为娱乐。

娱乐艺术包括色情艺术和恐怖艺术。

③巫术和娱乐对于激发情感而言都是艺术,但从它们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来看,却又不是真正的艺术,都具有明确的功利性。

(3)科林伍德提出,真正的艺术有涉情感,但它是表现情感而不是激发情感,真正的艺术有涉制作活动,但它是想象性的创造而不是技艺,因而表现艺术和想象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①表现艺术:艺术表现情感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表现者通过说话表现自己,他意识到自己有某种情感而不知道这种情感是什么,需要通过说话来释放情感解放自己,表现之后艺术家被压抑的感觉也就消失不见了。

这显然受到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艺术论的影响。

②艺术表现情感旨在强调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仅仅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来激发情感。

诗人凭借语言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于是诗人的语言变成了读者的语言,诗人把读者也变成了诗人,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这是艺术表现情感的结果。

③科林伍德赞同克罗齐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认为诗人的使命即是说出大家都感受到了却不能很好表现出来的情感,因而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必定是能够引起普遍共鸣的社会性情感。

④想象艺术:艺术作品的创造只需要在艺术家头脑里占有了位置即可被称为完全创造了出来,即表现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只重构思不重传达,艺术在心不在物,这一过程即是想象。

科林伍德艺术想象论

科林伍德艺术想象论

1 前言:作为美学家的科林伍德对于科林伍德这样一位具有强大而特立独行的心灵的人来说,我们 甚至可以说,仅仅根据几条基本的提议,他就能独自发展出大量的他自己的思想。

无论如何,科林伍德不能被归结到单纯追随者之列。

他自己的独创性体现在他坚定地寻找艺术的区别性特征,反对各种方式的事情与艺术的混淆,……——门罗·C·比厄斯利1在西方美学史上科林伍德是公认的表现主义美学代表,他对克罗齐的艺术表现论作了进一步阐释和独到发挥。

尤其当《艺术原理》(The Principles of Art,1938)出版后,许多评论家便把他们的理论联系在一起探讨,称之为“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说”;甚至于有论者认为,“那些想为克罗齐的门徒科林伍德画肖像的人,几乎可以忽略这两个人的区别”。

不可否认,克罗齐对科林伍德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某些共同性,科氏自己在信中也坦承前者“在所有思想领域中、尤其是在美学领域中对他的启示”。

2但是当我们用历史发展的眼光重新关注科林伍德的艺术哲学之时,便会发现其中为以往研究者们所忽视的一面,那就是,科氏作为英伦本土美学家在他身上所折射出的英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光芒,以及他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美学家所具有的独特个性,从某个方面而言,也就是他与克罗齐的差异性。

我们的目的就是在公认的表现主义美学家的冠冕之下,努力发掘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思想中富有个性色彩和坚强生命力的理论内核。

前述比厄斯利所指出的他对于“艺术的区别性特征”的“坚定地寻找”就表明这种学术个性或者说“独创性”客观上的存在。

正如很多论者所指出,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

在《艺术原理》的序言中科氏自己也坦承他的艺术哲学中存在着一种“改变”,这种转变正如本书的译者王至元所指出,“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前期那种与克罗齐不尽相同的美学思想,从许多方面向克罗齐靠拢”3。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实际上也表明科林伍德与克罗齐之间存在的理论差异,说明表现主义美学观只是科氏后期1 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高建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5-2962 以上引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69美学主题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克罗齐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的异同
在西方当代美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即表现论。

它是西方一度兴起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在理论上的总结。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和英国的科林伍德。

克罗齐是意大利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克罗齐美学在20世纪前五十年的西方美学界始终居于统治地位!他的美学是其心灵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觉表现为核心,提出的基本命题有:直觉即表现,艺术即直觉,语言即艺术。

科林伍德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

科林伍德后期的《艺术原理》集中反映了他的美学思想,他继承了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

他的主要美学观点有: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想象性经验,艺术是一种语言等。

两者之间有很明显的承接性,但科林伍德也并不只是继承,他对克罗齐的理论也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一、相同点
首先,在艺术的本质论这个问题上,克罗齐和科林伍德都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克罗齐主张:一、直觉就是抒情的表现,直觉是最基层的感性认识活动,感性认识的对象直接规定为来自情感。

二、直觉即艺术。

直觉和艺术都等于“抒情的表现”。

科林伍德继承了克罗齐的“情感表现论”,并对艺术表现的情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如何表现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深化和丰富了表现主义的理论。

为了进一步阐释清情感的含义,科林伍德提出了五个否命题:第一、表现情感不是唤起情感。

第二、表现情感不是描述情感。

第三、表现情感不是选择情感。

第四、表现情感不是表现自我,个人情感。

第五、表达情感不是暴露情感,暴露情感只是展示出情感的种种症状。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是一种想象。

艺术创造是在想象中创造,想象成为了艺术创作的核心。

两者对于艺术的本质都强调情感的表现,都反对模仿、再现说。

克罗齐指出,艺术模仿自然只是艺术是自然事物的机械的翻版,有几分类似原物的复本,对着这种复本,又把自然事物所引起的杂乱的印象重温一遍,这种艺术模仿自然说显然是错误的。

科林伍德也认为艺术必须与技艺、再现划清界线,再现是一种技艺。

科林伍德区别了再现与模仿,并对两种再现理论作了深刻的批判,一种是作为巫术的艺术,另一种是作为娱乐的艺术。

其次,在讨论艺术与语言的关系上,克罗齐与科林伍德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两人都认为艺术就是语言。

克罗齐认为语言与艺术即同为心灵活动的创造,同为表现。

语言与艺术在本质上就只能是同一的,“如果语言是心灵的创造,它就应永远是创造。

”克罗齐从语言与诗
和艺术的一致性、语言学与美学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致性、语言与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的一致性以及语言与艺术的独创性和不可重复性四个方面论证了语言学与美学统一的思想。

科林伍德则是从艺术的想象性特征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语言,作为意识水平上经验的一个特征,它是随着想象而产生的”,语言与意识、想象有关,当意识把感觉加工为想象时,语言也随之产生。

因此,语言是受到意识控制的一种想象性活动,即想象性语言,它的功能在于表现情感,它等同于艺术。

“审美经验或者艺术活动,是表现一个人情感的经验,而表现它们的活动,就是一般被称为语言或艺术的那种总体想象性活动,这就是真正的艺术。


再次,在对于艺术存在性问题上,克罗齐与科林伍德都认为艺术品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克罗齐从直觉即艺术的立场出发,认为人只有以直觉的方式认识一件事物或者对事物有了一个想象,就已完成了一件艺术品。

艺术是存在于人脑中,艺术的创造与艺术的欣赏都只能在人脑中进行。

克罗齐认为创造就是作者将内心情感在心中赋予形式产生意象的过程,而欣赏则是欣赏者凭借作者艺术品的物理的符号,“把自己摆在作者的观点上,再将作者创造的程序走一遍,从而得到和作者本人大致相同的体会和感动。

”而科林伍德基于对想象的考察,也认同此观点。

他认为“存在于一个人的头脑中”的一个东西,就是一件想象的东西,创造就是想象,不仅艺术创造是想象,艺术欣赏同样是一种想象性活动。

克罗齐把直觉本身就已看成表现,艺术作品在心里便完成。

因而他也就轻视艺术作品的传达过程。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或者就是语言, 而语言本身并不一定必须传达给任何其他人。

最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上,克罗齐与科林伍德都否认艺术的社会价值。

克罗齐认为艺术活动不是逻辑的活动,不是经济的功利活动,不是道德的活动。

不能用逻辑、经济、道德的法规来规范艺术。

艺术只关心直觉,直觉是先于实践活动,又可以离开实践活动而独立的,对于艺术的评判与衡量就只有一个艺术的标准。

科林伍德同样也否认艺术有反映、说明现实社会生活的职能,并把主张艺术再现的美学理论斥之为所谓的技巧论,在他看来,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的“真正的艺术”。

二、不同点
克罗齐与科林伍德的理论也存在不同的地方,如对理智的态度上,克罗齐认为“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

不是从想象得到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

”直觉知识可以离开理性知识而独立的,“直觉知识并不需要主子,也不要依赖任何人,他无须从旁人借眼睛,他自己就有很好的眼睛。

”在直觉品中即使混入了概念,那么概念也就不复存在了。

就好像糖一旦溶入水中就不见了一样。

科林
伍德的理论比克罗齐的观点要温和一些,科林伍德认为在想象的形成过程之中,意识要考察感觉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能够对感觉加以分类和编组,能够把感觉安排在一个时间系列中加以展示,这样被思考的感觉转变为想象。

因此,这样的想象既有感情因素又有理性因素,想象作为意识水平上的经验,就在感觉之上理智之下,作为中间环节,“构成了感觉和理智之间的一种联系”。

科林伍德把理性因素引进来,就使想象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比克罗齐的直觉想象理论更合理。

其次,在对“美”的看法上,克罗齐认为美就是“成功的表现,或者可以说美就是表现。

”在艺术美之外,还存在着“美的事物”或者“物理的美”即指借物理的媒介如声音、颜色、线条、文字等传达出来的普通叫做“作品”的那东西的美。

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但是,物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事实能帮助人再造美或回想美,经过一些转变和联想,它们本身就被称为“美的事物”或“物理的美”了。

而科林伍德却根本否认美的事物的存在,认为“美”所指的是一种并不存在的性质,并不存在“美”这种性质,“审美经验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它起自内心,并不是一种依赖于特定外在物体的刺激所做的特定反应。

”那种求助于事物的一种性质来解释审美活动, 认为在审美经验中与这种性质发生关系的活动根本不存在。

美学理论并不是关于美的理论,科林伍德也根本不研究美,而只是研究艺术的理论、审美经验的理论。

作为一个“克罗齐主义”者,科林伍德努力论证“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这个表现主义的艺术本质观,他在克罗齐的理论基础上做了更深一步的分析与阐释,来丰富这个理论。

在语言与艺术的关系上,在艺术的存在性问题、以及艺术的传达、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上,科林伍德与克罗齐的观点基本相同,同时又进行了补充。

而对于艺术中直觉的态度,对“美”的看法上,科林伍德的观点显得更合理。

总之,通过克罗齐与科林伍德的理论对比,发现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理论的继承、补充与发展。

最终建构了表现主义的艺术哲学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